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latex模板的说明文档
- 格式:docx
- 大小:19.49 KB
- 文档页数:13
LaTeX2e完全学习手册前言1978年美国著名数学家与计算机专家,斯坦福大学的Donald E.Knuth教授发明TeX 排版系统,其精美的排版效果立即引起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一片赞叹,美国数学学会率先采用。
1985年美国数学家与计算机专家Leslie Lamport博士,在TeX的基础上开发出更便于普通用户掌握的LaTeX排版系统。
1989年以德国数学家Frank Mittelbach为首组成LaTeX3项目小组,负责对LaTeX的维护和开发工作,并于1994年推出目前广为使用的版本LaTeX2e。
LaTeX的缺点就是文稿编排不直观,命令繁杂,不易短时间熟练掌握。
为此,国内外许多大学、出版公司和学术会议都提供相关的LaTeX模板,以便于论文写作。
尽管如此,要想顺利完成论文写作,还是需要对LaTeX有所了解,如表格编排、插图处理等;而且各种模板互不兼容,如果不熟悉LaTeX,就很难灵活使用和修改,也就是说,学会使用某个LaTeX模板并不等于就会使用其他模板,更不等于学会使用LaTeX写作。
编著本书的目的是希望:初学者读后可以无师自通,能够自行顺利地使用LaTeX完成论文写作;对于熟悉LaTeX的读者,可作为这方面的工具书,随时查阅,例如遇到表格问题,可查阅表格一章,若是编译出现问题,可查阅编译一章,如果需要制作陈述幻灯片,可参阅幻灯片一章。
近年来国内使用最为广泛的中文LaTeX系统是CTeX中文套装,它所附带的文本编辑器是WinEdt,本书就是使用CTeX在WinEdt中编写的,书中介绍的所有LaTeX写作方法、技巧和示例都通过了CTeX的编译检查。
在本书中,网站、软件和文件格式等专用名使用大写罗马体书写;文类和宏包名使用小写等线体书写;环境、命令和文件名使用打字机体书写。
本书附带有DVD资料光盘,其中的资料由两部分组成:x CTeX中文套装,它分为Basic和Full两种版本。
y本书全部363个示例的源文件及其编译后生成的PDF文件。
申博latex模板-回复使用申博(SIBS)LaTeX模板进行学术写作的步骤。
申博(SIBS)LaTeX模板是一种方便的工具,用于编写学术论文、学位论文和其他学术文档。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一步一步回答如何使用申博LaTeX模板进行学术写作。
步骤一:下载和安装LaTeX发行版和申博(SIBS)模板。
要使用申博LaTeX模板,首先需要下载并安装LaTeX发行版。
一些常见的LaTeX发行版包括TeX Live(适用于Windows、Mac和Linux)和MiKTeX(适用于Windows)。
在安装LaTeX发行版后,您还需要下载申博LaTeX模板。
您可以在申博官方网站上找到最新版本的模板。
步骤二:编写LaTeX文档。
一旦您安装好LaTeX发行版并下载了申博LaTeX模板,就可以开始编写LaTeX文档了。
打开一个文本编辑器(如Texmaker、TeXstudio等)并创建一个新的LaTeX文档。
在文档的开头,指定文档类别、文章的标题和作者等基本信息。
例如:\documentclass{SIBS}\title{使用申博LaTeX模板进行学术写作}\author{您的姓名}\date{}\begin{document}\maketitle在文档的主体部分,您可以开始写您的文章。
您可以使用LaTeX提供的各种命令和环境来排版您的文本、添加标题、插入图片、创建表格等等。
如果您对LaTeX的语法不熟悉,可以参考LaTeX的入门教程或使用LaTeX 编辑器的自动补全和提示功能。
步骤三:添加引用和参考文献。
在学术写作中,引用和参考文献是非常重要的。
为了方便地管理和引用文献,您可以使用BibTeX工具。
BibTeX是一种用于管理和生成参考文献列表的工具。
首先,创建一个.bib文件,并在其中添加您需要引用的文献条目。
然后,在LaTeX文档的合适位置插入以下命令:\bibliographystyle{unsrt}\bibliography{your-bibtex-file}其中,“unsrt”是引用样式,“your-bibtex-file”是您创建的.bib文件的文件名。
中⽂论⽂-LaTex模板\documentclass[10pt,UTF8]{article}\usepackage{ctex}\usepackage{amssymb,amsmath,multicol,titlesec}\usepackage[round]{natbib}\usepackage[hmargin = 1in, vmargin = 1in]{geometry}\renewcommand{\refname}{References}\usepackage[parfill]{parskip}\usepackage{graphicx}\usepackage[font=bf]{caption}\usepackage{titlesec}\titleformat{\section}[hang]{\fontsize{12pt}{1em}\selectfont \bfseries}{\thesection. }{0pt}{\centering \MakeUppercase}\titleformat{\subsection}[hang]{\fontsize{11pt}{1em}\selectfont \bfseries}{\thesubsection}{5pt}{}\titleformat{\subsubsection}[runin]{}{\thesubsubsection}{5pt}{}\titlespacing{\section}{0pt}{10pt}{10pt}\titlespacing{\subsection}{0pt}{10pt}{-5pt}\titlespacing{\subsubsection}{0pt}{8pt}{4pt}%\setlength{\bibsep}{3pt}%\pagenumbering{\gobble}%\setlength{\hyphenpenalty}{1000}%\setlength{\exhyphenpenalty}{1000}\usepackage{fancyhdr}\pagestyle{fancy}\fancyhead[R]{\fontsize{12pt}{1em}\selectfont {\textbf {\textit 3\#\#\#}, {\textbf{Page \thepage}}}}\fancyhead[L]{}\fancyfoot[C]{3\textsuperscript{rd} International High Performance Buildings Conference at Purdue, July 14-17, 2014}\renewcommand{\headrulewidth}{0pt} % Turn off the bar%\newcommand\thefontsize[1]{{#1 The current font size is: \f@size pt\par}}\begin{document}\begin{center}\vspace{0.2in}\noindent{\fontsize{14pt}{1em}\selectfont \textbf{车牌数字及中⽂汉字}}\\[12pt]{\fontsize{11pt}{1.2em}\selectfontFirst AUTHOR\textsuperscript{1*}, Second AUTHOR\textsuperscript{2}\\[10pt]\textsuperscript{1}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r Equivalent,\\City, State, Country\\Contact Information (Phone, Fax, E-mail)\\[10pt]\textsuperscript{2} Organization, Department or Equivalent,\\City, State, Country\\Contact Information (Phone, Fax, E-mail)\\[10pt]* Corresponding Author\\[0.6in]}\end{center}\section*{ABSTRACT}The first major section of the manuscript is an abstract. The abstract should describe the contents of the paper, discuss the contribution to the field as well as pre \section{INTRODUCTION}Each manuscript should begin with an introduction, which gives some background on the topic, states briefly the objective of the paper and how it relates to other \section{HEADINGS FORMAT}The titles of the main sections have to be centered, numbered and in 12-point bold type capital letters. With the exception of the abstract, nomenclature, referenc \subsection{Sub-Section Headings}Sub-sections headings have to be in lower case, 11-point bold type letters. A blank line has to be placed above, but not below them.\subsubsection{Sub-sub-section headings} Sub-sub-sections should be avoided. If they are used, they should be justified left, in normal small letters, with the text \section{FORMAT OF THE MANUSCRIPT}\section{FORMAT OF THE MANUSCRIPT}\subsection{Reference Number}Place the paper ID number at the top right corner of the header in a bold type (for example, “101”); i.e., if you use this template, replace the "\#\#\#" in the header \subsection{Manuscript Title}Center the manuscript title with font size of 14-point bolded with a blank line below the title.\subsection{Authors}All authors should be listed by their full name with the family name appearing last, i.e., how the name is written in English (e.g., Yu Li CHO, John SMITH, Tae-yon \subsection{Number of Pages}The entire manuscript (i.e., text, figures, tables, bibliography, etc.) must be no more than ten (10) pages long including graphs, tables and pictures. Any manuscr \subsection{Text Format}Times or Times New Roman font type MUST be used for any text in the document including captions, footnotes, and header information. All text has to be single \subsection{Paper Size and Margins}Authors are asked to provide the manuscript in 8.5 x 11 inch standard U.S. letter format following the margin settings explained in this section. Hardcopy Proceed IMPORTANT: All text of the manuscript must be located within a 6.5 inch by 9 inch rectangle on an U.S. Standard Letter format page. The margins are given in T \begin{table}\centering\begin{tabular}{|c|c|c|c|c|}\hlineSize & Top & Bottom & Left & Right \\\hlineU.S. Standard Letter & 1 inch (2.54 cm) & 1 inch (2.54 cm) & 1 inch (2.54 cm) & 1 inch (2.54 cm) \\\hline\end{tabular}\caption{Page margins for manuscripts}\end{table}\subsection{Format of Citations}Within the text of the manuscript, bibliographical sources are to be cited by giving the last name(s) of the author(s) and the year of publication. The year should a Albert (1957) showed that the blend was azeotropic.or: It was shown that the blend was azeotropic (Albert, 1957).When there are two authors, the names of both should be cited, e.g.:Albert and Klaus (1981) observed that the blend was azeotropic.or: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blend was azeotropic (Albert and Klaus, 1981).When there are three authors or more, only the lead author of the source should be cited. The names of the other authors should be designated by et al. in italics Lee et al. (1982) observed that the blend was azeotropic.or: It was observed that the blend was azeotropic (Lee et al., 1982).When the same author and the same year of publication are cited from more than one source, the sources should be distinguished in the text by adding the smal Klaus (1980a) discovered … and further on in the text:Klaus also pointed out (1980b) that …\emph{Note} that in latex you can use the citation command, e.g \textbackslash cite$\{$Forbes$\_$1996$\}$, which will show up in the text as \cite{Forbes_1996}. \subsection{Figures and Tables}Each table must be numbered (Table 1, 2, 3, etc.), with the caption centered above the table and table number in bold as shown in Table 1. Each figure must be \begin{figure}\centering\includegraphics[width = 2.5in]{fig}\caption{Text area for manuscripts (U.S. Letter format)}\end{figure}\subsection{Format of Equations}Equations are to be centered, numbered in order (i.e., (1), (2), (3), etc.) down the right-hand side of the page and cited in the text with its number, e.g., "… as liste Symbols used in equations should be explained directly below the equation in which they first appear or in a nomenclature section at the end of the manuscript. E \begin{equation}C = FN_p+AN_n\end{equation}。
毕业设计latex模板毕业设计是每个大学生必经的一个环节,而撰写毕业设计论文也是一项困难而重要的任务。
使用LaTeX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撰写可以帮助我们大大简化论文编写的过程,提高论文的效率和质量。
接下来,我将介绍一款适用于中文毕业设计论文的LaTeX模板。
一、使用前提条件1. 操作系统:Windows、Mac OS、Linux等主流操作系统均可使用;2. LaTeX发行版:TeX Live、MikTeX等常用发行版均可;3. 编辑器:TeXworks、TeXstudio、WinEdt等LaTeX编辑器。
二、模板下载与安装1. 模板下载我们可以在相关的LaTeX模板下载网站上下载此模板,如:CTEX网站、LaTeX技术交流论坛等。
2. 模板安装将下载好的模板文件解压缩,将其中的Thesis.tex文件拷贝至本地计算机的任意文件夹中。
在编写文件之前,我们需要先安装相应的宏包。
宏包可以在宏包管理器中下载,如Tex Live中的TeX Package Manager。
在宏包管理器中找到并下载以下宏包:\usepackage{geometry} % 页边距调整\usepackage[sf]{titlesec} % 设置标题格式\usepackage{titletoc} % 设置目录格式\usepackage{setspace} % 设置行距\usepackage{amsmath,amssymb} % 数学公式\usepackage{cite} % 文献引用三、主要代码介绍本模板的主要代码位于Thesis.tex文件中,我们需要对其中的代码进行相应的修改和添加,以符合自己毕业设计论文的要求和规范。
以下是模板中的主要代码:1. 编辑区间%-------------------------------------------------------% 编辑区间:从这里开始到 \end{document} 结束为止,用户可自由编辑% 以下是论文的正文内容\chapter{第一章}\section{第一节}\subsection{第一小节}\subsubsection{第一小小节}%-------------------------------------------------------%以上区间为我们的主要编辑区间,从这里开始到\end{document}为止,我们可以自由地在这里编辑论文的正文以及相关附加内容。
申博latex模板 -回复 如何使用申博LaTeX模板?
LaTeX是一种流行的排版系统,被广泛用于学术、科研和出版领域。申博LaTeX模板是基于LaTeX语言开发的,旨在为申博学术论文的格式要求提供支持。在本文中,我将一步一步介绍如何使用申博LaTeX模板来撰写一篇学术论文。
步骤一:安装LaTeX发行版和编辑器 首先,你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LaTeX发行版和编辑器。常见的LaTeX发行版有MiKTeX(Windows系统)和TeX Live(多平台支持)。你可以从它们的官方网站上下载适用于你的操作系统的发行版。
与此同时,你还需要选择一个LaTeX编辑器。有很多免费和付费的编辑器可供选择,如TeXstudio、TeXmaker、TeXworks等。你可以根据个人喜好选择合适的编辑器。
步骤二:下载并安装申博LaTeX模板 在安装好LaTeX发行版和编辑器之后,你需要从申博LaTeX模板的官方网站上下载模板文件。一般来说,该网站会提供一个压缩文件,其中包含了模板文件以及一些示例文件和说明文档。 将压缩文件解压缩到你的工作目录中,并确保你的LaTeX编辑器可以找到这些文件。
步骤三:编辑主文档 一般来说,LaTeX模板会提供一个主文档文件,以.tex为文件扩展名。在这个主文档文件中,你可以设置论文的标题、作者、摘要、引用格式等信息。
打开主文档文件,使用你喜欢的文本编辑器进行编辑。根据模板的要求,填写论文的各个部分。模板通常已经提供了一些示例文本,你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删除或修改。
步骤四:写作正文 在主文档中,你会看到一个文件名为main.tex的引用,这是论文正文的入口。这个文件用于编写正文内容。你可以根据你的需要在该文件中添加、修改和删除内容。
LaTeX使用特殊的语法来排版文本。例如,使用两个美元符号()来插入数学公式,使用反斜杠和命令符号(\)来插入特定格式的文本等。你可以在LaTeX的官方手册或在线教程中查找更多关于LaTeX语法的信息。
latex 英语模版以下是一篇1500-2000字的关于使用LaTeX排版英语论文的文章:[LaTeX 英语模版]一、介绍LaTeX是一种常用于学术论文、报告以及其他文档排版的工具。
相比于常见的文字处理软件,如MS Word,LaTeX具有更强大的排版功能和良好的数学公式支持。
本文将一步一步介绍如何使用LaTeX排版英语论文。
二、安装与设置1. 下载TeX发行版:首先,需要从TeX官方网站下载一个TeX发行版,如TeX Live或MiKTeX,根据操作系统选择合适的版本进行下载并安装。
2. 选择LaTeX编辑器:TeX发行版只提供了基本的命令行工具,因此需要选择一个LaTeX编辑器来编写和编译TeX文件。
常见的LaTeX编辑器有TeXstudio、TeXmaker和Overleaf等。
3. 设置编译引擎:打开LaTeX编辑器,设置编译引擎为XeLaTeX或LuaLaTeX。
这两个引擎支持Unicode字符编码和自定义字体,适合中英文混合排版。
三、编写文档1. 创建新文档:在LaTeX编辑器中,选择新建文档并保存为.tex扩展名。
文档的第一行应该是\documentclass{article},该命令指定了文档类型为article。
2. 导入所需扩展包:在文档的导言区(\begin{document}之前),可以通过使用\usepackage命令导入需要的扩展包。
如\usepackage{fontspec}用于设置字体。
3. 编写正文:在\begin{document}和\end{document}之间编写论文正文。
LaTeX使用一系列的命令来控制文本样式、段落格式、标题等。
四、插入图表和公式1. 插入插图:要插入图像,使用\includegraphics命令。
该命令需要指定文件路径和图像大小等参数。
通常,图像文件应与.tex文件保存在同一目录中。
2. 创建表格:使用\begin{tabular}和\end{tabular}命令来创建表格,并在其中插入表头和表格内容。
latex中文文稿模板以下是一个基本的 LaTeX 中文文稿模板,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修改和扩展。
```latex\documentclass[UTF8]{ctexart}\usepackage{ctex}\usepackage{graphicx}\usepackage{geometry}\usepackage{hyperref}\usepackage{caption}\usepackage{subcaption}\usepackage{float}\usepackage{enumitem}\usepackage{makeidx}\makeindex\geometry{a4paper, left=3.18cm, right=3.18cm, top=2.54cm, bottom=2.54cm} \title{中文文稿标题}\author{作者姓名}\date{\today}\begin{document}\maketitle\section{引言}在此处插入引言。
\section{正文}在此处插入正文内容。
\section{结论}在此处插入结论。
\appendix\section{附录}在此处插入附录内容。
\end{document}```此模板使用 `ctexart` 文档类,并采用了 `UTF8` 编码以支持中文字符。
它包含了常用的 LaTeX 包,如 `ctex` 用于中文排版,`graphicx` 用于插入图片,`geometry` 用于页面布局,`hyperref` 用于生成超链接,`caption` 和 `subcaption` 用于图片标题和子标题,`float` 用于浮动图形和表格,`enumitem` 用于定制列表环境,以及 `makeidx` 用于生成索引。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修改和扩展这个模板,例如添加章节、图表、引用等内容。
如果你有特定的要求或需要进一步的帮助,请提供更多细节。
申博latex模板-回复如何使用申博(LaTeX)模板。
申博(LaTeX)是一种专业的排版系统,常用于论文、报告等学术文档的排版。
使用申博模板可以大大简化文档的排版过程。
本文将一步一步地介绍如何使用申博模板来撰写学术文档。
第一步:安装申博(LaTeX)环境要使用申博模板,首先需要在计算机上安装申博(LaTeX)环境。
以Windows系统为例,可以在申博官方网站上下载安装包并按照提示进行安装。
安装完成后,可以在命令行窗口中输入"latex -v"命令,来检查申博环境是否成功安装。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模板申博模板有很多种,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档有不同的模板可供选择。
例如,如果要撰写学术论文,可以选择申博模板中的"article"模板;如果要写硕士或博士论文,则可以选择"thesis"模板。
在网上可以找到很多申博模板的资源,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并下载相应的模板文件。
下载完成后,将模板文件保存在合适的位置。
第三步:编辑申博文档在使用申博模板之前,首先需要打开模板文件并进行编辑。
使用文本编辑器(如Notepad++等)打开模板文件,可以看到文件中包含了一些基本的结构和样式设置。
首先,我们可以修改文档的标题、作者、日期等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在模板文件的开头找到,并按照需要进行修改。
接着,可以开始撰写论文的正文内容。
可以在\begin{document}和\end{document}之间填写自己的内容。
可以使用申博提供的各种命令和环境来排版文本、插入图片、制作公式等。
申博具有丰富的功能和灵活的排版方式,可以满足各种学术文档的需求。
此外,还可以根据需要在模板文件中添加新的章节、子章节、图表、参考文献等内容。
申博模板中都有相应的命令和环境可供使用,可以根据注释进行操作。
第四步:编译申博文档在完成申博文档的编辑后,就可以进行编译了。
编译过程会将申博代码转换为最终的PDF文件。
分享我的Latex模板(数学建模论⽂通⽤,附下载链接)前⾔去年数模国赛⽤Latex排的论⽂,算是⼊了Latex的坑,⾃此⼀边说着Latex也不是那么好⽤(危)⼀边真⾹了,⼀个学期不管是平时的⼩项⽬⽂档、实验报告、案例分析还是期末论⽂,都是在数模那个.tex⽂件的基础上修改形成的。
于是我把这些七改⼋改的⽂件提炼了⼀下,弄了个模板。
(其实就是把⼏个常⽤的环境堆到⼀起了)直接给⼤家上图!实⽤的很!⼀、编译选项打开.tex⽂件后,点击XeLaTeX编译:就可以看到同⼀路径的⽂件夹中形成了⼀个.pdf⽂件,也就是排版好的⽂章。
⼆、效果⼀览第⼀页,标题+作者+⽬录:Latex代码:1. 数模竞赛要求第⼀页是题⽬、摘要和关键词,不能有作者姓名,把导⾔区的\author{\bf ⼩⼩的灰⾊脑细胞}删掉即可。
2. 如果想要显⽰时间,把\date{}删掉即可。
3. 如果不想要⽬录,把\tableofcontents以及摘要部分的\addcontentsline{toc}{section}{摘要}、参考⽂献部分的\addcontentsline{toc}{section}{参考⽂献}这三⾏删掉即可。
4. 如果不想另起⼀页,把\newpage删掉即可。
5. 导⾔区已设置⾃动⾸⾏缩进,段落写完打两个enter(空⼀⾏)即可实现⾸⾏两个字缩进。
第⼆页,摘要和关键词:第三页,第四页,正⽂:这⾥涉及到⽆序编号、有序编号、三线表绘制、普通表格绘制、插⼊图⽚等知识&环境,简单说⼀下:1. ⽆序编号环境itemize,begin和end成对出现,必须搭配\item。
\begin{itemize} % 这是⼀个⽆序枚举\item\item\end{itemize}2. 有序编号环境enumerate,label=(\arabic*)的意思是排出来是(1)(2)这样形式的编号。
\begin{enumerate}[itemsep=0pt, parsep=0pt, label=(\arabic*)] % 这是⼀个带标签的枚举\item\item\item\end{enumerate}3. 画表格我就不说了,模板⾥⾯填空空嘛。
elsiver latex模板介绍摘要:1.介绍Elsevier LaTeX 模板2.模板的特点与优势3.使用模板的注意事项4.模板的下载与安装5.模板的简单使用示例正文:Elsevier LaTeX 模板是Elsevier 出版社为作者提供的一款用于撰写学术论文的LaTeX 模板。
该模板以其专业性、易用性和高效性受到了广大作者的欢迎。
模板具有以下特点和优势:1.专业的排版:Elsevier LaTeX 模板遵循Elsevier 出版社的排版规范,能确保文章的排版符合期刊要求。
2.丰富的功能:模板提供了丰富的宏包和样式,方便作者快速生成结构完整、格式规范的论文。
3.自动更新:随着Elsevier 出版社排版规范的更新,模板也会自动更新,保持与期刊要求的同步。
4.兼容性:模板兼容常见的LaTeX 编辑器和TeX 系统,如TeX Live、MiKTeX 等。
在使用Elsevier LaTeX 模板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确保安装了正确的模板:根据所投稿期刊的要求,选择相应的Elsevier LaTeX 模板。
2.遵循模板的使用说明:在模板的文档中,通常会提供详细的安装和使用说明,请务必遵循。
3.根据期刊要求调整模板:部分期刊可能有特殊的排版要求,需要对模板进行适当的修改以满足要求。
要下载和安装Elsevier LaTeX 模板,请访问Elsevier 官方网站,找到相应的期刊模板,按照提示进行下载和安装。
安装完成后,可以开始使用模板进行论文的编写。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使用示例:documentclass{elsarticle}begin{document}title{示例标题}author{作者名}address{单位名}email{作者邮箱}begin{abstract}摘要内容。
end{abstract}section{引言}引言内容。
section{方法}方法内容。
section{结果}结果内容。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latex模板下载篇一:latex模板latex模板(中国运筹学会年会论文模板)%%papertemplateforoRscacademicconference%%中国运筹学会年会论文模板%%%%createdbyling-yunwu%%%%$id:template.tex,v1.520xx/06/1506:51:07alofte xp$%%中文论文\documentclass{oRsc}%%英文论文请使用%%\documentclass[english]{oRsc}%%%%其他可用选项:%%dvips如果必须使用dvips,例如使用了psfrag宏包%%dvipdfm使用dvipdfm,这个是缺省选择%%config=Filename使用Filename.cfg代替oRsc.cfg 作为配置文件%%\begin{document}%%%%%%%%%%%%%%%%%%%%%%%%%%%%%%%%%%%%%%%%%%%%%%% %%%%%%%%%%%%%%%中文标题和摘要%%%%%%%%%%%%%%%%%%%%%%%%%%%%%%%%%%%%%%%%%%%%%%% %%%%%%%%%%%%%\begin{chinesetitle}\title{中国运筹学会学术论文模板}{本文的作者得到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2345678)的支持。
} \author[1]{吴凌云}{通讯作者。
电子邮件:}\author[1,2]{刘德刚}{电子邮件:}\author[1,2]{胡洁}{}\address[1]{应用数学所\\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0}\address[2]{中国运筹学会\\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100080}\maketitle\begin{abstract}本文是中国运筹学会学术会议论文的~latex~模板,同时也是一个排版格式指南。
东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排版打印格式1. 引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报告、学位论文和学术论文的编写格式》和东北大学学位论文格式改编,专为我校申请硕士、博士学位人员撰写打印论文时使用。
本格式自发布日起实行。
2. 学位论文主要部分学位论文主要部分由前头部分、主体部分和结尾部分(只限必要时采用)组成。
2.1 前头部分(1)封面(2)扉页——题名页(中、英两种)(4)声明(独创性声明)(3)摘要(中、英两种文字)(5)目录(6)插图和附表清单(只限必要时)(7)缩略字、缩写词、符号、单位表(只限必要时)(8)名词术语注释表(只限必要时)2.2 主体部分(1)绪论(前言、引言、绪言)(2)正文(3)讨论、结论和建议2.3 结尾部分(只限必要时采用)(1)参考文献(2)致谢(3)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著、获奖情况及发明专利等项。
(4)作者从事科学研究和学习经历的简历(5)可供参考的文献题录(只限必要时采用)(6)索引(只限必要时采用)3. 版式纸张大小:纸的尺寸为标准A4复印纸(210mm×297mm)。
版芯(打印尺寸):160mm×247mm(不包括页眉行、页码行)。
正文字体字号:小4号宋体,全文统一。
每页30~35行,每行35~38字。
装订:双面打印印刷,沿长边装订。
页码:页码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字号与正文字体相同,页底居中,数字两侧用圆点或一字横线修饰,如·3·或-3-。
页眉:自摘要页起加页眉,眉体可用单线或双线(二等线、文武线),页眉说明5号楷体,左端“东北大学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右端“章号章题”。
封面:东北大学研究生(博士或硕士)学位论文标准封面(双A4)。
4. 体例4.1 标题论文正文按章、条、款、项分级,在不同级的章、条、款、项阿拉伯数字编号之间用点“.”(半角实心下圆点)相隔,最末级编号之后不加点。
排版格式见表4.1。
此分级编号法只分至第四级。
再分可用(1)、(2)……;(a)、(b)……等。
LaTeX 是一个高质量的排版系统,被广泛用于编写科学、数学和技术文档。
以下是LaTeX 使用手册的一些基本指南和要点:1. **文档结构**:* 一个基本的LaTeX 文档由`\documentclass`,`\begin{document}`, 和`\end{document}` 组成。
* 使用`\documentclass` 命令来选择文档类型,例如`\documentclass{article}`。
2. **基本元素**:* 文本的加粗、斜体和下划线分别使用`\textbf{}`, `\textit{}` 和`\underline{}`。
* 插入章节和段落使用`\section{}`, `\subsection{}`,`\subsubsection{}` 和`\paragraph{}`。
3. **数学模式**:* 数学模式中的公式使用`$...$` 或`\[...\]` 包围。
* 特殊的数学符号和环境,如矩阵、分数、根等,使用相应的LaTeX 命令。
4. **插入图片**:* 使用`\includegraphics` 命令插入图片,例如:`\includegraphics[width=0.5\textwidth]{filename}`。
5. **表格**:* 使用`\begin{table} ... \end{table}` 插入表格,或使用`tabular` 环境。
* 使用`\hline` 和`\cline{col1-col2}` 来添加表格线。
6. **引用和参考文献**:* 使用`\cite{}` 插入文献引用。
* 使用BibTeX 或其他参考文献管理软件来管理参考文献。
7. **定理和证明**:* 使用`\begin{theorem} ... \end{theorem}` 来定义定理,或使用其他现有的环境,如`proof`。
8. **列表**:* 使用`\begin{itemize} ... \end{itemize}` 或`\begin{enumerate} ... \end{enumerate}` 来创建列表。
latex编译使用说明LaTeX是一种专业的排版系统,广泛应用于学术界和技术领域。
本文将为您介绍如何编译和使用LaTeX,以便更好地应对各种排版需求。
LaTeX的编译过程相对复杂,但只需掌握几个基本步骤即可。
首先,您需要安装LaTeX软件包,如TeX Live或MiKTeX。
这些软件包提供了LaTeX编译器及相关工具。
安装完成后,您可以使用任何文本编辑器编写LaTeX代码。
LaTeX代码以.tex作为文件扩展名。
在编写LaTeX代码时,您需要遵循一些基本规则。
首先,每个LaTeX文档都应以\documentclass命令开始,该命令定义了文档的类型和样式。
接下来,您可以使用一系列命令和环境来设置文档的结构和格式。
例如,\section命令用于创建章节标题,\textbf命令用于加粗文本。
您还可以使用环境例如itemize和enumerate来创建项目列表和编号列表。
编写完成后,您可以使用LaTeX编译器将.tex文件转换为最终的PDF或DVI格式。
编译过程通常需要多次运行,以解析交叉引用、生成目录和处理参考文献等任务。
具体的编译命令取决于您使用的LaTeX编译器和工作流程。
一般来说,您可以使用latex命令或pdflatex命令进行编译。
如果您的文档中包含参考文献,您还需要使用bibtex命令进行编译。
除了基本的编译命令,LaTeX还提供了大量的宏包和模板,以满足各种专业需求。
宏包是一组预定义的命令和环境,用于扩展LaTeX 的功能。
例如,graphicx宏包用于插入图像,amsmath宏包用于数学公式排版。
模板是一种预定义的文档格式,用于简化特定类型的文档编写。
例如,beamer模板用于制作演示文稿,IEEEtran模板用于撰写学术论文。
LaTeX的强大之处在于它可以处理复杂的排版任务,例如数学公式、图表和参考文献。
LaTeX提供了丰富的数学符号和公式环境,使得数学公式的排版变得简单而优雅。
您可以使用\frac命令创建分数,\sqrt命令创建平方根,\sum命令创建求和符号等等。
文档名称:使用说明(无法运行).tex 特别感谢我的妻子罗瑞丽女士的鼓励与支持! 下面是tex格式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latex模板的说明文档,tex格式书写的目的是为了在TexStudio中查看方便,该文档相关资料在http://download.csdn.net/detail/wangfanzhao/9341661中下载,压缩包中包括了该文档“使用说明(无法运行).tex”的内容。
\chapter{说明文档} \label{cha:intro} 本文用来说明如何使用本人(王凡钊)优化后的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板,该模板是根据艾均师兄(东北大学, 嵌入式技术实验室)于2012年制作的《东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模版》修改而来。
\section{使用环境} 此模板只能使用PDFLatex进行编译,编译软件为MikTex(从CTex论坛上下载full版本的软件,安装时不选择WinEdit即可)、编辑软件为TeXstudio(免费软件,建议官网下载)。编辑软件选择TeXstudio是因为其支持中文,而且可以在源代码与pdf文档间双向跳转。
图片只能为pdf格式。如果有eps格式的图片,请使用Adobe acrobat professional来转换,如果有fig格式的仿真图或者Visio图片直接转化为pdf格式。
%%%%%%%%%%%%%%%%%%%%%%%%% %规范 %%%%%%%%%%%%%%%%%%%%%%%%% \section{规范} 养成好的书写习惯可以事半功倍,本章用来说明学位论文写作时应该遵守的一些规范。 %%%%%%%%%%%%%%%%%%%%%%%%% %名字组成 %%%%%%%%%%%%%%%%%%%%%%%%% \subsection{名字组成} 因为一篇学位论文的篇幅较长、涉及大量的参考文献和图表,所以,规范命名很有必要。本文建议采用驼峰命名法(大写首字母的命名方式,例如Chap2Section1Fig1),主要考虑google下收集到的参考文献引用名称采用的驼峰命名方式,例如Hao2014DataClouds。
1) 参考文献引用名字的组成建议采用首作者名时间和论文首字母(如有必要加入更多字母)的方式,代码如下所示:
“此概念实施的挑战在于无线设备会随时加入或者脱离一个无线网络,即网络是动态变化的,可随时生成、随时消失\cite{ramanathan2002brief,frodigh2000wireless,pirinen2014brief,Yichuan2014Understanding,Kazienko2011Multi,Yagan2013Conjoining,Azimdoost2013Capacity,Dashun201
5Impact}。”
2) 图表引用名字的组成建议采用章号加图表名称的方式。举例:Fig0101:NumberOfWirelessDevices,其中Fig0101代表:第一章第一幅图,NumberOfWirelessDevices是图片名字。代码如下图所示
\begin{figure}[!t] \centering \includegraphics[width=0.9\textwidth]{NumberOfWirelessDevices.pdf}
\fcaption{2020年以前历年无线设备数量。}{Number of wireless devices in each year before 2020.}
\label{Fig0101:NumberOfWirelessDevices} \end{figure} %%%%%%%%%%%%%%%%%%%%%%%%% %代码规范 %%%%%%%%%%%%%%%%%%%%%%%%% \subsection{代码规范} 代码书写时最主要的注意意群原则,即一段代码和文字表示的含义如何,不同含义的代码和文字要隔开。例如章节前要出现类似
%%%%%%%%%%%%%%%%%%%%%%%%% %名字组成 %%%%%%%%%%%%%%%%%%%%%%%%%
的注释以表示新的章节开始。为方便写作与修改,模板的原作者建议把各章分开,data文件夹下存储的就是各章的源代码。
在main.tex中通过以下命令导入章节:
1) 导入正文 %\include{data/chap01} %\include{data/chap02} %\include{data/chap03} %\include{data/chap04} %\include{data/chap05} %\include{data/chap06}
如果需要新建章节,则仅需新建tex文件,在main.tex中导入即可,例如在data文件下新建chap07然后,在main.tex中通过%\include{data/chap07}导入。 2) 导入附录 \begin{appendix} %\input{data/appendix01} \end{appendix}
3) 导入致谢 %\include{data/ack} 4) 导入简历 %\include{data/resume} %%%%%%%%%%%%%%%%%%%%%%%%% %写作 %%%%%%%%%%%%%%%%%%%%%%%%% \section{写作} 文章写作时,主要遇到算法、图表、公式、参考文献、定理、证明等特殊格式,本节将一一介绍如何具体使用此模板定义的格式。这也是本文(王凡钊)于2015年所做的更改的主要。
%%%%%%%%%%%%%%%%%%%%%%%%% %算法 %%%%%%%%%%%%%%%%%%%%%%%%% \subsection{算法} 算法主要是通过三线表的方式实现。用到的包为 \usepackage{algorithmic} \usepackage[para]{threeparttable}
算法举例: \begin{table}[!t] \centering% \tcaption{面向PNC第一个传输时隙的速率和功率自适应方案伪代码}{Pseudo-code of Rate and Power Adaptation for the first transmission timeslot of PNC}
\label{Tab3:algo_opti} \begin{tabular}{c} \toprule \textbf{Algorithm 3.1} Rate and Power Adaptation for the first transmission timeslot of PNC \tabularnewline
\midrule \begin{minipage}{3in} \begin{algorithmic}[1] \REQUIRE~~\\ $P_{\text{T},s_{1}}^{*}\leftarrow P_{\text{T},s_{2}}^{*}\leftarrow P_{\text{T},\text{max}}$; \\
$M_{1}^{*}\leftarrow 2$, $M\leftarrow \{256,128,64,32,16,8,4,2\}$; \\
$p_{b}^{*}(P_{\text{T},s_{1}}, P_{\text{T},s_{2}})\leftarrow p_{b}^{*}(P_{\text{T},\text{max}}, P_{\text{T},\text{max}})$; //the maximum BER of the involved links
\ENSURE~~\\ \FOR {$j=1$ to $8$} \STATE $L\leftarrow \sqrt{M(j)}$; %solving P2 \FOR {$i=1$ to $4$} \STATE Get $P_{\text{T},s_{2},i}$ from equality $i)$ in Lemma 2 by assuming $P_{\text{T},s_{1}}=P_{\text{T},\text{\text{max}}}$; \STATE $P_{\text{T},s_{1},i}\leftarrow P_{\text{T},\text{max}}$;
\ENDFOR %solving P1 \FOR {$i=1$ to $4$} \STATE Get $P_{\text{T},s_{1},i+4}$ from equality $i)$ in Lemma 2 by assuming\- $P_{\text{T},s_{2}}=P_{\text{T},\text{\text{max}}}$;
\STATE $P_{\text{T},s_{2},i+4}\leftarrow P_{\text{T},\text{max}}$;
\ENDFOR %delete the results that do not satisfy the constrains. \FOR {$i=1$ to $8$} \IF {$P_{\text{T},s_{1},i}$ and $P_{\text{T},s_{2}, i}$ satisfy the constraints in (\ref{Eqn3:MAX_sigma_sim3})}
\IF {$p_{b}^{*}(P_{\text{T},s_{1},i}, P_{\text{T},s_{2}, i})P_{\text{T},s_{2}}^{*})$}
\STATE $P_{\text{T},s_{1}}^{*}\leftarrow P_{\text{T},s_{1},i}$, $P_{\text{T},s_{2}}^{*}\leftarrow P_{\text{T},s_{2},i}$;
\ENDIF \ENDIF \ENDFOR \IF {$p_{b}^{*}(P_{T,s_{1}}^{*}, P_{T,s_{2}}^{*})<\text{BER-threshold}$}
\STATE $M_{1}^{*}\leftarrow M(j)$; \STATE return; \ENDIF \ENDFOR \end{algorithmic} \end{minipage} \tabularnewline \bottomrule \end{tabul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