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 格式:doc
- 大小:29.00 KB
- 文档页数:3
土木、工程地质SCI,EI期刊博士生要毕业,最关心的是发表了研究生院要求级别的论文数量没有,SCI,EI,中文核心等等,不一而足,无论高校还是科学院,天下乌鸦都黑,黑的程度不同而已。
每年的优秀硕士博士论文评选,SCI,EI也是最重要的参考,当然,老板的实力很重要,院士,长江,杰青的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评委可能就是老板以及老板这个级别大腕们的圈子。
国内最早要求研究生发表SCI的应该是南京大学,江湖传闻当时南大每当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院学位办审核论文级别和数量的老太太一度成为研究生眼中的灭绝师太。
南大也一度在SCI数量上遥遥领先,让清华北大也俯首称臣。
后来清华北大也有类似要求后,地位发生改变那是后话。
以下是土木类,工程地质类著名的国际和国内期刊。
国际著名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报(期刊索引1.《Engineering Ge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Elsevier------------《工程地质》——国际学报2.《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U.K.---------------------《工程地质季刊学报》3.《News Journ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信息学报》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国际岩石力学与矿业科学学报》(包括岩土力学文摘5.《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6.《Felsbau》[G.]---------------------------------《岩石力学》,奥地利地质力学学会(AGG主办7. Geomechnik and Tunnelbau (G.——Geomechanics andTunnelling---------------《地质力学与隧道工程》——奥地利地质力学学会(ACC 主办8.《GEOTECHNIGUE》-------------------------------------《岩土力学》,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主办9.《Journal of Geotechnical &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formerly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岩土工程与环境岩土工程学报》,改版前称《岩土工程学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主办。
土木工程学报审稿流程土木工程学报是我国土木工程领域的重要学术期刊之一,其审稿流程严谨、规范,保证了文章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本文将介绍土木工程学报的审稿流程,以供作者参考。
一、投稿作者在投稿前,应仔细阅读土木工程学报的投稿指南,了解期刊的主题范围、投稿要求、格式要求等。
投稿时,应将文章按照要求格式化,并附上英文摘要、关键词、图表等。
投稿可以通过在线系统或邮件方式进行。
二、初审土木工程学报的初审主要由编辑部进行,主要是对文章的主题、内容、格式等进行初步审核。
初审通过的文章将进入专家评审环节,未通过初审的文章将被退回或拒绝。
三、专家评审土木工程学报的专家评审采用双盲评审方式,即评审专家不知道作者身份,作者也不知道评审专家身份。
评审专家由编辑部邀请,一般为三名左右。
评审专家根据文章的学术水平、创新性、实用性等方面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或建议。
评审意见分为“接受”、“接受有修订”、“拒绝”三种。
如果评审意见不一致,编辑部将邀请第四位评审专家进行评审。
四、修改作者在收到评审意见后,应认真阅读并按照意见进行修改。
修改后的文章应重新提交给编辑部。
如果评审意见中要求进行实验或数据分析等,作者应按照要求进行,并将结果提交给编辑部。
五、终审经过修改后的文章将进入终审环节。
终审主要由编辑部进行,主要是对文章的格式、语言、排版等进行审核。
如果文章符合要求,将进入排版和印刷环节。
如果文章仍存在问题,将退回作者进行修改。
六、发表经过终审后,文章将进入排版和印刷环节。
一般情况下,文章将在两个月内发表。
发表后,作者将收到一份发表证明和一份免费的电子版文章。
土木工程学报的审稿流程严谨、规范,保证了文章的质量和学术水平。
作者在投稿前应认真阅读投稿指南,按照要求进行投稿和修改。
在专家评审环节中,作者应认真对待评审意见,并按照要求进行修改。
只有经过严格的审稿流程,才能保证文章的学术水平和质量,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做出贡献。
土木工程学报外审流程英文回答:The review process for the Journal of Civil Engineering is designed to ensure the quality and rigor of the published papers. The journal follows a double-blind peer review process, in which the identities of both the authors and the reviewers are kept confidential.The review process begins when a manuscript is submitted to the journal. The manuscript is then assigned to an editor, who selects two reviewers with expertise in the relevant field. The reviewers are asked to provide a written evaluation of the manuscript, including their assessment of the research methods, the results, and the overall significance of the paper.The reviewers' comments are then sent to the authors, who are given an opportunity to respond. The authors may revise the manuscript in light of the reviewers' comments,and they may also provide a point-by-point 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 concerns.The editor then makes a final decision on whether to accept or reject the manuscript. The editor's decision is based on the reviewers' comments, the authors' response to the reviewers' comments, and the editor's own assessment of the manuscript.中文回答:土木工程学报的外审流程旨在确保发表论文的质量和严谨性。
106铁道工程学报2020年11月《铁道工程学报》投稿须知一、稿件内容要求:(1) 基本要求:无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及国家规定禁止的内容;无泄漏国家秘密,危害国家安全、统一和国家利益的内容;无侵犯 他人著作权的内容。
(2) 范围:以建筑工程、干线铁路、城市轨道工程、枢纽站场房建、机场和港口工程、大型民用建筑工程、工程经济管理为主的技术 管理和企业管理方面的学术研究及与建筑科学技术和交通工程建设领域相关的工程实践。
(3) 方向:轨道工程技术中高、新、尖技术及其引进、吸收、再创新;强化科技自主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国际化、市场化要求的科技 创新理念和思路;对科技管理乃至企业管理理论和效果的研究分析;对突出工程设计技术先导作用的各种设计思想、方法、手段、方案的研究;对长大干线铁路建设的高、新、尖技术,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各种轨道交通枢纽和综合交通枢纽工程技术,以及机场和港口工程、大型民用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
二、稿件文体要求:以研究论文和综述为主,兼顾短消息、学术会议纪要(重点描述学术要点)等,欢迎争鸣性读者来信。
三、稿件具体要求:(1)文章应结构完整,层次清楚,内容科学,数据可靠,语言通顺,符合出版规定;论文、综述、评论稿件应控制在4 000 ~ 6 000字,其它稿件不超过1〇〇〇字,标注出中图分类号;如该文章根据省部级及其以上的基金或科研项目所撰,请提供基金或项目编号。
(2) 摘要应文字简洁、突出重点,介绍出文章主要内容及其特色;采用结构式写法=1.研究目的:明确写出文章写作的目的;2.研 究结果或研究结论(依据文章内容选取其一):列出文章最终研究总结得出的结果或结论要点,杜绝出现无实质意义的话语;3.字数控制在300字左右,译成英文。
(3) 引言部分应提供国际、国内相关方面的学术、技术等的研究背景。
(4) 正确、规范使用标点符号、量的符号和法定计量单位。
(5) 文中附图必须清晰,请提供计算机制图的黑白图或按标准绘制的墨线图;图中的符号、标记、代码等解释作为图注横排置于 图题下方或图中空白处;图、表应有简短确切的名称,并分别编号,且必须在文中用文字引出或标识。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格式要求1 文章题目题名应简明、具体、确切,能概括文章的要旨,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应避免使用非公知公用的缩写形式。
例如:磁流变液阻尼器的磁路有限元分析2 作者及单位同一单位的不加角标,用逗号隔开,并列出单位;不同单位的加角标并依次列出单位,单位之间用分号隔开。
例如:李××,王×,张××(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李××1,王×2,张××3(1.华中科技大学土木工程与力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4;2.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湖北武汉430070;3.华中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北武汉430074)3 摘要及关键词(作者应尤其重视中英文摘要的撰写)摘要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即:研究的问题、过程和方法、结论结果。
摘要只有写得正确,写的好, 才能起到帮助读者了解原文的作用,因此必须对文献进行认真的主题分析,找出文献的主题概念,正确地组织好这些主题内容,简明准确完整地写出摘要来。
摘要应有具体内容,一般300字左右,在不遗漏主题概念的前提下,摘要应尽量简洁。
关键词一般3~8个,用分号隔开。
3.1缩短摘要方法a.取消不必要的字句:如“It is reported …” ,“Extensive investigations show that…”,“The author discusses …”,“This paper concerned with …” ;摘要开头的“In thispaper,”一些不必要的修饰词,如“in detail” ,“briefly” ,“here” ,“new” ,“mainly”也尽量不要。
b.对物理单位及一些通用词可以适当进行简化。
c.取消或减少背景信息(Background Information)。
一篇摘要的背景信息如果过长或占摘要篇幅的比例过大,则往往伴随着对作者所做的工作描述过于笼统和简单。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投稿经验
投稿经验对于学术期刊的选择、论文准备、审稿过程和最终发
表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是一个涵盖土木工程和
管理学领域的学术期刊,下面我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地回答你的问题。
首先,选择期刊是非常重要的。
对于土木工程和管理学领域的
研究者来说,选择一个合适的期刊是至关重要的。
土木工程与管理
学报是一个比较知名的期刊,它涵盖了土木工程和管理学领域的研
究成果,因此如果你的研究内容符合该期刊的范围,那么选择该期
刊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其次,论文准备也是至关重要的。
在投稿之前,你需要确保你
的论文符合期刊的投稿要求,并且按照期刊的格式要求进行准备。
你需要确保你的论文在学术上有独特性和创新性,同时符合期刊的
主题范围和写作规范。
审稿过程也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
一旦你的论文被提交到土
木工程与管理学报,它将会经历同行评议的过程。
这意味着你的论
文将会被送到其他专家进行审阅,他们会对你的研究进行评价,并
提出修改意见。
你需要认真对待审稿意见,并进行适当的修改和回
复。
最后,如果你的论文最终被接受发表,那将是一个令人高兴的
结果。
你需要按照期刊的要求准备最终版的论文,并签署版权协议。
在论文发表后,你还需要积极宣传你的研究成果,让更多的人了解
你的研究成果。
总之,投稿到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需要认真准备和努力,但如
果你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发表,那将是对你研究工作的肯定和鼓励。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你。
不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1.《岩土工程技术》2.《水运工程》(中文核心期刊)出版速度比较快,主要面向港口航道类的3.《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中文核心期刊)4.《强度与环境》统计源期刊5.《洁净与空调技术》(有稿费拿)6.《砖瓦》建材核心有稿费7.《水利发展研究》8.《中国水利》给200左右的稿费9.《钢结构》10.《交通企业管理》有少量稿费11.中国建筑防水》稿费不少12.《城市交通》13.《新型建筑材料》14.《公路》(中文核心期刊)15.《综合运输》有稿费16.《建筑材料学报》EI收录,收100元审稿费,无版面费17.《建筑技术》中文核心期刊18.《城市公共交通》19.《施工技术》(如果是高校作者,要交800元版面费)20.《科学通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要收一定的版面费)21.《力学学报》(英文版)SCI收录(中文刊收版面费)另外大部分国外期刊都无审稿费+版面费--------------------------------------------------------------------------------不收审稿费的国内期刊:1.《中国公路学报》(EI 期刊)2.《中国铁道科学》(EI 期刊)3.《中南大学学报》(EI 期刊)4.《土木工程学报》(EI 期刊)5.《岩土工程学报》(EI 期刊)6.《工程勘察》(核心)7.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核心)8. 水利水电科技进展(核心)-------------------------------------------------------------------------------------征收审稿费+版面费的国内期刊:1.岩土工程学报无审稿费版面费:200一页2.建筑结构学报3.土木工程学报无审稿费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5.建筑结构6.工业建筑7.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8.中国给水排水9.岩土力学审稿费:100,版面费:220元/版10.给水排水11.施工技术12.建筑技术13.世界建筑14.建筑科学15.世界地震工程16.建筑学报17.混凝土18.工程勘察版面费:800/篇审稿周期:岩土工程约3个月,测绘工程约4个月,水文地质约4个月,工程物探约4个月。
土木工程学报格式要求
以《土木工程学报格式要求》为标题,土木工程作为一门技术性的学科,其发展与社会的发展和变迁息息相关。
土木工程师在建筑、水利、交通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师的任务也越来越复杂。
由此产生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观念,也对土木工程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土木工程学术发展方面,《土木工程学报》是目前发挥着重要作用的一个学术刊物。
该刊物的文章主要是以土木工程与技术、科研新观念、新成果的研究为主,并发表各种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
为了保证文章的质量,使发表的文章被全世界的相关人士认可,《土木工程学报》对投稿文章有着严格的要求。
《土木工程学报》要求投稿文章必须完全满足以下条件:
一、内容要求:投稿文章必须与土木工程、新技术和新工艺等有关,且文章内容必须丰富,深入浅出,把握关键要点,提出明确的目的,以便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格式要求:投稿文章须按照《土木工程学报》的格式要求进行排版,要求中文小四,英文小五,行距为1.5倍行高,页边距为
3cm,段落间距2行(即6个中文字符),半角英文字符2个(即1.5个中文字符)。
三、审稿要求:所投稿的文章须由国内外权威专家进行审稿,经审稿合格后方可正式发表。
四、引用要求:投稿文章必须加以充分的引用,以证明本文研究
或发现的新内容,引用必须完整准确,不得虚构或篡改。
以上就是《土木工程学报》格式要求的全部内容,作为一名土木工程师,我们应该深入研究这些格式要求,确保自己的投稿文章能够被正式发表,以贡献自己的研究成果、技术成就和服务社会。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投稿要求文章题名是能反映论文中特定内容的恰当、简明的词语的逻辑组合,应避免使用含义笼统、泛指性很强的词语(一般不超过20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尽可能不用动宾结构,而用名词性短语,也不用“……的研究”,“基于……”)。
作者11,作者22,作者31,……(1. 学校院、系名,城市邮编;2. 单位名称城市邮编)摘要:摘要应具有独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阅读全文,就能获得必要的信息。
要使用科学性文字和具体数据,不使用文学性修饰词;不使用图、表、参考文献、复杂的公式和复杂的化学式,非公知公用的符号或术语;不要加自我评价,如“该研究对…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目前尚未见报道”等。
摘要能否准确、具体、完整地概括原文的创新之处,将直接决定论文是否被收录、阅读和引用。
摘要长度200~300字,英文摘要(100~150 words)须与中文摘要相对应,摘要应回答好以下4方面问题:1)What you want to do(直接写出研究目的,可缺省);2)Howyou did it (详细陈述过程和方法);3)What results did you get and what conclusions can youdraw(全面罗列结果和结论);4)What is original in your paper (通过2)和3)两方面内容展示文中创新之处)。
中英文摘要一律采用第三人称表述,不使用“本文”、“文章”、“作者”、“本研究”等作为主语。
关键词:关键词是为了便于作文献索引和检索而选取的能反映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或词组,每篇文章标注3~8个关键词,词与词之间用分号隔开。
中文关键词尽量不用英文或西文符号。
注意:关键词中至少有一个来自EI控词表。
一般高校数字图书馆均可查到。
重庆大学的作者请/open/main.htm;⑵选9EI Compendex;⑷点击Thesaurus 标签,在Enter Term中输S ubmit查询它是否是EI控词(5)选择至少一个适合自己文章的控词,用红色标注出来,并将它翻译成中文关键词。
土木工程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本文介绍土木工程学报参考文献格式。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7714-201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土木工程学报参考文献格式应包括以下内容:
1.期刊文章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J]. 期刊名, 年份, 卷号(期号): 起
止页码.
例如:
[1] 张三, 李四. 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J]. 土木工程学报, 2020, 34(2): 12-16.
2.会议论文
[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C]. 会议名称,会议时间,会议地点,出版地点:出版社,出版年份,起止页码.
例如:
[2] 王五.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研究[C]. 第十届国际土木工程学术会议,2019年7月1-3日,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9,125-130.
3.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申请人. 专利名称. 国家标准号[P]. 专利申请国家,专利申请号,申请日期.
例如:
[3] 张三, 李四. 一种新型混凝土材料. 中国专利号
CN101728202A[P]. 2010-06-09.
4.学位论文
[序号] 作者. 论文题目[D]. 学位授予单位,学位授予年份.
例如:
[4] 王五. 基于BIM技术的土木工程施工管理研究[D]. 北京大学,2019.
5.网络资源
[序号] 作者. 文章题目[EB/OL]. 网络出版日期,获取日期. 出版机构,出版地点,出版年份.
例如:
[5] 张三, 李四. 混凝土抗渗性能研究[EB/OL]. 2020-01-01,2020-02-01. 土木工程学报编辑部,北京,2020.
以上即为土木工程学报参考文献格式,读者可根据需要进行参考。
把这几年的国内岩土类期刊投稿的一些经验做个总结,意在让大家了解国内一些期刊的投稿程序,各刊物编辑的喜好,愿坛友能多发论文。
注意:以下话语纯粹个人看法,比如我投某个期刊可能某些关系容易中,但是对您不一定有相同待遇,因此意见不同可以密我;只是对国内的期刊做介绍,很多我没投过稿的期刊我不发表意见;同时我会尽量少出现批评某期刊的话。
一。
投稿前的准备1,现在很多好一点的期刊(我只核心及其以上),都会编辑初审,这里包括论文格式与重复率检测,因此投稿前你需要做到下载要投期刊的论文模板以及以前论文,做好细节之处,比如加上自己的介绍,表格用三线表等。
按照他们格式排版会获得编辑的亲切感,毕竟你弄的乱七八糟,他要给你修改,谁不想悠闲。
重复率检测的问题主要就是注意少原封不动的抄袭。
如果把加入黑名单,以后这个期刊就会拒收你的稿子。
2,投稿之前最好了解你要投期刊的喜好,比如勘察类可以考虑工程勘察,基本理论可以投岩土力学,岩土工程学报,矿产可以考虑探矿工程,中国矿业大学学报,复杂模型可投工程力学等。
有的时候论文不中不代表你论文水平不高,可能是你投的期刊不喜欢你这个方向的论文。
此外,如果你论文是某基金资助,一定标注,如果你是个硕士又不是某基金项目的论文,除非你写的太好,否则好期刊不愿意收。
二。
投稿1.一般国内都是3种方式。
网上投稿,EMAIL投稿,还有文档邮寄投稿,如水力发电学报,EI源期刊(以下简称EI),只接受打印稿件邮寄,我曾投过一个,太繁琐,无疑加慢了审稿周期。
现在很多都是网络投稿,在推荐审稿人这一栏中大家很少填写,其实之所以编辑部弄这个无非是想建立审稿专家库,因此如果你有认识的,比如你硕士的导师,你填写了也许真就是他审稿,那么中的机会就大了。
2.发论文是件折磨人的事,一定要常常打电话给编辑问询情况,想一些好的刊物,如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如果你某稿件被退稿还可以提出申请,如果你跟编辑熟了,也许还会有机会中稿的。
三。
稿件的修改1,让你修改不代表你就是被录用了,我的一篇EI论文都让我改了8遍,最后说主编终审被毙,这都是无法说理的。
土木、工程地质SCI,EI期刊博士生要毕业,最关心的是发表了研究生院要求级别的论文数量没有,SCI,EI,中文核心等等,不一而足,无论高校还是科学院,天下乌鸦都黑,黑的程度不同而已。
每年的优秀硕士博士论文评选,SCI,EI也是最重要的参考,当然,老板的实力很重要,院士,长江,杰青的学生,近水楼台先得月,因为评委可能就是老板以及老板这个级别大腕们的圈子。
国内最早要求研究生发表SCI的应该是南京大学,江湖传闻当时南大每当学位论文答辩前,研究生院学位办审核论文级别和数量的老太太一度成为研究生眼中的灭绝师太。
南大也一度在SCI数量上遥遥领先,让清华北大也俯首称臣。
后来清华北大也有类似要求后,地位发生改变那是后话。
以下是土木类,工程地质类著名的国际和国内期刊。
国际著名岩土力学、工程地质学报(期刊索引1.《Engineering Geology》——An International Journal,Elsevier------------《工程地质》——国际学报2.《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ngineering Geology》,U.K.---------------------《工程地质季刊学报》3.《News Journal,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Rock Mechanics》-----------《国际岩石力学学会信息学报》4.《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ock Mechanics and Mining Sciences》---------《国际岩石力学与矿业科学学报》(包括岩土力学文摘5.《Rock 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岩石力学与岩石工程》6.《Felsbau》[G.]---------------------------------《岩石力学》,奥地利地质力学学会(AGG主办7. Geomechnik and Tunnelbau (G.——Geomechanics andTunnelling---------------《地质力学与隧道工程》——奥地利地质力学学会(ACC 主办8.《GEOTECHNIGUE》-------------------------------------《岩土力学》,英国土木工程师学会ICE主办9.《Journal of Geotechnical & Geo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formerly Journal of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岩土工程与环境岩土工程学报》,改版前称《岩土工程学报》,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ASCE主办。
土木工程学报
期刊简介
《土木工程学报》(月刊)创刊于195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主管、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土木工程综合性学术期刊,以土木工程界中、高级工程技术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
主要报道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结构、桥梁结构、岩土力学及地基基础、隧道及地下结构、道路及交通工程、建设管理等专业在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重要成果及发展状况,同时也刊登建筑材料、港口、水利、市政、计算机应用、力学、防灾减灾等专业中与上述学科交叉或有密切联系的论文报告。
本刊办刊宗旨为促进国内外土木工程界的学术交流。
《土木工程学报》被Ei(美国工程索引)、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
杂志社投稿须知
1.文章标题要简短,能概括中心思想,一般不超过20个汉字,必要时加副标题。
2. 题目下面均应写作者姓名、单位名称、所在城市、邮编,多位作者分别列出上述信息。
3.来稿请注明姓名、性别、籍贯、出生年月、学历、职称、工作单位、联系电话、详细邮寄地址。
4.希望作者投稿时务必将以上要素补充完整、以减轻编辑部的后期工作负担,谢谢合作。
5.编辑部有权对稿件进行修删,不同意请在稿件中声明。
6.请勿一稿多投,发现一稿多投者,一切不良后果由作者承担。
数据库、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及(网络版)、台湾华艺CEPS 中文电子期刊等引文数据库收录为核心期刊。
1。
投稿须知1.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结构、桥梁结构、隧道及地下结构、岩土力学、基础工程、交通工程和建设管理等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论文报告,包括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同时也刊登建筑材料、道路、港口、水利、市政、计算机应用、力学、防灾减灾等专业中与上述学科交叉或有密切联系的论文报告。
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土木工程类大专院校师生。
2.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2.1 所有来稿均要求网上投稿,在学报主页点击“作者在线投稿”,注册后登录即可开始投稿。
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炼。
本刊审稿周期6个月,请勿一稿多投。
本刊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
2.2 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本刊拒绝不当署名行为。
文后请附所有作者姓名、出生年、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主要从事技术工作领域、重要学术成就。
通信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务必填写完整,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
2.3 正文前应列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150~200个单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及作者单位英译名,并列有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英文关键词下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E-mail。
摘要写作应符合本刊标准,撰写前请阅读《摘要写作要求》。
由于文摘的写作质量关系到Ei收录和检索,请作者务必重视。
2.4 首页脚注附基金项目及编号、第一作者姓名、学历、职称。
2.5 来稿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7000字(约3.5页印刷页)。
稿中所附图及表格应放在正文中,文稿中所有图题、图注、表题均为中、英文对照。
表格用三线表。
来稿要求为word文档,且文件大小应控制在1M以内,特殊情况可放宽到3M(例如图比较多的情况下)。
采用jpg格式的图片可以有效节约文件大小。
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第一篇:国内土木工程EI及核心期刊《岩土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土木工程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建筑结构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岩土力学》(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重庆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煤炭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中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东南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同济大学学报》(EI,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矿业研究与开发》(全国中文核心)《采矿与安全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工业建筑》(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混凝土》(全国中文核心)《水文地质工程地质》(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水利学报》(EI,全国中文核心)《人民长江》(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长江科学院院报》(全国中文核心)《矿业安全与环保》(全国中文核心)《中外公路》《现代隧道技术》《科技导报》(《科技导报》曾获全国科技期刊(综合类)一等奖、国家期刊奖、全国百强期刊奖。
现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并已被美国《化学文摘》(CA)、《剑桥科学文摘》(CSA)、《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英国SA/INSPEC、英国国际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数据库(CAB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收录,入选“国家期刊方阵”、全国“百刊工程”和“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中国精品科技期刊等。
)《工程爆破》(全国中文核心)《有色金属》(全国中文核心)《现代矿业》(中国核心期刊,国家级普通期刊)《建筑工业》(CSCD核心,全国中文核心)国内岩土类、地质类核心期刊导引A.国内岩土工程期刊 1.岩土工程学报第二篇:电力EI、核心及一般期刊汇总被EI收录的电力专业核心期刊1000-6753电工技术学报EI1007-449X电机与控制学报EI1000-1026电力系统自动化EI1006-6047电力自动化设备EI电网技术EI继电器EI带星号的是属于电力核心期刊,其他的没带星号的属于一般期刊N03现代电力1+1双月刊TM92*电气自动化1+1双月刊TM921电气传动自动化1+1双月刊TM921*电气传动1+1月刊TM电工材料0+1季刊TM*电工电能新技术1+1季刊TM电工技术1+1月刊*电工技术学报1+1月刊TM电力学报0+1季刊TM电气防爆0+1季刊TM*电气应用(原名:电工技术杂志) 1+1月刊TM电世界1+1月刊TM东北电力技术0+1月刊TM东方电气评论1+1季刊福建电力与电工0+1季刊TM机电安全0+1月刊TM机电设备0+1月刊TM机电元件0+1季刊TM吉林电力0+1双月刊TM建筑电气0+1月刊TM内蒙古电力技术0+1双月刊TM青海电力双月刊TM上海电力学院学报0+1季刊TM西北电力技术0+1月刊TM3*中国电机工程学报1+1月刊TM58*继电器1+1半月刊TM7电力科学与工程1+0季刊TM7*电力电子技术1+1月刊TM71+1月刊TM7电力设备0+1双月刊TM7*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1+1双月刊TM7电力系统通信1+1月刊TM7*电网技术1+1半月刊TM7广西电力2+1双月刊TM7河北电力技术1+1双月刊TM71+1季刊TM7湖北电力1+1双月刊TM7湖南电力1+1双月刊TM7华北电力技术1+1月刊TM7*华东电力1+1月刊TM7江西电力1+1双月刊TM7山东电力技术1+1双月刊TM7山西电力1+1双月刊TM7四川电力技术0+1双月刊TM7浙江电力1+1双月刊TM7*中国电力1+1月刊第三篇:国内土木工程与力学类核心期刊汇总国内土木工程与力学类核心期刊汇总U4 公路运输1.汽车工程2.中国公路学报3.汽车技术4.公路5.桥梁建筑6.公路交通科技7.现代隧道技术8.西安公路交通大学学报(与西安工程学院学报的一部分合并为: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9.世界桥梁 10.世界汽车 11.筑路机械与施工机械化 12.中外公路U2 铁路运输1.铁道学报2.铁道车辆3.中国铁道科学4.铁道运输与经济5.内燃机车6.中国铁路7.铁道建筑8.长沙铁道学院学报(改名为: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9.铁道工程学报 10.路基工程U综合性交通运输1.西南交通大学学报2.交通运输工程学报TU 建筑科学1.岩土工程学报 2.建筑结构学报 3.土木工程学报 4.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5.建筑结构 6.工业建筑 7.哈尔滨建筑大学学报 8.中国给水排水9.岩土力学 10.给水排水 11.施工技术12.建筑技术 13.世界建筑 14.建筑科学 15.世界地震工程 16.建筑学报 17.混凝土 18.工程勘察 19.城市规划 20.暖通空调 2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2.水文地质工程地质23.建筑机械24.四川建筑科学研究 25.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26.新型建筑材料 27.空间结构 28.城市规划汇刊TB 一般工业技术1.复合材料学报2.无机材料学报3.材料研究学报4.功能材料5.材料导报 6.材料科学与工程 7.摩擦学学报 8.材料工程 9.工程设计(改名为:工程设计学报)10.真空科学与技术学报 11.振动工程学报 12.应用声学 13.计算力学学报 14.玻璃钢/复合材料 15.材料科学与工艺 16.振动与冲击 17.真空 18.噪声与振动控制 19.低温工程 20.计量学报 21.功能材料与器件学报 22.声学技术 23.制冷学报 24.低温与超导 25.包装工程 26.工程图学学报P3 地球物理学1.地球物理学报2.地震学报3.地震4.地震地质5.中国地震6.空间科学学报7.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8.西北地震学报9.地震研究10.地球物理学进展 11.水文O3 力学1.力学学报2.应用数学和力学3.计算力学学报4.力学进展5.固体力学学报 6.力学与实践7.应用力学学报 8.工程力学 9.爆炸与冲击 10.空气动力学学报 11.实验力学 12.工程热物理学报 13.振动工程学报 14.力学季刊 15.振动与冲击 16.水动力学研究与进展.A辑 17.般空学报 18.机械强度第四篇:国内通信和信息类EI及中文核心期刊投稿攻略目前国内已经没有EI PageOne了,EI只有Compendex。
土木工程专业期刊发表土木工程专业期刊一直是土木工程领域学术交流的重要平台,对于土木工程专业人士来说,期刊发表是展示研究成果、分享经验、促进学术交流的重要途径。
在土木工程专业期刊发表方面,有一些值得注意的事项和技巧,下面将就此进行探讨。
首先,选择合适的期刊是非常重要的。
在投稿之前,需要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审稿周期、审稿要求等方面进行详细了解,以确保选择的期刊能够最大限度地提高论文的影响力和可被引用率。
此外,还需要关注期刊的研究方向和定位,确保自己的研究内容与期刊的定位相符合,这样才能增加论文被录用的可能性。
其次,撰写高质量的论文是至关重要的。
在撰写论文时,需要遵循期刊的投稿要求,包括格式、篇幅、参考文献引用等方面的要求。
同时,还需要保证论文的内容准确、清晰、逻辑严谨,避免出现语法错误和逻辑不清晰的情况。
此外,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也需要注意避免抄袭和剽窃他人研究成果,确保论文的学术诚信性。
另外,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合作也是提高论文发表质量的重要途径。
在研究过程中,可以通过参加学术会议、交流讨论等方式,与同行进行深入交流,获取新的研究思路和灵感。
同时,也可以通过与其他研究人员合作,共同开展研究项目,提高研究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最后,需要保持持续的学术研究和积累。
在土木工程领域,研究成果的更新迭代非常快,因此需要保持对领域最新进展的关注,不断深入研究,积累丰富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只有不断地进行学术探索和实践,才能够在土木工程专业期刊上发表高质量的论文。
总之,土木工程专业期刊发表是土木工程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环节,需要重视选择期刊、撰写高质量论文、积极参与学术交流和保持持续的学术研究和积累。
希望土木工程专业人士能够通过努力,不断提高论文发表质量,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土木期刊发表注意事项土木工程是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土木工程师们在日常工作中经常需要发表论文来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经验。
而期刊是学术交流的重要载体,因此,如何在土木工程领域的期刊上成功发表论文,就成为了许多土木工程师们关心的问题。
在此,我将就土木期刊发表注意事项进行一些总结和分享,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首先,对于土木工程领域的期刊,作者在投稿前应该仔细了解期刊的定位和要求。
不同期刊的定位和要求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期刊偏重于理论研究,有的期刊更注重实践经验,因此,作者在选择期刊和撰写论文时需要根据期刊的特点进行针对性的调整。
在了解期刊要求的基础上,作者还应该注意文中的图表、数据等内容是否符合期刊的要求,以免在投稿后被退回修改。
其次,在论文的撰写过程中,作者应该尽量做到准确、客观、清晰。
准确是指作者在论文中所提出的观点和结论应该有充分的依据和论证,避免主观臆断和夸大其词;客观是指作者在撰写论文时应该客观公正地对待研究对象,不偏不倚地呈现研究结果;清晰是指作者在表达论文内容时应该言之有物,逻辑清晰,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和接受。
此外,作者在论文撰写过程中还应该注意论文的结构和语言表达。
论文的结构应该合理,一般包括引言、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实验结果、讨论和结论等部分,各部分之间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构成一个完整的论证链条;语言表达上,作者应该力求简洁明了,避免使用过多的行话和术语,让读者能够轻松理解作者的观点和论证过程。
最后,作者在投稿前应该对论文进行严格的自审和修改。
自审是指作者在完成论文初稿后,应该对论文进行仔细地审查和修改,检查论文中是否存在逻辑不清晰、语言表达不准确、数据不准确等问题,并对这些问题进行修正和完善;修改是指作者在自审的基础上,可以邀请同行或专业编辑对论文进行修改和润色,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水平达到期刊的要求。
总之,土木期刊发表论文并非易事,但只要作者能够严格按照期刊的要求进行论文撰写和修改,相信一篇优秀的土木工程论文一定会得到期刊的青睐,为土木工程领域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土木工程学报》投稿须知
1. 《土木工程学报》是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主办的综合性学术刊物,主要刊载土木工程各专业领域的发展综述,重大土木工程实录,建筑结构、桥梁结构、隧道及地下结构、岩土力学、基础工程、交通工程和建设管理等专业及其相关领域的论文报告,包括科研、设计、施工方面的研究成果与工程实践总结,同时也刊登建筑材料、道路、港口、水利、市政、计算机应用、力学、防灾减灾等专业中与上述学科交叉或有密切联系的论文报告。
主要读者对象为从事土木工程设计、施工、科研的中高级技术人员和土木工程类大专院校师生。
2. 来稿要求和注意事项
2.1 所有来稿均要求网上投稿,在学报主页点击“作者在线投稿”,注册后登录即可开始投稿。
来稿要求主题明确、结构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简炼。
本刊审稿周期6个月,请勿一稿多投。
本刊采用“科技期刊学术不端文献检测系统”对所有来稿进行检测。
2.2 署名者应为稿件执笔人或稿件内容的主要责任者,本刊拒绝不当署名行为。
文后请附所有作者姓名、出生年、学历、学位、工作单位、职务或职称、主要从事技术工作领域、重要学术成就。
通信作者的详细联系地址、电话号码和电子邮箱等信息请务必填写完整,以便编辑部与作者联系。
2.3 正文前应列有300~400字的中文摘要、150~200个单词左右的英文摘要及作者单位英译名,并列有中、英文关键词,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
英文关键词下列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E-mail。
摘要写作应符合本刊标准,撰写前请阅读《摘要写作要求》。
由于文摘的写作质量关系到Ei收录和检索,请作者务必重视。
2.4 首页脚注附基金项目及编号、第一作者姓名、学历、职称。
2.5 来稿包括图、表,一般不超过7000字(约
3.5页印刷页)。
稿中所附图及表格应放在正文中,文稿中所有图题、图注、表题均为中、英文对照。
表格用三线表。
来稿要求为word文档,且文件大小应控制在1M以内,特殊情况可放宽到3M(例如图比较多的情况下)。
采用jpg格式的图片可以有效节约文件大小。
2.6 正文用五号宋字体,双栏打印,每栏23字每页45行。
2.7 来稿文字、科学名词术语和计量单位符号应符合国家现行方案、规范和标准,国家无规定者应合乎专业习惯。
2.8 参考文献限于作者亲自阅读、本文明确引用、公开发表或有案可查者。
文献全部列于文后,按文内出现的先后次序编号,在文内相应引用位置注明序号。
文献著录项目如
下:
(1)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报告
[序号] 主要责任者.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引文页码(2)连续出版物中的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J].连续出版物题名,年,卷(期):起止页码
(3)专著、论文集中析出文献
[序号] 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原文献主要责任者(任选).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的页码
(4)国际、国家标准
[序号]主要责任者.标准编号标准名称[S].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时间(5)专利文献
[序号] 专利所有者.专利题名:专利国别,专利号[P].公告日期或公开日期(6)电子文献
[序号] 主要责任者.电子文献题名[电子文献类型标识/文献载体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获取和访问路径
外文文献著录规则同上。
中国人名字按照姓前名后著录。
外国人姓名也按“姓前名后、名用缩写(不加缩写点)”著录,如J.C.Smith 著录为Smith J C,连姓者如E.C.Bate-Smith 著录为Bate-Smith E C。
中文文献后请加英译文,并在最后加注(in Chinese)。
如:蓝柳和,谢康和.成层软黏土地基黏弹性一维固结半解析解[J].土木工程学报,2003,36(4):105-110(Lan Liuhe, Xie Kanghe. Semi-analytical solution of one dimension visco-elastic consolidation for layered soft clay[J].China Civil Engineering Journal,2003,36(4):105-110(in Chinese))
注:①文献类型标识代码:M-—普通图书,C—会议录,G—汇编,N—报纸,J—期刊,D—学位论文,R—报告,S—标准,P—专利,DB—数据库,CP—计算机程序,EB—电子公告; ②电子文献载体类型标识代码:MT—磁带,DK—磁盘,CD—光盘,OL—联机网络。
3. 本刊对刊用稿件有权作文字性修改、删节。
对不能按本刊意见进行修改的稿件,本刊有权不予采用。
4. 来稿采用与否,均通知作者。
审稿期间作者可采用“作者查稿系统”查询稿件当前处理状态。
在收到编辑部的录用或者退稿通知之前,请勿就审稿意见提出讨论。
本刊审稿
流程:收稿→分稿→一审→二审→三审→退修→发录用通知→审英文→待刊,其中在审稿的任何阶段未通过都会及时发退稿通知,以免影响作者另投他刊。
5. 来稿一经刊用,赠第一作者该期学报四份,并按标准一次性支付本文的发表和数据库收录稿酬。
6. 根据中国科协学会部[1988]科协学发字第039号文,我刊对采用的稿件收取一定的版面费,作为办刊经费来源之一。
7. 本刊对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的理事和会员以及本刊理事单位成员所投稿件在审稿通过后给予优先考虑,并计划于2008年开始在学会网站免费为学会理事、会员和学报理事提供全文浏览服务。
编辑部地址:100835 北京市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内《土木工程学报》编辑部
网址:
E-mail: tumuxueba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