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神性美到人性美_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美女形象的嬗变
- 格式:pdf
- 大小:54.91 KB
- 文档页数:3
文化视点· 33 ·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刘会杰【摘 要】金庸是一代武侠小说宗师,他的作品雅俗共赏,包罗万象,在现代武侠流派甚至文学界都有着重要影响力。
他的武侠小说中,讲究“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将一个侠字诠释的淋漓尽致。
除了那些大侠们,金庸还塑造了很多的女性角色,小龙女、阿紫、黄蓉……一个个活灵活现的角色跃然纸上,她们的青春美貌、智慧和善良,给读者留下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本文就金庸笔下的女性人物形象进行分析,旨在更深入的了解金庸作品中的侠和义。
【关键词】金庸武侠 女性角色 形象分析金庸自1955年创作武侠小说,几十年来其作品热度持续时间长,覆盖面积广,读者文化差异大,形成一种奇异的阅读现象。
金庸的小说虽写古代,却摒弃了古代的腐朽封建,饱含了现代社会的人性解放和民主自由等先进思想。
在他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敢爱敢恨、性格鲜明的女性形象,打动了无数读者。
一、金庸笔下美若天仙的女子金庸武侠作品中的女性角色大都性格鲜明,并且拥有美若天仙的外貌。
比如《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和《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
香香公主的出场,使那些最跋扈的清兵都能“沉醉于绝世丽容的光照之下,两军数万人马剑拔弩张,本来血战一触即发,突然之间,便似中邪昏迷一般,人人都呆住了,无数长毛都掉下地来,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来。
”这一段侧面描写,不仅仅让读者感受到了香香公主的容貌之美,更是深刻的看到了她具有神性的平和气质。
这种美一般普通人是无法拥有的。
再比如古墓中的小龙女,与世隔绝,单纯天真。
出门寻找杨过时,肚子饿了便直接拿别人的东西吃,也不知道给钱。
香香公主也一样,她们不知外界江湖凶险,没有男角色的丰富经历和内心变化,反而认为世间一切皆是美好的。
金庸用男性理想创造出女性形象,美丽单纯、至情至性,这种外在美和内在美的结合,切合了男性读者对完美女性的想象。
金庸在表现女性角色的美貌时,大量使用了外貌描写和心理描写,将她的美通过与自然的联系起来,比如肌肤若雪,眼若星辰等等,不掺一丝杂质。
论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本文尝试描述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三个基本特征,由此对金庸小说中反复出现的一男多女、众星捧月的爱情模式展开分析,并探求这一模式形成的原因。
在此基础上揭示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没有真正获得独立人格这一事实的缘由。
最后就新派武侠小说在两性关系问题上的困境进行初步思考。
金庸的十二部长篇、两部中部、一部短篇小说,除短篇《越女剑》和中篇《白马啸西风》外,主人公全部是男性,女性形象的数量、深度、厚度都远远不及男性形象。
然而金庸仍然创造出了一系列呼之欲出、各具神韵的女性形象,这就为本文提供了合适的分析对象。
和其它文学种类相比,武侠小说是典型的男性写给男性看的书。
在近年来越来越深入扎实的金庸小说研究中,探讨两性关系、爱情、女性的文章不多。
最有收获的是三方面:一是探讨侠义进取精神和金庸小说对传统文化、民族精神的重塑;二是反思正统文学史对金庸和武侠小说的偏见,进而就“雅俗之辨”进行思考;三是归纳和评价金庸小说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第一方面的研究收获最丰。
陈墨在《金庸小说与汉民族的文化批判》巧妙地指出金庸,“往往不自觉地褒扬少数民族,贬抑中原汉人”,从早期“狭隘的民族主义立场中跳出来”,批判汉族文化中虚伪、柔弱的方面。
严家炎的《论金庸小说的现代精神》指出,和传统武侠小说相比,其现代精神表现在否认“快意恩仇”、滥杀无辜;超越狭隘的民族观念,用平等开放的态度处理民族问题;放弃正邪两分观念,“以大多数群众的利益考察各派斗争”;人生观兼顾“社会责任与个性自由”;特别可贵的是“潜藏独立批判意识”,尤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
冷成金认为金庸小说“以充沛的现代意识为主导”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梳理和阐扬”,“暗合了我们民族重塑文化本体的百年祈盼”。
与此相似,周宁发现众多男主人公的父亲“缺失”,他们的“身世之谜是民族命运的象征”,而“武侠小说创作和阅读使华人在幻想中完成文化认同式”。
严伟英详细梳理了《金庸创作的思想历程》,顺时间考察金庸的生活经历与思想感情变化,推测写《侠客行》前金庸经历了骨肉惨剧,而李敖在《我的自白书》中提到金庸曾夭折一子,大恸——笔者佩服严伟英敏锐。
浅谈金庸小说人物形象的塑造江西省兴国县兴江初中钟益菲摘要:金庸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可划分为三个阶段,人物也愈来愈生动、真实、形象。
其人物形象塑造的成功主要得力于以下三个方面:一,非常注重细节的丰富、真实、生动性。
二,注重在人物的情感纠葛中表现人物的个性。
三,注重用类型系统来构建人物形象。
关键词:三个阶段细节情节类型金庸小说在人物塑造方面经历了三个阶段。
人物形象的塑造手法也愈来愈精妙,人物也更加形象生动真实和饱满。
《书剑恩仇录》至《射雕英雄传》是人物塑造的第一阶段。
人物的善恶有严格的区分。
陈家洛是个举人又是红花会总舵主,是个文武全才,作品将他描写的面面俱善。
乾窿皇帝是最大的邪恶势力的代表,作为满清统治的首脑,同时也作为个人欲望压倒一切的代表,人格上也不见得高明。
张召重热衷于功名利禄、利益熏心之下,置民族大义及江湖侠气于不顾。
镖师童兆则是人品低下、卑污无赖的小丑恶棍。
《碧血剑》中的玉贞道人贪淫好色,而又热衷于功名利禄。
《射雕英雄传》中的郭靖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只表现了他的安分老实。
这些人物性格虽然突出,却是单色的。
①而《神雕侠侣》则打破了这一格局。
《神雕侠侣》中人物有正有邪,人物呈杂色,风格呈多样。
杨过飞扬跋扈,却也心地仁慈善良,敢于反抗,追求自由。
郭芙骄横刁蛮浮躁却也心地纯洁(否则武氏兄弟为何会喜欢她?)。
黄蓉聪明睿智,足智多谋,而在对杨过的态度上却又展示了她凉薄的天性,庸常女性的狭窄心肠。
她对郭芙的纵容也表现她不明智的一面。
小说中的人物犹如一块的透晶体,不同的角度折射出不同的光,且广度有深有浅,显示出人物复杂多面的性格。
《鹿鼎记》更打破了“人要完人,金要赤足”的求全观念。
②主人公韦小宝出身低贱,不会武功,不懂文章,人品也不高尚,他与郭靖这类大侠不能比;与令狐冲杨过这类白璧微瑕的人物也相距甚远。
而郭靖过于绝对,让人沉闷;令狐冲杨过很可爱却离我们太远;只有韦小宝离我们很近,是生活中有血有肉,有情有性的人,他的感情不走极端,个性却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一书)。
文中说:“一个被实施了催眠术的主体,由于接受了(部分是无意地)信任系统的一个暗示,就会按照那个暗示去认识现实。
与此同时,如果人们被一种文化中的潜移默化的暗示所‘催眠’,那么他们对现实的认识将会有别于被另一种‘文化催眠’所影响的人们。
”我想说的是,如果不是观看一根柱子或一个等腰三角形,而是面对人的思想、感情、价值判断这类更为复杂的现象,移情作用就需要更多的前提条件。
这种条件的满足与文化的浸染直接有关:我们从小就被不断地告知,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值得赞赏的,什么是应予唾弃的等等。
其潜移默化而又无所不在的影响与催眠没有什么两样,能使人习焉不察地丧失了反思和质疑的意识;更有可能的是,你尽可以在理性的层面上反思它,但在情感和无意识的水平上又会不由自主地顺从它,就象英雄美人(其西方版本是白马王子和灰姑娘)成了一个做不完的大梦一样。
不过没长进的好象不光是我们,西方的叙事结构分析以科学的精确性告诉我们说,他们的上百个故事,包括狄更斯的全部小说基本上都是灰姑娘的现代翻版。
哪里有压抑和不满,哪里就有宣泄和幻想的满足,在此意义上,说金庸是一个梦境提供者倒也不为过。
问题是,对于金庸小说中的思想观念和人生理想,我们的理性和情感是否总能保持完全的一致?比如说它的女性意识和情爱观念(大家可以参看陶慕宁先生的文章)。
我想,对那些与此不同甚至相反的观念,我们也许会产生更深刻的认同,给予更为肯定的评价,但奇怪的是,这并没有妨碍我们与金庸世界的男女们同悲同乐。
这个现象有几点值得注意,一是读者心理的复杂多向的特性,这使他在面对矛盾的现象时能够保持一种分化——如果不是分裂的话——的适应能力,其情形就象一个灭鼠能手为小耗子杰瑞如何逃过老猫汤姆的毒手而操心一样。
二是这种共时的分化有时也是一种文化变迁的表征,其强烈程度可能使固有的文化催眠作用陷于失效,近来不断听到的质疑之声(如“一个襄阳守卒的独白”)即属此例。
这种变迁是否会使金庸小说的阅读心理基础发生彻底的变化,我不敢妄加推测,但是,它无疑将使读者以更为超越的观点来审视金庸的世界,而金庸的小说也将因此面临新的考验——其实,其他作品又何尝不是如此呢?所谓文学史即是接受史,讲的大体就是这个意思。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析引言金庸先生是中国文学界非常著名的作家,他创作了许多经典的武侠小说。
在这些小说中,不仅有英雄豪杰的英勇形象,也塑造了许多具有个性和魅力的女性角色。
本文将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深入探析。
女性形象背景分析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扮演着各种重要的角色和命运,并展现出丰富多样的特点。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女性角色不仅仅是男主人公的配角,她们拥有独立、聪明和坚毅等品质。
贤良淑德型一些女性形象在金庸武侠小说中被描绘为贤良淑德型。
她们通常以温柔、善良和纯洁为特点。
例如,在《神雕侠侣》中,郭襄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她被描述为聪明美丽、心地善良、自尊心强但又虚怀若谷的女子。
她用自己善良的性格和聪明才智温暖了男主角的心灵,深受读者喜爱。
勇敢果断型除了贤良淑德型的女性形象,金庸武侠小说中也塑造了一些勇敢果断型的女性角色。
她们拥有坚强的意志和勇气来应对各种磨难。
例如,在《射雕英雄传》中,黄蓉是一个富有智慧和勇气的女性角色。
她不仅在面对困境时展现出果断决策能力,还一直坚守着自己的信念。
独立自主型在金庸武侠小说中,还有一些独立自主型的女性形象,她们追求自由、坚定地追随着内心的信仰与理想。
在《笑傲江湖》中,东方不败就是一个典型代表。
作为门派帮主,她身上沉重的责任驱动着她厮杀江湖,并最终获得了无尽的荣耀和成就。
结论通过对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探析,我们可以看到他塑造了一系列不同类型的女性角色。
从贤良淑德型、勇敢果断型到独立自主型,这些形象各具特色,展现出女性在武侠世界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这些女性形象不仅美丽动人,更是强大而有魅力的存在,给读者留下了深刻印象。
注:本文字数超过2500字。
对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金庸是中国古代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小说涵盖了中国的武侠文化、人物情感和社会生活,并被广泛地传阅和研究。
其作品中女性形象也是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本文将对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进行分析。
虚情假意型虚情假意型,是指自私、偏执的女性形象。
她们善于伪装,会利用柔弱的外表掩盖自己内心的狠毒和阴险。
在金庸小说中,代表性的“虚情假意型”女性如白眉尊者的二弟媳何红药、“雪山飞狐”中的胡老头的女儿胡斐嫂子,她们均以各种手段达成自己的目的,最终遭到惨淡落败。
软弱可欺型软弱可欺型,是指表面脆弱、软弱无力的女性形象,在金庸小说中,这类女性大多受到压迫和欺辱,被视为玩物和工具。
在这一类型中,代表性的人物有“天龙八部”中的小龙女、颜瑛、于婆婆、小桃、周芷若和“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她们固然知识渊博、文武双全,但却遭受了命运的不公,需要依靠自己的意志和努力去追求自由和尊严。
女侠义士型女侠义士型,是指个性坚强、忠诚正义、勇敢果断的女性形象,她们在武林中有独特的地位和影响。
在金庸小说中,代表性的“女侠义士型”人物有《神雕侠侣》中的黄蓉、小龙女和梅超风、“倚天屠龙记”中的阿紫和张翠山的妻子殷素素、还有“天龙八部”中的阿朱和完颜洪烈的女儿公主,她们拥有强烈的正义感和维护侠义的愿望,不惜冒生命危险,为武林中的温良和公正而战。
大佬脾气型大佬脾气型,是指气魄宏伟、自信独立的女性形象,她们有着独特的性格特征和行事风格。
在金庸小说中,代表性的“大佬脾气型”人物有“射雕英雄传”中的双儿,她是草原上的女王,从来不惧怕任何挑战和压力,具有冷静而果敢的决策能力。
少女梦想型少女梦想型,是指天真烂漫、热衷浪漫爱情的女性形象,她们的内心充满着憧憬和梦想,在情感上容易受到幼稚浪漫的影响,充满热情和情感。
在金庸小说中,代表性的“少女梦想型”人物有《神雕侠侣》中的赵敏和小龙女,她们的梦想和幻想构成了小说情节的主要线索和推动力。
总结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涵盖了众多的类型和特征,从虚情假意型到女侠义士型、大佬脾气型和少女梦想型,每一种类型都有着不同的亮点和故事。
浅析金庸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倾向摘要: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创作无疑是20世纪新武侠小说的代表,无论在华人世界还是华语阅读世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长期以来,人们对金庸先生武侠世界的关注多集中于男性主导下的武林的而忽视金庸先生透过其精心营构的武林世界中的女性倾向。
本文试图通过对金庸小说中诸多女性形象的分析,浅析其小说中的女性主义倾向。
关键词:金庸小说女性倾向作为20世纪新武侠代表人物的金庸先生,毕生共创作15部武侠小说,除《越女剑》外,其余14部小说在华人世界以及华语阅读世界都产生着深远的影响,以致读者总结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对联相赠,更是一段文坛佳话。
在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侠之大者‛的男侠自是小说主角,可是,金庸先生精心营构的武林世界中亦存在着一群个性鲜明、独立性强同时对于故事情节和艺术表达起着多样作用的女性形象。
她们有的本就是小说的主角,脍炙人口,如黄蓉、小龙女、赵敏等;有的只是龙套配角,戏份较少,如阿紫、李莫愁、王语嫣等。
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金庸先生都为这些女性形象起了恰如其身份的名字,亦赋予其独立之人格、鲜明之个性特别是与故事中男主人公那剪不断、理还乱甚至‚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情感纠葛、爱情传奇。
由此种种,即可浅析出金庸先生小说的女性主义倾向。
一、金庸小说女性形象分类纵观金庸小说,其女性形象按照性格特征、外貌形象等大致可以分为‚三个代表‛,即‚圣女型‛、‚妖女型‛、‚魔女型‛。
所谓‚圣女型‛,顾名思义她们远离尘世,虽然看上去很纯洁无邪,符合传统女性审美,但总有那么一点的虚假的色彩,有些飘渺。
其个性特征与世俗之人亦是格格不入,也绝非世俗人之情感世界,她们始终是形而上的,是男性视域下对于女性的理想主义情结的外化。
在金庸的第一部小说《书剑恩仇录》中,女主角香香公主,就是一个典型的圣女型美女代表。
而第二部小说《碧血剑》中的阿九(九公主),也是一位圣女派的美女。
当然,最著名的圣女代表,应该是《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了。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研究金庸是中国现代武侠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中展现出了丰富多样的女性形象。
在金庸的小说中,女性角色的形象和性格塑造了强烈的个性特点和丰富的情感内涵。
本文旨在探讨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和特点,以及分析其对于女性地位和社会观念的影响。
首先,金庸的女性形象多元而丰富,展现出了不同的性格特点和生活态度。
其中最为经典的角色之一是黄蓉。
黄蓉生性聪明机智,口才了得,同时又有着外表可爱的特点。
她的智慧和慧黠在金庸的小说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以致于她能够与男性英雄并肩作战。
黄蓉的形象打破了传统武侠小说中对于女性角色的刻板印象,展现出了女性的自主和智慧。
此外,金庸的其他女性角色也是多样的,有刚强坚毅的张翠山,有忍辱负重的小龙女,有温婉贤淑的郭芙等等。
这些角色的展示不仅丰富了小说的情节,也进一步深化了女性形象的多样性。
其次,金庸的女性形象具有超越传统的特点。
传统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多以柔弱、需被保护的形象呈现。
然而在金庸的小说中,女性角色不再是居家育子的传统妇女形象,而是积极、独立的人物。
例如小龙女,她坚守着自己的信仰和原则,追求着自己的道德标准,不惧压力和外界的诱惑。
另一位经典角色是郭芙,她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决心,走出了父亲的阴影,自我实现,成为一个独立而坚强的女性。
这些女性角色的塑造挑战了传统社会对于女性的束缚,突显了女性在武侠世界中的能力和价值。
金庸的女性形象也体现了社会观念的变化。
20世纪,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中国社会发生巨大变革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女性地位的提升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金庸的小说正好呼应了这一社会背景。
他通过创作个性鲜明的女性角色,提升了女性在武侠世界中的地位,呼吁社会赋予女性更多的机会和平等的待遇。
同时,金庸的作品也展现了女性在不同角色中所承受的社会压力和困境。
例如黄蓉虽然聪明智慧,但在婚姻方面却遭受了一定的挫折。
这些描写让读者反思社会对于女性的偏见和不公平,从而进一步呼吁平等、自由的社会观念。
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鉴赏与文化解读引言在金庸先生创作的一系列经典武侠小说中,女性角色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她们既有独特的个性魅力,又具备坚强的意志和出众的武功。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维度来鉴赏和解读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探讨其背后所体现的文化价值与内涵。
温柔与剑术并存:黄蓉与殷素素在《神雕侠侣》中,黄蓉是一个以聪明智慧和善解人意而闻名的角色。
她不仅拥有高超的算术能力,还精通各种医药知识。
然而,尽管她外表柔弱温文,但却拥有过人的功夫实力。
这种温婉与剑术并存的结合体现了金庸笔下女性形象独特魅力。
与之相对应,在另一部作品《射雕英雄传》中,殷素素展现了纤弱之美,并且拥有不俗的武功。
她在男权社会中以柔情与力量并存的方式成为一代女侠。
这种塑造方式凸显了女性角色的独特魅力,使她们既能保持女性特质,又能在男性世界中立足。
以慧心战江湖:小龙女与李莫愁小龙女是《神雕侠侣》中令人难以忘怀的角色之一。
作为一个冷艳傲然的少女,她拥有超凡的武功和清雅高洁的气质。
尽管她内心孤寂,但依旧坚守自己对爱情和正义的信仰。
小龙女展示了金庸对于坚定不移和慧心抗争世俗压迫的赞美。
相比之下,李莫愁则是一个复杂而具有争议性的角色,《神雕侠侣》中唯一表现出真正邪恶面貌的女性角色。
李莫愁因情感纠葛导致堕落,并通过毒药来控制他人。
金庸通过塑造这样一个复杂而矛盾的形象,深入探讨了人性的善恶和情感的复杂性。
解读与文化价值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女性角色的独特魅力和坚强意志,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女性地位和价值的思考。
首先,金庸笔下的女性角色是多样且具有独立个性的。
她们既展示了女性柔情和母爱之美,又表现出聪明机智和坚定信念。
这种刻画方式传达了对女性多面角色的赞美,并突破了常规刻板印象。
其次,通过将女性角色置身于男权社会中,并打破传统社会对女性地位的固有定义,金庸表达了对平等与自由意识觉醒的追求。
他通过塑造强大而自主的女性形象来探讨社会变革和人类命运。
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曹迪祺/湖南衡阳市第八中学摘 要:金庸作为一代大师,描写了很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
很多人读金庸,寻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金庸的武侠也自成一派,成为了大众心中的经典。
本文主要分析金庸笔下的经典女性形象,从他们身上看到了现代女性的独立意识和追求自我的精神。
关键词:女性形象 文学内涵 文学分析金庸的武侠作品流传甚广,不少人都阅读过金庸的武侠作品并且被其中的侠义柔情深深吸引。
金庸塑造过的人物不计其数,其中不乏经典女性形象,像任盈盈,黄蓉,李莫愁等等形象,都已经深入人心,本文主要分析金庸笔下的女性人物,认为金庸挑战了多年以来模式化的女性形象,赋予女性更多生命力与活力。
一、金庸笔下的女性形象类型(一)骄傲不羁类型金庸笔下很多女性性格都活泼开朗,并且亦正亦邪,例如黄蓉,阿紫,赵敏,这些只身在江湖闯荡的女性,她们的行为举止往往出乎人意料,但是却又有着基本的善心存于心底,所以让人物形象丰满,让人难以忘记。
(二)冰清玉洁类型这一类的女性形象主要以小龙女,小昭这类的女子为代表,她们生性纯良,且没有经历过太波折的人生,所以对感情和世界的看法简单,从一而终,遇见了心上人之后就一心认准,体贴温柔。
(三)大方善良这类型的女子是大多数古代小说里面所提倡的女子形象,她们恭顺谦卑,往往是男性的最佳贤内助,例如韦小宝的妻子双儿,还有乔峰的心上人阿朱都属于这类善良,懂得照顾人的类型。
(四)为爱不顾一切类型这类型的女性十分痴情,往往可以为了爱情飞蛾扑火也在所不惜。
因为心中对于爱情的执着,所以很容易为爱成魔,代表人物有岳灵珊,程灵素等等。
她们在全心全意追逐爱情的同时并没有顾及到周围的世界,所以往往自己所追寻的爱情也会以悲剧收场。
(五)嚣张跋扈类型这样类型的女子大多是因为周围环境的影响,所以导致了性格嚣张,而且目中无人,容易颐指气使,做事也不安正常人思维出牌,并且有一些邪恶的心思,以戏弄他人为乐。
代表人物有建宁公主等。
对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分析金庸小说是中国武侠小说经典之一,其作品中涵盖了众多的女性角色形象,每一个女性形象都有其独特的性格特点和行为方式。
本文将从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分析角度,对金庸小说中几种典型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和探讨。
第一类:聪明机智型金庸小说以武林世界为背景,风靡全国,其中聪明机智型的女性形象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这类女性角色往往身手不俗,聪明伶俐,处事果断,可以独当一面。
比如《笑傲江湖》中的任盈盈、《鹿鼎记》中的算命女郎陈圆圆、《神雕侠侣》中的黄蓉等人物。
任盈盈,外表秀美文静,却隐藏着不凡的武功,她机智敏捷,能够凭借自己的智慧识破对手,是武林中的一股强大力量。
而陈圆圆则是武林中的神算子,在复杂的武林争斗中,她能够凭借先天的聪明才智,预测到各种可能出现的危机,解决了许多危急时刻。
黄蓉则是神雕侠侣中最受欢迎的角色之一,她机智过人,在无数危险中总能带领小龙女、阳顶天度过难关。
第二类:柔情似水型柔情似水型女性形象是金庸小说中较为常见的形象之一。
这类女性角色多为温柔美丽,聪明善解人意,充满同情心、怜悯心和博爱心。
常常为男主角营造一份温暖和融合,成为男主角追求的对象和生命中不可缺少的存在。
典型的代表人物有《射雕英雄传》中的黄蓉,以及《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
黄蓉是金庸小说中最有趣的角色之一,她性格活泼、机智、聪明,善解人意,即使是面对她最喜欢的人,也毫不犹豫地给他泼身上一壶冷水,帮助他看清现实。
王语嫣则是天龙八部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女性角色之一,她俏丽动人,善良体贴,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第三类:绝世侠女型金庸小说中还有一类女性形象,被称作绝世侠女。
这类女性角色智勇双全,武功高强,可与男性角色相媲美,实力雄厚,擎天一柱峰中无人能敌。
代表人物包括《倚天屠龙记》中的赵敏,以及《天龙八部》中的木婉清。
赵敏是金庸小说中又一代的绝世侠女,她聪明伶俐,机智过人,武功高强,知晓很多秘密,在整个剧情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
浅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黄艳立班级:07级文秘班学号:200701010210【摘要】金庸的武侠小说不仅写出了各位英雄好汉的侠肝义胆、义薄云天,但自古美女配英雄,小说中也描写了众多的女性形象,这些女子都以爱情为最高目标,在江湖中书写了各自的传奇。
【关键词】女性;容貌;爱情;在金庸的武侠小说中,我们往往看到,男主人公行走江湖,行侠仗义时,身旁始终有两个及以上的佳人相伴,这种一男二女或一男多女的模式在其小说中处处可见。
比如《书剑恩仇录》中陈家洛之于霍青桐、香香公主;《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之于黄蓉和华筝;延续到后来的《碧血剑》中袁承志之于夏青青、阿九、宛儿;《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之于赵敏、周芷若、小昭、殷离;《神雕侠侣》中杨过之于小龙女、郭芙、郭襄、公孙绿萼、陆无双、程英;《鹿鼎记》中韦小宝之于双儿、阿珂、建宁公主、沐剑屏、曾柔、方怡、苏荃。
这些女性都是以男性为中心,从而形成了一种众星拱月的爱情模式。
一、容貌绝佳容貌美是男性心目中女性必备的条件之一。
将女性的容貌作为取悦男性的不要条件,本身就是封建男权思想的表现。
“郎才女貌”、“女为悦己者容”把女性的容貌看作是女性得到幸福爱情、美满婚姻的绝对条件。
在小说中,温柔、美丽、善良、纯洁等等是理想和完美的女性形象普遍具备的特征,似乎不这样,就配不上那些英雄、侠士。
霍青桐、香香公主、袁紫衣、王语嫣、赵敏、周芷若、仪琳、任盈盈、黄蓉、小龙女、阿珂等等,这些人物基本上可以当作“美人”的代名词。
应该说这些女性的自身素质最大限度的满足了男性的审美需求和趣味。
陈家洛对香香公主的爱慕是因为她天仙化人般的美貌;段誉对王语嫣的倾心是缘于初见她时的容颜迎合了自己的期待;小龙女,给人们留下的印象往往是仙女形象——一袭白纱衣裙,飘飘洒洒;一头瀑布般直直的长发,轻舞飞扬。
真的是“此女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闻”,拥有如此的美貌又怎能不让杨过对她动心呢。
因此,美丽的容貌成了衡量女性自身价值的最重要砝码,成了女主人公取得幸福爱情的根本性条件。
ywjszxk@金庸在二十世纪的中文世界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他的武侠作品成功塑造了很多经典女性形象。
她们有的含情脉脉,有的一片痴心,有的乖僻灵动,有的聪明绝伦,有的阴险邪恶,有的霸气骄横……这些女性的青春和美貌、智慧和善良是金庸作品中最明丽的色彩,她们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和作者情感的抒发,用最鲜活生动的色彩彰显了人性的光辉。
一、金庸笔下女性的特点金庸作品中的女性特征各异,有的美若天仙、善良纯洁、冰清玉洁,充分展现了古典美;有的聪明绝顶、阅历颇深,却无法摆脱爱情的枷锁;有的心机很重、胡乱猜疑,到头来众叛亲离;还有的由爱生恨、疯狂报复,走上了极端的复仇之路……金庸笔下的女性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以下几种经典形象深入人心。
1.爱情化身在金庸的作品中,从男女主角到小配角都逃脱不了爱情的魔咒。
为了爱情,江湖儿女会一直跟随着自己心爱的人,不离不弃。
在《射雕英雄传》中,穆念慈为了能够偷偷看到心爱的杨康,一路悄悄跟随;在《天龙八部》里,王语嫣跟随慕容复千里迢迢来到西夏。
爱情就是这些女性的代名词,她们为爱情糊涂、疯癫、忘乎所以。
她们专心致志地投入爱情的怀抱中,将爱情和命运融为一体,她们的形象也完全沉浸在爱情故事里。
因为爱情,她们的故事成为大团圆的喜剧或痛彻心扉的悲剧。
这些用情至深之人,都难免为情所困,但即便如李莫愁、秦红棉一般的悲剧人物,也都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作者眼中至纯而至美的爱情。
2.仙女化身女子一旦有了爱情,就会变得异常美丽,因为她们把全部都寄托在了爱情之中。
金庸笔下的女性大都非常美丽善良。
江湖上尔虞我诈,血雨腥风,这些美丽的女子让江湖中多了一份温暖和真情,使冷漠的刀光剑影也偶尔显得温情脉脉。
这些别样的女性色彩,是黑暗纷争的江湖中的一丝曙光。
当然,在这些女性身上,也难免会有各种小缺点,但正是这些缺憾,把她们点缀得更加熠熠生辉。
如黄蓉身上的刁蛮无理,恰恰能够反映出她对郭靖别样的爱。
金庸笔下女性的出场大多不俗,甚至往往会刻意通过营造一些场景,让其更具神秘感,有时就如同仙女下凡。
金庸武侠小说的女性形象分析导言金庸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他的武侠小说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塑造形象的能力而闻名于世。
尽管武侠小说主要以男性英雄为主角,然而,金庸在其作品中也塑造了很多令人难忘的女性角色,她们不仅美丽动人,还具有独特的个性和勇敢坚强的品质。
本文将对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分析,并着重探讨她们对故事情节和主题发展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黄蓉-机智聪慧的江湖巾帼黄蓉是《神雕侠侣》中的一个重要角色。
她出身于江湖世家,拥有过人的智慧和聪明才智。
她善于计算,并常常运用自己独特的智谋来解决问题和帮助其他角色。
黄蓉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和灵活应变的能力,在剧情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
小龙女-坚毅与崇高的爱小龙女是《神雕侠侣》中的另一个重要女性角色,她被描述为美丽、冷艳和充满神秘感。
尽管她深爱着主角杨过,但出于复仇的执念,她选择了孤独寂寞的生活。
小龙女的坚强与崇高的爱成为整个故事情节中最触动人心的部分。
赵敏-权谋与智慧并存赵敏是《倚天屠龙记》中一个具有复杂性格和深刻内心世界的女性角色。
她既聪明机智,又有着强大的权谋头脑。
在纷争不断的江湖之中,赵敏通过巧妙运筹帷幄,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对故事剧情产生了深远影响。
同时,她也展现出了一个女性在传统男性领域中立足并成功的能力。
郭芙-勇敢与母爱郭芙是《天龙八部》中一位仁义善良、勇敢无畏的母亲形象。
她在面对亲人的生死和家族的荣辱时,毅然投身于江湖之中,始终保护着自己的子女并为他们做出了巨大牺牲。
郭芙以她坚强的意志和无私的母爱,成为该小说中一个令人难忘的角色。
结语金庸先生在他的武侠小说中创造了许多富有个性魅力和内涵的女性形象。
这些形象展现了女性的智慧、勇敢、聪明才智等特质,同时也强调了女性在传统男性主导领域中能够打破束缚、有所作为,并对故事情节和主题发展起到重要推动作用的可能性。
通过分析金庸武侠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庸先生对女性塑造的独特视角和他对平等与自由价值观念的探索与体现。
对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分析
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丰富多彩,既有温婉贤淑的,也有刁蛮
任性的,还有倔强可爱的。
下面对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类型
化分析。
一、温婉贤淑型
代表人物为小龙女、黄蓉、赵敏等。
这类女性形象都是以温婉、贤淑、聪明伶俐为主要特征,她们一般不会过多的掺杂在世俗的纷
扰中,而是追求心灵的纯净和深度。
她们睿智聪慧,对待别人一直
都是从容的。
当遇到困难时,她们能够毅然决然地站出来,用自己
的力量来解决问题。
二、刁蛮任性型
代表人物为程英、刘菁、穆念慈等。
这类女性形象多表现为任性、倔强、有着独立自主的精神。
她们热情活泼,头脑聪明,勇猛
果敢,能够不惜一切代价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类人物虽然比较刚烈,有时甚至有点让人反感,但却也是充满朝气和动感的。
三、妩媚风情型
代表人物为郭襄、公孙止等。
这类女性形象主要以美貌和风情
为特征,她们通常以柔弱为外表,却又用有限的力量发挥出自己的
优势,施展一些魅力和心思。
她们与众不同,独特的个性与精确的
思维使人们无法忽视她们的存在。
在金庸小说中,这样的女性形象
常常会具有得不到爱情的悲剧性命运,但在反抗中也保持着她们自
己的特色。
金庸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不同的角度展现了女性本身的自主意识、独立个性、高傲大气,同时也反映了旧时代女性的束缚和压迫。
通过对金庸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类型化分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
解小说中的人物形象,理解每个角色的精神内在,感受到每位女性
的独特魅力和价值。
武侠女子形象变迁——以金庸小说的影视改编剧为例摘要本文在梳理金庸女侠形象种类及女子地位基础上,按创作时间排序选择了4个女主人公开展比照,分别从她们的容貌、性情、下场等几个方面来分析由金庸小说所改编的影视剧当中这几位武侠女子的形象所发生的变化,主要目的在于通过本文的研究给予金庸文学研究以全新的视角。
关键词金庸小说武侠女子形象变迁目录一引言............................................................................................... - 1 - 二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概述............................................................ - 1 - (一)金庸小说的女性形象分类 ................................................ - 1 - (二)金庸小说女性地位的思考 ................................................ - 3 - 三武侠女子外貌描写变迁................................................................ - 5 - 四武侠女子性格变迁........................................................................ - 8 - 五爱情结局上武侠女性人物的变迁 ................................................ - 9 - 结论................................................................................................... - 13 - 参考文献 ........................................................................................... - 13 - 致谢................................................................................................... - 15 -一引言金庸先生的作品在我国的武侠小说作品中非常重要,大家对他的作品都耳熟能详,比如说大家小时候在电视中经常看到的《神雕侠侣》,被奉为经典的《射雕英雄传》,街头巷尾口口相传的《倚天屠龙记》。
[收稿日期]2008-03-15 [作者简介]孙翔(1979-),男,河北邢台市人,云南民族大学民族文化学院2006级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少数民族语言文学.E -mail :lxsxan@yahoo .co 从神性美到人性美———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美女形象的嬗变孙 翔(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 650031)摘 要:对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中的四个女性人物形象———香香公主、小龙女、王语嫣、阿珂作比较,从她们的美的共性中分析她们不同的特点,结合金庸先生创作包括以上人物的四本著作的先后顺序,理顺出一条金庸先生刻画女性形象从神性美到人性美的嬗变轨迹。
关键词:神性美;人性美;嬗变中图分类号:H207.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4658(2008)03-0068-03 在金庸武侠小说中,大多数女主人公的形象都是美丽的。
其中香香公主、小龙女、王语嫣、阿珂更是美得超凡脱俗,但她们之间的美却又各不相同,我们按金庸先生作品创作时间的先后顺序(《书剑恩仇录》始写于1955年;《神雕侠侣》始写于1959年;《天龙八部》始写于1963年;《鹿鼎记》始写于1969年10月),可以清晰地看出他刻画的美女形象有一条从神性美到人性美的嬗变轨迹。
所谓神性美即她们的美如同仙子、若真若幻、超脱尘世,具有高尚纯粹的道德理想,具有柔和而巨大的美的感召力。
一种充满圣洁感,让人敬仰而不敢有丝毫亵渎之心的美。
所谓人性美即她们的美为社会条件许可的现实原则所满足和约束,具有人正常的感情和理性,一种能与现实社会融为一体的美。
一、从四位美女的外貌上,我们可以最强烈地感受到她们从神性的美逐渐过渡到人性的美陈家洛第一次看香香公主时,只见“青翠的树木空隙之间,露出皓如白雪的肌肤,漆黑的长发散在湖面,一双像天上星星那么亮的眼睛凝望过来。
这时他哪里还当她是妖精,心想凡人必无如此之美,不是水神,便是天仙了。
”[1]P 461-462香香公主一出场便充满了圣洁的神性美。
这种圣洁的神性美不仅让人敬仰膜拜,而且让人不敢亵渎。
陈家洛与香香公主遇见的五个猎鹿的清兵便是极好的证明,“这些兵士平素最喜凌辱妇女,但见了那少女的容光,竟然不敢亵渎,都是扑向陈家洛。
”[1]P 469连平素最喜凌辱妇女的清兵都如此对待香香公主,更何况一般人呢。
这种神性美更体现在有着巨大的感召力,以致陈家洛不顾性命攀上半山腰峭壁,为香香公主摘取雪莲。
陈家洛“浑没计及生死”,此时的悬崖峭壁似乎没有那么难以攀登,而当陈家洛溜下峭壁以后,回头再瞧那峭壁,“但见峨然耸立,气象森严,自己也不禁心惊,忽然全身一片冰凉,原来攀上峭壁时大汗淋淋,湿透衣衫,这时汗水冷了,手足也隐隐酸软。
”[1]P 465正如书中所说:“那少女的至美之中,似乎蕴蓄着一股极大的力量,教人为她粉身碎骨,死而无悔。
”[1]P 465香香公主那神奇的美的感召力不限于陈家洛,当两人从清军阵中穿过时,“清军官兵数万对眼光凝望着那少女出神,每个人的心忽然都剧烈跳动起来,不论军官士兵,都沉醉在这绝世丽容的光照之下,两军数万人马箭拔弩张,本来血战一触即发,突然之间,便似中邪昏迷一般,人人都呆住了……无数长矛都掉下地来,弓箭手的弓矢也收了回来。
”[1]P 474或许清军将领兆惠那种“但觉心中柔和宁静,不想厮杀”[1]P 474的心情最能代表诸多官兵的感受。
这种巨大而平和的感召力与其说容颜的美倒不如说是气质的美,正是这种具有神性的美的气质产生了巨大的感召力,令士兵不想厮杀。
而这种超凡的气质美普通人决不会有的。
与香香公主几乎相同,小龙女在陆家庄英雄宴上的亮相,也充满了神异的美:“但见她脸色苍白,若有病容,虽然烛光如霞,照在她脸上仍无半点血色,更显得清雅绝俗,姿容秀丽无比,世人常以‘美若天仙’四字形容女子之美,但天仙究竟如何美法,谁也不知,此时一见那少女,各人心头都不禁的涌出‘美・86・ 第23卷第3期 邢台学院学报 Vol .23.No .3 2008年9月 JOURNAL OF XI N GT A IUN I V ERSITY Sep t .2008 若天仙’四字来。
她周身犹如笼罩着一层青烟薄雾,似真似幻,实非尘世中人。
”[2]P415这段描绘中的小龙女,真如仙女下凡一般,令人以为她是尘世以外的人,但她却没有了香香公主令两军休战的神奇魅力,并且最后也参与到与金轮法王的比武中去。
如果说小龙女的外在形象“美若天仙”的话,结合她的早期生活环境,内在气质上已融合了世外桃源中的人物特点,既有神韵而又触手可及。
王语嫣和阿珂的美是分别通过段誉和韦小宝的感受表现出来的。
段誉听到王语嫣的轻轻一声叹息,“不由得全身一震,一颗心怦怦跳动,心想:‘这一声叹息如此好听,世上怎能有这样的声音?’”[3]P401待到段誉看见王语嫣,作者更是用段誉的表现烘托出王语嫣的美:“他(段誉)一见到那位小姐,耳朵‘嗡’的一响,但觉眼前昏昏沉沉,双膝一软,不由自主跪倒在地,若不强自撑住,几乎便要磕头下去,口中却终于叫了出来……”[3]P416与侧面描绘王语嫣差不多,金庸先生刻画阿珂也是通过韦小宝的行为、心理展现的。
韦小宝见到阿珂“胸口宛如被一个无形的铁锤重重击了一记,霎时之间唇燥舌干,目瞪口呆,心道:‘我死了,我死了!’哪里来的这样的美女?这美女倘若给了我做老婆,小皇帝跟我换位也不干……”[4]P766-767。
王语嫣和阿珂的美让爱慕者顶礼膜拜,可以想象二位姑娘美的程度了,但她们的美仅限于爱慕她们的人,而两部小说中其他男子见到她们,没有一个做出像段誉和韦小宝那样的乖张行为。
在燕子坞的听香水榭,青城派和秦家寨两帮人看见王语嫣,并没有像《神雕侠侣》中英雄大会上那样,群豪看见小龙女立刻中断了争论。
倒是王语嫣的满腹武学经纶让两派首领垂涎三尺。
《鹿鼎记》中,“铁丐”吴六奇听了韦小宝关于阿珂的谈话,竟然产生了“她相貌越美,人品越坏,我这就去把她的脖子咔嚓一下扭断……”[4]P1182的冲动,颇使阿珂显得有些红颜祸水的味道。
阿珂再也没有了香香公主那种让人“但觉心中柔和宁静”的神奇魅力了。
二、从她们的性格上,我们同样可以看出从神性的完美圣洁、宽容博爱的性格到人性化的有爱有恨,有优点有不足的性格的嬗变香香公主是一个思想纯之又纯的形象,于世俗中尔虞我诈的心机,血腥残酷的斗争一无所知。
所以当陈家洛与她穿过满清军队时,陈家洛“浑身冷汗淋漓,双手微微发抖。
”而她“却神色自若,竟然全不知适才经历了九死一生的大险。
”[1]P475她的才智武功与其足智多谋的姐姐霍青桐有天壤之别,小说最后几回写到她想给陈家洛报信示警,却一点方法也没有,最后只得以个人牺牲为代价,换取陈家洛对乾隆皇帝的警觉和仇恨。
难怪有的读者称香香公主为“白痴美人”,但我更愿相信正是因为香香公主在作者心目中具有崇高地位,作者才把她写成一个超脱世俗、与凡间有着遥远距离的圣女形象。
她纯洁而无丝毫心机,认为世间一切都是善的、美的,并以自己的美感染别人,她的身上始终笼罩着一层圣洁的光环让人不敢仰面而视。
与香香公主相比,小龙女的神性褪却了一些。
她所居住的活死人墓恰恰是一个典型的世外桃源。
当她走出古墓,来到人世间时,颇有些走出桃源的味道。
她于人情世故一窍不通,“但见事事新鲜,她又怎识得路,见了路人,就问:‘你见到杨过没有?’肚子饿了,拿起人家的东西便吃,也不知该当给钱,一路上闹了不少笑话,但旁人见她美若天仙,天真可爱,不自禁地都加容让,倒无人与她为难。
”[2]P416于香香公主无半点世俗之气不同,小龙女更像一位修仙炼道的隐士,有仙风道骨之味却仍是尘世中人。
古墓派《玉女心经》养生修炼有“十二少”,“十二多”的正反要诀,这些要诀让小龙女无喜无乐、无忧无虑,纵然经过漫长的16年,小龙女仍是“雪肤依然”,“花貌如昨”。
而另一位美女王语嫣,表现的全然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她自小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但为了相助心上人慕容复,决意走出曼陀山庄,这一点倒与小龙女相似,可是王语嫣于人情世故比小龙女知道的多,从她故意与段誉疏远,以免引起表哥慕容复的误会就可以看出来,而这种心机在小龙女身上是绝不可能找得到的。
大家小姐的那种弱不禁风,时时需要别人保护的特点在王语嫣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而慕容复的四位家将之所以对她尊敬,与她的美貌更是毫不相干,只因她是慕容复的“准妻子”。
与香香公主不经意间就能感染素不相识的清军将领兆惠,令他有柔和宁静之感相比,王语嫣的美貌加柔情却最终连心上人慕容复也没能感动,自己反因慕容复的野心而遭到抛弃。
无论香香公主、小龙女、还是王语嫣,作者都赋予她们一个共同的性格———单纯。
但是这些单纯在阿珂身上已经荡然无存了。
阿珂从小就跟九难师太行走江湖,全然是一个江湖女子的形象。
在刻画前三个女子时,作者几乎很少表现她们发怒的一面,倒是文静、宽容、矜持过多。
而阿珂的怒色在《鹿鼎记》中随处可见,对待韦小宝拳打脚踢,甚至拔刀就砍。
阿珂的言谈举止也比前三位姑娘直率的多。
在“杀龟大会”之后,她和韦小宝被绑在一个乡下祠堂中,郑克塽被“蛮子”(杨溢之等人假扮)掠走。
韦小宝说:“除非我自告奋勇,去让他们吃了,将郑公子换了出来。
”阿珂就脱口而出:“那你就去换他出来!”[4]P987香香公主的那种神异的魅力在阿珂身上找不到一丝痕迹。
作者倒是塑造了一个有血有肉、有优点有不足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让人体验到一种爱憎分明、爽快坦白的江湖风采。
《鹿鼎记》的大部分篇幅中,阿珂对韦小宝没有丝毫的・96・孙 翔:从神性美到人性美———浅谈金庸武侠小说中美女形象的嬗变好感,对于韦小宝对自己和郑克塽的欺侮总是耿耿于怀,在扬州丽春院中对郑克塽恨恨地道:“毒死了他,我这口气不出。
我要砍掉他一双手,割掉他尽向我胡说八道的舌头!这小鬼,我……我好恨!”[4]P1380同样是恨,香香公主只想到了乾隆皇帝的背盟为恶,远没有刺杀乾隆的想法;小龙女对甄志丙的恨,也在杀与不杀甄志丙之间犹豫,并想杀了他那又如何?全真观中甄志丙舍身救己,“眼见他背遭轮砸,胸中剑刺,受的全是致命重伤,一刹那间,满腔憎恨之心尽化成了怜悯之意,柔声道:‘你何苦如此?’”[2]P906原谅了他对自己的无礼。
香香公主和小龙女身上体现出天使般的那种仁慈、宽容之心。
作者赋予她们更多的是对世间的爱而不是恨,这种本性使她们更具有了一种崇高的神性美。
阿珂却不然,作者赋予她的是以牙还牙的人性化的刚烈性格,神性的博爱理念在她身上丝毫找不到了。
更为有趣的是,阿珂有爱吃零食的习惯,“只是白衣尼没什么钱给她零花,偶尔买一小包糖豆,也吃得津津有味。
”[4]P895这正是普通女孩共有的爱好,而这个爱好其他三位姑娘丝毫没有。
阿珂的美体现在有血有肉的人性上,她更贴近我们的生活,更可看作我们生活中的一员,我们可以从千千万万个女孩身上发现阿珂的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