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资源储量评审备案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201606分析 共52页
- 格式:ppt
- 大小:548.50 KB
- 文档页数:52
储量报告评审备案中需要强调和明确的若干问题按照我省目前的实际情况,各类资源储量报告可大体分为:①地质勘查类报告(持勘查证),②小小矿资源储量报告(持采矿证或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准予编制报告的函件),③储量核实报告(持采矿证、划定矿区范围批复、准予编制报告的函件),④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评估报告(建设项目立项批文),⑤矿山闭坑报告(采矿证)五类。
这五类报告在备案检查中,检查的侧重点各不相同,下面,就一些共性问题进行强调明确,希望能给大家今后的工作有所帮助。
一、明确报告评审的程序1.报告评审程序报告送评审中心→中心审查→根据评估师专业随机安排评估师初审报告→评估师反馈评审中心组织交换意见→初步修改后评估师审阅确定上会→召开评审会会审→按会审意见修改→评估师审定→评审中心复核→出具评审意见书→送厅备案。
2.报告送审必须资料必须的资料:按评审中心的要求报送。
另按照厅发78号文要求,须有4个方面的承诺书,没出具承诺书的,不予受理。
3.评审中的矿业权问题按照规定,提交储量必须在有效期内的矿业权范围内,但在报告中经常出现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问题,有的使用过期的矿证,更多的是表现在勘查登记的时间晚于开始勘查的日期。
对于矿业权范围外局部有储量的,原则上不纳入评审范围,但矿业权管理部门出具证明范围外没有设置矿业权的,可以纳入评审范围,但储量要单独列出。
国家出资形成的矿业权,目前矿业权已灭失的,将以招拍挂形式出让的,登记机关下达委托书编写报告的,必须依据委托书划定的矿区范围进行评审。
总之,评审中心所审查的一切报告必须有矿业权出让登记机关的行政许可依据,且必须在其划定的范围内,否则均不能受理。
以上五类储量报告编制的具体要求,以评审中心的具体要求办理送审。
二、备案的具体做法按照国土资发[2003]136号文《关于加强矿产资源储量评审监督管理的通知》的要求,我处在接到评审机构报送的评审意见书和相关资料后,就评审机构、评审专家及评审程序等进行合规性检查,对符合要求的,出具备案证明;不符合条件的,出具书面修改意见后,退回评审机构。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一般要求、常见问题及处理技巧一、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要求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是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对于确定矿产资源的储量规模和分布具有重要意义。
以下是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一般要求:1.严格遵循规范和标准:进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时,应严格遵循相关的规范和标准,如国际矿产资源储量分类体系、国家矿产资源评价标准等。
确保估算结果的科学性和可比性。
2.数据来源可靠: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所依据的数据需要来源可靠,包括地质勘查、地质调查、钻探、采样等工作的数据。
数据采集应遵循科学规范,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方法合理可行:选用合适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方法,针对不同类型的矿产资源进行估算。
常用的方法包括概略估算法、统计方法、模拟方法等。
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方法,并结合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
4.模型适用性:矿产资源储量估算模型需要具有一定的适用性,能够适用于不同类型、不同地质条件下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
模型应包括地质条件、矿体规模、开采技术和经济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影响。
5.结果可靠可信: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结果需要具有可靠性和可信性,能够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估算结果应包括储量规模、分布图、储量分级等信息,并提供相应的估计精度和可靠性评价。
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技巧在进行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过程中,常会遇到一些问题,下面介绍几个常见问题及处理技巧:1. 数据不足或不全处理技巧:•深入开展地质勘查和调查工作,获取更多的数据,尤其是钻探数据和采样数据;•进行数据补偿和插值处理,通过地质柱状图、地质剖面图等方式将数据补充完整;•依据已有数据,借助地质模型和统计方法进行数据预测和补全。
2. 地质条件复杂处理技巧:•利用现代地质调查技术,综合应用电磁法、重力法、地震法等,加强对地质条件的调查和研究;•借助地质模型和地质图图解、人工判读等方法,对地质条件进行详细解释和评价;•根据地质条件的不同,采用适当的储量估算方法和模型,提高估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核实)报告》编制中应注意的有关问题及处理意见各类矿产资源储量勘查(核实)报告编制的技术要求必须遵循国土资源部颁布的相关国标、规范与各项规定,执行中不能超越,也不能降低要求,否则都属质量低劣。
按照国土资源部的规定,各类勘查(核实)报告必须通过国土资源部或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评审、认定后,才算完成任务,如何符合国土资源部的相关要求,正是今天要交流的内容。
对一份勘查(核实)报告,作为一个评估师最为关心的问题,正是报告编制人员应该特别重视的问题。
我国自建立部、省级矿产资源储量评审机构《简称:(评审中心)》以来,组织评审各类勘查(核实)报告,促使地勘行业和矿山企业执行国标、规范、规定,提交符合规范要求的矿产资源储量方面,做出了有目共睹的成绩。
现行国标、固体矿产勘查总则以及国土资源部发布的各类矿产行业标准、规范、各项规定,是矿产资源储量报告编制中必须遵守的准则。
现仅对勘查(核实)报告在编制中,应该着重注意并解决处理的问题,谈几点意见。
第一部份关于报告类型及报告名称方面一、关于报告的分类问题(一)勘查类1、勘查报告:在获得探矿权以后,分别按照预查、普查、详查、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提交:预查地质工作总结(或报告);普查、详查、勘探(普终、详终)报告。
2、补充勘查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在原采矿区范围边沿或深部,分别按照详查或勘探阶段要求,通过正规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二)核实类1、核实报告:在获得采矿权以后,因资源储量整合、转让、拍卖或为了查明保有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了一定的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2、压覆矿产资源储量核实评估报告:对重要工程、水体、建筑物压覆,禁止开采范围内的资源储量,进行一定核查地质工作后编制的地质报告。
矿产资源储量报告及评审中的主要问题一、矿体外推圈定矿体圈定,可按某矿种在勘查过程中所确定勘查类型的基础上,以规中规定的工程间距(结合地质研究程度、开采技术条件、查明程度及矿石选冶试验程度等因素)进行控矿工程间圈连矿体。
矿体外推圈定要在可靠地质研究基础上,充分考虑矿体赋存形态、空间产出的地质规律条件下进行。
当矿体赋存有规律条件下,即矿体长度与厚度呈正相关关系时,在有一定数量控矿工程和数据统计的充分依据情况下,可科学地确定外推长度。
当矿体赋存无规律可循时,无限外推一般按相应网度的二分之一尖(楔)推或四分之一值平(板)推为宜。
当有限外推时,对有色和贵金属矿产,由于矿体特征复杂,当边缘控矿工程存在大于边界品位的二分之一矿化时,可做三分之二尖推或三分之一平推;当边缘工程未见矿时,同无限外推处理,即二分之一尖(楔)推或四分之一平(板)推;上述有限外推和无限外推中的二分之一尖推和四分之一平推、三分之二尖推和三分之一平推的结果都是等值的,可兹证明。
在沿矿体走向或倾向方向上,常按一定间隔进行取样。
当相邻样品工程有一工程样品达不到工业要求,相邻样品之间各种边界点的确定和界限的圈定方法常用插入法进行;当矿体厚度变化比较规律,有用组分分布比较均匀情况下,可采边界线基点计算用插法、印格法、图解插入法圈定。
对厚度较薄(达不到可采厚度)、品位较高的有色金属、贵金属矿体采用米·克/吨值之品位、厚度之综合工业指标圈定矿体。
此时,当矿脉厚度有一定变幅,品位变化不均匀时,矿体(脉)不能进行外推圈定。
而对厚度较稳定、品位相对均匀的较稳定的薄脉型矿体采用米·克/吨值圈定矿体边界时,可参照前述矿体外推原则进行。
1、矿体外推圈定的起点间题矿体外推不论是沿矿体走向抑或矿体倾向外推,均应以控制矿体的样品工程为起点进行外推。
在已评审的报告中,已发现几例将矿体外推起点置于没有工程控制的矿体(块段)边界上;这种外推相当于对矿体的连续外推,是不允许的。
浅析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摘要]近些年,对矿产资源储量的评审报告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矿产资源新的规范不够了解,尤其对资源储量估算的计算、矿体的圈连以及矿产数位的取舍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这就导致了矿产资源储量估算准确度的降低。
[关键字]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矿产新规范矿体圈连在我国的地质勘查中,所勘探到的资源储量是其成果的集中体现,矿产资源储量的多少是衡量一个矿山开发与建设以及矿床价值潜力的重要依据,对矿产资源储量的可靠性关系到一个矿山开发与发展的成本,此外对矿产资源的储量是否能正确的估算,以及估算精度怎么样,对矿产资源储量可靠性有直接性的影响,因此,估算矿产资源储量的全过程一定要做到精确。
但是,在目前的矿产资源储量估算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对矿产资源新的规范不够了解,尤其对资源储量估算的计算、矿体的圈连以及矿产数位的取舍上存在着严重的偏差。
所以,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注意,确保其估算的精确。
这些问题主要包括:1 矿产资源储量估算的范围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估算,若为垂向,则要对其埋藏的深度以及起止的高度进行估算,若为平面,则要对对拐点的坐标以及起止的剖面进行估算,同时还要注意矿产资源储量估算过程中的矿体号机矿体数[1]。
如果对其估算的范围比矿权的范围大,那么,就要矿产分别进行分内与外的资源储量估算。
2 对矿产工业指标的储量估算对资源储量估算和对矿体圈定的经济技术指标,就称之为矿床工业指标。
对工业指标的确定一方面要对定量规模的、圈定的工业矿体进行考虑,另一方面还要涉及到国家监督管理矿产资源的方向,所以在对矿产资源储量进行估算时,必须与国家相关部门规定及矿产实际情况相适应,要做到这些,就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方法[2],具体确定方法如下:(1)类比法若邻近矿床的地方有类型相同的、而且具有可比性的其它矿床,那么就可以对这个矿产的工业指标加以使用,同时对相对类型的矿产资源储量进行准确的估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