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作文之采访名人的英语作文

  • 格式:docx
  • 大小:19.16 KB
  • 文档页数:11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采访名人的英语作文

【篇一:英语口语采访名人】

我已经将中文要说的整理好了,自己翻译成英文,a翻译记者,b翻译朱清时,c翻译刘欣欣,抓紧时间,下午军事理论课或晚上排练一下。有改动意见再一起讨论。环球时报(global times)记者王蒙

采访苏刘溢母亲刘欣欣和南科大(south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achnology of china)校长朱清时,关于教育的看法。

正文:

大家好,欢迎来到环球时报专访现场。今天我们有幸能将泰安“小神童”苏刘溢的妈妈刘欣欣和南方科技大学校长朱清时请到现场,谈一

谈他们对教育的看法,对教育体制改革的看法。下面有请刘女士。

家能像普通人一样看待我,看待我们母子。

一年初中、一年高中,复习一个月便参加高考,就是说他8岁时是

高中生, 10岁参加高考。8岁时,就在windows帮助文件下了解

了文件的编写,随后学会了c语言、basic、pascal、

php(hypertextpreprocessor)、java、 asp(activeserverpage)等

语言的基本语法。这就是神童的来历。下面有请南方科技大学校长

朱清时。王:朱清时是一位中国化学家,是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

世界科学

院院士,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2009年6月29日,广东省聘

任朱清时为南方科技大学(筹)创校校长,并且他决定在不经教育部

批准的情况下自主招生,自授学位和文凭。王(面向两位被采访者):欢迎两位能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来到专访现场。王(面向观众):观众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准时收看本次节目。王:首先问

一下朱先生,为什么南科大的招生改革要从自授学位开始? 您为什么决定自主招生?朱:筹办三年之久却始终等不到教育部的招生许可证,同时中国高校要有活力,一定要迈过“学位槛”,这一步很险。

但又是中国高校的必由之路,中国高校恢复活力,必须自授学位。

这是大学办学自主权的回归,不是创新,而是一种传统。办大学不

能靠铁饭碗。这不是教育部批不批准的问题,而是只有到了这一步,学校才有希望。王:下一步我们还会同时等着教育部的招生资格批

复吗?朱:教育部的批复我们很欢迎,但即使批准了,我们的自授

学位还是要走下去。因为批准的是本科招生权,他不可能一下子批

给你硕士点、博士点。南科大要“一步到位地建设一流研究型大学”,

这决定了我们没有时间一个个地申请硕士点、博士点,所以我们还

要自授博士学位。因为学校定位是一流的研究性大学,我们就必须

要招一流的教授。前提就是要能够招到研究生(论坛) 、博士生,要不然他们的研究工作就要中断。

王:在决定自主招生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朱:最大的

困难就是下定决心走出今天这一步,因为做出这个决定确实很难,

要得到政府、民众的理解。像18日的招生咨询会,如果冷冷清清没

有人来,我们就失败了。王:听说您现在压力很大?朱:是,压力很大。虽然上上下下对南科大评价很高,但我们至今还没拿到招生批文。没人批准你,批准了就是绿灯;没有人制止你,制止你就是红灯。南科大自主招生走到现在,没有管理部门出来说是对还是错。

也就是说,南科大(自主招生)遇到的都是黄灯,没有亮红灯叫停,也

没有亮绿灯放行。王:刘女士,您为什么选择南科大呢?刘:为了

孩子的未来啊王:可我听说山东大学等一些大学也给您孩子offer,

为什么你没有选择他们呢?刘:现在的教育有些地方有待改进,尤

其在国内一流的大学,而南科大走了一条不同的改革之路,所以选

择他,信任他。

朱:谢谢,正是由于还有您这样的父母,我们的学校才有希望,教育

改革才有希望,这个国家才有希望。刘:每位父母都希望孩子健康

成长。

王:苏先生,您自设文凭,社会会承认吗?朱:只有靠努力把水平提高,社会对自己学生接受度高。文凭问题

自然解决。哈佛自首学位,这是美国最高水平的学校,但是社会依

然认可。只要我们的教学水平高,学生受社会认可,他们会成功的。刘:我也觉得人有能力,金子总到哪里都要发光,我不担心。王:您

为什么对改革这么有信心?朱:因为我们对过去的很多不改革的教

育没信心。王:你从家长角度谈谈对南科大有什么担忧的地方?刘:我只担心,南科大会不会被取消?朱:个人觉得不会,这也是我做

这件事情的前提。现在的教育体制广受批评,国家需要我们这样的

学校为国家探索改革之路!毕竟国家发展要靠教育。王:在决定自

主招生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朱:最大的困难就是下定

决心走出今天这一步,因为做出这个决定确实很难,要得到政府、

民众的理解。改革还需要突破公众和受教育者观念的制约。目前,

我国社会正在经由学历社会向能力社会转变,读书不追求学历而是

真正获得能力是未来的方向。总结:a:在我们学生看来,自己所受

教育与能力不完全均等。b:迷茫的大学之路需人指引。c: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abc同时:祝南科大前程光明。

王:(对嘉宾)谢谢你们的到来,(对观众)谢谢大家观看今天的节目。节目到此为止,谢谢。

【篇二:英文采访稿(附中文翻译)】

student number: a12120272

name: shilei

class: english 1202

inorder to find out what the life it was in the past in china, i intervewed a grangpa in our shool’s little park, wh o is at about his 60s.

q(question): hello, nice to meet you. thank you for accepting my interview.

a(answer): nice to meet you too.

q: em, you look like about at 60s, right? would you like to tell me when people mostly used bikes?

a:yeah, i was born in 1953 and i’m 61years old now. actually, you know china was been named of “the kingdom of bicycle” in the past. i remember my grandpa told me that bicycle was introduced in china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n in 1960s, 1970s, when i was a young man, bicycle along with sewing machine and watch became the necessary three-major-items of marriage. bicycle became really popular in the 1980s, it was the most important and most universal vehicle at that moment, the famous brands included “yong jiu”, “fenghuang”, “feige”. the flow of thousands of bicycles during the rush hour was extremly awesome which made china became “the kingdom of bicycle”. you might cannot realize that kind of feeling, but you have to know who had a bicycle at that time woule be

jealous by others, especially our young guys.

q: but a bicycle must be very expensive at that time, right?

a: certainly! one bicycle costed about 200 yuanat that time while people’s salary just a few dozen yuan. it’s very precious. q: em, what about bus? when buses appeared? and how the buses of today compare with the buses when you were young? a: haerbin’s buses were developed in the 1950s. when i was young , buses in haerbin were still not widespread, just sever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