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地形教案(终)

  • 格式:doc
  • 大小:44.0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中国的地形

(第一课时)

重庆二外汪红群

指导老师:毛宇翔

一、教材分析

1、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内容是湘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级第二章第一节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地理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基本国情。在这个基础上学习本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就顺理成章了;同时一个国家的地势和地形对这个国家的气候、河流乃至经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学好本节,能为今后学习高中自然地理打下了基础。

2、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运用地形图,总结出我国地势特征以及各级阶梯的主要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分界线的名称。

(2)理解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并能识记各级阶梯地形区的名称。

(3)通过学习,初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收集处理信息、读图分析、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通过师生双边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加强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讨论地势特征对气候、河流以及对生产生活的影响,使学生初步掌握评价地理事物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的经历和体验出发,发现新知识,探索地理科学奥秘,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态度;通过对本节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情感;通过对本节的学习,培养学生因地制宜建设家园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3、重点、难点的确立

本节课的核心是让学生认清中国地势、地形的整体特征,因此中国地势、地形的特点和重要地形区是本课的重点。

而中国地势西高东低这样一个特点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由于学生年龄偏小,阅历浅,对一些日常生活和所经历的现象不能很好的与理论知识相衔接,对于这些问题需要老师进行适时疏导,引导学生思考气候、河流、交通与地形地势的关系,从而突破难点。

二、教法分析

本节课需要有较强的空间思维和想象能力。需要掌握的内容比较宏观和抽象,本教学过程中主要运用充分利用地图(平面,立体),图片和遥感影像资料,借助powerpoint课件,采用多媒体教学法,集录象、图表于一身,变抽象为形象;同时通过调动学生对身边地理事物的感知,借助遥感影像,地图和图片的方式将宏大的主题具体化。

本节课强调对新知识的掌握,强调对地理事物联系的理解。因此,本教学强调“导学”原则,尽量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热情和体验获得新知识的乐趣。教学过程中的问题的设计,贯穿“判断”“分析”“思考”“探究”,体现导学的层次性和渐进性。

教学不是向学生灌输知识的过程,而是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过程;教师是教学过程中的帮助者、引导者和组织者,本教学坚持以“学生活动为主,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同时根据初二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根据实际调整教学内容,把握教学难度。注意让学生学习身边有用的地理知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

三、学情分析

1、学生特点分析:

从年龄特点上来看,初中学生好动、好奇、好表现;从生理上看,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所以在教学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生理特点,一方面要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引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学习方法:

观察法、讨论法、综合分析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根据新课标要求,教学思路总体设计如下:

【引入新课】(2分钟)

运用多媒体展示与中国地形地势有关的自然景观图片,让学生将诗句与图片配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设计意图】江山如此多娇,因无数引用竞折腰,为此,许多文人墨客,迁客骚人也留下了许多优美的诗句。在诗情画意中导入学习。这样,可以在既形象又轻松气氛中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30分钟)

2.1中国的地形

首先介绍地形、地势的基本概念。

一、地势西高东低

1.地势的特征

我国的地势特征,是本节课的重点,如何突出重点呢?主要运用了五步:

①让学生回忆耳熟能详的古诗,提出问题:为什么在中国“一江春水向东流”?得出结论:我国地势是西高东低。(古人都知道)这只是从经验上得到出的结论。

过渡:给出两幅反映我国地势特征的简图,请学生判断正误。不下结论,然后分析:

②让学生观察中国地形图。多媒体展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阅读这幅分层设色地形图(学生已经具备这样的知识:地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的海拔高度。在陆地上颜色越深,代表海拔高度越高,颜色越绿代表海拔越低),从地图上可以很直观的看出:我国的西部大部分是褐色,中部是黄东部是绿色。由此证明:我国的地势的确是西高东低(利用专业知识判断,验证古人经验的正确)这是我国地势的第一个特征。

还有一个“呈阶梯状分布”如何引出呢?

③让学生找出32°N纬线并查找该线自西向东依次经过了哪些地形区?用多媒体展示“沿32°N纬线中国地形图”。让学生通过结合教材P23中国地形图找出沿32°N纬线穿过的地形区,并估计这些地形区的海拔,得出结论: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分布。

④出示中国地形图,让学生通过结合教材P23中国地形图找出阶梯与阶梯的分界线以及各级阶梯的地形类型和地形区

⑤小结,让学生完成下表:

(承转)从各级阶梯的地形类型可以看出,山地、平原、高原、盆地和丘陵五种基本类型在我国都有分布,请大家结合各种地形占我国面积的百分比饼状图,分析我国的地形特征。

二、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知识运用】

1、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这样一个特征对气候、河流、交通等的影响是本课的难点,通过设计了三个符合学生特点的思考题来突破难点

①判断:①②③④四条河流哪些是真、哪些是假?(结论:西高东低的

地势使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