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 格式:pdf
- 大小:263.79 KB
- 文档页数:4
中草药体外抗氧化研究进展作者:季春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6年第24期[摘 ;要]从所含成分和实验方法两个方面着手,对中草药体外抗氧化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关键词]中草药 ;抗氧化中图分类号:TD35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24-0139-01在正常的生理情况下,体内自由基不断产生,不断被清除,维持在一个正常的生理水平上。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自由基反应会导致一些有害变化的积累,攻击生命大分子产生过氧化变性、交联或断裂,从而造成组织细胞损伤,引起机体衰老和器官退行性变化,导致心脏病、衰老、糖尿病、红斑狼疮、肿瘤、动脉粥样硬化、原发性高血压及老年痴呆等疾病的发生。
因此目前国内外大力开发新的抗氧化成分以期望能安全有效地清除人体内多余的自由基,在抗氧化剂研究领域中一个重要的领域就是对中草药的研究。
中草药本身的氧化还原作用也是其药理研究的重要问题。
研究中草药的抗氧化作用是个复杂的课题,这与中草药所含成分的多样性以及机体氧化-抗氧化机制的复杂性有关系。
体外实验作为判断一种中草药是否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初筛实验,具有快速、简便的优点。
近年来,学者们对于中草药的体外抗氧化活性摸索出一些实验方法,对药材中到底是哪些成分具有抗氧化作用也有了一定研究常用的体外抗氧化实验方法有:1. 清除DPPH自由基能力的测定称取一定量的DPPH,用无水乙醇配制成0.04mg/mL的DPPH溶液。
分别取2mL不同浓度(2,4,6,8mg/mL)的溶液,加入2mLDPPH溶液,混合均匀,室温放置30min后,5000r/min离心10min。
取上清液于517nm处测吸光值。
用Vc作为DPPHA0—2mL无水乙醇+2mLDPPH溶液的吸光值;A1—2mL样品溶液+2mLDPPH溶液的吸光值;A2—2mL样品溶液+2mL无水乙醇的吸光值。
2. 总还原能力的测定在10mL离心管中分别加入0.2mol/LpH6.6的磷酸缓冲液2.5mL和不同浓度(2,4,6,8mg/mL)的溶液1mL,加入2.5mL1%铁氰化钾,混合均匀后于50℃反应20min。
灵芝多糖类成分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进展摘要:灵芝是常用的名贵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药用价值高。
多糖类成分是灵芝(赤芝Ganoderma lucidum和紫芝G. sinense)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抗氧化、降血糖、心血管系统和神经保护等作用,具有潜在的开发应用价值。
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灵芝多糖的结构特征、生物活性以及潜在作用机制的相关文献进行归纳总结,为明确灵芝多糖的现代药用价值提供基础,为灵芝多糖作为治疗药物和辅助性功能食品的开发提供参考和借鉴。
灵芝Ganoderma属于担子菌纲多孔菌科真菌,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
与人参、何首乌、冬虫夏草并称为“四大仙草”。
据《神农本草经》记载,将灵芝按颜色划分为赤、黑、青、白、黄、紫芝6种,均被列为上品。
谓其“气味苦平、无毒。
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
《中国药典》2020年版规定赤芝Ganoderma lucidum (Leyss. ex Fr.) Karst.和紫芝G. sinense Zhao, Xu et Zhang的干燥子实体为灵芝的正品[1]。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灵芝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能够用于预防和治疗各种内科疾病。
灵芝的化学成分丰富,主要包括多糖、三萜、核苷酸、甾醇、甾体、多肽、脂肪酸和氨基酸等[2]。
灵芝多糖作为灵芝中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具有免疫调节、抗肿瘤、保肝、抗氧化、降血糖、心血管系统和神经保护等生物活性。
灵芝常见形态为高度木质化的子实体(fruiting bodies),发育后期弹射释放的种子收集后呈粉状,称为孢子粉(spores),孢子萌发形成菌丝体(mycelium),菌丝继续发育成熟则为子实体,这3种形态即为灵芝的生长周期。
以灵芝的子实体、孢子粉、菌丝体和发酵液为原料,从其中均可提取多糖。
灵芝多糖的提取工艺常用热水提取法[3],而针对细胞壁的多糖则常采用酸提[4]和碱提法[5]。
枸杞中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方法的研究进展摘要:研究表明,枸杞具有调节机体免疫、抗肿瘤、抗氧化、延缓衰老、降血脂、降血糖、保护遗传系统等药理作用。
枸杞多糖为其主要有效成分。
近几十年对枸杞多糖的研究多集中于其药理作用以及提取、分离、纯化及检测方面[1]。
本文对枸杞的主要有效成分枸杞多糖的药理作用及其提取纯化工艺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目的:为枸杞多糖的进一步临床应用和研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枸杞;枸杞多糖;药理作用;提取Summary: The research indicate that the Lycium barbarum has the effect such as immunomodulation, anti-tumor,antioxidation, delaying senescence, lowering blood sugar, blood fat ,protect genetic system and so on. Its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is LBP. In recent several decades, the research on LBP is most concentrate on its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extraction, isolation and purification,assaying[1]. This article makes a review of the pharmacological activities and extraction industrial art on the main effective component of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 It provides the reference for LBP’s further clinical application and further research.Keywords: Lycium barbarum ; Lycium barbarum polysaccharide(LBP) ; pharmacological effects ;extraction枸杞为茄科植物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 L的成熟果实;性味甘平,归肝肾经。
灵芝多糖液体发酵调控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解修超;贾少杰;彭浩;邓百万【摘要】综述了灵芝多糖的液体发酵调控及其抗氧化、免疫调节、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利用液体发酵技术是近年来获得灵芝多糖的主要途径,通过培养基优化、发酵条件优化、添加外源物质以及结合发酵动力学可对液体发酵进行调控。
灵芝多糖具有抗氧化的作用,其抗氧化能力强弱与多糖分子量的大小和质量浓度存在密切关系,同时可以通过调节白细胞、T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的应激反应,对机体的免疫功能产生影响。
灵芝多糖分为α型和β型两种,前者一般不具有药理活性,而后者具有明显的药理活性。
最后对灵芝多糖的代谢途径、结构及抗性机理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了展望和探讨,旨在为灵芝多糖的合理开发和综合利用奠定基础。
【期刊名称】《陕西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8(034)006【总页数】6页(P65-70)【关键词】灵芝多糖;液体发酵;发酵动力学;药理作用【作者】解修超;贾少杰;彭浩;邓百万【作者单位】[1]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2]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汉中723000;;[1]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1]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2]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汉中723000;;[1]陕西理工大学生物科学与工程学院,陕西汉中723000;[2]陕西省食药用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汉中723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Q920.6灵芝(Ganoderma lucidum)又名红芝、木灵芝,隶属于多孔菌科(Polyporaceae)灵芝属(Ganoderma Karst),作为珍贵的中药材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灵芝具有养心安神、止咳平喘、延年益寿的功效,对食欲不振、心悸、神疲乏力、高血压等疑难杂症均有显著疗效,是常用的滋补强壮、扶正固本的中药[1]。
2010年第12期(总第250期)吉 林 农 业JILIN AGRICULTURALNO.12,2010(CumulativetyNO.250)84 JILIN AGRICULTURAL人参Panax Ginseng C.A. Mey 为五加科人参属植物,是传统的中药,被誉为百草之王,中国东北三宝之首,含有皂苷、多糖、挥发油、生物碱、氨基酸、多肤等多种化学成分。
人参的主要药用成分为人参皂苷,国内外研究报道很多。
从1980年开始,先后确定人参果胶具有药理活性[1-4]。
人参多糖是研究较早的多糖类生物活性成分,但其对人体的强壮作用无法与人参皂苷相比,其生物活性主要表现在抗氧化活性方面[5]。
后又为了更好的开发人参的地上部分,先后系统地从人参的茎、叶、果中提出水溶性多糖[6-10]。
作为人参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
人参多糖具有抗氧化,增强免疫、抗肿瘤等生理功能。
出于人参多糖良好的多种生物活性及良好的临床效果,多年来在国内外己成为中药提取及中草药现代化研究的焦点之一[11]。
本实验探讨了人参粗多糖及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的含量,并比较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旨在为更好地将人参多糖应用到临床医疗及保健之中,最大效果的发挥其作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材料1.1.1 样品 所用人参采自吉林省长白县,采收时间为九月,为四年生人参。
(所用材料经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张连学教授鉴定。
)1.1.2 仪器与试剂 无水葡萄糖、DPPH 为化学纯,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HH-6B 数显恒温水浴锅(金坛市精达仪器制造厂);LD5-2A 型离心机(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85-2数显恒温磁力搅拌器(金坛市大地自动化仪器厂);真空干燥器(金坛市富华仪器有限公司);UV-754分光光度计(山东高密彩虹分析仪器有限公司);KQ-250B 型超声波清洗器(昆山市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1.2 实验方法1.2.1 粗多糖的提取 分别取人参根粉末与人参茎叶粉末各30g ,精密称定。
中药抗糖尿病的研究进展D(保密论文在解密后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二〇年月日目录1. 糖尿病 ................................................................................................................................... - 1 -1.1糖尿病的分类 .................................................................................................................. - 1 - 1.2主要的发病机制 .............................................................................................................. - 2 - 1.3目前主要治疗方法 .......................................................................................................... - 2 -1.3.1口服降糖药物................................................................................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注射胰岛素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营养治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药抗氧化的作用机理及评价方法研究进展(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作者:李秋红,李廷利,黄莉莉,李飞【摘要】综述了中药抗氧化作用的可能机理和中药抗氧化作用的评价方法;重点介绍了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法、硫代巴比妥酸(TBA)法、Fe3+还原/抗氧化能力(FRAP)法和生物化学发光法4种目前常用的中药抗氧化作用评价方法及采用这些方法所取得的研究结果。
【关键词】中药;抗氧化作用;机理;评价方法Abstract:This article overviews the possible mechanism of antioxidation and the evaluation method of Chinese medicine;Four kinds of frequently used evauation methods for Chinese medicine at present are introduced mainly in this article,including DPPH,TBA,FRAP and biochemilemine scence.Some research results using these methods are also introduced.Key words:Chinese medicine; Antioxident activity;Mechanism; Evaluation method衰老的自由基(free radical)学说是英国的Harman于1956年最早提出的,该学说认为自由基攻击生命大分子造成组织损伤,是引起机体衰老的根本原因,也是诱发肿瘤等恶性疾病的重要原因[1]。
近年来,新的抗氧化机制不断被发现,人们越来越趋向于应用天然抗氧化剂,我国有丰富的中草药资源,它们的药效和安全性比较明确。
多糖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摘要: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 在生物体内起着重要作用, 随着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 多糖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
本文就多糖的一些显著的生物活性及在此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以下阐述。
关键词:多糖;生物活性;研究进展多糖(polysaccharides)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中,是构成生命的四大基本物质之一,它广泛参与了细胞的各种生命现象及生理过程的调节,如免疫细胞间信息的传递与感受,细胞的转化、分裂及再生等活动。
多糖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属非细胞毒物质, 同维持生物机能密切相关。
随着生物学、化学等学科的飞速发展,多糖的研究在医药领域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并且逐渐成为当今新药开发的重要方向之一。
目前对多糖的免疫药理及构效关系研究已进入了分子和受体水平,但总体上对多糖的结构及其生物活性的作用机理研究尚不十分清楚。
据文献报道多糖具有抗氧化、调节免疫、降血糖、抗衰老、抗肿瘤等重要的生物活性。
本文着重介绍了以上几种生物活性,并对其近几年来的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1多糖的生物活性1.1抗氧化自由基是人体内的正常代谢产物,具有调节细胞间的信号传递和细胞生长、抑制病毒和细菌的作用,一般情况下人体内的自由基处于动态平衡中,但是一旦该平衡被打破,就会造成机体在分子水平、细胞水平及组织器官水平的各种损伤,加速机体的衰老进程并诱发各种疾病,如炎症、肿瘤、衰老和辐射损伤等。
以上疾病的发生和发展与体内的自由基有密切的关系,而许多果蔬可以清除这些自由基并且能够预防上述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沈建林等[1]发现香蕉多糖在抑制羟基自由基诱导红细胞溶血和小鼠肝脏脂质过氧化方面均具有明显的抗氧化活性,对心血管疾病有一定的疗效,并且有一定延缓衰老的作用。
李雪华等[2]发现大枣多糖在全血生理环境下对全血中活性氧的清除能力最强;中华猕猴桃多糖[3]、油柑多糖[4]在体外对OH-和O2-有较强的清除作用(P<0.01);陈留勇等[5]发现黄桃多糖对羟自由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作用;吴华慧等[6]利用AP-TEMED法,对荔枝、龙眼果肉对活性氧自由基O2-的清除作用以及对龙眼、荔枝多糖的抗脂质过氧化物的作用进行了测定,发现两种水果果肉对活性氧具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在防止老年性的退行性变、预防和延缓衰老方面均有显著疗效。
1632019.09中医中药<<下转164页●基金项目:2018年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编号:201810199015)。
黄精多糖的功效及研究进展王佳鑫 沙昕宇 石佳莹 蔡雨良 张海瑞 甄慧燕长春中医药大学 吉林省长春市 130117【摘 要】黄精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是我国传统且普遍应用的中药材,能养气滋阴、强肾健脾、养肺润肺。
研究发现,黄精中的有效成分黄精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与抗肿瘤、抗菌和抗炎、抗衰老、抗病毒、降血糖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学习和增强记忆力功能、抑制骨质疏松、抗抑郁症和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
由于黄精多糖功效多样性,近年来对其功效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
本文总结大量相关资料,对其功效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
【关键词】黄精多糖;功效;研究进展黄精又名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筒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等,为黄精属植物。
研究发现,黄精中的有效成分黄精多糖具有增强免疫力与抗肿瘤、抗菌和抗炎、抗衰老、抗病毒、降血糖血脂及动脉粥样硬化、改善学习和增强记忆力功能、抑制骨质疏松、抗抑郁症和保护心肌细胞等作用。
由于黄精多糖功效多样性,近年来对其功效的研究热度只增不减。
本文总结大量相关资料,对其功效及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论述。
1 增强免疫力与抗肿瘤作用黄精多糖可以通过增强动物的免疫功能杀死肿瘤细胞。
黄精多糖可以增加小鼠脾和胸腺的功能,提升巨噬细胞吞噬指数和血清溶血素质量的质量,表明黄精多糖对免疫抑制的大鼠免疫力一定的影响[1]。
江华等人[2]研究了黄精多糖对移植瘤中的Hep 和EAC 的活性的影响,对比于空白对照组,黄精多糖不同剂量组的瘤质量均小于对照组。
张峰等人[3]用黄精多糖治疗小鼠肉瘤S 180腹水肿瘤和肝癌H 22实体瘤,发现黄精多糖具有显着的抗肿瘤作用,对腹水肿瘤和实体瘤均有抑制效果。
2 抗菌和抗炎作用炎症是身体对刺激的防御反应,但炎症也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并且还可能伴有细菌感染。
红芪多糖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摘要关键词:红芪多糖药理作用综述1 绪论1.1选题意义/背景及目的1.2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国内外有关红芪多糖的研究逐渐增多,但是对于红芪多糖的分离研究的相关报道却很少。
专业的红芪多糖的分离方法有很多,马丹采用了分步醇沉法分离红芪多糖,杨涛通过红芪提取红芪多糖的成分,分离提纯,陈同强等人则是通过提取红芪多糖,结合凝胶柱色谱分析得出了相关结论[4]。
红芪多糖中包含很多糖类成分,每一种糖类成分都可以分离出其他的糖类成分,每一种成分的作用都不同[5]。
红芪多糖的成分测定主要是采用色谱法,通过分析色谱,研究红芪多糖的成分组成以及构成比例。
总而言之,红芪多糖是一种杂多糖,其中的每一种糖类成分都有自己独立的组成结构,目前,国内外对红芪多糖的分离的相关研究还在持续进行中。
我国现在对于红芪多糖的研究,还处于初步阶段,我国测量红芪多糖的含量是通过比色法,对比苯酚和硫酸两种成分。
苯酚-硫酸比色法简单,易操作,只需要提取红芪中红芪多糖的成分,然后加入部分硫酸,片刻之后,观察红芪多糖的成分分离,通过比色法测量其变量和多糖含量[6]。
除了苯酚-硫酸比色法,还有许多其他方法测定红芪多糖的含量,比如魏舒畅等人就是采取了差示对比法,以葡萄糖为标准,测定红芪多糖的变化,这种方法被他们称之为改良差示酚硫法[7]。
还有,欧阳亦华,李冰等人[8],都采取了不同的方法进行了红芪多糖的含量测定,他们的方法各有不同,却也有所相似。
红芪多糖的含量测定,都需要在测定前,通过现代的分离提纯技术,提取出葡萄糖,乳糖等多种糖类成分,然后,用色谱法进行分析对比,测定每一种糖类成分的变化与含量变动[9]。
每一种方法都有优点,也都有缺点,因此,为了降低实验误差,研究者要在实验过程中,谨慎选择研究方法,谨慎操作,提高实验成功率和准确率。
色谱法测定红芪多糖的含量,是最普遍,最常用的方法,它是简单,易操作的,通过色谱分析结果,对比色差,就可以发展红芪多糖中每一种糖类成分的变化,其他的方法不如它简易,具体表现在色谱法不需要计算转换因子,但是色谱法也有自身的局限性。
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44(3):357-360Journal of Shando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Natural Science)白花丹参多糖含量测定及其抗氧化性研究刘振亮1,张昌军1,刘克2,孙立彦2*(1.泰山医学院化工学院,山东泰安271016;2.泰山医学院药学院,山东泰安271016)摘要:本文首次研究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性。
水浴回流法提取白花丹参多糖,并采用对亚油酸过氧化的抑制作用和还原力测定其抗氧化能力。
白花丹参多糖的总糖含量为34.2%。
在实验设置的浓度范围内,白花丹参多糖的抗氧化能力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1mg/mL的白花丹参多糖对亚油酸过氧化抑制率为23.05%。
白花丹参多糖表现出较高的抗氧化性。
关键词:白花丹参;多糖;提取;抗氧化性中图分类号:O65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2324(2013)03-0357-04THE STUDY ON DETERMINATION AND ANTIOXIDATION OF POLYSACCHARIDES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LIU Zhen-Liang1,ZHANG Chang-Jun1,LIU Ke2,SUN Li-yan2(1.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Taian271016,China;2.Collge of Pharmacy,Taishan Medical University,Taian271016,China)Abstract:This paper first studied the antioxidant activity of polysaccharide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 were extracted by the water bath reflux method.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in vitro of the polysaccharides were investigated by inhibition of linoleic acid peroxidation and determi-nation of reducing power.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 of total polysaccharides was34.2%.In the setting concentration range,the antioxidant activities of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 increased with the elevation of concentration.The inhibition rate of linoleic acid peroxidation of1mg/mL polysaccharides was23.05%.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olysaccharides from 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 had high antioxidant activity.Key words:Salvia miltiorrhiza f.alba;polysaccharides;extraction;antioxidant capability白花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f.alba C.Y.Wu et H.W.Li)是丹参的一个变型,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1],根入药,主要分布在山东省泰山及周边章丘、莱芜等地,生于山坡、林缘草丛,属泰山珍稀濒危药用植物[2]。
马齿苋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工艺研究进展多糖作为马齿苋药材当中一种很重要的活性成分,也是有效成分。
本文对马齿苋中多糖的药理作用及提取工艺进行综述,旨在为马齿苋中多糖的提取分离工艺及发展提供理论依据,为马齿苋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标签:马齿苋;多糖;药理作用;提取工艺;研究进展。
多糖作为马齿苋药材当中一种很重要的活性成分,有抗癌、抗氧化和降糖的生物活性作用[1]。
而马齿苋又被国家卫生部认定为药食两用的药材,在民间及临床当中应用非常广泛。
本文对马齿苋多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马齿苋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1 马齿苋多糖药理作用1.1 抗病毒。
多糖中的一种硫化多糖和一些多糖硫酸衍生物,都表现出了抗病毒活性的作用。
多糖可以直接抑制病毒进入人体细胞或妨碍病毒在细胞内的复制的一些机制。
硫酸多糖是多聚阴离子多糖,携带大量负电荷,其掩蔽了细胞或者病毒表面的正电荷,使病毒的吸附得到抑制。
1.2 提高免疫。
王曉波等[2]通过马齿苋多糖对小鼠腹腔注射,发现多糖对小鼠巨噬细胞的免疫功能具有影响,马齿苋多糖能激活巨噬细胞可能与多糖结合巨噬细胞的表面受体有关,马齿苋多糖能促进其分泌NO 以及释放效应因子IL-1,使免疫反应增强。
1.3 抗肿瘤作用[3]。
马齿苋多糖、灵芝多糖、银耳多糖、虫草多糖、香菇多糖[4]等都有抗肿瘤的作用。
另一类多糖具有细胞毒性,可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
1.4 降糖作用[4]。
多糖可以降低肝糖原、降血糖活性和促进组织器官对糖的利用,以及调节糖代谢酶的活性、保护胰岛细胞。
1.5 抗衰老作用。
牛广财等通过D- 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实验,来观察血清中丙二醛含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和对动物游泳时间及缺氧存活时间[5]。
1.6 氧化作用。
牛广财[6]等采用碘量法对马齿苋多糖的抗坏血酸与抗氧化性能协同增效的作用研究,以芝麻油、猪油作为底物发现,马齿苋多糖对油脂也有抗氧化的能力。
1.7 其他作用。
枸杞多糖的功效及前景摘要:枸杞多糖是传统药食两用的枸杞子的主要功效成分,近年来研究表明其具有增加免疫能力、抗氧化和延缓衰老、抗肿瘤、神经保护、抗辐射、保护生殖系统等功能,本文对其功效及前景进展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枸杞多糖;功效;前景;正文:枸杞为茄科,枸杞属落叶灌木植物,是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我国有7个种和2个变种,目前我国枸杞业主要有4大产区:宁夏、河北、内蒙古、新疆,绝大多数栽培品种均引自宁夏枸杞系列品种。
枸杞具有多方面的药理作用和生物活性功能。
近年的医学研究表明,枸杞中含多种营养成分和微量元素,高含量的多糖( >40%)是枸杞重要的化学特征,可以通过水煮获得粗多糖,多糖对免疫起到正调节的作用。
其中主要有效成分为枸杞多糖,它已成为保健食品的一种重要功能性添加剂。
[1]在众多关于枸杞和枸杞多糖的文献中(包括英文文献),多数为我国学者的研究,但近几年来,国外学者也开始对其功效和机制开展研究。
本文就近年来枸杞多糖在抗氧化、抗肿瘤、降血糖和血脂、免疫调节、神经保护作用及生殖系统保护等方面的生物功效研究进展及应用状况进行综述。
一、枸杞多糖的生物功效(一)抗氧化及抗衰老氧化应激的积累将促进衰老过程,枸杞多糖抗衰老的实验多用自由基作为毒素载体。
枸杞多糖的抗氧化功能在大量的体外实验中被证实。
[2]有报道表明枸杞多糖在体外多种抗氧化体系中表现出抗氧化能力,如抑制1,1—二苯基—2—苦基肼( DPPH)自由基的作用、显著的还原能力、超氧化物清除能力、抑制过氧化氢自由基介导的小鼠红细胞溶血能力和亚铁离子螯合能力。
用60Co射线照射大鼠肝脏微粒体悬液或有枸杞多糖的微粒体悬液,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可以抑制因辐射引起的巯基蛋白丢失,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 T)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失活,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其作用好于维生素E。
多数报道所用的枸杞多糖为枸杞子经去脂、水提、醇沉得到的总多糖提取物,罗琼200年报道,枸杞水提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高于水提、醇沉的粗多糖,而后者又高于经DEAE纤维素柱纯化得到的组分枸杞多糖 X的抗氧化能力,粗提枸杞多糖混合物中含有类胡萝卜素、核黄素、抗坏血酸、硫氨素和烟酸等可能也参与了抗氧化反应。
中药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综述)
作者:辛晓林, 刘长海
作者单位:辛晓林(山东烟台师范学院生物系 山东 264025), 刘长海(陕西延安大学生物系 陕西716000)
刊名: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年,卷(期):2000,23(5)
被引用次数:32次
1.周妍.王凌.孙利芹.王长海叉鞭金藻多糖的分离纯化及体外抗氧化作用研究[期刊论文]-烟台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工程版) 2010(4)
2.曾红.周忠波.张利莉.胡建伟裂盖马鞍菌提取物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期刊论文]-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 2009(4)
3.孙设宗.唐微.张红梅.赵杰云芝多糖、维生素E对小鼠CCl4肝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期刊论文]-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0)
4.刘古锋.吴伟康.段新芬.赵迟.唐娟附子多糖对力竭运动小鼠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期刊论文]-陕西医学杂志
2008(5)
5.郑颖.王辉.郭国庆.黄雪松.沈伟哉大蒜多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PC12细胞增殖的影响[期刊论文]-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与医学版) 2008(2)
6.刘古锋.吴伟康.段新芬.赵迟.唐娟附子多糖对力竭运动小鼠心肌过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期刊论文]-海南医学2008(7)
7.岳晓莉.李萍.张甘霖.梁代英.黄启福黄芪多糖对表柔比星致小鼠表皮溃疡中氧化应激的调节作用[期刊论文]-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4)
8.屈岭.梁晓春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氧化应激关系的研究现状[期刊论文]-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07(8)
9.陶明煊.王峰.王晓炜.金鹏.程光宇大球盖菇多糖对小鼠心脏抗氧化作用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学 2007(9)
10.贾敏.杨铁虹.姚秀娟.孟嘉.孟静茹.梅其炳当归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作用研究[期刊论文]-中药材 2007(2)
11.周连文.刘新华.吕元琦.李新民酶-超声提取金丝枣渣多糖方法的研究[期刊论文]-农产品加工·学刊 2007(1)
12.陈少英.王卫东.石鹤茶树菇粗多糖体内抗氧化活性研究[期刊论文]-湖北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1)
13.陈少英.王卫东.章龙茶树菇菌丝体孢内多糖的抗氧化活性[期刊论文]-食用菌 2006(6)
14.罗祖友.严奉伟.胡筱波.吴谋成藤茶多糖组分AGP-3的体外抗氧化活性研究[期刊论文]-湖北民族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4)
15.梁桂宁.谢露.张剑歌.李志军.莫绣猛.麦家松海带多糖拮抗应激小鼠肾组织脂质过氧化的作用[期刊论文]-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2006(4)
16.梁桂宁.谢露.梁志锋.胡世风.王小玲海带多糖对应激小鼠脑组织SOD、MDA的影响[期刊论文]-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06(3)
17.王雪.丛建波.先宏.王长振.张清俊.周玉虹.王颖.孙存普.吴可F-苷肽对糖尿病小鼠血糖及抗氧化酶类活性的影响[期刊论文]-解放军药学学报 2006(2)
19.陈强.李玲.姜虹.孟洪琪.龚守良黄蘑多糖对小鼠骨髓细胞染色体的辐射防护作用[期刊论文]-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 2005(2)
20.罗祖友藤茶多糖与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1.罗祖友藤茶多糖与总黄酮的提取分离及生物活性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2.王宪昌甘薯茎蔓多糖提取、结构分析与生物活性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5
23.莫英盾叶薯蓣种子萌发、组织培养以及生长温度对盾叶薯蓣叶片POD等生理特性影响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2005
24.司方方不同方式制备的四君子汤对脾虚小鼠抗氧化能力的影响[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5.刘凤紫菜多糖的提取、理化性质及其活性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6.贾敏当归多糖硫酸酯抗艾滋病作用及其机制的研究[学位论文]硕士 2005
27.刘天龙.许剑琴多糖现代研究及应用进展[期刊论文]-中国兽医杂志 2004(3)
28.郑德勇.安鑫南植物抗氧化剂的研究概况与发展趋势[期刊论文]-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4(3)
29.范莹新型抗AD药物971对东莨菪碱模型大鼠的作用及影响记忆功能机制研究[学位论文]博士 2004
30.耿建军.张学明.贺俊平.董常生增蛋散对蛋鸡内分泌及消化作用的影响[期刊论文]-中国兽医学报 2003(4)
31.张全斌.于鹏展.周革非.李智恩.徐祖洪海带褐藻多糖硫酸酯的抗氧化活性研究[期刊论文]-中草药 2003(9)
32.周林珠.杨祥良.周井炎.徐辉碧多糖抗氧化作用研究进展[期刊论文]-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2002(4)
本文链接:/Periodical_bjzyydxxb200005018.aspx
授权使用:浙江工业大学图书馆(zjgydxtsg),授权号:e4f23825-7fa8-4c84-ae0d-9f0e01479d1b
下载时间:2011年6月2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