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人教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六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 格式:docx
- 大小:49.65 KB
- 文档页数:7
第 1 页 共 7 页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测试题
四年级语文(5—6单元)
班别: 姓名: 学号:
一、听读部分(10分)
1.听读音,写词语。(每个读两遍,注意把字写在格中间。)(4分)
2.听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读两遍)
(1)根据听到的内容作出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①“扁桃腺”这东西是“淋巴组织”的结合,淋巴腺之一大种。( )
②动物体内之有“淋巴组织”是没有抵抗作用的。 ( )
③淋巴细胞也就是抗敌的细胞,是白血球之一种。 ( )
④淋巴这红色的流液,实富有排除外物的力量呀。 ( )
(2) 就是淋巴组织最高的建筑物。(2分)
二、积累运用(32分)
1.看拼音写词语。(4分)
dù juān gē bo jù jí jié nàn
( ) ( ) ( ) ( )
2. 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2分)
重荷.(hé hè) 刹.那(chà shà)
3.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重荷. 负荷. 荷.花 B.吧.嗒 酒吧. 吧.台
C.哇.啦 哇.塞 好哇. D.倔强. 强.大 勉强.
4.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图书馆里十分清静..,大家都在认真地看书。 题号及赋分 书写
2分 一
10分
二
32分 三
26分 四
30分 以上五项合计 发展题
10分 总分 等级
得分
第 2 页 共 7 页 B.一刹那间....,倾盆的大雨从天而降,把我们淋成了落汤鸡。
C.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的人们把小偷给围了起来。
5.把下面与“古人读书求学的故事”有关的成语补充完整。(6分)
( )( )夜读 ( )梁( )股 凿壁( )( )
( )( )成针 程门( )( ) 手不( )( )
6.按要求完成句子。(6分)
(1)这不是伟大的奇观吗?(改为陈述句)
(2)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絮絮地飞起来。(缩句)
(3)雨来游泳本领高。 雨来很机灵。(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7. 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2分)
(1)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 ( )
(2)太阳下,雪峰间的云影就像白缎上绣了几朵银灰色的花。( )
8.日积月累(8分)
(1)胤恭勤不倦,
。家贫不常得油,夏月则练囊盛数十萤火以照书, 。
(2)众鸟高飞尽, 。 ,只有敬亭山。
三、阅读与理解。(26分)
(一) 课内阅读。(11分)
出金华城大约五公里到罗店,过了罗店就渐渐入山。公路盘曲而上。山上开满了映山红,无论花朵还是叶子,都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油桐也正开花,这儿一丛,那儿一簇,很不少。山上沙土呈粉红色,在别处似乎没有见过。粉红色的山,各色的映山红,再加上或浓或淡的新绿,眼前一片明艳。
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入山大约五公里就来到双龙洞口,那溪流就是从洞里出来的。
第 3 页 共 7 页 在洞口抬头望,山相当高,突兀森郁,很有气势。洞口像桥洞似的,很宽。走进去,仿佛到了个大会堂,周围是石壁,头上是高高的石顶,在那里聚集一千或是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泉水靠着洞口的右边往外流。这是外洞。
1.“那一簇”的“簇”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它在短文中的意思是( ):①聚集,丛凑,或丛聚成的堆或团。 ②极新,常用来形容衣服 。 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的东西。(2分)
2.找出短文中的两对反义词,写在下面的括号里。(2分)
( )-------( ) ( )-------( )
3.作者在具体介绍外洞的特点时,用了( )和( )两种方法。(2分)
A.打比方 B.举例子 C.列数字 D.拟人
4.从“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这句话,你体会到作者怎样的心情?(2分)
5.作者在介绍洞口的时候,用“在那里聚集一千或八百人开个会,一定不觉得拥挤”来说明,你觉得这样介绍有什么好处?(3分)
(二)阅读短文,完成下列问题。(15分)
小英雄王二小
一天,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鬼子的炮弹落到了二小的家里。在山上放牛的二小惊恐地看着遮天蔽日的浓烟烈火,他不能相信,刚才还温暖的家和亲爱的爹娘顷刻间就灰飞烟灭了。
鬼子的大扫荡开始了,吴连长带着队伍去山那边,说要做个包围圈等鬼子来钻。鬼子来了。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就唱着放牛歌走了出来。鬼子看到了山坡上的二小,要二小为他们带路。二小牵着一头壮牛,就带着鬼子走了。
二小领着鬼子在山里转圈,狡猾的鬼子起了疑心,鬼子头儿拔出战刀威胁二小。可是,二小心里很镇定,几句话就骗过了鬼子,鬼子相信了二小,就跟着他走了。
到了八路军埋伏的山沟,二小机灵地从沟边往山上跑。吴连长一边高喊要二小快跑,一边开枪打死了向二小瞄准的鬼子。可是鬼子小队长端着枪追上了二小,把刺刀扎进了二小的身体,将二小挑到了山坡上。
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了每一片树叶和每一棵绿草。
八路军发起了进攻,消灭了鬼子。大壮牛像是要报仇,用尖角挑死了鬼子小队长。
乡亲们把二小放到担架上,吴连长喊着二小,乡亲们喊着二小,可是二小安详地闭着眼睛。他再也听不到了。
第 4 页 共 7 页 太阳也仿佛被染红了,满山都飘着红色的树叶,那景色,美丽极了。
1. “惊恐”的意思是 ;王二小惊恐的原因是
。(4分)
2.“二小看到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心里着急”这句话中的“着急”指的是( )(2分)
A. 王二小看见鬼子向乡亲们转移的方向走去,担心乡亲们的安全,所以着急。
B. 王二小担心鬼子立刻上山,所以着急。
3.用“ ”画和最后一个自然段相照应的句子。(2分)
4.这篇短文主要写了
,表现了王二小 的精神品质。(4分)
5. 读了这篇短文,你想对王二小说些什么?(3分)
四、习作(30分)
题目:《我学会了 》
要求:你学会的哪件事情,让你最有成就感?把它填在横线上,再把学做这件事的经历、体会和大家分享。字数350字左右。
五、发展题。(10分)
按要求回答问题:(每小题各2分)
1.细菌最喜欢的温度是( )。
A.30℃ B.20℃ C.37℃ D.100℃
2.完全色盲的人很少很少,我们见到的色盲有( )。
A.绿盲 B.紫盲 C.蓝盲 D.黄盲
3.横行欧洲的黑死病(大鼠疫),是发生在( )世纪。
A.10 B.14 C.17 D.20
4.以下是唐代诗人的有( )
A. 刘禹锡 B.苏轼 C.程颢 D.李白
5.“如今直上银河去”的下一句是( )
A.同到牵牛织女家 B.斜风细雨不须归 C.绿叶成阴子满枝 D.柳暗花明又一村
第 5 页 共 7 页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50分)
1.听读音,写词语。(词语读两遍)(4分)
灿烂 范围 宽广 昏暗
2.听读短文,回答问题。(短文读两遍)(6分)
“扁桃腺”这东西是“淋巴组织”的结合,淋巴腺之一大种。在腭部有腭扁桃腺,在咽喉间有咽扁桃腺,在小脑上有小脑扁桃腺。如此之类的扁桃腺,自我闯入动物体内之后,都曾一一碰到了。
动物体内之有“淋巴组织”是含有抵抗作用的。淋巴细胞也就是抗敌的细胞,是白血球之一种。所以淋巴这草黄色的流液,实富有排除外物的力量呀,我往往为它所驱逐而逃亡。
那么,扁桃腺就是淋巴组织最高的建筑物,就是动物身内抗菌的大堡垒了。当我初从鼻孔或口腔进到舌上喉间的时候,真是望之而生畏。
(1) √ × √ × (2)扁桃腺
二、积累运用
1.(4分)杜鹃 胳膊 聚集 劫难
2. hè chà
3.(2分)B
4.(2分)A
5.(6分)囊萤夜读 悬梁刺股 凿壁偷光 铁杵成针 程门立雪 手不释卷
6.(6分)(1)这就是伟大的奇观。
(2)苇絮飞起来。
(3)雨来不但游泳本领高,而且很机灵。
7.(2分)1.设问 2.比喻
8.(8分)(1)博学多通 以夜继日焉
(2)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三、阅读与理解。(20分)
(一) 课内阅读
1. C ③
第 6 页 共 7 页 2.(宽——窄)、(缓——急)
3. A、C
4.示例:我体会到作者当时轻松、愉快的心情。
5.示例:用列数字的方法形象地写出了双龙洞的宽大和宽阔。
(二)课外阅读
1.七、1.惊慌恐惧
他看见炮弹落在了他的家,想到父母还在家里,顿时感觉家没有了,所以他惊恐
2. A
3.二小像一片树叶一样落了下来,满山的树叶都一起落了下来,鲜血染红了每一片树叶和每一棵绿草。
4.王二小为了乡亲们的安全转移,把敌人引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最后惨遭
敌人杀害的事情 机智勇敢、不怕牺牲
5.示例:王二小,你真是一个不怕牺牲、热爱祖国的小英雄。
四、习作略。(30分)
五、发展题(10分)
1. C
2. ABCD
3. B
4. AD
5. A
第 7 页 共 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