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枢多巴胺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多巴胺的名词解释多巴胺,又称为3,4-二羟基苯乙胺(3,4-Dihydroxyphenethylamine),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激素,被广泛认为在人类身体的正常功能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它是一种化学物质,由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在体内的分解产生。
多巴胺被认为是决定我们感受到的愉悦、幸福和奖赏的重要成分。
1. 多巴胺的功能与意义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许多重要的角色。
首先,它是一种神经递质,负责在神经元间传递信号,与许多认知和情绪过程有关。
多巴胺在大脑中的不同区域起到不同作用,例如与奖赏相关的运动和学习,与动机和激励相关的决策制定,以及调节情绪和注意力等。
其次,多巴胺也是身体内的一种激素,可以通过血液传输到不同的器官,并起到调节和影响多种生理过程的作用。
例如,它可以增加心脏收缩力,提高血压;促进肠道蠕动,调节消化系统;以及影响胃酸分泌和胃肠道平滑肌的收缩等。
最重要的是,多巴胺被视为奖赏系统的一部分,它与一系列感觉愉悦的体验有关。
当我们从吃美食、锻炼身体、获得成就或获得赞美等活动中获得快乐时,多巴胺的水平通常会升高。
这种奖赏机制是动物进化过程中的重要适应,保证了个体生存和繁衍的动力。
2. 多巴胺与欲望、成瘾和快乐多巴胺的作用也与欲望、成瘾和快乐紧密相关。
大脑中的奖赏途径与多巴胺水平密切相关,当我们实现自己的欲望、追求自己的目标或者获得快乐时,多巴胺在奖赏途径中高度活跃,使我们感到愉悦和满足。
然而,与多巴胺相关的奖赏系统对于成瘾行为也可能产生负面影响。
当我们陷入对某种奖励的滥用,如毒品、赌博或者手机游戏等,多巴胺的释放和奖赏途径的过度激活可能会导致成瘾行为的形成。
成瘾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和生理过程,而多巴胺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虽然多巴胺与快乐等正面情感有关,但是多巴胺并不是唯一决定人类幸福的因素。
人的幸福感的形成和维持是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交关系、自我实现和内在情感等。
多巴胺只是其中的一种调节因子,而与幸福感本身的复杂性相比,它具有更为局部和特定的作用。
多巴胺化学相关知识点总结一、多巴胺的化学结构多巴胺是一种含有双酚结构的芳香胺类神经递质,其化学结构为4-羟基-3,5-二甲基苯乙胺。
它的分子式为C8H11NO2,分子量为153.18。
多巴胺分子中含有两个酚基和一个胺基,这使得它具有良好的生物活性和生物利用度。
多巴胺通过在神经元之间传递信号,调节大脑中的神经传导,从而影响多种生理过程。
二、多巴胺的合成与代谢多巴胺是由酪氨酸(tyrosine)合成而来的一种生物胺类,其合成途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酪氨酸被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作用后形成3,4-二羟基苯丙氨酸,然后经过羟基化反应形成多巴,最后再经过羧酸脱羧酶的作用,多巴转化为多巴胺。
多巴胺在体内主要由多巴酸羟化酶(dopamine beta-hydroxylase)转化为去麻黄碱,再由甲基转移酶(methyltransferase)转化为肾上腺素。
多巴胺的代谢途径主要包括儿茶酚氧化酶(catechol-O-methyltransferase)和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两条途径。
儿茶酚氧化酶是一种对多巴胺具有较高亲和力的酶,它将多巴胺转化为3-甲氧基多巴胺(3-MT),然后经单胺氧化酶的作用转化为3,4-二羟基苯乙酸,最后在肾上腺素能途径中进一步被转化。
三、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受体是多巴胺在细胞膜上的受体蛋白,通过与受体结合发挥其生物学效应。
根据其分子结构和信号转导机制的差异,多巴胺受体主要分为D1类(包括D1和D5两个亚型)和D2类(包括D2、D3和D4五个亚型)两大类。
D1类受体主要激活腺苷酸环化酶(adenylyl cyclase)信号转导通路,而D2类受体主要抑制腺苷酸环化酶信号转导通路,从而调节细胞内的第二信使水平和细胞的生物学功能。
四、多巴胺的作用机制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调节运动功能、情绪、奖励机制等多种生理过程。
多巴胺与行为揭示大脑中的奖励行为机制大脑是人类最为复杂的器官之一,负责控制人体的各种行为和思维活动。
而奖励行为机制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调节方式,影响着人类的行为和情感。
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参与了奖励行为机制的调节,对于人类的情绪、学习、记忆以及物质满足等方面有着深远影响。
1. 多巴胺的作用与功能多巴胺是一种在神经系统中起到传递信号的化学物质,它由多巴胺神经元合成并释放。
多巴胺在大脑中的许多区域都有分布,包括中脑中心区域、大脑皮层和深部结构等。
它与运动、情绪、学习以及奖赏相关的行为密切相关。
2. 多巴胺与奖励行为奖赏行为是指通过获得积极的刺激而引起的满足感和愉悦感。
多巴胺在奖励行为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当我们做出一种有益于自身生存或满足需求的行为时,如进食、性行为等,多巴胺神经元会受到活化并释放多巴胺,使我们感到快乐和满足。
这种奖励反馈对我们的生活习惯、学习记忆等方面起着巨大作用。
3. 菲利普斯经典实验为了进一步研究多巴胺与奖励行为之间的关系,科学家菲利普斯进行了一项经典实验。
他把被试者分为两组,其中一组通过某种行为来获得奖励,而另一组没有任何奖励。
结果发现,获得奖励的组显示出多巴胺水平升高的趋势,而未获得奖励的组的多巴胺水平保持不变。
4. 多巴胺与成瘾行为多巴胺的作用不仅限于正常的奖励行为,它也与某些成瘾行为密切相关。
例如,吸食毒品、赌博等行为会导致多巴胺水平升高,引起人们的满足感和愉悦感,从而形成成瘾。
这也是为什么某些人对成瘾行为难以自拔的原因之一。
结论多巴胺在大脑中的奖励行为机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参与了奖励行为的调节,影响了人类的情绪、学习、记忆以及成瘾等方面。
通过对多巴胺与奖励行为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行为背后的神经机制,有助于心理学、神经科学等领域的发展。
(以上为1500字的文章,根据题目和要求进行了相关内容的展开和论述。
文章结构清晰,思路连贯,语言流畅,没有影响阅读体验的问题。
多巴胺作用机理范文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多巴胺的作用机理涉及到多个不同的途径和受体,下面将详细介绍多巴胺的作用机理。
1. 多巴胺的合成:多巴胺的合成过程可以分为两个主要步骤。
首先,多巴胺前体酪氨酸通过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在细胞质中转化为多巴胺。
随后,多巴胺通过多巴胺-β-羟化酶(dopamine-β-hydroxylase)在嗜铬颗粒中继续转化为去甲肾上腺素。
2.多巴胺受体:多巴胺受体是多巴胺作用的关键因素。
目前已知有五种多巴胺受体亚型,分别是D1、D2、D3、D4和D5、这些受体主要分布在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区域和细胞类型中。
D1受体属于兴奋型受体,而D2受体则属于抑制型受体。
3.多巴胺通路:多巴胺参与调节多个神经通路的功能,其中包括运动、认知、奖赏和情绪等。
以下是多巴胺参与的几个重要通路:-新皮质-纹状体通路:这是运动控制的主要通路,参与运动的调节以及与帕金森病等运动障碍相关的疾病。
-边缘系统通路:这个通路与情绪和奖赏相关,包括海马-纹状体通路,以及前额叶皮质-纹状体通路。
-间脑-下丘脑通路:多巴胺对于下丘脑的神经内分泌活动起到重要作用,包括调节垂体的激素分泌。
-多巴胺-前额叶皮质通路:这个通路与认知功能相关,参与决策制定和注意力等认知过程。
-多巴胺-嗅球通路:多巴胺参与调控嗅觉过程,包括嗅觉注意和学习记忆。
4.多巴胺功能调节: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扮演多种调节功能-运动调节:多巴胺对运动的调节作用是多巴胺最经典的功能之一、它通过参与新皮质-纹状体通路来调节运动的执行和收敛。
-奖赏系统:多巴胺在奖赏学习和获得性行为中起到重要作用。
奖赏行为引发多巴胺的释放,进而产生满足和快乐的感觉。
-认知功能:多巴胺参与调节认知功能,如注意力、学习记忆、决策制定等过程。
特别是在前额叶皮质-纹状体通路中发挥重要作用。
-情绪调节:多巴胺可以调节情绪的产生和表达,参与情绪的感受和调节。
多巴胺化学结构式
多巴胺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可以在中枢神经系统和外周神经
系统中发现,这是一种典型的表现性荷尔蒙,可以发挥关键作用,以
维护和调节许多神经功能。
多巴胺在氨基甲酸氧化生物质反应中合成,其化学式为C8H11NO2,其中氮原子数为2个,氧原子数为2个,碳原子数为8个,氢原子数
为11个。
电子结构主要由三个环(二甲基和氨基甲酸醛)和一个甲
酸酯基组成。
多巴胺在神经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它能促进信号的传递,激活
和保护记忆,参与我们的注意力机制,调节我们的情绪和欲望,以及维
持大脑的内部平衡,并帮助我们实现早期与新行为的内在联系。
多巴胺也可以在机体内发挥重要作用,它可以帮助平衡身体的内
部环境,提高和安抚情绪,增强记忆和注意力,降低疼痛感和皮肤反应,以及促进激素的分泌等等。
多巴胺的化学结构形式是极其重要的,它提供了完整的神经传输
信息,可以解释多巴胺的理论作用机制并帮助精确研究它的药效作用。
通过了解多巴胺的结构,我们可以为精神、物理和药理方面的研究提
供基础,以及研究由生物学作用机制解释的药物作用。
多巴胺多巴胺(C6H3(OH)2-CH2-CH2-NH2) 由脑内分泌,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氨基乙基)-1,2-苯二酚(4-(2-aminoethyl)benzene-1,2-diol)。
Arvid Carlsson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多巴胺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爱情其实就是因为相关的人和事物促使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导致的结果。
吸烟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
根据研究所得,多巴胺能够治疗抑郁症;而多巴胺不足则会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严重会令病人的手脚不自主地震动或导致帕金森氏症。
2012年有科学家研究出多巴胺可以有助进一步医治帕金森症。
治疗方法在于恢复脑内多巴胺的水准及控制病情。
德国研究人员称,多巴胺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这一发现或有助于阿尔茨海默氏症的治疗。
多巴胺最常被使用的形式为盐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有光泽的结晶。
无臭,味微苦。
露置空气中及遇光色渐变深。
在水中易溶,在无水乙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极微溶解。
熔点243℃-249℃(分解)多巴胺也是大脑的"奖赏中心",又称多巴胺系统。
基本介绍多巴胺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1,2-二醇,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
这种脑内分泌物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爱情其实就是因为相关的人和事物促使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导致的结果。
所以,吸烟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
根据研究所得,多巴胺能够治疗抑郁症;而多巴胺不足则会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严重会令病人的手脚不自主地震动或导致帕金森氏症。
最近,有科学家研究出多巴胺可以有助进一步医治帕金森症。
治疗方法在于恢复脑内多巴胺的水准及控制病情。
《多巴胺的作用及副作用 [多巴胺的作用]》摘要:这种多巴胺高可以鼓励人们继续良好的决策,比如锻炼,还是坏的,比如使用药物,这种神经递质和神经细胞处理身体的学习、运动、记忆、注意力,和大脑的愉悦和奖赏系统,其中的一些食物,可以帮助增加多巴胺水平,杏仁、香蕉、鳄梨、青豆和芝麻和南瓜种子多巴胺由脑内分泌,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下面一起来详细了解多巴胺的作用吧。
1、多巴胺帮助身体保持正常功能在中枢神经系统领域,多巴胺帮助身体保持正常功能。
已知多巴胺水平下降与帕金森氏病联系在一起,在这种荷尔蒙缺乏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颤抖,虚弱和思维混乱,这也是许多帕金森氏病患者不能很好控制身体的原因所在。
2、多巴胺在物质成瘾方面扮演角色多巴胺还在物质成瘾方面扮演一定角色,因为它是大脑动机系统的一部分。
一些药物能刺激多巴胺分泌,但在药物失去效力后,就会感觉抑郁和情绪低落,只能再次使用药物提高它的水平。
在大脑迅速识别出能刺激多巴胺分泌的药物时,就会产生依赖。
这种神经传递素也与一些生理疾病联系在一起,如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
此外,它还涉及多动症,因为多巴胺水平降低使人难以集中注意力。
3、多巴胺控制情绪在一个正常的大脑,某些细胞释放多巴胺,当人经历愉快的东西,比如享受一顿饭,开车的时候真的快或慢跑。
这种多巴胺生产有助于调节情绪。
人们会重复的行为当他们收到多巴胺的良好感觉。
这种多巴胺高可以鼓励人们继续良好的决策,比如锻炼,还是坏的,比如使用药物。
4、多巴胺控制一个人的能量水平多巴胺还可以控制一个人的能量水平。
这种化学物质会增加身体的新陈代谢,增加能量水平。
代谢可以导致体重增加一个人的身体燃烧热量更快。
多巴胺的神经突触,在大脑中开放区域。
缺乏多巴胺会让人感到懒散乏力、头昏眼花,这种低水平的多巴胺的来源突触不解雇或说别人不是在开足马力。
多巴胺是一种体内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这是一个化学工作发送消息到神经细胞,使他们能够相互通信。
多巴胺与运动控制深入了解帕金森病等神经运动障碍的机制神经运动障碍,如帕金森病,是一类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
多巴胺是一个关键的神经递质,已被证实与运动控制及神经运动障碍的机制密切相关。
本文将探讨多巴胺在帕金森病等神经运动障碍中的作用和作用机制。
一、多巴胺的作用多巴胺是一种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作用的神经递质。
它参与了多个功能系统,包括运动控制、奖赏行为和情绪调节等。
在运动控制方面,多巴胺的主要作用是调节运动信号的传递和协调。
二、帕金森病的特点帕金森病是一种普遍性的神经运动障碍,其特点是运动功能的丧失和肌肉刚度。
这种疾病主要由多巴胺系统的退化引起,导致大脑中的多巴胺水平降低。
三、多巴胺降解和合成的影响多巴胺的降解由多巴胺β-羟化酶(DBH)和多巴胺酸羧化酶(DDC)催化。
在帕金森病患者中,这些酶的活性可能受到影响,导致多巴胺水平降低。
此外,多巴胺合成的前体酪氨酸和酪氨酸羟化酶的活性也可能受到损害,进一步影响多巴胺的合成。
四、多巴胺神经元的退化帕金森病中的多巴胺系统退化主要影响到黑质中的多巴胺神经元。
这些神经元的退化导致了多巴胺水平的降低,从而影响了运动控制和神经运动功能。
五、多巴胺受体的作用多巴胺通过与其受体结合来发挥作用。
具体来说,D1和D2是两种主要的多巴胺受体亚型。
它们在运动控制和神经运动功能中发挥不同的作用。
在帕金森病中,多巴胺水平下降,导致D2受体激活增加,从而产生不平衡的效应,进一步损害运动控制。
六、药物治疗与多巴胺目前,帕金森病的常用治疗方法是使用多巴胺激动剂。
这些药物可以增加多巴胺水平,从而改善运动控制和神经运动功能。
然而,长期使用或过度使用多巴胺药物可能导致副作用和耐药性。
结论多巴胺在运动控制和神经运动障碍中起着重要作用。
在帕金森病等神经运动障碍中,多巴胺系统的退化和多巴胺受体的不平衡都是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因素。
通过理解多巴胺与神经运动障碍的关系,我们可以为开发新的治疗方法和药物提供指导,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
多巴胺各种剂量的作用多巴胺是一种神经递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不同剂量的多巴胺将对身体产生不同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多巴胺在不同剂量下的作用和效果。
低剂量多巴胺的作用低剂量多巴胺在神经系统中起着调节和促进作用。
下面是一些低剂量多巴胺的作用:1.抗抑郁:低剂量多巴胺能够提升人的情绪和情绪状态,从而减轻抑郁症状。
多巴胺能够刺激脑内的愉悦感受区域,增加人的快乐感。
2.增强学习记忆:低剂量多巴胺有助于提高大脑的学习和记忆能力。
它能够加强神经元之间的通信,促进信息传递和存储,提高学习效果。
3.提升动力:低剂量多巴胺能够增加人的动力和积极性。
它能够激发大脑中的奖赏系统,增加人们对于目标的追求和努力。
4.抗焦虑:低剂量多巴胺有镇定和放松的作用,能够减轻焦虑和紧张情绪。
中剂量多巴胺的作用中剂量多巴胺对神经系统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并且可能产生一些副作用。
以下是中剂量多巴胺的主要作用:1.增强运动能力:中剂量多巴胺能够增加肌肉的协调性和控制能力,从而提高运动能力。
它被广泛应用于运动员和运动训练中,以增强训练效果。
2.增加身体能量:中剂量多巴胺能够提高人体的能量水平,改善身体的活力和耐力。
它能够促进脂肪燃烧和能量代谢,增加身体的活动能力。
3.抗病毒作用:中剂量多巴胺能够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抗病毒能力。
它能够促进免疫细胞的活化和增殖,增加机体对病毒的抵抗力。
4.改善认知功能:中剂量多巴胺有助于提高大脑的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判断力和决策能力等。
它能够调节神经递质的平衡,增强大脑的信息处理能力。
高剂量多巴胺的作用高剂量多巴胺通常用于特定的医疗治疗,例如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
以下是高剂量多巴胺的主要作用:1.缓解帕金森病症状:高剂量多巴胺是帕金森病治疗的主要药物之一。
它能够补充和替代人体缺乏的多巴胺,减轻肌肉僵硬、震颤和运动障碍等症状。
2.促进心血管功能:高剂量多巴胺可以增加心脏的收缩力和排血量,改善心脏功能。
氯丙嗪中枢作用及临床应用氯丙嗪是一种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具有强烈的中枢抑制作用。
其化学结构为苯海拉明衍生物,属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
氯丙嗪通过阻断中枢多巴胺受体的作用来产生抗精神病效果。
以下将分别从氯丙嗪的中枢作用和临床应用两个方面来阐述。
氯丙嗪的中枢作用主要通过以下几种机制来实现:1.多巴胺拮抗作用:氯丙嗪抑制多巴胺D2受体的活性,减少多巴胺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传递,从而降低多巴胺能神经递质系统的过度激活,减轻幻觉、妄想等精神病症状。
2.抗胆碱能作用:氯丙嗪具有抗胆碱能作用,能够阻断M1受体的活性,从而抑制乙酰胆碱的神经递质系统的活性,减轻病人出现的异动症状。
3.抗组胺作用:氯丙嗪能够阻断H1受体的活性,减轻过敏等引起的症状,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氯丙嗪的临床应用范围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精神分裂症:氯丙嗪是一种有效的抗精神病药物,可以用于治疗各类精神分裂症状,如幻觉、妄想、社交退缩等。
然而,由于其较强的镇静作用和副作用较多,因此用药时需要根据病情和个体反应作适当调整。
2.亢奋症:氯丙嗪在治疗亢奋症方面有一定疗效,可以通过抑制多巴胺系统的过度活跃来调节患者的行为和情绪。
尤其对于患有动力性亢奋和疯狂行为的患者效果较好。
3.抗焦虑和镇静作用:氯丙嗪具有镇静催眠作用,可以用于治疗焦虑和紧张症状。
它作为一种抗焦虑药物,可以减轻病人的紧张感和内心的不安。
4.治疗恶心呕吐:由于氯丙嗪具有抗组胺作用,因此常被用于减轻化疗或手术后引起的恶心和呕吐症状。
它作为一种抗呕吐药物,可以通过阻断组胺H1受体的活性来减轻症状。
5.其他临床应用:氯丙嗪还可以用于治疗其他一些疾病,如血管痉挛性疾病、癫痫等。
此外,由于氯丙嗪具有抗组胺作用,还常被用于皮肤过敏性疾病和过敏性鼻炎的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氯丙嗪虽然具有一定的药效,但也伴随着一系列的副作用,如嗜睡、低血压、肌张力降低、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等。
此外,还可能引起心律失常、眼压升高、肝功能损害等严重的副作用。
多巴胺多巴胺(dopamine, DA)是神经系统中另一类重要的儿茶酚胺类神经递质,其含量至少占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儿茶酚胺含量的50%。
多巴胺一度被认为仅是去甲肾上腺素生物合成过程中的中间产物。
1958年,瑞典药理学家Carlson首先报道纹状体内多巴胺含量极高,约占全脑多巴胺含量的70%,且和去甲肾上腺素的分布并不一致。
这使人们提出设想,多巴胺可能是脑内独立存在的神经递质。
60年代,人们证实帕金森病是黑质致密区多巴胺能神经元变性所致,用多巴胺的前体左旋多巴(L-DOPA)可获较好疗效,这对多巴胺的研究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70年代中,应用放射受体结合分析方法证实体内存在着多巴胺受体,某些化合物能与其结合而产生生理效应。
进入80年代后,大量实验深入分析了DA受体的亚型及其与多种生理功能和疾病的关系。
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发展,DA受体的不同类型得以克隆,其结构也被阐明。
第一节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分布及纤维联系一、多巴胺能神经元的主要分布采用荧光组织化学、免疫细胞和组织化学方法可以显示出多巴胺能神经元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分布。
Falck-Hillarp(1962)发现,神经元内的单胺类物质可与甲醛蒸汽反应,聚合成为异喹啉(isoquinoline)类化合物,该化合物在荧光显微镜下可发射出波长不同的荧光,神经元内的儿茶酚胺可转变成绿色荧光物,5-羟色胺可转变成黄色荧光物。
运用这一方法,中枢多巴胺能神经元的胞体分布被成功定位。
到目前为止,已知脑内有10个多巴胺细胞群,继去甲肾上腺素的A1 ~ A7细胞群之后,被命名为A8 ~ A17,其中A8 ~ A10细胞群分布于中脑,A11 ~ A14细胞群在丘脑,A15、A16位于端脑,A17在视网膜内(表1)。
A8 ~ A10细胞群集中了约70%的DA能神经元。
表1 脑内多巴胺能神经元胞体的定位A8 位于红核后方的网状结构内,内侧丘系外侧部的背侧A9 位于中脑大脑脚的背内侧黑质复合体,大部分位于致密部,少部分位于网状部A10 位于脚间核的背侧和腹侧被盖区。
多巴胺爱情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多巴胺(C6H3(OH)2-CH2-CH2-NH2)由脑内,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氨基乙基)-1,2-苯二酚(4-(2-aminoethyl)benzene-1,2-diol)。
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
多巴胺是一种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
这种脑内分泌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爱情其实就是因为相关的人和事物促使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导致的结果。
吸烟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
根据研究所得,多巴胺能够治疗;而多巴胺不足则会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严重会令病人的手脚不自主地震颤或导致。
2012年有科学家研究出多巴胺可以有助进一步医治。
治疗方法在于恢复脑内多巴胺的水准及控制病情。
德国研究人员称,[1]多巴胺有助于提高记忆力,这一发现或有助于的治疗。
多巴胺最常被使用的形式为盐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有光泽的结晶。
无臭,味微苦。
露置空气中及遇光色渐变深。
在水中,在中微溶,在或中极微溶解。
熔点243℃-249℃(分解)。
多巴胺也是大脑的"奖赏中心",又称多巴胺系统。
多巴胺(dopamine)是NA的前体物质,是下丘脑和脑垂体腺中的一种关键神经递质,中枢神经系统中多巴胺的浓度受精神因素的影响,神经末梢的GnRH和多巴胺间存在着轴突联系并相互作用,以及多巴胺有抑制GnRH 分泌的作用。
中脑的神经原物质多巴胺(Dopamine),则直接影响人们的情绪。
从理论上来看,增加这种物质,就能让人兴奋,但是它会令人上瘾。
多巴胺在前脑和基底神经节(BasalGanglia)出现,基底神经节负责处理恐惧的情绪,但由于多巴胺的缘故,取代了恐惧的感觉,因此有很多人的上瘾行为,都是因多巴胺而起的。
多巴胺-化学物质多巴胺(Dopamine)(C6H3(OH)2-CH2-CH2-NH2)是一种脑内分泌物,属于神经递质,可影响一个人的情绪。
它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1,2-二酚,简称“DA”。
阿尔维德·卡尔森确定多巴胺为脑内信息传递者的角色使他赢得了2000年诺贝尔医学奖。
基本介绍多巴胺正式的化学名称为4-(2-乙胺基)苯-1,2-二醇,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
这种脑内分泌物主要负责大脑的情欲、感觉,将兴奋及开心的信息传递,也与上瘾有关。
爱情其实就是因为相关的人和事物促使脑里产生大量多巴胺导致的结果。
所以,吸烟和吸毒都可以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使上瘾者感到开心及兴奋。
根据研究所得,多巴胺能够治疗抑郁症;而多巴胺不足则会令人失去控制肌肉的能力,严重会令病人的手脚不自主地震动或导致帕金森氏症。
最近,有科学家研究出多巴胺可以有助进一步医治帕金森症。
治疗方法在于恢复脑内多巴胺的水准及控制病情。
常用其盐酸盐,为白色或类白色有光泽的结晶;无臭,味微苦;露置空气中及遇光色渐变深。
在水中易溶,在无水乙醇中微溶,在氯仿或乙醚中极微溶解。
熔点128℃(分解)。
多巴胺也是大脑的"奖赏中心",又称多巴胺系统。
爱情相关让人旧情难忘热恋是美妙的,分手是痛苦的,但却都是幸福的。
不过不幸的是,热恋之后的单身男女似乎总难再找到那曾有的激情和心仪的对象。
为什么会这样,美国科学家通过研究田鼠揭开了其中的奥秘。
田鼠是实行终身一夫一妻制的“性情动物”。
据英国《卫报》12月5日报道,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的学者近期专门对这种动物进行了跟踪,研究它们的大脑和行为,分析它们的爱情产生与消亡过程,结果学者们结合二者后发现,当雄田鼠和雌田鼠交配以后,雄田鼠就会一生一世忠于雌田鼠,每当这个时候,雄田鼠的大脑就会释放出大量多巴胺———一种名为“感觉良好”的化学物质。
研究带头人布兰登·阿拉戈纳将这种多巴胺戏称为“爱情的毒药”。
多巴胺的生理作用及其应用乔博 胡剑青 张一弛 张文涛关键词多巴胺 突触传递 中枢神经系统递质 受体 帕金森病摘要多巴胺(DA)是一种中枢神经递质,由多巴胺能神经元合成并储存在囊泡中,可能是通过胞裂外排的方式由神经元释放。
多巴胺作用于多巴胺受体,通过一系列反应,改变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从而产生生理作用。
多巴胺有调节躯体活动、精神活动、内分泌和心血管活动的作用。
多巴胺能神经元的病变可导致多种疾病,如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等。
1. 概述多巴胺(DA)按系统命名法,名为邻苯二酚乙胺,属于儿茶酚胺类物质。
其盐酸盐为白色、有光泽结晶。
熔点243—249℃(分解)。
无臭。
味微苦。
置于空气中及遇光时颜色渐变深。
易溶于水。
在五十年代以前,多巴胺一直被认为是合成去甲肾上腺素的前体。
瑞典哥德堡大学教授阿维德·卡尔森(Arvid Carlsson)在五十年代进行了一系列开拓性的研究,证实了多巴胺是脑内的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并且还和帕金森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此后,科学家们进行了大量关于多巴胺的研究,人们对多巴胺这个神奇的小分子在大脑内的作用的认识也不断加深。
卡尔森也因为他的研究成果,获得了2000年的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
2. 多巴胺作为神经递质2.1 解释几个名词黑质:在中脑被盖与大脑脚底之间有一大的灰质团块是黑质,见于中脑全长。
黑质细胞富含黑色素,是脑内合成多巴胺的主要核团。
黑质主要与端脑的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核)有往返纤维联系。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黑质是调节运动的重要中枢。
纹状体:是基底神经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尾状核及豆状核组成。
豆状核又分为内侧的苍白球和外侧的壳核。
纹状体分为新纹状体和旧纹状体两部分。
新纹状体:在发生学上比较年轻,包括尾状核及壳核,它们起源于端脑。
在这两个神经细胞团中,含有大量的小细胞和较少的大细胞。
小细胞接受来自大脑皮层各部以及来自丘脑的神经,因此,新纹状体直接受到大脑皮层的影响,而且还间接地受到通过丘脑传来的小脑以及其它锥体外系的影响。
多巴胺(dopamine,DA)
DA是脑内重要的神经递质。
在大脑的运动控制、情感思维和神经内分泌方面发挥重要的生理作用,ÇV;帕金森病、精神分裂症、药物依赖与成瘾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一)中枢DA神经系统及其生理功能:①黑质-纹状体通路,是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各种原因减弱该通路的DA功能均可导致帕金森病,反之,该通路的功能亢进则出现多动症;②中脑-边缘通路;③中脑-皮层通路,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层通路主要调控人类的精神活动,前者主要调控情绪反应,后者主要参与认知、思想、感觉、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调控。
目前认为Ⅰ型精神分裂症主要与这两个DA通路功能亢进密切相关;④结节-漏斗通路,主要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如抑制催乳素的分泌,促进ACTH和GH的分泌等。
(二)DA受体及其亚型:①D1样受体;②D2样受体。
黑质纹状体通路主要存在D1样受体(D1和D5亚型)和D2样受体(D2和D3亚型),中脑-边缘通路和中脑-皮层通路主要存在D2样受体(D2 、D3和D4亚型),结节-漏斗系统主要存在D2样受体中的D2亚型。
多巴胺与情绪调节障碍寻找新的治疗途径情绪调节障碍是一类常见且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情绪波动、焦虑、抑郁等症状。
传统的治疗方法主要依赖于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然而,这些方法并不能完全满足患者的需求。
因此,多巴胺作为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被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用来探索情绪调节障碍的新的治疗途径。
1. 多巴胺在情绪调节中的作用多巴胺是一种位于中枢神经系统中的重要神经递质,它参与了许多生理和心理过程,包括情绪调节、奖赏和动机行为等。
在情绪调节中,多巴胺神经元的活动水平与情绪状态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多巴胺的异常释放与情绪调节障碍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2. 多巴胺与情绪调节障碍的关系许多研究都表明,情绪调节障碍患者存在多巴胺功能异常。
例如,抑郁症患者的多巴胺水平较低,而躁狂症患者的多巴胺水平则较高。
这些异常的多巴胺水平与患者的情绪波动和情感不稳定性密切相关。
因此,多巴胺可能是情绪调节障碍的一个重要治疗靶点。
3. 多巴胺在情绪调节障碍治疗中的潜在作用基于多巴胺在情绪调节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其与情绪调节障碍的关系,研究者们开始探索多巴胺在情绪调节障碍治疗中的潜在作用。
一些早期的研究发现,增加多巴胺的活动可以改善情绪调节障碍患者的症状,例如抑郁和焦虑等。
这为多巴胺作为一种新的治疗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4. 多巴胺增强剂的应用多巴胺增强剂是一种用于增加多巴胺活动水平的药物。
目前已经有一些研究证明了多巴胺增强剂在情绪调节障碍治疗中的有效性。
例如,一项针对抑郁症患者的研究发现,使用多巴胺增强剂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情绪状态,并且具有较好的耐受性。
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多巴胺增强剂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治疗情绪调节障碍的方法。
5. 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尽管多巴胺在情绪调节障碍治疗中显示出潜力,但研究者们也指出个体化治疗的重要性。
不同患者的多巴胺功能异常程度可能存在差异,因此针对不同患者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是至关重要的。
个体化治疗可以包括治疗剂量、治疗时机和治疗时长等方面的个体化调整,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中枢神经递质多巴胺(dopamine,DA)
1、DA受体及其亚型
应用放射性配体-受体结合法,1980年Seeman等将脑内DA受体分为D1、D2、D3、D4四种亚型。
1983年,根据应用选择性配基的研究结果及其与信号传导途径的耦联关系,将DA受体确定为D1 和D2 两种亚型。
近年来应用重组DNA克隆技术确定脑内存在5种DA亚型受体(D1、D2、D3、D4、D5 ),其中D1和D5亚型受体在药理学上符合上述D1亚型受体, D2、D3、D4受体则与上述D2亚型受体相符合,因此分别被称为D1样受体和D2样受体。
2、中枢DA神经系统
人类中枢DA通路主要分为4个通路:①黑质-纹状体通路:其胞体位于黑质致密区,主要支配纹状体,该通路含有的DA占全脑DA含量的70%以上,是锥体外系运动功能的高级中枢;②中脑-边缘通路:胞体位于顶盖腹侧区,主要支配伏隔核和嗅结节;③中脑-皮质通路:胞体位于顶盖腹侧区,支配前额叶、扣带回、内嗅脑和梨状回的皮层,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主要调控人类的精神活动,前者主要调控情绪反应,后者主要参与认知、思想、感觉、理解和推理能力的调控;
④结节-漏斗通路:胞体位于弓状核和室周核,DA神经末梢终止在漏斗核和正中隆起,主要调控垂体激素的分泌。
3、DA受体与神经精神疾病
各种病理因素导致黑质-纹状体通路的DA功能减弱均可以导致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目前临床使用的抗PD药物根据此学说研发,补充DA的绝对不足和应用DA受体激动剂。
常见药物◆复方左旋多巴:以多巴丝肼片为代表(主要成分:左旋多巴和盐酸苄丝肼)。
左旋多巴(levodopa,L-DOPA)是由酪氨酸形成儿茶酚胺的中间产物,即DA的前体,口服后绝大部分被肠粘膜等外周组织的L-芳香族氨基酸脱羧酶(AADC)脱羧形成多巴胺,仅1%左右的L-DOPA能进入中枢神经系统。
苄丝肼为AADC抑制剂,可以增加血和脑内L-DOPA浓度3~4倍。
◆儿茶酚-氧位-甲基转移酶(COMT)抑制剂: 代表药物托卡朋和恩他卡朋,L-DOPA在外周被AADC降解为DA,也可以被COMT代谢为3-O-甲基多巴,通过抑制L-DOPA在外周的代谢,使血浆L-DOPA浓度保持稳定。
◆多巴胺受体激动剂:有2种,其一是麦角类,以溴隐亭为代表;其二是非麦角类,以普拉克索、吡贝地尔和罗匹尼罗为代表。
◆单胺氧化酶B抑制剂:司来吉米为其代表药物,L-DOPA生成的多巴胺一部分通过突触前膜的摄取机制返回多巴胺能神经末梢,另一部分被单胺氧化酶(MAO)代谢,然后由肾脏排出。
MAO分为A、B两型,MAO-A主要分布于肠道,其功能是对食物中、肠道内和血液循环中的单胺氧化脱氨进行解读;MAO-B主要分布于黑质-纹状体,降解DA。
精神分裂症(尤其是Ⅰ型)则是由于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通路
的D2样受体功能亢进所致,临床治疗精神分裂症一大类药物为DA受体拮抗剂。
◆吩噻嗪类:以氯丙嗪和奋乃静为代表;
◆硫杂蒽类:氯丙硫蒽为代表;
◆丁酰苯类:氟哌啶醇为代表。
◆其他:氯氮平,选择性D4亚型受体拮抗药,与其特异性阻中脑-边缘和中脑-皮质系统的D4亚型受体、对黑质-纹状体的D2和D3亚型受体几乎无亲和力,几乎无锥体外系反应。
新近报道其抗精神病的治疗机制涉及阻断5-HT2A受体,协调5-HT与DA系统的相互作用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