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杭州市八年级上科学期末考试复习基础题(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64.53 KB
- 文档页数:9
浙教版八上科学期末模拟卷亲爱的同学:1.本卷共四大题,33 小题,满分 160 分,完成时间 120 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放。
3.g 取 10N/kg 。
做题时,请认真审题,细心答题。
祝你成功!15 个小题; 每小题 3 分,共 45 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1.下图中,能较正确示意地球水体储量的是( )A.C.B.D.2.温州靠近东海,人们很少患大脖子病,这是因为人们食用的海产品中含有丰富的碘,碘是合成某种激素的重要成分,该激素是( )A.胰岛素 B.生长激素 C.甲状腺激素 D.肾上腺激素 3.下表是氯化钾固体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温度/℃ 0 20 40 6080 溶解度/g27.634.040.045.551.1A.氯化钾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60℃的氯化钾饱和溶液降温后会有晶体析出C.80℃时,氯化钾固体溶解度是 51.1gD.20℃时,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34.0%4.下列现象与其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现象 原因分析A 糖尿病 胰岛素分泌过少B 高压锅容易将食物煮熟 液体表面气压增大, 液体沸点升高C 向光性 生长素在向光一侧分布多D 饮料吸管一端做成尖形 减小受力面积, 增大压强A .AB .BC .CD .D5.每年的 11 月 14 日是“联合国糖尿病日”,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已超过 9700 万。
糖尿病患者应注射的激素是( )A.性激素 B.胰岛素 C.生长激素 D.肾上腺素6.下列材料中,制作滑动变阻器的电阻丝最合适的是( )。
A.铁丝 B.铜丝 C.铝丝 D.镍铬合金丝7. “天气预报瓶”的创意新品如图所示,A 为玻璃管与大气相通,B 为密闭的玻璃球, A 与 B 下 部连通,内装有红墨水。
小科仿制了一个,发现比较灵验,当 A 管液面明显上升时,往往转为阴 雨天气。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末考试题一(附答案)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请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共15题;共60分)1.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的义务。
关于水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城市生活废水可直接排入河流B. 农业和园林浇灌用喷灌、滴灌技术C. 严禁使用农药、化肥以防止水体污染D. 沿海地区水资源充足,可以不考虑节约用水的问题2.下列描述中属于温州的天气现象的是()A. 夏季多雨B. 小雨转阴C. 四季分明D. 冬暖夏凉3.非洲的乞力马扎罗山地处赤道附近,其山顶却白雪皑皑,主要原因是()A. 纬度位置较低,气温太低B. 海拔较高,终年较冷C. 距海洋太远D. 受洋流的影响,气温较低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溶液都是无色透明、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 配制溶液时,搅拌溶液可以增大溶质的溶解度C. 汽油可以洗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为油污能溶解在汽油中D. 将10%的硝酸钾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5.下面是用天平称盐水质量的几个步骤,你排出合理的顺序是()①称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②称出烧杯的质量③把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④把盐水倒入烧杯中⑤从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中减去烧杯的质量就是盐水的质量A. ①②③④⑤B. ③①②④⑤C. ⑤①②③④D. ③②④①⑤6.风云雨雪等天气现象都发生在()A. 对流层B. 平流层C. 暖层D. 外层7.下列事例不是利用大气压的是()A. 用塑料管吸饮料B. 用胶头滴管吸液体C. 茶壶的盖上留一小孔,水才容易倒出D. 用力压气筒的活塞,把气充进轮胎中8.关于电流与电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为电流方向B. 只有电路断开时,电路中才能有电流C. 只要电路闭合,即使电路中没有电源,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D. 只要电路中有电源,即使电路断开,电路中也一定有电流9.当激素分泌失调时,人体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
最新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期末测试卷及答案班级________ 姓名成绩一、选择题(本题有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A.用淘米水浇花B.用洗过衣服的水冲马桶C.隔夜的白开水直接倒掉D.洗手擦肥皂时暂时关闭水龙头2.一个盛有盐水的容器中悬浮着一个鸡蛋,容器放在斜面上如图:你认为鸡蛋所受的浮力和方向应是()A.FiB<F2C.F3D.F43.当台风来临时,①站在大树下躲雨、②蹲在电线杆旁避风、③躲在临时搭建的遮雨棚下避风、④逃进破旧房屋暂时躲雨,上述行为中错误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 ①③④D.①②③④4.吐鲁番和天津大致在同一个纬度上,但两地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A.海陆位置B.地形C.纬度位置D.季风5.在实验室准备做粗盐提纯的实验时,其中过滤操作需要的仪器是(①铁架台②酒精灯③玻璃捧④烧杯⑤量筒⑥漏斗A.①③④⑥B.①②③C.②③④D.④⑤⑥6.下列人和生物的反应不能称为反射的是()A.苍蝇飞近你的眼睛时,马上闭上眼睛B.人碰到高温物体,会马上缩手C.小鸟受惊就会飞走D.触动含羞草,它的小叶会闭合,叶柄会下垂7.2013年6月19日出海进行科研试验和训练的我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在渤海某海域进行了歼一L5舰载战斗机多批次起降飞行训练。
战斗机歼-15在辽宁号航母上起飞后()A.航母将浮起一些,所受浮力减小B.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增大0.航母将沉下一些,所受浮力减小 D.航母始终漂浮,所受浮力不变8.如图所示电路中,L、Lz是两盏完全相同的灯泡。
闭合开关S后,L、L均正常发光,过了一会儿突然两灯同时熄灭。
用电压表测得L两端的电压为0,而L? 两端电压有明显的偏转,据此可以判断:()A.L的灯丝断了B.L的灯丝断了C.开关S接触不良D.电流表损坏了9.2015年12月15日桐乡天气预报:“小雨,温度:6℃〜11℃,风向:无持续风向,风力:微风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6℃〜是通过温度计测得B.“小雨”说明这一天是受高气压控制C.风向是通过风向标测得D.风力是通过风速仪测得10.电解水时,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会在水中加入少量硫酸。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末科学考试卷(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g=10N/Kg)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1、地球上有丰富的水资源,科学家一直在研究成本低、效率高的催化剂,使水发生反应获得氢能源。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B.保持水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C.水发生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属于分解反应D.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化学性质和质量不发生改变2、在“水的净化”过滤实验中,以下仪器不需要使用的是()A.烧杯B.量筒C.玻璃棒D.漏斗3、图示“错误操作“与图下面“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一致的是()A.损坏试管B.读数不正确C.污染试剂D.溶液蒸不干4、有关“溶解度”的说法错误的是()A.溶解度可以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B.6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的浓度可能比不饱和溶液的浓度小C.根据20℃时物质的溶解度,可将物质划分为:易溶、可溶、微溶和难溶物质D.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100g水,则任意一杯60℃的硝酸钾饱和溶液中,水和硝酸钾的质量比都为10:115、如表是同学们做溶液形成的实验记录,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溶质碘高锰酸钾溶剂水汽油酒精水汽油溶解性不溶易溶可溶易溶不溶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无色的混合物B.衣服上不慎沾上碘酒,可用汽油擦洗C.水、汽油、酒精都可以作溶剂D.同一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6、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铁球受到的浮力大B.木球受到的浮力大C.浮力相同D.无法比较7、董雪同学学了八年级科学上册有关内容后,给出了四个结论。
其中有错误的是()A.测量电压时,可以把电压表直接连在电源的两极B.冬天脱毛衣时,听到轻微的“噼啪”声,这是由于摩擦起了电C.欧姆通过实验得出了导体中的电流,跟这段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这段导体的电阻成反比D.在研究串联电路电压特点时,柯雪连好电路,测出了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她再重新测了这两个电阻两端的电压和电源电压8、在拓展性课程中,小明同学的趣味实验“水果电池”特别引人注目。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洁净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C.天然气D.自来水2、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A.纯净的空气B.冰水混合物C.氧气D.糖水3、下列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氧气B.二氧化硫C.氯化钠D.氢氧化钠4、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钢铁生锈B.木材燃烧C.米饭腐烂D.冰雪融化5、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物质三态变化B.海水晒盐C.米酿成醋D.干冰升华6、下列气体不能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是()。
A.二氧化碳B.二氧化硫C.氯化氢D.氧气7、下列液体不能与水混合的是()。
A.酒精B.洗洁精C.醋酸D.汽油8、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冰水B.碘酒C.食盐水D.泥水9、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一定是无色的B.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C.溶质只能是固体D.溶质只能是气体10、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B.长期放置后不分层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一杯溶液中含溶质一定比溶剂多D.一瓶溶液中溶剂的量一定比溶质多11、下列有关溶液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B.溶液一定是液体 C.溶液一定是混合物D.只要是溶液,其中一定含有多种物质12、下列有关溶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消毒酒精中溶剂的量比溶质的多B.汽油除油污是利用汽油乳化油污 C.氯化钠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D.硫酸铜晶体投入水中,能使水变色13、下列有关溶液及其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液体B.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是一种溶液 C.凡是均一、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14、下列各组物质中,能形成均一、稳定混合物的是()。
A.二氧化碳通入水中B.氧化铜粉末投入水中C.红磷投入到水中D.食盐投入水中1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溶液的是()。
浙教八年级科学期末试卷【含答案】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种物质在常温下是固体?A. 氢气B. 氧气C. 水D. 铁2. 下列哪种动物属于哺乳动物?A. 鸟B. 狗C. 鲨鱼D. 蜗牛3. 下列哪种植物是通过种子繁殖的?A. 苔藓B. 蕨类C. 草本植物D. 藻类4. 下列哪种现象是由于光的折射造成的?A. 彩虹B. 镜子反射C. 日食D. 月食5. 下列哪种能源是可再生能源?A. 石油B. 天然气C. 太阳能D. 煤炭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是太阳系中最大的行星。
()2. 鸟类是唯一会飞行的脊椎动物。
()3. 食物链中,生产者总是位于第一级。
()4. 酸雨对环境没有负面影响。
()5. 光合作用只发生在植物的叶子中。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的水循环包括蒸发、_________和降水三个过程。
2. 人体内最大的器官是_________。
3. 光年是用来衡量_________距离的单位。
4. 生态系统中,_________和_________之间存在着相互依赖的关系。
5. 物质由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称为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水的三态变化及其条件。
2. 描述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
3. 解释地球公转和自转的概念及其产生的现象。
4. 说明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关系。
5. 阐述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某物体质量为5kg,在地球表面的重力是多少?2. 一辆汽车以60km/h的速度行驶,行驶了2小时后,汽车行驶了多少距离?3. 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他的像距离镜子的距离是多少?4. 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4cm,且夹角为90度,求第三边的长度。
5. 一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A和B的摩尔比为2:3,若反应物C的摩尔数为4,求反应物A的摩尔数。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空气中氧气的来源和消耗途径。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试题含答案期末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杯浓盐水放在阳光下一段时间后,杯底有少量食盐结晶出来,此时,杯中的盐水()A.各部分一样咸B.下面的淡,上面的咸C.上面的淡,下面的咸D.咸淡分布情况是不确定的2.在正常工作时,电流最大的用电器是()A.100瓦灯泡B.普通石英钟C.40英寸液晶电视机D.1.5匹空调3.在下列所列举的各种事例中,没有受到浮力的是()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图中,与实物电路对应的是()5.如图是小明为家里的盆景设计了一个自动供水装置,他用一个塑料瓶装满水后倒放在盆景中,瓶口刚刚被水浸没,这样盆景中的水位可以保持一定的高度。
塑料瓶中的水不会立刻全部流掉的原因是()A.受浮力的作用B.外界大气压的作用C.受盆景盘支持力的作用D.瓶口太小,水不易流出6.下列现象与解释相对应的是()A.盆景弯向窗口生长——向光性B.小偷看到警察就跑——非条件反射C.人出现中暑现象——散热大于产热D.呆小症——幼年时生长激素分泌不足7.春季,樱桃上市后人们出现的反射活动中,属于非条件反射的是() A.听说樱桃上市而分泌唾液B.吃着樱桃感觉酸而分泌唾液C.看到樱桃而分泌唾液D.看到“樱桃”两字而分泌唾液8.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用滑动变阻器调节灯L的亮度,若要求滑片P向右端滑动时灯L逐渐变暗,应选择哪种接法()A.M接A,N接B B.M接C,N接BC.M接A,N接D D.M接C,N接D9.读图,在炎热的夏季,人们常到a、c两地避暑的原因是()A.a处地处迎风坡,降水多;c处沿海降水多B.a在山顶海拔高,气温低;c在海边,有海水对气温的调节C.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弱;c处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强D.a处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c处空气稠密,太阳辐射弱10.选体重近似、发育正常的4只雄性小狗,甲小狗不做处理,乙、丙、丁三只小狗分别做不同手术处理。
几个月后,测得各自血液中3种激素的含量如表(单位:mg/100 mL),请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上述四只狗中,行为呆笨、身体发育停止的是()A.乙狗B.丙狗C.丁狗D.乙、丙、丁三只狗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8分)11.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10 ℃,最低气温2 ℃,空气质量等级优,请回答:(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气温10℃,出现的时间应在__________左右。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卷(附答案)姓名: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一、单选题(共20题;共40分)1.为了缓解我国北方水资源不足的状况,国家正在实施南水北调工程。
某学校组织同学们对水资源状况进行调查,调查报告中下述观点错误的是()A. 水的污染加剧了淡水资源危机B. 南水北调工程主要改变水汽输送C. 可以将海水进行淡化来解决淡水危机D. 节约用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将空矿泉水瓶慢慢压入水中,直到完全浸没。
下列对矿泉水瓶受到的浮力分析不正确的是()A. 矿泉水瓶受到水对它的浮力B. 浮力的大小等于它的重力C. 排开水的体积越大,受到的浮力越大D. 浸没前,压入越深,受到的浮力越大3.火星离太阳比地球离太阳略远,但火星赤道上中午气温仍可上升到0℃以上,一个在地球表面重500N的物体在火星表面重190N.若地球表面g取10N/kg,不计火星大气压的影响,在火星中午的赤道地面上(温度与地球表面相同),有一个盛水容器,水中浮着一个质量为1千克的物体,则此时物体受到水的浮力()A. 大于10NB. 仍等于10NC. 小于10ND. 无法计算4.配制硝酸钾饱和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A. 60℃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8克B. 60℃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时多C. ①②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 ③所得溶液不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5.在五一游艺晚会上,陈思同学演示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排在一条线上的三个碗,中间碗内放一个乒乓球,当用小管向球斜上方吹气,乒乓球将( )A. 仍静止B. 运动到左碗C. 运动到右碗D. 无法确定6.我国西北地区以干旱为主,产生这一自然特征的原因按因果关系排列正确的是()①降水稀少,气候干旱②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③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④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A. ①②③④B. ④③②①C. ④②③①D. ②③④①7.拉萨和成都大致在同一个纬度上,但两地气温差异很大,主要原因是()A. 海陆因素B. 地形地势因素C. 纬度因素D. 人类活动8.小明暑假乘飞机旅行。
杭州_八年级上_科学__期末考试复习(很难)选择题1、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有时需要增大压强,有时需要减小压强,在图1所示的事例中,属于增大压强的是2、据报道,我国已制造出“世界上快的高速列车(图4),运行速度可达380km/h。
这种列车进站速度要比普通列车大一些. 为避免候车乘客被“吸”向火车的事故发生,站台上的安全线与列车的距离也要更大些。
这是因为列车进站时车体附近A.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小B.气流速度更大、压强更大C.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大D.气流速度更小、压强更小3、如图8所示,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同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待A、B静止时,三个容器中木块下表面所受的压强相比较,正确的是A.P甲>P乙>P 丙B.P甲=P乙>P丙C.P甲<P乙=P丙D.P甲=P乙=P丙4、“海宝”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吉祥物,如图。
点缀在上海街头的各种“海宝”中,有一座是材质均匀、实心的,其质量为3.0×103kg,密度为1.5 ×103kg/m3,与水平地面的接触面积为1m2,g取10N/kg,则A.这座“海宝”的重量为3.0×103NB.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力为3.0×103NC.这座“海宝”对地面的压强为3.0×104N/m2D.这座“海宝”的体积为20m35、反射弧是完成反射活动的神经结构,人体的传出神经受损,反射弧不完整,反射活动( )。
A.能进行,此人无感觉B.不能进行,此人有感觉C.能进行,此人不能运动D.不能进行,此人能运动6、及时复习已学过的知识,对神经系统的活动来说,这是( )。
A.使神经中枢交替活动和休息B.寻求新的突破C.巩固已形成的条件反射D.使大脑得到休息7、如图所示,有带风叶的小电动机一台,电热丝一段,开关两只,插头一只,导线若干。
利用这些器材可以连接成一个有冷、热两档风的简易电吹风电路。
期末测试卷班级得分学号姓名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3分,共60分)1. 为了纪念一些科学家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很多单位是用科学家的名字来命名的。
下列用这种方法来命名科学单位的量是( )①浮力②溶解度③大气压④血糖含量⑤电阻⑥电压A. ①④⑤⑥B. ③④⑤C. ①③⑤⑥D. ②③⑥2. 江南多雨,许多地方在建设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的海绵城市。
下列做法不符合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是( )A. 屋顶种绿色植物B. 用水泥硬化路面C. 建人工湖泊D. 疏浚河道、保护湿地3. 安岭一仙居的“小西藏”,风景美丽,美食绝佳,其中“安岭粉丝”远近闻名。
它的原料是红薯粉,如图是农家用的一种洗涤红薯粉的方式,这种方法最接近( )A. 沉淀B. 蒸馏C. 过滤D. 结晶4.甲是60℃的蔗糖溶液,按如图所示进行操作。
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B. 甲和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不相等C. 丙和丁一定是饱和溶液D. 乙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比甲大5. 如图所示,两只完全相同的容器分别装等质量的水放在台秤上,用细线悬挂着质量相同的实心铅球和铝球,逐渐将它们全部浸没在水中(球未接触到容器底,水未溢出),此时台秤甲、乙示数分别为 N₁和 N₂,绳的拉力分别为 T₁和 T₂,已知ρ铅>ρ铝,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N₁=N₂T₁>T₂B.N₁>N₂T₁>T₂C.N₁<N₂7₁>T₂D.N₁>N₂T₁<T₂6.下列关于“吸”的物理现象中,由大气压引起的是( )A. 两个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吸”在一起B. 穿在身上的化纤衣服容易“吸”灰尘C. 拔火罐时玻璃罐“吸”在皮肤上D. 若人站在安全线以内的区域候车,会被驶过的列车“吸”进铁轨7. 在三个相同的容器中装有质量相等的水,将木块A、金属块B按不同的方式放入水中,A、B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图甲中木块排开液体的质量比图丙中木块排开液体的质量小B. 图甲中木块所受浮力比图乙中木块所受浮力大C. 图甲中容器底所受水的压力大于图乙中容器底受到的压力D. 图乙中木块下表面所受水的压强等于图丙中木块下表面所受压强8. 民间有流传甚广的气候民间谚语,其中有关气候的影响因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杭州莫干山山顶的气温比市区低,说明气候与地形有关B.“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说明气候与海陆位置有关C. 我国北方冬季明显比南方冷,是因为纬度位置不同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气候与季风有关9.下列四幅图是同纬度的四个地区,其中气温日较差最大的是( )10. 小柯暑假乘飞机旅行,飞机起飞时,天阴沉沉的,下着蒙蒙细雨。
2012学年第一学期杭州市教学质量抽测八年级科学试卷温馨提示:1.本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本卷共8页,三大题,36小题。
3.答案必须做在答题卷上,直接做在试卷上无效。
一、选择题(本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人体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单位是( ) A .脑 8.神经 C .脊髓 D .神经元2.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是( )A .大气环流B .地貌C .海陆分布D .纬度位置 3.在南极科学考察站工作的科学家,当他自温暖的室内来到寒冷的户外时,下列各项生理变化:①皮肤血管血流量的变化;②甲状腺激素分泌量;③肾上腺素分泌量;④汗腺的分泌量,与右图变化趋势相符的是( )A .①④B .②③ C.②④ D .①③4.根据如图所示电路,下列操作有成功可能的是( ) A .只接通S 2,灯亮,电铃响 B .只接通S 1,灯亮,电铃响 C .接通S 1和S 2,电铃响 D .接通S 2和S 3,灯亮,电铃响5.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6.如图是电解水实验装置示意图,下列有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a 管收集到的是氧气 B .该实验说明水是由氧和氢组成的C .a 、b 两管收集到的气体的体积比是4∶1D .这一实验过程中水发生了物理变化 7.“马德堡半球”实验主要是( )A .使人类第一次测出了大气压的值B .有力地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C .证明了影响大气压的因素D .说明了不同高度大气压是不同的 8.如图甲是一个实物电路图,与它相对应的电路图是图中的( )9.观察右表,人体在安静状态时产热的主要部位是( )A .内脏B .皮肤C .肌肉D .呼吸系统10.由一个电源、一个开关、两个电流表、两个灯泡,组成了如图所示的四个电路,其中能用电流表A 1正确测灯L 1的电流的图是( )11.如图是反射弧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a 是效应器,能接受刺激并作出反应 B .c 是神经中枢,不受其他结构的调控C .d 能将来自c 的神经冲动传至e ,引起反射D .e 是感受器,能接受外界刺激并产生神经冲动12.如图所示,杯子中装满水,现向杯中轻轻放入一个小木块,排出了部分水,小木块漂浮在水面上。
则放入木块后( ) A .水对杯底的压强增大 B .水对杯底的压强不变 C .水对杯底的压力增大 D .杯子对桌面的压力增大13.能促使女性出现第二性征并维持第二性征的是( )A .生长激素 B. 肾上腺激素 C. 甲状腺激素 D .雌性激素14.下列现象中与大气压强无关的是( )15.根据“相同质量的水利煤油,在相同的加热条件下,煤油温度升高比水快”的实验事实,不能直接推理出的是( ) A .水和煤油吸热的能力是不一样的B .要使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升高相同的温度,水吸收的热量比煤油多C .各种不同的物质吸热的能力是不同的D .冷却其他物体时,只从吸热的效果考虑,水比煤油好 16.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溶液一定是无色、透明的B .饱和溶液一定是浓溶液C .溶液加水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D .温度越高,物质的溶解能力一定安静劳动或运动时脑 16 1 内脏 56 8 肌肉与皮肤 18 90 其他10117.从科学探究的角度分析,“搅拌可能会提高物质的溶解能力”属于( ) A .提出问题 B .猜想假设 C .实验证明 D .评价交流18.在铅笔的下端缠上一些铅丝(使铅笔竖直浮在液体中),就制成了一个很有用的土密度计。
将它分别放到盛有不同液体的杯中,静止时的情景如图所示。
对于这个土密度计的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 .它在液体中漂浮时,受到的重力与浮力大小相等B .它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相等C .乙容器中液体的密度最小D .密度计在乙和丙的状况,类似于船在海里和河里的状况19.如图是新型节能应急台灯电路示意图,台灯充好电后,使用时可通过调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R 改变灯泡的亮度,假定电源电压、灯泡电阻不变,则灯泡两端电压U 随R 变化的图像是( )20.如图是a 、b 两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图像。
用a 、b 两种物质分别制成质量相等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将甲物体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B .将乙物体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C .将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漂浮在水面D .将甲、乙两物体捆在一起放入水中,一定沉入水底 二、简答题(本题12小题,每空1分,共40分)21.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分析资料一、二,回答下列问题:资料一:我国部分省、市人均水量图 资料二:水资源紧缺指标紧缺性指标人均水量(m 3/a)轻度缺水 1700~3000 中度缺水 1000~1699重度缺水 500~999 极度缺水<500(1)我省人均水资源属于_____________(填水资源的紧缺性指标)。
(2)下列做法有违保护水资源的是______(填序号)。
A.离开时,随手关上水龙头。
B.在水库边植树 C.向河道里倾倒垃圾22.如图,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______,这种反应是_______(填“先天”或“后天”)就有的,是______(填“受”或“不受”)大脑的控制。
23.小敏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实验如图所示,将物体放在泡沫上。
(1)实验中小敏是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_______所示实验。
(4)小敏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丁所示。
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
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如图,玻璃管A插入水中,从玻璃管B的一端吹气,可以在A管中见到______________现象,这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
25.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时,甲物质的溶解度_______乙物质的溶解度(填“>”、“=”或“<”)。
(1)t1(2)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_______物质。
℃时,把100克乙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充分搅拌,所得溶液是______(3)t2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时,有一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可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任写一种)使2它变为饱和溶液。
26.1880年,达尔文用燕麦胚芽做了一个向光性探究实验,如图。
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1)胚芽向光弯曲生长是由于受单侧光影响,导致胚芽中___________分布不均匀造成的。
(2)比较A、B两组实验,我们可以发现,促使胚芽生长的物质是由胚芽的_________产生的。
(3)在C、D两组实验中,D组实验起__________的作用。
27.在科学实验操作考查中,小敏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
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
B .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物块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 .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E .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 .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敏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1)指出小敏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下图概括显示人体对不同性质刺激的两种反应模式。
(1)模式A 为_______调节,模式B 为_______调节。
(2)在模式B 的例子中,“激素”是____________。
29.科学探究需要收集和处理数据,在已有大量数据时,要想更容易地了解概况并找规律,对数据处理的方法就显得十分重要。
下表给出的是大气压跟对应高度的一些测量数据。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像。
(2)根据你对数据的处理分析,你认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某地的大气压强为7.0×104帕,根据你的图像推测当地的高度约是___________千米。
30.为研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某同学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分别给质量和初温都相同的甲、乙两种液体同时加热,分别记录加热时间和升高的温度,根据记录的数据作出了两种液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
(1)要使甲、乙升高相同的温度,应给_______加热更长的时间,这说明______的吸热能力较弱。
(2)如果已知甲的比热容是1.8×103焦/(千克·℃),则乙的比热容是_______焦/(千克·℃)。
31.如图表示某正常成年人在平静状态下手臂皮肤血管内血液在单位时间内的流量变化。
在A 时刻,室内温度由15℃快速上升至40℃。
这个温度维持了50分钟,然后在B 时刻又迅速下降至15℃并一直持续至C 时刻。
(1)在A 时刻到B 时刻期间,皮肤血管的血液流量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从A 至期间,皮肤还发生了的其他二项变化是___高度h/km大气压p/×105Pa0 1.01 2 0.8 4 0.62 6 0.47 80.36(3)如果室温在C 时刻快速下降至5℃,该曲线将__________(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32.小敏利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研究电流与电阻的关系。
(1)请根据图甲电路图,将图乙电路连接完整(导线不能交叉)。
(2)闭合开关前,变阻器滑片应在_____端(填字母)。
(3)实验中,更换不同电阻后,应调节_______________,使定值电阻R 两端电压_______。
如图丙是某次测量的电流表示数,此时,通过R 的电流是_______安。
(4)根据测得的电压和电流值,绘制成如图丁所示的电流I 随电阻R 变化的图像,由图像可以得出结论:电压一定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