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试题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91.00 KB
- 文档页数:8
2016年江西省新八校高三5月第二次联考文综地理试卷一、选择题自全国放开“单独二孩"政策两年来,从政策效果看,远低于预期,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应对可能出现的人口问题,2016年启动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示意我国1960-2045年每五年劳动人口增长率变化(含预测),完成以下题.1.从单独二孩到全面二孩政策,时间相隔不到三年,影响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老龄化严重B.生育观念的改变C.育龄妇女人数少D.劳动力严重不足2.“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对我国可能产生的影响是()A.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B.家庭负担持续加重C.有利于扩大内需D.出生人口性别比上升3.根据图示判断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是( )A.1965年B.1980年C.2015年D.2035年考点: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答案:1.B2.C3.C试题解析:1.此题注意审题,问题是两次生育政策调整间隔短的主要原因,不是实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人口老龄化严重时我国单独二孩或全面二孩政策的主要原因,目前我国劳动力还没有出现严重不足,我国人口基数大,育龄妇女人数也庞大,实施单独二孩政策不到三年,就调整全面二孩政策,就是因为符合单独二孩条件的夫妇不愿意生二孩,从而导致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提前,故B正确。
2.“全面二胎"政策的实施会增加人口出生率,增大人口总数,从而缓解人口老龄化而不是解决老龄化,A错误;我国由于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才实施二胎政策,由于人口出生率的上升导致短时间内的家庭压力,但从长远看可以增加劳动力数量,缓解家庭压力,B错误;二胎政策的实施使人口总量增大,利于扩大内需,C正确;根据题中信息无法判断出生人口性别比是否上升,D错误.3.当劳动人口增长率大于0时,劳动人口数量增加;当劳动人口增长率等于0时,劳动人口数量不变;当劳动人口增长率小于0时,劳动人口数量减少。
江西赣中南五校2016届高三语文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卷及答案网页版_中学试卷---------------------------------------江西赣中南五校重点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部分(新课标I)注意事项:1.本卷分第I卷和II卷,满分180分①,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答题前注意答题要求,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条形码应贴在方框内,并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试结束后,各位考生必须立即停止作答,出考场等待。
监考员需把试题卷、答题卷一律上交。
①由于2016年高考改革方案还未正式公布,如以2015年情况预计2016语文高考分数将会加到180分,所以本次五校联考决定以180分卷面分让考生适应情况。
第I卷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1-3题。
伪创新会毁了互联网+王为一股喷薄的创业创新浪潮正在全国兴起。
其中,有积极、正能量的创新,也有充满投机和赌博性质的伪创新。
两创经济,是中国经济最具活力的新引擎,但如果是伪创新、乱创新,以创新之名,图投机、炒作之实,那还不如不创新。
最近,我收到几个创业创新项目的邀请,都是希望得到投资、支持、背书;融资方式都是众筹;都是希望我可以做领投人,并可以在社会和互联网圈转发一下,以便获得更多众筹投资。
我看了下项目,啼笑皆非……一个是互联网保险套,商业模式是以保险套为载体,用自媒体+APP的方式,聚集注册用户成为社群,然后通过几轮融资,走向上市。
我问:你们的保险套,品质怎样?谁生产的?创业者答:别人代工生产;我问:怎么销售?答:免费送;我问:送给谁?答:高端人群;我问:免费,你们图什么?钱从哪来?答:找投资嘛,A轮B轮C轮,烧别人的钱,直到上市;我再问:你们凭什么上市?答:我们要用保险套为载体,打造最具价值的社交体验,然后做最具价值的互联网社群;我实在听不下去了,一股脑反问他们:拿免费保险套的,能有高端人群吗?保险套,能承载高端社交吗?你们要做的,难道是色情产业?有一个互联网地产众筹项目,口气很大,要做全球首家众筹地产的标杆和榜样。
超重与失重一、基础题1.超重:当物体具有的加速度时(包括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两种情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自身重力的现象。
答案:向上大于2.失重:物体具有的加速度时(包括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两种情况),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自身重力的现象。
答案:向下小于3.完全失重:物体以加速度a=g向竖直加速或向上减速时(自由落体运动、处于绕星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飞船里或竖直上抛时),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等于的现象。
答案:下零●超重失重现象●4.[多选]人站在升降机中,当升降机在上升过程中速度逐渐减小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人对底板的压力小于人所受重力B.人对底板的压力大于人所受重力C.人所受重力将减小D.人所受重力保持不变答案:AD5.一个容器装了一定量的水,容器中有空气,把这个容器带到绕地球运转的宇宙飞船中,则容器中的空气和水的形状应如图中的( )答案:C6.如图所示ABCD是一个正方形木箱的截面,轻弹簧P将木块Q压在木箱的侧壁上,开始时整个装置均静止。
现让装置开始做自由落体运动,而在运动过程中木箱底面保持水平,则此过程中木块的受力情况为( )A.受重力、摩擦力、弹簧弹力和侧壁支持力四个力作用B.受重力、弹簧弹力和侧壁支持力三个力作用C.受弹簧弹力和侧壁支持力两个力作用D.处在完全失重状态,不受任何力答案:B●超重失重的判断●(受力判断运动)7.竖直升降的电梯内的天花板上悬挂着一根弹簧秤,如图所示,弹簧秤的秤钩上悬挂一个质量m=4kg的物体,试分析下列情况下电梯的运动情况(g取10m/s2)(1)当弹簧秤的示数T1=40N,且保持不变。
(2)当弹簧秤的示数T2=32N,且保持不变。
(3)当弹簧秤的示数T3=44N,且保持不变。
答案:(1)匀速直线运动(2)加速向下或减速向上(3)加速向上或减数向下8.[多选]电梯内有一弹簧秤挂着一个重5N的物体。
当电梯运动时,看到弹簧秤的读数为6N,则可能是( )A.电梯加速向上运动B.电梯减速向上运动C.电梯加速向下运动D.电梯减速向下运动答案:AD解析:由于物体超重,故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
江西省五校联考地理试卷命题:李田古(遂川中学)审题:郭金生(遂川中学)一、选择题。
(每小题2分,共50分)2006年4月—5月,全球海域又出现一个中等强度的“厄尔尼诺”现象的高发期。
据此回答1—3题:1.下列有关“厄尔尼诺”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厄尔尼诺”现象是由于气候变冷使得秘鲁寒流发生变化而引起的B.“厄尔尼诺”现象发生在圣子耶稣诞辰前后,故将这一寒流称为厄尔尼诺C.“厄尔尼诺”现象还将继续光临亚太地区,并将对全世界产生影响D.“厄尔尼诺”使印度洋赤潮海区海水温度比正常水温上升0.7℃2.“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导致秘鲁()①洪水泛滥②干旱③使秘鲁渔业受损④使秘鲁庄稼受损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3.我国在厄尔尼诺年,一般会()A.北方产生高温、干旱,南方出现低温、洪涝B.西北常出现低温冻害,粮食减产C.南方梅雨入梅期偏早或空梅D.在厄尔尼诺的下一年,东北地区多雨、嫩江干旱2003年11月20日,中星20号成功定位于103°E赤道上空。
天津某课外活动小组拟观测该卫星。
回答4—5题:4.一天中,观看到的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时间(北京时间)是()A.1时前后B.7时前后C.11时前后D.13时前后5.每天同一时间,观测到卫星被阳光照射面积最大的一天在()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读我国24°N东部某地等高线图,据此回答6—7题:6.图中马尾松长势最好的是()A.甲地B.乙地C.丙地D.丁地7.既要讲究生态效益,又要讲究经济效益,甲地开发整治的措施是()A.种水稻B.种桑养蚕C.增施有机肥,补充熟石灰D.开辟为茶园黄淮海平原,中、低产田广布,分析8—10题:8.关于黄淮海平原地区地理背景的错误说法是()A.春旱多风沙,气温年较差大B.降水集中且变率大C.地势低平,海拔4米左右D.是典型的冲积平原9.黄淮海平原综合治理的中、低产田主要是()A.水土流失地B.丘陵红壤地C.低洼易涝地D.褐色荒漠地10.下列关于黄淮海平原的正确叙述是()A.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B.河流的侵蚀作用对地貌起决定作用C.地跨冀、鲁、豫、苏、皖、京、津等五省二市 D.常遭台风侵蚀,威胁农作物下面是我国农牧用地过渡带分布图,读图回答11—13题:11.图中原过渡带与可能变化地区说明该地区土地利用主要是()A.农业用地向畜牧用地转变B.原畜牧用地向林业用地转变C.原畜牧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D.原林业用地向农业用地转变12.下列四项中与图中土地利用转变带来的影响无关的是()A.2003年春,汉城、平壤的沙尘暴天气B.2000年冬季,该地区遭受雪灾袭击,灾情严重C.辽河上游河水含沙量增加D.黄淮地区的洪涝13.该地区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经济,下列说法中不可取的是()A.开发该地区丰富的煤炭资源B.增大牧场牲畜数量以增加牧民收入C.改革耕作制度,适当提高冬春季农田作物覆盖率D.建设人工草场种植牧草西藏拉鲁湿地,是世界稀有的、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
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上)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2.5分)如表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Da Fe SiO2Al(OH)3HNO3b FeCl3Na2SiO3NaAlO2NOc FeCl2H2SiO3Al2O3NO2A.A B.B C.C D.D2.(2.5分)“天宫一号”RFC供电系统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如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转移0.1 mol电子,a极产生2.24 L H2B.b电极反应是:4H2O+4e﹣═2H2↑+4OH﹣C.d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D.c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中H+经隔膜进入A3.(2.5分)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常见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组是( )A.Na、Ba、Mg、Al B.Na、K、Zn、Fe C.Zn、Fe、Cu、Ag D.Mg、Al、Zn、Fe4.(2.5分)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4N A个电子B.17.4 g某硫化磷(如图)中含P﹣S键数目为0.6N A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DIAAABDCAYAAADeQVbV 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 AA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msSURBVGhD7Zplr9taE4Xvb2k/9UurViqqraoyMzMzMzMz MzOpzMzMrDIzM8/VM6/3aexjH8c5diO9ukuKmpO4idfeM2vWzM4/8n+C/4jEi9+/f8uLFy/kyZMn+jwqREpk7969Ur9+fcmfP7 80bNhQWrZsKbt27bLeDReREdm+fbsULFhQDhw4IAcPHpTRo0dLp06dpESJErJjxw7rqvAQCZFPnz5JkSJFpGfPntYrIi1atJD mzZvL5cuXpU6dOvLhwwfrnXAQCZHTp09L586dZdOmTbJgwQKZOXOmhtThw4f1ee3ateXs2bPW1eEgEiKE0tChQ/V5zZo 1pXHjxvocsEsZM2aUkydPWq+Eg0iIoFBVq1aVqVOnyp49e3RnFi1aJKtXr9YdqlKlil4TJiJL9kGDBkn16tWtv0Q6duwojRo1kg EDBmjih43IiPz48UPJEFbdu3eX4sWLS9GiRaV3797y/ft366rwEBkRg1OnTknhwoWlb9+++ogKkRMBvXr1khMnTkifPn2sV8 LHXyHSpUsX2bdvn4ZVVPgrRJBcdoREjwqRE8Ewkuh4rUKFCsnWrVutd8JFpESuXLki1apVU7mlsm/cuFFtCjuEqoWJyIh8/PhRatSoobnhBHJMsQwTkRHZuXOnzTTG4uXLl+q3IBsWIiHy69cvGTFihCxfvtx6xQ4arDZt2sjz58+tV9IPTyJPnz6Vc+fOyYULF+KK5/fv38uRI0dk4sSJ0r59eylTpoyMHTvWeteOL1++SK1ateTz58/WK/749u2b9cwdrkRGjRqlpi9v3rzSunVr7R8wf048evRI 1q1bJ4MHD9br+vXrJ0uWLJHbt2/Lw4cPpVKlSnqNExjHHDlyaH2ZPXu2XLx40fNG+XxsDr6NxmzevHny8+dP690/SEWE6s uNP3v2TI4ePSrDhg3TFa5YsaIcOnRIrl27JvPnz5euXbtKq1atZOTIkdoNEvdObNiwQerWrauSi9u9efOmKhiff/fuXe1bJk+erGFG G0w4cq0JufHjx0uFChX0NRZpypQpKuEdOnRIRdxGBLlkpbhRwAfSTwwfPlwbIXpvs4pnzpzREPEDCoXXatu2rXaJfNbr16+t d//g/v37avO5YSS6adOm2rfwPQDiefLkSYkAdjUWNiILFy6UWbNmqd5PmDBBQ+zevXsqocQ7he3du3fW1f549eqV3tCbN2/ k69evriHhBtpgQpUdYccgQ+7t379fZXvlypW6KIiKgY0I8YfSECalSpXSsAEkZYMGDSRr1qyBiPD/vZTLDwMHDpTr169rj58 lS5YUR4AI5cuXT8qVK2cTIRsRYrZy5coybtw43cq1a9fKnDlzZPr06drhkXTx9hI3btxQ8on2HpMmTdKFoMffsmWL7g6hT0g NGTJEQzV2TpYq2bmAwQEgFFALkhESbsrlhW7dumlRTBQsJBFAmwzu3LmjoyTyE2HYvXu3vm6QiggJTMIxWEOpyIuSJU vK+vXrrSv8QTPlXLFEwM3iAMgTlAoFQ3Ag40QqIgaLFy/WDzl27JgWu3jBzZOIYY17kGyEB7UsVqyYlgQ3eBJhBoVSBA VTRCQ3CvTv319Dzg2eRJBc5DcIUBFk0+vL0ou5c+eq6LjBkwiaHWRsgyVBWZo1axbZ1B3v57XbnkSwI9gTP7ALbDneLHf u3NKuXTvtQ5yqEgaYKaOgbjmbigjVkgqPO0Wx6Ckg5QUGb02aNJG3b9+qWjEqxdxRj44fP25dFR5YNGNbYmEjgo3gxrgR ZrM41zVr1mgtWbFihXXVH/CBuXLlUoUDDx480AUgt1A78iXslpaCSNV3+jUbEaqoW1eHZaGmYBliQdVn9zZv3qxVGAJY CM5ECEtsDj4rDJB31BNmACwWwwzyBZcOUohgJZjNsqpu4KadfTYGE8f6+PFjKV26tFobQAxTULNnzx7Im3kBErQXtA7c H3+zI1gnSIEUInw5pd/LmpO8WPBYEH7sFGoFGSw2Hw5hQoDPCyO0KAUsshsolsh9ChG+ED9169Yt6xU7uDl2IBasDFYE X8VzV AX14jWaLq8qHBQsoPFcThBaOGxbjtCmIm9OYNjwOTQ/TiAQTBAJJaw1vowGiM4wLDDV5/DIDfQuNII2Iqwq8kZ Ro02lAC1btkwPZrZt22Zd5Q52khBAyZBijKeb0iUCbtQZ1gYUbuyUjYgBHSI3guwWKFBAe4uggAyJ6FS6REBio1bOIkv3Sr2 i9rkSMaAzpK4wcEgEFESaK8IvvaCpYn5APrJDDCrIR5o/kCYRwKiGlTU3w79BbD2TD9MypxeICX0RhGgV8HcGvkQAUkr uML0oW7as1KtXT7tIv7wB5B0VPkzvhUpRhGMRFxGqdaZMmdQNk9AQwibQrRl7khYoYggIq0nFxz3wGUHkGXdx/vx5HU ZQHJ0+Li4iWIHy5ctbf/0vXOjWLl26pDLrVXti0aNHD51vIfH4MP4lRHAMfqCGkQ9MTygP2bJlS5m9GfgSwWJQVVlNemU 6QAojN4M34zgNv5UWOK1iuujMLT4bZWRm7AXmabgH8gFpJ8lZFIjFhqsvEU6cqNKAcGJkSdKBpUuXSoYMGbRzSwtIO SMdNzBp4bDUDcg+xdW03CwEKsjiIUI4EWOpfIlwIU6ThGc7SXB2hlVmR0h8doiqz4N8YKWpuOaBwniZUTwaYsBUkoHF qlWrdKYFOcY/KB6nXWbyCTnyg53CRRjliitHWHm6P7MTEEG9SHSaL7wV9cbtQW9Dz+KV2DRjmTNn1kE5IoCDxlHjKs xwkO8lvMypMEpIlCBALASIiwhgRdgZVgJPxc+YODYwlZvqyhfwL5UYleHBSmP48GJus1/UjFmuW23ieILvQC3ZCcam7P6 MGTN0cREac8YSNxFAgo8ZM0a3GMtudigekKS0xPyqjnBgJ7gRv7N3pJZBOIsEyBH+pkXgHgwCEUkvsBOEG7uQM2dOdb V+P+tgFzGM5CJDDSKB3EG+Y/FXiRhgc0hmhua0APH8NJDQQmhoowlXJ5JCBDAKJWFRM4pcen8xlDQigPMYagQigqvFf iSKpBKZNm2aHvXRuFH5cRDIcDxHek4kjQiFj6YNQ0rOsDPUHB6J/IooKURYcTo7bhoLhDJhf5DUq1evaqXH6QZBUohQR 3ADJDp9DhWdG+cnHVR2fmzAjgVBUohgKziCpqCS5Jg/c7aOg8CmBzkhA0khgtRSoZncMw8gT2i4MIgQoPhhT4IgacnOCA fDiePFn3FSS0ixU6hZUCSNCOC4ghpCk8TvXhj50BokgqQSAZhB+hiOMBIfG4n8C3JTSS16KCcEAAAAAElFTkSuQmCC6I+B5LyY572RC.1 mol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最多形成7 mol碳碳单键D.标准状况下,22.4 L SO2与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氧原子5.(2.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B.22.4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D.22g CO2与标准状况下的11.2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6.(2.5分)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A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B充分反应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B.溶液A和B均可以是NaOH溶液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7.(2.5分)室温下,将0.100 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未知浓度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一元碱溶液浓度为0.100 0 mol•L﹣1B.a、b、c点的水溶液导电性依次增强C.室温下,MOH的电离常数K b=1×10﹣5D.b点:c(M+)+c(MOH)=c(Cl﹣)8.(2.5分)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X与元素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X m R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9.(2.5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个甘氨酸分子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B.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10.(2.5分)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SO3④H2S ⑤FeCl2.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全部11.(2.5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是CuSO4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4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CuO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含元素Cu、S12.(2.5分)甲气体可发生如下变化:甲气体乙气体丙气体乙气体=丁固体.则甲、乙、丙、丁分别为( )A.CO2、CO、O2、CaO B.O2、CO、CO2、CaCO3C.O2、CO2、CO、CaCO3D.CO、CO2、O2、Ca(OH)213.(2.5分)“碳捕捉技术”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工业生产中产生的CO2分离出来并利用.如可利用NaOH溶液来“捕捉”CO2,其基本过程如图所示(部分条件及物质未标出).下列有关该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能耗小是该方法的一大优点②整个过程中,有二种物质可以循环利用③“反应分离”环节中,分离物质的基本操作是过滤、蒸发、结晶④该方法可减少碳排放,捕捉到的CO2还可用来制备甲醇等产品.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④14.(2.5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氨气极易溶于水,所以它是农业上常用的氮肥B.工业上用H2和N2合成氨与自然界中放电时O2和N2反应都属于氮的固定C.大型中央空调的致冷剂可用液氨D.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都可以用铝、铁的容器盛装15.(2.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投入铁片产生H2的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Mg2+、SO42﹣、NO3﹣B.可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镜C.1.0 mol•L﹣1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2+、Cl﹣、SO42﹣D.硫化铜溶于硝酸的离子方程式为CuS+2H+═H2S↑+Cu2+16.(2.5分)某全钒新型电池,以惰性材料作电极,在电解质溶液中发生电池总反应为:VO2+(蓝色)+H2O+V3+(紫色)V(黄色)+V2+(绿色)+2H+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当电池无法放电时,只要更换电解质溶液,不用外接电源进行充电就可正常工作B.放电时,负极反应为V+2H++e﹣═VO2++H2OC.充电时,阳极附近溶液由绿色逐渐变为紫色D.放电过程中,正极附近溶液的pH变小17.(2.5分)1L某混合溶液中,溶质X、Y的浓度都为0.1mol/L,向混合溶液中滴加某溶液Z(0.1mol/L氢氧化钠或硫酸溶液),所得沉淀的物质的量如图所示,则X、Y、Z分别是( )A.偏铝酸钠、氢氧化钡、硫酸B.氯化铝、氯化镁、氢氧化钠C.氯化铝、氯化铁、氢氧化钠D.偏铝酸钠、氯化钡、硫酸18.(2.5分)喷水溶液法是科学家近期研制出的一种使沙漠变绿洲的新技术.它是先在沙漠中喷洒一定量的聚丙烯酸酯()“水溶液”,“水溶液”中的高分子化合物与沙土粒子相结合,在地表下30~50cm处形成一个厚0.5cm的隔水层,既能阻止地下的盐分上升,又有拦截蓄积雨水的作用.下列关于聚丙烯酸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合成它的小分子化合物是CH3﹣CH2﹣COORB.它可由CH2═CH﹣COOR经过加成聚合反应而得到C.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D.不能发生加成反应19.(2.5分)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下.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弱酸化学式CH3COOH HCN H2CO3电离平衡常数(25℃) 1.8×10﹣5 4.9×l0﹣10K1=4.3×10﹣7K2=5.6×10﹣11A.NaHCO3溶液中,一定有c(Na+)=c(HCO3﹣)+c(CO32﹣)B.将a mol•L﹣1HCN溶液与a mol•L﹣1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测得所得溶液显碱性(pH>7),则c(OH﹣)>c(H+),c(CN﹣)>c(Na+)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各溶液pH关系为:pH(Na2CO3)>pH(NaCN)>pH(CH3COONa)D.1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20.(2.5分)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2NO2⇌2NO+O2在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⑤密闭容器中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A.②③⑤⑥B.①④⑤⑥C.①③④⑥D.全部二、综合题(50分)21.如图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无关物质已略去),其中A、C为无色气体,请填写下列空白.(1)化合物W可能是__________或__________,C是__________,F是__________.(2)反应①中若消耗Na2O2 7.8g,则转移的电子数为__________.(3)反应③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4)A与CuO在加热条件下能反应生成N2和Cu,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2.(14分)一定条件下铁可以和CO2发生反应:Fe(s)+CO2(g)⇌FeO(s)+CO(g)△H>0,1 100℃时,向某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铁粉并充入一定量的CO2气体,反应过程中CO2气体和CO气体的浓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__________.(2)下列措施中能使平衡时K增大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A.升高温度B.增大压强C.充入一定量COD.降低温度(3)8分钟内,CO的平均反应速率v(CO)=__________mol•L﹣1•min﹣1.(4)1100℃时,2L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方式投入反应物,保持恒温、恒容,测得反应达到平衡时的有关数据如下:容器甲乙反应物投入量3mol Fe、2mol CO24mol FeO、3mol COCO的浓度(mol•L﹣1)c1c2CO2的体积分数φ1φ2体系压强(Pa)p1p2气态反应物的转化率α1α2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2c1=3c2B.φ1=φ2C.p1<p2D.α1=α2②求c1=__________、φ1=__________、α2=__________.23.袋装食品中常用一种“双吸剂”保持,主要成分是铁粉和生石灰,同学们对一久置的双吸剂固体样品很好奇,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提出问题】久置“双吸剂”的成分是什么?【做出猜想】久置“双吸剂”中可能有Fe、Fe2O3、CaO、Ca(OH)2和CaCO3【实验探究1】取固体样品研磨,用磁铁吸引,磁铁上沾有黑色粉末,说明“双吸剂”中一定有__________.再用磁铁反复吸引后,残留固体用于后续探究活动.【实验探究2】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探究实验1的残留固体放入试管中,加入蒸馏水试管外壁不发烫固体中一定没有【实验探究3】【实验结论】步骤②产生白色沉淀,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__________,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步骤③有气泡冒出,溶液变为黄色,说明久置的“双吸剂”中含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24.A~F是初中化学常见的六种物质,它们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__________”表示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表示两种物质能相互反应(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未标出).A 可以与酸、碱、盐三类物质发生反应,D是食盐的主要成分,C和F都是无色气体,反应①和②都有白色沉淀生成.(1)F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2)写出B→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3)写出A与一种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25.人类研究氢能源从未间断过,而热化学循环分解水制H2是在水反应体系中加入一种中间物,经历不同的反应阶段,最终将水分解为H2 和O2,这是一种节约能源、节省反应物料的技术,图1是热化学循环制氢气的流程:(1)实验测得,1g H2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142.9kJ 的热量,则表示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整个流程参与循环的物质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化学式),最难进行的反应是__________(填序号).(3)汞虽然有毒,但用途广泛.用汞和溴化钙作催化剂,可以在较低温度下经过下列反应使水分解制氢气和氧气:①CaBr2+2H2O═Ca(OH)2+2HBr↑;②…③HgBr2+Ca(OH)2═CaBr2+HgO+H2O;④2HgO═2Hg+O2↑.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4)合成氨用的H2可以甲烷为原料制得.有关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如图2所示,则CH4(g)与H2O(g)反应生成CO(g)和H2(g)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2015-2016学年江西省赣中南五校高三(上)第二次联考化学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5分,共50分)1.(2.5分)如表各组物质中,不能按(“→”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是( ) 选项 A B C Da Fe SiO2Al(OH)3HNO3b FeCl3Na2SiO3NaAlO2NOc FeCl2H2SiO3Al2O3NO2A.A B.B C.C D.D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硝酸的化学性质;铁盐和亚铁盐的相互转变.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判断反应能否发生,C中Al2O3不能与水反应生成Al(OH)3.解答:解:A、Fe FeCl3FeCl2Fe,可以一步实现,故A不符合;B、SiO2Na2SiO3 H2SiO3SiO2,故B不符合;C、Al(OH)3NaAlO2,不能一步实现生成Al2O3,Al2O3不能一步实现生成Al(OH)3,故C符合;D、HNO3NO NO2HNO3,故D不符合;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把握常见元素化合物的性质.2.(2.5分)“天宫一号”RFC供电系统是一种将水电解技术与氢氧燃料电池技术相结合的可充放电池.如图为RFC工作原理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转移0.1 mol电子,a极产生2.24 L H2B.b电极反应是:4H2O+4e﹣═2H2↑+4OH﹣C.d电极反应是:O2+4H++4e﹣═2H2OD.c极上发生还原反应,B中H+经隔膜进入A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依据图示知左边装置是电解池,右边装置是原电池,ab电极是电解池的电极,由电源判断a为阴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b为阳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cd电极是原电池的正负极,c是正极,d是负极;电解池中的电极反应为: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a电极为阴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4H++4e﹣=2H2↑;原电池中是酸性溶液,电极反应为:d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H2﹣4e﹣=4H+;c电极为正极得到电子发生还原反应:O2+4H++4e﹣=2H2O,结合电极上的电子守恒分析计算.解答:解:A.当有0.1 mol电子转移时,a电极为电解池阴极,电极反应为4H++4e﹣=2H2↑,产生1.12LH2,故A错误;B.b电极为阳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4OH﹣﹣4e﹣=2H2O+O2↑,故B错误;C.d为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2H2﹣4e﹣=4H+,故C错误;D.c电极上氧气得到发生还原反应,B池中的H+可以通过隔膜进入A池,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主要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电极判断、电极反应,注意原电池中电解质溶液是酸而不是碱,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是易错点.3.(2.5分)在冶金工业上,均不能用常见化学还原剂制得的金属组是( )A.Na、Ba、Mg、Al B.Na、K、Zn、Fe C.Zn、Fe、Cu、Ag D.Mg、Al、Zn、Fe考点:金属冶炼的一般原理.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分析:Na、Ba、Mg、Al等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冶炼;Zn、Fe、Cu等用热还原法冶炼;Ag、Hg等用热分解法.解答:解:A.Na、Ba、Mg、Al等活泼金属用电解法冶炼,故A选;B.Zn、Fe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B不选;C.Zn、Fe、Cu用热还原法,而Ag用热分解法,故C不选;D.Zn、Fe均用热还原法冶炼,故D不选;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金属冶炼,解答本题要掌握金属冶炼方面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对相关方面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4.(2.5分)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每生成32 g氧气,则转移4N A个电子B.17.4 g某硫化磷(如图)中含P﹣S键数目为0.6N Apng_iVBORw0KGgoAAAANSUhEUgAAADIAAABDCAYAAADeQVbV AAAAAXNSR0IArs4c6QAAAARnQU1B AACxjwv8YQUAAAAJcEhZcwAADsMAAA7DAcdvqGQAAAmsSURBVGhD7Zplr9taE4Xvb2k/9UurViqqraoyMzMzMzMz MzOpzMzMrDIzM8/VM6/3aexjH8c5diO9ukuKmpO4idfeM2vWzM4/8n+C/4jEi9+/f8uLFy/kyZMn+jwqREpk7969Ur9+fcmfP7 80bNhQWrZsKbt27bLeDReREdm+fbsULFhQDhw4IAcPHpTRo0dLp06dpESJErJjxw7rqvAQCZFPnz5JkSJFpGfPntYrIi1atJD mzZvL5cuXpU6dOvLhwwfrnXAQCZHTp09L586dZdOmTbJgwQKZOXOmhtThw4f1ee3ateXs2bPW1eEgEiKE0tChQ/V5zZo 1pXHjxvocsEsZM2aUkydPWq+Eg0iIoFBVq1aVqVOnyp49e3RnFi1aJKtXr9YdqlKlil4TJiJL9kGDBkn16tWtv0Q6duwojRo1kg EDBmjih43IiPz48UPJEFbdu3eX4sWLS9GiRaV3797y/ft366rwEBkRg1OnTknhwoWlb9+++ogKkRMBvXr1khMnTkifPn2sV8 LHXyHSpUsX2bdvn4ZVVPgrRJBcdoREjwqRE8Ewkuh4rUKFCsnWrVutd8JFpESuXLki1apVU7mlsm/cuFFtCjuEqoWJyIh8/P hRatSoobnhBHJMsQwTkRHZuXOnzTTG4uXLl+q3IBsWIiHy69cvGTFihCxfvtx6xQ4arDZt2sjz58+tV9IPTyJPnz6Vc+fOyYU LF+KK5/fv38uRI0dk4sSJ0r59eylTpoyMHTvWeteOL1++SK1ateTz58/WK/749u2b9cwdrkRGjRqlpi9v3rzSunVr7R8wf048evRI 1q1bJ4MHD9br+vXrJ0uWLJHbt2/Lw4cPpVKlSnqNExjHHDlyaH2ZPXu2XLx40fNG+XxsDr6NxmzevHny8+dP690/SEWE6s uNP3v2TI4ePSrDhg3TFa5YsaIcOnRIrl27JvPnz5euXbtKq1atZOTIkdoNEvdObNiwQerWrauSi9u9efOmKhiff/fuXe1bJk+erGFG G0w4cq0JufHjx0uFChX0NRZpypQpKuEdOnRIRdxGBLlkpbhRwAfSTwwfPlwbIXpvs4pnzpzREPEDCoXXatu2rXaJfNbr16+t d//g/v37avO5YSS6adOm2rfwPQDiefLkSYkAdjUWNiILFy6UWbNmqd5PmDBBQ+zevXsqocQ7he3du3fW1f549eqV3tCbN2/k69evriHhBtpgQpUdYccgQ+7t379fZXvlypW6KIiKgY0I8YfSECalSpXSsAEkZYMGDSRr1qyBiPD/vZTLDwMHDpTr169rj58 lS5YUR4AI5cuXT8qVK2cTIRsRYrZy5coybtw43cq1a9fKnDlzZPr06drhkXTx9hI3btxQ8on2HpMmTdKFoMffsmWL7g6hT0g NGTJEQzV2TpYq2bmAwQEgFFALkhESbsrlhW7dumlRTBQsJBFAmwzu3LmjoyTyE2HYvXu3vm6QiggJTMIxWEOpyIuSJU vK+vXrrSv8QTPlXLFEwM3iAMgTlAoFQ3Ag40QqIgaLFy/WDzl27JgWu3jBzZOIYY17kGyEB7UsVqyYlgQ3eBJhBoVSBA VTRCQ3CvTv319Dzg2eRJBc5DcIUBFk0+vL0ou5c+eq6LjBkwiaHWRsgyVBWZo1axbZ1B3v57XbnkSwI9gTP7ALbDneLHf u3NKuXTvtQ5yqEgaYKaOgbjmbigjVkgqPO0Wx6Ckg5QUGb02aNJG3b9+qWjEqxdxRj44fP25dFR5YNGNbYmEjgo3gxrgR ZrM41zVr1mgtWbFihXXVH/CBuXLlUoUDDx480AUgt1A78iXslpaCSNV3+jUbEaqoW1eHZaGmYBliQdVn9zZv3qxVGAJY CM5ECEtsDj4rDJB31BNmACwWwwzyBZcOUohgJZjNsqpu4KadfTYGE8f6+PFjKV26tFobQAxTULNnzx7Im3kBErQXtA7cH3+zI1gnSIEUInw5pd/LmpO8WPBYEH7sFGoFGSw2Hw5hQoDPCyO0KAUsshsolsh9ChG+ED9169Yt6xU7uDl2IBasDFYEX8VzV AX14jWaLq8qHBQsoPFcThBaOGxbjtCmIm9OYNjwOTQ/TiAQTBAJJaw1vowGiM4wLDDV5/DIDfQuNII2Iqwq8kZ Ro02lAC1btkwPZrZt22Zd5Q52khBAyZBijKeb0iUCbtQZ1gYUbuyUjYgBHSI3guwWKFBAe4uggAyJ6FS6REBio1bOIkv3Sr2 i9rkSMaAzpK4wcEgEFESaK8IvvaCpYn5APrJDDCrIR5o/kCYRwKiGlTU3w79BbD2TD9MypxeICX0RhGgV8HcGvkQAUkr uML0oW7as1KtXT7tIv7wB5B0VPkzvhUpRhGMRFxGqdaZMmdQNk9AQwibQrRl7khYoYggIq0nFxz3wGUHkGXdx/vx5HU ZQHJ0+Li4iWIHy5ctbf/0vXOjWLl26pDLrVXti0aNHD51vIfH4MP4lRHAMfqCGkQ9MTygP2bJlS5m9GfgSwWJQVVlNemU 6QAojN4M34zgNv5UWOK1iuujMLT4bZWRm7AXmabgH8gFpJ8lZFIjFhqsvEU6cqNKAcGJkSdKBpUuXSoYMGbRzSwtIO SMdNzBp4bDUDcg+xdW03CwEKsjiIUI4EWOpfIlwIU6ThGc7SXB2hlVmR0h8doiqz4N8YKWpuOaBwniZUTwaYsBUkoHF qlWrdKYFOcY/KB6nXWbyCTnyg53CRRjliitHWHm6P7MTEEG9SHSaL7wV9cbtQW9Dz+KV2DRjmTNn1kE5IoCDxlHjKs xwkO8lvMypMEpIlCBALASIiwhgRdgZVgJPxc+YODYwlZvqyhfwL5UYleHBSmP48GJus1/UjFmuW23ieILvQC3ZCcam7P6 MGTN0cREac8YSNxFAgo8ZM0a3GMtudigekKS0xPyqjnBgJ7gRv7N3pJZBOIsEyBH+pkXgHgwCEUkvsBOEG7uQM2dOdb V+P+tgFzGM5CJDDSKB3EG+Y/FXiRhgc0hmhua0APH8NJDQQmhoowlXJ5JCBDAKJWFRM4pcen8xlDQigPMYagQigqvFf iSKpBKZNm2aHvXRuFH5cRDIcDxHek4kjQiFj6YNQ0rOsDPUHB6J/IooKURYcTo7bhoLhDJhf5DUq1evaqXH6QZBUohQR 3ADJDp9DhWdG+cnHVR2fmzAjgVBUohgKziCpqCS5Jg/c7aOg8CmBzkhA0khgtRSoZncMw8gT2i4MIgQoPhhT4IgacnOCA fDiePFn3FSS0ixU6hZUCSNCOC4ghpCk8TvXhj50BokgqQSAZhB+hiOMBIfG4n8C3JTSS16KCcEAAAAAElFTkSuQmCC6I+B5LyY572RC.1 mol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最多形成7 mol碳碳单键D.标准状况下,22.4 L SO2与O2混合气体,含有2N A个氧原子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A、该反应中双氧水的化合价为﹣1价,生成1mol氧气转移了2mol电子;B、根据图示判断硫化磷分子组成及分子中含有的P﹣S键数目,然后再计算出17.4g硫化磷中含有的P﹣S键数目;C、依据碳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4,可以形成四个单键分析;D、SO2与O2均含2个氧原子.解答:解:A、32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在H2O2+Cl2═2HCl+O2反应中,双氧水中﹣1价氧元素被氧化成0价氧气,生成1mol氧气转移了2mol电子,转移2N A个电子,故A 错误;B、S的非金属性强于P,所以S的化合价为﹣2价,根据图示可知,黑球为S,白球为P原子,硫化磷分子式为P4S7,17.4g硫化磷的物质的量为:=0.05mol,而1molP4S7中含13molP﹣S键,故0.05molP4S7分子中含有0.065molP﹣S键,含有P﹣S键数目为0.065N A,故B错误;C、1mol含8个碳原子的某烃分子,当形成环状结构时,可以形成8molC﹣C单键,即8mol 碳原子最多形成8mol碳碳键,故C错误;D、标况下,22.4 L SO2与O2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1mol,而SO2与O2均含2个氧原子,故无论在混合物中两者所占的比例如何,1mol混和气体中一定含2mol氧原子,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熟练掌握公式的使用和物质的结构是解题关键,难度不大.5.(2.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2g O2占有的体积约为22.4LB.22.4L N2含阿伏加德罗常数个氮分子C.在标准状况下,22.4L水的质量约为18gD.22g CO2与标准状况下的11.2L HCl含有相同的分子数考点:阿伏加德罗常数.专题:阿伏加德罗常数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分析:A、依据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分析判断;B、体积换算物质的量需要在标准状况下换算;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D、质量换算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气体体积换算物质的量,物质的量相同与分子数成正比.解答:解:A、32 g O2占有的体积在温度和压强不知时,无法计算体积,故A错误;B、22.4 L N2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故B错误;C、标准状况下水不是气体,故C错误;D、22 g CO2物质的量为0.5mol,标准状况下的11.2 L HCl物质的量为0.5mol,所以含有相同的分子数,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应用,熟悉气体摩尔体积的条件应用、质量换算物质的量计算微粒数即可解答,较简单.6.(2.5分)某化学小组为测定一定质量的某铜铝混合物中铜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方案Ⅰ: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A充分反应测定生成气体的体积方案Ⅱ:铜铝混合物足量溶液B充分反应测定剩余固体的质量下列有关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A.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B.溶液A和B均可以是NaOH溶液C.溶液A和B均可选用稀硝酸D.实验室中方案Ⅱ更便于实施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铜与盐酸或NaOH溶液不反应,铝与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剩余的固体为铜,根据生成的氢气可以计算混合物中铝的质量,据此解题.解答:解:A.B.铜与盐酸或NaOH溶液不反应,铝与盐酸或NaOH溶液反应,剩余的固体为铜,根据生成的氢气可以计算混合物中铝的质量,故溶液A和B均可以是盐酸或NaOH溶液,故AB正确;C.硝酸与铜、铝都能反应,不能用硝酸,故C错误;D.测量气体的体积不如测量固体的质量简单易操作,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实验方案的理解与评价、元素化合物的性质等,难度中等,清楚物质的性质、理解实验方案原理是关键.7.(2.5分)室温下,将0.100 0mol•L﹣1盐酸滴入20.00mL 未知浓度的某一元碱MOH溶液中,溶液pH随加入盐酸体积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一元碱溶液浓度为0.100 0 mol•L﹣1B.a、b、c点的水溶液导电性依次增强C.室温下,MOH的电离常数K b=1×10﹣5D.b点:c(M+)+c(MOH)=c(Cl﹣)考点:酸碱混合时的定性判断及有关ph的计算.专题:电离平衡与溶液的pH专题.分析:A.根据图象知,当盐酸体积为20mL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则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B.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C.常温下,MOH的电离常数K b=;D.根据溶液酸碱性结合电荷守恒判断.解答:解:A.根据图象知,当盐酸体积为20mL时二者恰好反应生成盐,则二者的物质的量相等,二者的体积相等,则其浓度相等,所以一元碱溶液浓度为0.100 0 mol•L﹣1,故A 正确;B.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成正比,MOH是弱电解质,HCl、MCl是强电解质,完全电离,根据图象知,a、b、c点的水溶液中,溶液中自由移动离子浓度逐渐增大,所以其导电性依次增强,故B正确;C.根据图象知,0.1000mol/LMOH溶液中pH=11,则c(OHˉ)=0.001mol/L,常温下,MOH 的电离常数K b===1×10﹣5,故C正确;D.b点溶液呈中性,则c(H+)=c(OHˉ),根据电荷守恒得c(M+)+c(H+)=c(OHˉ)+c(Clˉ),所以得c(M+)=c(Clˉ),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酸碱混合溶液定性判断,明确图象中各个点的含义是解本题关键,结合电荷守恒来分析解答,注意溶液的导电能力与离子浓度的关系,难度中等.8.(2.5分)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Y、Z、W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其半径依次增大B.元素X与元素Y只能形成一种化合物C.元素Y、R分别与元素X形成的化合物的热稳定性:X m Y>X m RD.元素W、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都是强酸考点: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应用.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根据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处于同一族,则R为S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则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8+16=24,又Z、W处于同一周期,应为第三周期,原子序数W大于Z,故Z为Na,W为Mg元素,结合物质性质与元素周期律解答.解答:解:X、Y、Z、W、R是5种短周期元素,其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是周期表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则A为H元素;Y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3倍,Y原子有2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6,故Y为O元素;根据Z、W、R处于同一周期,R与Y 处于同一族,则R为S元素;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则Z、W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为8+16=24,又Z、W处于同一周期,应为第三周期,原子序数W大于Z,故Z为Na,W为Mg元素,A.Y是O元素,Z是Na元素,W是Mg元素,O2﹣、Na+、Mg2+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离子半径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所以离子半径O2﹣>Na+>Mg2+,故A错误;B.氢元素与氧元素可以形成H2O、H2O2,故B错误;C.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越稳定,非金属性O>S,所以氢化物稳定性Y>R,故C正确;D.R为S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硫酸,硫酸是强酸.W为Mg元素,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氢氧化镁,属于碱,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结构与位置关系、元素周期律、微粒半径比较等,难度中等,推断元素是关键,注意半径比较规律与基础知识掌握.9.(2.5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1个甘氨酸分子中存在9对共用电子B.PCl3和B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C.H2S和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D.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是: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考点:极性键和非极性键;晶体的类型与物质熔点、硬度、导电性等的关系;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专题:化学键与晶体结构.分析:A.根据1个单键就是一对公用电子对,一个双键就是就是两对公用电子对;B.P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Cl3分子中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H2S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D.原子晶体的熔沸点的高低取决于比较共价键的强弱: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短,键能越大,熔沸点越高.解答:解:A.1个甘氨酸含有8个单键,1个双键,所以分子中存在10对共用电子,故A错误;B.PCl3分子中所有原子的最外层都达到8电子稳定结构;BCl3分子中B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6,Cl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故B错误;C.H2S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CS2分子都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故C错误;D.因为碳原子半径小于硅原子半径,所以C﹣C的键长<C﹣Si<Si﹣Si所以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金刚石>碳化硅>晶体硅,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考查了分子内的共价键、分子的极性、原子晶体熔点的比较,难度不大.10.(2.5分)下列物质中,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的是( )①CuS ②FeS ③SO3④H2S ⑤FeCl2.A.①③⑤B.①②③⑤C.①②④⑤D.全部考点:含硫物质的性质及综合应用.分析:①硫和变价金属反应时将变价金属氧化为较低价态,铜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②铁和硫加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铁;③硫单质和氧气反应只能生成二氧化硫;④硫单质和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⑤铁和氯气反应只能生成氯化铁,铁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解答:解:①硫和变价金属反应时将变价金属氧化为较低价态,铜和硫反应生成硫化亚铜,2Cu+S Cu2S,故①正确;②铁和硫加热反应生成硫化亚铁,Fe+S FeS,故②错误;③无论S是否过量,S在氧气中燃烧都生成SO2,所以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S+O2SO2,故③正确;④硫单质和氢气反应生成硫化氢,H2+S H2S,故④错误;⑤铁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铁,2Fe+3Cl22FeCl3,故⑤正确;①③⑤不能由单质直接化合生成,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反应,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掌握物质性质和反应条件是解题关键,题目难度不大.11.(2.5分)研究性学习小组做铜与浓硫酸反应实验时,发现试管底部有白色固体并夹杂有少量黑色物质.倒去试管中的浓硫酸,将剩余固体(含少量浓硫酸)倒入盛有少量水的烧杯中,发现所得溶液为蓝色,黑色固体未溶解.过滤、洗涤后,向黑色固体中加入过量浓硝酸,黑色固体溶解,溶液呈蓝色,所得溶液加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下列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 )A.铜与浓硫酸反应所得白色固体是CuSO4B.加BaCl2溶液后所得白色沉淀是BaSO4C.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可能是CuOD.白色固体中夹杂的少量黑色物质中含元素Cu、S考点:浓硫酸的性质;物质检验实验方案的设计.专题:实验题;元素及其化合物.分析:Cu与浓H2SO4的主反应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由于浓H2SO4过量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所得白色固体为CuSO4;由于浓硫酸过量,黑色固体不可能为CuO;至于黑色固体成分,从题意知,它溶于浓硝酸,溶液呈蓝色说明含Cu2+,加入BaCl2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硝酸的沉淀BaSO4,原黑色沉淀中含S元素,含Cu、S 两元素,可能为CuS也可能为Cu2S.解答:解:A.Cu与浓H2SO4的主反应为Cu+2H2SO4(浓)CuSO4+SO2+2H2O,由于浓H2SO4过量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所得白色固体为CuSO4,故A正确;B.BaCl2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已知硝酸过量,说明该钡盐沉淀不溶于硝酸,应为BaSO4,故B正确;C.由于浓硫酸过量,黑色固体不可能为CuO,故C错误;D.黑色固体溶于浓硝酸,溶液呈蓝色说明含Cu2+,加入BaCl2溶液产生了不溶于硝酸的沉淀BaSO4,原黑色沉淀中含S元素,含Cu、S两元素,可能为CuS也可能为Cu2S,故D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浓硫酸与铜反应物质的组成探究,题目难度中等,注意从浓硫酸的性质角度思考,根据反应实验现象进行分析.12.(2.5分)甲气体可发生如下变化:甲气体乙气体丙气体乙气体=丁固体.则甲、乙、丙、丁分别为( )A.CO2、CO、O2、CaO B.O2、CO、CO2、CaCO3C.O2、CO2、CO、CaCO3D.CO、CO2、O2、Ca(OH)2考点:无机物的推断.分析:根据题中信息,丙气体能与氧化铜加热生成乙气体,丙应为还原性气体,结合题中各选项可知丙应为CO,因为二氧化碳或氧气都不能与氧化铜反,根据甲气体乙气体丙气体乙气体=丁固体的转化关系,氧气与碳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
2016年省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一、选择题,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甲乙丙丁面积(km2)6306 102045 167302 165600人口密度(人/km2)3650 533.36 266 5671.图中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最多是()A.甲B.乙C.丙D.丁2.甲地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于其它三地的原因是()A.出生率低 B.死亡率低 C.外来人口迁移 D.养老制度完善菊花的花期在秋季,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昼长(一般小于12小时)时才能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在市郊,有一个著名的菊花种植基地,每年进入11月后,每当夜幕降临,菊花田中数以万计的灯泡便全部亮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时迭一个多月的”灯海照菊”奇观.据此回答3﹣5题.3.市郊夜间的“灯海照菊”蔚为奇观,其目的主要是()A.方便游客夜间赏菊 B.提前菊花开花时间C.降低菊花的患病率’D.延迟菊花开花时间4.下列城市栽种同种菊花,在自然状态下,开花最早的是()A. B. C. D.5.与、、天津等知名花卉市场相比,成为我国“南花北调、东花西走”的大型花卉集散地的独特优势是()A.技术 B.信息通达 C.位置 D.交通如图为我国某东北﹣﹣西南走向山脉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该山脉的东南坡和西北坡,据图分析回答6﹣8题.6.该山脉最可能是()A.大兴安岭 B.太行山C.武夷山D.南岭7.在海拔600﹣1800米围,气温垂直变化大的坡向及其山麓自然带分布组合正确的是()A.东南坡常绿林 B.东南坡落叶林 C.西北坡常绿林 D.西北坡落叶林8.该北坡最高气温出现在海拔约300米处的山坡,而非山麓,最可能的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到山麓 B.暖空气上升到山坡C.山麓降水丰富 D.山坡风速较小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如图所示).读图回答9﹣11题.9.下列时段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A.距今60﹣100百万年B.距今100﹣120百万年C.距今120﹣140百万年D.距今140﹣160百万年10.图中热点位于甲点的()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11.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运动方向为()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二、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需要作答.第14-16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做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侧,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300天为晴天,是天文爱好者观望星空的理想胜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牛、羊为主,特别是紫羔皮驰名世界,在纳米比亚,羔羊往往在出生35至40天后就被牧民宰杀加工,因此出现了许多专门的羊羔加工企业.材料二鸵鸟是一种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的巨型鸟类,以植物为食,具有很高的济价值.纳米比亚全国有上百家鸵鸟农场,相关产品远销到欧洲、北美、日本、国等地.(1)简述纳米比亚沙漠观望星空的有利条件.(2)简要说明纳米比亚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3)推测纳米比亚出现许多专门的羊羔加工企业的原因.(4)有人主在纳米比亚扩大鸵鸟养殖,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1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交汇处的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河流众多.水盾优良,林木茂盛.生态环境极佳,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但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材料二鸭绿江(段)距入很近,由于每天都要受到入海域潮汐涨落(注:此处潮汐每昼夜2涨2落)的影响,致使该河段的水位及流速也发生相应变化.图2是根据水文资料绘制的某日该河段水位变化模式图.(1)分析成为中国最美城市的原因.(2)概括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并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相关因素.(3)简要说明图示日期6:00﹣18:00鸭绿江(段)流速变化特点及其变化原因.(二)选做题请考生在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旅游地理】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2月11日新疆旅游局宣布在”十三五”期间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建议相关旅游设施逐步设置在远观冰川的度假区.新疆冰川总数迭18311条,对河川径流起着重要的补充和调节作用.过去十几年间,人为因素引起的冰川崩塌、消融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1)简析新疆开发冰川旅游的有利条件.(2)分析取缔新疆冰川旅游的主要原因.【自然灾害与防治】1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5年1月26日美国中部地区遭遇一场强烈的暴风雪,导致多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分析此次强烈暴风雪的成因.(2)列举暴风雪对农业的危害.【环境保护】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1月5日国家主席在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长江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列举长江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的生态问题.(2)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如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2016年省市高考地理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计44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1﹣2题.甲乙丙丁面积(km2)6306 102045 167302 165600人口密度(人/km2)3650 533.36 266 5671.图中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最多是()A.甲B.乙C.丙D.丁【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分析】人口数量的算法是人口密度乘以面积,根据图表资料可算出人口数量最多的省.【解答】解:人口数量的算法是人口密度乘以面积,根据图表资料可算出四省人口中,明显丁地最多.故选:D.2.甲地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于其它三地的原因是()A.出生率低 B.死亡率低 C.外来人口迁移 D.养老制度完善【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分析】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甲省面积最小,但人口密度远超于其他三个省份.【解答】解:甲省面积最小,但人口密度远超于其他三个省份,说明四个省级行政区之中,甲省经济最为发达,吸引了外来劳动人口的迁入,导致甲地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于其它三地.故选:C.菊花的花期在秋季,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昼长(一般小于12小时)时才能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在市郊,有一个著名的菊花种植基地,每年进入11月后,每当夜幕降临,菊花田中数以万计的灯泡便全部亮起,形成一道独特的时迭一个多月的”灯海照菊”奇观.据此回答3﹣5题.3.市郊夜间的“灯海照菊”蔚为奇观,其目的主要是()A.方便游客夜间赏菊 B.提前菊花开花时间C.降低菊花的患病率’D.延迟菊花开花时间【考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该题解题的关键是读懂题目所给的资料,根据资料中的信息判断答案.【解答】解:由题,菊花是一种短日照植物,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昼长(一般小于12小时)时才能开花,否则只进行营养生长,用灯光照射菊花,可以延迟菊花开花时间.故选:D.4.下列城市栽种同种菊花,在自然状态下,开花最早的是()A. B. C. D.【考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不同.【解答】解:从材料中可以看菊花的花期在秋季,只有当日照长度短于其临界昼长(一般小于12小时)时才能开花.四个城市中,在秋季只有的昼最短,而且日照时间也短,因此开花时间最早.而另外三个城市,纬度较低,昼较长,日照时间也较长,不利于菊花开花.故选:B.5.与、、天津等知名花卉市场相比,成为我国“南花北调、东花西走”的大型花卉集散地的独特优势是()A.技术 B.信息通达 C.位置 D.交通【考点】影响农业区位因素.【分析】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土壤等自然因素和市场、交通、技术、政策等社会经济因素.【解答】解:、、天津等知名花卉市场在技术、信息通达度和交通等方面都比优越,但地处中原,地理位置优越.故选:C.如图为我国某东北﹣﹣西南走向山脉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随高度的变化示意图,实线和虚线分别代表该山脉的东南坡和西北坡,据图分析回答6﹣8题.6.该山脉最可能是()A.大兴安岭 B.太行山C.武夷山D.南岭【考点】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不同的区域自然环境不同.【解答】解:通过读图可以看出,该山无论是东南破还是西北坡山脚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都是大于0℃,说明该山脉位于我国淮以南.大兴安岭位于我国淮以北,A错;太行山位于淮以北,B错;武夷北﹣﹣西南向,且位于我国南方,C正确;南岭虽然位于南方,但是为东西走向,D错误.故选:C.7.在海拔600﹣1800米围,气温垂直变化大的坡向及其山麓自然带分布组合正确的是()A.东南坡常绿林 B.东南坡落叶林 C.西北坡常绿林 D.西北坡落叶林【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布规律.【分析】气温垂直变化大的坡向取决于曲线的斜率;山麓自然带取决于山麓的气候.【解答】解:读图可知,在海拔600﹣1800米围,气温垂直变化大的坡向为东南坡;山麓地带气温大于0℃,位于岭﹣淮河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自然带为常绿阔叶林.故选:A.8.该北坡最高气温出现在海拔约300米处的山坡,而非山麓,最可能的原因是()A.冷空气下沉到山麓 B.暖空气上升到山坡C.山麓降水丰富 D.山坡风速较小【考点】大气的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分析】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所以迎风坡雪线较低,背风坡雪线较高;所以常常根据雪线高低判断迎风坡与背风坡.风沿斜坡往上吹的为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气候的影响,山地的迎风坡和背风坡常形成不同的自然环境,进而形成了不同的人文环境.在迎风坡,由于地形对暖湿气流的阻挡使其被迫抬升而降温,易成云致雨,降水较多.在背风坡,气流因下沉而升温,难成云致雨,降水较少.背风坡是指形成地形雨当中的地形一侧降水较少的那一侧.因为这一面正好处于暖湿气流被地形阻挡的背面,因此而得名.背风坡相对而言,植被和动植物资源较少.光热获得也较少.人们的居住分布和建筑等人文景观也较稀散.同一自然带迎风坡分布的海拔高些,背风坡分布的海拔要低些.因迎风坡降水多,但是热量要少些.【解答】解:图为我国某东北﹣﹣西南走向山脉1月份平均最低温度随高度的变化,该北坡最高气温出现在海拔约300米处的山坡,而非山麓,最可能的原因是冷空气下沉到山麓.故选:A.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如图所示).读图回答9﹣11题.9.下列时段板块移动速度最慢的是()A.距今60﹣100百万年B.距今100﹣120百万年C.距今120﹣140百万年D.距今140﹣160百万年【考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解答】解:由图可以看出来,在距今60﹣100百万年间移动的距离最近,所以最慢.故选:A.10.图中热点位于甲点的()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考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解答】解:板块在运动时,热点不动,火山喷发后在板块上形成火山锥,板块运动就带动火山锥走了,热点依然在原地,所以热点在距今20处.故选:D.11.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运动方向为()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考点】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板块运动对地表的影响.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形成火山喷发,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解答】解:板块在运动时,热点不动,火山喷发后在板块上形成火山锥,板块运动就带动火山锥走了,热点依然在原地,所以热点在距今20处.在180处是最早的运动,20处是后来的运动.故板块的运动方向为先往正南,再往东南.故选:B.二、非选择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12-13题为必做题.每个试题考生都需要作答.第14-16题为选做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做题1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纳米比亚地处南非高原西侧,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300天为晴天,是天文爱好者观望星空的理想胜地;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牛、羊为主,特别是紫羔皮驰名世界,在纳米比亚,羔羊往往在出生35至40天后就被牧民宰杀加工,因此出现了许多专门的羊羔加工企业.材料二鸵鸟是一种适应于沙漠荒原中生活的巨型鸟类,以植物为食,具有很高的济价值.纳米比亚全国有上百家鸵鸟农场,相关产品远销到欧洲、北美、日本、国等地.(1)简述纳米比亚沙漠观望星空的有利条件.(2)简要说明纳米比亚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3)推测纳米比亚出现许多专门的羊羔加工企业的原因.(4)有人主在纳米比亚扩大鸵鸟养殖,你是否赞成?并说明理由.【考点】影响工业区位因素;人类宇宙观念的发展;农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农业生产活动对环境的影响.工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市场,交通,原料,政策等.观望星空的条件:地形平坦,视野围大;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有利于星空观测;纬度比较低,观测星空围大.畜产品加工业为原料导向型工业,一定也接近原料产地.【解答】解:(1)观望星空的条件:地形平坦,视野围大;气候干旱,多晴朗天气,有利于星空观测;纬度比较低,观测星空围大.“属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年均300天为晴天”有利于星空观测.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一般海拔1000米以上,地势较为平坦,地势高,空气稀薄,扰动性少;由图可知该地纬度在南回归线以南,为低纬度地区.(2)畜产品发展的条件,首先必须原料丰富,材料中说到“畜牧业比较发达,以养牛、羊为主”因此原料丰富;“特别是紫羔皮驰名世界”可知市场需求大;从图中可看出铁路、公路、海运便利.(3)从材料中可知该地为亚热带干旱、半干旱气候,降水少,牧草可能缺乏,而且紫羔皮驰名世界,有市场,可以提高人们收入.(4)本题为开放性题目,支持与不支持都可以,但一定要说出充分理由.故答案为:(1)纬度低;气候干旱少雨,大气能见度高;地势高,空气稀薄,扰动性少;人烟稀少;远离城市光源.(2)原材料丰富(有大面积的商品性养殖区);(海外)市场需求大;对外交通便利.(3)牧草缺乏(减轻草场压力),获取紫羔皮(紫羔皮驰名世界).(4)赞成.纳米比亚有大量的沙荒地(适合鸵鸟养殖),鸵鸟养殖经济价值高(可以扩大就业、增加经济收入).不赞成.纳米比亚植被稀少(缺乏足够的植物性食物,可能与牛羊争食牧草),破坏生态环境.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如图1位于辽东半岛东南部鸭绿江与黄海交汇处的被誉为中国最大最美的边境城市,河流众多.水盾优良,林木茂盛.生态环境极佳,非常重视环境保护,但工业发展相对滞后.材料二鸭绿江(段)距入很近,由于每天都要受到入海域潮汐涨落(注:此处潮汐每昼夜2涨2落)的影响,致使该河段的水位及流速也发生相应变化.图2是根据水文资料绘制的某日该河段水位变化模式图.(1)分析成为中国最美城市的原因.(2)概括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并指出形成这一特点相关因素.(3)简要说明图示日期6:00﹣18:00鸭绿江(段)流速变化特点及其变化原因.【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分析】(1)最美城市主要从环境污染角度进行分析.(2)结合图1中城区的分布判断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影响因素主要从地形、交通线进行分析.(3)从河口海域潮汐涨与落进行分析.【解答】解:(1)成为中国最美城市的原因为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工业污染少(工业相对滞后,邻国朝鲜经济相对落后),重视环保.(2)根据图1信息,城市空间形态特点为呈条带状(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形成这一特点相关因素为地形影响(长白山地),沿交通(铁路)伸展,沿河流(鸭绿江)伸展.(3)结合图2红河流水位变化可以判断,河口海域潮汐上涨,6:00﹣12:00河水流速减慢;河口海域潮汐下落,12:00﹣18:00河水流速加快.故答案为:(1)森林覆盖率高,水质优良,工业污染少(工业相对滞后,邻国朝鲜经济相对落后),重视环保.(2)空间形态特点:呈条带状(向东北﹣﹣西南方向延伸).相关因素:地形影响(长白山地),沿交通(铁路)伸展,沿河流(鸭绿江)伸展.(3)河口海域潮汐上涨,6:00﹣12:00河水流速减慢;河口海域潮汐下落,12:00﹣18:00河水流速加快.(二)选做题请考生在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作答,【旅游地理】14.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2月11日新疆旅游局宣布在”十三五”期间新疆将取缔冰川旅游,建议相关旅游设施逐步设置在远观冰川的度假区.新疆冰川总数迭18311条,对河川径流起着重要的补充和调节作用.过去十几年间,人为因素引起的冰川崩塌、消融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1)简析新疆开发冰川旅游的有利条件.(2)分析取缔新疆冰川旅游的主要原因.【考点】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旅游资源的开发条件,旅游开发过程中的环境保护措施.旅游开发类问题的答题模式是:旅游资源的价值、地域组合、集群状况、客源市场、交通通达度、基础设施等.旅游活动能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诸多问题,因此需要采取措施.【解答】解:(1)新疆冰川旅游区,侧重点在于冰川,可总结出“冰川资源集中、资源丰富”.观察冰川旅游区有铁路,可以总结出交通便捷.本地区距离客源市场较远,需要航空运输,省级行政中心乌鲁木齐有机场,交通便捷.(2)由题可知人为因素引起的冰川崩塌、消融所带来的损失不可估量,那也就说明人类破坏了冰川资源;另一方面,冰川崩塌也给游客带来了安全隐患.故答案为:(1)冰川旅游资源丰富(冰川资源数量多),旅游资源集群状况好(分布集中),交通便捷(有铁路干线通过,靠近乌鲁木齐航空中心).(2)破坏冰川资源;生态退化(游客安全难于保证).【自然灾害与防治】15.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5年1月26日美国中部地区遭遇一场强烈的暴风雪,导致多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1)分析此次强烈暴风雪的成因.(2)列举暴风雪对农业的危害.【考点】自然灾害类型、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灾害防治.【分析】暴风雪灾害是美国冬季常见的自然灾害,它的形成受地形的影响很大.其危害主要是由带来的深厚积雪和剧烈降温造成的.答题时可以仿照课本中所学的寒潮等气象灾害的原因,危害等组织答案.【解答】解:(1)读图可知,五大湖区是一个低压中心,积雪较厚的地区应该主要分布在五大湖各湖的东岸、南岸或东南岸(的近岸).原因是冬季降雪主要来自北方的冷空气,当冷空气掠过五大湖湖面时,可以从湖中获得水分和热量,使得南下的气流变得暖湿,然后在湖泊的迎风岸遇冷形成降雪.(2)根据材料,此次暴风雪使气温气温骤降,导致多个州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对当地农业生产造成重大损失.可推测此次暴风雪的影响是:造成交通、通信中断;造成电力中断;导致人员牲畜伤亡;房屋受损,农作物因低温冻害而减产甚至绝产等.故答案为:(1)强大的(来自北冰洋)冷空气影响平原,地形对冷空气的阻挡小,五大湖使冷空气增温增湿(锋面气旋有利于暴风雪天气形成).(2)引发牲畜死亡,低温冻害造成种植业减产.【环境保护】16.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2016年1月5日国家主席在召开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指出,长江拥有独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宝库.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要把长江环境保护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1)列举长江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的生态问题.(2)结合地理知识分析如何修复长江生态环境.【考点】流域开发建设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分析】(1)长江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的生态问题从地下水位的变化、生物多样性等方面进行分析.(2)根据上、中、下游面临的环境问题提出解决的措施.【解答】解:(1)长江水利工程建设对库区及周边地区造成的生态问题有库区泥沙淤积,淹没库区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破坏.(2)中上游最大的生态问题是水土流失,解决的措施是中上游加强水土保持(建设防护林);中下游最大的生态问题是湿地减少,解决的措施是退田还湖.故答案为:(1)库区泥沙淤积,淹没库区周边地区(地下水位变化),水生生物栖息环境破坏.(2)中上游加强水土保持(建设防护林),中下游退田还湖.。
江西省重点中学协作题2016届高三第二次联考 地理答案 1--11 DCCBA CBDAD C 36、(2分)(分)(2)(分)①、气候具有大陆性特点,降水较少;(分)②黄土深厚、疏松、直立性好黄土中石头少 (分) ③地质稳定;(分)④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水平低。
(分) (分) ①、采光不足通风较差,室内潮湿;(分)②卫生条件、排水条件差;(分) ③、生活配套设施不完善出入不方便;(分)④院落占地面积较大,土地有效利用率低。
(分) (4)(分)利:平整土地有利于减少和阻止地表形态破碎有利于耕地面积扩大;有利于机械化耕作;有利农田灌溉。
(任答点即可,分)不利:可能导致平整后的土地更加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破坏了原有的耕作层。
(分) 25、B 26、C 27、B 28、C 29、A 30、B 31、D 32、C 33、D 34、C 35、D 24、A.解析:从“司”(管理)可知此时对商业进行严格管理。
B项多元化格局指的是私营个体官营工商业并存局面出现,这一时间在春秋时期;C项战国商鞅提出重农抑商思想; D项材料没有显示专业化特色。
25、B.从材料可知投谍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推荐,说明当时还是有公卿大臣推荐,荐举事实上是门阀制的一种残留。
其他为错误选项。
26、C.解析:材料强调家训文化已提升治生思想高度,究其原因更多是自我修养的结果。
A项必然产物,错误;B项家训与君主专制无关。
D项新转型不符合史实。
27、B.解析:廷杖本是君主对官员的大辱,但官员反而感到有若登仙,结合理学对知识分子的影响,可知中国知识分子那种名垂青史的虚荣感,甘愿冒天威以坚持道德名教、纲常伦理自任,受刑惩而得大名节。
D项 “臣服”提法不妥,士大夫以接受廷杖为荣,以“文死谏”的方式得名节,并非臣服。
28、C.解析:A项有效遏制农民阶级反抗不符合史实;B项汉族地主武装强化地方,弱化中央集权。
D项汉人出任巡抚推行洋务运动等不会使清朝专制陷于孤立。
全国2016届高三地理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4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读“我国1991- 2010年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完成下列各题。
1. 1991- 2010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净迁入率最高的年份是A.1993年 B.1999年 C.2006年 D.2010年2.由图示资料推测,该省级行政区可能是A.广东 B.上海 C.河南 D.四川【答案】1、C2、A【解析】试题分析:1、人口净迁入率等于人口迁入率减去人口迁出率。
读图,1991- 2010年间,该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净迁入率最高的年份是即图中人口迁入率和人口迁出率差值最大的年份,可以判断是2006年,C对。
2.由图示资料推测,该省级行政区每年的迁入人口大于迁出人口,从1991年开始,外来打工人口多,应是对外开放时间早的经济发达的地区,可能是广东,A对。
上海对外开放的时间晚,人口净迁入时间晚,B错。
河南、四川是人口净迁出省,C、D错。
考点:人口迁入率与人口迁出率,不同区域人口迁移率变化特征。
读“某城市用地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3.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公路 B.铁路 C.河流 D.资源4.下列有关该城市商业区的说法,正确的是A.Ⅱ阶段商业区分布于地价最低处B. Ⅱ阶段商业区布局主要考虑环境质量C.Ⅲ阶段商业区向市区外缘迁移D.Ⅲ阶段新的商业中心形成主要遵循交通最优原则5.图中①②③④四地最可能布局高级别墅小区的是A.①地 B.②地 c.③地 D.④地【答案】3、C4、D5、A5.读图,图中①地位于河流的上游,水质好。
盛行风的上风地带,距工业区远,污染少。
最可能布局高级别墅小区,A对。
②地距市中心近,环境较杂乱,B错。
③地位于交通线附近,噪音污染多,C错。
④地距工业区近,环境质量差,D错。
考点:城市形成的区位因素,商业区布局原则,城市功能区布局的影响因素。
江西省五市八校2016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选择题。
(共35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读图1完成1~2题。
1、下列描述符合2010—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发展趋势的是()①煤炭不占重要地位②化石能源消费比重不断下降③石油消费比重呈下降趋势④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消费比重几乎没有变化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2、下列能促进我国能源消费可持续发展的措施是①加快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②加快产业升级,提高重化工业比重③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④结合国情增加煤炭消费比重A. ①③B. ②④C. ①②D. ①④图2我国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3-4题。
3.某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对该地区的高度数据进行采集,得出的正确结论是()①图中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小;②A处陡崖的相对高度为520米;③该地区陆地上的最大高差大于500米;④图中山脊走向大致为西北—东南⑤A、B、C、D四地中最佳的海上日出观赏地点是D ⑥该地区的主要地形类型为低缓高原A.①②⑥B. ①③⑥C. ③④D.①③④⑤4.某旅行社在A地举办攀岩比赛,需要制作陡崖剖面图海报,想宣传“险、奇”效果,绘图时应采用的做法是()A. 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图幅B. 水平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垂直比例尺C. 比例尺不变,适当缩小图幅D. 垂直比例尺不变,适当扩大水平比例尺青海湖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其水源主要靠布哈河来补充。
湖区盛行西北风,最大风力达9—10级。
过去,湖区周围地区土地荒漠化不断加剧,位于布哈河口的鸟岛在20世纪70年代末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
据此完成5~7题。
5、20世纪70年代末鸟岛由湖中孤岛变成半岛的主要原因是()A. 湖区西部地壳断裂上升B. 流水侵蚀作用强烈C.入湖水量减少,湖泊水位下降D. 引湖水灌溉,耗水量大6、抑制湖区西部沙漠不断扩展的可行性措施是()①布哈河流域内封山育林,营造防沙固沙林②开垦荒地,充分利用布哈河水发展灌溉农业③设置石(草)方格沙障固定流沙④调整农业结构,合理控制农牧业生产规模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7、在湖泊①②③④四处中,最适宜淡水鱼生长的是()A. ①处B. ②处C. ③处D. ④处读中国、马来西亚、阿根廷、美国四个国家农业比例示意图。
一、经典例题:
1.在高为h处,小球A由静止开始自由落下,与此同时,在A的正下方地面上以初速度
v0竖直向上抛出另一小球B,求A、B在空中相遇的时间与地点,并讨论A、B相遇的条件(不计空气阻力作用,重力加速度为g).
2.临界法是以原理、定理或者定律为依据,直接从临界状态或者相应的临界的量入手,
求出所研究问题的特殊规律或者特殊解,然后以此对于一般情况进行分析、讨论、推理,
即采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
3.求解追及和相遇问题的基本思路
(1)分别对两物体研究.
(2)画出运动过程示意图.
(3)列出位移方程.
(4)找出时间关系、速度关系、位移关系.
(5)解出结果,必要时进行讨论.
4.竖直上抛运动的处理方法:
一是分段法:把竖直上抛分成末速度为零的向上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和初速度为零的向下的
匀加速直线运动,两个过程的加速度均为g.
二是整体法:竖直上抛运动是初速度为v0、加速度为g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一切规律都适用于整个过程.
三是逆向思维法:上升和下落这两个阶段的加速度不变,因此上升与下落两个阶段互逆,
在解题上可把上升阶段的问题化为自由落体运动来解.
二、练习题
1.在竖直的井底,将一物块以11 m/s的速度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冲过井口时被人接住,
在被人接住前 1 s内物体的位移是 4 m,方向向上,不计空气阻力,g取10 m/s2,求:
(1)物体从抛出到被人接住所经历的时间;
(2)此竖直井的深度.。
2016届江西省五所重点中学“赣中南五校”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
试题部分(新课标I)
命(审)题:赣中南五校地理组15.08.16
一、选择题(每题2分,50分)
读图1“我国南方沿海某区域图”,当地森林茂密,旅游资源丰富。
完成1,2题。
图1
1.从避免自然灾害影响角度考虑,旅游度假中心宜建在
A.① B.② C.③ D.④
2.既能仰望山顶云卷云舒,又能俯视海上潮起潮落的理想地点是
A.a B.b C.c D.d 读图2 “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回答3~4题。
图2
3.据图判断A、B、C、E四地的地形依次为
A.山脊、山峰、鞍部、陡崖 B.鞍部、陡崖、山峰、山脊
C.山峰、山脊、鞍部、陡崖 D.山峰、鞍部、山脊、陡崖
4.为发展农业多种经营,适合在该地种植的经济作物有
A.茶叶、苹果B.油菜、香蕉 C.柑橘、茶叶D.竹子、甜菜读世界主要航天发射场及发射平台分布图(图3),回答下列各题。
图3
5.世界各国航天发射场主要建在本国领土的
A.人口稠密地区 B.纬度较低地区
C.科技发达地区D.海拔较高地区
6.世界各国大多采取向东发射火箭的方式将卫星送入轨道,主要考虑到
A.地球自转方向B.地转偏向力
C.盛行风向D.海陆位置
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第六颗北斗导航卫星送入太空,这也是当年连续发射的第四颗北斗导航系统组网卫星。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在卫星发射季节
A.三江平原小麦播种
B.华北平原秋高气爽
C.黄海正值休渔期
D.江南丘陵泥石流多发
8.北斗导航系统投入使用后,可以
A.对皖北平原的春小麦进行估产
B.统计分析合肥市的人口状况
C.动态监测巢湖的水污染状况
D.准确测量黄山主峰的海拔
图4为欧洲西部大不列颠岛农业地域类型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图4(从上往下依次为风带、乳畜带、混合农业)
9.图中所示风带是
A.东北信风带
B.盛行西风带
C.东南信风带
D.极地东风带
10.M所在地区农业发达的自然条件是
A.市场广阔
B.光照充足
C.海上交通便利
D.气候温和湿润
读图5,我国东部季风区、东北地区、西北内陆地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图。
图5
11、上图四幅图中表示南部沿海地区河流流量过程曲线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2、②③图中河流1—2月断流的原因是
A.降水少
B.气温低
C.用水量大
D.地下水补给少
13、上述四个地区的河水补给中都有
①大气降水补给②地下水补给③冰雪融水补给④湖泊水补给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右下图(图6)为某沿海地区某一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图,回答14,15题。
图6
14.该山地可能位于
A.北半球温带地区
B.南半球温带地区
C.北半球亚热带地区
D.南半球亚热带地区
15.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
A.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规律相似
B.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相似
C.在高纬度地区最明显
D.毫无规律可循
过去,山区公路多为“之”字形盘山公路。
现在,兴建高速公路则是逢山开道,遇沟建桥,尽量取最短距离(如图7)。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6.早期山区公路选线多为“之”字形,主要是考虑
A.气候因素 B.居民点分布 C.地形因素 D.工业分布17.在山区兴建高速公路不呈“之”字形,其主要原因有
①经济实力的增强②汽车性能的改善③科技水平的提高④为节省投资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②④下图为“某山区公路与房屋建设示意图”,读图8,回答18题。
图8
18.道路与房屋建设符合规划施工原则的是
A.a、b B.a、c C.b、d D.c、d
海绵城市(下图9所示)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据此回答19-21题。
图9
19.下列地区中,适宜建设海绵城市的是
A.塔里木盆地B.内蒙古高原C.华北平原D.青藏高原20.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21.建设城市绿地采用下凹式绿地和植草沟,主要作用是
A.强化雨水的滞留能力B.降低降水造成的水土流失
C.减轻土壤的盐渍化现象D.加强生物和环境多样化
近年来,一些跨国公司纷纷将零部件的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和墨西哥等地图10示意某产品生产与销售情况。
读图完成22~23题。
图10 22.该产品选择在墨西哥组装的主要目的是
①降低关税成本②接近消费市场③减少土地租金④利用当地原料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23.一些跨国公司将零部件加工和组装撤出中国大陆转向东南亚,主要是因为中国
A.劳动力较丰富B.科技水平较高C.消费市场较广D.生产成本较高
富文荣勘测实验小组发现:一定地区在经济发展的起始阶段,环境污染的程度较低;在经济起飞阶段,资源利用和污染排放往往超过承载能力,环境逐渐恶化;在经济发展的更高阶段,环境状况开始改善。
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倒U型关系曲线,称为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24,25题。
图11
24.图11中四条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是在不同经济发展模式下形成的,其中最理想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
25.和先进工业化国家相比,中国经济发展不能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这是因为①我国自然资源贫乏②我国民众环境意识提高
③国际社会制约增强④环境承载量压力增大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综合题
2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汉江谷地是我国重要的柑橘生产区,也是我国柑橘分布北界。
当地为了改善橘园的生态效益,在橘园中种草作为绿肥(用作肥料的绿色植物体),雨季生长,旱季除草并用其覆盖于橘园地表.图12为我国汉江各地示意图。
图12
(1)简析汉江谷地适宜柑橘生长的原因。
(6分)
(2)试分析橘园种植绿肥的作用。
(8分)
(3)该区域生物种群十分丰富,从地理的角度简述其原因。
(8分)
27. (28分)随着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增多,人们对气候变化的趋势和影响也越来越关心,据专家分析和预测:我国北方增温在过去50年更为明显;近50年西部降水增加,东部频繁出现南涝北旱;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农作物受旱面积和粮食产量波动将加大。
图13为我国近30年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图13
(1)图中反映出我国近30年来,气温变化呈现出什么规律?(4分)
(2)目前我国气温变化在地域上有什么差异?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可能是什么纬度地区?(4分)
(3)单从气候变化的角度,推测我国河西走廊的粮食产量如何变化?试说明理由。
(8分)
(4)气候变暖对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可能带来的影响有哪些?(至少列举3点)(6分)
(5)全球气温升高与CO2等温室气体的增加有关,可采用哪些措施减少CO2等温室气体的排放?(6分)
“赣中南五校”地理答案
1-5CBCCB 6-10ABDBD 11-15ABACA 16-20CABCB 21-25AADDB
26(1)汉江谷地位于亚热带;冬季因秦岭阻挡,受北方冷空气影响较小;位于河谷地区,热量不易散失;水源充足。
(任答三点得6分)
(2)增加土壤肥力,减少化肥使用;增加空气湿度,改善橘园小气候;抑制其它杂草的生长,减轻病虫害,减少农药使用;减轻水土流失,有效保护生态环境。
(8 分,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3)地处南北方交界地带;地形复杂;气候多样;相对封闭,受外界影响较小。
(8 分)27答案:(1)近30年来我国年平均气温大致呈上升趋势,冬季气温上升尤为明显。
(2)我国北方增温比南方更为明显。
就全球而言,增温最明显的是中高纬度地区。
(3)粮食产量会增加。
原因:我国西部地区的降水有所增加,会缓解河西走廊的干旱状况;气温明显升高,热量更加充分,这都会有利于粮食生产。
(4)海水入侵,淹没土地;风暴潮加剧,海岸侵蚀加强;陆地污水排放受阻;土地盐碱化;港口、航道功能受影响等。
(5)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清洁能源(水能、太阳能、风能、核能等)消费比重;淘汰落后设备,提高生产技术,改进工艺流程,提高能源利用率;节约使用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