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 六年级上册美术-1《建筑艺术的美》【课件】
- 格式:pptx
- 大小:15.00 MB
- 文档页数:28
学习目标1、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2、发现并简单总结古今中外建筑在造型、材质方面的特点。
3、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运用资料简单分析建筑的造型、色彩、材料,以及其中蕴含的文化精神。
4、尝试用文字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5、通过教师讲授与学生自主探究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开展教学活动。
6、在小组学习过程中,资源共享,相互启发,完善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
7、通过本课学习,激发学生对建筑进一步了解、认识的兴趣。
8、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引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包容。
目标图示==学习重点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初步认识不同风格的建筑,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发展的密切关系。
学习难点认识与理解不同地域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学习方法学习准备教学过程教学程序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谈话引入展示课前请学生带来的自己或是家人外出旅游时拍下的建筑照片。
1.猜猜看,这位同学或家长去了什么地方?2.你是怎么猜出来的?小结:建筑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作为一种凝固的艺术,它已成为世界各地文化的象学生欣赏照片(内容有中国的、外国的,教堂、纪念碑、民居等不同风格的建筑)。
陕北窑洞、北京天安门、法国埃菲尔铁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激发学生对各地不同风格建筑的兴趣,体会建筑的地域性。
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建筑和西方建筑的不同风格,发现两者在材质、造型、色彩上的区别。
2过程与方法:在讲授过程中资源共享,完善对中西建筑的认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对中西建筑的欣赏,使学生对民族建筑文化对世界建筑文化有新的认识,能够多方位了解建筑艺术。
教学重点:比较中西建筑的不同材料,发现其建筑在时间、空间上的不同关系。
教学难点:对中西建筑在风格上的区别及特点。
教学准备:课件、资料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导入新课1 师:你们看这些房子漂亮吗?(漂亮)房子又叫什么呀?(建筑)还想不想看更漂亮的建筑呀?(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建筑艺术的美。
(看着不同的性状的建筑,激发学生的兴趣。
)2 板书:建筑艺术的美二【讲授】探究新知1了解建筑美在哪里?(1)建筑风中烛火,最特别的地方是哪里?(形体美)(2)栖息地'67,和风中烛火形体上有什么区别?( 有的地方是空的)这个建筑有个性吗?(有)展现的是空间节奏韵律的美。
(3)彼得大帝的皇宫在绿树的衬托下它美吗?(美)特点是什么?(颜色漂亮)体现什么美?(4)水滴和雕楼材质一样吗?水滴材质是金属和玻璃,碉楼是木石结构,体现什么美?(5)古罗马斗兽场建筑特点是什么?(门多)门的两边是什么?(柱子)这罗马柱体现的什么风格呀?(罗马风格) 古罗马斗兽场5万人可以在8分钟之内撤离,距今1930多年的人们聪明吧! 科隆大教堂的尖顶是哥特式建筑风格,凡尔赛宫的卷草纹和贝壳纹展现的是洛可可风格,悉尼歌剧院在水中像一艘帆船,是象征主义风格。
我们欣赏了古代建筑和(现代建筑)(学生饶有兴趣的比拼谁能叫出图片地方。
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讲授】引导感受2 简单了解建筑的类型(1)这个建筑你们熟悉吗?他们统称什么?-----------(宗教建筑)(2)认识吗?是什么人呆的地方?(死了的人)那叫什么建筑?-----(陵墓建筑)(3)它是玩的地方吗?(公园)它是苏州园林-----那是什么建筑呀?----------园林建筑(4)哪个是北方建筑,哪个是南方建筑?你看粉墙黛瓦普通的民居,是徽式风格建筑的宏村月沼,他的马头墙比较有名.北京四合院他们都属于什么建筑? ------(民居建筑)(5)出是示故宫建筑,这个建筑同学们可以住进去吗?老师可以住进去吗?那谁能住进去呢?(皇帝),皇帝住的地方叫什么建筑?-----(宫殿建筑),中国的皇上住在故宫,法国的皇帝住在凡尔赛宫里。
教案标题: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说课教材版本:人美版(2012)美术六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2. 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建筑艺术作品,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1. 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
2. 建筑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方法。
教学难点:1. 建筑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的理解。
2. 学生对建筑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
教学准备:1. 教学PPT或黑板、粉笔。
2. 建筑艺术作品图片或模型。
3. 学生笔记本和彩色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一些著名的建筑艺术作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欣赏。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艺术的美在哪里,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10分钟)1. 教师简要介绍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包括建筑的定义、功能和美学价值。
2. 教师通过PPT或黑板展示建筑艺术的特点,如形式美、结构美、材料美等,并举例说明。
三、建筑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欣赏和分析一些著名的建筑艺术作品,如故宫、埃菲尔铁塔等。
2.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建筑艺术作品的形式和风格,以及它们所表达的意义和情感。
3.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并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四、建筑艺术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创意建筑设计,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 学生可以自由选择材料,如纸板、彩泥等,进行建筑设计。
3.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学生适当的帮助和鼓励。
五、总结和展示(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和收获。
2. 学生展示自己的建筑设计作品,并进行简要介绍和解释。
3. 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欣赏和分析建筑艺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建筑艺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
六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紫禁城-故宫博物馆)一、课程背景建筑艺术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标志,是一种重要的文化遗产。
紫禁城-故宫博物馆作为中国明清时期的皇宫,是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代表之一,是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遗产之一。
本课将围绕故宫博物院,介绍紫禁城的建筑艺术,了解古代建筑的造型特点和艺术魅力。
二、学情分析紫禁城-故宫博物馆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遗产,是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代表,其建筑风格独特,造型规整整齐,艺术价值极高。
本课将通过对紫禁城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建筑文化的魅力,开阔学生的审美视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紫禁城的建筑艺术。
2.能够识别紫禁城建筑的特点和造型规律。
3.能够运用学习的知识,用艺术的语言描述紫禁城的建筑之美。
四、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1. 教学内容•了解紫禁城的历史背景•介绍紫禁城的建筑结构•分析紫禁城建筑的风格和美学特点•解读紫禁城建筑的象征意义2. 课时安排本课总用时:1课时•第1-10分钟:导入环节,通过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的对比,引发学生对建筑美的认识和感悟。
•第11-20分钟:介绍紫禁城的历史背景并了解紫禁城的建筑结构,讲解古建筑的基础概念。
•第21-30分钟:分析紫禁城建筑的风格和美学特点,对其进行形态、动静、空间、色彩等进行详细分析。
•第31-40分钟:解读紫禁城建筑的象征意义,指导学生探求建筑与文化之间的紧密联系。
•第41-50分钟:让学生自己发挥,利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和表述。
五、教学方法1.讲授法:通过讲述、解读、分析等方式对紫禁城建筑进行介绍和阐释。
2.观察法:通过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像、实物等来感性认识紫禁城的建筑艺术。
3.比较法:通过比较现代建筑和古代建筑的区别,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欣赏古代建筑的美。
六、教学重点和难点1. 教学重点•介绍紫禁城的历史和建筑结构•分析紫禁城的美学特点和象征意义2. 教学难点•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美学魅力•辨认古建筑的形态、动静、空间、色彩等,从而感悟其美学规律七、评价方法通过学生的口头表述和书面作业,对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理解能力、表述能力等进行评价。
小学美术人美版六年级上册第1课《建筑艺术的美》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我国与西方代表性建筑、雕塑、绘画的形式和风格,从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形式和风格。
能力目标: 用语言阐述自己对中国优秀民族艺术的认识。
情感目标: 加深对美术艺术的理解,逐步形成珍惜优秀民族艺术与文化遗产、尊重世界多元文化的态度。
2学情分析学生水平层次并不一致,因材施教很重要3重点难点通过中外美术作品的比较分析用提问的方式使学生了解各民族尤其是中华民族艺术独特的风格和审美习惯。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同学们大家好,上课之前老师想问同学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给咱们在座的所有人一个统一的称呼,我们是什么样的人?你们最喜欢别人怎么称呼你们呢?(老师最喜欢大家叫我龙的传人,那么作为龙的传人大家是不是应该发扬我们中国龙的传承发扬我们中国的文化呢?)2【讲授】教学过程1既然想发扬中国文化那么我们就必须了解中国文化,请同学们看到电子白板,老师呢找了一些相关图片给同学们欣赏了解中国的艺术文化.认识北京故宫和巴黎凡尔赛宫,通过对比的方式对中西两大代表建筑做一个初步了解.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对比:(1)材料:中国以木结构为主,而西方是以石材为主.(2)形式:中国多是“四合院”形,地面平铺为主,而西方朝纵深方向发展。
(3)色彩:中国用金黄色的琉璃瓦,朱红的木制廊柱,门窗,宽敞洁白的汉白玉台基,而西方色彩相对单一(4)布局:中国考虑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 “天人合一”的思想就是人与大自然要合一,要和平共处,不要讲征服与被征服。
)(5)中国建筑配以砖雕、木雕、石雕相结合,中西雕塑的题材不一样.2.从形式、材料两方面比较中西风景画的不同。
(出示PPT课件,依旧用对比法进行分析了解)(1)西方风景画重视光的运用,重视色彩的配合,重视透视的应用(2)中国山水画注重神韵意境以简洁飘逸的笔法给欣赏者带去精神上的享受。
六年级下册2017学年任课:1.建筑艺术的美课时:2课时课业类型:欣赏教学目标显性目标:应知:通过欣赏、比较,初步了解中国宫殿建筑与西方教堂建筑的不同风格,认识到不同地域文化对建筑的影响。
应会:能够搜集、整理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在学习中加以运用。
学习用绘画或文字的方式将自己对建筑的了解与认识表达出来。
隐性目标:1.通过学习本课,引发学生对建筑的关注、认识和兴趣。
2.通过欣赏风格各异的建筑,激发学生对多元文化的了解与包容。
重点:欣赏北京故宫建筑风格,初步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比较古今中外代表性建筑,认识不同的建筑风格。
发现时代发展与建筑材料变化的关系。
难点:认识和理解不同地域的文化特点对建筑风格的影响。
教学准备:课件、图片、资料教学过程:第一节一、组织教学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做好上课准备。
二、导入新课1. 请学生闭上眼睛,聆听悠扬的乐曲放松放松身心。
2. 边听边欣赏古今中外的著名建筑。
3.说说自己欣赏到了什么?有哪些感受?4.你记住了哪些印象最深刻的建筑?5.德国诗人歌德把建筑比喻成凝固的音乐,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建筑艺术的美。
6.板书课题《建筑艺术的美》学生闭上眼睛聆听。
欣赏古建筑图片。
回答问题。
三、讲授新课(一)、中国古代建筑欣赏1.出示故宫的系列图片,师生共同欣赏分析。
A、故宫外景:黄色屋顶与红色墙面带给我们一种金碧辉煌的感觉,黄色是尊贵的色彩,代表了皇族,红色是喜庆的色彩。
巨大庄严的建筑群和宽阔的广场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B、云龙大石雕:雕刻有龙纹、宝山和云纹,栩栩如生,这种纹样被称作“九龙戏珠”,精美异常。
C、门钉和铺首:朱门金钉、金铺首是皇家建筑的一种标志,有辟邪的作用,寓意吉祥。
D、太和殿屋檐上的仙人小兽:依次为鸱吻、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狎鱼、獬豸、斗牛、行什。
只有太和殿才能十兽齐全。
E、乾清宫:皇帝上朝的地方,其金碧辉煌的色彩,笔直的线条造型显得庄严稳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