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二十六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一、A1型题

1. 具有收敛止血和保护溃疡面的抗酸药是()

A.碳酸氢钠 B.氢氧化铝C.三硅酸镁

D.氧化镁 E.碳酸钙

2. 过量可致碱血症的抗酸药是()

A.氢氧化铝 B.氧化镁C.三硅酸镁

D.碳酸氢钠 E.碳酸钙

3. 中和胃酸时可产生大量的CO2,引起继发性胃酸分泌增多,甚至导致溃疡穿孔的药物是()

A.三硅酸镁 B.氧化镁C.碳酸氢钠

D.枸橼酸铋钾 E.氢氧化铝

4. 下列何药不是抗酸药()

A.氧化镁 B.三硅酸镁C.硫酸镁

D.碳酸氢钠 E.碳酸钙

5. 能抑制H+-K+-ATP酶,减少胃酸分泌的药物是()

A.西咪替丁 B.奥美拉唑C.哌仑西平

D.丙谷胺 E.米索前列醇

6. 能选择性地阻断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是()

A.西咪替丁 B.哌仑西平C.奥美拉唑

D.丙谷胺 E.硫糖铝

7. 不宜与抗酸药合用的黏膜保护药是()

A.哌仑西平 B.枸橼酸铋钾C.奥美拉唑

D.丙谷胺 E.恩前列醇

8. 下列哪项不是枸橼酸铋钾治疗溃疡病的作用()

A.保护胃黏膜 B.中和胃酸

C促进内源性前列腺素释放 D.杀灭幽门螺杆菌

E.使胃蛋白酶失活

9. 有关西咪替丁的描述错误的是()

A.选择性阻断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

B. 主要用于胃、十二指肠溃疡

C.与抗酸药同服可促进其吸收

D.老年患者大剂量应用可出现精神症状

E.孕妇及哺乳期妇女禁用

10.服用胃蛋白酶的用药护理错误的是()

A.与稀盐酸合用以提高疗效

B.可治疗食用蛋白过多性消化不良

C.尤其适用于溃疡病伴有消化不良患者

D.勿与过热的食物同服

E.嘱患者在饭前或饭间吞服,不要嚼服

11.禁与酸性药物配伍的药是()

A.胃蛋白酶

D.乳酶生

B.胰酶 C.稀盐酸

E.干酵母

12.下列哪组配伍用药不合理()

A.稀盐酸十胃蛋白酶 B.胰蛋白酶十碳酸氢钠C.乳酶生+四环素

D.氢氧化铝十三硅酸镁 E.胰脂肪酶十碳酸氢钠

13.硫酸镁无下列哪项作用()

A.导泻 B.利胆 C.降血压

D.抗惊厥 E.抗癫痫

14.关于硫酸镁导泻作用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口服后能使肠腔内渗透压升高而阻止水分吸收

B.导泻作用强大

C.为了增强导泻作用,用药后嘱患者多饮水

D.常用于药物中毒,尤其是中枢抑制药中毒昏迷时的导泻

E.因可致盆腔充血,故孕妇、月经期妇女禁用

15.硫酸镁对下列何病无效()

A.急性便秘 B.胆囊炎 C.高血压危象

D.钙中毒 E.子痫

16.中枢抑制药过量中毒时宜选用的导泻药是()

A.液状石蜡 B.比沙可啶 C.酚酞

D.硫酸钠 E.甘油

17.硫酸镁注射过量中毒时用何药抢救()

A.氯化钾 B.氯化钠 C.氯化钙

D.氯化铵 E.氯化铝

18.高血压患者出现便秘,最好选用哪种药物()

A.硫酸镁 B.硫酸钠 C.酚酞

D.比沙可啶 E.液状石蜡

19.能选择性地阻断中枢及迷走神经传人纤维的5-HT3受体,用于放疗

致呕吐的止吐药是()

A.氯丙嗪 B.甲氧氯普胺 C.昂丹司琼

D.多潘立酮 E.西沙必利

20.下列何药无止泻作用()

A.鞣酸蛋白 B.药用炭C.地芬诺酯

D.阿片酊 E.酚酞

21.无杀灭幽门螺杆菌作用的药是()

A.枸橼酸铋钾 B.奥美拉唑C.雷尼替丁

D.硫糖铝 -E.呋喃唑酮

=、A2型题

22.患者,女,29岁,妊娠34周,因四肢肌肉抽搐、惊厥而入院,诊断为妊娠高血合征、子痫。医生给开了硫酸镁静脉注射,请问下列哪项用药护理不正确()

A.用10%的葡萄糖溶液将硫酸镁稀释成1%的浓度后进行静脉滴注

B.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呼吸及腱反射

C.准备好氯化钙或葡萄糖酸钙注射剂

D.如腱反射消失则提示血镁浓度过低,应加快滴注速度

E.如出现呼吸抑制、血压骤降等中毒症状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并缓慢静脉注射钙剂抢救

23.患者,男,40岁,因喝了大量的冰水后,出现上腹部不适,继而出现反复呕吐

播等症状,宜选用下列哪种药物对症治疗()

A.多潘立酮 B.甲氧氯普胺

C.地芬诺酯 D.鞣酸蛋白

E.甲氧氯普胺十鞣酸蛋白

24.患者,男,42岁。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造成消化性溃疡,宜选用下面哪

种药物治疗()

A.氢氧化铝 B.西咪替丁C.哌仑西平

D.奥美啦唑 E.米索前列醇

25.患者,女,29岁。因家庭纠纷,吞服大量安眠药后昏睡不醒,为加速肠内毒物眦,你认为应用下列何药()

A.硫酸镁 B.硫酸钠 C.液状石蜡

D.甘油 E.酚酞

26.患者,男,36岁。患胃溃疡多年,经常服用中和胃酸药,此类药物的作用为()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作用

D.全身作用 E.间接作用

三、A3型题

27~29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36岁。5年来经常于餐后3~4小时出现上腹疼痛,并伴有反酸、暖气、

烧灼感3天前因大量饮酒后上腹疼痛持续不缓,继而呕吐暗红色血液,来院就诊

27.患者所患疾病可能为()

A.肝炎

D.十二指肠溃疡

B.胃炎 C.胃溃疡

E.胆囊炎

28. 下列哪种药物不能用于溃疡病的治疗()

A.氢氧化铝 B.硫酸镁C.西咪替丁

D.奥美啦唑 E.枸橼酸铋钾

29.既可以治疗厌氧菌感染又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

A.庆大霉素 B.阿莫西林C.甲硝唑

D.呋喃唑酮(痢特灵) E.红霉素

四、A4型题

30~32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36岁,因经常上腹疼痛来院就诊,诊断为胃溃疡伴十二指肠溃疡。

处方:西咪替丁胶囊0. 2g,一次0.2~0. 4g,一天4次于餐后及睡前服,连用4~8

30.西咪替丁的作用是()

A.中和胃酸 B.保护黏膜 C.抑制胃酸分泌

D.杀幽门螺杆菌 E-止痛

31.长期应用可以造成男性乳房发育或性功能障碍的药物是()

A.西咪替丁、B.雷尼替丁 C.法莫替丁

D.尼扎替丁 E.罗沙替丁

32.雷尼替丁的服用方法是()

A.早晨空腹加睡前一次 B.早餐后加睡前一次 C.早晚饭后服一

D.三餐后服 E.三餐加睡前服

五、B1型题

33~36题共用答案

A.碳酸氢钠 B. 阿莫西林 C. 硝酸钠

D.甲氧氯普胺 E.药用炭

33.临床用于止泻的药物是

34.临床用于止吐的药物是

35.临床用于导泻的药物是

36.可以杀灭幽门螺杆菌的药物是

六、X型题

37.常用的助消化药有()

A.乳酶生 B.胃蛋白酶C.稀盐酸

D.碳酸氢钠 E.胰酶

38.胃黏膜保护药有()

A.米索前列醇 B.枸橼酸铋钾C.氢氧化镁

D.氢氧化铝 E.硫糖铝

39.下列哪些药物合用是正确的()

A.氢氧化铝十三硅酸镁B.乳酶生十维生素

C.阿托品十甲氧氯普胺D.稀盐酸十胃蛋白酶

E.氢氧化铝十普萘洛尔

40.止吐药不包括

A.甲氧氯普胺 B.多潘立酮 C. 昂丹司琼

D.枸橼酸铋钾 E.硫糖铝

七、案例分析

41.患者,男性,36岁。出租车司机,有吸烟史,间断少量饮酒,因“嗳气、反酸、惶部疼痛加重2月余”就诊。病程中伴消瘦、乏力,食欲缺乏。胃镜检查为:慢性浅表胃窦炎(并胆汁反流)、胃溃疡。医生开出下列药物:奥美拉唑、溴丙胺太林(普鲁本)、多潘立酮。请分析该处方是否合理?为什么?

参考答案

1. B

2. D

3. C

4. C

5. B

6. A

7. B

8. B

9. C 10. C 11. B 12. C

13. E 14. D 15. D 16. D 17. C 18. E 19. C 20. E 21. C 22. D 23. E 24.

E 25. B 26. C 27. D 28. B 29. C 30. C 21. A 32. C 33. E 34. D 35.C 36.B

37. ABCE 38. ABE 39. ABD

41.不合理。溴丙胺太林为抗胆碱药,能松弛胃肠道平滑肌,延长胃排空时间。多潘

酮能使胃运动功能亢进,加速胃内容物通过。两者合用药理作用拮抗,疗效降低。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第三十二章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一、抗消化性溃疡药 1、消化性溃疡发生的情况: 胃黏膜保护机制被破坏增强胃粘膜的保护作用 胃酸的分泌过多抗酸及减少胃酸分泌 幽门螺杆菌感染抗幽门螺杆菌 2、抗酸药:为弱碱性物质,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侵蚀和对溃疡面的刺激,并降低胃蛋白酶活性. 常用的抗酸药如下: (1)氢氧化镁:强、快,镁离子导泻 (2)三硅酸镁: 较弱、慢,但持久。在胃内生成胶状二氧化硅对溃疡面有保护作用。(3)氢氧化铝:抗酸作用较强,缓慢。作用后产生氧化铝有收敛、止血和引起便秘作用。(4)碳酸钙: 较强、快而持久。可产生CO2气体。 (5)碳酸氢钠: 作用强、快而短暂 3、抑制胃酸分泌药 (1)、H2受体阻断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 抑制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基础胃酸及夜间胃酸分泌量均下降。促进溃疡愈合 其特点为不良反应少。 药物相互作用:西咪替丁抑制细胞色素P450. (2)、质子泵抑制药 壁细胞通过受体(M3、H2受体、胃泌素受体)、第二信使和H+,K+-ATP酶三个环节来分泌胃酸。H+-K+-ATP酶(H+泵)位于壁细胞的管状囊泡和分泌管上。它能将H+从壁细胞内转运到胃腔中,将K+从胃腔中转运到壁细胞内,进行H+-K+交换。抑制H+-K+-ATP 酶,抑制胃酸的形成,发挥治疗作用。 奥美拉唑(洛赛克) 机制:奥美拉唑口服后,浓集于壁细胞分泌小管周围,并转变为有活性的次磺酰胺衍生物。 它的硫原子与H+,K+-ATP酶上的巯基结合,形成酶-抑制剂复合物,从而抑制H+泵,抑制基础胃酸与最大胃酸分泌量。且可使幽门螺旋菌数量下降,约有83%~88%患者的幽门螺旋菌转阴。 体内过程:口服生物利用度为35%。重复给药,使生物利用度增为60%。1~3小时达血浓高峰。其活性代谢产物不易透过壁细胞膜,增高了药物选择性和特异性。t1/2 为0.5~1小时,但因抑制H+泵为非可逆性,故作用持久。80%代谢产物由尿排 出。 临床应用:对其他药,包括H2受体阻断药无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能收到较好效果。对反流性食道炎,有效率达75%~85%,优于雷尼替丁 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主要有头痛、头昏、口干、恶心、腹胀、失眠。偶有皮疹、外周神经炎、男性乳房女性化等。长期持续抑制胃酸分泌,可致胃内细菌过度滋长, 亚硝酸类物质升高,可能引起胃嗜铬细胞增生与胃癌形成 (3)M胆碱受体阻断剂 阿托品 可减少胃酸分泌、解除胃肠痉挛。但在一般治疗剂量下对胃酸分泌抑制作用较弱,增大剂量则不良反应较多,已很少单独应用。 哌仑西平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1、抗酸药中可以产生CO2的是 A、氧化镁 B、碳酸氢钠 C、氢氧化铝 D、三硅酸镁 E、氯化镁 答案B 2、具有保护溃疡面的抗酸药是 A、碳酸氢钠 B、硫酸钠 C、氧化镁 D、碳酸钙 E、氢氧化铝 答案E 3、阻断H2受体,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A、氢氧化铝 B、西咪替丁 C、哌仑西平 D、丙谷胺 E、奥美拉唑 答案B 4、奥美拉唑的作用是 A、中和胃酸 B、阻断H2受体 C、阻断M受体 D、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E、抑制胃壁细胞的H+泵 答案E 5、在抗溃疡药中可引起舌及大便黑染的药物是 A、氢氧化铝 B、硫糖铝 C、雷尼替丁 D、枸橼酸铋钾 E、甲硝唑 答案D

6、阿莫西林的作用是 A、保护胃黏膜 B、中和胃酸 C、阻断H2受体 D、杀灭幽门螺旋杆菌 E、抑制胃壁细胞的H+泵 答案D 7、刺激结肠,促进排便的药物是 A、硫酸镁 B、硫酸钠 C、甘油 D、酚酞 E、液状石蜡 答案D 8、中枢抑制药过量中毒时宜选用的导泄药物是 A、氢氧化铝 B、硫酸镁 C、硫酸钠 D、酚酞 E、甘油 答案C 9、硫酸镁没有下面哪种作用 A、导泻 B、利胆 C、降压 D、抗惊厥 E、抗癫痫 答案E 10、硫酸镁中毒不会引起 A、血压下降 B、呼吸减慢 C、肌腱反射消失 D、中枢抑制 E、心跳加快 答案E

11、注射硫酸镁过量中毒应选用下列何药解救 A、肾上腺素 B、尼可刹米 C、葡萄糖酸钙 D、碳酸氢钠 E、阿托品 答案C 12、选择性作用于外周多巴胺受体而止吐的药物是 A、多潘立酮 B、甲氧氯普胺 C、氯丙嗪 D、东莨菪碱 E、昂丹司琼 答案A 13、某患者,因长期服用非甾体类药物,造成消化性溃疡,宜选用下面哪种药物治疗 A、氢氧化铝 B、西咪替丁 C、哌仑西平 D、奥美拉唑 E、米索前列醇 答案E 14、某患者,因家庭纠纷,吞服大量安眠药后昏睡不醒,为加速肠内毒物的排泄,你认为应用下列何药 A、硫酸镁 B、硫酸钠 C、液状石蜡 D、甘油 E、酚酞 答案B 15、某患者,患胃溃疡多年,经常服用中和胃酸药,此类药物的作用为 A、对因治疗 B、对症治疗 C、局部作用 D、全身作用 E、间接作用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药物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药物之一,包括抗消化性溃疡药、助消化药、止吐药、泻药、止泻药和利胆药等。 目录 抗消化性溃疡药 消化功能调节药 抗消化性溃疡药 消化性溃疡(peptic ulcer)是一种常见病,发病率约 10%~12%, 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目前认为该病是攻击因子(胃酸、胃蛋白酶、幽门螺杆菌)作用增强与防御因子(胃粘液、HCO3-的分泌、前列腺素的产生,胃粘膜屏障及胃粘膜血流)作用减弱,二者失去平衡所引起。抗消化性溃疡

药物的主要作用是:①降低胃液中胃酸浓度,减少胃蛋白酶活性,从而减少“攻击因子”的作用;②增强胃肠粘膜的保护功能,修复或增强胃的“防御因子 ”。目前常用药物有抗酸药、胃酸分泌抑制药、粘膜 保护药和抗幽门螺杆菌药等。 一、抗酸药 抗酸药(antacids)也称中和胃酸药,均为弱碱性物质。口服后在胃内直接中和胃酸,升高胃内容物的pH值。由于酸度下降,胃蛋白酶活性也下降,从而解除胃酸对胃、十二指肠粘膜的侵蚀及对溃疡面的刺激。 抗酸药主要用于消化性溃疡和反流性食道炎。常用的药物有:氢氧化镁(magnesium hydroxide)、三硅酸镁(magnesium trisilicate)、氢氧化铝(aluminum hydroxide)、碳酸钙(calcium carbonate)、碳酸氢钠(sodium bicarbonate)。二、抑制胃酸分泌药 (一)H2受体阻断药 【药理作用与作用机制】H2受体阻断药可阻断壁细胞(parietal cells)上的H2受体,抑制基础胃酸和夜间胃酸分泌,同时对胃泌素(gastrin)及M受体激动药引起的胃酸分泌也有抑制作用。常用的H2受体阻断药抑制胃酸分泌作用较抗胆碱药强而持久,治疗溃疡病的疗程短,溃疡愈合率较高,不良反应较少,但是在突然停用H2受体阻断药时,会导致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1、抗酸药 1、作用靶点:胃 2、代表药:碳酸钙、氧化镁、氢氧化镁、三硅酸镁、氢氧化铝、 碳酸氢钠 3、药理作用:口服后在胃内直接中和胃酸,降低胃内容物的酸 度,降低胃蛋白酶活力,以缓解胃酸、胃蛋白酶对胃、十二指 肠黏膜的侵蚀、刺激,缓解疼痛和促进溃疡面愈合。个别抗酸 药(氢氧化钠铝、三硅酸镁等)还能形成胶状保护膜,覆盖于 溃疡面和胃黏膜,呈保护作用。 2、抑制胃酸分泌药 1、H2受体阻断药 1)作用靶点:H2受体 2)代表药:西咪替丁、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尼扎替丁、罗沙替丁 3)药理作用:通过竞争性阻断胃壁细胞H2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 4)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的首选。 2、H+—k+—ATP酶抑制药(质子泵抑制药) 1)作用靶点:H+—K+—ATP酶上的巯基。 2)代表药:奥美拉唑、兰索拉唑、泮托拉唑、雷贝拉唑 3)药理作用:进入壁细胞分泌小管并在酸性(PH≤4)环境中转化为次磺酸和留磺酰胺,后者与H+—K+—ATP酶上的巯基不可 逆地结合,使质子泵失活,抑制胃酸分泌。同时能减少胃蛋 白酶的分泌,抗幽门螺杆菌。 4)目前应用最广的抑制胃酸分泌的药物。 3、M胆碱受体阻断药和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 1)M1受体阻断药哌仑西平、替仑西平等能抑制胃酸分泌,但由于该类药物一般治疗剂量对胃酸分泌的抑制作用较弱,增加 剂量不良反应较多,现已少用于消化性溃疡的治疗2)促胃液素受体阻断药(丙谷胺) 作用靶点:促胃液素受体 药理作用:化学结构与促胃液素相似,可竞争性阻断促胃液素受体,减少胃酸分泌,同时对胃黏膜有保护和促进溃疡愈合作用 3、粘膜保护药 1、作用靶点:胃黏膜,十二指肠黏膜

兽医药理学教案 第五章 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第五章作用于消化系统药物 在兽医临床上动物的消化系统疾病是多发的常见病,其病因很多,从发病原因来看可分为原发和继发两种。原发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是由于饲料品质不良,饲养管理不善等引起,而继发性消化系统疾病则是由某些疾病如传染病、寄生虫病、中毒性疾病等并发形成的。例如,畜禽的喂养方式与饲料质量改变,环境卫生差,使役过度或不当以及细菌性或病毒性传染病和中毒等因素,均可导致消化系统的机能障碍。 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的消化系统疾病,其治疗原则都是相同的,即首先应在解除病因,改善饲养管理的前提下,针对其消化机能障碍合理使用调节消化功能的药物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很多,这些药物主要通过调节胃肠道的运动和消化腺的分泌机能,维持胃肠道内环境和微生态平衡,从而改善和恢复消化系统机能。根据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可分为健胃药、助消化药、瘤胃兴奋药(反刍促进药)、制酵药、消沫药、泻药及止泻药等。 第一节健胃药和助消化药 凡能促进动物唾液和胃液的分泌,调整胃的机能活动,提高食欲和加强消化的药物称为健胃药。健胃药种类多,其中大多数为植物性药物。根据其性质和药理作用特点可分为:苦味健胃药、芳香性健胃药和盐类健胃药。 (一)苦味健胃药 苦味健胃药多来源于植物性,如龙胆、大黄、马钱子等,主要利用它们强烈的苦味,内服时刺激舌的味觉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反射性地兴奋食物中枢,加强唾液和胃液的分泌,从而提高食欲以促进消化。虽然许多含有生物碱等成分的植物都具有较强烈的苦味,如黄连、延胡索、益母草等,但由于具有各自的特殊作用,因而不列为苦味健胃药,但这些药物内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