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2农田主要杂草知识一览汇总

最新2农田主要杂草知识一览汇总

最新2农田主要杂草知识一览汇总
最新2农田主要杂草知识一览汇总

2农田主要杂草知识

一览

农田主要杂草知识一览

一、杂草的发生特点

1、生长快:利用光、水、肥的能力较作物强,进行无性繁殖的杂草生长速度相当快,较作物成熟偏早。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地性:可产生1-3代,几万-几十万种子,种子成熟后一般很容易造成脱落,造成土壤感染。杂草能在短期内占据空间,覆盖地面,就是因为有较大的单株结实量。由于杂草成千上万倍地产生种子,即便除草措施十分有效,如果每亩农田当年留下几千株杂草,便能产生几千万乃至上亿粒种子,到来年仍能严重发生。

3、苗成熟期参差不齐:杂草种子的成熟期比栽培作物早,成熟期也不一致,通常是边开花、边结实、边成熟,随成熟随脱落散落田间,一年可繁殖数代。例如小藜在黄淮海流域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开花,5月下旬果实成熟,一直到10月份仍能开花结实。因此,这些杂草在麦田、秋田、菜田和果园等不同田间或不同季节都有发生。

4、杂草的种子多有后熟特性:一些正在开花的杂草被拔除后,受精的胚珠就可发育成为种子。一些专性杂草,如稻田中的稗草,果实成熟期一般比水稻提前10~20天。麦田中的野燕麦、看麦娘、播娘蒿等杂草通常在小麦成熟前果实已成熟脱落。大部分杂草的出苗期也不整齐,如荠菜、藜、繁缕等杂草除了1月份最冷和7~8月份最热时不发生外,一年四季都能出苗开花。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画眉草、铁苋菜和龙葵等4~8月份均能出苗生长,是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秋作物和菜田、果园的主要杂草。大田内每浇一次水或降一次雨后就有一次杂草出苗高峰,这是农田杂草容易形成草荒和不易清除的主要原因,也给防除带来不便。

5、寿命长(休眠):独行菜种子寿命40年以上,田旋花可存活50年。

6、可塑性和抗逆性强:在环境不良情况下生存能力及适应性更突出,较作物有较大优式。

7、多种繁殖方式及授粉途径:可通过种子或无性繁殖的根、茎、芽繁殖,既能异花也能自花授粉,通过风、昆虫、动物、人均可受粉。

8、多种传播方式:种子通过风、昆虫、动物、人畜、水流、农业机械、灌溉、农家肥混在作物种子、商品粮。

9、拟态性:如稗和稻,狗尾草和谷子形态及生理习性相近,人工和机械草除难度很大。

二、杂草的危害

1、与作物争夺肥、光、水分、空间:杂草有发达的根系,匍匐地面的茎节也能生根,吸收能力强,幼苗阶段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光合作用产物迅速向新叶传导分配,而且营养生长快速向生殖生长过渡,具有干扰作物的特殊性能,夺取水分、养分和日光的能力比作物大得多。有其优越的生长特点和突出的环境适应性。

2、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毒麦混入小麦后,磨成的面粉对人有毒害作用,人若吃了就会引起头晕、昏迷、恶心、呕吐、腹泻、痉挛,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家畜食用了含有一定量毒麦的饲料时,同样能引起中毒或死亡。稻谷中含有稗草会降低米质,出米率下降。果园内杂草丛生也影响果实着色和品质。

3、妨碍农事操作:若麦田内猪殃殃、播娘蒿、刺儿菜丛生,稻田内稗草、鸭舌草和水苋菜较多时,作物容易倒伏,影响千粒重,降低产量。稻麦倒伏后,收割机无法收割。大豆、玉米田内苘麻量大,草害严重时,收割机易被青草阻塞

而发生故障。另外,收割时若混有较多青草则不易晒干,容易发生霉烂,造成损失。

4、滋生病虫害(中间寄主):如传毒寄主,一些杂草由昆虫传毒而感染病毒后,再由昆虫把杂草上的病毒传到农作物上,因而成为病毒病发生的重要病源之一;棉蚜在刺菜、荠菜等杂草上越冬;稗草是稻飞虱、叶蝉的中间寄主。

5、影响人、畜健康:含毒麦4%以上的面粉导致人中毒甚至死亡;家畜食用了含有一定量毒麦的饲料时,同样能引起中毒或死亡。因此,麦毒被列为国家检疫对象。牲畜吃了带有野燕麦种子的饲料,常引起口腔、食道和胃粘膜发炎;豚草的花粉可使敏感者引起变态反应症。

6、影响水利设施和河道航行:使河渠水流速度减缓、泥沙淤积并且为鼠类筑巢栖息提供了条件,使堤坝受损。

三、杂草的分类

杂草:是指农田中非栽培的植物、害大于益的农田植物。世界杂草有5万种,其中农田杂草有5000种,我国有农田杂草580种。

根据繁殖和发生特点

一年生杂草(278种):种子萌发、营养生长、开花结果、死亡在一年内完成,以种子繁殖,如野燕麦和反枝苋。

两年生又可称越年生(59种)杂草:第一年营养生长越冬第二年开花结实以种子繁殖。如荠菜、独行菜。

多年生杂草(243种):多次开花结实,如车前、问荆、空心莲子草。

营养繁殖器官:种子、直根、根状茎、块茎、匍匐茎、球茎、鳞茎、茎叶段块。

根据形态特征:

阔叶杂草(77科):一般指双子叶杂草,也有部分单子叶杂草,两片叶子,叶面宽大,叶子着生角度大,叶片平展,叶脉网状,少数叶脉平行有叶柄;茎圆形或四棱形,茎内维管束作环状排列,有形成层,次生组织发达;根为直根。

1)菊科(77种):头状花序,花两类,内部为管状花,外部为舌状花。

2)十字花科(25种):常有根生叶,花两性,总状花序,萼片4枚,雄蕊6 片,对称生。

3)藜科:叶互生,无托叶,花不显著,密集,小坚果。

4)蓼科(27种):茎节膨胀,单叶互生,叶柄基部的托叶常膨大成膜质托叶鞘,花小,花簇由鞘发出,瘦果。

5)苋科:营养体含红色素,叶对生或互生,无托叶,花小,不显著,族生或穗状花序,小坚果。

6)唇形科(28种):茎四棱,单叶对生,轮状聚伞花序,不整齐两性花,小坚果。

7)旋花科:缠绕草本,有的有乳液,腋生聚伞花序,花大形,花冠漏斗状,子房上位,蒴果。

禾本科杂草(66种):单子叶杂草,一片子叶,叶面狭长,叶脉平行,叶子竖立,无叶柄,叶鞘在侧纵裂开;茎圆形或扁形,茎内维管束全面散布,无形成层,根系为须根。

莎草科杂草(35种):单子叶,叶片窄而大,叶脉平行,叶子竖立生长,无叶柄,叶鞘闭合成管状;茎三棱或扁三棱,个别为圆柱形,无节,茎实心,不具中空节间,根系为须根。

根据生态习性:

A、耕地杂草:(略)

B、林地杂草:(略)

C、草地杂草:(略)

D、水生杂草:

沉水杂草:如矮慈姑;

浮水杂草:如眼子菜、青萍;藻类:如水绵;

挺水杂草:如水莎草、芦苇等。

E、环境杂草:

F、寄生杂草(异养型杂草):如菟丝子,此类杂草已部分或全部失去以光合作用自我合成有机养料的能力,而寄生或半寄生地生活。

四、主要禾本科杂草(66种):

看麦娘(棒槌草)

识别要点:株高15-40CM。杆丛生,基部膝曲,叶鞘短于节间,叶舌薄膜质,圆锥花序,灰绿色,花为橙黄色。

特点:种子繁殖,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11月—2月为苗期,4—6月为花果期。

分布与危害:适生于潮湿土壤,主要分布于中南各省。主要危害稻茬小麦、油菜等作物。

野燕麦(燕麦草)

识别要点:株高30-120CM,单生或丛生,叶鞘长于节间,叶鞘松弛,叶舌膜质透明。圆锥花序,长25MM,生2—3朵花。

特点:种子繁殖,越年生或一年生草本。秋、春季出苗,4月抽穗,5月成熟,生长快。

分布与危害:分布全国,以西北地区危害最为严重,适生于旱作物田,危害麦田最为严重。

硬草

识别要点:秆直立或基部卧地,高15—40CM,节较肿胀。叶鞘平滑,有脊,下部闭合,长于节间;叶舌干膜质。圆锥花序较密集而紧缩,小穗粗壮,直立或平展。

特点:种子繁殖,一年或二年生草本。秋冬季或春季萌发出苗,花果期4—5月。

分布与危害:分布于安徽、江苏、河南等省区。在盐碱性土地发生数量大。

马唐(秧子草)

识别要点:秆丛生,基部展开或倾斜,总状花序3—10个,长5—8CM,上部互生,下部近于轮生。

特点:种子繁殖,一年生草本,苗期4—6月,花果期6—11月,种子边成熟边脱落,繁殖能力很强。

分布与危害:以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发生面积最大,为秋熟作物田恶性杂草。发生数量与分布范围在旱地杂草中均具首位。

狗尾草

识别要点:高20—60CM,丛生,直立或倾斜,基部偶有分枝,圆锥花序紧密,呈圆柱状。

特点:种子繁殖,一年生草本,比较耐寒耐贫瘠。4—5月出苗,5月中下旬形成高峰,7—9月陆续成熟,种子经冬眠后萌发。

分布与危害:秋熟旱作物农田重要杂草。

(整理)2农田主要杂草知识一览.

农田主要杂草知识一览 一、杂草的发生特点 1、生长快:利用光、水、肥的能力较作物强,进行无性繁殖的杂草生长速度相当快,较作物成熟偏早。 2、多实性,连续结实性、落地性:可产生1-3代,几万-几十万种子,种子成熟后一般很容易造成脱落,造成土壤感染。杂草能在短期内占据空间,覆盖地面,就是因为有较大的单株结实量。由于杂草成千上万倍地产生种子,即便除草措施十分有效,如果每亩农田当年留下几千株杂草,便能产生几千万乃至上亿粒种子,到来年仍能严重发生。 3、苗成熟期参差不齐:杂草种子的成熟期比栽培作物早,成熟期也不一致,通常是边开花、边结实、边成熟,随成熟随脱落散落田间,一年可繁殖数代。例如小藜在黄淮海流域每年4月下旬至5月初开花,5月下旬果实成熟,一直到10月份仍能开花结实。因此,这些杂草在麦田、秋田、菜田和果园等不同田间或不同季节都有发生。 4、杂草的种子多有后熟特性:一些正在开花的杂草被拔除后,受精的胚珠就可发育成为种子。一些专性杂草,如稻田中的稗草,果实成熟期一般比水稻提前10~20天。麦田中的野燕麦、看麦娘、播娘蒿等杂草通常在小麦成熟前果实已成熟脱落。大部分杂草的出苗期也不整齐,如荠菜、藜、繁缕等杂草除了1月份最冷和7~8月份最热时不发生外,一年四季都能出苗开花。马唐、狗尾草、牛筋草、画眉草、铁苋菜和龙葵等4~8月份均能出苗生长,是玉米、棉花、大豆、花生等秋作物和菜田、果园的主要杂草。大田内每浇一次水或降一次雨后就有一次杂草出苗高峰,这是农田杂草容易形成草荒和不易清除的主要原因,也给防除带来不便。 5、寿命长(休眠):独行菜种子寿命40年以上,田旋花可存活50年。

6、可塑性和抗逆性强:在环境不良情况下生存能力及适应性更突出,较作物有较大优式。 7、多种繁殖方式及授粉途径:可通过种子或无性繁殖的根、茎、芽繁殖,既能异花也能自花授粉,通过风、昆虫、动物、人均可受粉。 8、多种传播方式:种子通过风、昆虫、动物、人畜、水流、农业机械、灌溉、农家肥混在作物种子、商品粮。 9、拟态性:如稗和稻,狗尾草和谷子形态及生理习性相近,人工和机械草除难度很大。 二、杂草的危害 1、与作物争夺肥、光、水分、空间:杂草有发达的根系,匍匐地面的茎节也能生根,吸收能力强,幼苗阶段生长速度快,光合效率高,光合作用产物迅速向新叶传导分配,而且营养生长快速向生殖生长过渡,具有干扰作物的特殊性能,夺取水分、养分和日光的能力比作物大得多。有其优越的生长特点和突出的环境适应性。 2、降低作物产量和品质:毒麦混入小麦后,磨成的面粉对人有毒害作用,人若吃了就会引起头晕、昏迷、恶心、呕吐、腹泻、痉挛,严重时可引起死亡。家畜食用了含有一定量毒麦的饲料时,同样能引起中毒或死亡。稻谷中含有稗草会降低米质,出米率下降。果园内杂草丛生也影响果实着色和品质。 3、妨碍农事操作:若麦田内猪殃殃、播娘蒿、刺儿菜丛生,稻田内稗草、鸭舌草和水苋菜较多时,作物容易倒伏,影响千粒重,降低产量。稻麦倒伏后,收割机无法收割。大豆、玉米田内苘麻量大,草害严重时,收割机易被青草阻塞而发生故障。另外,收割时若混有较多青草则不易晒干,容易发生霉烂,造成损失。

农田常见种杂草图谱

农田常见种杂草图谱 WTD standardization office【WTD 5AB- WTDK 08- WTD 2C】

001 双星藻科水绵002 木贼科问荆 003 木贼科节节草004 萍科萍 005 槐叶萍科槐叶萍 006 粟米草科粟米草 007 苋科空心莲子草 008 苋科莲子草 009 苋科凹头苋 010 苋科反枝苋 011 苋科刺苋 012 苋科皱果苋 013 苋科青葙 014 萝摩科鹅绒藤 015 萝摩科地梢瓜016 萝摩科萝摩 017 紫草科斑种草 018 紫草科麦家公 019 紫草科附地菜 020 石竹科蚤缀 021 石竹科簇生卷耳 022 石竹科粘毛卷耳023 石竹科薄蒴草 024 石竹科牛繁缕 025 石竹科米瓦罐 026 石竹科雀舌草 027 石竹科繁缕 028 石竹科王不留行 029 藜科藜 030 藜科灰绿藜 031 藜科小藜 032 藜科地肤 033 藜科猪毛菜 034 菊科胜红蓟 035 菊科豚草 036 菊科黄花蒿 037 菊科猪毛蒿 038 菊科鬼针草 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 040 菊科狼把草 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 051 菊科鼠麴草 052 菊科泥胡菜 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 056 菊科稻槎菜 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 060 菊科蒲公英 061 菊科苍耳 062 旋花科打碗花

常见杂草

目录 (1) 农田杂草 (2) 一、蓼科(Polygonaceae) (2) 二、藜科(Chenopodiaceae) (3) 三、苋科(Amaranthaceae) (8) 四、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14) 五、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15) 六、十字花科(Cruciferae) (18) 七、豆科(Leguminosae) (27) 八、大戟科(Euphorbiaceae) (29) 九、锦葵科(Malvaceae) (31) 十、旋花科(Convolvulaceae) (32) 十一、紫草科(Boraginaceae) (37) 十二、唇形科(Labiatae) (39) 十三、茄科(Solanaceae) (40) 十四、玄参科(Scrophulariaceae) (42) 十五、茜草科(Rubiaceae) (46) 十六、菊科(Compositae) (47) 十七、蒺藜科(Zygophyllaceae) (56) 十八、禾本科(Gramineae) (57) 十九、莎草科(Cyperaceae) (70) 二十、蓣科(Marsileaceae) (76) 二十一、鸭拓草科(Commelinaceae) (77) 二十二、眼子菜科(Potamogetonaceae) (78) 二十三、雨久花科(Pontederiaceae) (79) 二十四、泽泻科(Alismataceae) (80) 二十五、木贼科(Equise taceae) (82)

农田杂草一、蓼科(Polygonaceae) 篇蓄(Polygonum avicular)地蓼、猪牙菜 英文名:Herb of Chinese Incarvillea

部分农田杂草通用名与俗名对照

部分农田杂草通用名与俗名对照 桑科:律草——拉拉秧、锯锯藤、葛麻藤。 蓼科:蓄——鸟蓼、地蓼、竹、猪牙菜。 柳叶刺蓼——本氏蓼、刺蓼、蚂蚱子腿。 卷茎蓼——荞麦蔓。 酸模叶蓼——大马蓼、旱苗蓼、斑蓼、柳叶蓼。 马齿苋科:马齿苋——马齿菜、马蛇子菜、马尿菜、卡命菜、五行菜。 旋花科:打碗花——常春藤、叶天剑、小旋花、喇叭花、兔耳草、扶子苗、狗儿秧。田旋花——中国旋花、箭叶旋花、小喇叭花。 菟丝子——金丝藤、金线草、黄丝、无根草、无娘子。 茄科:曼陀罗——醉心花、闹阳花、狗核桃、野大麻子。 龙葵——苦葵、野海椒、野葡萄、黑星星。 玄参科:陌上菜——母草。 车前科:车前——车前子、车轱辘菜。 茜草科:猪殃殃——拉拉藤、麦蜘蛛、蛇壳草、粘粘草。 菊科:刺儿菜——小蓟、刺蓟、小恶鸡婆。 苣荬菜——苦荬菜、曲荬菜、甜苣菜。 苍耳——苍子、老苍子、野落苏、虱麻头。 狼把草——鬼针、鬼刺、鬼叉。 小白酒草——小飞蓬、加拿大蓬、狼尾巴蒿。 石竹科:牛繁缕——鹅儿肠、鸡卵菜。 米瓦罐——麦瓶草、梅花瓶、面条菜。 繁缕——鹅肠草、鹅简草、河清涿头。 王不留行——麦蓝菜、王不留、麦蓝子。 十字花科:荠——荠菜、荠荠菜、菱角菜。 播娘蒿——米米蒿、米蒿、麦蒿、野芥菜。 独行菜——腺茎独行菜、辣椒菜、麻麻菜、尿溜溜。 藜科:藜——灰菜、灰灰菜、灰条菜、落藜。 地肤——扫帚菜。

猪毛菜——山叉明科、扎蓬科、沙蓬。 唇形科:香薷——野苏子、野荆、臭香麻、水芳花。 夏至草——白花夏枯草、白花益母草、夏枯草、风轮草、灯笼棵。蒺藜科:蒺藜——刺蒺藜、蒺藜狗子、小老虎子。 大戟科:地锦——红丝草、奶疳草、雀儿卧蛋、血见愁、铺地红。 泽漆——猫儿眼、五朵云、五风草。 锦葵科:苘麻——青麻、白麻、野麻。 野西瓜苗——香铃草、芙蓉花、鬼灯笼、打瓜花、和尚头。 眼子菜科:眼子菜——鸭子草、水案板、牙齿草、竹叶草、水上漂。 泽泻科:泽泻——水白菜、水菠菜、匙子菜。 长瓣慈姑——野慈姑、张口草、驴耳朵、鹰爪子。 禾本科:看麦娘——麦娘娘、麦陀陀、棒槌草。 野燕麦——野燕麦、乌麦、铃铛麦。 马唐——抓地草、鸡窝草、鸡爪草、面条筋。 牛筋草——蟋蟀草、官司草、油葫芦草。 白茅——茅草、茅根、甜根草。 早熟禾——稍草、小鸡草、冷草、绒球草。 狗尾草——莠、绿毛莠、香茅子、毛至狗。 莎草科:牛毛毡——牛毛草、猫毛草。 香附子——莎草、三棱子、回头青、雷公头、草头香。 鸭跖草科:鸭跖草——竹叶草、翠蝴蝶、蓝花草。 雨久花科:鸭舌草——鸭舌子、水玉草、兰花草。 木贼科:问荆——笔头草、节骨草。

中国农田常见0种杂草图谱

001 双星藻科水绵002 木贼科问荆 003 木贼科节节草004 萍科萍 005 槐叶萍科槐叶萍006 粟米草科粟米草007 苋科空心莲子草008 苋科莲子草009 苋科凹头苋010 苋科反枝苋011 苋科刺苋 012 苋科皱果苋013 苋科青葙 014 萝摩科鹅绒藤015 萝摩科地梢瓜016 萝摩科萝摩 017 紫草科斑种草018 紫草科麦家公019 紫草科附地菜020 石竹科蚤缀021 石竹科簇生卷耳022 石竹科粘毛卷耳023 石竹科薄蒴草024 石竹科牛繁缕025 石竹科米瓦罐026 石竹科雀舌草027 石竹科繁缕028 石竹科王不留行029 藜科藜 030 藜科灰绿藜031 藜科小藜 032 藜科地肤 033 藜科猪毛菜034 菊科胜红蓟035 菊科豚草 036 菊科黄花蒿037 菊科猪毛蒿038 菊科鬼针草 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040 菊科狼把草 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 051 菊科鼠麴草 052 菊科泥胡菜 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 056 菊科稻槎菜 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 060 菊科蒲公英 061 菊科苍耳 062 旋花科打碗花 063 旋花科篱打碗花 064 旋花科田旋花 065 旋花科小旋花 066 旋花科中国菟丝子 067 旋花科日本菟丝子 068 旋花科牵牛 069 旋花科园叶牵牛 070 十字花科荠菜 071 十字花科碎米荠 072 十字花科离子草 073 十字花科播娘蒿 074 十字花科独行菜 075 十字花科北美独行菜 076 十字花科印度蔊菜 077 十字花科风花菜 078 十字花科遏蓝菜 079 大戟科铁苋菜 080 大戟科泽漆 081 大戟科飞扬草 082 大戟科地锦 083 荇菜科荇菜 084 牻牛儿苗科野老鹳草 085 唇形科水棘针 086 唇形科香薷 087 唇形科密花香薷 088 唇形科鼬瓣花 089 唇形科夏至草 090 唇形科宝盖草 091 唇形科益母草 092 豆科天蓝苜蓿 093 豆科草木樨 094 豆科含羞草 095 豆科窄叶野豌豆 096 豆科广布野豌豆 097 豆科大巢菜 098 千屈菜科耳叶水苋 099 千屈菜科节节菜 100 千屈菜科圆叶节节菜 101 锦葵科苘麻 102 锦葵科野西瓜苗 103 锦葵科冬葵 104 大麻科葎草 105 柳叶菜科水龙 106 柳叶菜科草龙 107 柳叶菜科丁香蓼 108 列当科列当 109 酢浆草科酢浆草 110 酢浆草科铜锤草 111 车前科车前 112 车前科平车前 113 车前科大车前 114 蓼科萹蓄 115 蓼科柳叶刺蓼 116 蓼科卷茎蓼 117 蓼科辣蓼 118 蓼科酸模叶蓼 119 蓼科尼泊尔蓼 120 蓼科红蓼 121 蓼科皱叶酸模 122 蓼科齿果酸模 123 马齿苋科马齿苋 124 毛茛科石龙芮 125 蔷薇科蛇莓 126 蔷薇科朝天委陵菜 127 茜草科猪殃殃 128 茜草科茜草 129 玄参科陌上菜 130 玄参科通泉草 131 玄参科北水苦荬 132 玄参科婆婆纳 133 玄参科波斯婆婆纳 134 茄科曼陀罗 135 茄科龙葵 136 伞形花科积雪草

常见杂草大全 修正

常见杂草 稗? 草: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最适发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 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 蓼科一年生草本植

物。别名旱苗蓼、大 马蓼、柳叶蓉等。分 布在全国各地,北方 尤其普遍。主要为害 棉花、豆类、薯类、 水稻、油菜、麦类等 农作物。生态特点 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 发芽适温15—20℃, 出苗深度5cm。黑龙 江4月下旬开始出 苗,6月下旬开花,7 月中旬种子开始成 熟。上海3月上旬出 苗,5月开花结果。 广东12月出苗,2月 开花结果。 绵毛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var. salicifolium Sibth。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白绒蓼。分布在全国各地。是为害水稻、小麦、

棉花、豆类常见杂草。 生态特点喜欢生于农田、路旁、河床等湿润处或低湿地。 空心莲子草 学名Alternanthera philoxcroides (Mart.) Gr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生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四叶萍学名 Marsilea quadrifolia L。属(萍)科多年生水生杂草。别名四叶、田字草、田字萍、夜爬三、夜里船。主要为害水稻和英白等水生作物。靠根、茎和孢子繁殖。 生态特点江南一带3月下旬一4月上旬从根、茎处长出新叶,5—9月继续扩展或形成新的根芽和根茎,9—10月产生孢子囊,11—12月孢子成熟,喜欢生于池塘、水田、沟边,是稻田常见杂草。 小香蒲 学名 Typha minima Funk.属香蒲科多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水稻。

中国农田常见207种杂草图谱

001 双星藻科 水绵 002 木贼科 问荆 003 木贼科 节节草 004 萍科 萍 005 槐叶萍科 槐叶萍 006 粟米草科 粟米草 007 苋科 空心莲子草 008 苋科 莲子草 009 苋科 凹头苋 010 苋科 反枝苋 011 苋科 刺苋 012 苋科 皱果苋

013 苋科 青葙 014 萝摩科 鹅绒藤 015 萝摩科 地梢瓜 016 萝摩科 萝摩 017 紫草科 斑种草 018 紫草科 麦家公 019 紫草科 附地菜 020 石竹科 蚤缀 021 石竹科 簇生卷耳 022 石竹科 粘毛卷耳 023 石竹科 薄蒴草 024 石竹科 牛繁缕

025 石竹科 米瓦罐 026 石竹科 雀舌草 027 石竹科 繁缕 028 石竹科 王不留行 029 藜科 藜 030 藜科 灰绿藜 031 藜科 小藜 032 藜科 地肤 033 藜科 猪毛菜 034 菊科 胜红蓟 035 菊科 豚草 036 菊科 黄花蒿

037 菊科猪毛蒿 038 菊科鬼针草039 菊科三叶鬼针草040 菊科狼把草041 菊科飞廉 042 菊科大蓟 043 菊科小蓟 044 菊科小飞蓬 045 菊科鳢肠 046 菊科一点红 047 菊科一年蓬 048 菊科紫茎泽兰

049 菊科飞机草 050 菊科牛膝菊051 菊科鼠麴草052 菊科泥胡菜053 菊科旋覆花 054 菊科水苦荬 055 菊科苦荬菜056 菊科稻槎菜057 菊科加拿大一枝黄花 058 菊科苣荬菜 059 菊科苦荬菜060 菊科蒲公英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片,宽卵形,雄蕊5个;柱头2个。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重度危害麦田。 酸膜叶蓼蓼科。株高30~120cm。茎直立有分枝,无毛。叶互生,具柄,柄上有短刺毛;叶片披针形或宽披针形,叶面绿色,全缘;托叶鞘筒状,膜质,无毛。茎和叶上常有新月形黑褐色斑点。数个花穗构成

各种常见的杂草图谱及学名.

稗草 学名Echinochloa crusgalli (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水田草、水稗草等。广布全国各地。主要为害水稻、小麦、玉米、谷子、大豆、蔬菜、果树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秆丛生,基部膝曲或直立,株高 50—130cm。叶片条形,无毛;叶鞘光滑无叶舌。 圆锥花序稍开展,直立或弯曲;总状花序常有分枝, 斜上或贴生;小穗有2个卵圆形的花,长约3mm, 具硬疣毛,密集在穗轴的一侧;颖有3—5脉;第 一外稃有5—7脉,先端具5—30mm的芒;第二外 稃先端具小尖头,粗糙,边缘卷孢内样。颖果米黄 色卵形。种子繁殖。种子卵状,椭圆形,黄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湿地或水中,是沟渠和水田及其四 周较常见的杂草。平均气温12℃以上即能萌发。 最适发 芽温度为25—35℃,10℃以下、45℃以上不能发芽,土壤湿润,无水层时,发芽率最高。土深8cm 以上的稗籽不发芽,可进行二次休眠。在旱作土层中出苗深度为0—9cm,0—3cm出苗率较高。东北、华北稗草于4月下旬开始出苗,生长到8月中旬,一般在7月上旬开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 学名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马蓼、柳叶蓉等。分布在全国各地,北方尤其普遍。主要为害棉花、豆类、薯类、水稻、油菜、麦类等农作物。 形态特征茎直立,高 30—100cm,具分枝,光滑,无 毛。叶互生有柄;叶片披针形至 宽披针形,叶上无毛,全缘,边 缘具粗硬毛,叶面上常具新月形 黑褐色斑块;托叶鞘筒状。花序 穗状,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 圆锥状;花被浅红色或白色,4 深裂。瘦果卵圆形,黑褐色。 生态特点生于低湿地或水边。 是春季一年生杂草,发芽适温 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 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 开花,7月中旬种子开始成熟。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

常见杂草大全(修正2)

常见杂草 稗?草:学名Echinochloacrusgalli(L.)Beauv.属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芒早稗、 始抽穗开花,生育期76—130天。在上海地区5月上、中旬出现一个发生高峰,9月还可出现一个发生高峰。 酸模叶蓼学名

Polygonumlap athifoliumL.属蓼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旱苗蓼、大 15—20℃,出苗深度5cm。黑龙江4月下旬开始出苗,6月下旬开花,7

月中旬种子开 始成熟。上海 3月上旬出苗, 5月开花结果。 广东12月出 Alternantheraphiloxcroides(Mart.)Gr iseb。属觅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主要为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生态特点:空心莲子草原产巴西。生

在池塘、沟渠、河滩湿地或浅水中,无论水田还是旱田均能生长难于清除。上海从2月下旬开始从地下根茎抽出新芽,6—10月开花,11月下旬冰冻后地上部死亡。 。Array靠 年生沼生草本植物。主要为害水稻。形态特征:叶窄线形,宽约3mm,有较大型膜质叶鞘,茎生叶仅有叶鞘且无叶片。株高30—60cm。穗状花序圆 柱形,雌、雄花序之间间隔有距离。

雄花序在上,长5—9cm,1雄蕊;雌花序在下,长2—4cm,直径1.5—2.5cm,雌花基部具毛,小苞片与毛近等长,子房有长柄,柱头披针形。 茎直 滑无毛,株高 30—60cm。基 生叶有长柄,茎 生叶柄短,下部 膨大呈鞘状;叶

片心形,长5—10cm,宽4—8cm,先端急尖或渐尖,全缘,基部心形。 6 学 s(All.)Reichb.属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别名香附子、回头 青。除内蒙古、

麦田主要杂草资料

小麦田主要杂草图谱 (2010-06-17 19:20:05) 播娘蒿十字花科。株高30~70厘米。茎多分枝。叶轮廓狭卵形,2~3回羽状深裂,下部叶有柄,上部叶无柄。花淡黄色,直径约2毫米;萼片4片,早落;花瓣4片,长匙形。长角果,窄条形,长2~3厘米,宽约1毫米;种子一行,矩圆形至卵形,长约1毫米,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等省区。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瓶草石竹科。株高25~60厘米。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长5~8厘米,宽5~10毫米。萼筒圆锥形,长2~3厘米,结果时基部膨大,花瓣5片,倒卵形,粉红色。蒴果,卵形,6齿裂,有光泽,萼宿存。种子多数,螺卷状,有成行的疣状突起。 一、二年年生草本。黄淮海地区、湖北、云南、西藏有分布。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荠菜十字花科。株高10~50厘米。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有长柄,茎生叶狭披针形,

抱茎,边缘有缺刻或锯齿。花白色,直径约2毫米。短角果,倒三角形,长约5~8毫米,宽4~7毫米,扁平,先端微凹。种子2行,长椭圆形,长1毫米,淡褐色。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几遍全国。重度危害冬小麦田。 麦家公紫草科。株高20~35厘米,全体被糙伏毛,有分枝。叶无柄,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长1.5~4厘米,宽3~7毫米,叶两面被短糙伏毛。花在上部叶腋单生;花萼5裂,花冠白色,5裂;小坚果4个,卵形,长约3毫米,淡褐色,无柄,有瘤状突起。 一、二年生草本。分布于华北、东北、西北、华东、四川、云南等省区。重度危害部分麦田。 藜藜科。株高60~120厘米。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有长柄,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花被片5片,宽卵形,雄蕊5个;柱头2个。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 一年生草本。除西藏外,全国各地均有分布。重度危害麦田。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

冬小麦田主要杂草及发生规律 从防除的角度,麦田杂草可简单地分为阔叶杂草和禾本科杂草。目前来看,麦田杂草的主要组成仍以阔叶杂草为主,禾本科杂草发生呈上升趋势。 一、阔叶杂草(1)播娘篙(俗称黄花草):叶2~3回羽状深裂。花小,淡黄 色。长角果,种子一行,褐色。(2)荠菜(俗称白花草):茎有分枝。基生叶莲座状,大头羽状分裂,茎生叶狭披针形,抱茎。花小,白色。短角果,倒三角形,种子2行,淡褐色。(3)麦瓶草(俗称米瓦罐、红花草):茎直立,单生或叉状分枝。 基生叶匙形,茎生叶矩圆形或披针形。花瓣5片,粉红色。结果时萼筒基部膨大成瓶状,蒴果,内有种子多数,螺卷状。(4)麦家公。全株被糙伏毛,有分枝。叶两面被短糙伏毛,狭披针形或条状倒披针形。花冠白色。小坚果4个,卵形,淡揭色,有瘤状突起。(5)藜(俗称灰灰菜)。茎粗壮,有棱及条纹,多分枝。叶片近三角形、菱状卵形至披针形,边缘具不整齐锯齿,叶背面被粉粒。花数朵花集成一团伞花簇,多数花簇排成圆锥状花序。胞果,完全包于花被内,或顶端稍露。种子横生,双凸状,黑色具光泽。(6)葎草(俗称拉拉秧)。成株茎枝和叶柄密生倒钩刺。叶片掌状5~7深裂,叶缘具粗锯齿,两面具粗糙毛。雌花排成近圆形的穗状花序,雄花序圆锥状。瘦果,扁球形,黄褐色,表面具4条纵棱。(7)刺儿菜。叶全缘或齿裂,有刺。头状花序单个或数个生于茎端,花冠紫红色。瘦果,椭圆形或长卵形,略扁平;冠毛羽状。多年生草本。(8)打碗花(俗称小旋花、圆葫芦苗)。茎蔓生,缠绕或匍匐。叶互生,基部心形;茎上部的叶三角状戟形,先端钝尖,基部戟形或截形。花单生叶腋,花冠粉白色。蒴果,卵圆形,光滑。种子卵圆形,黑褐色。多年生草本。(9)鸭跖草(兰花菜)。茎基部匍匐分枝,向上斜生。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基部有膜质的叶鞘。花瓣3片,蓝色。蒴果。种子暗褐色,具不规则窝孔。 二、禾本科杂草:(1)野燕麦(俗称麦铃铛)。圆锥花序开展,小穗柄弯曲下 垂,小穗轴被毛。芒柱棕色。颖果,被淡棕色柔毛。(2)看麦娘。圆锥花序顶生,狭圆柱形。小穗椭圆形,两侧压扁状。花药橙黄色o (3)日本看麦娘。日本看麦娘与看麦娘不同之处是花序较粗壮,小穗较长,芒较长。花药白色或淡黄色,果实较大。(4)雀麦。圆锥花序展开下垂。颖较宽。颖果,压扁,暗红褐色,顶端圆形有毛茸。(5)节节麦。具顶生圆柱形穗状花序,小穗单生而紧与穗轴节间贴生,穗轴于成熟后逐节折断或整个穗轴自基部脱节。(6)菵草。圆锥花序狭窄,由多数直立,长为1~5厘米的穗状花序稀疏排列而成;小穗压扁,圆形或倒卵圆形,灰绿色,成覆瓦状排列于穗轴的一侧。 除了上述重点描述的杂草之外,不同程度发生的还有扁蓄、问荆、荞麦蔓、苦荞麦、离子草、离蕊芥、小花塘芥、猪殃殃、早熟禾、硬草、苦菜、苣荬菜、酸模叶蓼等。

小麦田常用的4种禾本科除草剂

小麦田常用的4种禾本科除草剂,分别能防治哪些杂草? 种植小麦过程中,田间会出现很多杂草,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尖叶草和阔叶草,尖叶草也被称为禾本科杂草,目前小麦田里尖叶草有很多,比如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黑麦草、菵草、节节麦、雀麦、早熟禾、毒麦等等,这些杂草,由于区域不同,生活环境不同,抗性不同,发生面积以及轻重也会有差别。 目前,市面上针对小麦禾本科杂草的除草剂有多种,根据不同的杂草,所用的除草剂是有差别的,另外,由于杂草对于除草剂抗性的问题,也会更换除草剂使用。下面说的这4种禾本科除草剂,它们能防除哪些杂草以及使用时的优缺点有哪些,分别给大家详细说说。 1、炔草酯 炔草酯应用比较广泛,对于小麦田的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菵草、棒头草等效果都不错,对于外界复杂的环境,比如低温时,也能表现出较好的效果,不过炔草酯的死草速度相对较慢。 一般情况下,一周左右会看到有反应,半月到20天,死草高峰期,并且该除草剂,建议杂草2-4叶期时使用,越晚防效越差。另外,一些农户反应,由于近些年一直使用炔草酯,杂草已产生抗性,像野燕麦、日本看麦娘在他们当地,防效已经下降。 2、精噁唑禾草灵 精噁唑禾草灵也是常用的麦田禾本科除草剂,比如防治野燕麦、看麦娘、日本看麦娘、硬草、菵草、黑麦草等效果都不错,不过雀麦效果不行。 精噁唑禾草灵和节节麦用药时期差不多,都是建议在杂草2-4叶期时使用,越晚防效越差,特别是杂草出现分蘖后,更难防治,另外,如果遇到低温天气时,喷施上去以后,可能会出现叶片发黄的现象,如果较轻,可自行恢复,如果严重,可喷施清水、芸苔素或者叶面肥进

行缓解。 3、甲基二磺隆 甲基二磺隆一般在防治节节麦上面使用比较多,但其实,它不仅对节节麦有效果,其他禾本科杂草效果也不错(从近些年使用来看,麦田中常见的禾本科杂草,节节麦基本都能防治),并且还有一点好处,它的残留期短,对下茬作物无影响。 不过缺点也比较明显,其一是成本比较高,一亩地大概在20-30元左右,甚至更高;其二,它的用药技术高,一不小心就容易导致小麦产生药害,比如低温天气、用量过多、喷施不均匀等等,所以,使用甲基二磺隆时,一定要特别注意。 4、啶磺草胺 啶磺草胺的除草谱也比较广泛,不仅能防治尖叶草,比如雀麦、野燕麦、硬草,对于一些阔叶草也能防治,再加上该药剂相对普及不是很广泛,所以抗药性不大,如果其他除草剂因抗性导致效果不好时,可以换用啶磺草胺,对后茬作物也比较安全。 不过,缺点也有,比如遇到麦苗较弱、低温等不利的天气因素时,容易出现药害,成本方面,也不是很便宜。

农田杂草的调查

农田杂草的调查、识别与种类鉴定 一、实验目的 了解主要栽培作物农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识别主要农田杂草,为杂草化学防除打下基础。 二、实验内容 杂草是伴随着人类而产生,没有人类,没有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就不存在杂草。但杂草又不是人类为了自己的目的而栽培的,它们在漫长的时间里适应了在耕地上生存并给耕地带来危害。因此,杂草既不是栽培植物,也不是野生植物的一类特殊的植物,它既有野生植物的特性,又有栽培作物的某些习性。杂草是来源于自然环境中,对自然环境适应、不断进化,从而干扰作物与人类的生产活动的植物。 对杂草进行分类是识别杂草的基础,而杂草的识别又是杂草的生物、生态学研究,特别是防除和控制的重要基础。 农田杂草是指能够在农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杂草。具体又可分为:(一)水田杂草水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包括水稻及水生蔬菜作物田杂草。 1、稻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 稻田常见杂草种类约100种,其中分布广、危害重的最主要稻田杂草是稗草、鸭舌草、牛毛毡、水莎草、矮慈姑、节节菜、异型莎草、眼子菜、扁秆藨草。总体说来,从南到北,杂草种类减少,杂草群落结构趋于简化,杂草与水稻同生期缩短。 稻田杂草的发生一般是在播、栽、抛后10天左右出现第一次杂草出苗高峰,此批杂草主要以禾本科的稗草、千金子和莎草科的异型莎草等一年生杂草为主,且发生早、数量大、危害重。20天左右出现第二次出草高峰,此批杂草主要是莎草科杂草和阔叶类杂草。 (二)旱田杂草旱作物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 1、夏熟旱作物田杂草能够在夏熟作物田中不断自然繁衍其种族的植物。包括麦类、油菜、蚕豆、绿肥以及春季蔬菜等作物田杂草,一般是冬春出苗,春末、夏初开花结实的杂草。 (1)麦田杂草的发生与分布 麦田杂草群落结构受地区差异、农田生态条件、耕作措施影响明显,大致可分为如下几种类型: ①以看麦娘或硬草为优势种,另有主要阔叶杂草如牛繁缕、雀舌草或猪殃殃、大巢菜以及伴生菵草等组成的群落,主要发生在淮河流域一线以南的稻茬麦田。 ②以野燕麦和阔叶杂草共为优势种的杂草群落类型。

常见田间杂草图谱

常见田间杂草图谱 基本资料 常见田间杂草图谱 作者:马德滋编著 出版社: 出版年: 1983年10月第1版 页数: 定价: 1.2 装帧: ISAN: 书目: 举报失效目录 超星 蓼科Polygonaceae 萹蓄Polygonum aviculare Linn 柳叶刺蓼Polygonum bungeanum Turcz 水蓼Polygonum hydropiper Linn 酸模叶蓼Polygonum lapathifolium Linn 尼泊尔蓼Polygonum nepalense Meisn 节蓼Polygonum nodosum Pers 西伯利亚蓼Polygonum sibiricum Laxm 皱叶酸模Rumex crispus Linn 藜科Chenopodiaceae 中亚滨藜Atriplex centralasiatica Iljin 藜Chenopodium album Linn 刺藜Chenopodium aristatum Linn 灰绿藜Chenopodium glaucum Linn 小藜Chenopodium scrotinum Linn 地肤Kochia scoparia(Linn.)Schrad 猪毛菜Salsola collina Pall 刺沙蓬Salsola pestifer A.Nelson 碱蓬Suaeda glauca Bge 盐地碱蓬Suaeda salsa(Linn.)Pall 苋科Amaranthaceae 野苋菜Amaranthus retroflexus Linn 马齿苋科Portulacaceae 马齿苋Portulaca oleracea Linn 石竹科Caryophyllaceae.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