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调度及优化方法23页PPT
- 格式:ppt
- 大小:2.41 MB
- 文档页数:23
生产调度问题及其优化算法背景及摘要这是一个典型的Job-Shop动态排序问题。
目前调度问题的理论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以Job-Shop问题为代表的基于最小化完工时间的调度问题上。
一个复杂的制造系统不仅可能涉及到成千上万道车间调度工序,而且工序的变更又可能导致相当大的调度规模。
解空间容量巨大,N个工件、M台机器的问题包含M(N)!种排列。
由于问题的连环嵌套性,使得用图解方法也变得不切实际。
传统的运筹学方法,即便在单目标优化的静态调度问题中也难以有效应用。
本文给出三个模型。
首先通过贪婪法手工求得本问题最优解,既而通过编解码程序随机模拟优化方案得出最优解。
最后采用现代进化算法中有代表性发展优势的遗传算法。
文章有针对性地选取遗传算法关键环节的适宜方法,采用MATLAB 软件实现算法模拟,得出优化方案,并与计算机随机模拟结果加以比较显示出遗传算法之优化效果。
对车间调度系列问题的有效解决具有一定参考和借鉴价值。
一.问题重述某重型机械厂产品都是单件性的,其中有一车间共有A,B,C,D四种不同设备,现接受6件产品的加工任务,每件产品接受的程序在指定的设备上加工,条件:1、每件产品必须按规定的工序加工,不得颠倒;2、每台设备在同一时间只能担任一项任务。
(每件产品的每个工序为一个任务)问题:做出生产安排,希望在尽可能短的时间里,完成所接受的全部任务。
要求:给出每台设备承担任务的时间表。
注:在上面,机器 A,B,C,D 即为机器 1,2,3,4,程序中以数字1,2,3,4表示,说明时则用A ,B ,C ,D二.模型假设1.每一时刻,每台机器只能加工一个工件,且每个工件只能被一台机器所加工 ,同时加工过程为不间断;2.所有机器均同时开工,且工件从机器I 到机器J 的转移过程时间损耗不计; 3.各工件必须按工艺路线以指定的次序在机器上加工多次; 4.操作允许等待,即前一操作未完成,则后面的操作需要等待,可用资源有限。
三.符号说明及初始数据表达分析i J - 第i 个工件 (i=1…6)M J - 机器顺序阵 )(j i J M,表示i 工件的第 j 个操作的机器号j M - 第j 台机器 (j=1…4)JM- 工件排列阵 ),(j i M J 表i 机器上第j 次加工的工件号T - 加工时间阵 ),(j i T 为i 工件的第 j 个操作的时间周期 C - 整个任务完成时间整理数据后得到:M J =[ C A B C D 0 0 0 ] T = [ 8 2 4 24 6 0 0 0 ][ A D B C 0 0 0 0 ] [ 4 5 3 4 0 0 0 0 ] [ C D A B A 0 0 0 ] [ 3 7 15 20 8 0 0 0 ] [ B C D A D C 0 0 ] [ 7 6 21 1 16 3 0 0 ] [ D B C D A C D 0 ] [ 10 4 8 4 12 6 1 0 ] [ A B A C D A C A ] [ 1 4 7 3 5 2 5 8 ] 上述二阵直接从题目得出,而JM则是我们要求的。
生产调度工作安排中的优化生产能力方法生产调度是企业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合理的生产调度能够提高生产能力和效率。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介绍生产调度工作安排中的优化生产能力方法。
一、合理规划生产流程合理规划生产流程是提高生产能力的关键。
首先,需要确定生产目标和计划,根据订单量、物料供应情况以及设备状态等因素进行排产,确保生产计划合理、可行。
其次,要对生产过程进行分析,找出生产环节中的瓶颈和低效因素,重点优化关键环节,以提高整体生产效率。
最后,建立科学的生产调度模型,利用先进的调度算法对生产流程进行优化,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能力。
二、优化生产设备配置生产设备的配置对生产能力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技术改造和设备优化,可以提高生产设备的效能和利用率。
首先,需要根据产品特性和生产需求,确定合适的设备配置方案。
其次,要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及时检修故障设备,确保设备长期稳定运行。
此外,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和生产线,能够提高设备利用率和生产效率。
三、优化物料管理物料管理是生产调度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的物料管理可以减少生产过程中的等待时间和生产线停机时间,提高生产能力。
首先,要建立准确的物料供应计划,及时补充物料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
其次,通过物料分类和标记等方式,提高物料的可识别性和可追溯性,降低物料丢失和错误带来的生产延误。
此外,要加强对物料库存的管理,定期清点和盘点物料,防止过多的库存积压和物料报废。
四、优化人力资源调配人力资源是企业生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
通过优化人力资源调配,可提高生产能力。
首先,要根据不同岗位需求和生产任务的变化,合理安排人员的上岗时间和轮班制度,确保生产线的稳定运行。
其次,通过培训和技能提升,提高员工的工作能力和效率,减少操作失误和工艺问题带来的影响。
此外,要加强沟通和协调,建立良好的团队合作机制,提高生产班组的协同效率。
五、引入信息化系统引入信息化系统是提高生产调度效率和生产能力的重要手段。
生产计划岗位的生产调度与生产效率优化生产调度与生产效率优化在生产计划岗位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产调度的主要任务是根据订单量和生产能力,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的时间和顺序,确保生产过程的流畅和高效。
而生产效率优化则是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优化员工工作效率等手段,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节约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首先,生产调度需要充分了解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
通过与销售团队密切合作,了解当前和未来的订单情况。
同时,与生产部门进行沟通,掌握生产线的能力和效率。
基于市场需求和生产能力,制定合理的生产计划,并安排适当的生产任务和时间。
其次,生产调度需要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的优先级和顺序。
对于紧急订单和大客户的订单,需要及时调整生产计划,确保其优先生产。
此外,针对一些产品或工序的瓶颈环节,需要合理安排生产顺序,以避免生产过程的等待和浪费,提高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优化是通过优化生产流程和提高设备利用率来实现的。
首先,可以通过不断优化生产线布局和流程来降低生产时间和成本。
可以引入先进的自动化设备,提高生产效率,并减少人工操作的错误和浪费。
其次,合理安排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计划,确保设备正常运转,减少故障和停机时间。
此外,员工的工作效率也是生产效率优化的关键。
通过培训和提升员工技能,使其更熟练和高效地完成任务。
此外,通过激励和奖励机制,鼓励员工发挥创造力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
最后,生产调度和效率优化需要与其他部门和供应商进行有效的协调和沟通。
及时与采购部门沟通,确保原材料的及时供应。
与质量控制部门紧密合作,确保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标准得到满足。
同时,与配送和物流部门合作,保证产品及时交付到客户手中。
总结起来,生产调度和生产效率优化是生产计划岗位中的重要任务。
通过合理安排生产任务的时间和顺序,以及优化生产流程、提高设备利用率和员工工作效率等手段,可以使生产过程更加高效、节约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
与其他部门和供应商的协调和沟通也是实现生产计划和效率优化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