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课课程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27.50 KB
  • 文档页数:8

下载文档原格式

  / 9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

一、初中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

如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一些学校在实践中归纳出三条途径:课堂教学、活动训练、环境陶冶。

课堂教学途径主要是设置心理教育课及各科教学的渗透;活动训练包括心理活动训练、心理辅导活动、心理咨询活动等;环境陶冶主要通过创设有利于学生心理发展、维护学生心理健康的环境,使学生心理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

心理教育课必须改变以往的学科教学模式,不能让学生死记硬背心理学知识和概念。目前,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着成人化、课程化、知识化的模式。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种情绪调节、情绪体验,是心灵的沟通,理念的认同,绝不是干巴巴的说教能奏效的。心理健康教育不同于学科课程,目标不是单纯掌握心理学知识,而是针对学生实际,通过具体事例,使学生懂得认识自我、发展自我的道理,培养自信、自省、自我认识、自我调节的能力,实现优化心理品质的目的。课堂上应该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充分参与,通过情景体验、讨论分析、谈话沟通、行为训练、心理陈述等方式,使不良情绪得到控制,不良心理得到纠正。

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在心理咨询室完成的,而是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应该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活动为载体。从改善教师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改善师生、亲子与同学关系、改变对待特殊学生的不恰当的教育方式与过去课堂和课下偶发事件的处、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的特点理方式等角度人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教师素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二、初中心理健康教育课课程设计范例

"追求与挫折"教学设计方案

题注:"挫折教育"包括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和培养耐挫折能力两部分,拟用两课时完成。本节课所讲内容是整个专题的第一部分一一"追求与挫折"。通过看课件和录像、讲故事、讨论等方式,使学生理解、掌握挫折的概念并能够认识到"每个人在成长中都会经历挫折、成功必然经受挫折、挫折对人们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的特点,从而激发学生增强自我抗挫的愿望"。培养学生耐挫能力部分一一"给心灵加钙"将在第二课时进行。

(一)课题:追求与挫折

(二)教案设计

(三)教学目标

(四)教学重点:

1.追求与挫折的辩证关系。

2.联系实际、联系自我,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

(五)教学难点:

1.挫折影响的"双重性"

2.建立正确的"挫折观"

(六)教学对象分析

1.智能、情感发展的一般特征

本课教学对象为初中二年级学生,年龄一般在12-13岁之间,正在跨入青春期。其生理上的突变,引起心理上的急剧变化,自我意识迅速增强。他们对"挫

折的认识"和"应对挫折的能力"正处于发展的过程中,他们也希望得到成人给予的有效指导。

一方面:他们具有强烈的求知欲,个体批判思维能力开始发展;但是由于缺乏足够的生活经历、实践经验,其思维方式、思维角度比较片面、偏激。他们不愿意接受成人的结论式的教诲,总是希望用自己的眼光去观察、分析现实,由自己得出结论。所以他们在接受成人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无意识地有较强的抵触情绪。另一方面:由于生理上的巨大变化,情绪极易起伏波动,容易受同龄人的暗示,表现在平时的言行中热情而易冲动。

2.学生学习的一般风格

由于长期以来,对学生的评价是以学科学习成绩的高低作为评价标准。而学生的成绩又是以考试成绩为依据。所以学生在参与此类学习的过程中,学习动机不强且思维方式往往停留在"追求标准答案"的水平上,思维不够活跃,缺乏创造求新的欲望。

3.学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知识经验水平

学生对"挫折"的知识经验水平仅仅停留在小范围的、浅层次的、个体的、表面的感性认识上。在遇到挫折时,他们常希望能回避它,不愿或不敢面对挫折;或寄希望于他人帮助解决;或无休止地责怪自己。行为上表现为手足无措,尽量拖延或消极等待。他们面对挫折不知道该怎样去调整自己的情绪,更不懂得消极情绪将对自己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影响。

(七)教材内容分析

1.本课教学内容采用自编《中学生心身指导》教材"自古英雄出少年"一讲。本课为第一框题"追求与挫折",目的是引导学生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一-解决认

识观念问题。为下一框题"培养、提高抗挫折能力",解决"怎么做"的问题,提供认识基础。

2.本课时要求学生进行陈述性学习和高级学习两种类型的学习。

陈述学习:使学生理解"追求、挫折"的含义和两者的关系。高级学习: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激发和维持"增强自我抗挫折能力"的欲望。

(八)教学策略的制定

1.教学内容的组织策略

由于初中学生正处于特殊时期一一青春期,其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接受此类教育的过程中,往往无意识地有较强的抵触情绪。要有效地对他们进行情感教育,建立起正确的"挫折观",教学内容的合理组织必须遵循可信、递增、多变、具有挑战性等原则。

2.教学表达的方法策略

本课针对初中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认知水平、认知规律的现状,遵循"知、情、意、行"的原则,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本课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将学生的现场活动和课外活动;虚拟情境和现实情境;以及不同方面、不同层次、不同人物的"追求"和经历过的"挫折"展示,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提高教学效率。

因为情感的特点之一是实践性,实践是情感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我们通过展示发生在同学们身边的事例,使他们感到真实可信。而来自各个方面、各种层次,发生在不同人身上的故事更增强了说服力。

情感的特点之二是感染性,就是要以情动情,以情育情。选择正反两个方面的事例来说明挫折对人类影响的多面性,既有利于激发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达到了以情动情,以情育情的目的。又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以智制情"一一理智控

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把学生的情感引向正确健康的方向和高级的水平。

一方面现代技术在创设情景方面有独特的优势,激发了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活动的欲望,改变过去一昧靠讲大道理的教育方式。

另一方面又可以通过虚拟、夸张的手法,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现抽象的概念,有效地激活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动机。本课教学正是采用了:"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觉矫正对‘挫折'的理解;强化对‘挫折'的体验;真正认识到‘挫折'对人成长发展的重要性"的方法策略,优化了教育过程,提高了教育效果。

3.表现出教学活动的管理策略

例如:通过展示学生之间的相互采访,既能使榜样与自己的距离缩短,可信可学,有利于宣传本校典型;又使参与采访的双方体验到"成就感"、"自豪感"。通过竞猜、竞赛活动既强化了正确"挫折观"的建立,又使参赛者体验到"成功感"。在不露痕迹的学习过程中完成"正强化"。

(九)教学媒体的选择及运用

本课通过CAI课件将录像资料剪接、自制录像和配乐幻灯等多种媒体编排组合运用,实现了语言媒体、文字媒体、现代媒体的最佳组合。用大量录像、图片资料显示事实延伸学生的视觉,提供更多感性材料。创设情景,突出重点,便于把感性的知识提升为理性的认识。

自制卡通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活泼、简洁、清晰地配合"挫折"的有关知识的讲解。自制采访录像,提供了熟悉的人物和情境。延伸了学生的视听觉空间,熟悉的人的事迹更能打动学生。配乐电脑幻灯将文字媒体、画面媒体和背景音乐结合在一起,调动学生多个感官参与活动,烘托了气氛,将全课推向高潮。

教学过程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