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站系统与设备
- 格式:ppt
- 大小:4.35 MB
- 文档页数:95
核电站的仪器设备和自动化控制系统有哪些关键信息项:1、核电站的主要仪器设备类型及功能核反应堆及相关组件蒸汽发生器主泵稳压器安全壳控制棒驱动机构燃料组件2、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监测与数据采集系统控制逻辑与算法执行机构与驱动装置人机界面与监控终端3、仪器设备与自动化控制系统的协同工作方式信号传递与交互控制策略与响应机制故障诊断与报警处理4、维护与保障措施定期检测与校准备件管理与更换技术培训与人员资质应急响应与预案11 核电站的主要仪器设备111 核反应堆及相关组件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设备,通过可控的链式核反应产生大量热能。
相关组件包括燃料元件、堆芯结构材料、控制棒等。
燃料元件通常由浓缩铀制成,在反应堆内发生裂变反应释放能量。
堆芯结构材料用于支撑和固定燃料元件,保证反应堆的物理结构稳定。
控制棒用于调节反应堆的反应性,控制核反应的速率。
112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的作用是将反应堆产生的热能传递给二回路的水,使其产生蒸汽。
蒸汽发生器通常采用管式换热器的形式,一回路的高温高压水在管内流动,将热量传递给管外的二回路水,使其蒸发成蒸汽。
113 主泵主泵用于驱动一回路冷却剂在反应堆和蒸汽发生器之间循环流动,以带走反应堆产生的热量。
主泵通常为大功率、高可靠性的离心泵,需要具备在高温、高压和放射性环境下长期稳定运行的能力。
114 稳压器稳压器用于维持一回路系统的压力稳定。
当一回路系统的压力升高时,稳压器内的电加热器停止工作,喷淋阀打开,释放蒸汽,降低压力;当压力降低时,电加热器启动,加热水产生蒸汽,提高压力。
115 安全壳安全壳是核电站的最后一道安全屏障,用于防止放射性物质泄漏到环境中。
安全壳通常为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内部设有喷淋系统、通风系统等,以保证在事故情况下能够有效地控制放射性物质的扩散。
116 控制棒驱动机构控制棒驱动机构用于控制控制棒在反应堆内的插入和抽出,从而调节反应堆的反应性。
控制棒驱动机构通常采用电磁驱动或液压驱动的方式,需要具备高精度、高可靠性和快速响应的能力。
核电站主设备结构及工作原理概述核电站的主要设备包括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和发电机。
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核裂变反应产生的热能来驱动蒸汽发生器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然后通过汽轮机和发电机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电能。
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设备,它通过控制核裂变反应来产生热能。
核燃料棒中的核燃料在受到中子轰击后发生核裂变,释放出大量热能。
通过控制核反应堆中的中子流量和燃料的放置位置,可以调节核反应堆产生的热能。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中的重要设备,它通常与核反应堆紧密相连,通过核反应堆释放的热能来加热其中的水,产生高温高压的蒸汽。
这些蒸汽会被输送到汽轮机中,驱动汽轮机转动。
汽轮机是由叶片转子组成的装置,其工作原理类似于蒸汽机。
高温高压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会使叶片转子旋转,转动过程中的动能会被转化为机械能。
最后,汽轮机会驱动发电机转动,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发电机是核电站中的电能转化设备,其工作原理是通过电磁感应现象将汽轮机产生的机械能转化为交流电能。
这样,核电站中产生的热能最终被转化为电能,供应给城市和工业使用。
总的来说,核电站的主要设备结构包括核反应堆、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和发电机,它们之间通过热能转化和电能转化的方式相互配合,最终实现了核能资源的有效利用,为社会提供清洁能源。
核电站是一种能够将核能资源转化为电能的设施,是当今世界上最为关键的能源供应形式之一。
核电站的主要设备通过精密的协调工作,达到高效地能量转换。
以下将详细介绍核电站主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并分析核电站在电能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首先,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核心设备,其结构一般由包含燃料棒的反应堆压力容器、控制系统和反应堆冷却系统组成。
核反应堆内的燃料棒通常使用铀235等核裂变材料,当受到中子轰击后,会产生核裂变反应。
这些核裂变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能,从而加热周围的原生水。
控制系统能够调节燃料棒的位置和中子通量,以维持核反应的稳定。
蒸汽发生器是核电站中的关键组件,其结构包括两个相互连接的容器,在其中热交换管道负责将核反应堆释放的热量传导给其周围的水。
核电设备名词及系统简介1、装备制造业名词:RCC-M 来源:发改委RCC-M是法国《压水堆核岛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的简称,由法国核岛设备设计和建造规则协会(AFCEN)为规范法国压水堆核电站机械设备设计和建造而编制,已被法国政府采纳,是法国核电标准RCC系列的一个分支。
RCC系列(RCC-C、RCC-E、RCC-M、RCC-MR和RSE-M五部分)规范标准的原始基础是美国轻水堆核电标准,法国在20世纪70年代初期引进了美国西屋公司的9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技术,启动了压水堆核电发展计划,按照美国ASME-III等标准陆续建成一批90万千瓦级核电机组。
为适应法国核安全管理的要求并根据工业实践经验和业主(EDF)对制造和检测的要求,法国相关部门对引进的标准增设了相关的附加规定。
此后,法国相关部门又把附加规定与设计和建造标准全部收集到一套完整的文件中。
这就是RCC系列标准的由来。
自1980年10月出版第一版以来,应法国国内及国外项目建设的需要,AFCEN不断对RCC-M进行升级或补遗,截至目前最新版本2007版,共计有7个版本。
RCC-M是针对不同核电项目建设而不断进行升级的。
在RCC-M标准的使用过程中,世界上任意一家使用方均可提出修改要求。
AFCEN定期举行小型会议(每年10~20次),由50~100个会员参加,综合考虑各种情况和问题,如法规和涉及标准的变化、国际范围内管理要求的更新以及工业发展情况等对RCC-M标准进行更新。
RCC-M主要用于安全级设备,在法国和其他国家(如中国)供买卖双方在合同签订时作为依据性文件使用。
RCC-M中所给出的规则主要借鉴了"ASME锅炉及压力容器规范"第III卷核动力装臵设备(NB、NC、ND、NG、NF)各篇的有关内容,并吸收了法国在工业实践中取得的成果。
RCC-M所给出的制造和检验规则是法国本身核工业实践经验的具体体现,这些规则是法国对外出口技术的承诺。
核电厂系统与设备一回路复习题绪论1、简述压水堆核电站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基本组成:以压水堆为热源的核电站。
主要由核岛(NI)、常规岛(CI)、电站配套设施(BOP)三大部分组成。
工作原理:(一)工作过程:核电厂用的燃料是铀235。
用铀制成的核燃料在“反应堆”的设备内发生裂变而产生大量热能,再用处于高压力下的水(冷却剂)把热能带出,在蒸汽发生器内产生蒸汽,蒸汽推动汽轮机带着发电机一起旋转,电就源源不断地产生出来,并通过电网送到四面八方。
一回路冷却剂循环:反应堆蒸汽发生器冷却剂泵反应堆二回路工质循环:蒸汽发生器汽轮机凝汽器凝、给水泵蒸汽发生器(二)压水堆核电站将核能转变为电能的过程,分为四步,在四个主要设备中实现的。
1、反应堆:将核能转变为热能(高温高压水作慢化剂和冷却剂);2、蒸汽发生器:将一回路高温高压水中的热量传递给二回路的给水,使其变为饱和蒸汽,在此只进行热量交换,不进行能量的转变;3、汽轮机:将饱和蒸汽的热能转变为高速旋转的机械能。
4、发电机:将汽轮机传来的机械能转变为电能。
能量传递过程为:裂变能→热能→传递→机械能→电能。
2、厂房及房间的识别符号如何定义?(P 3-5)厂房的识别定义:厂房的识别一般用3个符号来表示。
第一个符号为数字,表示机组识别,即该厂房是属于那个机组的,或两个机组共用的,还是不属于任何机组,而是属于工地系统的,第二、三个符号为两个英文字母,其中第一个字母表示厂房,第二个字母表示该厂房之区域。
房间的识别定义:房间的识别一般用三个数字符号来表示,第一个数字表示楼层,第二、三个数字表示房号。
3、设备的识别符号如何定义?设备识别用9个符号来表示。
这9个符号又分为两个大组,前4个符号为功能组符号,表示该设备属于哪台机组,哪个系统。
后5个符号为设备组符号,表示是什么设备及设备的编号。
(L—字母,N—数字)I-第一章1、压水型反应堆由哪几大部分组成?反应堆由堆芯、压力容器、堆内构件和控制棒驱动机构等四部分组成。
核电厂系统及设备引言核电厂是一种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设施,它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来产生高温和高压的蒸汽,从而驱动涡轮发电机发电。
核电厂系统由多个关键设备组成,这些设备的运行稳定性对于核电站的安全和可靠运行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核电厂的系统架构以及其中的关键设备。
1. 核电厂系统架构核电厂系统的整体架构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1.1 反应堆系统反应堆系统是核电厂的核心部分,它是核能转化为热能的地方。
根据不同的反应方式,可以分为核裂变反应堆和核聚变反应堆。
反应堆系统由反应堆、燃料元件、冷却剂和控制系统等组成。
1.2 蒸汽发生系统蒸汽发生系统将高温和高压的冷却剂转化为蒸汽,供给涡轮发电机驱动发电。
该系统通常包括蒸汽发生器、蒸汽管道和调节阀等设备。
1.3 蒸汽涡轮发电机组蒸汽涡轮发电机组将蒸汽能量转化为机械能,并输出电力。
它通常由涡轮机组、发电机和调速器等组成。
1.4 辅助系统辅助系统包括冷却系统、给水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等,它们为核电厂的正常运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辅助服务。
2. 核电厂关键设备下面将介绍核电厂中的一些关键设备及其功能:2.1 反应堆反应堆是核电厂的核心设备,它用于控制和维持核裂变或核聚变反应的稳定。
反应堆通常由燃料元件、反应堆压力容器、控制棒和冷却剂等组成。
2.2 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将反应堆中的冷却剂热能转化为蒸汽,并供给蒸汽涡轮发电机组。
蒸汽发生器通常由多个管束、壳体和再热器等组成。
2.3 涡轮发电机涡轮发电机是核电厂的核心发电设备,它将蒸汽涡轮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涡轮发电机由转子、定子、励磁系统和冷却系统等组成。
2.4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用于监控和控制核电厂的各个设备和系统,确保其安全运行。
控制系统通常包括控制台、传感器、执行器和自动化控制算法等。
2.5 辅助设备辅助设备包括冷却系统、给水系统、空气压缩系统等,它们为核电厂提供必要的辅助服务和支持。
例如,冷却系统用于冷却反应堆和其他设备,保持其正常工作温度。
核工程与核技术专业《核电站系统与设备》复习题一、填空题(共20分,每题2分)得分1.通常将一回路及核岛辅助系统、专设安全设施和厂房称为核岛。
2.反应堆冷却剂系统可分为冷却系统、压力调节系统和超压保护系统。
3.压水堆本体由堆芯、堆芯支撑结构、反应堆压力容器及控制棒传动机构组成。
4.燃料组件骨架由24根控制棒导向管、1根中子注量率测量管与上下管座焊接而成。
5.蒸汽发生器是分隔一、二回路工质的屏障,它对于核电厂的安全运行十分重要。
6.稳压器的基本功能是建立并维持一回路系统的压力,避免冷却剂在反应堆内发生容积沸腾。
7.放射性废水有可复用废水和不可复用废水,可复用废水经过处理分离成水和硼酸再利用,这是硼回收系统的任务。
8.专设安全设施包括:安全注射系统、安全壳、安全壳喷淋系统、安全壳隔离系统、安全壳消氢系统、辅助给水系统和应急电源。
9.安全注入系统通常分为高压安全注入系统、蓄压箱注入系统、低压安全注入系统。
10.反应堆硼和水补给系统是一个两台机组共用的系统。
11.核电站运行中产生的放射性废气分为含氢废气和含氧废气。
12.核电厂主要厂房包括:反应堆厂房(安全壳)、燃料厂房、核辅助厂房、汽轮机发电厂房、控制厂房。
13.核电厂设计一般遵循的安全设计原则有:多道屏障、纵深防御、单一故障原则、抗自然灾害、辐照剂量标准。
14.燃料组件由燃料元件、定位架格和组件骨架组成。
15.堆芯支撑结构包括下部支撑结构、上部支撑结构和堆芯仪表支撑结构 16. 阻力塞棒是封闭的不锈钢管,其长度较短,约20 cm17.大亚湾压水堆核电厂的控制棒组件中黑棒采用的中子吸收剂材料为__ Ag-In-Gr(银-铟-镉)___,灰棒材料为___不锈钢__,控制棒驱动采用___电磁步进式______方式;18. 大亚湾核电厂的蒸汽发生器采用的是在压水堆核电站最为常见的__立式自然循环U型管蒸汽发生器;19.天然铀所含有的三种同位素中,属于易裂变核素的是铀-235 ; 20.反应堆冷却剂泵主要分为两大类型分别是屏蔽电机泵和轴封泵;21. 蒸汽发生器传热管面积占一回路承压边界面积的 80%左右 ; 22.压水堆核电厂使用较广泛的有三种: 立式U型管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卧式自然循环蒸汽发生器、立式直流蒸汽发生器-1-23. 现代压水堆采用硼酸控制反应性。
我国压水堆核电站主要设备及原理完整文档(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完整文档,欢迎下载)压水堆核电站主要设备及原理压水堆核电站主要设备典型压水反应堆的核心是一个圆柱形高压反应容器。
容器内设有实现核裂变反应堆的堆芯和堆芯支承结构,顶部装有控制裂变反应的控制棒驱动机构,随时调节和控制堆芯中控制棒的插入深度。
堆芯是原子核反应堆的心脏,链式裂变反应就在这里进行。
它由核燃料组件、控制棒组件和既作中子慢化剂又作为冷却剂的水组成。
堆内铀-235核裂变时释放出来的核能迅速转化为热量,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到燃料棒表面,然后,通过对流放热,将热量传递给快速流动的冷却水(冷却剂),使水温升高,从而由冷却水将热量带出反应堆,再通过一套动力回路将热能转变为电能。
压水堆核电站原理:由反应堆释放的核能通过一套动力装置将核能转变为蒸汽的动能,进而转变为电能。
该动力装置由一回路系统,二回路系统及其他辅助系统和设备组成。
原子核反应堆内产生的核能,使堆芯发热,高温高压的冷却水在主冷却泵驱动下,流进反应堆堆芯,冷却水温度升高,将堆芯的热量带至蒸汽发生器。
蒸汽发生器一次侧再把热量传递给管子外面的二回路循环系统的给水,使给水加热变成高压蒸汽,放热后的一次侧冷却水又重新流回堆芯。
这样不断地循环往复,构成一个密闭的循环回路。
一回路系统主要设备除反应堆外,还有蒸汽发生器、冷却剂主泵机组、稳压器及主管道等。
一回路示意图稳压器结构图冷却剂主泵结构图二回路中蒸汽发生器的给水吸收了一回路传来的热量变成高压蒸汽,然后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
做功后的乏汽在冷凝器内冷却而凝结成水,再由给水泵送至加热器,加热后重新返回蒸汽发生器,再变成高压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作功发电。
这样构成第二个密闭循环回路。
二回路系统由蒸汽发生器二次侧、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凝结水泵、给水泵、给水加热器和中间汽水分离再热器等设备组成。
汽轮发电机机组是二回路系统的主要设备。
它由饱和汽轮机、发电机、冷凝器和中间汽水分离加热器组成。
核电站系统和设备管理
李文默;李嘉石
【期刊名称】《科技与企业》
【年(卷),期】2015(000)002
【摘要】系统和设备的改变能够对电站的配置进行优化,也能够对机组的性能进行一定程度的改善。
与此同时,这也是核电站中非常危险的事情。
国内外的核电站由于失控引发的停堆现象特别多。
由于变更引发的危险需要及时进行监控。
不仅要使变更改造程序完整化,而且要使任何与变更工作有关的数据都很容易查询。
在整个过程中,改造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都要充分地认证。
【总页数】1页(P57-57)
【作者】李文默;李嘉石
【作者单位】中国电能成套设备有限公司;北京国电思达科技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质量缺陷报告分析在核电站设备管理中的应用
2.核电站建设期间设备管理
3.从设备管理的角度福岛核电站泄露的启示
4.田湾核电站设备管理智能化应用的研究与实践
5.核电站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