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知识浅析)
- 格式:doc
- 大小:5.47 MB
- 文档页数:3
园林景观概算案例分析—以崇明东滩启动区滨河绿地一期工程为例摘要园林景观概算作为初步设计组成的一部分,是衡量园林景观工程投资合理性的重要依据,本文以崇明东滩启动区滨河绿地一期工程为例,完整地介绍了园林景观概算的特点、要求及难点。
针对编制概算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梳理并提出了应对措施,以冀对园林景观概算的编制有所帮助。
关键词:园林景观;概算;案例分析前言:园林景观概算是园林景观初步设计组成的一部分,是编制固定资产计划、确定和控制建设项目投资的依据,是控制施工图设计和施工图预算的依据,对衡量设计方案技术经济是否合理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初步设计概算是在初步设计阶段对建设项目投资额度的概略计算。
它包括建设项目从立项、可行性研究、设计、施工、试运行到竣工验收等的全部建设资金。
本文以崇明东滩启动区滨河绿地一期工程为例,完整地介绍了园林景观概算的特点、要求及难点,并进行了详细地分析。
本工程是东滩启动区城东组团集中建设区内部颐湖、团旺河、清悠河、怡然河、春晓河、秋葭河两岸的规划绿带,位于“崇明东滩启动区长者社区二期土地储备”范围内。
规划总面积:238794.50平方米,绿带宽度6m-100m,绿化面积201311.00平方米,道路广场面积36112.52平方米,水域面积129.50平方米,建筑占地面积1241.48平方米。
1 园林景观概算的特点1.1 限额所谓限额设计,就是按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和投资估算,在保证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控制初步设计概算。
本工程的《工程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批复中总投资为125724万元,单方造价为526元,在编制概算时,应当注意要将造价控制在批复以内。
1.2 专业多园林景观工程与其他建设工程不一样,其包含的专业多种多样,以本工程为例,主要包含了绿化工程、土方工程、硬质铺装及景观小品、桥梁工程、建筑工程、总体景观安装工程等。
1.3 复杂性园林景观工程需要将人文景观、使用功能相结合,通过复杂多变的设计,达到美观实用又经济的效果。
湿地公园文旅综合体打造案例分析1. 案例背景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为核心景观要素,结合自然生态与人文历史的公园。
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保护和休闲旅游需求的增加,湿地公园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旅游目的地。
为了进一步提升湿地公园的吸引力和综合利用效益,许多地方政府和企业开始探索将湿地公园打造成文旅综合体。
本案例分析将以某个具体的湿地公园文旅综合体项目为例,探讨其背景、过程和结果,并总结出相关经验和启示。
2. 案例过程2.1 背景介绍本案例所涉及的湿地公园位于某省会城市郊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湿地资源,但由于管理不善和缺乏有效开发利用手段,长期以来未能充分发挥其潜力。
为了提升该湿地公园的知名度和吸引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当地政府决定将其打造成一个综合性的文旅综合体。
2.2 规划与设计阶段在规划与设计阶段,政府组织了专业的团队进行详细的调研和规划工作。
首先,团队对湿地公园的自然环境、生态资源、文化遗产等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评估。
同时,还考虑了周边交通、酒店、商业配套等因素。
最终,团队制定了一个全面而可行的规划方案。
规划方案包括以下几个重点内容: - 生态保护与修复:加强湿地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工作,建设湿地公园生态中心,并推行科学管理措施。
- 旅游设施建设:修建游客中心、观景台、步道等旅游设施,并提供相应服务。
- 文化展示与体验:利用湿地公园所在地区的文化资源,打造传统手工艺展示区、民俗表演区等。
-娱乐休闲项目:引入水上运动项目、露天剧场等娱乐休闲设施。
2.3 建设与运营阶段根据规划方案,政府进行了湿地公园的建设工作。
建设过程中,政府与专业公司合作,确保工程质量和进度。
同时,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政府还积极开展宣传推广活动,并邀请知名旅游企业参与投资和运营。
湿地公园建设完成后,政府与专业运营团队合作,开展日常管理和运营工作。
运营团队负责景区门票销售、导游服务、餐饮住宿等方面的工作,并定期举办各类文化活动和主题推广活动。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及对策探讨【摘要】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色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土地利用不合理、开发过度、生态环境破坏等。
需要探讨有效的对策,包括科学规划、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加强生态保护等方面。
只有通过全面分析当前问题,并制定科学可行的对策,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
展望未来,希望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能够取得更大的进步,为城市居民提供更美好的生活环境。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意义,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现状,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问题分析,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对策探讨,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前景展望1. 引言1.1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意义城市湿地公园是城市绿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生态、环境和社会功能。
而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城市湿地公园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
城市湿地公园中大量的湿地植被可以吸收并净化大气中的有害气体,减少空气污染。
湿地公园还可以有效减少城市热岛效应,降低城市气温,改善城市气候环境。
城市湿地公园可以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
湿地是重要的生态系统,可以为城市提供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保护。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可以保护城市的水资源,防止水土流失和洪涝灾害发生,同时也有利于保护湿地生物多样性,维护生态平衡。
城市湿地公园可以提升城市居民生活质量。
城市湿地公园是市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可以提供良好的休闲环境和社交场所。
在城市喧嚣的生活中,湿地公园为市民提供了一片清静之地,有利于释放压力,促进身心健康。
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对于改善城市环境、保护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提升市民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也变得愈发迫切和重要。
1.2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是当前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但目前我国很多城市湿地公园建设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在一些城市中,由于土地利用压力和经济利益的驱动,大量湿地被填埋、破坏,导致城市湿地资源日益减少。
湿地公园调研报告湿地公园调研报告(一)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环保意识的提高,湿地公园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保护景观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
本次调研旨在探讨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现状,以及对其未来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通过对现有湿地公园的实地考察与采访调查,以及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得出如下结论:一、湿地公园建设现状分析1. 湿地公园的基本概念与功能湿地公园是一种集湿地自然生态保护、环境宣传教育、科学研究和休闲观光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共绿地。
它具有调节气候、净化环境、保持生态平衡等重要功能,是城市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湿地公园建设的现状目前,我国湿地公园的建设规模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但大多数湿地公园规模还较小,且建设进度缓慢。
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湿地公园之间的品质参差不齐,部分湿地公园存在规划不合理、设施陈旧、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3. 湿地公园的管理机制目前,湿地公园的管理机制主要以政府主导为主,缺乏社会参与和市场运作。
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缺乏自我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此外,湿地公园的管理中存在管理部门职责不清、协调不力等问题,导致资源浪费和效益不高。
二、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的问题1. 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当前,湿地公园建设缺乏统一的规划标准,导致每个湿地公园的规划方案差异较大,一些湿地公园规划不合理,影响了后期的管理和运营。
2. 设施陈旧与管理不到位部分湿地公园的设施老化严重,需要进行更新改造。
此外,湿地公园的管理不到位,存在乱停车、乱扔垃圾等问题,影响了公园的整体形象和生态环境。
3. 缺乏自我运营与可持续发展机制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主要依赖政府投入,缺乏自我运营和可持续发展机制。
这不仅对政府财政造成负担,还影响了湿地公园的长期发展。
4. 缺乏科学研究与环境保护意识目前,湿地公园建设中缺乏系统的科学研究和环境保护意识,导致湿地公园的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不够,无法达到预期的生态效益。
三、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的对策建议1. 建立统一的规划标准应建立统一的湿地公园规划标准,根据不同湿地类型和地区特点,制定相应的规划方案,确保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更加科学合理。
湿地公园案例湿地公园是指以湿地为主题,以保护湿地生态环境、展示湿地文化、开展湿地科普教育、提供休闲娱乐等功能为主要目的的公园。
湿地公园的建设与管理对于保护湿地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将以某湿地公园为例,介绍其建设与管理情况。
该湿地公园位于某市郊区,总占地面积约1000亩,其中湿地面积占到了70%以上。
公园内有多个湿地景观区,包括湿地植被区、湿地动物区、湿地水域区等,形成了丰富多样的湿地生态系统。
同时,公园内还建有步道、观景台、休息亭等设施,方便游客观赏湿地景观、休闲游玩。
在湿地公园的建设过程中,注重了生态保护与景观设计的结合。
通过合理规划,保留了大片湿地原始植被,还引入了部分湿地植物,增加了湿地生物多样性。
同时,在湿地公园的管理中,采取了定期清理、监测水质、加强巡逻等措施,保障了湿地生态环境的良好状态。
湿地公园不仅是生态保护的重要场所,也是湿地科普教育的重要平台。
公园内设有湿地科普展览馆,展示了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动植物、湿地保护知识等内容,吸引了大量学生和游客前来参观学习。
此外,公园还定期举办湿地科普讲座、生态保护志愿者活动等,提升了公众对湿地保护的认识和参与度。
在湿地公园的管理中,也注重了与当地社区的合作。
公园管理方与周边村镇签订了合作协议,共同参与湿地生态保护、环境整治等工作。
通过开展湿地公园周边的农业生产、生态旅游等项目,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增强了他们对湿地保护的积极性。
总的来说,该湿地公园在建设与管理中注重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社区合作等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希望这样的湿地公园案例能够为其他地区的湿地公园建设与管理提供借鉴,共同推动湿地保护事业的发展。
园林景观yuan lin jing guan18关于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分析◎栗兴超摘要:湿地是一种独特的自然环境,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逐渐得到人们的喜爱,建设湿地公园是对湿地的一种欣赏,一种爱护。
湿地公园实际上是将景观和湿地融合在一起,然后实现1+1大于2的作用。
本文会对湿地公园进行一个说明,强调建设湿地公园的意义,然后讲述设计湿地公园所遵循的原则,最后说出如何设计湿地公园。
关键词:湿地公园;设计;分析城市里高楼林立,很少能看到一大片的公园,尤其是湿地公园,它自然会被人们视若珍宝,但是人们爱护不合理反而破坏了湿地。
另外,它又是绿地生态系统的重要成分。
在城市中,建设湿地公园,可以对湿地公园的爱护和保护,可以促进城市经济健康发展,还能够保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让人们越来越爱护城市的生活,推动城市发展,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了社会、经济和生态的有机结合。
湿地资源需要保护,建设湿地公园需要对湿地进行开发,如何开发将是湿地课题的重要问题。
若能够合理开发,将会缓解城市问题。
一、湿地、公园和湿地公园的认识(一)湿地湿地是指地表过湿或经常积水,生长湿地生物的地区。
湿地生态系统是微生物、湿地动植物和环境构成的整体。
湿地有调节气候,调节分流,保护物种,净化水质,供应工业原料和食物,能够让人们旅游的功能。
(二)公园在古代,官家的园子是公园。
现在的公园指的是经过修建的做来欣赏的自然景观,供人们休闲娱乐的地方。
湿地和公园有相互交叉的地方。
(三)湿地公园公园的地变成湿地的样子,构成湿地公园是现代园林学的重要代表[1]。
在这些湿地上种植各种植物,维护生态平衡,协调种群,在湿地生态环境没有破坏的状态下建设房屋、设备等,既保护生态系统,又能将自然、休闲、生态、教育融合在一起,展示生态、自然、湿地的特点,体现了生态科学普及、生态休闲娱乐、湿地爱护的生态主题公园。
二、湿地生物品种下降的因素(一)环境受到污染因为湿地环境脆弱很容易受到污染,主要是城市废水大量排入河道,河道人工干预使其变直、变窄,淤泥积累导致了湿地遭到严重破坏[2]。
晋城东滩主要景点和历史背景晋城东滩,这地方可真有意思。
说到东滩,大家可能会想起那一片开阔的湿地,鸟儿在水面上翩翩起舞,风一吹,水波荡漾,简直美得像幅画。
这里的自然风光,真是让人心旷神怡,特别是春天,桃花盛开,红得像火,白的像雪,简直让人陶醉。
你瞧,野生的鸟类在这儿栖息,时不时发出几声啼叫,宛如一场自然的音乐会,听着都让人心情大好。
再说说这儿的历史背景,东滩可不是简单的湿地,这里可是有故事的地方哦。
早在古代,东滩就是个战略要地,地理位置相当重要。
你想啊,山和水环绕,谁不想占个便宜?当地的百姓聪明伶俐,善于利用这片湿地,捕鱼、种田,生活过得可滋润了。
可惜啊,风水轮流转,历史的变迁让这里经历了不少风风雨雨,后来又恢复了昔日的生机。
在东滩,最值得一提的就是那座东滩湿地公园了。
公园里有条小径,两边绿树成荫,走在上面,心情都不自觉地跟着愉悦起来。
小朋友在旁边嬉戏,老人们则在悠闲地散步,偶尔停下来聊聊天,听听鸟叫,感觉时间都慢下来了。
真是个休闲的好地方。
想象一下,周末的早晨,带上家人,带上早餐,坐在公园的长椅上,看看周围的风景,简直是一种享受。
东滩的美食也不能不提。
这里的地方小吃,味道可赞了!你试过东滩的凉皮吗?那筋道的口感,配上酸辣的调料,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而且啊,东滩的水产也是数一数二,新鲜得很!坐在湖边,点一份热腾腾的鱼汤,外面微风轻拂,里面一口鲜美,真的让人忘了所有的烦恼。
如果你爱摄影,这里更是你的天堂!随便找个角落,拍拍鸟儿、拍拍风景,都会有那种“哇!这照片真不错”的感觉。
尤其是日出日落的时候,天边的色彩变换,让人忍不住多按几张快门。
来这里旅游,记得带上相机,不然真是白来一趟。
东滩还有个特别的地方,就是当地的文化活动。
经常会有一些民俗表演,比如舞龙舞狮,热闹非凡。
你看那些舞狮的孩子们,个个都是精神抖擞,特别有活力,仿佛在告诉大家:我们东滩可是热闹非凡的地方。
每当有节日的时候,这里更是热闹得不得了,真是人山人海,热闹得让人都快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了。
东滩湿地公园案例分析
王丽
园林(1)班
N101001118 摘要:通过崇明东滩湿地公园建设的实践,在基地环境质量优劣势分析的基础上,总结湿地公园的功能定位、规划内容以及水体与土壤、种植设计、引鸟设计等生境设计与创造方法等,以期对正在进行和将要进行的湿地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风景园林;湿地公园;规划设计;生态系统;
1现状概述
东滩湿地公园位于崇明岛东
端,上海市区东北方向40km
处。
规划面积为10km²,湿地
类型属于河口滨海湿地类型
中的潮间带和沙洲离岛湿地,
植被类型为草本植物潮滩湿
地。
围垦后,大部分原有自然
是滴逐步向人工湿地转变,但
也有相当数量的芦苇湿地得
以保存。
耕地、林地、鱼塘为
区内的主要景观。
由于形成时
间短、交通不便等原因,所受
人为干扰不大,其自然环境基
本保持原始状态,它以其适宜
的气候、良好的栖息地环境和
饵料状况而成为亚太候鸟迁
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和水禽
的主要越冬栖息地之一。
因
此,也是一个以水鸟群落为特
点的湿地生态系统。
从最新的监测情况来看,目
前湿地公园内已经发现了112
种野生鸟类,包括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鸦鹃、白胸苦恶鸟、黑水鸡等,数量也很大。
湿地公园还将建设一个面积为6.3万平方米的光滩,并在光滩上投放大量螃蜞等底栖动物,以吸引涉禽来此栖息和觅食,把湿地公园打造成一个鸟儿的天堂。
2湿地公园的构建
湿地公园是以湿地的自然或人文景观来为人类提供浏览、休闲和欣赏大自然的场所。
根据具体条件规划设计出各种湿地生境,从而引导、培育遭到破坏的原始乡土动植物资源,最终形成丰富、多样、自然的湿地生态群落。
1.生态旅游及休闲区
该区主要是为游客提供在不破坏自然的同时欣赏、研究、洞悉自然的场所。
主要靠近入口处,设置了售票、管理、游船码头、自行车租借等各种休闲服务设施和旅游观光的设备。
2.自然湿地保护区
河口湿地独特的
环境条件和植物
特性构成了湿地
特有的自然景
观。
在保持对该
区域干扰强度最
小的情况下,保
留原有大片的野
生芦苇群落、莎
草群落等,使游
客能够亲身体验湿地自然环境和湿地的生物多样性特点。
3.湿地展示研究中心
设施齐全的研究中心,承办国
内外各类有关湿地研究与保
护、水禽及其栖息地保护等国
际学术研讨会以外,同时通过
开放式的实验室、东滩湿地生
物图片展示厅、鸟蛋模型等形
式成为集生产、科研、教育、
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科学基
地
4.扬子鳄展示区
以扬子鳄的观赏、研究为主。
室外部分提供扬子鳄生活的合理场所,室内部分展示扬子鳄的标本和相应的资料介绍等。
并布置观鳄屋、扬子鳄研究中心等设施。
5.净化功能展示区和植物园
通过配置抗污水生植物
或生物净化的方法,减少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引入
昆虫、鸟类等,利用动物、
风力、流水等自然力量带
来更丰富的植物资源,形
成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
湿地生态群落。
通过游线
组织、景观与功能的一体
化设计,生动形象地展示
湿地植物对水体净化的
全过程并形成品种多样的小型水生植物园。
3 环境质量分析
东滩湿地公园同其他一般公园的规划设计相比,既有共性,更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生物多样性高、生态效应最大化是其最大特点。
而特定的环境
因素,又有其需要解决的特殊问题。
1.水质
由于基地位于咸淡水交汇区,高盐度和富营养化是其重要特征。
98塘内由于围堰的阻隔,受外界水质的影响较小,而其中的生态系统自净功能将起重要作用。
演替、群落结构变化等都会显著影响该自净功能。
除了富营养化状况外,氯化物含量偏高是崇明岛水质的另一个问题。
2.土质
东滩湿地的土壤属于盐土土类,成土年代晚,垦殖利用时间极短,表层土中渗透性盐分较高,有机质含量低,但速效钾含量较高,不利于植物的生长。
3.植被资源
东滩湿地植被属于滨海盐
生植被类型,以芦苇群落
为主的禾草沼泽是生物量
最大的植物群落。
在沼泽
向草甸过渡的一侧,有鸭
跖草、稗草、马兰、茭白、
空莲子草等杂草伴生其
间。
在群落的低潮位一侧,
群落交错区,常见藨草、
海三棱藨草、水莎草、糙
叶苔草等植物混生。
芦苇植被呈斑块状分布。
而92堤和98堤之间,植被仍以芦苇群落为主。
而98堤外,接近芦苇带的下缘,主要以芦苇斑块和藨草、海三棱藨草等植被的混生为主。
但随着东滩向外淤长,芦苇群落亦有向外扩展成带的趋势。
4.动物资源
东滩是滴是亚太地区候鸟迁徙路上重要的驿站之一,也是雁鸭类等水禽
的越冬地。
每年光顾东滩湿地的非雀形目鸟类有108种。
总的看来,东滩湿地水质、土壤对公园建设的制约较大,而其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是公园最宝贵的财富。
规划设计中要充分考虑耐盐碱植物的选择和应用,以及为鸟类创造各种类型的生境条件,同时要兼顾迁徙鸟类的季节性与游客观赏的季节性变化。
4 结论
崇明东滩国际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是一个崭新的尝试,通过它的建设,进行湿地生态系统的培育、修复与重建,逐渐形成湿地开发、利用、保护的示范区和生态旅游基地,东滩湿地有望成为长江口最重要的(迁徙)鸟类栖息地和长江口生态服务价值最高的河口湿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