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毒检验参考
- 格式:docx
- 大小:49.57 KB
- 文档页数:3
梅毒检验知识科普对我们普通百姓来说,梅毒可谓是最令人闻风丧胆的疾病类型之一,因为它和性息息相关,很多人总是担心自己患上感染病毒又不好意思到意愿进行检查。
梅毒实际上是一种有梅毒螺旋体感染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除了会通过性接触传播之外,也会通过母婴和血液进行传播。
那么如果在怀疑自己感染梅毒之后,应该如何到医院进行检查呢?如何看懂检测报告单呢?本文将给你答案。
什么是梅毒?梅毒是一种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疾病,最常见的传播方式为性接触传播,同时血液和母婴之间也会传播。
感染梅毒之后,人体全身脏器和器官都会出现多种症状,但也可能会出现无症状的潜伏梅毒。
一般情况下梅毒的潜伏期在2—4周之间,分期发作,一期梅毒主要症状表现为硬下疳,患者生殖器位置会出现溃疡,腹股沟淋巴结肿大,二期梅毒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黏膜受到损害,可能出现全身性的皮疹,三期梅毒除了会伤害到皮肤黏膜之外,还可能会对心血管、关节、眼部乃至全身神经系统造成损害。
如果发现自己存在以上疑似症状之后,应该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排出风险,尽早治疗梅毒怎样诊断?当前对梅毒进行诊断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梅毒血清实验进行的,但也可以通过暗视野显微镜进行检查。
患者早期出现皮肤黏膜受损的时候,在破损位置也能检查到梅毒螺旋体。
血清学实验分为,梅毒非特异试验(RPR或USR)及梅毒特异试验(TPHA或FTA—ABS)。
在经过治疗之后,可以再次通过RPR或者USE滴度变化的情况,对治疗的效果进行判断。
在人体感染梅毒之后的4—10周左右,血清当中就会产生一定的抗类脂质抗原的非特异性反应素,主要包括了lgM,lgG以及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这些抗体都是能够通过免疫学检查显示出来的,因此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梅毒的方式就是血清学检查。
1.梅毒非特异试验这类试验也被称为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主要包括了VDRL玻片试验、USR玻片试验、RPR试验、TRUST试验等,这些试验都能够对梅毒进行初期筛查,还能够对治疗的效果进行检验。
梅毒报告单,你会看吗刘水桂病人手术、输血前,医生一般会给病人开梅毒检测,但检测结果出来,对于非皮肤科医生看这梅毒结果报告单,也有点纳闷了,这报告单上TPPA阳性,但RPR阴性,病人是否感染梅毒了?带着以上的问题,我们回顾下梅毒的有关知识。
梅毒是由苍白密螺旋体苍白亚种(又名梅毒螺旋体)感染人体所引起的一种慢性、系统性性传播疾病,可引起人体多系统多器官损害,产生多种临床表现,导致组织破坏,功能失常,甚至危及生命。
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对梅毒早期诊断,发现传染源及控制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梅毒抗体检测对指导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当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后4-10周,血清中可产生一定数量的抗类脂质抗原的非特异性抗体和抗梅毒螺旋体抗原的特异性抗体。
根据检测所用抗原不同,可以分为二类检测方法:表1 梅毒检测实验方法分类上述的实验方法中,医院一般只检测非梅毒螺旋体血清学实验(VDRL、RPR、TRUST三种方法中一种),梅毒螺旋体血清学试验(TPPA、TPHA、FTA-ABS、ELISA、CLIA、RT六种方法中一种),大多数医院常见的检查方法为RPR和TPPA。
下面介绍一下两种实验方法的实验原理。
梅毒非特异性抗体试验原理梅毒螺旋体一旦感染人体,人体迅速对被损害的宿主细胞以及梅毒螺旋体细胞表面所释放的类脂物质作出免疫应答,在3周-4周产生抗类脂抗原的抗体(亦称为反应素),这些抗体主要是IgG和IgM型混合抗体。
非梅毒螺旋体试验是使用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作为抗原的絮状凝集试验。
反应素与卵磷脂遇水形成胶体溶液,胆固醇遇水形成结晶。
当抗原与抗体(反应素)混合发生反应时,后者即粘附胶体微粒的周围,形成疏水性薄膜。
由于摇动、碰撞,使颗粒与颗粒互相粘附而形成肉眼可见的颗粒凝集和沉淀,即为阳性反应。
RPR试验是VDRL试验的一种改良方法。
该法是在抗原中加入活性炭颗粒作为指示物,加入了氯化胆碱,因此血清不需灭活。
TRUST和TPPA,怎么看梅毒检验结果?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对梅毒早期诊断,发现传染源及控制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梅毒抗体检测对指导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临床表现复杂,呈多样性,容易出现漏诊和误诊。
目前,梅毒血清学检查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对梅毒早期诊断,发现传染源及控制梅毒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全面的认识和了解梅毒抗体检测对指导临床诊断和疗效观察具有重要意义。
梅毒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可刺激机体产生两类抗体:一类为抗密螺旋体的特异性抗体,而另一类抗体是一种非特异性抗体。
为了提高梅毒的诊断率,通常结合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及梅毒螺旋体明胶凝集试验(TPPA)两种方法进行检测。
TRUST即通常所说的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该抗体是针对梅毒螺旋体损害机体组织后释放出的物质而产生的自身抗体,称为反应素,该抗体的出现要较特异性抗体晚(约迟2周),主要测定血清中的心磷脂抗体。
梅毒感染发病时该抗体可呈阳性,治愈后转阴,可指示病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疾病转归,是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筛查试验。
TRUS T越高,说明病情可能相对比较严重,或者是处于早期。
TPPA即通常所说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在梅毒的潜伏期即可产生(约感染后2周),常用作梅毒螺旋体感染的确证试验,部分患者治愈后仍可终生阳性。
滴度的高低对于判断梅毒的病情无较大意义,而是梅毒感染的证据。
这两个检测需要结合来看:第一种情况:TRUST试验阳性,TPPA试验阳性,为正在感染梅毒。
第二种情况:TRUST试验阴性,TPPA试验阳性。
分析如下:①多数为既往感染梅毒,现已治愈或自愈,当前无传染性无需治疗,观察半年后进行复查;②感染梅毒的非常早期,TRUST还测不到,TPPA产生时间较早,该种情况需复查;③机体本身存在免疫缺陷,感染梅毒后抗体产生有问题,故需排除艾滋病毒感染及其他对抗体生成有影响的疾病;④假阳性结果,可通过荧光密螺旋体抗体吸附实验(FTA-ABS)进行确认。
梅毒螺旋体抗体测定TPPA标准操作规程1 检验申请单独检验项目申请:TPPA;组合项目申请:RPR+TPPA,临床医生根据需要提出检验申请。
2 标本采集与处理2.1标本采集2.1.1常规静脉采血约2 ml,不抗凝,置普通试管中。
或采用含分离胶的真空采血管. 2.1。
2检验申请单和血标本试管标上统一且唯一的标识符.2。
1.3标本采集后与检验申请单一起及时运送至检验科。
专人负责标本的接收并记录标本的状态,对不合格标本予以拒收。
2.1.8下列标本为不合格标本2。
1.8。
1标本量不足。
2.1.8。
2严重溶血、严重浑浊的标本.2。
1。
8.3无法确认标本与申请单对应关系的.2.1。
8.4其他如标识涂改、标本试管破裂等.2。
2标本保存2。
2.1标本保存时间:立即测定或放置2~8℃冰箱内.2.2.2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4~8℃冰箱内保存7天。
3、方法原理凝集法。
将梅毒的精制菌体成分包被在人工载体明胶离子上。
这种致敏离子和样品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进反应发生凝集,产生粒子凝集反应,由此可以检测出血清和血浆中的梅毒螺旋体抗体,并且可用来测定抗体效价。
4、试剂及其他用品准备溶解液8ml/瓶×1,血清稀释液60ml/瓶×1,致敏粒子(冷冻干燥) 0.6ml/瓶×5,未致敏粒子 (冷冻干燥) 0。
6ml/瓶×5,阳性对照血清 (液状) 0。
6ml/瓶×5。
5 质控品与室内质控规则5。
1 质控液重建方法:液态质控血清,即开即用,无需特殊准备。
5.2 质控品测定:在每一批标本中测定阴性和阳性对照各一次。
5.3质控规则:阴性和阳性对照符合即可。
5。
4如出现失控情况,按室内质控标准操作程序采取各种有效的纠正措施及时纠正,并在确认重新回复到控制状态后开始标本检测。
6操作步骤6.1将血清稀释液滴入微量反应板第1孔中,共计4滴(100ul),从第2孔至最后一孔各滴入1滴(25ul)。
梅毒检验知识科普李永坤 (剑阁县妇幼保健院,四川广元 628300)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感染导致的慢性性传播疾病,也是我国重点监管和防治的性传播疾病之一。
但当前大众对梅毒的认识不足,总有“什么情况下需要检查”“去哪里检查”等疑惑。
下文针对梅毒检验相关知识进行科普。
只要没有性生活就不会感染梅毒吗梅毒存在于患者的血液、精液、乳汁和唾液中,传播方式包括性接触传播、母婴传播、血液传播(如输血、共用针头等)、间接接触传播(如接触到感染者的衣物、用具等)。
性接触传播是最主要的传播方式,如阴道性交、肛交、口交、共用性玩具等。
未治疗的患者在1~2年内有强烈的传染性。
若是有过高危性行为,或者不小心接触到感染者体液,应及时进行梅毒检验。
查梅毒去哪个科室对于住院患者,临床一般会进行梅毒常规筛查;门诊患者一般首选皮肤科、性病科,也可以去肛肠科、妇科、男科。
若是孕妇,需要到产科咨询。
如果梅毒累及心血管、神经等,还需要咨询相关科室。
有哪些梅毒检查方法梅毒血清学检查梅毒血清学检查可以分为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和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两种,适用于二、三期梅毒的检测。
(1)非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实验):主要用于临床筛选及判定治疗效果,一般在抽血后1 h即可出结果,检测费用比较低廉。
医院主要测试快速血浆反应素环状甲片实验(RPR),或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实验(TRUST)。
若是初次筛查呈阳性,还需要诊断实验佐证。
在某些情况下,如某些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老年人等,在并发HIV(艾滋病病毒)时可能出现假阴性。
(2)梅毒螺旋体血清试验(梅毒特异性抗体实验):主要是测定机体有无抗梅毒螺旋体lgG和lgM,灵敏性和准确性都较高,用于判定试验。
一旦患有梅毒,机体会产生抗梅毒螺旋体lgG和lgM抗体。
只要患过梅毒的人,实验结果是终身阳性,所以不能用此方法判断用药效果。
医院采用的测试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颗粒凝集试验(TPP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梅毒螺旋体快速检测试验(RT)。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及临床意义内容摘要:梅毒的实验室检测分病原学检测、过筛试验和确诊试验。
因检测方法较多,很多医护人员、甚至实验室人员也不能完全掌握。
为方便理解,以表格的形式总结了4种过筛试验和7种确诊试验的区别;以表格的形式总结了过筛试验与确诊试验不同结果的4种组合模式所对应的临床意义。
WHO推荐用VDRL和RPR方法(现临床常用TRUST方法代替)对血清进行过筛试验,出现阳性者用TPPA、TPHA (现临床常用TP-ELISA代替)等方法做确证试验,本文对这些试验作了重点介绍。
人体感染梅毒螺旋体3~6周后,可在患者血清中检出2种抗体,一种是针对螺旋体抗原的抗体,另一种是针对非螺旋体抗原(心磷脂)的抗体。
抗体又称为反应素。
梅毒的实验室检测分病原学检测、过筛试验和确诊试验。
一、病原学检测:材料:1.暗视野显微镜。
2.钝刀、无菌盐水、载玻片、盖玻片、注射器等。
方法: 1.取材:①皮肤粘膜损害部位取材:先在玻片上加无菌盐水1滴,用棉拭子擦去皮损部位污物,如有痂皮,可用钝刀除去,嘱患者用手挤压皮损周围,使组织液渗出,用钝刀轻轻地刮取组织液(避免出血),将组织渗出液与玻片上无菌盐水混合,加盖玻片后镜检。
②淋巴结取材:消毒淋巴结表面皮肤,用1m1注射器配12号针头,吸取0.25-0.5ml无菌盐水,以无菌操作穿刺淋巴结并注入盐水,再吸入注射器内,如此反复二三次,取少量淋巴液直接滴加于玻片上加盖片后镜检。
③羊膜穿刺术:梅毒孕妇的羊膜穿刺术应由专业人员操作,获得羊水直接滴加于玻片,加盖片后镜检。
2.显微镜检查:①打开暗视野显微镜,在聚光器上加一滴蒸馏水(湿式)。
②将玻片置于载物台上。
③上升聚光器使蒸馏水接触玻片的底部,先用 10倍物镜调焦,再用40倍物镜观察。
【结果】在暗视野显微镜下,如有发光的典型螺旋状梅毒螺旋体及特征性运动方式(旋转运动、伸缩移行、弯曲前行)为阳性结果。
二过筛试验(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试验):检测针对心磷脂的抗体。
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标准操作程序1检验目的规范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操作,确保检验结果准确可靠。
2检验原理及方法采用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的抗原(类脂质抗原:心磷脂、卵磷脂及胆固醇),混悬于含有特制的甲胺胺红溶液中,与待测血清中反应素反应,在白色卡片上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用以检测血清或血浆中反应素。
3标本3.1样品类型:血清3.2患者准备:标本采集前三天不应饮酒、服用对检测项目有干扰的药物,避免劳累。
标本采集前应空腹8-12小时。
标本采集前不应剧烈活动,并稍事休息。
3.3容器和添加剂类型:洁净干燥试管或含促凝剂的分离胶真空管3.4标本存放:样本保存在2-8℃,如需长期保存需置-15℃,并避免反复冻融。
为避免标本中水分挥发,使血清浓缩,对保存时间超过1天的标本均加塞密闭或覆盖湿巾。
已完成测试的标本保持完整的识别号,置2-8℃冰箱中保存7天。
3.5采样后应立即送到检验科,测试前将样品室温平衡30分钟以上,冷冻样品实验前需混匀。
4设备水平旋转仪,微量加液器等。
5试剂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诊断试剂盒组成:1、TRUST抗原悬液2、阴阳性对照3、试验专用卡片4、专用吸管及针头5、使用说明书。
6环境和安全6.1环境6.1.1本品仅用于体外检测,操作应按说明书严格进行。
6.1.2实验所产生废液排入专用下水道;6.1.3实验所产生医疗废弃物置于黄色医疗垃圾袋中,并按相关程序文件与卫生员交接;6.1.5实验室按生物安全等级Ⅱ级要求,注意感染性检测物的消毒灭活。
6.2仪器安全必须安装在水平,光洁的台面,环境温度15℃-40℃。
仪器应放置在无磁场和干扰电压的位置,应避免阳光直射。
6.3人员安全6.3.1所有样品和废弃物都应按传染源处理,使用时必须注意安全。
6.3.2检测必须符合实验室管理规范和生物安全守则的规定,严格防止交叉污染,操作时必须戴手套,穿工作服,严格健全和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梅毒是一种性传播疾病,发病率高,呈现出逐年升高趋势,部分人群在体检、术前、婚检或孕检时首次发现梅毒呈阳性,但本人无任何症状。
很多人对梅毒并不了解,不懂如何看梅毒检验报告,容易产生焦虑、不安等情绪。
别着急,今天就一起来看看梅毒检验,教您如何看懂梅毒化验单。
——梅毒检验方法目前,梅毒检验的主要方法包括特异性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PPA/TPHA)与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试验(TRUST/RPR)。
TPPA是一种定性试验,也称“确证试验”,若此项检验结果呈阳性(排除假阳性的情况下),说明曾经感染过梅毒螺旋体,但不可借助此项结果判断是否存在传染性及是否需要干预治疗。
一般情况下,此项抗体虽然经过治疗不会阴转,将会终身携带,但并不像乙肝抗体那样具有保护性,换而言之,梅毒治愈后若再次接触梅毒患者,可能再次发病。
TRUST属于定量试验,检验结果呈阳性(排除假阳性的情况下)便会有滴度显示,如1:2、1:4、1:8、1:16等。
此项检查可用于判断疾病是否存在传染性、是否需要治疗、治疗后效果观察等。
大部分患者经正规驱梅治疗,滴度会缓慢下降,直至阴转。
TURST检测法选用心磷脂、卵磷脂、胆固醇的混合物为抗原,检测血清中的反应素,大约6周后可检测出,在诊断早期梅毒中的效果欠佳,但是其滴度变化与梅毒治疗情况呈现正相关关系,随着梅毒的治愈,其抗体滴度下降,因此适合观察梅毒治疗效果,辅助随访和复发诊断,协助临床评估病情变化。
另外,TURST法操作简单,结果比较容易判读,应用较广泛。
但需要注意的是,此方法的影响因素多,磷脂广泛分布于生物界,存在于细胞线粒体表面,非梅毒性疾病可能产生类磷脂抗体与磷脂抗原反应,导致梅毒血清生物学假阳性。
感染梅毒后,反应素的出现通常比特异性螺旋体抗体晚,晚期梅毒时反应素有可能转阴。
因此,TURST法不适合一期梅毒早期、三期梅毒以及潜伏梅毒、神经梅毒,容易出现假阴性结果。
——如何读懂梅毒检验报告关于梅毒检验,其化验结果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TPPA阳性、TRUST阴性。
梅毒的检查指标是什么文章目录*一、梅毒的检查指标是什么1. 梅毒检查指标是什么2. 梅毒要做哪些检查3. 梅毒检查要注意什么*二、梅毒的发病原因*三、怎样才能预防梅毒梅毒的检查指标是什么1、梅毒检查指标是什么梅毒由于临床表现多样性而被皮肤科医师称为“模拟大师”,目前诊断因暗视野或荧光显微镜等设备不太普及而主要靠血清学检测来判定。
检验方法因抗原制备方法不同分为非螺旋体抗原试验和螺旋体抗原试验,前者主要包括:VDRL、USR、RPR等,后者主要包括:FTA-ABS、TPHA、TPPA等。
初筛试验中VDRL因操作麻烦在大多数医院没有开展,USR、RPR是在VDRL基础上经过改良后的实验方法,操作简单且可以肉眼判定结果,有同样的特异与敏感性,因而被广泛应用。
确认试验中由于TPHA、TPPA操作简单且特异性、敏感性优于FTA-ABS而被广泛开展。
一般来讲,排除假阳性原因,确认试验所作为抗-IgG螺旋体抗体,即使足够规范的治疗,结果仍可为阳性,因此不作为疗效观察、复发、再治疗的依据。
2、梅毒要做哪些检查梅毒血清试验。
通常会用康-华氏试验,或者也可以先用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以及不加热的血清反应素试验来做筛选,筛选过以后再以康-华氏试验来证实。
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用特异试验,就是通过荧光梅毒螺旋体吸收试验以及梅毒螺旋体血凝试验。
因为梅毒血清试验反应也会有假阳性的可能。
脑脊液检查的方法。
这是检查梅毒其中一个中重要的措施之一,这是因为梅毒螺旋体发生侵犯中枢神经系统以后,在早期的时候,就能够用脑脊液来检测并发现梅毒螺旋体。
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查分泌物。
主要是进行梅毒螺旋体检查,对这项检查一、二期梅毒及复发梅毒的确诊十分重要。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阴性结果是不能排除梅毒的。
3、梅毒检查要注意什么 3.1、性生活史梅毒主要通过性接触传播,故医生在检查梅毒之前,会询问疑似患者是否有不洁性行为,如卖淫、嫖娼等,以确定传染源。
最好能够了解到发生不洁性行为的具体时间,这样可以确定梅毒的潜伏期。
梅毒检测方法分类、结果临床意义、临床检查优缺点、试验筛查策略及检测结果解释在医学上梅毒常用的检测方法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病原学检测;另一类是血清学检测。
病原学检测法:以直接观察病原体为目的的检测,目前在临床上应用的较少,能够开展的医院也不多。
病原学检测1、暗视野显微镜检查2、镀银染色检查血清学检测血清学检测则又包括两大类:1、以非梅毒螺旋体抗原的血清试验:(1)VDRL(性病研究实验室试验)(2)USR(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3)RPR(加速血浆反应素环状卡片试验)(4)TRUST(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目前RPR和TRUST是我国主要采取的两种非梅毒螺旋体抗原血清检测方法。
2、以梅毒螺旋体抗原的血清试验:(1)FTA-ABS(密螺旋体荧光抗体吸收)(2)TPPA/ TPHA(梅毒密螺旋体凝集试验)(3)TP-ELISA(酶联免疫吸附试验)(4)CIA(发光法)(5)GICA(胶体金免疫层析法)(6)WB(蛋白印迹试验)(7)PCR聚合酶链反应(8)梅毒螺旋体IgM抗体检测通过检查血液中的抗体来判断是否感染的检测,是在临床上广泛被采用的检验梅毒的手段,血清学检查主要有以下几点优点:1、实验过程更为方便,更利于用于普遍的筛查,部分实验可以实现自动化。
2、实验结果更为稳定,更为直观,可作为梅毒的确诊实验。
3、实验结果临床意义更丰富,不仅可以作为梅毒的确诊标准,也可以用于观察疗效,复发等。
缺点:由于使用的不是梅毒的特异性抗原,非特异性抗原(心磷脂)可以和很多疾病产生交叉的阳性反应,导致结果出现假阳性结果,大部分的假阳性滴度小于1:4。
梅毒血清学试验较容易出现生物学假阳性反应,可分为急性及慢性两类。
急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见于很多非梅毒的感染性疾病,如:风疹、麻疹、水痘、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病毒性肝炎、牛痘疹、活动性肺结核、丝虫病、回归热及钩端螺旋体病等。
随着疾病的消退,在6个月内一般都转为阴性。
慢性生物学假阳性反应见于系统性红斑狼疮、麻风、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慢性肝脏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老年等。
三种方法检测梅毒的比较作者:潘志勇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0年第35期近年来,我国的梅毒患者呈逐年增多之势,这一现象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
梅毒是由苍白螺旋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性传播疾病。
是一种临床表现极为复杂,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性传播疾病。
其实验室检测是诊断和发现梅毒病例的主要手段。
其中,血清学检测是诊断梅毒的重要依据之一,它在梅毒的诊断、治疗及研究方面均有重要意义。
所以,正确的认识与评估梅毒血清学检测方法,对于指导实际应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文拟对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反应素试验(TRUST)、梅毒螺旋体抗体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梅毒螺旋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三种不同的血清学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标本梅毒抗体并评价检测结果。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1.1 血清样本取自2009年2月至2010年8月在我院就诊的人员。
1.2 试剂 RPR试剂来自于上海实业科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TRUST和ELISA试剂盒来自于英科新创厦门科技有限公司;TPPA试剂盒来自于日本富士株式会社。
使用上述试剂盒对选择的血清样本按试剂盒说明的要求进行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不同方法间的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的比较采用检验。
2 结果TPPA是目前公认的较好的梅毒抗体确认方法,以其结果见表1。
可见所使用的RPR试剂的假阳性率在13.3% (4/30),假阴性率在25.0%(5/20) ; TRUST试剂的假阳性率为10.0% (3/30),假阴性率为20.0% (4/20) ; ELISA试剂假阳性率和假阴性率分别为3.3%(1/30)和0.0%。
RPR和TRUST之间在假阳性和假阴性之间无明显区别,但RPR和TRUST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均明显高于ELISA法(P3 讨论梅毒在解放初期已基本消灭,如今又死灰复燃,以成倍速度在各个领域、各类人群中传播[1]。
梅毒可经血液传播,为确保血液安全,选择一种有效准确的检测方法尤为重要。
我们采用RPR、TRUST和ELISA 三种方法进行梅毒检测比较,阳性结果用TPPA法进行确认,ELISA与TPPA法有较高的符合率。
梅毒检验参考
梅毒为定性检测,临界值为1,在定标通过,质控通过的情况下,建议按
以下步骤发单:
磁微粒Anti-TP
梅毒螺旋体抗体检测比较特殊,其检测标志物有两种,一种为梅毒螺旋体
自身的物质引起机体免疫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另一种为梅毒
螺旋体破坏机体细胞后,释放心磷脂等物质,这些物质作为抗原引起机体免疫
反应产生的抗体称为梅毒非特异性抗体,因此梅毒在临床上的检测与筛查需要
同时检测这两种标志物并根据其结果来共同鉴定。
目前常用的梅毒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酶联免疫(EIA),化学发光(CIA),
凝集法(TPPA),荧光吸收法(FTA-ABS)等,梅毒非特异性抗体检测方法有凝
集法(RPR/TRUST),性病实验室玻片试验(VDRL)等。图7为中国疾病预防
与控制中心(CDC)2010年发布的梅毒检测流程,用酶联免疫或化学发光法进
行初筛,阴性结果报梅毒阴性,阳性结果进行非特异性抗体检测,阳性结果报
阳性,阴性结果再用TPPA进行确认。
图1 美国CDC梅毒检测流程
图2 中国CDC梅毒检测流程
梅毒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
体单独的检测结果并不代表着患病
或者未感染,例如只进行了特异性
抗体检测,结果阳性只代表特异性抗
体的水平,不代表被检测者患病,有
可能为晚期梅毒或既往感染。特异性抗体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的不同组合
也代表着不同的意义,表1为检测结果不同组合临床意义汇总。
梅毒螺旋体试验(具体方法)
阴性 报告检测方法及阴性结阳性
报告
检测
方法
及阳
非梅毒
螺旋体
试验(具
体方法)
阴性 报告检测方法及阴性结阳性
报告检测方法及阳非梅毒螺旋
体定量试验
报告检测方
法及定量结
表1 梅毒特异性与非特异性抗体检测结果临床意义
梅毒螺旋体非特
异性抗体检测
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检测
临床意义
RPR/VDTL
TPPA /FTA-ABS EIA/CIA检测结
果
- - s/co < 1.0 未感染 / 初期感染 / 潜伏期
- + s/co ≥ 1.0 晚期梅毒 / 既往感染
+ - s/co < 1.0 非特异性反应或假阳性
+ + s/co ≥1.0 梅毒感染
安图磁微粒TP为梅毒特异性抗体定性检测试剂,临界值为1,检测结果
S/CO<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阴性,检测结果S/CO≥1报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
阳性样本需加做非特异性抗体检测。
另外有文献研究显示某些疾病如恶性肿瘤、癌症、心血管疾病、肝炎、自
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
抗体、自身抗糖尿病体、类风湿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
原成分非特异结合,从而产生假阳性的结果;或一些特殊人群如孕妇、婴幼儿、
老年人等,易产生特异性抗体检测假阳性的结果,因此建议在判定检测结果前
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病史、临床信息等进行判断。各种癌症及肿瘤病人多
数表现为高抗体滴度的特点(检测结果S/CO均在6 以上);TRUST滴度较高,
易误诊。而老年人、炎症、孕妇及婴幼儿多数表现为低滴度的特点(检测结果
S/CO均在6 以下);TRUST 法检测其滴度多<1:8,可通过此来排除梅毒诊断。
对于临床上出现S/CO低值假阳性,其概率多出现在老年人、孕妇两大人
群,对于弱阳性S/CO量值与TPPA符合率关系,可参考雅培的阳性预测值(阈
值)S/CO 小于6时,有22%可能为假阳性;
《雅培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梅毒抗体与TPPA的相关性》
文献发表时间:2013.10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检验科
内容简述:本实验以 TPPA 为确认试验, 将 Architect i2000 检验的梅毒特异性抗体结果
与之比较, 其中 S/CO <1 的标本 200 份,TPPA 试验结果也为阴性;S/CO≥1 的标本
239 份, 其中 TPPA阳性者 171 例, 阴性 68 例, 表明在 S/CO <1 , 阴性预测值达
到 100% 。 而 S/CO≥1 的标本中, 真阳性率为 71.6% ( 171/239 ), 假阳性率
为 28.5% ( 68/239 ); 将 S/CO 分为 1 ~ 3 , 5 ~7 , 7 ~ 9 , ≥9 共 4 个 组
时 , 各组阳性预测值分别为 17%,56%,88%,92%,99%(注: 阴性预测值是指真阴
性人数占实验结果阴性人数的百分比, 表示试验结果阴性者属于非病例的概率, 因此, 化
学发光免疫法否定梅毒患病的概率是 100% 。而阳性预测值是指真阳性人数占试验结果阳
性人数的百分比,表示试验结果阳性者属于真病例的概率)。 从表 1 可知, 随着S/CO 值
的升高, 假阳性例数越来越少, 阳性预测值越来越高,当 S/CO≥9 , Architect 与 TPPA
的符合率可以达到 99% , 也就是说, S/CO≥9 时, Architect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
测梅毒特异性抗体的真阳性率可达 99% , 然而当 S/CO <7 时,假阳性仍然高达 22% 。
引起假阳性的原因可能与恶性肿瘤、 心血管疾病、 肝炎、 自身免疫性疾病、妊娠等有关,
因为这些疾病患者体内含有某些治疗性抗体、类脂嗜异性抗体、 自身抗糖尿病体、类风湿
因子、甲胎蛋白等,这些物质会与试剂中的抗原成分非特异结合, 从而发生假阳性。 因此,
当 Architect 检测梅毒螺旋体特异性抗体出现阳性结果时, 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年龄、 病
史以及临床表现,再用 TPPA 复检,如果两者均为阳性者才发出阳性报告,这样可大大减少
假阳性的发生。
雅培试剂S/CO量值与TPPA(真阳性)的符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