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现状
- 格式:ppt
- 大小:4.34 MB
- 文档页数:7
我国外汇储备的缺陷以及解决方案我国国际储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最后就是外汇储备。
通常外汇储备是一国最大的国际储备,尤其是中国,国际储备几乎全是外汇储备,且以美元为主,截止到2012年第一季度为止,目前外储大概为32557亿美元。
这样就出现了外汇储备过于单一的现象。
这是咱们国家在国际储备结构上的不足.我国之所以会有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个出口大国,各个出口企业出口商品换得外汇,出口企业将外汇拿到银行换成本币.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储备.而这些外汇攥在政府手里,政府应该使这些外汇实现保值、增值。
关于如何投资我们的外汇,我国政府选择了购买美国国债。
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因为长期以来美国国债一直被看做是比较稳定而且收益较好的投资。
所以我们的政府选择了投资美国国债,也就是把钱借给美国人。
美国人自然有他们的办法进行赖帐,那就是让美元贬值!一方面美元贬值实质上降低了美国的还款金额,尽管金额数量没变,但是同样货币所表现的价值进行了缩水。
另一方面美元贬值还让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一巨额外汇储备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
外汇储备过于单一从国际储备的结构上看,我国大都是外汇储备,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美元外汇。
储备形式过于单一,风险太大!应实现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近年来美元对其他的主要国际货币持续贬值,而美元又是我国外汇储备中比重相当大的一块,他的贬值造成中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国际购买力严重受损.中国现有1。
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假设其中美元占65%,一旦美元兑人民币贬值20%,以人民币计价的外汇资产将损失2535亿美元.2.外汇储备的数额过于庞大。
从数量上看我国有三万亿的美元储备啊!真是太多了。
按照常理外汇储备最多不应超过年进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三十。
而我国2011年的外汇储备竟然达到了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十多。
如此庞大数额的外汇储备必然对政府的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和挑战.一般来讲,对外汇的管理须坚持“安全性、流动性、盈利性”的“三性”原则,即政府面对巨额外汇储备如何在保证保值的前提下实现增值。
中国外汇储备规模现状分析【摘要】众多学者针对我国外汇储备的规模进行研究,大都指出了规模过大、增速过快的问题,本文在通过近十二年的外汇储备数据分析外汇储备规模、增速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现状及发展中国家国情等提出,传统的评价外汇储备规模是否合理的指标在运用方面存在其局限性,不能片面的只通过这几个指标评价我国外汇储备规模是否适度。
【关键词】外汇储备;规模;标准;局限性1.文献综述对于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研究有很多,大多集中于在传统分析外汇储备规模的指标基础之上得出我国外汇储备规模过大、增速过快的结论,并分析原因及解决措施。
于武剑(1998)系统的列出了外汇储备指标的合理区间,并将各主要指标做了横向和纵向分析。
许承明(2003)将外汇储备的比例指标分为两类,分别是与债务风险有关指标和与对外支付有关的比例指标,并对两种指标做了国际比较。
2.中国外汇储备的规模及增长速度中国外汇储备从1994年汇改时的516.2亿美元,到1996年的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2006年2月底,中国大陆的外汇储备总额为8537亿美元(不包括港澳的外汇储备),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加之美元、欧元、人民币汇率的波动,2008年10月末,中国的外汇储备已降至1.89万亿美元以下,为自2003年年底以来首次下降,2009年6月,中国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外汇储备超过2万亿美元的国家。
至2011年3月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余额已经突破3万亿美元。
3.促进中国外汇储备增长的因素3.1 高额外汇储备背后的国际收支双顺差贸易顺差持续扩大主要是我国在劳动力资源、物质资源、产品质量方面的价格竞争优势和比较优势的反映,也是我国以出口退税为主的出口促进政策和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在高技术产品领域出口管制所致。
由此带来的进口增幅小于出口增幅导致了贸易顺差进一步扩大,这是我国外汇储备增加较快的一个主因。
3.2 fdi投资增速不减以及短期投机资本(热钱)的流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确立的fdi拉动经济发展的思路以及采取的对境外投资给予超国民待遇的招商引资政策,使我们实现贸易顺差、出口创汇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2012年第8期总第218期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金融市场】我国外汇储备现状研究周菲菲(上海海事大学,上海201306)[摘要]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持续攀升,目前已突破3万亿美元。
外汇储备的持续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的增强,巨额外汇储备带来的弊端也引人深思。
通过分析巨额外汇储备形成的原因,并用比例分析法、海勒模型对我国外汇储备规模的适度性进行实证分析,指出我国外汇储备管理中存在的误区和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适度性;管理[中图分类号]F8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8-0075-03作者简介:周菲菲(1990-),上海海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产业经济专业2011级硕士研究生。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外汇储备处于总量短缺且波动较大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
1994年汇率制度改革以后,我国外汇储备量开始持续上升,到2011年3月底突破3万亿美元大关,截至2011年底,达31811.48亿美元(见图1)。
图11993—2011年我国外汇储备增长情况一国外汇储备起到平衡国际收支、稳定汇率和偿还外债等作用,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反映了我国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增强,同时,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也成为关注的焦点。
一、我国巨额外汇储备的成因总体看经常项目差额、资本项目差额和净误差与遗漏项的变动是影响外汇储备来源的主要因素。
外汇储备存量的增加在于国际收支流量的不断积累。
净出口和外部投资是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最主要来源,同时,在一些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使外汇储备快速积累。
1.持续的贸易顺差。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我国贸易持续顺差导致了巨大的经常项目顺差,这是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增长的主要源泉。
2.外商直接投资的增长。
我国的资本和金融项目变动主要来自于外商直接投资。
我国经济运行良好和日益改善的投资环境等因素使FDI 不断增加,从而促进了外汇储备的增长。
目录第一章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美元资产的规模 (2)1.1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2)1.1.1外汇储备定义 (2)1.1.2 我国外汇储备现状 (3)1.2我国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规模 (3)第二章对我国高额美元储备的认识 (4)2.1我国高额美元资产外汇储备在我国的地位依然牢固 (4)2.1.1金融危机没有导致中国外汇储备严重贬值 (4)2.1.2外汇储备不能直接用于刺激内需或增加民众财产收入 (5)2.1.3美元资产在我国外汇储备中的地位仍然牢固 (5)2.2我国高额美元资产外汇储备带来的弊端 (6)2.2.1我国高额美元资产外汇储备带来的成本 (6)2.2.2我国高额外汇储备的风险 (9)第三章化解我国高额美元资产外汇储备带来风险的管理对策 (10)3.1适度规模内的外汇储备管理 (10)3.2适度规模外的外汇储备管理 (11)3.2.1战略性目标的储备管理 (11)3.2.2收益性目标的储备管理 (11)结论 (13)致谢 (14)参考文献 (15)我国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外汇储备的利与弊缪靖(紫金学院06级国贸专业)摘要:近年我国以美元资产为主体结构的外汇储备巨幅增长。
外汇储备的的巨幅增长,是我国经济多年高速增长的结果,也是对外开放向纵深发展以及综合国力增强的体现,它给经济平稳发展和国际收支稳定提供了保证,但是它也像一把双刃剑,同时也为我国经济带来巨大风险和储存成本。
本文第一部分介绍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及美元资产在其中的规模。
第二部分从优势与劣势两方面分别分析了我国持有大量美元资产外汇储备的利与弊。
最后提出了化解我国高额美元资产外汇储备带来风险的管理对策。
关键词:美元资产外汇储备适度规模第一章我国外汇储备现状及适度规模1.1我国外汇储备现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09年中国外汇储备余额突破两万亿美元,达到 23991.52亿美元,同比多增353亿美元,连续四年位居全球第一。
其中美元资产占总外汇储备资产的65%以上。
我国外汇储备的缺陷以及解决方案我国国际储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储备头寸,黄金储备,特别提款权,最后就是外汇储备。
通常外汇储备是一国最大的国际储备,尤其是中国,国际储备几乎全是外汇储备,且以美元为主,截止到2012年第一季度为止,目前外储大概为32557亿美元。
这样就出现了外汇储备过于单一的现象。
这是咱们国家在国际储备结构上的不足。
我国之所以会有如此庞大的外汇储备,是因为我国长期以来一直是个出口大国,各个出口企业出口商品换得外汇,出口企业将外汇拿到银行换成本币。
长此以往,就形成了巨额的外汇储备。
而这些外汇攥在政府手里,政府应该使这些外汇实现保值、增值。
关于如何投资我们的外汇,我国政府选择了购买美国国债。
大量购买美国国债,因为长期以来美国国债一直被看做是比较稳定而且收益较好的投资。
所以我们的政府选择了投资美国国债,也就是把钱借给美国人。
美国人自然有他们的办法进行赖帐,那就是让美元贬值!一方面美元贬值实质上降低了美国的还款金额,尽管金额数量没变,但是同样货币所表现的价值进行了缩水。
另一方面美元贬值还让中国的外汇储备大幅度缩水。
一巨额外汇储备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1.外汇储备过于单一从国际储备的结构上看,我国大都是外汇储备,而且绝大部分都是美元外汇。
储备形式过于单一,风险太大!应实现外汇储备币种的多元化!近年来美元对其他的主要国际货币持续贬值,而美元又是我国外汇储备中比重相当大的一块,他的贬值造成中国外汇储备严重缩水,国际购买力严重受损。
中国现有1.95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假设其中美元占65%,一旦美元兑人民币贬值20%,以人民币计价的外汇资产将损失2535亿美元。
2.外汇储备的数额过于庞大。
从数量上看我国有三万亿的美元储备啊!真是太多了。
按照常理外汇储备最多不应超过年进出口总额的百分之三十。
而我国2011年的外汇储备竟然达到了2010年的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八十多。
如此庞大数额的外汇储备必然对政府的管理工作提出了相当高的要求和挑战。
1引:外汇储备5年增长近4倍专家建议资本输出多元化扣人心弦的美国债务危机再度令我国外汇储备的安全现状以及未来前景被置于审视的聚光灯下。
3.2万亿美元的规模遥遥领先于当今世界其他国家,然而,在当今世界经济环境、国际金融生态之中,表面的“数字优势”却俨然演变成了一个必须要冲破的“事实困局”。
“十一五”末,我国外汇储备为8189亿美元,而如今已达3.2万亿美元,短短5年多时间增长了数倍,而仅仅今年上半年就增长了约4000亿美元,创历史增速纪录。
2外汇储备是什么?为什么不能分给老百姓?可以举个简单的例子来说明:假定境外媒体给我寄来100美元稿费,我把它换给了商业银行,得到650元人民币。
商业银行再将这100元美元换给人民银行,中央银行持有的外汇储备由此增加100美元。
在这里,100美元能在国际市场买到的商品对应我手中的650元人民币,成为这笔人民币的内在价值基础或物质保证。
现在我将650元存入我的银行账户,它成为银行欠我的负债。
假定银行又将这笔存款以法定存款准备金的方式全部存入中央银行,那么这笔钱又成了中央银行欠商业银行的负债。
因此在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上多了100美元资产和650元人民币的负债。
这里的100美元相当于是央行650元人民币负债的抵押品。
在央行没有归还650元欠债时,央行显然是不能动用或处置其抵押品的。
这就像我们借款买房,在还清贷款前不允许将房子卖掉一样。
如果现在政府将2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分给各个家庭花掉,那么之前央行收购这2万亿美元付出的13-14万亿人民币就没有相应的物质基础了。
这相当于货币超发这么多,会引起20-30%的通货膨胀。
3巨额外储的代价Ⅰ。
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一定规模的外汇储备流入代表着相应规模的实物资源的流出,这种状况不利于一国经济的增长。
如果中国的外汇储备超常增长持续下去,将损害经济增长的潜力。
Ⅱ。
带来利差损失据保守估计,以投资利润率和外汇储备收益率的差额的2%来看,若拥有6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年损失高达100多亿美元。
我国近10年外汇储备情况年份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2010 2011外汇2864.07 4033.51 6099.32 8288.72 10663.44 15282.49 19460.30 23991.52 28473.38 31811.48 储备数额增长35% 40.80% 51.20% 35.90% 28.70% 43.30% 27.30% 23.30% 18.70% 11.70%(亿元)(1)(2)从数据以及折线图看来,近10 年来,我国的外汇储备量持续走高,甚至呈现出一直非理性的增长趋势。
不可否认,外汇储备的巨额增长是我国经济实力提高的一种直观体现,大量的外汇储备也带来了诸如稳定本币汇率,抵抗金融风险等等一系列优势,但同时,巨额外汇储备的弊端也不可小视。
首先,我认为,我国外汇储备迅速增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贸易顺差;我国劳动力丰富,成本低廉,根据比较优势原则,我国一直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我国加工型出口贸易十分繁荣,因此贸易顺差的情况十分显著,而三分之二的国际结算都是采用美元进行的,这也就直接导致了我国外汇储备数额的增长;2.外商投资;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打开国门大力发展经济。
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出台和实施,对外资产生了极大的吸引力。
持续不断的大规模境外投资的直接注入,造成了我国外汇储备量直线上升的现象;3.强制结售汇制度;此制度规定除国家规定的外汇账户可以保留少量外汇以外,企业和个人不能持有外汇。
企业和个人将赚得的外汇全部“卖给”了银行,那么国家的外汇总量自然会上涨;4.“热钱”流入;一些投机者将大量资金投入到我国证券、房地产等市场中,使市场出现非正常的上涨,从而满足自己的“投机需求”,因此使我国的外汇储备增幅巨大。
第二,我们发现,最近10年间我国外汇储备的增长幅度是波动的,其增长率并没有始终保持上升。
其中,增长率波动的“拐点”主要为2005,2007和2008年。
我国外汇储备风险及应对措施我国外汇储备是指国家持有的外汇资产,是衡量一个国家国际支付能力和国际经济地位的重要指标。
外汇储备的规模和安全性直接关系到一个国家的经济安全和金融稳定。
对于我国而言,外汇储备面临着一些风险,针对这些风险,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应对措施。
首先,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之一是市场波动风险。
全球经济不稳定因素较多,各国货币汇率波动增加了外汇储备的市场价值风险。
为应对这一风险,我们应该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测,及时评估市场风险,采取灵活的外汇管理措施,如适时调整外汇储备的构成和配置比例,选择具备相对稳定性的货币进行资产配置。
其次,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是货币政策风险。
一国货币政策的变化会对外汇储备市场价值产生重大影响。
通过加强与国际货币主权国的合作,推动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可以减少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的货币政策风险。
此外,应当加强外汇储备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外汇储备的运营能力,增强应对各种货币政策风险的能力。
再次,外汇储备面临的风险还包括投资风险。
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决定了其盈利能力和本金安全性。
为应对这一风险,我们应加大对外汇储备的投资研究,提高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同时加强对新兴金融工具和市场的监测和评估,控制投资风险,保障资产安全。
此外,对于外汇储备的管理也要加强和改进,以提高风险应对的能力。
我们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采取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建立灵活的风险预警机制,及时发现和识别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应对和控制。
同时,应加强技术能力建设,提升外汇储备管理和操作的科技水平,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加强对外汇储备的监测和管理。
此外,应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形成统一的决策机制和信息共享机制,提高外汇储备管理的综合效能,更好地应对风险。
总之,我国外汇储备面临着市场波动风险、货币政策风险、投资风险等多种风险。
为了应对这些风险,我们应加强对外汇市场的监测,推动国际货币政策的协调,加强外汇储备的投资研究,加强外汇储备管理体系建设,加强风险管理和技术能力建设,加强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作与合作。
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据新华社4月5日电(记者张旭东王宇)国务院总理温家宝3日在出访澳大利亚发表演讲时指出,截至今年2月,我国外汇储备已达到8536亿美元。
记者5日从国家外汇管理相关部门证实,到2006年2月底,我国已超过日本成为全球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
近年来,我国外汇储备增速明显,从2004年起,外汇储备年增长额都超过了2000亿美元。
截至2005年底,我国外汇储备达到8189亿美元,距离外汇储备最多的日本,仅有几百亿美元之遥。
中国外汇储备成为全球第一,这早已在管理部门和市场人士预测之中。
根据日本财务省3月份公布的数据,截至今年2月底,日本的外汇储备为8500.6亿美元。
上述数字表明,我国首次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外汇储备国。
权威人士指出,我国国际收支持续顺差,是推动外汇储备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而其基本支撑是中国经济竞争力持续上升的结果。
由于我国经济持续向好,因此在正常情况下,未来一段时期内我国外汇储备总量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不断扩大开放的发展中国家而言,当前外汇储备的急剧增加,表明了我国的国际经济地位正在逐步提高,对我国经济的稳定和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然而,如果将我国的外汇储备结构及一体化的世界经济发展状况结合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和面临的新挑战。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1、在我国数额庞大的外汇储备中,绝大部分是美元。
这一现状的形成与自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以来各国习惯性地采用美元作为外汇储备有关,更是中美巨额贸易顺差造成的。
储备币种的单一性给我国外汇储备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美元的波动可直接造成我国外汇储备的损失。
2、资产结构单一。
我国目前外汇储备的很大部分都是由外债转化而来的。
而这部分外债主要是美国国库券。
单一的资产结构使我国的外汇储备面临较大的收益风险。
3、外汇储备的形成形式单一。
由于我国十几年来实行盯住美元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稳定人民币与美元的汇率,中央银行被迫采取中和政策,长期持续大量发行人民币基础货币买进美元,从而使中央银行基础货币中外汇资产占了非常大的比重。
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及其管理作者:和慧来源:《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1年第5期和慧摘要:面对我国外汇储备不断剧增的情况,明确我国外汇储备剧增的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我国对高额外汇储备的合理运用和管理是迫切需要和必要的。
本文从目前国际形势出发,分析了我国外汇储备的现状,对目前中国外汇储备在运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改善我国外汇储备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有针对性的建议。
关键词:外汇储备;问题;管理一、我国外汇储备存在的问题(一)外汇储备过快增长从主观因素来说,外汇储备过快增长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多年来形成的“外汇多比少好,多多益善”的习惯性思维,仍然根深蒂固地影响着我国的外汇储备政策。
第二,在当前的国际金融环境中,为了防范金融风险于未然,我国不得不积累大量的外汇储备。
从客观因素来看,我国外汇储备的超常规增长有以下几点原因:1.我国多年保持的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双顺差”。
在促成外汇储备迅猛增长的原因中,对外贸易顺差以及外国直接投资(FDI)的不断增长与利用是最主要的两个原因。
在经常项目中,出口增加是推动经常项目顺差增加的最主要因素。
1994年以后我国进出口贸易一直保持顺差。
2010年,中国进出口总额达29727.6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4.7%。
其中进口同比增长23.2%,出口同比增长10.3%,由于进口增速快于出口增速,贸易顺差有所减少,但仍为1831亿美元。
资本项目顺差主要是外国直接投资(FDI)的持续增加。
我国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自1993年以来始终名列发展中国家之冠。
2003年我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上吸引FDI最多的国家。
2010年全年我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057.4亿美元,同比增长17.4%,首次突破1000亿美元,创历史最高水平。
2.投机性资金即所谓的“热钱”通过种种途径流入。
由于资本监管存在着较大的漏洞,虽然央行强制干预资本账户,投机热钱是不应该进入的,但实际上并不完全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