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达斯操作手册
- 格式:doc
- 大小:45.53 MB
- 文档页数:419
midas NFX使用指南(一) midas NFX使用指南(一)一、简介1.1 什么是midas NFX1.2 适用对象1.3 系统要求1.4 获取midas NFX二、安装和配置2.1 和安装2.2 注册和激活2.3 配置系统2.4 修改默认设置2.5 更新和升级三、界面介绍3.1 主界面概览3.2 导航栏和菜单3.3 工具栏3.4 工程管理器3.5 项目视图3.6 属性视图3.7 结果视图四、新建工程4.1 创建新工程4.2 添加几何体4.3 导入CAD文件4.4 网格4.5 材料定义4.6 载荷和边界条件4.7 设置求解器五、求解和分析5.1 求解运行设置5.2 网格装配5.3 单次或批次求解5.4 结果输出和后处理5.5 动力学分析5.6 热传导分析5.7 流体-结构耦合分析六、优化和参数化设计6.1 设计变量定义6.2 约束条件设置6.3 目标函数设定6.4 参数化建模6.5 设计优化方法6.6 多目标优化设定七、高级功能7.1 CFD分析7.2 疲劳分析7.3 振动分析7.4 多体动力学分析7.5 材料非线性行为7.6 后处理定制化7.7 脚本编写7.8外部接口集成附件:详细使用示例附件:常见问题解答附件:其他资源法律名词及注释:1、midas NFX - midas NFX是一种工程仿真软件,用于进行结构和流体计算分析。
2、CAD - 计算机辅助设计,是指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产品设计的过程。
3、网格 - 将几何体划分成离散的网格单元,用于数值计算和仿真分析。
4、材料定义 - 定义工程模型中使用的材料性质,如弹性模量、密度等。
5、载荷和边界条件 - 在模拟分析中施加在模型上的力、位移或约束。
6、求解器 - 解决数值计算问题的算法和方法。
7、动力学分析 - 研究物体在外力作用下的运动状态和特性。
8、热传导分析 - 分析材料内部的温度分布和热传导过程。
9、流体-结构耦合分析 - 分析流体和结构相互作用的仿真分析。
MIDAS迈达斯入门教程MIDAS(Mechanical Integrated Design and Analysis System,机械集成设计和分析系统)是一种基于计算机辅助工程技术的产品设计和工程分析的软件平台。
它是一种综合性的分析软件,可以用于进行结构、流体和多物理场的分析和仿真。
MIDAS软件的应用范围广泛,涉及到建筑、土木、机械、汽车、电子等领域。
首先,打开MIDAS软件后,您会看到一个简洁明了的用户界面。
主要界面包括了菜单栏、工具栏、工程树、工作区和结果展示等区域。
菜单栏和工具栏提供了各种功能和命令的选项,工程树用于组织和管理工程的各个部分,工作区是您进行建模和分析的主要区域,结果展示区用于显示分析结果。
在开始建模之前,首先需要创建一个新的工程文件。
您可以通过菜单栏中的“文件”选项来创建新的工程文件。
然后,选择合适的建模单元(Unit)和坐标系(Coordinate System)。
建模单元用于定义建模的单位制,坐标系用于定义建模的基准坐标。
建模完成后,接下来就可以进行分析了。
MIDAS提供了各种分析功能和工具,包括静力分析、动力分析、热力学分析、流体分析等。
您可以通过菜单栏中的“分析”选项来选择适合您的分析类型,并设置相应的分析参数和条件。
在进行分析之前,还需要定义材料和边界条件。
通过菜单栏中的“材料”选项,您可以定义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力学性质。
通过菜单栏中的“边界条件”选项,您可以定义约束和载荷等边界条件。
完成分析设置后,即可开始进行分析。
MIDAS将根据您的分析参数和条件,自动进行求解和计算。
在分析完成后,您可以通过结果展示区查看分析结果,包括变形、应力、应变、位移等。
您还可以通过菜单栏中的“报告”选项生成分析报告,以便后续的工程设计和决策。
除了上述基本功能外,MIDAS还提供了许多高级功能和扩展模块。
例如,您可以通过MIDAS Civil模块进行土木工程分析和设计,通过MIDAS FEA模块进行有限元分析,通过MIDAS GTS模块进行地质和地下工程分析等。
midas Civil的计算书功能使用手册北京迈达斯技术有限公司目录1.简介 (1)2.菜单构成 (1)(1)计算书树形菜单 (1)(2)动态计算书生成器 (1)(3)动态计算书自动生成 (1)3.菜单功能说明 (2)(1)计算书树形菜单 (2)a.环境设置 (2)b.参考数据库 (2)c.图形 (2)d.表格 (4)e.图表 (7)f.文本 (7)g.页眉和页脚 (8)(2)动态计算书生成器 (10)a.命令位置 (10)b.功能说明 (10)c.生成计算书的方法 (10)(3)动态计算书自动生成 (11)a.命令位置 (11)b.功能说明 (11)4.操作流程 (11)(1)第一次建立计算书时的流程 (11)(2)调用已经存在的计算书时的流程 (11)5.安装说明 (12)简介计算书从内容上一般由项目信息、分析和设计依据、模型信息(节点和单元信息)、荷载和荷载组合信息、分析结果信息、设计和验算结果信息构成;从内容的格式上一般由文本、图形、表格、图表构成。
另外还有封面、目录、页眉和页脚等构成。
各设计单位的计算书格式不尽相同,midas Civil的计算书功能具有开放性、可重复调用等特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习惯确定计算书的格式,又可以重复调用已确定的格式,提高了制作计算书的效率。
2.菜单构成midas Civil的计算书功能由计算书树形菜单、动态计算书生成器、动态计算书自动生成等功能菜单构成。
(1)计算书树形菜单计算书树形菜单由下列功能构成。
a.环境设置b.参考数据库c.图形-用户自定义图形-外部图形文件d.表格-用户自定义表格-截面信息表格(截面刚度、截面钢筋、施工阶段联合截面)-外部常用表格e.图表f.文本-模型数据文本-用户自定义文本g.页眉和页脚(2)动态计算书生成器(3)动态计算书自动生成菜单功能说明(1)计算书树形菜单a.环境设置-功能说明:用于定义计算书的字形、字高、字体的格式等。
Civil 使用手册01-材料的定义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材料定义的三种方法。
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材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材料定义。
2、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材料定义。
3、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材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定义材料,操作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执行:选择设计材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材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材料。
对于自定义材料,需要输入各种控制参数的数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
混凝土规范图 1 材料定义对话框02-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化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分三步骤操作: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括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展函数 (图 1,图 2 ;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材料连接(图 3 ;3、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表面积比 (图 4 ;图 1 收缩徐变函数图 2 强度发展函数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时注意事项: 1 、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 2 、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在建立模型后通过程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3 、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 +荷载施加时间 ;4 、修改单元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理论厚度计算值。
计算公式中的 a 代表在空心截面在构件理论厚度计算时,空心部分截面周长对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计算的影响系数;5 、当收缩徐变系数不按规范计算取值时,可以通过自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来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6 、如果在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了施工阶段徐变系数,那么在施工阶段分析中将按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的徐变系数来计算。
Civil 使用手册01-材料的定义通过演示介绍在程序中材料定义的三种方法。
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材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材料定义。
2、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材料定义。
3、通过导入其他模型已经定义好的材料——示范钢材定义。
无论采用何种方式来定义材料,操作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骤来执行:选择设计材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材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材料。
对于自定义材料,需要输入各种控制参数的数据,包括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
02-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定义时间依存材料特性。
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分三步骤操作: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括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展函数)(图1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材料连接(图3);3、修改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构件理论厚度或体积与表面积比)(图4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材料特性时注意事项: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2)、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理论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在建立模型后通过程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理论厚度; 3)、混凝土开始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材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考虑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理论厚度计算值。
计算公式中的a 代表在空心截面在构件理论厚度计算时,空心部分截面周长对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计算的影响系数;5)、当收缩徐变系数不按规范计算取值时,可以通过自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来定义混凝混凝土规范 图1 材料定义对话框图1 收缩徐变函数图2 强度发展函数土的收缩徐变特性;6)、如果在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了施工阶段徐变系数,那么在施工阶段分析中将按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的徐变系数来计算。
03-截面定义截面定义有多种方法,可以采用调用数据库中截面(标准型钢)、用户定义、采用直接输入截面特性值的数值形式、导入其他模型中已有截面(图1~图3)。
操作指南Modeling, Integrated Design & Analysis Softwareㅡ目录第一部分. 操作指南1. 关于GTS 51.1 概要 / 5 1.2 程序安装 / 6 1.2.1 系统配置 / 6 1.2.2 安装顺序 / 7 1.2.3 安装驱动程序 / 9 1.2.3 登记密钥 / 112. 开始之前 22.1 了解GTS / 12 2.1.1 GTS的操作流程 / 12 2.1.2 GTS的建模方式 / 16 2.1.3 分析体系 / 33 2.2 界面的构成 / 37 2.2.1 工作窗口 / 39 2.2.2 工作目录树 / 41 2.2.3 特性窗口 / 44 2.2.4 输出窗口 / 47 2.2.5 主菜单 / 50 2.2.6 工具条和图标菜单 / 51 2.2.7 关联菜单 / 52 2.3 选择与视图 / 53 2.3.1 选择 / 53 2.3.2 视图控制 / 6712.3.3 模型显示 / 69 2.3.4 数据输入 / 742.4 使用联机帮助 / 76 2.5 使用MIDAS/GTS的主页 / 77 2.6 输入/输出文件 / 79附录. 工具条和图标菜单 / 82 标准工具条 / 82 撤销/重做工具条 / 83 选择工具条 / 84 工作平面工具条 / 86 捕捉工具条 / 87 视图工具条 / 88 测量工具条 / 91 函数工具条 – 曲线 / 92 函数工具条 – 面 / 98 函数工具条 – 实体 / 103 函数工具条 – 几何体 / 108 函数工具条 – 自动/映射划分网格 / 111 函数工具条 – 伸展网格 / 116 函数工具条 – 网格 / 121 函数工具条 – 分析 / 125 函数工具条 – 后处理数据 / 129 函数工具条 – 后处理命令 / 131关于GTS1. 关于GTS1.1 概要GTS (Geotechnical and Tunnel analysis System) 是包含施工阶段的应力分析和渗透分 析等岩土和隧道所需的几乎所有分析功能的通用分析软件。
目录建立模型设定操作环境 (4)定义材料 (6)输入节点和单元 (8)输入边界条件 (14)输入荷载 (15)运行结构分析 (17)查看反力 (17)查看变形和位移 (18)查看内力 (19)查看应力 (22)梁单元细部分析(Beam Detail Analysis) (23)表格查看结果 (25)建立模型○2设定操作环境 (29)建立悬臂梁 (31)输入边界条件 (33)输入荷载 (33)建立模型○3建模 (35)输入边界条件 (37)输入荷载 (37)建立模型○4建立两端固定梁 (40)输入边界条件 (42)输入荷载 (43)建立模型○5○6○7○81摘要本课程针对初次使用MIDAS/Civil的技术人员,通过悬臂梁、简支梁等简单的例题,介绍了MIDAS/Civil的基本使用方法和功能。
包含的主要内容如下。
1.MIDAS/Civil的构成及运行模式2.视图(View Point)和选择(Select)功能3.关于进行结构分析和查看结果的一些基本知识(GCS, UCS, ECS等)4.建模和分析步骤(输入材料和截面特性、建模、输入边界条件、输入荷载、结构分析、查看结果)使用的模型如图1所示包含8种类型,为了了解各种功能分别使用不同的方法输入。
悬臂梁、两端固定梁简支梁○1○2○3○4○5○6○7○8 6@2 = 12 m截面 : HM 440×300×11/18材料 : Q235图1. 分析模型建立模型①设定操作环境首先建立新项目( 新项目),以‘Cantilever_Simple.mcb ’为名保存( 保存)。
文件 / 新项目文件 / 保存( Cantilever_Simple )单位体系是使用tonf(力), m(长度)。
1. 在新项目选择工具>单位体系2. 长度 选择‘m ’, 力(质量) 选择‘tonf(ton)’3. 点击工具 / 单位体系长度>m ; 力>tonf本例题将主要使用图标菜单。
Civil使用手册之袁州冬雪创作01-资料的定义通过演示先容在程序中资料定义的三种方法.1、通过调用数据库中已有资料数据定义——示范预应力钢筋资料定义.2、通过自定义方式来定义——示范混凝土资料定义.3、通过导入其他模子已经定义好的资料——示范钢材定义.无论采取何种方式来定义资料,操纵顺序都可以按下列步调来执行:选择设计资料类型(钢材、混凝土、组合资料、自定义)→选择的规范→选择相应规范数据库中资料.对于自定义资料,需要输入各种节制参数的数据,包含弹性模量、泊松比、线膨胀系数、容重等.02-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定义钢材规范混凝土规范图1 资料定义对话框我们通常所说的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混凝土强度随时间变更特性在程序里统称为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分三步调操纵: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包含收缩徐变函数,强度发展函数)(图1,图2);2、将定义的时间依存特性函数与相应的资料毗连(图3);3、修改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值(构件实际厚度或体积与概况积比)(图4);图1 收缩徐变函数图2 强度发展函数图3 时间依存资料特性毗连图4 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值修改定义混凝土时间依存资料特性时注意事项:1)、定义时间依存特性函数时,混凝土的强度要输入混凝土的标号强度;2)、在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时构件实际厚度可以仅输入一个非负数,在建立模子后通过程序自动计算来计算构件的真实实际厚度;3)、混凝土开端收缩时的材龄在收缩徐变函数定义中指定,加载时的混凝土材龄在施工阶段定义中指定(等于单元激活时材龄+荷载施加时间);4)、修改单元时间依存资料特性值时要对所有思索收缩徐变特性的混凝土构件修改其构件实际厚度计算值.计算公式中的a代表在空心截面在构件实际厚度计算时,空心部分截面周长对构件与大气接触的周边长度计算的影响系数;5)、当收缩徐变系数不按规范计算取值时,可以通过自定义收缩徐变函数来定义混凝土的收缩徐变特性;6)、如果在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了施工阶段徐变系数,那末在施工阶段分析中将按施工阶段荷载中定义的徐变系数来计算.03-截面定义截面定义有多种方法,可以采取调用数据库中截面(尺度型钢)、用户定义、采取直接输入截面特性值的数值形式、导入其他模子中已有截面(图1~图3).在这个例题中分别采取这四种方式定义了几个截面,采取调用数据库中尺度截面定义角钢截面;采取用户输入截面形状参数定义箱形截面;用户输入截面特性值定义矩形截面;通过导入其他模子中的PSC截面来形成当前模子中的两个新的截面.对于在截面数据库中没有的截面类型,还可以通过程序提供的截面特性计算器来生成截调用数据库中尺度截面输入截面节制参数定义截面面数据,截面特性计算器的使用方法有相关文件说明,这里就不赘述.04-建立节点节点是有限元模子最基本的单位,节点的建立可以采取捕获栅格网、输入坐标、复制已有节点、分割已有节点等方法来建立新的节点,别的在复制单元的同时程序会自动生成构成单元的节点.节点建立过程中能够会出现节点号不持续的情况,这是可以通过对选择节点停止重新编号或紧凑节点编号来停止编辑.以上几个饬令在语音资猜中都将为大家一一演示.05-建立单元在MIDAS/Civil 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来建立单元,包含毗连已有节点建立单元、对已有单元停止分割建立新的单元、扩大已有节点或单元生成更高维数的单元、导入AUTOCAD 的DXF 文件来生成单元的方法等.对于复制单元、分割单元、扩大单元都可以执行等间距操纵和任意间距操纵.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镜像功能复制单元时,新生成的单元的部分坐标系方向与源单元的部分坐标系方向相反,因此需要调整单元的部分坐标系方向使得输出的单元内力方向统一.图1 数据库/用户截面定义对话框 图3 导入截面临话框 图2 数值型截面定义对话框 图2 数值型截面定义对话框在导入AUTOCAD 的DXF 文件时,只要选择需要的图层中的图形文件便可以方便的建立整体布局模子,然后再对导入的单元赋予单元属性即可完成布局模子的建立.06-定义鸿沟条件MIDAS/Civil 里包含多种鸿沟表示形式.这里先容的比较常常使用的一般支撑、节点弹性支撑、面弹性支撑、刚性毗连等鸿沟条件的定义方法.一般支撑是应用最广的鸿沟条件,选择要施加一般支撑的节点,选择约束自由度方向即完成一般支撑的定义.节点弹性支撑的定义方法同一般支撑,分歧的是在定义约束的自由度方向要输入约束刚度.面弹性支撑不但可以针对板单元来定义弹性支撑条件,而且可以对梁单元、实体单元来定义面弹性支撑.这种支撑条件在摹拟布局与土体的毗连条件时应用比较广.需要输入的参数地基弹性模量,这个可以在地质勘查陈述中查得.图1所示为面弹性支撑定义对话框.对于弹性毗连和刚性毗连涉及的都是两个节点间的毗连情况.对于弹性毗连选择毗连的自由度方向和该方向的刚度参数便可以了,弹性毗连的方向是依照毗连的两个节点间的部分坐标系方向来定义的(如图2)!刚性毗连是强制从属节点的某些自由度从属于主节点(如图3所示).07-定义自重荷载MIDAS/Civil 对布局的自重荷载可以通过程序来自动计算.程序计算自重的依据是资料的容重、截面面积、单元构件长度、自重系数来自动计算布局自重. 图1 面弹性支撑定义输入基床系数 指定主节点,与选择的从属节点建立刚性毗连.在定义自重时,首先要定义自重荷载的荷载工况称号,并定义自重所属的荷载组,然后输入自重系数即可.对于荷载系数,通常在Z 方向输入-1即可,因为通常思索的模子的重力作用方向都是竖直向下,而程序默许的整体坐标系Z 的正方向是竖直向上的.如果自重作用时思索布局的容重与资料定义时的容重分歧,这里自重系数只要输入计算自重时要思索的容重与资料定义的容重之比便可以了.演示例题中以计算自重时混凝土自重按26KN/m 3思索.08-钢束预应力荷载钢束预应力荷载摹拟的是预应力混凝土布局中张拉预应力钢束的作用.在程序中通过三个步调来实现,首先要定义模子中采取的预应力钢束的性质,其次要定义预应力钢筋安插形状,然后对安插到布局中的预应力钢束输入张拉节制应力即可完成钢束预应力荷载的定义.1、钢束特性值定义定义钢束特性值时可以选 择预应力张拉形式、单根预应力钢筋面积、后张法导管直径、松弛系数等与预应力钢筋应力计算参数.如果在分析中不思索预应力损失,那末图1中标示图框的部分内容可以不输入或输入为0,那末钢束预应力因松弛、超张拉、磨擦、锚具变形引起的损失将不予思索,对于预应图1 自重定义对话框 自重系数输入图1 钢束特性值定义力钢筋的其他两项损失:混凝土收缩徐变引起的损失和混凝土弹性压缩引起的损失在施工阶段分析节制中选择定义(图2).2、钢束安插形状操纵例题中参考的预应力钢筋安插形式如图3所示.预应力钢束安插可以通过二维或三维的输入方式来输入,通过输入钢束形状主要节制点坐标和预应力钢筋弯起半径,并输入拔出点坐标即预应力钢筋坐标参考位置坐标即完成钢束安插定义(图4).3、输入钢束张拉节制应力选择要张拉的钢束,输入张拉节制应力(或张拉节制内力),并输入注浆时间,即在哪一个阶段开端思索按换算截面来停止计算.如图5所示.图2 施工阶段分析节制选项图3 钢束安插形状09-温度荷载定义MIDAS/Civil可以思索5种温度荷载的施加方式.这几种分歧的温度荷载分别适用于分歧的温度荷载定义.系统温度适用于整体布局的整体升温或整体降温.节点温度和单元温度适用于对选择节点或单元的整体升、降温作用.温度梯度适用于对梁或板沿截面高度和宽度方向思索温度梯度作用.例如在梁高方向输入温度梯度5度(图2),梁截面实际温度荷载作用如图3所示.梁截面温度荷载适用于对梁截面施加折线形温度荷载.通过输入折线形温度荷载的每一个线性温度作用的截面宽度,作用截面高度及该高度范围内的温度.需要注意的是对于空心截面,温度荷载实际作用宽度一定要扣除空心部分截面宽度影响.截面高度位置的温度值为实际温度值,不是相对于系统温度的相对值.当截面为结合截面或组合截面时,输入每段线性温度荷载时的资料特性应依据截面位置分歧而输入分歧的资料特性(图4).对于布局的初始温度在模子—布局类型中指定,通常指定为0度即可.10-移动荷载定义移动荷载定义分四个步调:1. 定义车道(适用于梁单元)或车道面(适用于板图1 温度荷载类型 图2 温度梯度荷载图3 温度梯度5度时实际温度荷载图4 梁截面温度荷载定义对话框单元);2.定义车辆类型;3.定义移动荷载工况;4.定义移动荷载分析节制——选择移动荷载分析输出选项、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一)、车道及车道面定义移动荷载的施加方法,对于分歧的布局形式有分歧的定义方法.对于梁单元,移动荷载定义采取的是车道加载;对于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采取的是车道面加载.对梁单元这里又分为单梁布局和有横向接洽梁的梁布局,对于单梁布局移动荷载定义采取的是车道单元加载的方式,对于有横向接洽梁的布局移动荷载定义采取的是横向接洽梁加载的方式.对于单梁布局的移动荷载定义在PSC设计里边已经讲过了,这里先容的是有横向接洽梁布局的移动荷载定义以及板单元移动荷载定义.横向接洽梁加载车道定义:在定义车道之前首先要定义横向接洽梁组,选择横向接洽梁,将其定义为一个布局组.车道定义中移动荷载布载方式选择横向接洽梁布载(图1),然后选择车道分配单元、偏心间隔、桥梁跨度后添加即可完成车道的定义.图1 采取横向接洽梁布载时车道定义车道面定义(图2):对于板单元建立的模子停止移动荷载分析时,首先横向接洽梁组定义需要建立车道面.输入车道宽度、车道偏心、桥梁跨度、车道面分配节点后添加即可完成车道面定义.(二)、车辆类型选择无论是梁单元还是板单元在停止移动荷载分析时,定义了车道或车道面后,需要选择车辆类型,车辆类型包含尺度车辆和用户自定义车辆两种定义方式(图3).(三)、移动荷载工况定义定义了车道和车辆荷载后,将车道与车辆荷载接洽起来就是移动荷载定义.在移动荷载子工况中选择车辆类型和相应的车道,对于多个移动荷载子工况在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选择作用方式(组合或单独),对于横向车道折减系数程序会自动思索(图4).(四)移动荷载分析节制在移动荷载分析节制选项中选择移动荷载加载位置、计算内容、桥梁等级、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及计算参数(图5).注意事项总结:1、车道面只能针对板单元定义,否则会提示“影响面数据错误”.2、车道定义中,当为多跨桥梁时,对应下面的车道单元应输入分歧的桥梁跨度.该功能主要为了对分歧跨度的桥梁段赋予分歧的冲击系数.3、移动荷载工况定义中当思索各子荷载工况的组合效果时,组合系数在各子荷载工况定义中的系数中定义.加载位置 计算内容 桥梁等级 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和计算参数 图3 车辆类型选择 道面定义子荷载工况定义 各子荷载工况组合类型 图4 图5 移动荷载分析节制选项4、移动荷载分析节制选项中影响线加载点的数量越多在移动荷载追踪时荷载安插位置越切确;计算内容选项中如果不选择计算应力,那末在后处理中将不会显示由移动荷载引起的布局应力;当冲击系数不按基频来计算时,选择规范类型为其他规范,这里提供了多种常常使用的冲击系数计算方法(图图6 冲击系数计算方法6).11-变截面及变截面组的定义通过对一个简支梁单元截面的定义来演示变截面和变截面组如何定义,及各自的适用范围.变截面是针对某个单元的截面形式;对于一组持续的单元,当截面类型相同、变更形式相同时,可以采取变截面组的功能.定义变截面时,只需在“截面—变截面”里定义即可.定图1 采取相同变截面的一组单元义变截面组时,首先要先针对一组单元定义一个变截面,这个变截面的i端截面形式为这一组单元i端截面形式,这个变截面的j端截面形式采取的这一组单元j端的截面形式,然后将这个变截面赋予给这一组单元形成如图1所示的布局形式,然后再在模子—变截面组中定义变截面组数据,这里包含变截面组称号、变截面组包含的变截面单元、截面高度方向和截面宽度方向的变更形式,然后选择添加,即可将采取相同变截面的一组单元转变成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形成如图2所示的布局形式.定义了变截面组后,如果要检查每一个单元的截面特性,可使用转变变截面组为的变截面的功能,将适用于一组单元的变截面组转变成针对每一个单元的变截面.12-质量数据定义在停止动力分析时要对布局输入布局的质量数据,质量数据在程序里包含三部分内容,自重转化的质量、荷载转化的质量、节点质量数据.其中前两个在布局分析计算比较常常使用.自重引起的质量也就是布局自身的质量只能在“模子—图3变截面组转变成变截面后图2 定义变截面组后的布局形式图1 自重转化为质量定义布局类型—将布局的自重转化为质量”中定义,只要选择转化的方向便可以了.对于二期恒载,程序在停止布局分析的时候都是依照荷载的形式施加的,在停止动力分析时,二期恒载实际上是作为布局的一部分要参与动力分析的,因此需要思索它的质量影响.二期恒载的质量定义需要在“模子—质量—将荷载转化为质量”中来定义(图1).对于节点质量,通常对部分布局思索附加质量时可以将附加质量按节点质量思索来施加(图2),但这种情况其实未几见.对于布局的质量数据可以通过“查询—质量统计表格”来检查详细的分歧质量的定义情况(图3).图3 布局质量数据查询13-PSC截面钢筋定义对于预应力混凝土布局,除了配置预应力钢筋外,还要配置一定数量的普通钢筋.在这里普通钢筋包含以下钢筋内容:纵向普通钢筋、弯起钢筋、腹板竖向预应力钢筋、抗扭钢筋(抗扭箍筋和抗扭纵筋)、抗剪钢筋(图1,图2).演示例题中采取的是T形截面,纵向普通钢筋配置情况是:在马蹄部分配置了两层纵向普通钢筋,在上翼缘配置了一层普通钢筋.对于纵向钢筋输入钢筋配置位置数据后,在PSC截面钢筋输入对话框中会时时显示钢筋的安插情况,可以方便用户检查钢筋输入是否正确.“抗剪钢筋”数据输入中包含纵向弯起钢筋、腹板竖图1 纵向普通钢筋配置筋、抗扭钢筋、抗剪钢筋的配置数据.对以上数据输入需要注意的有以下几点:1)、对于弯起钢筋需要输入的是该截面处弯起钢筋的间距、弯起角度、弯起钢筋面积;2)、对于纵向抗扭钢筋不包含在PSC截面纵向钢筋数据中,而是要在抗扭钢筋中单独定义.在PSC截面纵向钢筋中输入的是仅提供抗弯作用的纵向钢筋数据,同样在抗扭钢筋中定义的箍筋数据也仅用来验算剪扭构件的抗扭和抗剪承载力;3)、在箍筋数据定义中输入的是提高斜截面抗剪承载才能的箍筋数据;4)、对于所有的箍筋数据输入的都是单肢箍筋截面积,程序计算时会按双肢箍筋停止计算.因此对截面能够配图2 其他类型普通钢筋配置置多肢箍筋的情况要先将多肢箍筋面积按双肢箍筋面积停止换算后输入换算后的单肢箍筋面积.配置了纵向普通钢筋后在分析中如果要思索普通钢筋对图3 分析主控数据截面刚度的影响以及对布局承载才能的影响就要在“分析—主控数据”中选择“在计算截面刚度时思索钢筋”.否则程序在计算过程中不思索纵向普通钢筋对截面刚度和布局承载才能的影响.14-节点荷载定义选择要定义节点荷载的节点,针对6个自由度方向输入定义的节点荷载即可.如果针对节点定义了节点部分坐标系,那末定义的节点荷载是在节点部分坐标系下的荷载情况,否则是在整体坐标系的荷载施加情况.15-梁单元荷载定义梁单元荷载包含梁单元均布荷载、梁单元集中荷载、梁单元梯形荷载几种形式(图1所示).定义梁单元荷载时,首先选择梁单元荷载类型,然后选择作用方向,再按荷载作用位置输入作用位置处荷载集度即可完成梁单元荷载的定义.在例题中为大家分别演示了集中荷载、均布荷载、梯形荷载的定义方法,相同类型的梁单元弯矩和扭矩荷载采取相同的定义方法.各种荷载值见表1.表 1 各类梁单元荷载值停止施工阶段分析时一定要定义组信息.组是MIDAS/Civil 一个非常有特色的概念——可以将一些节点和单元定义为一个布局组,以便于建模、修改和输出;将在同一施工阶段同时施加或同时裁撤的鸿沟条件定义为一个鸿沟组;对于在同一施工阶段施加或裁撤的荷载定义为一个荷载组;对于受力性能相同、预应力损失情况一致的钢束定义为一个钢束组.组的定义极大的方便了施工阶段的定义.梁单元集中荷载 梁单元均布荷载 梁单元梯形荷载 相对位置10 位置1荷载集度-1KN -2KN -1KN 相对位置21 1 位置2荷载集度-5KN -2KN -3KN 相对位置3\ \ 位置3荷载集度\ \ -5KN 相对位置4\ \ 1 位置4荷载集度 \ \ -2KN 图1 梁单元荷载类型定义组时,首先要定义组的称号,然后选择该组中包含的节点或单元,将组的称号拖放到模子窗口中,选择适当的内容即可完成对组的定义.对于鸿沟组和荷载组的定义也可以在定义鸿沟条件和定义荷载时实时地选择各鸿沟或各荷载所属的鸿沟组或荷载组情况.例题中给出的是在已经定义过鸿沟条件和荷载条件的模子中通过修改图1 定义布局组称号鸿沟和荷载信息来定义鸿沟组和荷载的情况.实时定义的情况如图2所示.针对某节点或单元定义的鸿沟条件,通过选择鸿沟类型—鸿沟组称号—约束类型,即可完成鸿沟组的定义;对于荷载组,通过选择荷载类型—荷载工况称号—荷载组称号—荷载集度,即可完成荷载组的定义.图2 定义鸿沟时指定鸿沟组需要修改鸿沟组和荷载组时,可以通过修改鸿沟信息和荷载信息来完成.如3图所示为鸿沟组的编辑情况,在鸿沟条件信息表格中通过下拉菜单来选择修改鸿沟组信息. 停止施工阶段分析时,首先要定义组信息,然后便可以定义施工阶段信息了.选择在同一个施工阶段施工的构件定义为一个布局组,并在该施工阶段中激活,将在同一施工阶段裁撤的构件定义为一个布局组,在该施工阶段钝化.鸿沟组和 荷载组的定义同布局组的定义.定义好施工阶段信息后,停止施工阶段分析时,还要选择施工阶段分析节制选项.选择计算分析的施工阶段、思索收缩徐变效果的计算节制选项、成果输出节制等内容.17-支座沉降和支座强制位移 支座沉降和支座强制都是用来分析支座变形对布局影响的,但针对的情况有所分歧,对于已知支座沉降变形值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定义支座强制位移来停止分析;当不确定详细哪一个支座发生沉降,但可以预估沉降值,可以通过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来分析.对于支座强制位移分析,通过定义节点强制位移即可.图3 修改鸿沟组 图4 施工阶段定义选择荷载—节点强制位移,选择发生位移的节点,输入已知的各自由度方向变形值,程序对定义了变形的自由度自动施加约束.对于支座沉降分析,首先要定义能够会发生沉降的支座的沉降值,即支座沉降组定义,然后针对支座沉降组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选择能够发生沉降的最多和最少沉降组个数,由程序自动组合各种能够的沉降工况停止分析,最终给出最晦气沉降下的分析成果.18-施工阶段结合截面定义两种以上资料组成的结合截面,图1 节点强制位移定义图2 支座沉降组定义图3 支座沉降荷载工况定义要停止思索结合效果后的布局分析.特别是包含混凝土的结合截面思索混凝土的收缩和徐变时必须要使用施工阶段结合截面功能.首先采取结合后截面建立布局模子,并定义施工阶段信息,然后才干定义施工阶段结合截面.选择荷载→施工阶段分析数据→施工阶段结合截面功能来定义.本文以钢管混凝土为例(图1),钢管直径1m,钢管壁厚0.1m,钢管采取Q235钢材,外部填充C40混凝土.采取的施工顺序为:架设第一跨钢管→灌注第一跨混凝土→架设第二跨钢管→灌注第二跨混凝土,其中混凝土思索收缩徐变效果.在定义施工阶段结合截面时,首先要选择结合截面开端的施工阶段,对于建模时采取的截面为组合截面或结合截面时,结合形式包含尺度和用户两种方式,当建模时采取的截面为一般截面时,结合方式只有用户这一种方式.本例题中采取的是普通截面,所以结合形式只有用户一种形式,分两次结合,所以位置号输入 2.在施工顺序一栏中输入结合前各截面的资料类型、参与结合阶段、材龄、结合前截面相对于结合后截面位置、结合前截面刚度等数据.这里要注意的是结合前截面的相对位置参考点是结合后截面轮廓的左下角.每一个位置处对应的刚度是结合前的截面刚度,可以数值输入,也可以通过建立结合前截面并在刚度定义中导入结合前截面即可.19-截面特性计算器对于一些特殊截面可以通过程序自带的截面特性计算器功能来计算这些截面的截面特性值,并导入到程序中定义新的截面.对于一般截面通过生成plane 形式截面来计算截面特性,对于薄壁布局采取line 形式生成截面并计算截面特性.例题中分别针对plane 形式截面和line 形式截面分别建立模子计算截面特性值.图1 钢管混凝土截面(单位,mm) 图2 施工阶段结合截面定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