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
- 格式:docx
- 大小:17.42 KB
- 文档页数:5
对小学识字教学方法的几点建议几十年来,小学识字教学研究取得极大成就,但仍有不足之处,识字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几个弊端:局限识字的含义,片面追求识字的速度和数量;汉字学理论的指导性作用发挥不足,有时还得不到正确运用;教学资源利用不足,不重视能力的培养;各种识字教学法各持己见并相互排斥等等。
在小学语文的教学中恰当地运用识字教学方法,不仅可以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还能陶冶学生的审美能力。
但是传统的识字教学的方式使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知识的状态,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培养,识记效率也不高。
在这个问题上,教师运用传统识字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时往往忽视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的道理,教学生识字的同时,应该更注重教给学生识字的方式和方法,从而使学生具备自主识字的能力,相信这样可以大大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更能大大提升学生的素质与能力。
识字教学一直是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的重、难点。
因为,识字是学生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基础,识字量的多少将直接影响到学生阅读、写作与口语交际的水平。
所以说,把好识字关,是打开人类各种文化宝库的钥匙之一,是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重要工具。
识字与写字教学的改革直接决定着阅读和写作教学的改革,而且还直接影响着其它学科的教学。
识字教学的质量直接关系到语文教学的质量,关系到学生掌握语言文字这一工具促进其他各门知识的学习质量。
尽管中国识字教育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在当代也呈现出识字方法百花齐放的良好态势,但中国的识字教育与所属的语文教育乃至更大范围内的中国基础教育一样,仍然存在着许多根本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应如何在语文教学中突破重点、化难为易,如何把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如何有效地开发学生的潜能来积极有效地识字?我认为应该注意以下几点:一、遵循儿童的汉字认知特点来进行识字教学(一)儿童识字遵循由字音、字形至字义的阶段性特征心理语言学的研究表明人们的言语理解就是通过语音信号或语音形式建立语义的过程,因此字音的教学非常重要,有了字音这个基础,儿童就能通过读出一个字的字音而与字义建立起联系。
浅谈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摘要: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识字教学应结合儿童的认知特点和心理发展规律,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教给学生识字方法,拓宽识字途径,使学生在自主识字中提高识字效率,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关键词:低年级;兴趣;识字;教学近年来,扩大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引导学生提前阅读,已成为许多小学语文教师的共识,大家都在开发、利用多种资源,引导学生多途径识字。
低年级学生不解决识字的问题,扫清阅读的障碍,将错过其发展读写能力的黄金时期。
怎样才能让学生更好地识字,实现提前读写,完成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呢?下面谈谈我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一、从学生兴趣入手,让学生在快乐中识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们一旦感兴趣,学什么都快。
于永正老师说过这样一句话:“对于孩子们的学习来说,第一是兴趣,第二是兴趣,第三还是兴趣。
”当孩子们趣味盎然地投入到学习中时,学习就变成了一种特殊的享受,变成了一种精神的需要。
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起步阶段通过多种途径来营造识字教学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不断激发学生去体验识字的乐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乐于识字,主动识字。
(一)引入猜谜,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猜谜语是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在识字活动中通过编字谜、猜字谜,不仅能活跃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这是一种比较有趣的识字方法。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教学一年级上册《画》时学到一首谜语“三人一起去看日出?——春”,出人意料的是学生一改平时无精打采的样子,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很快猜出了字谜,记住了生字。
我恍然大悟:原来在生字的识记中引入谜语,让学生通过猜谜来学习和记忆一些生字,会极大地激起学生的求知欲。
那我们何不多创设一些猜谜游戏呢?于是我就有意识地利用简单的谜语来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我们把猜谜引进识字课堂,学生不仅生字学得津津有味,加深了对生字的印象,而且还锻炼了他们说话的能力,发挥了他们无穷无尽的想象力。
浅谈小学生识字教学识字教学的对象是学龄初期的儿童,他们只有6—7岁。
心理学研究证明,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共同的心理特征是:好动、爱玩,不能长时间专注某一事物,喜欢接触形象的具体的有趣的东西,记忆力比较强,但易记也易忘……即使是那些“神童”,也同样是通过与他们的心理特征相适应的内容和方法而获得知识,产生兴趣的。
曾看到过这样一篇有关美国学校的报道:有一天,上小学二年级的女儿对妈妈说,前些天,老师让全班每个同学在学校的院子里播种一颗种子,这星期种子开始发芽了,而她那颗种子,是所有播种的种子长得最高最壮的!妈妈问她为什么这么运气,她说这是运气在播种前,她仔细观察了地形,看中一块阳光最充足的地方,全天不受任何树木和建筑阴影的遮挡,而且还是学校花园喷水池“射程”之内,能不时得到浇灌。
所以,当幼芽长出来时,证明了她所设想的一切。
然而,学校让孩子播种,目的并非是鼓励他们帮妈妈干活,而是需要学习几个有关植物生长的关键词,如肥料、土壤、胚胎、子叶等颇为高深的词汇。
由于女儿在播种过程中费尽心机,自然对这些词刻骨铭心了。
这是典型的有机识字法,先让孩子有实际经验,然后再帮他们用语言和词汇表达这些经验。
在这过程中,孩子发挥了自己的创造性,在创造的亢奋中,再难的字也能记得住。
这也体现了常春藤的基本原则:即使是吸取“死知识”,如认字等,也要尽可能在能动的创造过程中完成。
这样的教学方法,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新课标在识字方面,实行“认写分开”,提出“会认”、“会写”两种要求。
“多认”,有利于学生尽早、尽快、尽可能多地认字,以便尽早进入阅读阶段。
因此我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掌握多种识字方法,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增强识记效果。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运用了以下几种识字方法:一、“猜”——编字谜识字儿童识字量的积累需要多次重复,强化记忆。
这个过程虽不复杂,但往往枯燥。
在进行一年级识字教学时,我常常根据字的形状或意义编成字谜,让小朋友去猜,去读,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提高识字兴趣。
小学写字教学心得体会小学写字教学心得体会1今年是我第二年教写字课,在教学中增长了一些知识与经验,同时依旧感到自己要完成这一工作还不能得心应手,因此我是边学边教。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工作,为了切实打好学生写字基础,我把这一年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
一、提高对写字教学的认识,端正写字教学工作的态度在本学期写字教学中能够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政策,《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小学写字(修订本)》中提出的要求为教学目标,在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打好写字基础,加强基础知识教学和基本技能技巧的训练,逐步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同时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陶冶情操,培养审美能力;养成认真细心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格。
二、加强示范与指导在教学工作中,我认为写字的示范是很重要的,示范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他们的模仿能力强。
依据这个特点,在写字教学中我注重准确的示范,化难为易。
在指导学生写字时,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的动作,亲眼看到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到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
在示范是与讲解相结合。
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协同作战,更快、更好、更准确地掌握书写要领。
同时讲解边示范,能使讲解得到验证,使示范获得阐释,相得益彰。
在田字格中示范。
这样,一方面便于教师在书写时准确把握笔画的位置、字体的大小,把字写得匀称、美观;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分析记忆字的书写特点。
三、增加情趣,养成良好习惯首先,教学手段重激趣。
托尔斯泰指出:“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兴趣。
”在写字教学中,尤其是在写字课起始阶段要十分重视兴趣的激发。
写好字是我们学习与工作的必要条件。
写字可以修身养性,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学生对写字的重要性认识提高了,决心从头学起,从笔画笔顺学起,写好硬笔字。
这样,学习的主动性也提高了。
小学写字教学心得(15篇)小学写字教学心得11、低年级学生应“多认少写”低年级学生少写一些字。
可以腾出时间多认字,以便尽快的凭借汉字阅读。
同时,低年级学生手指还很稚嫩,少写一些,更有利于学生的正常发育和健康成长。
另外,低年级学生多写还可能影响握笔姿势的正确,影响写字的速度,进而影响识字写字的兴趣。
2、“识”与“写”要分开以前在识字教学中有“四会”的说法,学生每一个字都要会读、会写、会讲、会用。
要作到“四会”同步,其实很难,也没有必要。
学习汉字,贵在运用,第一次见面时认清字形,读准字音,知道大体的意思和用途,有的字还会写,就很不错了。
不必每一个字都要“四会”,以后经常见见面,多用用就会了。
这是被大量实践所证明了的。
3、识字写字要符合“心理”和“字理”识字教学要符合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
识字教学要加强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有些事物和概念已成为学生的心理语汇,他们只是不认识表示这个语汇的符号。
我们应先满足学生的这种学习需求,满足他们生活中表达与交流的需求。
通过识字激发他们对汉字学习、对生活的兴趣,扩大他们的视野,引导他们建立事物、概念与符号之间的联系,发展他们的思维。
学生生活在汉字世界中,他们可能在生活中已认识了好多汉字。
因此,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新鲜感,灵活处理教材,保持学生识字的兴趣。
汉字是表意文字,汉字中蕴涵着丰富的文化,学生对这些都会很有兴趣。
要恰当利用这些因素,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识字教学要符合字理。
要根据汉字的造字规律,解释字的结构,但不应一味地为了好记,不顾字理,乱解汉字。
许多字一目了然,很容易学会,就不必去讲字理,字字究理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要把符合学生心理与符合字理结合起来,探索提高识字效率的新路子。
4、识字教学要综合运用多种识字方法。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教师们创造出了多种多样的识字方法,如集中识字、分散识字、随文识字、韵语识字、转转盘识字、归类识字、注意识字、谜语识字、图画识字、生活识字、游戏识字、环境识字、情境识字、计算机辅助识字等。
识字教学心得体会15篇识字教学心得体会1走进教师岗位短短的几年让我对教育教学有了新的改观和认识。
郭沫若先生曾说:“识字教学是一切探求之第一步。
”学生的学习是从识字开始的。
《20某某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识字教学乃低段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并且实行认写分开。
要求1.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
3.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但是在小学低段的教学中如何让大量的陌生汉字在日常教学中一个一个钻进学生的小脑袋,这是每个一线教师都在探索的问题。
低段识字教学作为识字教学的起始阶段,激发和保护学生识字的愿望,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让学生能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显得尤为重要。
我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谈谈我的几点想法。
一、掌握儿童心理认知特点,培养主动识字愿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教师必须遵循认知发展规律,考虑儿童的特殊兴趣和需要,提出不同的教育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
课标也指出低段要把培养学生识字兴趣和主动识字愿望作为培养目标。
语文教学必须遵循孩子认知的规律。
在实际的教学中,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知特点,采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和主动识字参与度。
1、利用图示,将某些象形汉字图象化。
一年级学生喜欢图画,识字时我利用多媒体,展示这些汉字与图像关系,进而抽象给出这些汉字的正确笔画。
比如,教学日时我出示一轮红日,让学生观察,然后红日逐渐变成日字,这样学生的记忆很自然很轻松的就从图画转换成了汉字。
这种方式,学生喜闻乐见,课堂气氛活跃,学生乐于接受,识字效率很高。
2、将识字主动权交给学生。
低年级学生无意注意优于有意注意,喜欢表现,基于这点,教学中摆正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充分的参与到识字活动中,让他们做学习的小主人。
在教学时会先让学生自由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记,然后跟学生交流你用哪种方法认识了哪个字。
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作者:谢凤琴来源:《祖国》2017年第14期摘要:筆者结合在小学工作的多年经验,谈谈如何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直观形象的方法,来激发学生识字乐趣,目的主要是为了激发小学生对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最终获得识记生字以及独立识字的能力,力求识用结合。
关键词:识字教学有趣识字激发识字感悟识字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之中的识字教学问题一直是教师们研究的重要课题。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要求,识字是学生学习的最基本科目,同时也是学生开阔视野阅读学习的基础,笔者认为识字教学应主要以学生较为熟识的语言为材料,注重多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所接触的生活环境来综合考虑,追求学以致用,将学习和生活相结合。
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的使用才能给学生更多的创造多彩多姿的学习环境,并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愿望。
但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小学生的年龄特征,利用汉字的魅力,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充分调动小学生识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依然需要我们不断的探究和实践。
一、给孩子们创设广阔的识字天地(一)利用学生的成长和经常接触的环境或者情景来识字,比如学生每天都到学校来学习,那么学校的本身就是一个识字的载体,学校的校名、校训、课程表等等都是可以用来利用的,处处有字,处处都能识字,随着时间的积累,学生将会完成无意识到有意识转变,并慢慢将熟悉的环境与字结合起来,已达到学生识字的目的。
(二)借助当前繁多的媒体来学习识字。
随着数字媒体的到来,从学生日常接触到的电视、电脑、街边广告等等多方面来学习识字。
尤其需要提到的是学生们十分感兴趣的动画片也是学习识字的一个重要媒介,如果能将其与识字联系起来,将对学生学习有十分巨大的帮助。
如:给孩子在看动画片时,认识“大耳朵”“西游记”“奥特曼”等,有的家长认为看电视会影响孩子的学习。
其实,我并不这样认为,只要家长把握好时间和度,我们完全可以巧用孩子平时积累的“无意识”知识,帮助语文教学,在无意积累与课本知识之间搭起一座桥梁。
一年级识字和写字教学的几点做法先烈东小学肖冬梅各位老师:新年好!我们教的这一届一年级已是新课标实施的第三届一年级,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需要我们落实和探讨的新教法有很多,这里我就说说自己在低年级的识字、写字教学方面的一些尝试与想法。
人教版教材中识字的编排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随课文识字;二是在语文园地中识字;三是编排了单独的识字课。
其中单独的识字课编排得新颖独特,很有意思。
首先,呈现在课本中的位置别出心裁,八篇单独的识字课分别设置在八个主题单元的最前面,用识字统领一个主题;其次,识字课的形式翻陈出新,分别运用了对对子、三字经、谚语、儿歌、词组串、谜语等,使枯燥的语言形式焕发出新的活力;再次,识字课的内容意蕴深远,一组词就是一幅图,一句话就是一首诗。
这种新的富含张力和活力识字编排方式,隐藏着一种新的识字教学方式,预示着一种识字教学的新趋势。
在传统的识字教学中,每一课的识字量比较少,基本一课时就能学会。
但识字量少却阻碍了学生语言发展的最佳期。
然而在新课标语文教材中,课文数量多了,篇幅也长了,生字量也随之加大,关需要认与写的字比过去要多。
怎样在新课标理念下完成当前的识字任务。
在新课标的第一届一年级识字教学中我们化了很多时间、精力,采用“字谜联想识字法、口诀儿歌生字法、放射比较识字法、形象实际识字法、故事情趣识字法、溯源识字法”等等,求将每一课的生字做到“堂堂清、课课清、人人清”,但学生学得多忘得也多而且忘得非常快。
在拼音与400个生字的夹攻下,不少学生充满了记忆的挫败感。
期末我反思了两点:1、我用了种种识字教学法都只是在课堂上帮学生进行了精彩的短时记忆,一课接一课地赶进度,而忽视了帮学生将生字有计划地循环巩固,这正是长期记忆的大忌。
2、生字的音、形、义我都想兼顾,由于重点没有突出,还是没兼顾好。
第二届教一年级,我根据我们方言地区字音教学这个难点,打破常规的课课学生字的方法。
试着将生字按字音归类集中来学,重点突破。
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几点想法作者:霍俊来源:《课程教育研究·上》2013年第10期【摘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生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要在小学阶段完成3500多个汉字的教学任务,即要让小学生识字,还要让小学生喜欢上识字。
如何培养他们对识字的兴趣与爱好,提高识字教学效率,也是小学语文老师在教学在识字教学中的应当列为工作重点,也是众多小学语文老师研讨的教学话题。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想法【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10-0060-01一、充分认识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重要性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而识字教学是基础中的基础,同时也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识字教学也是语文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识字教学是一件十分枯燥的工作。
提高孩子们识字质量,激发和培养孩子识字兴趣与能力,教给孩子好的识字方法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工作重点和难点。
在《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众所周知,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同时也是提高小学生高阅读能力的基础。
小学生的年龄比较低,让他们在语文识字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有兴趣,还要有爱好,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放任自流,要找到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爱好,调动他们对识字的积极性,让他们在兴趣中学习,再逐步发展到由主动学习变成自主学习。
为今后小学语文的阅读和写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激发兴趣,调动积极性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和源泉。
如果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就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小学语文识字的教学的过程中,兴趣的激发与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识字教学上也要有创新。
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培养创新能力,减轻学生负担,激发学生的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教学,针对小学生天真活泼年龄特征,利用儿童智力发展的最佳时期,把快乐引进课堂,让孩子们通过积极参与,在游戏的享受快乐同时,寓教于乐。
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摘要: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本文结合教学实践就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保持长期的学习热情,探求识字规律,教给学生识字方法,培养学生识字能力,力求知识的融会贯通,学用结合,巩固识字成果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以期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识字习惯、学习习惯、终身学习的能力和审美能力的效果。
关键词:识字教学;方法;兴趣;能力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2-087-02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地位非比寻常,识字是学习语文最基本的要素,是学生进行阅读和写作的基石,对于学生学好语文乃至提高语文素养,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识字也专门分学段提出了具体要求:识字教学与朗读教学是第一学段的重点,是阅读的基础。
教师只有在识字教学上下点功夫,想点办法,扩大学生的识字量,巩固学生的识字成果,才能确保课程标准对学生课外阅读量的要求。
高年级学生与低年级学生相比,虽已初具独立识字能力,但写错别字的现象仍屡见不鲜,识字教学同样不可忽视。
如何让识字教学趣味盎然,且效果显著,的确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要面对的问题。
我个人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各种渠道向学生阐述中华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历史以及汉字在世界上和日常生活中所发挥的独特作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学习生字的热情,使学生一方面要看到识字非常重要,因为它是阅读和作文的基础,还因为汉字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另一方面要看到生活中,认错别字、写错别字,不仅是学习的拦路虎,还会影响人与人之间的正常交往等,并举出实际的例子,例如出示学生喜欢的零食袋子,大街上牌匾的名字,身上穿的衣服的商标等等,使学生明确识字的重要,尽早突破识字关,更早、更顺利地进行阅读,以便能够自由地吸纳有用的信息。
一旦学生明确了识字的重要性,自己便有目的地、主动地、有兴趣地识字,自觉地变“要我学”为“我要学”。
小学语文教学的五点体会作为小学语文老师,要想在教学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必须知道课堂教学要注意的关键是什么,现我将自己在教学中的几点体会总结如下。
1.关于识字教学在识字教学中,我认为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你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学习方法的选择又是至关重要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时灵活地选择教学方法。
例如在字音教学时,我们可以根据偏旁让学生猜猜它的读音,如“消、削、抱、姑、苍”等字,都可以根据它们的偏旁读出它们的读音。
当然了,并不是所有的字都能根据它的偏旁读出正确的字音,像“捎”,偏旁是“肖”,但它读“shāo”,而不是“xiāo”,还有“讨”偏旁是“寸”,但它读“cǎo”,而不读“cǜn”。
但这可以激起学生学习的好奇心,从而加深学生对生字的理解。
在字形教学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歌谣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灭”时,我教学生这样来记:火上盖个盖,一盖火就灭;在教学“料”时,我教学生这样记:今天上集,买米一斗;在教学“思”时,有的学生自己编歌谣:虽有十个口,却有一颗心,心在田下头,偏爱勤思考。
由此可见,只要教给学生正确的识字方法,学生就会以极大的热情参与到其中来。
另外在字义教学中,我发现许多字的字形就代表它的意思,像“捎”和“梢”,虽然都读“shāo”,但“捎”的部首是“扌”,显然与动作有关,“梢”的部首是“木”,当然与树木有关。
于是在教学中,我就让学生自己去比较,去分析,引导他们注意区分同音字、形近字。
2.关于作文教学2.1注重学以致用,结合实际及时指导。
小学生的知识有一定的局限性,教师结合课文和生活实际及时指导很重要。
《十里长街送总理》是一篇饱含深情的文章,我在教完这篇课文后,举行了一次以“我思念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要求学生把自己最思念的亲人(不管是生离的,还是死别的)用几句话描述出来。
同学们踊跃发言,其中有一位女同学这样说:“每逢佳节倍思亲”,是啊,转眼间一年的中秋节又到了,半年前与妈妈分别的情景又浮瑞在我的眼前,记得妈妈要去广东的前一天夜晚,我总跟在跟身旁,她出去我跟着,她睡觉我伴着,而且我还紧紧地捏着她的手,生怕她即将离去。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在教学实践中,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
根据这一特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生字娃娃”或“生字宝宝”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
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
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
二、利用想象来识字在学习生字中运用上想象,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记忆生字。
我国的汉字是一种非常艺术性的创造,它结合了数千年的文化灵魂,很多汉字具有能看字辨义,读字辨形的特点。
因此,引导学生领会这些文化精粹是很有益处的。
认识" 火" 字的时候,与图一齐出示,让学生先想一下,它像什么,然后告诉学生,古人就是把熊熊的烈火用画描绘出来,便成一个" 火" 字。
特别是在区别易混淆生字方面,更要结合想象来进行。
如“乌”和“鸟”的区别,就是鸟字里那一点就是它的眼睛,没有眼睛,看不到东西就" 乌" 黑一片,这样学生从来不会把" 鸟" 和" 乌" 混乱。
还有”喝”和”渴”,喝水要用口来喝,口渴特别渴望的是水。
学习" 专" 字的时候,学生数不清它有几笔,有几个学生说:老师,那中间的竖折折就是一道闪电,一闪而过!这真是好办法。
于是每一个汉字的学习,我都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个字你看出了什么特点,想一想怎样去记,这样既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又发挥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真是一举两得。
三、拆新变熟,以熟记新在第一二册掌握了大部分独体字的基础上,再学习三四册出现的合体字时,就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合体字的教学,如用讲故事识字法、肢解字形识字法、比较识字法、偏旁识字法(形声字识字)、猜谜识字法等方法,不同生字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教。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及效果评价浅谈[内容提要]小学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教学又是阅读的基础,整个小学阶段要求学生的识字总量约为3500个,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大难点和重点,掌握一个好策略,对识字教学效果作出一个正确的评价,从而达到识字教学的预期效果。
对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浅谈几点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策略评价一、激发兴趣,培养识字能力: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
有了兴趣,学生学习就不会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
因此,我们在教学中,也要留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征的话题和教学方法来激发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使他们乐意去学。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我们永远都看到他们天真活泼的面孔,活泼好动、合群、爱结交新朋友。
于是根据这一特点,在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小弟弟”、“小朋友”、“小客人”等词语形容它们,让孩子们有一种亲切感。
因此,他们在识字的过程中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招呼小客人的过程。
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孩子们的留意力,而他们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了起来。
低年级学生最轻易受感情因素的感染。
顺应儿童们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各种有趣活动的场情,也能使学生有爱好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习中去。
二、讲究策略,多种教学识字方法:1、巧用儿歌助学生识字:儿歌以其语言顺畅、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等独特魅力而深受学生们的喜爱。
儿童在初次接触语言文字时,就是以儿歌或三字经等形式而出现的,学生对其较为熟悉、认可。
所以,我们在教小学语文时,恰当的利用好这一教学手段,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
例如,在教学汉语拼音字母时,编了这样一首儿歌:“一根小棍l、l、l,伞把儿朝下t、t、t,伞把儿朝上f、f、f,一个门洞n、n、n,两个门洞m、m、m”通过让学生读唱儿歌,学生不仅记住了字形,而且还搞清楚了形近字母的区别,真可谓一举两得;常见的还有“j、q、x真顽皮,见了鱼(ü)眼就抹去,抹去(ü)鱼眼还读鱼。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1
谈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几点体会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的教学重点,是学生提高阅读能力的
基础。《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小学阶段,学生
要认识3500个汉字,在1—2年级,则要求认识常用汉字1600
—1800个汉字,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交给学生
多样的识字方法,带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乐趣。为了使学生在
轻松愉快的气氛中主动地识字,教师要根据儿童年龄特点,
有意识地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拓宽识字途径,培养识字能
力。那么,如何提高学生识字的速度和质量,如何把枯燥无
味的识字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呢?在实验过程中,我做了一些
尝试,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一、激发学生识字兴趣
兴趣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探求知识的内在动力。有了
兴趣,学习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在教学实践中,
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年龄特点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汉字的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2
兴趣,使之乐意学。
低年级的孩子天真活泼,合群,爱交朋友。根据这一特
点,教学时,可以将生字形象地称为“娃娃”或“小客人”,
让学生有一种亲切感。识字的过程也随之变成了交朋友或是
招呼小客人的过程。亲切自然的称呼自然唤起了学生的注意
力,学习的兴趣也随之调动。低年级学生最容易受感情因素
的感染。顺应儿童的心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巧妙创设
各种有趣的情境,能使学生饶有兴趣地主动投入到汉字的学
习中去。
二、采用多种形式 提高识字教学质量
(一)快乐游戏法
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
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
在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
排队”、 “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
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
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新入学的学生在
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例如:“玩玩字卡”:学生小组协作学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3
习,通过玩字卡认读生字。摆--边摆边读,一人一张,不会
的可请教小组同学;读--在小组长的组织下,学生齐读自己
的字卡,可找出难认字拿在手里或摆在一旁;考--学生互相
考认字卡,自己不会的跟人学,别人不会的想法教;收--学
生在小鸟声中快速收字卡,边收边读。
(二)部件识字法
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我们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
一换”,利用拆分和组合汉字部件的办法,教给学生识字的
本领。此方法对于复合结构的字更为适用。如“青”字的学
习,联系已学过的“晴”减去“日”,就是“青”字。在长
期的学习中,学生就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自主识字。
(三)儿歌识字法
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根据这一字理,以识字为目
标,寄调于学生耳熟能详的优美旋律,把学习的字穿插在歌
词中变成简短、易唱的儿歌,轻松识字。如学习“岸”字时,
唱:“山下有个小工厂,工厂里的工人把活干。”一下子学生
就把这个字记住了。
(四)观察联想法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要指导学生观察
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如果引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4
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汉字字形就会深深扎根于学
生的心中。低年级学生正是形象思维的最佳时期,他们的想
象力非常丰富。在识字教学中,学生们常常能根据每个汉字
的特点,运用讲故事,编口诀等方式识记生字。自主的氛围
使学生的想象力得以激活,思维闪现出创新的火花。如学习
“鲜”字,学生编出了小故事:有一天,小猫动送了一条鱼
给小羊,小羊用这条鱼做汤喝,鱼汤做好后,小羊发现鱼汤
的味道很鲜!
此外,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识字,运用电脑多媒体识字等
种种形式,都可以使识字教学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新奇,
变呆板为活泼,变被动为主动,从而激起学生浓厚的情趣。
三、激励评价 鼓励进取
表现欲是小学生的特点。我们教师应该让孩子充分展示
自己的成功,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们采
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们在
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
比谁上榜次数多。我们还通过争夺“小红星”、争当“识字
大王”、自办“识字报”、举行朗读比赛等种种手段,给学生
百度文库 - 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
5
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使他们在成功中找到了自信,在赏识
中学会了奋发,给识字注入了新的活力。这样激发了每个同
学的上进心。一个学期的写字教学,效果十分明显。学生不
再感到写字是负担,真正感受到写字的乐趣,许多孩子的幼
小的心里已经立下当书法家的愿望。他们的字真正做到“书
写规范、端正、整洁”。看到他们的成绩,心中便又增添了
无穷的力量和信心
总之,老师要注重引导,帮助儿童找到喜欢或合适的识
字方法,努力培养学生识字的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快乐地参与
识字教学,处处从学生主体的实际出发,鼓励学生多多实践,
学生就能获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识字的能力,增强识字
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