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4个自然保护区蝶类多样性与相似性: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34.20 KB
- 文档页数:4
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湖南省和江苏省交界处,是我国著名的淡水湖泊之一,也是鸟类栖息地的天堂。
这里有着丰富的湿地资源和独特的湖泊生态环境,吸引了大量鸟类在此繁衍生息。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部的鸟类名录。
一、鸊鷉目1. 白鹇(Podiceps cristatus)白鹇是一种体态优美的水鸟,体长约40-50厘米,常见于洞庭湖的湖滨和水域之中,以小鱼和软体动物为食,是洞庭湖湖水中的常见鸟类。
二、鹳形目2. 红鹳(Ciconia ciconia)红鹳体型较大,嘴长而直,腿粗壮,通体洁白,翅膀和尾巴黑色,是洞庭湖湿地中的一种重要繁殖鸟类。
三、鹤形目3. 白鹤(Grus leucogeranus)白鹤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也是世界濒危物种之一,在洞庭湖湿地内有一定数量的白鹤栖息地。
4. 大雁(Anser anser)大雁是冬季洞庭湖湿地内的候鸟,常见于湖边、草地和田间,是观鸟者喜爱的鸟类。
五、鸥形目5. 普通鸬鹚(Phalacrocorax carbo)鸬鹚是一种身材修长、颈长嘴尖的水鸟,经常在洞庭湖湿地内觅食。
六、鸠形目6. 绿头鸠(Treron phoenicoptera)绿头鸠是一种体态优雅的中型鸟类,尤其是在洞庭湖湿地周边的树林内,绿头鸠常可见到。
七、隼形目7. 燕隼(Falco rusticolus)燕隼是一种优秀的捕食者,它在洞庭湖湿地内的草原和湖边常可见到,以大型昆虫和小型鸟类为食。
8. 白尾海雕(Haliaeetus leucoryphus)白尾海雕是洞庭湖湿地内的特有鸟类,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喜欢在湖水中觅食,飞翔时极具观赏价值。
以上是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部的一部分鸟类名录,这里拥有优越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鸟类资源,为鸟类研究者和观鸟爱好者提供了绝佳的观测和研究条件。
希望在未来我们能够更加努力地保护这一片美丽的湿地,让这里的鸟类得到更好的生存和繁衍条件。
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鸟类资源丰富,鸟类的多样性和数量使这里成为了鸟类研究者和观鸟爱好者的天堂。
湖南省蝶类新纪录刘素群;向颖;赵欣;张佑祥【摘要】2016年4-10月对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资源进行了遂月调查,共记录到蝴蝶3 611只,隶属5科96属170种.经鉴定其中6种为湖南省新纪录种,分别是红斑翠蛱蝶Euthalia lubentina Cramer、白钩蛱蝶Polygonia c-album Linnaeus、灿烂双尾灰蝶Tajuria luculenta Leech、咖灰蝶Catochrysops strabo Fabricius、婀玛灰蝶Mahathala ariadeva Fruhstorfer和晓徘弄蝶Pedesta xiaoqingae Huang et Zhan.【期刊名称】《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年(卷),期】2017(038)005【总页数】3页(P77-79)【关键词】蝶类;新纪录;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湖南【作者】刘素群;向颖;赵欣;张佑祥【作者单位】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吉首416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蝶类是生物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重要类群,已被视为可监控生态环境质量、生境破碎化程度、外来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的指示性生物类群[1].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9°45′~110°10′E,26°17′~26°35′N)位于湘西南边陲的邵阳市绥宁县境内,地处“八十里大南山”北坡与雪峰山南麓交接处,是“三水”(沅江、巫水、莳竹水)的发源地,总面积12 590 km2.海拔480~1 913 m,境内地形复杂,山高谷深,溪河纵横,植被繁茂,森林覆盖率高达93.5%.区内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年均温15.7 ℃,年均相对湿度86.6%,年均降水量1 421 mm,年均日照时数1 348.9 h,无霜期270 d[2].该区丰富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气候条件为昆虫的生存繁衍创造了优越的生态环境,蝴蝶资源较为丰富.2016年,国家环保部启动了全国范围内“以蝴蝶为监测对象的生物多样性观测与保护项目”,黄桑保护区被遴选为该项目的113个样区之一.在该项目的支持下,笔者按照环保部的统一要求,经过专门培训后于2016年4—10月对黄桑保护区的蝶类资源进行了逐月的样线调查,共记录到蝴蝶3 611只,隶属5科96属170种.根据采集到的标本或照片,查阅相关资料[3-13]对其进行分类鉴定,发现其中6种为湖南省新纪录种,分别是红斑翠蛱蝶Euthalia lubentina Cramer、白钩蛱蝶Polygonia c-album Linnaeus、灿烂双尾灰蝶Tajuria luculenta Leech、咖灰蝶Catochrysops strabo Fabricius、婀玛灰蝶Mahathala ariadeva Fruhstorfer和晓徘弄蝶Pedesta xiaoqingae Huang et Zhan,现将其主要特征及分布情况予以记述.1.1 红斑翠蛱蝶Euthalia lubentina Cramer雌雄异型.雄蝶前翅中室中部及端部各有1个红斑,中室端外有3个白斑,亚外缘有1列白斑,后翅外缘带为墨绿色,亚外缘有6个红斑,外缘和臀角处分别有3个和1个红斑,墨绿带内还有1列黑色圆斑.雌蝶比雄蝶翅大,前翅中域有数个白斑组成宽斜带(图1a).分布:(1)苗溪,海拔408~458 m;(2)大湾塘,海拔422~389 m.标本采集时间:2016/07/17.该种国内还见于海南、广东、云南、广西等地.1.2白钩蛱蝶Polygonia c-album Linnaeus正面翅面橙褐色,前翅中室中部2个黑斑,中室端有1个长方形黑斑,后翅基半部、亚外缘有黑斑和斑带,前后翅外缘有齿状突;后翅反面均有“L”形银色纹(图1b).分布:苗溪,海拔408~458 m.标本采集时间:2016/06/04.该种见于全国的大部分省区.2.1 灿烂双尾灰蝶Tajuria luculenta Leech翅面天蓝色,雄蝶前翅中室上缘至室端向亚缘的端半部为黑色;后翅中室上的前缘淡黑色,臀域灰色,有2个纤细的尾状突,翅反面青白色.雌蝶翅面黑色带在2a室向翅缘弯折,后翅外缘有1列小黑点,翅反面似雄蝶(图1c).分布:红军路,海拔550~506 m.标本采集时间:2016/07/18.本种还见于湖北省.2.2 咖灰蝶Catochrysops strabo Fabricius雄蝶正面灰紫蓝色,雌蝶前翅前缘和外缘有褐色区.反面后翅近前缘有2个清晰的黑色斑点,臀角有上覆橙黄色块的黑斑(图1d).分布:苗溪,海拔408~458 m.标本采集时间:2016/09/02.本种还见于我国的广东、云南、广西和台湾等地.2.3 婀玛灰蝶Mahathala ariadeva Fruhstorfer前翅外缘呈波纹状,翅背面有大面积的暗蓝色斑块,后翅前缘内凹,尾突末端膨大.雄性外生殖器骨环内面中部具显著的侧脊,抱器末端中部凹入深(图1e).分布:大湾塘,海拔422~389 m.标本采集时间:2016/08/10.本种还见于我国的海南和广西.3.1 晓徘弄蝶Pedesta xiaoqingae Huang et Zhan触角棒部上下方均呈浅黑色,不具黄色环,端突浅红色,顶端黑色.前翅正面暗褐色,2a室与cu2室的基部与前缘区有赭色毛,斑白色.后翅正面无斑纹,反面散布浅黄色鳞(图1f).分布:苗溪,海拔408~458 m.标本采集时间:2016/06/04.本种还见于我国的广东省.致谢:特别感谢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刘志霄教授及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理事、广州市少年宫陈锡昌老师的悉心指导和帮助.【相关文献】[1] 毛王选,王洪建.甘肃省蝶类新记录[J].甘肃农业大学学报,2015,50(6):99-103.[2] 周电,周建军,喻勋林.湖南黄桑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珍稀植物资源调查[J].湖南林业科技,2015,42(1):64-69.[3] 周尧.中国蝶类志(上、下册)[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1994.[4] 周尧.蝴蝶分类与鉴定[M].郑州:河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5] 袁峰,袁向群,薛国喜.中国动物志·昆虫纲( 第五十五卷)鳞翅目·弄蝶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5.[6] 武春生.中国动物志·昆虫纲( 第二十五卷)鳞翅目·凤蝶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7] 武春生.中国动物志·昆虫纲( 第五十二卷)鳞翅目·粉蝶科[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8] 王敏,范骁凌.中国灰蝶志[M].郑州:河南科技出版社,2002.[9] 张佑祥,阎中军,刘志霄.湖南小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及其区系特征[J].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33(8):74-79.[10] 唐卷云,唐碧晴,孙虹,等.云山国家森林公园蝶类昆虫多样性分析[J].湖南林业科技,2014,41(5):25-28.[11] 丁非同,李密,周方杰,等.湖南省蝶类名录[M].华中昆虫研究(第6卷):2010-08-20.[12] 武春生,徐堉峰.中国蝴蝶图鉴[M].福州:海峡书局,2017.[13] 张巍巍,李元胜.中国昆虫生态大图鉴[M].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1.。
(名师选题)部编版初中生物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高频考点知识梳理单选题1、古诗词中有许多描写植物的语句,下列诗句中描写的植物属于被子植物的是()A.箭茁脆干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C.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答案:D分析:1 、苔藓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无根,只有茎叶的分化,茎叶内无输导组织,植株矮小。
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2 、蕨类植物生活在阴湿处,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不能产生种子,用孢子繁殖后代,属于孢子植物。
3 、种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等的类群,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能够在光照强、干旱环境中生存,生殖摆脱了水的限制。
A.箭茁脆干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蕨芽二字表明这句古诗描写的是蕨类植物。
A不符合题意。
B.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苍苔”就是苔藓植物,B不符合题意。
C.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劲松”就是松树,松树属于裸子植物,C不符合题意。
D.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梨花是被子植物,会开花结果,D符合题意。
故选D。
2、2021年10月1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在昆明举行的《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并宣布中国将率先出资15亿元,成立昆明生物多样性基金,支持发展中国家生物多样性保护事业。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叙述正确的是()A.将珍稀濒危动物迁到濒危动物繁育中心,会改变濒危动物原有的生活环境,不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B.生物多样性与维持生物圈稳定无关C.任意引进外来物种能增加生物多样性D.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答案:D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一是就地保护,二是迁地保护,三是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科学研究,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和政策,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宣传和教育。
A.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之外,人们还把濒危物种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A不符合题意。
露水河地区昆虫种类多样性研究Studies on Species Diversity of Insects in the region ofLuShuihe刘伟,邹宇亭,刘明双,岳艳,吴章艳,王万富,唐燕摘要:以长白山露水河地区为研究对象,在红松王、五道江口、老红松王等地方,采用扫网法对露水河地区的昆虫进行采集,研究了该区内的昆虫生物种类多样性。
采集时间为七月三号至七月十六号,平均气温在二十五摄氏度左右,其中在阴晴雨天均有采集。
在采集的标本中,双翅目和同翅目数量最多,其次为膜翅目、缨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等。
关键词:露水河,昆虫,多样性昆虫是世界上种类和数量最多,分布最广的动物,与人类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
因此.开展昆虫多样性的研究,明确其种类、分布与寄主范围,对认识与保护昆虫多样性,促进农林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此次研究就是关于长白山地区露水河一带的昆虫种类多样性展开的调查讨论,对该地区的未来害虫防治可能有一定的意义。
1.材料和方法1.1 样地设置在露水河地区进行昆虫采集,采集样地如表1表1 样地选取样地序号样地名称1 老红松王2 红松王3 五道江口4 参地道旁5 红松林路边1.2 方法采集昆虫过程中,采用扫网法对昆虫进行捕捉,在树林和路边的草丛、枝叶中搜集,再用毒瓶将飞行类昆虫处理收集。
2.结果与讨论2.1总体概况经过采集、处理、分类以及查找验证,得出各个目昆虫的数据如下(表2)所示。
表2 露水河地区昆虫各目的科、种数量目名科数种数个数直翅目7 ---- 183膜翅目8 11 557双翅目7 12 252脉翅目 1 1 42蜻蜓目 3 3 42鳞翅目7 88 1723同翅目 2 2 123长翅目 1 1 126半翅目 5 18 622鞘翅目13 13 1112缨翅目 1 1 4革翅目 1 1 36总计56 ---- 4822由表中数据可知,共采集12个目,总数达4822。
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粉昆虫多样性及其行为学观察刘嘉欣1 孙伊彤1 张一博1 贺思雨1 罗志文1, 2(1 佳木斯大学生物与农业学院,佳木斯 154007;2 佳木斯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佳木斯 154007)摘要:通过研究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传粉昆虫的群落组成,明确传粉昆虫生物多样性变化情况,以促进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生态环境监测。
通过样地调查法、定点植株观察法、样线法等对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传粉昆虫多样性进行采样调查,明确了传粉昆虫种类与分布特点,对4种不同生境生态学指标进行分析,对部分优势传粉昆虫的生物学特性、传粉行为进行观察。
此次研究共采集观察到传粉昆虫1511只,隶属于6目22科44属51种,其中鳞翅目最多,占总数的31%,其次是双翅目29%,膜翅目19%,鞘翅目15%,半翅目4%,而蜻蜓目最少,为2%。
据调查结果确定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优势传粉昆虫7种。
对比灌木区、乔木区、路边和草甸区内传粉昆虫生态学指数,物种多样性指数(H′)和优势度指数(D)最高的是灌木区,均匀度指数(J)最高的是路边。
本研究可为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传粉昆虫多样性保护、昆虫资源利用提供基础研究数据。
关键词:传粉昆虫;物种多样性;优势种;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Pollinator diversity and its behavioral observation in Naolihe NationalNature ReserveLiu Jiaxin1, Sun Yitong1, Zhang Yibo1, He Siyu1, Luo Zhiwen1, 2(1 College of Biology and Agriculture,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7, China;2 Institute of Applied Entomology, Jiamusi University, Jiamusi 154007, China)Abstract: To study the community composition of pollinators in the Naoli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and to clarify the changes of pollinator biodiversity in order to promote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monitoring in the Naoli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The pollinator diversity in the Naoli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as investigated by sample plot survey method, fixed plant observation method and sample line method, which clarified the pollinator species and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alyzed the ecological indicators of four different habitats, and observed the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ollination behavior of some dominant pollinators. A total of 1511 pollinating insects were collected and observed, belonging to 6 orders, 22 families, 44 genera and 51 species, among which Lepidoptera were the most numerous, accounting for 31% of the total, followed by Diptera 29%, Hymenoptera 19%, Coleoptera 15%, Hemiptera 4%, and Dragonfl ies the least, at 2%.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seven species of pollinators were found to be dominant in the Naoli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omparing the ecological indices of pollinators in the shrub, tree, roadside and meadow areas, the highest species diversity index (H′) and dominance index (D) were found in the shrub area, and the highest evenness index (J) was found in the roadside. This study can provide basic research data for pollinator diversity conservation and insect resource utilization in Naoli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Key words: pollinators; species diversity; dominant species; Naolihe National Nature Reserve基金项目:黑龙江省自然基金(C2016054);黑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02210222112)作者简介:刘嘉欣(2001-),女,动植物检疫专业本科生,从事昆虫学研究通讯作者:罗志文(1975-),教授,从事昆虫与寄主植物学研究中国蜂业传粉昆虫是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的种群动态变化和种类组成可以快速、有效地反映自然保护区内生态环境的状况[1]。
蝴蝶随海拔变化分布特征摘要:本研究立足于穿过小龙门林场的国道,分析国道生境上的蝴蝶类群随海拔变化的分布特征。
1.蝴蝶数量在750—1250米随海拔升高呈单峰增加趋势;2.优势种为蛱蝶,粉蝶和灰蝶次之,弄蝶、凤蝶和喙蝶只在特定海拔发现;3.各个海拔段间均匀性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差异较小,优势度指数在750米时有较大突出,只要是因为凤蝶的影响。
关键词:蝴蝶海拔特征指数小龙门林场(40°00′—40°02′N , 115°26′—115°30′E) 距北京市区114 km , 地处太行山脉北段, 海拔1 000 —1 763 m ,面积70514 hm2 , 属于温带季风气候, 年均温418 ℃, 年均降水量约500 —700 mm。
主要植被为次生落叶阔叶林和人工针叶林, 阔叶林的主要树种有山杨( Populus davidiana) 、青杨( P. cathayana) 、绢柳( Salix viminalis ) 、黄花柳( S . caprea) 、核桃楸( J uglans mandshurica ) 、白桦( Betula platyphyl2la) 、棘皮桦( B .dahurica ) 、蒙古栎( Quercusmongolica) 和元宝槭(Acer truncatum) 等, 针叶林的主要树种有华北落叶松( Larix principis2rup2prechtii ) 、日本落叶松( L . kaempferi ) 和油松( Pi2nus tabulaeformis ) 等。
林场内动植物资源丰富,生物多样性稳定。
小龙门林场内的蝴蝶资源十分丰富。
因为蝴蝶类群在生物多样性中的特殊性及其在环境评价和监测中的指标性作用,各地区针对蝴蝶的研究很多。
研究小龙门林场的蝴蝶随海拔分布特征有利于对林场中蝴蝶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也可以预测公路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1样地概况和研究方法1.1样地概况本研究着重蝴蝶随海拔变化的分布特征,所以变化因子只能是海拔,尽量减少生境差异性。
湖南乌云界蝴蝶物种多样性及区系特点研究李密;周红春;谭济才;刘国华【摘要】2008-2010年,采用路线法对湖南省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为期近3年的调查,共记录蝴蝶147种,隶属于10科94属.蛱蝶科Nymphalidae Swainson,1827种类最多,弄蝶科Hesperiidae La-treille,1809的多样性指数最大.凤蝶属Papilio Linnaeus,1758对属多样性指数贡献值相对较大.记录国家保护种4种(宽尾凤蝶Agehana elwesi、中华虎风蝶Lehdorfia chinensis、箭环蝶Stichophthalma howqua、大伞弄蝶Bibasis mirac-ulata),其中中华虎凤蝶属于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湖南省新纪录种3种(金斑剑凤蝶Pazala alebion、报喜斑粉蝶Delias pasithoe和泰环蛱蝶Neptis thestias);宽边黄粉蝶Eurema hecabe采集数量最多(69头),是该保护区优势种群.蝶类昆虫区系主要以东洋成分为主,兼有古北和广布成分.【期刊名称】《四川动物》【年(卷),期】2011(030)006【总页数】7页(P897-902,915)【关键词】蝴蝶;物种多样性;保护种;区系;湖南乌云界【作者】李密;周红春;谭济才;刘国华【作者单位】湖南省林业科学院,长沙410004;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湖南衡阳珠晖区农业局,湖南衡阳421000;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长沙410128;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南桃源4157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Q958蝶类是生物资源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生物多样性研究与保护的重要类群,也是已经被公认的一种可以监控环境系统、生境破碎和丧失、外来物种入侵和气候变化的指示物种(Kumar et al.,2009)。
我国主要地理区域蝴蝶多样性的研究性学习
中国是世界上蝴蝶物种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在中国不同地理区域分布着众多的蝴蝶种类。
各地区蝴蝶多样性的研究对于理解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野生动物和生态系统的平衡至关重要。
以下是我国主要地理区域蝴蝶多样性的研究学习:
1. 华北地区:
华北地区是我国蝴蝶物种分布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研究表明该地区有400多种蝴蝶。
常见蝴蝶种类有黄粉蝶、斑粉蝶、散粉蝶等。
2. 华东地区:
华东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也是中国重要的蝴蝶分布地区之一。
该地区的蝴蝶种类较多,有约500多种,例如鳳蝶、刺蛾蝶、瓢虫蝶等。
3. 华南地区:
华南地区地形多变,气候湿润,自然环境复杂,是我国最具生物多样性的地区之一。
研究表明,该地区有约800多种蝴蝶,包括大小环蝶、雾蝶、翠袖蝶等。
4. 西南地区:
西南地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蝴蝶种类也很多样。
该地区约有1200多种蝴蝶,如草蛉蝶、珍珠蛱蝶、姬蛱蝶等。
5. 西北地区:
西北地区气候干燥,地形复杂,生态环境少受人类活动干扰。
研究表明该地区的蝴蝶物种比较少,有约250多种,如独角仙、喜马拉雅灰蝶、普通粉蝶等。
以上是我国主要地理区域蝴蝶多样性的研究学习,了解各地区蝴蝶物种的分布情况可以更好地保护本地区的生物多样性,维护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
中国蝴蝶的研究现状及发展前景作者:高静静周雪松李育武徐峰来源:《绿色科技》2017年第04期摘要:阐述了当今国内外蝴蝶的研究现状,并进一步从研究不同种类蝴蝶的生态幅;蝴蝶与寄主植物、天敌之间的化学通讯和信息、传导方式;建立长期大尺度蝴蝶监测系统;蝴蝶的生理结构与行为特征等方面展望了中国蝴蝶研究的发展前景,以期为蝴蝶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提供借鉴。
关键词:蝴蝶;研究现状;发展前景1 蝴蝶研究的国内发展现状在分类学上,蝴蝶属于昆虫纲(Insecta)鳞翅目(Lepidoptera)锤角亚目(Rhopalocera)的昆虫。
全世界蝴蝶约20000余种,已记载中国蝴蝶12科、33亚科、434属、2153种[1]。
中国被公认为是世界上蝴蝶资源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但相应的科学研究起步甚晚,对蝴蝶开展积极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
周尧最早开始了对陕西蝶类的研究,撰写的《陕西经济昆虫图志:鳞翅目.蝶类》图示了陕西蝶类11科180余种[2,3]。
随后的几十年里,中国学者对蝴蝶做了大量的野外研究,侧重于分类研究,蝴蝶的地方志与地方名录的编撰是我国蝴蝶分类研究的基础[4~7]。
周尧记录中国蝴蝶369属,1222种,1851亚种,系统编排了中国蝴蝶分类系统[8]。
此后,国内积极开展蝴蝶分类研究,顾茂彬和陈佩珍记录海南岛蝴蝶11科609种[9]。
王直诚记载中国东北蝴蝶11科340种[10]。
黄人鑫等共收录中国新疆蝴蝶7科254种[11]。
武春生总结了我国现阶段的凤蝶研究成果,增新种三叉麝凤蝶(Byasa trifurca)[12]。
黄邦侃记载福建蝴蝶11科529种,其中发表新种周氏青凤蝶(Graphium choui),新记录种3种[13]。
王敏和范骁凌共记载中国灰蝶科蝴蝶146属515种[14],比《中国蝶类志》已记录灰蝶增加42属280种。
武春生共记载中国粉蝶科蝴蝶3亚科24属154种[15],比《中国蝶类志》已记录粉蝶增加1属49种。
湖湘C13教育联盟·2023年12月初中教学质量抽检生物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8页,31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6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如图是生活在清澈溪流中的两种动物。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水螅体表具有刺细胞,在触手处尤其多,是捕食、攻击和防御的利器B.涡虫的身体呈两侧对称,能够感知外界刺激,使身体能定向运动C.水螅和涡虫的共同特征是有口无肛门D.血吸虫和涡虫都属于扁形动物,寄生在人和动物体内2.线虫是一种肉眼看不见的线型蠕虫,是农作物的第二大虫害,也被称为作物“癌症”,经研究发现食用菌中有一类微生物可以“吃”线虫。
对此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该线虫属于无脊椎动物B.该线虫与蛔虫、钩虫、绦虫都属于线形动物C.大多数线形动物营寄生生活D.该食用菌属于真菌类3.2023年10月,武夷山国家公园(江西片区)正式发布黄岗山区域发现的蝶类新物种——黄岗山白灰蝶。
如右图所示,下列动物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是4.陆生动物一般具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结构,适应干燥环境。
下列不属于该类型结构的是A.蛔虫的角质层B.鸵鸟的卵壳C.蝗虫的外骨骼D.蜥蜴的角质鳞片5.在长期进化过程中,生物形成与生活环境和生理功能相适应的形态结构特征。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鲫鱼的鳃丝呈鲜红色,密布毛细血管,适于在水中呼吸B.蚯蚓的体壁可以分泌黏液,使体表保持湿润,有利于进行气体交换C.蜥蜴具有发达的肺,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D.家鸽具有发达的气囊,在飞行时可增加气体交换的面积6.安徽大学课题组于大别山区采集到姬蛙属物种数只,经研究发现,它们是安徽新物种,并将其命名为“大别山姬蛙”。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
李晓东;王裕文
【期刊名称】《河南科学》
【年(卷),期】1992(10)4
【摘要】根据1990—1992年的调查,本文记载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蝶类116种(亚种),隶属于11科88属,其中60属78种为湖北省新记录,中华褐凤蝶(Sinonitis thaidina Bsdv.)和中华虎凤蝶(Luehdorfia chinensis Leech)为国家二级保护蝶类。
【总页数】8页(P376-383)
【作者】李晓东;王裕文
【作者单位】不详;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69.438.1
【相关文献】
1.陕西省平河梁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及区系研究 [J], 苑彩霞;刘长海;徐世才;赵盈利
2.黑里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及区系研究 [J], 郭成;袁树先;白桂芬;李冰;刘冰;曹进宝
3.扎龙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J], 王岩;杨舒涵;王佳宁;左玉昊;冯铭铭;纪艳
4.扎龙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及多样性分析 [J], 王岩;杨舒涵;王佳宁;左玉昊;冯
铭铭;纪艳
5.湖南省桑植县及天平山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调查 [J], 熊恩国;朱开林;游兰韶;王永江;傅鹏;顾仁;肖治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押非选择题生物与环境考向预测考情统计(2023年)核心考点考向01生物与环境1.(2023·河北·高考真题)天鹅洲长江故道现为长江江豚自然保护区,是可人为调控的半封闭水域,丰水期能通过闸口将长江干流江水引入。
2017年,评估认为该水域最多可保障89头长江江豚健康、稳定地生存。
当年该水域开始禁渔。
2019-2021年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及各类型鱼类的一、种群数量的变化及影响因素1.种群的“J”形增长和“S”形增长(1)种群的“J”形增长生物量调查结果如图、表所示。
2021年该水域长江江豚种群数量为101头,但其平均体重明显低于正常水平。
调查时间生物量(kg·hm-2)小型鱼类大中型鱼类2019年30.430.82020 年22.847.92021年 5.8547.6回答下列问题:(1)该群落中分层分布的各种水生生物形成一定的结构。
鲢、鳙等大中型鱼类与短颌鲚等小型鱼类利用相同的食物资源,存在重叠,表现为关系。
蒙古鲌等大中型鱼类通过使小型鱼类生物量降低,导致长江江豚食物资源减少。
(2)在此生态系统中,长江江豚占据个营养级,其能量根本上来自于该食物网中的。
(3)为实现对长江江豚的良好保护,可采取以下措施:其一,据表分析,从该水域适度去除,使能量更多流向长江江豚;其二,在丰水期打开闸口,使长江江豚饵料鱼类从干流天鹅洲长江故道,增加长江江豚食物资源。
以上措施可提高该水域对长江江豚的。
2.(2023·重庆·高考真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有研究发现,在某滨海湿地,互花米草入侵5年后,导致耐高盐的碱蓬大面积萎缩而芦苇扩张,这种变化的关键驱提醒①a段——λ>1且恒定,种群数量呈“J”形增长。
②b段——λ尽管下降,但仍大于1,此段种群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数量一直增长。
③c段——λ=1,种群数量维持相对稳定。
④d段——λ<1,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⑤e段——虽然λ呈上升趋势,但仍未达到1,故种群数量逐年下降。
湖南省蝶类资源地理区划分析丁艮凤;刘洋;曾爱平;游兰韶【摘要】通过对湖南省蝶类的系统调查,查明了湖南省蝶类共有433种,根据其在湖南省各地(市)的分布,编成"0,1"分布数据表,然后进行聚类分析.根据聚类结果,参考地理、气候、林业及农业植物分布情况,把湖南省蝶类分成3个区:湘北、湘中东滨湖盆地丘陵区,湘南山地丘陵区,湘西山区,分别叙述了各区的特点,并提出了蝶类资源的保护利用措施.【期刊名称】《天津农业科学》【年(卷),期】2011(017)002【总页数】4页(P50-53)【关键词】地理区划;分布;蝶类资源;湖南省【作者】丁艮凤;刘洋;曾爱平;游兰韶【作者单位】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湖南农业大学生物安全科学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12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438.1由于地理环境的变化,生物多样性表现在分布规律的变化、适应性的差异和物种组成的变迁等方面,了解生物的地理分布规律和区域性发生规律,有利于人类对生物的利用和管理。
资源昆虫地理区划是农业自然区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资源昆虫开发利用,可按地区特点制定技术措施,从而提高效果和效益[1]。
笔者经过系统研究、鉴定并整理湖南省蝶类资源,提出湖南省蝶类地理区划,为保护利用蝶类资源奠定了基础。
湖南省境内东南西三面环山,幕阜山、罗霄山绵亘于东,五岭山脉屏障于南,西系武陵山脉东北端,有壶瓶山(海拔2 098.7 m)及天平山(海拔1 890.4 m)等自然保护区,形成西、南、东三面地势高,向中部和东北部倾斜的盆地状态[1]。
基于20世纪后叶《湖南蝶类志》的编研及对湖南省自然保护区蝶类资源的开发,笔者就湖南省蝴蝶种类做了全面的调研分析。
在此基础上,研究不同地理条件下蝶类的物种多样性及区划的特点。
蝴蝶资源的现状与利用保护研究摘要:蝴蝶是自然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是一类在科学文化、经济、艺术、医药等诸多方面均具重要价值的昆虫资源,有巨大的美学、经济和生态价值。
被喻为“会飞的鲜花”“大自然的舞姬”,它是大自然的艺术作品。
但是由于生态环境的破坏和市场利益的驱动,蝴蝶的种群数量正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威胁。
本文简述了蝴蝶资源的概况,蝴蝶面临的威胁,以及开发利用和保护的方法。
关键词:蝴蝶资源;威胁;利用与保护The butterfly resources research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use ofprotectionAbstract:The butterfly is part of the natural ecological system,Is a kind of the science and culture, economy, art, medicine and so on many aspects all has the important value of insect resources,there is a huge aesthetic, economic and ecological value.Was known as the "flying flowers", "nature's dancer", it is one of nature's art.But because of the destruc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market benefit drive,butterfly species are threatened by more and more serious.The article briefly describes the overview of butterfly resources,the threats facing the butterfly,and the method of utilization and protection.Keywords:Butterfly resources;Threats;Use and protection蝴蝶生物多样性资源有着重要的美学价值和经济价值,还具有很高的生态价值,对人类和大自然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随着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生态环境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导致生物栖息地退化和碎片化问题越来越突出,大气、土壤及水体污染日益加剧,这都对生物多样性带来了灾难性影响,蝴蝶生物多样性遭到严重威胁,保护蝴蝶资源势在必行。
镜泊湖公园台地不同生境蝶类多样性与相似度徐昊;王魁源;王悦;栾雪;许龙;李佳琳;罗志文【摘要】镜泊湖公园北侧区域有大片台地环境,其植物种类较为丰富.在2年内对台地不同环境中的蝶类及其寄主植物进行多样性调查,共采集和观察到蝶类56属84种共950只.通过调查掌握了镜泊湖公园台地环境中不同蝶类的数量和相似度分布,同时分析了蝶类与寄主植物之间的相互关系.【期刊名称】《中国林副特产》【年(卷),期】2016(000)006【总页数】4页(P78-80,82)【关键词】蝶类多样性;相似度分析;台地环境;镜泊湖公园【作者】徐昊;王魁源;王悦;栾雪;许龙;李佳琳;罗志文【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154007;佳木斯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佳木斯大学应用昆虫研究所,黑龙江佳木斯 15400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Q969.438镜泊湖世界地质公园(简称为镜泊湖公园)周边遍布众多的台地环境类型,在公园北侧及镜泊峡谷周边生长着大量的野生植物,不同的植物为蝶类提供了食源,蝶类也为多种野生花卉从事着传粉活动。
蝶类对自然生态环境具有较好的指示作用,可以有效反映出所处环境的自然原始状态,蝶类通常会选择某一种或几种植物作为其寄主植物,蝶类的多样性和均匀度等指标可以监测指示出自然环境中植被的保护状况。
作者于2016年7月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镜泊湖公园台地中的蝶类进行了采样调查,参考2014年及2015年的调查数据进行对比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