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409.00 KB
  • 文档页数:10

下载文档原格式

  / 1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2013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1

2

3

4

5

6

2013年十大省市高考作文大评点

1,江苏卷《探险者与蝴蝶》:

题目具有挑战性,切入角度较多,材料作文一方面有利于学生的发挥,另一方面审题难度大,学生极有可能跑题。

从材料看,必须抓住三个要点,探险者、蝴蝶、蜡烛。探险者是人类的象征,探险是人的本性,但不管探险者如何小心,总会给自然带来影响,也可能是伤害。

这里可以就人与自然关系展开论述,从生态伦理角度剖析人与自然的关系;也可以就人与人之间关系展开论述,探险者是动作的施行者,我们的行为可能一不留神就给对方造成了伤害,更不能打着爱的旗号来伤害对方。蝴蝶相对于探险者而言是弱小的,蝴蝶有它自己的生存空间,它对于外界的进入,可以采取多种应对措施,前进与后退、维持现状等,这也给人类带来启示,我们如何面对外来的变化,是否像蝴蝶一样采取后退行为,在新的挑战如灾害、气候、疾病等面前,我们该如何应对, 蜡烛对于人类而言,是光明的象征,但对于居住在山洞中的蝴蝶而言,则具有某种危险性;蜡烛是探险者遗留在未知世界的残留物,客观上改变了那里的生态环境。

题目是“探险者与蝴蝶”,核心是主客之间的交流,作为强势群体的探险者要尽可能尊重蝴蝶,尊重未知世界,对自然要有敬畏之心。否则,我们极有可能因为我们的无知破坏了自然的生态,尽管这种破坏是无意识的。

2,广东卷:富翁捐助三个贫困家庭。

材料相对简单,有明确的指向,即三个家庭对待富翁捐助的态度,易于学生把握。这里主要涉及到两个方面的问题:一,如何做慈善。二,如何对待别人的慈善捐助。就富翁而言,白手起家,靠自己辛勤劳动致富,为人慷慨,已属难能可贵;他有爱心回报社会,是值得称颂的善行。但是,捐赠者的姿态很重要,捐赠要考虑到接受者态度,尊重接受者的人格尊严,而不是摆阔,高人一等;捐助与被捐助者,人格是平等的。就接受者而言,对待富人的捐赠,应该有正常的心态,要有感恩之心;同时也要贫而有志,不能过分依赖捐赠,自身要自强不息;而拒绝别人的善意,也是不理智的行为。此材料有利于学生写出自己的看法,相对而言,跑题的可能性较小。

3,上海卷《更重要的事》:

材料涉及两个关节点:一是自己认为的重要事情;二是世界上更重要的事情。什么是重要的事情,因人而异,每个人的价值观念不尽相同;但是大家在一起,就是个集体,公共的事情更为重要。这里涉及到个人的价值标准与社会的价值标准之间的关系问题。也就是说,我们不能只顾低着头干活,还要抬着头干活,将自己的事情与大众的事情相结合。同时,材料提示我们,价值观是多元和变化的,执着自己的事情固然可以一时春风得意,但是可能因失去更为重要的事情而哀伤,如事业重要,陪家人也重要等。

4,全国卷《经验与勇气》

材料暗示,丰富的经验固然重要,但是敢于争先、勇于开拓的勇气更重要。艺高才能胆大,艺高而保守,可能丧失机会。也就是说,经验固然重要,开拓精神、冒险精神、敢为天下先的勇气更难能可贵。题目的论点还是很清晰的,考生只要将二者之间关系论述清楚就可以了。

7

5,江西卷:《学生有三怕》

材料是一个转折句,“但是”后面才是核心。也就是说,尽管学生有三怕:怕奥数、怕英语、怕周树人,但是依旧有不少学生喜欢奥数、英语。这启示考生,尽管喜欢奥数的学生很少,哪怕是千分之一,但是我们依旧要尊重这千分之一的同学的选择。也就是说,教育要因材施教,不能千篇一律。材料涉及到教育问题,考生应该有话可说。这不仅有助于认识奥数、奥英,而且也有利于学生反思教育方式问题。“三怕周树人”,周树人本不可怕,但是因为我们僵化的教学模式,陈旧的思维观念,反而使“周树人”让孩子们害怕了。让孩子直观作品,自由学习,让作品激发孩子们的精神发育才是明智的选择。

6,湖北卷:《上善若水任方圆》

材料的核心句是“方圆之间,各得其妙”,人生要随地赋形,适应各种环境。面对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顺势而为,而不是固执一见,逆势而上。论点很明确,便于学生把握。

7,湖南卷:《走过》

材料是二选一。材料一是说人要用爱心,要传递正能量;材料二是说亲情更重要。该题由此可以考虑“走过”时要留意什么,“走过”了要留下点什么, 无论是对别人的关心,还是父子的亲情,“走过”之后,要留下一路温馨,“走过”之后,要带他人带来希望。

8,福建卷《顾城的忧天》:

材料引用顾城的一首诗,诗不算是顾城的代表作。诗歌流露的意思很明晰,即失去地球引力就会变成流星,作者宁愿变作树根,扎进地层。也就是说,绝对自由是不存在的,是“流星”,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需要地球引力。风筝飞得再高,总有一线相牵。只有相对的自由才能有所成就。

9,安徽卷《为什么能或不能那样》:

肖伯纳的名言涉及到过去与未来的关系。过去的事情再怎么分析,已经过去了,我们没有办法改变;但是,肖伯纳更喜欢梦想未来,并希望实现自己的梦想。提示我们,未来比过去重要,未知比已知重要。可以联系创新、创造、中国梦等展开论述。人要敢于梦想,并要有实现梦想的信心和勇气。

10,浙江卷《三句话看青春》:

第一句说明青春是率真、纯净;第二句说明青春是开放的,不应封闭;第二句说明青春因此伟大。

三句话材料肯定了孩子的天真、单纯,对成人世界蕴含贬抑。要点是人要有童心,要有好奇之心,要敢于自由想象。在现实利益面前,少男少女的心提前“硬

化”,自由想象逐渐丧失。这里涉及到成人世界与儿童世界的对立,考生有切身体会,作文应有话可说。

——东南大学中文系乔光辉教授点评(谢谢何平博士等参与讨论).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