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压和抽汽式汽轮机的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153.00 KB
- 文档页数:7
汽轮机控制系统包括汽轮机的调节系统、监测保护系统、自动起停和功率给定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的内容和复杂程度依机组的用途和容量大小而不同。
各种控制功能都是通过信号的测量、综合和放大,最后由执行机构操纵主汽阀和调节阀来完成的。
现代汽轮机的测量、综合和放大元件有机械式、液压式、电气式和电子式等多种,执行机构则都采用液压式。
调节系统用来保证机组具有高品质的输出,以满足使用的要求。
常用的有转速调节、压力调节和流量调节3种。
①转速调节:任何用途的汽轮机对工作转速都有一定的要求,所以都装有调速器。
早期使用的是机械式飞锤式离心调速器,它借助于重锤绕轴旋转产生的离心力使弹簧变形而把转速信号转换成位移。
这种调速器工作转速范围窄,而且需要通过减速装置传动,但工作可靠。
20世纪50年代初出现了由主轴直接传动的机械式高速离心调速器,由重锤产生的离心力使钢带受力变形而形成位移输出。
图 1 [液压式调速器]为两种常用的液压式调速器的工作原理图[液压式调速器],汽轮机转子直接带动信号泵(图1a[液压式调速器])或旋转阻尼(图1b[液压式调速器]),泵或旋转阻尼出口的油压正比于转速的平方,油压作用于转换器的活塞或波纹管而形成位移输出。
②压力调节:用于供热式汽轮机。
常用的是波纹管调压器(图 2 [波纹管调压器])。
调节压力时作为信号的压力作用于波纹管,使之与弹簧一起受压变形而形成位移输出。
③流量调节:用于驱动高炉鼓风机等流体机械的变速汽轮机。
流量信号通常用孔板两侧的压力差(1-2)来测得。
图3 [压差调节器]是流量调节常用压差调节器波纹管与弹簧一起受压变形而将压力差信号转换成位移输出。
汽轮机除极小功率者外都采用间接调节,即调节器的输出经由油动机(即滑阀与油缸)放大后去推动调节阀。
通常采用的是机械式(采用机械和液压元件)调节系统。
而电液式(液压元件与电气、电子器件混用)调节系统则用于要求较高的多变量复合系统和自动化水平高、调节品质严的现代大型汽轮机。
第一章绪论一、单项选择题1.新蒸汽参数为13.5MPa的汽轮机为(b)A.高压汽轮机B.超高压汽轮机C.亚临界汽轮机D.超临界汽轮机2.型号为N300-16.7/538/538的汽轮机是( B )。
A.一次调整抽汽式汽轮机B.凝汽式汽轮机C.背压式汽轮机D.工业用汽轮机第一章汽轮机级的工作原理一、单项选择题3.在反动级中,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C )A.蒸汽在喷嘴中的理想焓降为零B.蒸汽在动叶中的理想焓降为零C.蒸汽在喷嘴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相等D.蒸汽在喷嘴中的理想焓降小于动叶中的理想焓降4.下列哪个措施可以减小叶高损失?( A )A.加长叶片B.缩短叶片C.加厚叶片D.减薄叶片5.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小级的扇形损失?( C )A.采用部分进汽B.采用去湿槽C.采用扭叶片D.采用复速级6.纯冲动级动叶入口压力为P1,出口压力为P2,则P1和P2的关系为(C)A.P1<P2 B.P1>P2C.P1=P2 D.P1≥P27.当选定喷嘴和动叶叶型后,影响汽轮机级轮周效率的主要因素( A )A.余速损失B.喷嘴能量损失C.动叶能量损失D.部分进汽度损失8.下列哪项损失不属于汽轮机级内损失( A )A.机械损失B.鼓风损失C.叶高损失D.扇形损失9.反动级的结构特点是动叶叶型( B )。
A. 与静叶叶型相同B. 完全对称弯曲C. 近似对称弯曲D. 横截面沿汽流方向不发生变化10.当汽轮机的级在( B )情况下工作时,能使余速损失为最小。
A. 最大流量B. 最佳速度比C. 部发进汽D. 全周进汽1.汽轮机的级是由______组成的。
【 C 】A. 隔板+喷嘴B. 汽缸+转子C. 喷嘴+动叶D. 主轴+叶轮2.当喷嘴的压力比εn大于临界压力比εcr时,则喷嘴的出口蒸汽流速C1【 A 】A. C1<C cr B. C1=C crC. C1>CcrD. C1≤C cr3.当渐缩喷嘴出口压力p1小于临界压力pcr时,蒸汽在喷嘴斜切部分发生膨胀,下列哪个说法是正确的?【 B 】A. 只要降低p1,即可获得更大的超音速汽流B. 可以获得超音速汽流,但蒸汽在喷嘴中的膨胀是有限的C.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等于临界速度CcrD. 蒸汽在渐缩喷嘴出口的汽流流速小于临界速度Ccr4.汽轮机的轴向位置是依靠______确定的?【 D 】A. 靠背轮B. 轴封C. 支持轴承D. 推力轴承5.蒸汽流动过程中,能够推动叶轮旋转对外做功的有效力是______。
**********有限公司B6-3.43型背压式汽轮机组启动调试方案编制:审核:批准:*******有限公司2016年3月B6 3.43型背压式汽轮机组调试方案A、编写依据B、机组分系统试验一、主蒸汽系统二、油系统三、主机盘车装置四、机组静止状态下调试五、汽机热控信号保护调试C、机组整套启动调试一、应具备的条件二、启动前辅助设备等系统检查三、暖管机组启动四、机组定速试验五、超速试验六、带负荷试验七、甩负荷试验八、进行72小时试运行编写依据参照国家《电力建设施工及验收技术规范》、《火力发电工程调试技术规定标准》、《中、小型汽轮机设备及运行规范》、《青岛捷能汽轮机股份有限公司B6 —3.43型背压式汽轮机组使用说明》等有关安全技术规范编写而成。
机组分系统试验一、主蒸汽系统1、首先检查主蒸汽管道上电动阀门,开启关闭是否正确灵活,各总汽门,旁路门手动试验是否正常。
二、油系统1、进行油箱进油,投运高压电动油泵试运行,检查盘根处是否有漏油现象,轴承振动W0.06mm,出口压力、电流正常。
2、对冷油器投试运行,检查系统有无漏油现象,油箱油位计动作应准确。
3、试运交流辅助电动油泵,检查盘根处是否有漏油现象,轴承振动W0.06mm,出口压力、电流正常。
4、试运行直流油泵电流、出口压力正常。
5、确认油系统一切正常后,进行油系统再循环。
①当油循环10小时一一20小时后,查看油的清洁程度,必要时将油排出清洗机组各轴承、油箱并加新油,保持油位计指示1/3处,继续油循环。
②油循环进行10——15天后,将油排出系统,彻底清洗油箱,各轴承、滤油网及临时滤油网。
③取样化验油质是否合格,确认油系统无水分,无机械杂质。
④油循环结束后,一定要取掉加装在本体油路的滤网。
三、主机盘车装置1、检验盘车装置联锁保护信号仪表是否齐全,动作是否正确。
2、投运盘车,自动、手动是否正常。
四、机组静止状态下试验1、投运高压电动油泵运行,油泵出口压力保持在0.85MPa,调整润滑油压为(0.08MPa——0.12MPa)。
背压式汽轮机操作规程
《背压式汽轮机操作规程》
背压式汽轮机是一种常见的发电设备,通常用于工业生产或发电厂。
为了确保安全和高效地运行,操作规程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背压式汽轮机操作规程的一般内容:
1. 熟悉设备:操作人员应该对背压式汽轮机的结构、原理和主要部件进行充分了解,确保能够正确操作和维护设备。
2. 安全操作:操作人员应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包括穿戴好安全装备、熟悉紧急停机程序、遵守设备运行限制等。
3. 运行参数:操作人员应了解背压式汽轮机的运行参数,包括排气压力、进出口温度、转速等,及时调整控制系统以保持在安全范围内。
4. 检查设备:在运行前、运行中和运行后,操作人员应该对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5. 故障处理: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时,操作人员应该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以上是《背压式汽轮机操作规程》的一般内容,具体的操作规程需要根据具体设备和生产情况进行调整和补充。
通过遵守操作规程,可以有效降低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保证设备安全运行。
第一章岗位任务抽汽背压式汽轮机是利用给水泵供给锅炉的除盐水加热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经过一系列喷嘴和动叶后,通过转子带动发电机发电。
其中一部分蒸汽在汽轮机中经过抽汽,排汽之后,由减温减压器上的调节阀对其降压,减温水对其减温,可用于用户供热。
另外,汽轮机的各轴承油系统以及其他调节系统运行中出现的过热现象,是由循环水泵提供的循环水对其降温,保持他们温度的正常,以保证各设备的正常运行第二章工艺流程来自锅炉的主蒸汽汇入主蒸汽母管,经由电动阀,高压主汽门,经由四根导气管进入高压调节阀,由调节阀控制将具有一定压力,温度的蒸汽输入汽轮机,流过喷嘴并在喷嘴内膨胀获得很高的速度,高速流动的蒸汽流经汽轮机转子上的动叶片做功,当动叶片为反动式时,蒸汽在动叶中发生膨胀产生的反动力亦使动叶片做功,动叶带动汽轮机转子,按一定的速度均匀转动。
同时用联轴器连接的发电机转子跟着转动,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发电机静子线圈中产生电流,通过变电配电设备向用户供电。
汽轮机的调整抽汽和背压排汽主要供工业用汽。
经高压部分做功后,有一部分2.7MPa 的蒸汽,抽出至抽汽母管,然后进入工业热网;另一部分蒸汽继续做功,其1.3MPa排汽由排气管引入分汽缸,由分汽缸分配至用户。
从能量转换的角度讲,蒸汽的热能在喷嘴内转换为汽流动能,动叶片又将动能转换为机械能,反动式叶片蒸汽在动叶膨胀部分,直接由热能转换成机械能。
第三章工艺参数1.本体参数形式抽气背压式型号CB25-8.83/2.7/1.3额定功率(kw) 25000最大功率 (kw) 30000主汽门前蒸汽压力 (MPa) 8.83主汽门前蒸汽温度 (℃) 535汽轮机额定抽气量 (t/h) 38抽气压力 (MPa) 2.7抽气温度 (℃) 383.1额定工况排气压力 (MPa) 1.3额定排气温度 (℃) 3.01.5额定排气量 (t/h) 155.16额定工况汽耗( ㎏/kw.h) 9.848(计算值)最大供热抽气量 (t/h) 50额定转速(r/min)3000旋转方向从机头端向发电机看为顺时针转最终给水温度 (℃) 150.3回热系统1CY补水温度 (℃) 20补水位置除氧器回热级数一级除氧通流部分级数共7级末级动叶有效长度 (㎜) 62汽轮机转子一阶临界转速 (r/mm) 2399机组运转层高度 (m) 8.02.运行工况参数项目单位额定工况最大抽气额定抽气最大功率纯背压25MW 纯背压30MW进汽量t/h 238 242 276 224 261 进汽压力MPa(a)8.83 8.83 8.83 8.83 8.83 进汽温度℃535 535 535 535 535 进汽焓KJ/Kg 3475 3475 3475 3475 3475第一级抽汽量t/h 38 50 38第一段抽汽压力MPa(a) 2.7 2.7 2.7第一段抽气温度℃392.5 392.0 389.3第一段抽汽焓KJ/Kg 3220.8 3219.7 3213.6排汽量t/h 151.40 142.74 182.11 177.75 207.67 背压MPa(a) 1.3 1.3 1.3 1.3 1.3 排气干度 1 1 1 1 1给水温度℃150.3 150.3 150.3 150.3 150.3 缸效率%78.18 78.30 79.10 77.58 78.35 发电机端功率KW 25090.0 25031.4 30273.7 25072.9 29980.3 计算汽耗Kg/KW.h 9.486 9.668 9.117 8.934 8.706 计算汽耗Kg/KW.h 4077.0 4076.0 3941.0 4085.5 3954.6 计算汽耗Kg/KW.h 973.8 973.5 941.3 975.8 944.5项目单位220t/h进汽额定抽汽量220t/h进汽最大抽汽量额定抽汽80%电负荷额定抽汽80%电负荷备注进汽量t/h 220 220 220 220 进汽压力MPa(a)8.83 8.83 8.83 8.83 进汽温度℃535 535 535 535 进汽焓KJ/Kg 3475 3475 3475 3475第一级抽汽量t/h 38 50 38 38第一段抽汽压力MPa(a) 2.7 2.7 2.7 2.7 第一段抽气温度℃395.5 395.5 397.1 4.1.2 第一段抽汽焓KJ/Kg 3227.5 3227.5 3231.0 3240.2 排汽量t/h 136.73 125.05 127.25 99.966 背压MPa(a) 1.3 1.3 1.3 1.3 排气干度 1 1 1 1给水温度℃150.3 150.3 150.3 150.3 缸效率%76.75 76.65 76.08 71.29 发电机端功率KW 22411.4 21824.6 20820.2 15888.1 计算汽耗Kg/KW.h 9.813 10.080 9.990 10.952 计算汽耗Kg/KW.h 4188.0 4174.0 4211.8 4424.2计算汽耗 Kg/KW.h 1000.3 996.91006.0 1056.73.减温减压器参数4.工艺参数4.1保护联动及声光信号装置1、汽轮机保护装置(1) 当汽轮机转速高于额定转速109~112%(3360转/分)时,危急遮断器出击,危急遮断器动作,使自动主汽门脱扣关闭停机。
- --目录1. 背压式汽轮机调节11.1 背压式汽轮机工作过程11.2 背压式汽轮机液压调节系统31.3 背压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DEH〕41.3.1 背压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构成51.3.2 背压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根本原理81.3.3 背压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主要功能101.3.4 背压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的性能指标141.3.5 DEH控制系统设计要求141.3.6 调节保安系统152. 抽背式汽轮机调节162.1 抽背式汽轮机工作过程162.2 抽背式汽轮机电液调节系统182.2.1 工作原理182.2.2 根本功能202.2.3 性能指标202.2.4 DEH控制系统要求202.2.5 调节保安系统〔见图11〕201. 背压式汽轮机调节1.1 背压式汽轮机工作过程背压式汽轮机是一种既供电又供热的电热联供的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1所示从锅炉来的新蒸汽经过主汽门TV 和调节阀门GV ,进入背压式汽轮机中膨胀做功。
从背压式汽轮机排出的具有一定压力的蒸汽通过阀门V2进入热用户的热网。
这种以电热联供的背压式汽轮机,可以提高循环效率,降低煤耗,到达充分利用能源的目的。
由于热用户对所需蒸汽的质量有一定的要求,即要求背压保持一定,而流量是变化的。
但因背压式汽轮机排汽的压力是根本保持不变的,所以蒸汽流量的改变必将引起发电量的变化。
因此,电用户和热用户之间如何协调工作是背压式汽轮机调节系统的任务背压式汽轮机通常有两种运行方式,一种是按电负荷进展工作,另一种是按热负图 1荷进展工作,根据不同的运行方式,对调节系统的要求也不尽一样。
按电负荷工作的背压式汽轮机通常与其它热源共同向热用户供汽。
热用户所需要的蒸汽量除了由背压式汽轮机提供外,还应有其它汽源。
例如:抽汽式汽轮机,低压锅炉或锅炉的高压蒸汽经减温减压器等方案。
汽轮机供给热用户的蒸汽量取决于电负荷的要求,供汽量的变化由其它汽源加以补偿。
背压式汽轮机跟抽凝,纯凝式汽轮机不一样的地方就是它没有凝汽器,它的热能全部排出,并供给热用户。
以同步器压增弹簧改变压力变换器的泄油口的大小改变进汽量,使发电机功率改变,这样也改变了排汽量的大小,这样称“以电定热”;它的调速系统上装有调压器(投用调压器时,同步器应在空负荷位置),它的作用也是来改变脉冲油压,同时改变进汽量,但它的底部脉冲信号来自汽轮机的排汽压力,当排汽压力升高或降低时,就改变了调压器滑阀的原来位置,改变了泄油窗口的大小,使进汽量增加或减少,也改变了发电机的功率,也保证了排汽压力在工作范围内,这称“以热定电”。
凝汽式汽轮机是指汽轮机排汽直接排入凝汽器。
背压式汽轮机是指汽轮机排汽在大于大气压力的状态下供热用户使用,当排汽用作其他中低压汽轮机的新汽时,则称为前置式汽轮机。
背压式是以大气压力为标准的,排汽压力高于大气压;其与凝汽式本质区别是背压较高,所以排汽比容相对同等级机组较小,末级叶片相对较短,汽缸等通流部件相较偏小。
一般来说,排汽有其他用途,比如供热。
汽轮机工作原理2008-08-31 16:33汽轮机基本概念汽轮机是能将蒸汽热能转化为机械功的外燃回转式机械,来自锅炉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后,依次经过一系列环形配置的喷嘴和动叶,将蒸汽的热能转化为汽轮机转子旋转的机械能。
蒸汽在汽轮机中,以不同方式进行能量转换,便构成了不同工作原理的汽轮机。
级:一列喷嘴和其后的一列动叶组成的级。
单级汽轮机:只有一个级组成的汽轮机多级汽轮机:由多个级组成的汽轮机冲动式汽轮机:喷嘴中膨胀,动叶中做功反动式汽轮机:喷嘴和动叶中各膨胀50%1、汽轮机的结构汽缸汽缸是汽轮机的外壳,其作用是将汽轮机的通流部分与大气隔开,形成封闭的汽室,保证蒸汽在汽轮机内部完成能量的转换过程,汽缸内安装着喷嘴室、隔板、隔板套等零部件;汽缸外连接着进汽、排汽、抽汽等管道。
汽缸的高、中压段一般采用合金钢或碳钢铸造结构,低压段可根据容量和结构要求,采用铸造结构或由简单铸件、型钢及钢板焊接的焊接结构。
1、背压式汽轮机背压式汽轮机是将汽轮机的排汽供热用户使用的汽轮机。
其排汽压力(背压)高于大气压力。
背压式汽轮机排汽压力高,通流部分的级数少,结构简单,同时不需要庞大的凝汽器和冷却水系统,机组轻小,造价低。
当它的排汽用于供热时,热能可得到充分利用,但这时汽轮机的功率与供热所需蒸汽量直接相关,因此不可能同时满足热负荷和电(或动力)负荷变动的需要,这是背压式汽轮机用于供热时的局限性。
这种机组的主要特点是设计工况下的经济性好,节能效果明显。
另外,它的结构简单,投资省,运行可靠。
主要缺点是发电量取决于供热量,不能独立调节来同时满足热用户和电用户的需要。
因此,背压式汽轮机多用于热负荷全年稳定的企业自备电厂或有稳定的基本热负荷的区域性热电厂。
2、抽汽背压式汽轮机抽汽背压式汽轮机是从汽轮机的中间级抽取部分蒸汽,供需要较高压力等级的热用户,同时保持一定背压的排汽,供需要较低压力等级的热用户使用的汽轮机。
这种机组的经济性与背压式机组相似,设计工况下的经济性较好,但对负荷变化的适应性差。
3、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抽汽凝汽式汽轮机是从汽轮机中间抽出部分蒸汽,供热用户使用的凝汽式汽轮机。
抽汽凝汽式汽轮机从汽轮机中间级抽出具有一定压力的蒸汽供给热用户,一般又分为单抽汽和双抽汽两种。
其中双抽汽汽轮机可供给热用户两种不同压力的蒸汽。
这种机组的主要特点是当热用户所需的蒸汽负荷突然降低时,多余蒸汽可以经过汽轮机抽汽点以后的级继续膨胀发电。
这种机组的优点是灵活性较大,能够在较大范围内同时满足热负荷和电负荷的需要。
因此选用于负荷变化幅度较大,变化频繁的区域性热电厂中。
它的缺点是热经济性比背压式机组的差,而且辅机较多,价格较贵,系统也较复杂。
4、小结背压式汽轮机的排汽全部用于供热,虽然发电少了,但是机组总的能量利用效率可以达到70~85,所以背压式是能量利用最好的机组。
凝汽式汽轮机系统目前能量利用率最多只有45%。
背压式汽轮机一般只适合50MW以下机组,主要原因是受排汽热力管网制约,因为热力管网的输送距离蒸汽一般在4km,热水一般10km,因此无法采用大机组。
第三章汽轮机的变工况一.名词解释1、设计工况:2、节流调节:3、喷嘴调节:4、滑压调节:5、级组:二.填空题1、彭台门系数。
2、忽略初温变化,只要级在临界状态下工作,不论临界状态是发生在喷嘴中还是发生在动叶中,其流量均与成正比,而与无关。
3、当级内未达到临界状态时,通过级的流量不仅与有关,而且与参数有关。
4、级组是一些相等,不随工况而变的相邻的若干级的组合。
5、级组临界压力是指当级组中的处于临界状态时级组的。
6、级组包含的级数越多,其临界压力比越。
7、在变工况下,忽略初温变化,如果级组处于临界状态,则通过该级组的流量与。
8、弗留格尔公式的表达式是。
9、留格尔公式的应用条件是:(1) ;(2) ;(3) ;(4)。
10、当蒸汽流量增加时,对于采用喷嘴调节的凝汽式汽轮机,调节级焓降,最末级焓降,中间级焓降,汽轮机总的轴向推力,效率。
11、在工况变动时,当级的焓降减小,即速比时,级的反动度。
12、当面积比f一定,焓降Δh t变化时,反动度Ω设计值较小的级,Ω变化较。
13、如果喷嘴配汽式汽轮机各调节阀依次启闭,没有重叠度,当时,为调节级最危险工况。
14、调节级焓降是随汽轮机流量的变化而改变的。
流量增加时,部分开启阀所控制的喷嘴组焓降,全开阀所控制的喷嘴组焓降。
15、滑压调节方式分为滑压调节、滑压调节、滑压调节。
16、一般可近似认为,凝汽式汽轮机总的轴向推力与成正比变化,且时达最大值。
17、新蒸汽温度降低,整机理想焓降,各级反动度,轴向推力。
18、水冲击会造成蒸汽温度,反动度,轴向推力。
19、甩负荷时由于转速瞬时上升,速比,反动度,轴向推力。
20、动叶片结垢会造成轴向推力。
21、初终参数相同的同类型机组并列运行时,应让较小的机组多带负荷,才能使总的汽耗量最小。
22、采用喷嘴调节方式的汽轮机,在经济功率下经济性比节流调节方式。
在最大功率下经济性比节流调节方式。
23、主蒸汽压力升高时,如其它参数和调门开度不变,则进入汽轮机的蒸汽流量,机组的焓降,使机组负荷,如保持机组负荷不变,则应调速汽门。
背压式汽轮机操作规程目录第一章设备规范及性能第一节设备规范第二节设备结构性能第二章汽轮机的启动第一节汽轮机的禁止启动、冲转条件第二节启动前的准备工作和检查 1第三节设备的启动第四节汽轮机的正常运行维护和定期工作 1. |第三章停机第一节停机前的准备工作第二节停机17第四章辅助设备的规程18_第一节调速油泵18第二节润滑油泵19第三节循环水泵第四节汽封加热器的投入与退出21第五节板式换热器第六节除氧器的启动和停止z第七节给水泵24t第八节连排扩容器的投入与停止26第五章事故预防处理第一节事故处理原则第二节事故停机第三节事故规范291第六章试验规程第一节静态试验第二节动态试验44第一章设备规范及性能,第一节设备规范k一、汽轮机:主要技术数据(产品代号:DT-136-10 );型号B12-4.90/0.981.额定功率MW 12经济功率MW 12额定转速r/min 3000旋转方向顺汽流方向看顺时针额定进汽压力Mpa 4.9±0.2/0.3(绝对)额定进汽温度℃470±10/15额定进汽量/最大进汽量t/h 138.7/163额定排气压力及调整范围Mpa 0.981±0.29/0.196绝对额定排气温度℃288额定工况保证汽耗率Kj/Kw•h 11.56临界转速r/min ~2098额定转速时振动值Mm ≤0.03临界转速时振动值Mm ≤0.15汽轮机安装时最大件重量T ~14.5汽轮机检修时最大件重量T ~14.5转子重量T 2.98汽轮机外形尺寸(运行平台以上)M 4.795×4.12×2.64(L×W×H)汽轮机中心标高(距运行平台)M 0.75二、汽轮机调节保安润滑系统转速摆动值r/min ±15转速不等率﹪ 4.5±0.5调速迟缓率﹪≤0.5排汽压力不等率、﹪10排汽调压迟缓率﹪≤2空负荷同步器调速范围﹪-4~+7主油泵压增Mpa 1.0792Ι路脉冲油压与主油泵进口油压差Mpa 0.363危机遮断器动作转速r/min 3300~3360轴向位移保安装置动作时转子相对位移值mm 1.0润滑油压Mpa 0.08~0.12汽轮机油牌号L-STA32#三、整定值排气压力高限报警Mpa (表)排气温度高限报警℃排汽安全阀动作压力Mpa 1.29~1.31(表)排汽压力低限报警Mpa 0.636(表)高压电动油泵自启动时主油泵出口压力Mpa <075(表)高压电动油泵自关闭时主油泵出口压力Mpa ≥0.95(表轴向位移遮断器正常位置时控制油压Mpa 见试验曲线(表)轴向位移遮断器动作时控制油压Mpa 0.245(表)润滑油压低自启动交流油泵Mpa 0.055(表)润滑油压低自启动直流油泵Mpa 0.04(表)润滑油压低停机Mpa 0.03(表)润滑油压低停盘车Mpa 0.015(表)轴承金属温度升高保护报警℃85停机℃100"轴承回油温度升高保护报警℃65停机℃70,四、辅助设备一)汽封加热器:型式:两级加热传热面积:30m水侧最大压力:1.8Mpa 冷却水量:40-60t/h抽气器工作蒸汽参数:压力:0.4-1.5Mpa温度260~435℃流量200KG/H(二)减温减压装置产品编号:WY75-5.3/470-0.0.981/290,WY0711004 一次出口蒸汽流量:170t/h一次蒸汽压力:5.3 Mpa一次蒸汽温度:470℃二次蒸汽压力:0.981 Mpa二次蒸汽温度:290℃减温水压力:7.0Mpa减温水温度:150℃(三)冷油器:型号:YL-20-1 型式:表面式冷却面积:20m3 冷却水量:60t/h冷却油量:400l/min 冷却水温:≤33℃出口油温:35-45℃冷却管材料:HSN70-1A (四)调压器电动装置电机型号: YZA5624 转速:1410 r/min功率:1400W 电压:380V北微微电机厂(五)同步器电机型号: YZA5624 转速:1400 r/min功率:140W 电压:380V北微微电机厂(六)电动盘车电机型号: Y132M2-6 转速:960 r/min功率:3W 电压:380V山东华力电机厂(七)油箱:4 K2 n8 Y+ W!容积:5m35(八)交流辅助油泵型号:CHY18 流量:20.5m3/h出口压力:0.353Mpa 电机功率:5.5 KW电机电压:380V 转速:960 r/min;(九)直流润滑油泵型号:CHY18 流量:20.5m3/h出口压力:0.353Mpa 电机功率:5.5 KW电机电压:220V 转速:960 r/min高压电动油泵型号:80Y-100A 流量:26m3/h扬程:91m 配用功率:30KW电压:380V(十一)主油泵:额定转速时压增力1.079MPa流量:500L/ min(十二)注油器:注油器出口油压力:0.0882MPa(十三)高压除氧器(旋膜式):产品编号:86607-319 工作压力:0.392MPa额定出力:150t/h 工作温度:150℃有效容积:53.98m3青岛畅隆电力设备有限公司(十四)除盐水水加热器传热面积:40m3 水侧最大压力:1.2Mpa,热侧最大压力:1.2MP 水侧设计温度:150℃热侧设计温度350℃(十五)给水泵型号: DG195-740 流量:165t/h扬程:787m 转速:2980r/min水温:150℃配用功率:560KW额定电压:6KV 电机型号:YKK4501-2(十六)循环增压水泵型号:SLFZ型无密封自控自吸泵150-SLFZ-AD流量:160m3/h 扬程:20m电机转速:1450r/min 配用功率:22KW额定电压:380V第二节设备结构性能B12-4.90/0.981(470℃)型背压式汽轮机。
背压汽轮机操作指南背压汽轮机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能源领域的发电设备,它利用汽轮机原理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然后通过发电机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本文将为您介绍背压汽轮机的基本操作指南,帮助您正确地操作和维护背压汽轮机。
1. 背压汽轮机的基本原理背压汽轮机是一种多级膨胀式汽轮机,其工作原理是将高温高压的蒸汽通过多级膨胀,使蒸汽中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
背压汽轮机与其他类型的汽轮机相比,最大的特点是在膨胀过程中保持一定的背压,以提高热能利用率。
2. 背压汽轮机的操作步骤2.1 启动前准备在启动背压汽轮机之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首先,检查所有润滑油的油位,并按照要求添加或更换润滑油。
其次,检查电力和冷却水供应是否正常,确保背压汽轮机的正常运行条件。
2.2 启动过程启动背压汽轮机的第一步是打开汽轮机进汽阀,让蒸汽进入汽轮机。
在此过程中,要注意逐渐增加进汽量,以防止汽轮机因突然增加的负荷而受到冲击。
当汽轮机转速达到预定值时,可以逐渐打开出汽阀,调整背压,使其保持在正常范围内。
2.3 运行中的操作在背压汽轮机正常运行时,需要密切关注各种参数的变化。
特别是监测转速、温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的变化情况,并及时调整进汽量和背压,以保持汽轮机的稳定运行。
此外,定期对润滑油进行检查和更换,清理汽轮机周围的杂物以保持机组的良好工作环境也非常重要。
2.4 停机操作当需要停机时,首先需要逐渐减少进汽量,并逐渐关闭出汽阀,同时降低背压,使汽轮机逐渐停止运转。
停机后,应及时关闭汽轮机进汽阀和排汽阀,切断电力供应,然后进行必要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3. 背压汽轮机的维护保养为了保证背压汽轮机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需要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具体措施包括:- 定期更换润滑油,并确保油品的质量符合要求。
- 清洁和调整汽轮机的喷嘴和叶片,保持其良好的工作状态。
- 定期检查和校准各种传感器和仪表的准确性。
- 定期清洁和检查冷却水系统,保证冷却效果良好。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DL/T 711-1999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E54备案号:6791—2000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行业标准DL/T 711-1999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试验导则Test guide of steam turbine governing system2000-02-24 发布2000-07-01 实施1 范围 (4)2 引用标准 (4)3 术语、符号、定义和单位 (4)4 技术规范和要求 (6)5 试验准备 (9)6 保安系统试验 (10)7 调节系统静态特性试验 (13)8 调节系统动态特性试验 (15)9 编写试验报告 (22)附录A(标准的附录)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方框图 (22)附录B(标准的附录)测功法甩负荷试验结果的修正方法 (23)附录C(标准的附录)调节系统空负荷试验改变转速的方法 (23)附录D(提示的附录)国产典型机组动态参数 (24)附录E(提示的附录)常规法与测功法甩负荷试验方法的特点 (2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发布前言本导则是根据原电力工业部下达的1998年电力行业标准计划项目(综科教[1998]28号文)的安排制定的。
该导则规定了汽轮机调节控制系统的性能标准,提出了统一的静态、动态和保安系统的试验方法,以及对试验仪器、仪表的要求。
为电站驱动发电机的汽轮机机械型、液压型、电液型调节控制系统的调整试验、验收试验和考核试验的标准和方法提供依据。
导则中的规定与要求,根据我国的国情,综合了国内外有关标准,力求与国际标准接轨。
调节控制系统的基本术语、专业术语和技术规范,参照了IEC标准。
试验方法以我国有关规程的规定为基础进行编制,增加了试验项目,使导则内容更加规范化、标准化和实用化。
本导则的附录A、附录B、附录C都是标准的附录。
本导则的附录D、附录E都是提示的附录。
本导则归口单位:电力行业电站汽轮机标准化技术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