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68.80 KB
- 文档页数:2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的应用效果观察黄建华发布时间:2023-06-17T01:51:04.548Z 来源:《健康世界》2023年6期作者:黄建华[导读] 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影响。
方法:样本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模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35例患者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均有所下降,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推荐使用。
北京市大兴区瀛海医院 100076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甲状腺结节患者甲状腺激素影响。
方法:样本对象为2020年7月至2022年12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根据患者的治疗模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对照组25例患者接受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观察组35例患者接受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比两组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
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均有所下降,但两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推荐使用。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激素水平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疾病情况,结节的类型可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其中良性结节以甲状腺肿以及甲状腺腺瘤为主,恶性结节以乳头状癌和滤泡状癌为主。
临床上对于甲状腺结节的治疗以手术为主,常见手术包括甲状腺腺叶切除术以及甲状腺次全切除术,而有学者报道不同的手术模式对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影响不同[1]。
为了进一步找到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对于甲状腺激素水平的影响,我们开展了以下的研究。
传统甲状腺手术与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结节摘除术治疗甲状腺良
性结节临床效果的比较研究
李魁;左菲
【期刊名称】《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年(卷),期】2020(13)9
【摘要】目的比较传统甲状腺手术与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结节摘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2017年4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甲状腺良性结节患者8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1例。
对照组给予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观察组给予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结节摘除术治疗。
比较两组手术时长、术中出血量、切口大小、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复发率、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长、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低于对照组,切口小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与传统甲状腺手术相比,低位小切口甲状腺结节摘除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良好,其对患者创伤较小,术后康复快,且安全性高,预后较好。
【总页数】2页(P136-137)
【作者】李魁;左菲
【作者单位】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
【相关文献】
1.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
2.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对照
3.低位小切口和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对照
4.低位小切口与传统甲状腺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临床效果比较
5.传统甲状腺手术与低位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良性结节的疗效比较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分析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形成的畸胎瘤、囊肿、良性或恶性实性肿物,是颈部最常见的外科病变之一,有很高的发生率。
手术治疗是结节性甲状腺肿最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
本文对60例结节性甲状腺肿进行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一、患者基本情况受试者共有60名,均为女性,年龄介于20 ~52岁之间,平均年龄约为35岁。
60例患者中,甲状腺结节大小范围为2.0~6.0 cm,平均直径为4.5 cm,其中大多数患者(60%)的结节位于右侧,余下的结节则分布在左侧。
手术前,所有患者均接受了各项临床检查及诊断。
二、手术方式及手术时间所有患者均接受了结节性甲状腺肿手术治疗。
手术方式包括单侧甲状腺叶切除、双侧甲状腺叶切除、甲状腺部分切除或全切。
手术时间在1~3小时之间,平均手术时间为2小时。
三、手术后恢复状况所有患者术后均在医院接受密切观察,观察期为1~4周。
术后恢复状况良好,没有发生明显的并发症。
所有患者均在术后恢复期内得到了广泛的营养和治疗支持。
四、术后效果及随访情况在手术后1~3个月内,所有患者均进行了定期复查,包括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及超声检查等。
结果显示,所有患者均得到了较好的治疗效果,肿瘤标志物水平及甲状腺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甲状腺结节体积明显缩小。
以上结果均从长期观察来看有其可靠性和稳定性。
在随访期间,仅有一例患者双侧手术后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但均得到及时的治疗。
五、结论结节性甲状腺肿是一种常见的甲状腺疾病,手术治疗是一个比较有效、安全的方法。
手术方式视病情而定,一般情况下单侧切除或部分切除即可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
手术后,患者术后恢复状况良好,无明显并发症。
长期观察显示,手术治疗对于结节性甲状腺肿的治疗效果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组织内部形成的肿块,多数为良性,但少数可能是恶性肿瘤。
甲状腺结节是甲状腺常见的疾病,患者通常会出现颈部肿块、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
在临床上,甲状腺结节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治疗、放射治疗和手术治疗等多种方法。
本文将重点介绍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手术治疗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常见方法之一。
手术的目的是通过切除甲状腺结节,以缓解患者症状、评估结节性质和排除恶性病变。
手术治疗通常适用于结节较大、压迫周围组织或出现功能性异常的患者。
手术治疗的效果主要包括术后症状缓解、疗效持久、并发症低等方面。
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
甲状腺结节如果较大或者呈现功能性异常,会对患者的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结节压迫周围组织会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手术治疗通过切除结节,可以迅速缓解这些症状,帮助患者恢复正常的生活。
手术治疗的疗效持久。
相比药物治疗或者放射治疗,手术治疗具有疗效持久的特点。
一旦结节被完全切除,患者通常不会再出现相关症状,不需要长期服药或者接受反复的放射治疗。
这对于患者来说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能够减少对药物的依赖,避免频繁的治疗过程。
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相对较低。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甲状腺手术已经变得非常安全和可靠。
现代手术技术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术后患者也能够通过规范的术后护理和康复训练,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加快康复速度。
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手术治疗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减退。
因为手术通常需要切除一部分或全部甲状腺组织,患者可能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的情况,需要终身服用甲状腺激素替代治疗。
手术治疗也可能会导致声带损伤、颈部淋巴管损伤等并发症,但这些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而且大多能够通过规范的手术操作和术后护理避免或者减轻。
手术治疗在治疗甲状腺结节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手术治疗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症状,疗效持久,术后并发症较低。
不同年龄患者的甲状腺切除手术临床对比分析实践探究摘要:目的:对不同年龄患者行甲状腺切除术的疗效进行对比研究。
方法: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成年组(<50岁)68例,老年组(≥50岁)52例,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对比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成年组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2.94%,明显低于老年组的26.92%(P<0.05)。
结论:成年患者甲状腺切除术的效果优于老年患者,老年患者由于病变情况复杂,基础疾病多,机体免疫力较差,增加了甲状腺切除术的难度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应引起临床注意。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成年人;老年人;手术效果甲状腺癌为临床常见性内分泌疾病,一般多采用手术切除[1]。
老年患者机体免疫力低下、合并基础疾病复杂等原因,因担心增加手术的危险性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临床上很多时候放弃选择手术治疗[2]。
近年来,随着社会老龄化的不断发展,老年甲状腺癌的人数不断增加,寻找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对于提高效果,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3]。
为了进一步对老年甲状腺癌切除术的效果及安全性进行分析探讨,笔者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将2016年1月~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手术的120例甲状腺癌患者按照年龄分为两组,成年组(<50岁)68例,其中男39例,女29例;病理类型:乳头状癌41例,滤泡状癌20例,未分化癌7例。
老年组(≥50岁)52例,其中男30例,女22例;病理类型:乳头状癌30例,滤泡状癌19例,未分化癌3例。
两组患者上述资料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所有患者均行甲状腺切除术,协助患者取卧位,行气管插管麻醉,充分暴露颈部与甲状腺,颈部低位取弧形切口,于甲状腺真假包膜间对患侧甲状腺叶、甲状腺中静脉进行游离,贴紧甲状腺组织部将其切断结扎。
甲状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对比【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
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于本院就诊及治疗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有30例,对对照组给予甲状腺全切术治疗,对实验组给予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效果。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33%)与对照组患者(70.00%)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等临床相关指标分别为(125.77±12.01)min、(75.08±8.02)mL、(10.05±0.68)d,与对照组患者的(157.68±15.98)min、(97.42±11.34)mL、(15.27±2.66)d相比,组间差异明显(p<0.05)。
结论:与甲状腺全切术相比,应用甲状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效果较好。
【关键词】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全切术;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甲状腺结节是临床治疗中较为普遍和常见的一种疾病,多数甲状腺结节患者为中年女性,严重影响和危害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1-2]。
本文针对甲状腺叶切除术与甲状腺全切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进行研究和分析,具体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将2013年10月~2016年10月期间本院所收治的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分别有30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1~64岁,中位年龄为(39.34±1.93)岁;实验组中,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19例,患者的年龄区间为20~65岁,中位年龄为(39.21±1.97)岁。
所纳入的60例患有甲状腺结节的患者与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的内容均知情同意,并自愿的参与本研究,均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投稿邮箱:sjzxyx88@·临床研究·0 引言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治疗以手术为主,传统切除术存在较多弊端,如手术切口大、临近组织损伤率高、出血量大、术后康复缓慢等[1]。
现在,随着临床微创美容技术的发展,在甲状腺结节手术治疗中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取得了满意的应用效果[2]。
现就我院应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2年6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7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其中对照组:男性18例,女性20例;年龄23~78岁,平均(36.8±1.2)岁;21例多发结节、17例单发结节;病程3个月至7年,平均(2.5±0.6)年。
观察组:男性16例,女性22例;年龄28~73岁,平均(36.5±1.6)岁;25例多发结节、13例单发结节;病程5个月至8年,平均(2.8±0.4)年。
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对照组选择传统切除术治疗,术前12h 禁食禁饮,避免术中气道异物返流、堵塞。
取患者仰卧位,让头颈部向前伸,静脉麻醉下观察痛觉消失、睫毛反射消失、肌肉骨骼松弛后分暴露甲状腺,继而分离结扎动静脉,将病变组织切除。
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手术准备工作同对照组。
在胸骨切迹上2cm 处沿皮肤褶皱切开3~5cm,游离皮瓣,沿甲状软骨到胸骨之间纵向切开颈白线,充分暴露甲状腺。
切开甲状腺峡部,分离患侧气管前段峡部血管并结扎,切断静脉,向上牵引甲状腺上下极,分离囊内分支,切除游离的上动静脉,实施手术操作时紧贴甲状腺上极。
注意距离甲状腺软骨侧板尽量远点,紧靠上极钳夹血管止血,且腺体一侧血管钳要夹住上极腺体,对于较深较宽的上极要分次结扎。
最后留置引流管、缝合。
术后随访6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比较两组、手术用时、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排气排便时间、住院时间。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甲状腺结节患者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的治疗效果。
方法:研究对象:160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研究方法:对照组:甲状腺次全切,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并发症几率、手术指标以及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均存在显著优势,P<0.05。
结论:将甲状腺腺叶切除术应用在甲状腺结节患者病情治疗中,有明显的效果,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结节;治疗效果甲状腺是常见病症,致病基础复杂,病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同时,危害患者身体健康。
甲状腺结节在临床上分为单一和多发性的两种类型。
其中单发性结节具有较高的癌变几率。
甲状腺结节治疗方法多多种多样,但效果各不相同。
正因如此,选择适当的方法治疗对甲状腺结节患者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探究甲状腺结节患者选择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效,本文特选择160例患者开展如下讨论工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21年1月-12月期间接诊治疗的160例检查结节患者作为对象开展研究工作,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每组有80例患者。
对照组中男性患者30例,女性患者50例,最小年龄28岁,最大年龄62岁,均值(40.31±3.06)岁,最短病程2个月,最长病程30个月,均值(10.31±2.03)个月;观察组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45例,最小年龄27岁,最大年龄64岁,均值(40.24±3.14)岁,最短病程1个月,最长病程26个月,均值(10.02±2.01)个月,P>0.05,基础数据不具备统计意义。
医护人员对观察组患者实施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指导患者呈仰伸位,做全身麻醉处理,将患者肩部垫高,在侧胸骨上方三公分处开一道切口,切口约3公分,呈弧形,将皮肤逐层切开,将颈阔肌切开,分离颈阔肌后方前肌群,将甲状腺充分显现出来,对甲状腺周围静脉做结扎处理,切断甲状腺峡部之后,将希氏三角区分离出来,牵拉腺叶直至后下方,将腺叶上极分离出来,合理结扎腺叶顶部分支血管,向内侧牵拉腺叶,剥离腺叶被膜,将残留甲状腺组织缝合处理,避免喉返神经暴露之后,缝合切口,将引流管置入其中。
研究不同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目的:研究不同甲状腺切除术在甲状腺结节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
观察组采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
3个月后,比较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住院手术情况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临床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可以将其大力应用于临床。
标签:不同甲状腺切除术;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目前多采用手术方法对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虽然治疗效果相对明显,但是由于传统的开放式手术疗法对患者的创伤较大,且在术中伴有较多的出血量,患者术后也会在颈部留下明显瘢痕,不仅严重影响了女性患者颈部的美观性,也为患者造成了较大的心理负担[1]。
鉴于传统的手术切除方法具有较多的不足,为此一种新型的微创治疗方法问世,即采用小切口切除甲状腺结节的方法进行治疗。
笔者所在医院积极采用此种方法为甲状腺结节患者进行治疗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78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9例。
其中观察组男10例,女29例,年龄29~67岁,平均(48.03±2.30)岁,病程6个月~21年,平均(10.75±1.60)年。
对照组中男13例,女26例,年龄30~66岁,平均(47.92±2.30)岁,病程5个月~20年,平均(9.97±2.10)年。
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资料、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符合下列条件者方可纳入本次研究当中:(1)根据相关诊断表明所患疾病为甲状腺结节者。
传统甲状腺切除术与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效果对比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应用于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意义,重点评估比较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的临床实效性差异。
方法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近三年(2014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75例,该75例以定量随机抽样方式选取。
依照该7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临床治疗实施方案的差异,分为观察组36例和对照组39例。
观察组36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的是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对照组3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采用的是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
统计评估比较两组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实效性,包括手术操作时间、患者术中出血量、患者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控制情况等。
结果采用手术技术改良下的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观察组36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和术后并发症的控制等方面,均显著优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对照组39例患者,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疗效显著,手术创伤性也比较小,缩短了患者术后恢复的时间。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切除术;小切口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以及各类新手术技术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领域,原本许多手术操作中的疑难问题和技术难题不断地被突破、被解决。
传统甲状腺切除手术由于对患者伤害性比较大,将会在今后较短的时间内慢慢淡出临床应用领域,而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手术凭借着绝对的技术优势,越来越多被推广应用【1】。
其最大的优点在于,创伤性小,术后并发症控制效果好。
基于此,笔者专门选取我院收治甲状腺切除手术患者75例,以分组统计比较的方式,通过综合比较小切口甲状腺切除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实效性,来进一步探究和评估小切口改良甲状腺切除术的临床推广意义【2】。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临床实践探究专门回顾性统计分析我院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收治甲状腺结节患者75例,该75例以定量随机抽样方式选取。
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分析及临床评估作者:罗宣权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12期【摘要】目的分析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效果及临床评估。
方法 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1例。
对照组患者采取甲状腺全切除术,观察组患者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治疗費用。
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治疗费用分别为(73.12±4.26)ml、(6421.41±221.01)元,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05.21±5.65)ml、(8234.59±244.81)元,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5.21±3.86)min、(6.10±2.14)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的(65.84±4.23)min、(8.26±2.32)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取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能够进一步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治疗费用,值得广泛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叶切除术;甲状腺结节;临床效果;住院时间;出血量甲状腺结节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中年女性是该病的高发人群。
目前,手术切除为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主要方式,其中较为常见的手术方式包括甲状腺次全切除术、甲状腺腺叶切除术、甲状腺大部分切除术等[1]。
医生在治疗时常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不但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总有效率,而且可以改善患者预后质量[2]。
本院为评估甲状腺腺叶切除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特开展了此次研究工作,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取2017年7月~2018年7月在本院就诊的10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或超声检查后均确诊为甲状腺结节,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等重要器官病变者;②3年内有手术史者;③恶性肿瘤患者。
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效果研究
发表时间:2017-03-31T14:19:36.940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3月第8期作者:任康乐[导读] 研究甲状腺结节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疗效。
(甘肃省静宁县人民医院外二科甘肃平凉 743400)【摘要】目的:研究甲状腺结节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疗效。
方法:将我科门诊2008年1月-2015年12月接收的300例甲状腺结节病例为研究对象,以4年为分隔线,对300例患者进行分组:A组150例收录于2008年1月-2011年12月,B组150例收录于2012年1月-2015年12月。
综合分析两组的临床病理资料,比较手术原因与病种分类等指标。
结果:A组甲状腺结节、甲状腺癌与甲状腺腺瘤者分别有134例、9例、7
例,B组有132例、14例、4例。
本研究所选300例患者中,其超声检查与病理检查结果相一致的病例有288例,检查符合率为96.0%。
结论:结合患者临床指征,同时参考其辅助检查的结果,明确其有无手术指征,然后再为其选取最佳的术式,可确保患者生命安全,提高临床治愈率。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临床疗效;不同时期【中图分类号】R5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08-0156-02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甲状腺结节病例300例,收治时间:2008年1月-2015年12月。
本研究所纳入病例都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时排除病历资料不全的病例。
按入组时间,将2008年1月-2011年12月收录的150例病例作为A组,2012年1月-2015年12月收录的150例病例作为B组。
其中,A 组男性患者79例,女性患者71例,年龄在15~78岁的范围之内,平均(51.7±4.8)岁;病程在3~15个月的范围之内,平均(9.1±1.3)个月。
B组男性患者80例,女性患者70例,年龄在14~78岁的范围之内,平均(51.8±4.9)岁;病程在4~15个月的范围之内,平均(9.2±1.1)个月。
两组民族、入院时间等基线资料比较,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分别调取两组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并对其加以详细的剖析,同时做好相应的数据统计工作,其分析内容主要有:疾病种类;超声与病理检查符合率;就诊原因;手术方式。
1.3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数据用SPSS 20.0软件进行综合分析,比较以t作为检验标准;计数资料的比较经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分析两组的疾病类型
300例病例中,甲状腺腺癌者有23例,所占百分比为7.67%,其中18例为女性,5例为男性。
病理诊断提示,乳头状癌,14例;滤泡状腺癌,5例;髓样癌,1例;原发性粘液腺癌,3例。
2.3 分析患者的手术原因
表3为本研究所选300例病例的手术原因。
3.讨论
综上所述,甲状腺结节[1]乃内分泌系统疾病,在现阶段中有比较高的发病率,可严重损伤患者的机体功能,影响日常生活。
有报道称,自步入21世纪以来,我国甲状腺结节患病人数连年增长,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2]。
但就目前的形势来说,我国还并未针对甲状腺结节类疾病患者,为其建立起一个相对完善的诊疗机制,导致非必要手术率增高,给患者身心健康造成了较大的损伤。
对此,有医学专家提出,对于腺瘤、有临床症状与疑似恶性的病例,我们可以对其施以手术治疗,但其它类型的甲状腺结节病例则可以尽量采用随访法[3]。
如此,方可减轻手术对患者机体功能造成的损伤,确保患者生命安全。
其中,具有临床指征的手术病例有:(1)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且经内科治疗疗效不全者[4]。
(2)肿块位于胸骨后或纵膈内者。
(3)结节进行性生长者。
(4)有甲状腺癌高危因素者。
(5)有结节局部压迫症状者[5]。
(6)有恶变倾向者。
针对无临床指征、超声检查提示无可疑情况的病例,因多数为良性,不易恶变,所以无需采取手术疗法[6]。
本研究,300例患者超声与病理检查结果具有一致性的病例有288例,所占百分比为96.0%。
提示,对于甲状腺结节疾病患者来说,利用超声检查法进行诊断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
针对超声检查提示为腺瘤或腺癌的病例,因其有较明显的外科手术指征,所以我们可采取手术疗法对其进行治疗。
针对存在可疑情况的病例,应指导完善穿刺活检,待确诊后方可根据患者实际情况,明确其有无手术指征[7]。
总之,对于呈良性的甲状腺结节病例,我们可对其施以手术治疗。
故,在现阶段中我们应采取多种不同的检查手段对患者进行诊断,以明确其疾病的良/恶性,掌握患者有无手术指征。
【参考文献】
[1]郭晔,佟景许,隗和红等.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甲状腺结节938例临床分析[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4,(3):231-233.
[2]孙振涛,赵海霞.甲状腺结节应用不同时期手术治疗的效果研究[J].医学信息,2016,29(25):78-79.
[3]刘玉辉,孙均,王松涛等.老年人甲状腺结节手术切除和微波消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对比分析[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6,25(1):44-47.
[4]朱旬,邢春根,金涛等.腔镜辅助小切口甲状腺手术与传统手术的比较[J].实用医学杂志,2011,27(1):41-43.
[5]菅梅,吴宏,许新宇等.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超声诊断与手术病理结果的对比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3,15(4):528-530.
[6]王龙琦,陈坚,刘绪舜等.微波消融术与传统开放手术在良性甲状腺结节治疗中对机体创伤影响的比较[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6,16(3):236-240.
[7]郑雅兰,郑媛媛,王谷一等.不同大小及深度的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13,24(5):357-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