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柱塞泵设计开题报告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3
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轴向柱塞泵运动及动力特性仿真分析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工业和农业的发展,机械的运动传动系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涉及到高功率和高效率的液压系统,它们可以更容易地进行远距离传动以及控制。
在液压系统中,轴向柱塞泵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它可以将机械能转化为流体能,并将流体能传递到所需的位置。
因此,分析轴向柱塞泵的运动及动力特性,对于优化设计和提高系统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目前,国内外学者已经对轴向柱塞泵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并提出了许多不同的仿真方法。
但是,这些方法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比如有些方法只考虑了单一的运动及动力参数,而没有将它们整合到系统中进行综合评估;有些方法的仿真精度不高,没有考虑到实际系统中的一些实际因素等。
因此,研究一种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轴向柱塞泵运动及动力特性仿真分析方法,以优化液压系统的设计和性能,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虚拟样机技术来进行轴向柱塞泵运动及动力特性的仿真分析。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虚拟样机模型的建立:对轴向柱塞泵进行建模,包括机械结构和液压元件的参数选取等。
2. 运动及动力特性的综合仿真:将轴向柱塞泵的运动和动力特性综合考虑,并将它们整合到系统中进行仿真分析,从而得到系统的优化设计方案。
3. 仿真精度的提高:考虑实际系统中的一些实际因素,如摩擦、泄漏等,提高仿真精度,并对仿真结果进行验证。
本研究将采用ANSYS Fluent的模拟软件平台,通过建立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模型和进行综合仿真分析,来实现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
同时,采用实验验证的方法,对仿真结果的准确性进行验证。
三、预期研究成果本研究采用ANSYS Fluent的模拟软件平台进行仿真分析,通过建立轴向柱塞泵的虚拟样机模型和进行综合仿真分析,预计可以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 建立了基于虚拟样机技术的轴向柱塞泵运动及动力特性仿真分析方法,实现了液压系统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
轴向变量柱塞泵闭环控制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及意义柱塞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泵之一,广泛应用于机床、车床、冶金设备、航空航天、挖掘机、工程机械等领域中。
目前,柱塞泵的闭环控制技术已经成为其研究的热点之一。
传统的柱塞泵控制技术主要采用开环控制,难以满足复杂工况的需求,也容易受到运动过程中的负载变化及硬件参数固有变化的影响。
相比之下,闭环控制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柱塞泵的流量及压力稳定性,提高其系统精度和可靠性。
针对柱塞泵的闭环控制技术有许多研究方法,其中轴向变量柱塞泵是液压泵领域中的一种新型产品,其闭环控制技术的研究也吸引了研究者的关注。
因此,对轴向变量柱塞泵的闭环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研究,可以提高其在工业应用领域的精度和稳定性,推动液压泵控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二、研究目的与内容研究目的:本论文旨在探究轴向变量柱塞泵的闭环控制技术,分析其特性和优缺点,结合某装备的工业应用场景,设计闭环控制系统,优化控制算法,提高液压泵的控制精度和稳定性。
研究内容:1. 研究轴向变量柱塞泵的原理和结构特点;2. 分析柱塞泵的开环控制与闭环控制技术的优缺点;3. 研究轴向变量柱塞泵闭环控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流程;4. 设计闭环控制系统,包括传感器选型、控制器选择、闭环控制算法设计等;5. 在实际装备中进行实验验证,比较其与开环控制方式的差异,并对系统进行优化。
三、研究方法本论文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调研法、数学模型建立法、仿真模拟法和实验验证法等。
1. 文献调研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全面了解柱塞泵的基本原理、闭环控制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应用领域等。
2. 数学模型建立法:在分析轴向变量柱塞泵的结构和控制特点的基础上,建立该系统的数学模型,模拟其闭环控制过程。
3. 仿真模拟法:根据数学模型,利用MATLAB等软件,进行柱塞泵闭环控制算法的仿真设计和仿真实验,并对系统的性能进行评估和优化。
4. 实验验证法:选取某装备作为研究对象,构建闭环控制系统,进行实验测试,并比较其与开环控制的差异,验证闭环控制技术对提高柱塞泵控制精度和稳定性的作用。
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关键技术研究及动态仿真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多排式轴向柱塞泵是一种高端泵类产品,它具有大流量、高压力、高速度、高可靠性等特点,广泛应用于工业自动化、轨道交通、航空航天等领域。
本课题旨在研究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关键技术,并进行动态仿真,为该类泵的设计和应用提供技术支持。
二、研究内容1.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的研究多排式轴向柱塞泵是一种由多个轴向排列的柱塞组成的泵,其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较为复杂。
本课题将深入研究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工作原理及设计原理,寻找优化方案,提高其性能指标。
2.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关键技术研究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性能指标与其关键技术紧密相关。
本课题将从多个角度进行研究,探究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关键技术,包括柱塞、衬氟、压板等关键零部件的材料选择、加工工艺等。
3.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动态仿真研究动态仿真是设计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重要手段,也是验证优化方案的重要方法。
本课题将通过建立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动态仿真模型,对其进行参数优化和性能测试。
三、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结果对于提高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性能指标、降低其能耗、提高其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此外,研究成果还能够指导该类泵的设计和生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四、研究方法本课题将采用理论分析、实验研究和数值仿真等方法,重点研究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关键技术、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优化其性能指标,并进行动态仿真以验证优化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五、预期成果本课题的预期成果包括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关键技术解析、工作原理和设计原理的深入研究、动态仿真模型的建立及其性能测试。
同时,预期还能够提出多排式轴向柱塞泵的优化方案,提高其性能指标和市场竞争力。
凸轮泵设计开题报告1. 引言凸轮泵是一种常用的正常轴向柱塞泵,广泛应用于工程机械、农业机械以及工业机械等领域。
其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凸轮的旋转,带动柱塞在凸轮轨迹上做往复运动,从而实现液体的输送。
本文旨在设计一种效率高、噪音低的凸轮泵,并进行相关分析和结论。
2. 目标本设计的凸轮泵应具备以下特点:•高效率。
通过减小泵的内部阻力,优化柱塞和凸轮之间的接触方式来提高泵的效率。
•低噪音。
通过优化泵的结构设计和选用低噪音材料来降低泵的噪音。
•节能。
通过减小泵的摩擦损失、合理控制泵的流量和压力来实现节能效果。
3. 方法本设计的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3.1 凸轮和柱塞的设计凸轮和柱塞是凸轮泵的关键部件。
凸轮的形状和柱塞的材质对泵的效率和噪音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进行凸轮和柱塞的设计和优化,选择合适的形状和材质。
3.2 结构设计泵的结构设计对于凸轮泵的性能和可靠性影响巨大。
通过优化泵的结构设计,减小泵的内部阻力,改善流体的流动特性,提高泵的效率。
3.3 材料选择选用低噪音材料可以降低凸轮泵的噪音,并提高泵的工作效率。
需要根据泵的工作条件和要求,选择适合的材料。
3.4 流体力学分析通过流体力学分析,优化泵的流道设计,减小流体的阻力,提高泵的效率。
同时,利用计算流体力学(CFD)软件对泵的流动进行模拟和分析,验证泵的设计方案。
3.5 性能测试对设计的凸轮泵进行性能测试,包括流量、压力、效率等参数的测试,并与设计要求进行对比和分析。
4. 成果与展望通过凸轮泵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实现高效率、低噪音和节能的目标。
设计完成后,需要进行性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果对设计进行改进。
未来可以进一步研究凸轮泵的优化设计,提高泵的性能和可靠性。
5. 结论本文提出了一种设计高效率、低噪音的凸轮泵的方案,并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展望。
通过设计和优化凸轮、柱塞、结构和流动特性等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凸轮泵的性能和可靠性。
此外,材料的选择和流体力学分析也是设计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因素。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张丹林 专业班级 机设07-8班 指导教师 朱增宝副教授一、课题的名称、来源:1.课题名称液压驱动活塞式水泵设计 2.课题来源 生产 科研 教学 其他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附页)研究意义随着中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交通、城市建设的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施工工程点多、面广,作为机械化施工的主要设备,工程机械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建筑业中混凝土的输送(特别是往大型工地输送),是相当繁重而劳累的。
混凝土输送泵车是在汽车底盘上设计安装了一套混凝土输送液压驱动设备,实现混凝土的搅拌、输送、运输,可将混凝土远距离连续地输送到浇注地,能提高施工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成本费用等。
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混凝土堤坝、道路、桥梁和其它大型混凝土结构的建筑施工中。
混凝土输送泵车的液压系统中包括:主泵送系统、换向系统、搅拌系统、水洗系统。
水洗系统用来清洗混凝土输送管道及泵体。
清洗水泵是混凝土泵送机械产品水洗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目前混凝土机械的清洗水泵一般都是采用小柱塞式水泵,这种柱塞结构的清洗水泵虽然体积较小,但是其水流量小,射程不远,清洗效率低,使用不方便。
为此采用液压驱动的活塞式水泵可以提供一种大流量、高压力的清洗水泵装置。
研究现状混凝土泵车是一种将混凝土泵和液压折叠式臂架都安装在汽车底盘上,并沿臂架铺设输送管道,最终通过末端软管输出混凝土的设备。
混凝土泵车的发展已有90多年的历史。
德国是世界上混凝土泵车的最大生产国之一,拥有一批规模大、技术水平高的混凝土泵车制造企业,如SCHWING 、PUTZMEISTER 、ELBA 、TEKE 、REICH 等。
我国从1982年 引进日本技术并批量生产混凝土泵车,经过20年的发展,设计水平和制造能力都有长足发展,三一重工等企业甚至已经赶超国外。
目前三一重工、徐工集团、中联重科等企业以成功研发并推出了56m 泵车、66m 世界最长臂架泵车、三轴混凝土泵车底盘、43m 混凝土泵车等。
轴向变量柱塞泵压力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柱塞泵是流量与压力都能够精确定量控制的液压机械,广泛应用于各种工业行业中。
轴向变量柱塞泵具有流量可调性好、适用于大范围的流量与压力变化范围等优势,已经成为液压传动领域的一项重要技术。
然而,由于液压传动系统中的液压油的物理性质的影响,轴向变量柱塞泵的性能会出现压力滞后和波动的问题,这会大大限制其在实际生产和使用中的应用。
因此,针对轴向变量柱塞泵在高压液压系统中的使用问题,需要深入研究其压力变化特性及主要影响因素,以期提高其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价值。
二、研究内容与目标在本论文的研究中,将主要从轴向变量柱塞泵的压力变化特性以及主要影响因素两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力图提出一种新的基于液压油物理性质及其他因素的轴向变量柱塞泵压力控制方法,并且在实际的工业生产中得到验证。
具体来说,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压力变化特性的分析研究: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分析、研究轴向变量柱塞泵的压力变化规律,并探究其与温度、液压油粘性、阀门操作等因素的关系。
2. 影响因素的探究:从液压油物理性质、阀门参数、柱塞泵参数等多个角度探究影响轴向变量柱塞泵压力变化的主要因素,并进行实验验证。
3. 基于物理性质的液压控制方法的设计:结合以上两个方面的研究,提出一种基于液压油物理性质及其他因素的轴向变量柱塞泵压力控制方法,并进行实验验证,以期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
三、研究意义本论文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深入研究轴向变量柱塞泵的压力特性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轴向变量柱塞泵的性能提高并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
其次,提出一种基于液压油物理性质及其他因素的轴向变量柱塞泵压力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实际工业生产中,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最后,本论文的研究结果也可以为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提供参考和指导,推动相关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柱塞泵开题报告柱塞泵开题报告一、引言柱塞泵是一种常见的液压传动装置,广泛应用于工业领域。
本文旨在对柱塞泵的原理、结构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以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装置。
二、柱塞泵的原理柱塞泵是一种以柱塞作为工作元件的液压泵,其原理基于液压力的转换和传递。
当柱塞泵工作时,液体从液压油箱中被吸入泵腔,随后柱塞向前运动,将液体压缩并排出。
柱塞的运动通过曲柄机构和连杆传递给柱塞,从而实现液体的压力转换和输送。
三、柱塞泵的结构柱塞泵主要由泵体、柱塞、曲柄机构、连杆等组成。
泵体是柱塞泵的主体部分,通常由铸铁或铸钢制成,具有良好的刚性和密封性能。
柱塞是柱塞泵的工作元件,通常由高强度合金钢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曲柄机构和连杆则起到传递柱塞运动的作用,使泵体能够产生稳定的压力输出。
四、柱塞泵的应用柱塞泵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压力高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各个工业领域。
其中,柱塞泵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尤为广泛。
例如,在冶金设备中,柱塞泵可用于高压润滑系统,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在工程机械中,柱塞泵可用于液压传动系统,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持;在船舶设备中,柱塞泵可用于船舶的液压起重系统,提高起重效率。
五、柱塞泵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柱塞泵也在不断发展和改进。
目前,柱塞泵的主要发展趋势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高柱塞泵的工作效率,降低能耗,以满足节能环保的要求;二是提高柱塞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故障率,提高设备的使用寿命;三是减小柱塞泵的体积和重量,提高设备的便携性和灵活性;四是提高柱塞泵的自动化程度,实现智能化控制,提高设备的操作便利性。
六、结论通过对柱塞泵的原理、结构和应用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该装置。
柱塞泵作为一种重要的液压传动装置,在各个工业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随着科技的发展,柱塞泵也将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满足不断变化的市场需求。
我们期待通过本次研究,能够对柱塞泵有更深入的认识,并为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做出贡献。
中北大学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学生姓名:曾一峰学号:0902034144 学院、系:机械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工程装备与控制工程
设计题目:轴向柱塞泵缸体的有限元分析
指导教师:魏秀业副教授
2013 年 3 月 25 日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系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5篇(不包括辞典、手册)。
文中应用参考文献处应标出文献序号,文后“参考文献”的书写,应按照国标GB 7714—87《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的要求书写,不能有随意性;
4.学生的“学号”要写全号(如020*******),不能只写最后2位或1位数字;
5. 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3月15日”或“2004-03-15”;
6. 指导教师意见和所在系意见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不得随便涂改或潦草书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题 目 轴向柱塞泵(马达)部分零件 材料选择及组织分析和热处理分析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学 号学生姓名完成时间 2020 年 5 月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制绪论轴向柱塞泵(马达)。
目前,轴向柱塞马达主要应用于矿山机械,工程机械如推土机,挖土机,装载机等机械设备。
轴向柱塞马达是一种带滚动轴承支撑的轴配流式摆线液压马达,采用输出轴与配流机构整体结构设计、镶齿式定转子、两端滚动轴承支撑、专用回转动密封圈,使马达允许在较高的背压下工作。
目前我国能够生产的轴向柱塞泵(马达)的种类越来越多,此简述型号10SCY14-1B轴向柱塞马达。
按其结构特点:配流机构与输出轴一体成型,具有更高的配油精度,机械效率高;先进的轴密封设计,高的背压承受能力;镶齿式定转子和先进的花键参数设计机械效率高,寿命长;两端双滚动轴承设计,具有更大的侧向承载能力。
工作原理:主体部分由传动轴带动缸体旋转;使均匀分布在缺体上的七个柱塞绕传动轴中心线转动,通过中心弹簧将柱滑组体中的滑靴压压在变量头上,这样柱塞随着缸体的旋转而作往复运动,完成吸油和压油动作。
1.1 轴向柱塞泵(马达)的简要(1)10SCY14-1B轴向柱塞泵CY14型轴向柱塞泵是采用配油盘配油、缸体旋转的轴向柱塞泵。
由于滑靴和变量头之间,配油盘和缸体之间采用了液压静力平衡结构。
轴向柱塞泵可长期在高压、高速、高温等苛刻条件下工作,并具有很高的容积效率和总效率,所以要求柱塞泵壳体内所有运转的零件除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外还要有很高的尺寸精度和形位精度。
为此要合理选择泵的关键零件的材质、热处理方式,并提高加工质量,其中尤以选用合理摩擦副材料最为重要。
(2)泵的型号10SCY14-1B说明表1-1图12.1 传动轴传动轴作为轴向柱塞泵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工作中起到动力输出的关键性作用。
传动轴贯穿斜盘且两端均由轴承(一般为滚动轴承)支承,当动力使传动轴旋转时,缸体与柱塞一同旋转,使均匀分布在缸体上的七个柱塞绕传动轴中心转动,柱塞头永远保持与斜盘接触,因斜盘与缸体成一角度,因此缸体旋转时,柱塞就在泵缸中做往复运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1 绪论1.1 国内CY系列轴向柱塞泵发展概况就市场发展需求来看,我国目前大量使用的CY系列轴向柱塞泵,2003年全国的总产量达到了20万台[1-2]。
这类泵的最大特点是采用大轴承支承缸体,具有压力高、工艺性好、成本低、维修方便等优点,比较适合国情,因此,市场需求量大,也成为当今我国应用最广的开式油路轴向柱塞泵。
CY型轴向泵从1966年开始设计以来,前人总结经验摸索,经过CY14-I,CYI4-lA,CYI4-IB几个发展阶段,每一个发展时期泵的性能、寿命都得到提高,品种也不断丰富。
但是,从1982年CY14-1B轴向泵定型以来,已经过去20余年的时间,该泵的结构发展依旧停滞、变化不大。
由于近年来,世界上各家公司的柱塞泵技术已有长足进步,加上国内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对使用CY14-1B泵的更高要求,迫切需要符合市场经济的轴向柱塞泵,因此对CY14-1B轴向泵进行更新,开发一种噪声更低、自吸性能更好、节能、省料、使用更可靠的轴回柱塞泵就显得迫在眉睫,这就是CY14-1BK轴向柱塞泵[3-7]。
早期的斜盘式轴向泵的压力都只有7MPa,但现代液压传动系统注重效率和经济,均要求更高的压力。
目前市场上的定量斜盘式轴向柱塞泵的压力均已达21--48 MPa,这是因为我们在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工业在进步,突破了一些关键技术[8-10]。
2003年产量估计有近20万台,各行各业中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应用于CY14-1B斜盘型开式轴向柱塞泵。
从1972年开始设计研制,到1982年定型,但是从此之后的20多年的时间里,泵的结构基本是没有什么变化,甚至出现有些厂家生产20余年,没有任何改进。
但是世界上的柱塞泵发展不会因为国内的不进步发展而停止不前的,柱塞泵的各个方面有了长足的进步,然而CY14-1 B轴向泵的使用中也依然发现不少的问题,柱塞在工作是压排油液终了之余,柱塞底腔仍有一些油液未排除,当柱塞进入吸入行程时,这样便导致损失了一部分吸入容积,降低了容积效率。
安徽理工大学本科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姓 名 专业班级 机设班 指导教师 教授一、课题的名称、来源:1.课题名称轴向柱塞泵设计 2.课题来源 生产 科研 □√教学 其他二、研究意义、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思路与方法(可附页)研究意义:轴向柱塞泵是利用与传动轴平行的柱塞在柱塞孔内往复运动所产生的容积变化来进行工作的。
由于柱塞和柱塞孔都是圆形零件,加工时可以达到很高的精度配合,因此容积效率高,运转平稳,流量均匀性好,噪声低,但对液压油的污染较敏感,结构较复杂,造价较高。
轴向柱塞泵的优点是结构紧凑,径向尺寸小,转动惯量小,工作压力高,效率高,并易于实现变量。
目前有的轴向柱塞泵的压力可以达到350~400kgf/c ㎡。
由于上述特点,轴向柱塞泵被广泛使用于工程机械、塑料机械、起重运输、冶金、船舶、机床和农业机械等领域。
研究现状:近年来,随着材料、制造、电子等技术的发展,轴向柱塞泵的新技术层出不穷,例如荷兰Innas 公司开发的Float Cup 结构轴向柱塞泵,丹麦的Saur-Danfoss 公司为工程机械量身定做的H1系列的多功能泵,德国Rexroth 公司推出的电子智能泵等等。
国产轴向柱塞泵主要有引进国外技术的产品和我国自主研发的CY 系列柱塞泵。
引进国外技术Rexroth 、Yuken 等系列,性能介于国外产品和CY 泵之间。
就性能指标来讲,国产Rexroth 系列的排量、额定压力、转速都要比CY 系列的大一些。
其额定压力35 MPa ,峰值压力达40 MPa ;转速达到2000 r/min 以上,而CY 系列额定压力在31.5 MPa ,转速一般限定在1500 r/min 。
轴向柱塞泵在发展中,基本结构保持了稳定,高速高压以及良好的控制方法是其发展的方向。
研究内容:直轴滑履式轴向柱塞泵的机构参数设计,主要结构尺寸的设计以及柱塞、滑履、缸体、斜盘等主要部件的运动学分析、强度校核和寿命估算。
轴向柱塞泵轴向流道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轴向柱塞泵作为一种常见的液压传动元件,其性能对于机械设备的运行效率具有重要影响。
在轴向柱塞泵的工作过程中,轴向流道是关键的流体力学结构,对于泵的输出流量、压力和效率等参数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对于轴向流道的研究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二、研究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是探究轴向柱塞泵轴向流道的设计和优化。
通过研究不同结构形式的轴向流道对泵输出性能的影响,为提高轴向柱塞泵的性能和效率,找寻最优设计方案提供理论基础。
三、研究内容1. 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2. 轴向流道的设计和优化原理;3. 利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对不同结构形式的轴向流道进行仿真分析;4. 采用试验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5. 探究轴向流道的流场分布和压力分布对泵性能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对于轴向柱塞泵的优化设计和性能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主要通过轴向流道的研究,找寻最优的设计方案,并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进一步提高轴向柱塞泵的运转效率、减少能量浪费,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将采用计算机辅助仿真和试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以轴向流道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结构形式的轴向流道对泵性能的影响。
具体研究工作包括:1. 利用CATIA等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设计不同结构形式的轴向流道;2. 进行CFD仿真分析,研究轴向流道内的流场运动规律和压力分布规律;3. 提取仿真结果,定量比较不同结构形式的轴向流道对泵性能的影响,找寻最优设计方案;4. 建立试验平台,采用试验数据验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
六、预期结果通过本次研究,预期可以得到不同结构形式的轴向流道对轴向柱塞泵性能的影响规律,并找到最优设计方案。
同时,可以提出有效的优化措施,进一步提高轴向柱塞泵的效率和性能。
轴向柱塞泵设计任务书1.课题意义及目标学生应通过本次毕业设计,综合运用所学过的基础理论知识,对轴向柱塞泵进行分类分析,对柱塞的结构型式﹑滑靴结构型式﹑配油盘结构型式等进行分析设计,并受力分析与计算,确定缸体的材料选用及校核,对零部件建模,了解相关设计规范及设计思想等内容,为学生在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好基础。
2.主要内容(1)了解机械产品的设计方法。
(2)完成柱塞泵的设计。
(3)完成相应的工程图。
(4)撰写毕业论文。
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顺畅;避免错别字和错误标点符号;格式符合机械工程系学位论文格式的统一要求。
3.主要参考资料[1]潘骏,段福斌,杨文华,吴立军.机械设计基础[M].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05.[2]何存兴.液压元件[M].机械工业出版社,1982.[3]闻德生.开路式柱塞泵[M].航空工业出版社,1998.4.进度安排审核人:年月轴向柱塞泵设计摘要:近年来,轴向柱塞泵由于结构紧凑,单位功率体积小,工作压力高,工艺性好,成本低,寿命长,维修方便等优点,应用日益广泛。
它是液压系统中的主要部件,因柱塞与缸体轴线平行或接近于平行而得名。
轴向柱塞泵靠柱塞在缸体孔内的往复运动改变柱塞腔内的容积来实现吸液和压液的。
此次设计主要是对轴向柱塞泵进行分类分析,对其柱塞的结构型式﹑滑靴的结构型式﹑配油盘的结构型式等进行分析设计,并作受力分析与计算,确定缸体的材料选用以及对其进行校核,压盘和斜盘主要尺寸也有设计,也对变量机构进行了简单分析。
最后根据设计内容及参考资料绘制零件图及装配图,并对主要零部件建模,以求达到仿真效果。
关键词:轴向柱塞泵,柱塞,滑靴,配流盘,缸体The Design Of Axial Piston Pump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axial piston pump is increasingly widely used because of its compact structure, the small size of specific power, high working pressure, good manufactur ability, low cost, long life and convenient maintenance. It is the main part of the hydraulic system and named on the fact that the plunger piston is in parallel with the cylinder axis or approximatively. It achieves its function of absorption and pressure liquid by the reciprocating movement of plunger piston in the cylinder block hole. This design is aimed at the analyses about classification of axial piston pump and the design of structural style of plunger piston, slipping boots and oil distribution disc, including other task like force analysis and calculation, the material selection of cylinder block. Verification, the size design of platen and swash plate, a brief analysis of variable displacement mechanism, I complete the part drawing and assembling drawing according to the design content and reference material, establish the 3D modeling of main parts to realize the function of emulation.Keywords: Axial piston pump, Plunger, Sliding boots, Port plate, Cylinder目录1绪论 (1)1.1轴向柱塞泵简介 (1)1.2轴向柱塞泵工作原理 (2)1.3给定工作参数 (2)2轴向柱塞泵主要零件设计 (3)2.1柱塞结构设计与计算 (3)2.1.1柱塞的结构型式 (3)2.1.2柱塞的结构尺寸 (3)2.2滑靴结构设计与计算 (6)2.2.1滑靴的结构型式 (6)2.2.2滑靴的结构尺寸 (7)2.3配流盘设计与计算 (8)2.3.1配流盘过渡区设计 (8)2.3.2配流盘尺寸设计与计算 (8)2.4缸体设计计算与校核 (9)2.4.1缸体设计与计算 (9)2.4.2缸体强度校核 (11)3轴向柱塞泵主要零件受力分析 (13)3.1柱塞受力分析 (13)3.1.1作用在柱塞上的力 (13)3.1.2求解F1、F2、F N (14)3.2滑靴受力分析 (15)3.3配流盘受力分析 (16)3.3.1压紧力F (16)y3.3.2分离力F (17)f4其他零部件尺寸的确定 (20)4.1压盘尺寸的确定 (20)4.2斜盘尺寸的确定 (20)5柱塞泵变量机构的设计 (21)5.1变量机构的种类 (21)5.2变量机构的选择 (21)6结论 (25)参考文献 (26)致谢 (27)附录 (28)1绪论1.1轴向柱塞泵简介轴向柱塞泵是柱塞的往复运动方向平行或接近平行于缸体轴线的柱塞泵,并因此而得名。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斜轴式柱塞泵设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学生姓名:学号: 2指导老师:***2011 年03 月25日开题报告填写要求1.开题报告(含“文献综述”)作为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及所在专业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用黑墨水笔工整书写或按此电子文档标准格式(可从教务处网页上下载)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文献综述”应按论文的格式成文,并直接书写(或打印)在本开题报告第一栏目内,学生写文献综述的参考文献应不少于10篇(不包括辞典、手册),其中至少应包括1篇外文资料;对于重要的参考文献应附原件复印件,作为附件装订在开题报告的最后。
4.统一用A4纸,并装订单独成册,随《毕业设计(论文)说明书》等资料装入文件袋中。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1.文献综述:结合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情况,根据所查阅的文献资料,每人撰写2500字以上的文献综述,文后应列出所查阅的文献资料。
斜轴式柱塞泵设计0 引言液压技术作为一门新兴应用学科,虽然历史较短,发展的速度却非常惊人。
近40年来,液压设备的年增长率一直远远高于其他机械设备的年增长率。
液压传动设备一般由四大元件组成:即动力元件——液压泵;执行元件——液压缸和液压马达;控制元件——各种液压控制阀;辅助元件——油箱、管道、蓄能器、集成块等。
液压泵的功用是向液压系统提供具有所需压力的液体油流,从而驱动液压装置工作,是液压设备的动力源[1]。
液压泵是现代液压传动中使用最广的液压元件之一。
由于其可以很方便地实现变量,使液压系统容易实现功率调节和无级变速。
液压泵是技术含量高的液压元件之一,它的结构、品种繁多,制造工艺复杂,在当今许多液压元件结构发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液压泵的结构、材料、性能却任在继续发展[2]。
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及配流盘优化设计研究的开题报告题目: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及配流盘优化设计研究一、研究背景轴向柱塞泵是一种常用的液压传动元件,广泛应用于机床、机械、航空、化工等领域。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会存在一定的流量脉动问题,造成系统振动、能量损失等不利影响。
而随着液压传动技术的不断发展,对于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的优化设计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二、研究目标本文的研究目标是:1. 对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脉动进行理论分析和实验测量,并探讨其影响因素。
2. 对轴向柱塞泵配流盘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以降低流量脉动,提高系统稳定性和效率。
三、研究内容1. 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的理论分析:通过建立轴向柱塞泵数学模型,分析各种因素对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的影响,并采用数值模拟方法验证理论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 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的实验测量:对不同工况下的轴向柱塞泵进行实验测量,得到流量脉动数据,并与理论分析结果进行对比。
3. 配流盘优化设计:基于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分析和实验数据,在保证流量输出稳定的前提下,对配流盘的结构进行优化设计。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将有助于加深对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问题的理解,为轴向柱塞泵的优化设计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
同时,也有助于提高液压传动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为液压传动技术的发展做出贡献。
五、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理论分析、实验测量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对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其中,理论分析方法主要采用数学建模和分析;实验测量方法主要采用现场测试和实验室测试;数值模拟方法主要采用计算流体力学(CFD)方法。
六、研究计划1. 第一年:(1)熟悉轴向柱塞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2)通过理论分析,得出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的影响因素。
2. 第二年:(1)实验测量不同工况下轴向柱塞泵的流量脉动数据。
(2)基于实验数据和理论分析结果,进一步研究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问题。
3. 第三年:(1)基于轴向柱塞泵流量脉动分析和实验数据,进行配流盘的结构优化设计。
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润滑特性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与意义轴向柱塞泵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航空、机床、冶金、造船等领域中的一种重要液压元件。
其优点是压力高、流量大、工作平稳,能够满足多种应用的要求。
球面配流副是轴向柱塞泵的一个重要部件,它起到了将柱塞与滑块配合的作用,直接影响泵的性能和寿命。
目前,已经有不少学者对轴向柱塞泵的润滑问题进行了研究。
然而,球面配流副的润滑机理和 tribology 特性却没有得到充分的研究。
因此,对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的润滑性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不仅可以推进轴向柱塞泵的研究与发展,更可以为相关工程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本研究将通过实验研究和模拟仿真两种方法进行:1. 实验研究。
采用透明材料制作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模型,考察不同润滑条件下的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运动学和 tribology 特性。
通过观察和记录数据,分析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的运动和润滑规律,揭示润滑机理和共振现象等问题。
2. 模拟仿真。
利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建立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数学模型,考虑不同润滑条件下的滑块运动学和 tribology 特性,以及柱塞运动对泵内流体行为的影响,并进行仿真分析。
通过仿真结果,将验证实验结果,并进一步推导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润滑特性的理论模型。
三、研究预期成果本研究的预期成果有:1. 揭示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的运动学和 tribology 特性;2. 探究球面配流副的润滑机理和共振现象等研究热点;3. 建立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润滑特性的理论模型;4. 为轴向柱塞泵的设计、制造和应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四、论文结构第一章绪论第一节轴向柱塞泵的基本概念和特性第二节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的作用和润滑机理第三节研究现状第四节研究背景和意义第五节研究内容和方法第六节研究预期成果第七节论文结构第二章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的数学模型和仿真分析第一节欧拉-拉格朗日方法的原理和应用第二节建立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的数学模型第三节液压特性仿真分析第四节结果分析和展望第三章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的实验研究第一节材料和装备的准备工作第二节实验方案的设计和实施第三节实验结果的观察和分析第四节结果验证和比较第四章润滑特性分析第一节润滑特性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指标第二节讨论不同润滑情况下的轴向柱塞泵球面配流副的润滑特性第三节结合实验和仿真分析润滑特性第五章结论和展望第一节研究成果总结和归纳第二节存在的不足和改进意见第三节未来研究的方向和展望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