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其杂种光合生产力比较

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其杂种光合生产力比较

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其杂种光合生产力比较
日本落叶松、长白落叶松及其杂种光合生产力比较

东林营林学课件3第三章 抚育间伐技术要素

第三章抚育间伐的技术要素 第一节抚育间伐的开始期 开始期早晚影响间伐收益、保留木生长和干形材质。 开始早:不利于保留木干形和木材品质,且间伐材规格小,间伐收益较低。 开始晚:影响保留木的生长,轮伐期延长,伐后林分稳定性较低。 综合考虑如下因素: 树种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生长速度、自然整枝和耐荫性); 立地条件; 林分初始密度; 林木分化状况; 经济及经营条件。 透光伐在幼林郁闭后要及早实施,卫生伐则在需要时实施。 疏伐(生长伐)抚育则根据如下林分特征确定: 一、林分生长量 林分平均直径和胸高断面积连年生长量(CAI)的变化,受到林分密度的直接影响。 直径和断面积连年生长量的变化,可以作为抚育间伐开始期的决定性指标。 黑龙江省带岭林业研究所研究落叶松胸高断面积动态: 3300~4400株/公顷,13年后明显下降; 6600株/公顷,12年后明显下降; 8800~10000株/公顷,10年后明显下降。 由此确定不同初植密度落叶松人工林的抚育间伐开始期。 二、林木分化程度 林木分化的程度指示林木竞争强度,可作为确定间伐开始期的指标。根据下面3方面确定:1、根据林木分级 在林木分化过程中,IV、V级木的数量比例随着林龄的增长而增加。 一般认为,当IV、V级木在林分中的数量比例达30%左右时,则应进行首次间伐。2、根据林分直径的离散度 林分的直径离散度,是指林分平均直径与最大和最小直径的倍数之间的距离。 一般在林分直径离散度达到0.8以上时,应开始首次间伐。 3、根据林分的株数按径级分配的比例 密度越大,分化越强,小径木比例越高。当小径木达到一定比例时,开始首次间伐。 ?平均直径作为1.0,0.8以下小径木占总株数的1/3时; ?小于林分平均直径的林木株数大于总株数的40%时。 三、林分/林木的外貌特征 1、树冠大小变化动态 林木树冠大小直接受到林分密度的制约; 树冠大小与林木直径和材积生长正相关; 根据冠幅(Crown Width)和冠长(Crown Length)的动态确定抚育间伐的开始期。2、自然整枝的高度 自然整枝过程与密度密切相关,同时受树种特性影响;

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

为做好种苗生产单位复工复产和今明两年造林绿化种苗供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有林场和种苗管理司组织北京林业大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研究组等单位,总结近年来全国各地造林绿化信息和种苗生产供应信息,编制完成《2020年度全国苗木供需分析报告》,提出当前苗木生产建议。 一、全国苗木供需分析 (一)全国苗木供需总体情况 1.2015-2018年全国苗木供需情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随着我国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对苗木供应的数量和质量都提出更高的要求。近几年来,全国育苗面积、苗木供应量和实际使用量趋于平稳,且都保持在较高水平。 2.2020年度全国苗木需求预测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绿化市场将在近3年中推向高峰。预计未来将主要呈现出两种倾向: 一是彩叶树种、容器苗木需求加大。为增强城市季节变化效果,丰富绿化色彩效果,在绿化工程中增加使用大量的彩叶树种,此举措推动了彩叶树种的需求量,但目前此类树种苗价过高。相关部门预测今后彩叶树种前景看好的品种有:金叶榆、元宝枫等。 另外,绿化工程对苗木的标准有所提升,在苗木的整体性、存活率等方面要求越来越高。容器苗具有栽植不受季节限制、整体性好、成活率高等特点,尤其在2020年特殊的情况下,容器苗的需求空间较大。而且,目前国内中大型规格的容器苗培育有限,不能大批量供应市场,存在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是目前社会发展对生态环境的需求越来越高,国家也日益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发展,其中提高森林覆盖率、多种树、种好树等措施是发展林业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大规格苗木(胸径15厘米以上)及乡土树种苗木,价格及需求不断上升,北方市场青睐常绿植物,南方落叶树种需求增大。不过,目前乔木品种中有些树种存圃规格尚小。另外水生植物、地被植物、果树类等植被需求强劲。 此外,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种苗产业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趋势:一是疫情造成许多造林工程停工或延迟,特别是对南方省区影响较大,原计划春季造林,有些可能改为雨季或秋季造林,因此对容器苗需求会有所上涨;二是疫情结束后,造林施工及种苗招投标集中开展,会造成工程苗出现短期大量采购;三是苗圃苗的竞争加大,其中乔木小苗和地被绿篱苗很可能在疫情结束后集中上市销售,价格战在所难免。整体来说,预计2020年全国苗木的实际使用量会有所下降,约为126亿株左右。

落叶松种植技术

落叶松种植技术 落叶松是松树的一种,为松科落叶松属的落叶乔木,中国东北、内蒙古林区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天然分布很广,在针叶树种中是最耐寒的,垂直分布达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下面我们就来看一看落叶松种植技术吧!

落叶松栽培价值 落叶松木材重而坚实,抗压及抗弯曲的强度大,而且耐腐朽,工艺价值高,是电杆、枕木、桥梁、矿柱、车辆、建筑等优良用材。树势高大挺拔,冠形美观,根系十分发达,抗烟能力强,也是一个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落叶松阿拉伯半乳聚糖由落叶松属木材用水或稀碱液浸提加工而得,属低粘度高分散性树胶,主要用于医药、食品等。

落叶松生长习性 落叶松是喜光的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水分条件和土壤养分条件的适应范围很广,最适宜在湿润、排水、通气良好,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最好,在干旱瘠薄的山地阳坡或在常年积水的水湿地或低洼地也能生长,但生育不良,耐低温寒冷,一般在最低温度达-50℃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分布于东北大、小兴安岭、老爷岭、长白山、辽宁西北部、河北北部、山西、陕西秦岭、甘肃南部、四川北部、西部及西南部、云南西北部、西藏南部及东部、新疆阿尔泰山及天山东部,常组成大面积单纯林,或与其他针阔叶树种混生。

落叶松种苗培育 1、圃地选择:选择交通方便、地势平坦、排灌良好、土层深厚、土质疏松、较肥沃的中性或微酸性沙壤或轻壤土育苗,冬季整地,每亩施有机肥750千克,深翻30厘米,播种前均匀喷洒1:10倍的硫酸亚铁溶液,待干后耙平作床,床高15厘米,宽1米,床间距25厘米。 2、种子处理:落叶松种子播种前将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4小时,用清水洗净后再倒人45℃的温水中浸泡24小时,捞出稍稍晾干后与三倍于种子体积的河沙混合,然后置于发芽坑内催芽。发芽坑应挖在背风向阳处,坑深50厘米,宽50厘米,坑上覆盖塑料薄膜,晚上加盖草帘,每天将种子均匀翻动一次,待有30%的种子裂嘴后即可播种。 3、播种技术:当地表温度在10℃以上时即可播种。播种量为4~4.5千克/平米,播种前苗床要灌足底水。采用条播,沟距10~15厘米,沟深1厘米,播后覆盖1厘米厚的细沙壤土,并盖一层稻草,盖草后以不见地为宜,并立即喷水,以后每天少量多次喷水,经常保持床面湿润。当幼苗有30~50%出土时开始揭草,幼苗出齐后将草揭完,揭草要在阴天或傍晚进行,揭后及时浇水。 4、苗期管理:出苗后要适时浇水,少量多次,保持苗床湿润,并注意松土除草,除草结合松土进行,在苗床上方须搭前棚,保持透光度在60~70%。落叶松幼苗病害主要是立枯病,虫害是蛴螬和蝼蛄两种,在种苗培育过程中要注意防治。

项目教学_森林抚育采伐(落叶松下层抚育)单元设计

项目一***工区森林抚育采伐 项目描述 该项目下的工作任务 ①落叶松下层抚育②红松上层抚育③天然林综合抚育④杨树机械抚育 该项目下的拓展任务 ①红松透光抚育②落叶松生长抚育③落叶松大径材培育④柞树实验林生态疏伐 培养目标 专业能力①会根据林分生长状况确定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 ②会运用克拉夫特分级法对林木进行分级 ③会运用三级木分级法对林木进行分级 ④会计算抚育采伐的株数强度和蓄积强度 ⑤能正确确定抚育采伐的采伐强度 ⑥会正确确定采伐木并合理造材 ⑦会整理抚育间伐作业设计外业调查数据并填写标准地内业记载表 ⑧会进行抚育采伐施工 ⑨会进行落叶松大径材培育的设计与施工 ⑩会进行公益林抚育间伐设计与施工 方法能力①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信息并进行整理 ②能熟练的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 ③能够根据现有专业知识分析生产中发生的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 ④与他人沟通技巧 素质能力①能进行人员的优化组合,成立模拟生产科,实施工作计划 ②能根据每个人的个人能力进行工作分工并有效合作 ③具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④具有创新精神 知识目标①掌握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 ②掌握各种分级法及各级木的标准 ③掌握抚育采伐强度的计算方法 ④掌握伐木技术 ⑤掌握造材标准及技术 ⑥掌握标准地内业记载表的填写方法 ⑦掌握落叶松大径材培育抚育采伐的方法 ⑧掌握生态公益林抚育采伐的种类和方法 学生完成的工作: ①自愿组合,成立生产部门 ②接受工作任务 ③自主学习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理论 知识 ④在林场场长指导下完成工作任务 教 师 完成的工作: ①布置工作任务 ②指导工人完成工作任务 ③对工人的工作成果给予评价 ④安全监管 需要的基础能力: ①能进行植物识别 ②会使用测量仪器 ③数据整理分析能力 ④会熟练运用生态学知识 ⑤生产工具、仪器的使用与维护能力 ⑥会运用经营数表 需要的能力: ①较丰富的林场工作经验 ②熟练使用和维护测量仪器 ③熟练识别和使用地形图 ④能进行抚育采伐设计与施工 ⑤能进行植物识别 ⑥能熟练制定生产计划和方案

绿化树种选择

绿化树种选择

————————————————————————————————作者: ————————————————————————————————日期:

绿化树种选择 由于我国土地广阔,各个城市所处的气候带不同,各类树木生长的生态习性不同和表现的观赏价值不同,各类园林绿地上绿化功能不同,因此,各城市选择树种也应不同。下面列举数种常用树种供参考。 一、不同气候带的城市园林绿化常用树种 (一)热带(海南、广东、广西、台湾南部) 南洋杉,肉桂,秋枫,昆栏树,刺竹,海南松,相思树,荔枝,菩提树,麻竹,水松,凤凰木,幌伞枫,青皮竹,鸡毛松,羊蹄甲,石栗,椰子,芭蕉,竹柏,软夹红豆树,白千层,槟榔,银桦,木麻黄,楹树,红千层,白兰花,孔雀豆,胡桐,棕竹,榕树,象牙树,橄榄,波罗蜜,人心果,仙丹花,黄槿,番荔枝,番茉莉,桃金娘,朱槿,猴欢喜,缅栀子,硬骨凌霄,夜香树,吊钟花,番石榴,一品红,兰花楹,蜡烛树,蒲桃,杨桃,马缨丹,变叶木,柚,素馨,黄皮树,狗牙花,红背桂,望江南,黄花夹竹桃,木棉,桉树。 (二)亚热带(南亚热带、中亚热带、北亚热带) 1.南亚热带(台湾中、北部,福建、广东东南部,广西中部,珠江流域,云南中南部): 马尾松,格木,波罗蜜,油橄榄,银桦,湿地松,桢楠,台湾相思,黑荆树,柑橘,火炬松,榕树,南洋楹,棕榈,木麻黄,南亚松,羊蹄甲,木荷,孔雀豆,苏铁,云南松,黄槿,山茶,石栗,桃金娘,南洋松,朱槿,南山茶,荔枝,杉木,千年桐,幌伞枫,龙眼,水松,吊钟花,乌榄,槟榔,水杉,柚,蝴蝶果,红千层,池杉,橄榄,八角,白千层,落羽杉,木棉,肉桂,杨桃,芭蕉,竹柏,猴欢喜,蒲葵,黄皮树,棕竹,罗汉松,番石榴,南酸枣,人心果,大叶桉,蒲桃,乳源木莲,兰花楹,刺竹,柠檬桉,素馨,红豆树,九里香,麻竹,红椿,黄花夹竹桃,一品红,青皮竹,象牙树。 2.中亚热带(广东,广西北部,福建中、北部,浙江,江西,四川,湖南,湖北,长江以南,安徽,江苏南部,云贵高原,台湾北部): 马尾松,水松,青冈栎,香樟,南酸枣,柳杉,水杉,细叶青冈,柑橘,乳源木 莲,杉木,竹柏,小叶青冈,天竺桂,油橄榄,冲天柏,罗汉松,栲树,檫树,棕榈,柏木,相思树,桢楠,广玉兰,银桦,罗汉柏,木麻黄,苦槠,白玉兰,粗榧,羊蹄甲,甜槠,厚朴,苏铁,香榧,刺柏,米槠,千年桐,幌伞枫,红豆杉,火炬松,紫楠,肉桂,红千层,银杏,湿地松,蒲葵,芭蕉,棕竹,油茶,珙桐,木香,刚竹,含笑,虎刺,蓝果树,珍珠梅,淡竹,木莲,茶树,茉莉,郁李,孝顺竹,鹅掌楸,木荷,八仙花,海棠花,青皮竹,石楠,厚皮香,金缕梅,贴梗海棠,茶秆竹,枇杷,榕树,枫香,西府海棠,慈竹,红豆树,桃叶珊瑚,橙木,垂丝海棠,箬竹,花榈木,瑞香,木芙蓉,珊瑚朴,凤尾竹,夏蜡梅,映山红,梅,榆树,大叶桉,杨梅,马银花,碧桃,榉树,柠檬桉,山茶,云锦杜鹃,蔷薇,毛竹,红椿,茶梅,冬青,月季。 3.北亚热带(秦岭山脉,淮河流域以南,长江中下游以北):马尾松,北樟,紫荆,厚壳树,溲疏,黑松,白楠,蜡梅,南天竹,重阳木,华山松,红桦,夹竹桃,十大功劳,刺槐,火炬松,亮叶桦,紫薇,黄杨,中国槐,台湾松,鹅耳枥,结香,雀舌黄杨,皂荚,湿地松,栓皮栎,金丝桃,糙叶树,香椿,秦岭冷杉,麻栎,木槿,朴树,苦楝,四川冷杉,亮叶水青冈,木绣球,白榆,梓树,柳杉,米心水青冈,荚迷,榔榆,楸树,大果青杆,栾树,珊瑚树,黄檀,苔木,日本柳杉,七叶树,海

国内外森林抚育间伐研究概述

国内外森林抚育间伐研究概述 【摘要】抚育间伐是森林永续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在森林经营中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对国内外森林抚育间伐相关文献的研究,概括了目前森林抚育间伐的研究进展情况,主要包括间伐强度的确定、间伐开始期和间隔期的确定,间伐对林木、林地养分、林下植被的影响以及对于间伐剩余物的处理,最后讨论了间伐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抚育间伐;林地养分;间伐剩余物 随着全世界人工林面积的不断增加,虽然森林的经营方法也在不断改进,但人工林在经营过程中依然出现很多问题,如人工林地力衰退问题。如何提高林分生产力、维持地力,成为林地经营的关键。其中,合理的抚育间伐是培养生产力森林,特别是人工林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目前,多数研究认为,抚育间伐可以改善森林生态系统和林分结构,加速林木生长,提高林分质量,改善林分卫生状况,缩短成材期,有利于缓和木材供需矛盾,增加林木抵抗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能力,加速林下植被的更新,维持地力,获得较高的环境生态效益和社会经济效益。 1.间伐技术指标的确定 1.1间伐强度的确定 抚育间伐对林木各因子以及林木生长发育起着很重要的作用,这是目前学者普遍支持的结论。但关于间伐强度的确定的问题,由于研究方法和研究区域立地等的差异,所得的结论也不尽相同。多数研究认为强度间伐对林木的胸径和单株材积生长效应最佳,而中度间伐的经济效应最高。对于立木蓄积量肖书平(1998)认为中度的间伐强度最好,而詹学齐等认为弱度间伐的效果好。郑天爽等认为轻度间伐可调整林分密度、促进林分生长、改善林分生态因子,从而获得良好的经营效果和生态效益。 1.2间伐开始期与间隔期的确定 合理间伐起始期的间伐可以使林木生长保持健康,恢复胸径的快速生长。对于间伐起始期的确定,可以通过林木分化程度、自然整枝的高度、连年生长量的变化、林分密度等多种方法来确定。目前,由于胸径是容易获得并相对准确的量,所以多数研究都是以连年生长量来确定间伐开始期。普遍认为针叶树种的间伐起始期为8-12年,根据经营集约程度、立地条件和经济条件的不同,可提前或推迟进行首次间伐。初植密度与合理间伐起始期有密切关系,随着初植密度增加合理间伐开始期明显提前。 而对于间伐间隔期的确定,应考虑树冠恢复郁闭的速度和胸径连年生长量重

长白山地区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长白山地区综合自然地理实习报告 一、前言 在2009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此次实习,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大兴安岭地区西麓到长白山一线实地观察了东北大平原的自然结构,并对长白山的山地垂直结构有了切实的体验。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记录长白山方面的实习内容。 二、长白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27o56′—128o06′、北纬41o58′—42o06′它涉及范围较广,跨延边、白山和通化三个地区。其范围大致北起自我国安图县的松江镇,南和东南则沿伸至朝鲜境内,西始于抚松县,东止于和龙县的南岗岭。在我国众多的名山中,唯有长白山的纬度最高(长白山天池位于北纬42o00′,东经128o03′),也是欧亚大陆东部最高的山峰(海拔高达2749m)。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亚欧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经过几次地质运动以后,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形成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庞大的火山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区域。纵观长白山,可按高度和地貌部位将其分为三大部分,即火山锥体、山前熔岩高原和山前熔岩台地三个环状地带。长白山生物资源亦是非常丰富,其中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及药用价值。 三、实习内容

1.长白山地质构造情况 长白山为中央裂隙式喷发所形成,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三裂隙交叉处即为长白山山体。俯瞰长白山呈现盾形,说明岩浆为中性,介于酸性和基性之间,进一步反应了长白山山体的形成是多次喷发的结果。长白山的地质构造情况绘图如下: 图1.长白山地址构造剖面图 如图所示,长白山的地质构造与长白山多次喷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初次喷发为裂隙式,发生于在第三纪准平原的基底上,因为是中央裂隙式喷发,所以在第三纪准平原的基底上留下多层Q1时期的玄武岩,此次喷发范围较广,也导致了Q1期玄武岩的分布区域较为广泛。后来的喷发多为中心式喷发,以Q2时期和Q4时期的为典型,如图中在Q1的基础上,主峰覆上Q2时期碱性粗面岩,天池周围的则为最新喷发所形成的Q4浮石火山灰。Q2和Q4的岩层之间缺少Q3层,而在山麓附近发现了Q3时期的凝灰角砾岩,且此层岩石在地貌形态上与倒石堆相似,故此推测,Q3时期长白山亦有中心式的喷发,而且喷发后的成岩发生了较大规模的侵蚀和搬运,多使其堆于山麓附近,即呈现如图形态。在离主峰稍远的地区则在堆积的Q1期的玄武岩后受主峰火山活动的影响较小,在河流的侵蚀搬运等运动中形成自然界中常见的河谷地貌。 2.长白山土壤类型分布情况 长白山土壤由基带向上依次为山地棕色针叶林土、亚高山灰色土、森林草甸土和高山苔原土。大致分布及海拔分界如下图所示。 图2.长白山土壤类型垂直分布图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

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测定与预估 森林作为全球陆地生态系统的主体,是陆地碳循环最重要的碳库。人工林是 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类型,是目前陆地碳汇增长最主要的媒介之一。对于人 工林而言,掌握其生态系统碳累积现状及时空分布规律,据此评价并预测林分生 长发育的动态过程,能为林分进行科学合理的经营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以黑龙 江小兴安岭地区朗乡林业局东折棱河林场的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Henry.)人工林为研究对象,在多年积累的样地调查、标准木解析、生物量实测数据和含 碳率测定数据的基础上,应用美国森林资源清查与监测体系(FIM)下圆形整群样 地的抽样设计方法进行野外调查,测定了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 同时,在充分解析美国森林植被模拟系统(FVS)及其林火与可燃物扩展模型(FFE)基础上进行本土化,嵌入长白落叶松林分生长与收获模型,设定相关参数值,调校相关调整系数,模拟了人工经营措施下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生长过程,并有效地预估了生物量和生态系统碳密度。本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1)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物量的估算和碳密度的计算。根据野外调查和实测数据,基于相对生长法建立高预估精度的生物量模型进行植被生物量的估算,基于残体蓄积通过体积密度和腐烂率转化计算残体生物量,得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群落生物量为 202.843t.hm-2,包括植被活生物量156.704t·hm-2和残体死生物量 46.139t·hm-2,其中乔木生物量136.225t·hm-2,所占比例达67.16%,占据绝对优势。同时,测定生物量不同器官组分的含碳率值,得到长白落叶松群落的平均含 碳率为45.8%,其中乔木(47.6%)、枯立木(44.6%)、林下植被(44.1%)、木质残体(41.2%)和凋落物(37.4%)。 测定得到土壤平均有机碳含量为19.538g·kg-1。最终研究认为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碳密度随林龄增加而增大,空间分布序列是:土壤 (91.847tC·hm-2)>植被(74.451tC·hm-2)>残体(19.029tC·hm-2),平均为185.327tC·hm-2。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年均净固碳量为 5.021tC·hm-2·yr-1,乔木的年均净固碳量为 3.479tC·hm-2·yr-1。(2) FFE-FVS 系统基本参数、生长与收获模型和生物量估算方法的确定。 本研究生成了研究地长白落叶松人工林的位置、林分数据和样木数据三个主要文件,编制了地位指数表和合理经营密度表,为FFE-FVS系统的运行提供地位

吉林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

吉林市园林绿化树种调查 摘要:调查了吉林市区绿化树种(主要是行道树)在不同绿地条件下的适应性和城市园林系统植物多样性状况,对现有的各种乔、灌木的绿化、美化价值和适应范围做出科学评价。以使吉林市园林树种不仅多样化,而且形成自己的地方特色和风格。 关键词:吉林市;园林绿化;树种 1 吉林市自然条件概况 吉林市位于东经125°40’~127°56’,北纬42°3l’~-44°40’。地处吉林中东部,与长春市延吉市白山市黑龙江五常市相接。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一年四季分明,春季少雨干燥眵风,夏季温热多雨,秋季凉爽宜人,昼夜温差较大,冬季漫长,寒冷多雪。年平均气温为3—5℃,年极端最低温度为45%,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8℃;年日照时数为2400—2600h;全市无霜期大约在135d左右;年降水量为650~750ram,西部晒北部雨量较少,东部偏多,且年降水为60%。集中在夏季。地带性植被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主要树种有红松落叶松去杉槭树等。此外还分布大量的暴马丁香、紫丁香椆李鼠李胡枝子匮:豹子等灌木。 2 调查方法、内容及范围 我们历时1个月,对丰满区昌邑区[船营区及龙潭区的主要街道和公共绿地公园(其中街道30条,公园及风景区7个,广场3个,小区2个)进行了全面调查。 3 树种选择的原则与标准 遵循适地适树的原则,选择适应性强的树种,以乡土与外来相结合;树干通直,树姿优美;根系较深,抗性强。根系浅的种类不宜选用;树龄较长,生长速度适中;无毒、无刺、无臭味、无飞絮和飞粉,不招惹蚊蝇,落花落果不易伤人,不致造成行车事故。花卉苗木

4 吉林市绿化树种调查结果与评估 4.1 行道树树种调查的结果 吉林市行道树应用较好,考虑到本地区气候条件以及污染状况对树种的影响,选择了适宜的树种进行栽植。而在市区内的部分公园、广场和居住小区中,由于其绿化职能的关系,相对的针叶树较少,阔叶树较多。且其树种比较丰富,而且大多数长势良好,人工栽植的略少于野生的品种。其中应用最为普遍的有家榆、蒙古栎树和紫椴等。 4.2 乔木种类 在吉林的诸多树种中,高大乔木种类繁多,性能广泛。乡土树种包括垂柳旱柳油松樟子松等,垂柳作为吉林市的市树,在行道树的庭院树中,更是被大量应用。外来引进的树中有银杏梓树火炬树等,它们以优美的属性和高度的观赏价值得到江城人的青睐,并和乡土树种一起装点着吉林市的大街小巷庭院人家。最近几年中,倍受业内人士瞩目的观赏树种也在吉林有所分布。如赏花的有东北杏紫穗槐等;赏叶的有千金榆等。它们虽然数量不多,但也在吉林市的园林绿化中作为不可缺的一部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4.3 灌木种类 据调查,既可观花也可造型的有早花忍冬四季丁香等:观花效果非常优良的有刺玫黄刺玫四季丁香紫丁香连翘长白忍冬等;常见的异色叶灌木有金燕绣线菊等;而茶条械陈北女贞榆树等、都是优良的造型植物和绿篱。 4.4 垂直绿化植物 常用的垂直绿化植物有五叶地棉、三爷地棉、啤酒花等,它们都是优良的垂直绿化材料。 4.5 造林绿化树种 在造林树种的选择上,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来考虑:生长迅速;生命力顽强;耐击搏;耐污染。所以我们针对这些方面,选择栽植的应该是一些速生树种和先锋树种。在吉林主

《营林实验工》培训大纲

《营林实验工》培训大纲

《营林实验工》培训大纲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学校林业技术专业的一门主要专业课,该课程以林业技术的《森林植物》《森林环境》《森林调查》等课程为基础,又与林木种苗等课程相联系,相辅相成,共同构成林业技术课程体系。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对森林的各种抚育、改造、保护、采伐更新等技术,作到对森林周而复始的永续利用,永续培育。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基本知识教学目标 (1)理解森林经营技术的概念和目的。 (2)掌握森林经营技术的内容和特点。 (3)了解森林经营技术在林业技术专业中的地位及与其他林业技术专业课程的联系。 (4)了解经营好森林对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作用。 (5)掌握森林经营作业设计的具体程序。 (6)通过对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培养,达到本工种高级工水平。同时综合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爱岗敬业精神和项目管理能力。 (二)技能教学目标 (1)掌握林木抚育管理技术和抚育间伐技术。

(2)掌握森林主伐更新技术。 (3)掌握森林采伐技术。 (4)学会商品用材林和生态公益林的经营技术。 (5)学会森林经营作业设计程序的简单编写。 (三)思想品德教学目标 (1)建立起学生对森林经营的目的及意义的认识 (2)树立起学生对森林经营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的认识。(3)培养学生热爱森林培育森林的热情。 (4)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 (5)培养学生热爱职业和适应职业变化以及创新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了解森林经营的概念内容,掌握我国森林资源的概况,了解我国森林经营的历史与现状。 第一章林地抚育管理技术 1.松土除草 理解松土除草的方式、方法和作用,掌握除草的年限、次数。了解松土的特殊方式——深翻抚育。 2.灌溉与排水 了解林地灌溉意义,方式。理解林地排水方式和技术要求。 3.林地培肥 了解林地施肥的意义和特点及林地施肥的技术要求,理解

树木知识竞赛复习题

一、树种名称题 银杏Ginkgo biloba 沙冷杉Abies holophylla 臭冷杉Abies nephrolepis 红皮云杉Picea koraiensis 长白落叶松Larix olgensis 日本落叶松Larix kaempferi 红松Pinus koraiensis 华山松Pinus armandi 白皮松Pinus bungeana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 水杉Metasequoia glyptostroboides 侧柏Platycladus orientalis 圆柏Sabina chinensis 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 天女木兰Magnolia sieboldii 杜仲Eucommia ulmoides 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 榆树Ulmus pumiala 桑Morus alba 核桃楸Juglans mandshurica 板栗Castanea mollissima 蒙古栎Quercus mongolica 白桦Betula platyphylla 紫椴Tilia amurensis 柽柳Tamarix chinensis 毛白杨Populus tomentosa 垂柳Salix babylonica 珍珠绣线菊Spiraea thunbergii 杏Armeniaca vulgaris 秋子梨Pyrus ussuriensis 刺槐Robinia pseudoacia 元宝枫Acer truncatum 复叶槭Acer negundo 火炬树Rhus typhyna 臭椿Aiianthus altissima 黄檗Phellodendron amurense 木槿Hibiscus syriacus 灯台树Cornus controversa 白蜡树Fraxinus chinensis 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紫丁香Syringa oblata 梓树Catalpa ovata 锦带花Weigela florida

长白山

一、前言 在2009年春季学期我们已经在课堂上学习了综合自然地理课程,对自然地理的综合研究在理论上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此次实习,我们通过路线考察的方式,从大兴安岭地区西麓到长白山一线实地观察了东北大平原的自然结构,并对长白山的山地垂直结构有了切实的体验。此外,在考察过程中我们还初步掌握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方法,为将来继续深入开展地理科研工作奠定了基础。本文着重记录长白山方面的实习内容。 二、长白山的自然地理概况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27o56′—128o06′、北纬41o58′—42o06′它涉及范围较广,跨延边、白山和通化三个地区。其范围大致北起自我国安图县的松江镇,南和东南则沿伸至朝鲜境内,西始于抚松县,东止于和龙县的南岗岭。在我国众多的名山中,唯有长白山的纬度最高(长白山天池位于北纬42o00′,东经128o03′),也是欧亚大陆东部最高的山峰(海拔高达2749m)。 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位于亚欧大陆边缘,濒临太平洋的强烈褶皱带。经过几次地质运动以后,喷出的熔岩和各种碎屑物堆积在火山口四周的熔岩高原和台地上,形成了以天池为主要火山通道的庞大的火山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地貌为典型的火山地貌区域。纵观长白山,可按高度和地貌部位将其分为三大部分,即火山锥体、山前熔岩高原和山前熔岩台地三个环状地带。 长白山生物资源亦是非常丰富,其中很多种类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科学价值及药用价值。 三、实习内容 1.长白山地质构造情况 长白山为中央裂隙式喷发所形成,图们江、鸭绿江、松花江三裂隙交叉处即为长白山山体。俯瞰长白山呈现盾形,说明岩浆为中性,介于酸性和基性之间,进一步反应了长白山山体的形成是多次喷发的结果。长白山的地质构造情况绘图如下: 图1.长白山地址构造剖面图 如图所示,长白山的地质构造与长白山多次喷发有着密切的关系。初次喷发为裂隙式,发生于在第三纪准平原的基底上,因为是中央裂隙式喷发,所以在第三纪准平原的基底上留下多层Q-1时期的玄武岩,此次喷发范围较广,也导致了Q1期玄武岩的分布区域较为广泛。

落叶松的基本知识

落叶松的基本知识 落叶松(Larix spp.)为松科落叶松届的落叶乔木,是我国东北、内蒙古林区以及华北、西南的高山针叶林的主要森林组成树种,是东北地区主要三大针叶用材林树种之一。落叶松的天然分布很广,它是一个寒温带及温带的树种,在针叶树种中是最耐寒的,垂直分布达到森林分布的最上限。落叶松在我国北方地区天然分布和人工栽培的主要有兴安落叶松(Lgmelini)、长白落叶松(Lolgensis)、华北落叶松(Lprincipis—rup--prechtii)、日本落叶松(L.kaempferi)入朝鲜落叶松(L.olge,~s var.koreana)。 形态:落叶松树种,寿命长,树干高大通直,高可达30—40米,胸径达0.8—1.0米,生长非常迅速。人工造林5年可郁闭成林,郁闭后高生长年平均80—100厘米,径粗生长达1厘米,旺盛生长期延续20年左右。树冠尖塔形,1年生枝淡褐色,叶线形,球果卵形或卵圆形,每球果具种鳞16—40枚,种鳞排列较紧密,种子有翅,球果宿存。 习性:落叶松是喜光的强阳性树种,适应性强,对土壤水分条件和土壤养分条件的适应范围很广。但落叶松最适宜在湿润、排水、通气良好,土壤深厚而肥沃的土壤条件下生长最好,但落叶松在干旱瘠薄的山地阳坡或在常年积水的水湿地或低洼地也能生长,但生育不良。落叶松耐低温寒冷,一般在最低温度达—50℃的条件下也能正常生长。 用途:落叶松的木材重而坚实,抗压及抗弯曲的强度大,而且耐腐朽,木材工艺价值高,是电杆、枕木、桥梁、矿柱、车辆、建筑等优良用材。同时,由于落叶松树势高大挺拔,冠形美观,根系十分发达,抗烟能力强。所以,又是一个优良的园林绿化树种。 落叶松的开发及应用 落叶松属林木在我国有10余种,有林地较广,蓄积量较大,东北最多。据统计,落叶松林木的蓄积量在东北占林区针叶林总蓄积量的39.4%;占黑龙江省用材林蓄积量的23.6%,其中大兴安岭林区占用材林总蓄积量的67%。落叶松对恶劣气候及病虫的抵抗力强,成活率高,生长快,森林资源丰富。 落叶松天然耐腐性强、边材狭、木材色差较大,节子较多,防腐处理困难,切削不易,切面颇光滑,油漆胶合性能不良,握钉力强,但易劈裂。 落叶松是大兴安岭的主要树种,充分利用落叶松的特性,扬长避短,发挥优势,开发落叶松精深加工产品,提高木材综合利用率,必将对保护森林资源和促进林区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以落叶松为原料应重点研究开发以下几种产品: 1、发展制浆造纸业。落叶松同其他阔叶材相比木纤维长,纤维的长宽比大,管胞壁厚,生产的纸张具有较高的强度、拉力,耐破指数高。由于落叶松纤维间结合比较紧密,较适合碱法制浆。用落叶松生产纸浆,大部分用于生产本色木浆、从泥袋纸、牛皮纸等工业包装用纸及各种高档箱板纸的面浆。发展造纸可推动林纸一体化发展,促进建设优质速生林基地,发展木浆造纸,也符合国家林纸结合的基本政策。 2、生产高密度纤维板。落叶松木材纤维长,热磨浆纤维得率高,是制造高密度纤维板的最佳生产原料。高密度纤维板的投资较少(相对造纸),原料消耗少,三立方米木材可生产一立方米高密度板,环境污染小,只是在制胶和热压工序中产生少量的废水和废气,只要稍加处理就能达到国家环保排放标准,不需要专门的废物处理设备。 3、生产均质刨花板产品。均质刨花板投资少,污染小,特别是新产品、新技术的研究应用,均质刨花板己经投入生产,这种刨花板作为刨花板家族中的新成员,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欧洲出现的刨花板新产品,具有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在其芯层采用了较细的刨花,表层的刨花也更加细致,因而使整个板材的结构比较均匀一致,表层与芯层的区别较小,板面和板边更加细密,板材的物理力学性能较普通刨花板有很大提高。据预测,

落叶松育苗技术的探析

落叶松育苗技术的探析 发表时间:2015-10-08T16:22:25.0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5期供稿作者:韩玉龙 [导读] 丰宁千松坝林场落叶松是人工林的主要树种,也是速生树种,是重要的更新造林树种,但想要成材,需要重视育苗技术。 韩玉龙 丰宁千松坝林场 068350 摘要:落叶松是人工林的主要树种,也是速生树种,是重要的更新造林树种,但想要成材,需要重视育苗技术。只有培育出优质的壮苗,才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材率。本文主要是对落叶松育苗技术的相关内容,育苗地的选择,育苗种子的选择处理,播种,苗间管理工作和病虫害的预防进行分析论述,希望能够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从而培育出优良的树苗,保证林木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落叶松;育苗技术;病虫害 落叶松属落叶乔木是一种非常优良的用材树种,树高21~22.5米,胸径80~100cm。春季叶浅绿色,夏季叶色加深,秋季叶呈黄色,光彩夺目,树势雄伟。生长速度快,喜光,喜潮湿、排水性好、光照充足的地区,耐寒,速生,适应性强。苗木想要成材,育苗技术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可以说,只有培育出优质的壮苗,才能够提高苗木的成材率。下文将对落叶松育苗技术进行详细的论述。 一、育苗地的选择 苗圃应选在靠近造林地的城镇边缘或近郊交通方便的地方。同时,应注意远离大量排放有毒气体及污水的厂矿长期积水的低洼地、盐碱地、过水地、风口和光照不足的地方,不宜选作苗圃地,以免影响苗木生长。 选择通透能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由于落叶松喜微酸性土壤,土壤PH值最好在6.5~7.0之间,土壤含盐量控制在0.1以下,选苗圃前土壤耕作物应尽量避开十宇花科植物,以减少病虫害发生。 苗圃必须有充足的水源以供灌溉。河流,池塘,水库等天然水源较好,水温按近自然温度,水质柔和,污染少,尽量避免使用深层地下水,一是可降低灌溉成本,二是深层地下水的成分和温度不如天然水好。苗圃地附近不能有传染病源及病虫害的中间寄生植物。 二、苗木种子的选择处理 1.种子的选择 由于种源对幼苗及林木生长有很大的影响,而且种源林木种子是营林的基础,因此育苗前必需慎重考虑种源问题,应选用当地种子园或母树林的种子。 2.检验种子 为确保产出优质壮苗,应对所用种子进行检验,如纯度、千粒重、发芽率、生活力等。其中最主要的种子发芽率的检验,因为它决定着种子质量和播种量。 3.种子的处理 根据播种时间,提前对种子进行风、水选种及催芽处理。 第一,雪藏法在立冬前后,选择地势高燥、排水良好、背阴的地方,开沟或挖坑,深度在冻层之内,埋前先浸种一昼夜,并用0.3%—5%高锰酸钾浸种消毒2h左右,然后用清水冲洗,将种子混以3倍雪堆放入坑内,至翌年春季播种前1~2周,待雪化后使种子在雪水中浸泡2~3d,再取出种子、放在温度18~25处催芽,待有1/3的种子裂嘴时即可播种。 第二,湿沙埋藏法在播前一个月左右,将经过选种、浸种、消毒的种子与2倍湿沙混拌均匀,进行浅坑埋藏。在播前一周,每天翻倒晾晒2~3次,使种子上下温度均衡一致,晚上用厚草帘盖上,保持温度在10~15,种子有1/3裂嘴时即可播种。 三、播种 1.整平整细,做好苗床 先拌好杀虫剂,整平、镇压,气温稳定在t~6~C以上即可播种。播前把种子提前在雪窖中取出,用原雪水浸泡24小时,捞出控干,混二倍消毒细沙。 2.及早播种 早播早出苗,抗病害能力强,生育期长,木质化好。 3.保证种子量 适量播种不但既能保全苗,又能节省用种量,一般每亩播种量:发芽率60%以上的4kg;发芽率50%左右5kg;发芽率40左右6kg;发芽率30%左右7.51kg。 4.覆盖适量的细沙 由于落叶松幼芽出土能力比较弱,一般只覆盖一层薄薄的细沙,覆沙要薄厚均匀。一般覆沙厚度以种料的一倍比较适宜。 5.覆草保苗 播后床面覆草能抑制表土水分蒸发,防止风剥覆沙。 四、苗间管理工作 1.出苗期 这一时间幼苗顶着种壳出土主根不断向下延伸,幼苗自己不能制造营养物质,主要依靠种子内贮存的营养物质。此阶段控制水分和温度是主要管理措施。浇水要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保持床面湿润,这样有利于提高地温,促进种子尽快出土。 2.生长初期(幼苗期) 从幼苗出土后,到长出侧根、抽出新梢、出现第二轮真叶,这~阶段为生长初期。此时地下根系生长开始力口快,幼苗巳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但幼苗地上部分茎叶生长仍较缓慢,对过高、过低温度抵抗力弱,对土壤水分敏感,此阶段大约40d左右,此期幼苗易发生猝倒病,是保苗的关键时期,如果苗木生长与外界环境不适应时易发生心止,使苗木过早封顶。 3.快速生长时期 这一阶段是苗木生长最快时期,一般在 6~7月份。这时也正是苗木地上部分蒸腾最强的时期,需肥水量增多,应多施氮素肥料,保证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木材质量的影响浅析

修枝对华北落叶松木材质量的影响浅析 杨战阳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河北围场 068450 ) 华北落叶松是冀北山地的主要用材树种,但在长期的林业生产中,落叶松人工纯林逐渐出现生长缓慢、结构简单、地力衰 退等现象,导致木材质量不高。以冀北山区华北落叶松为研究对象,从人工修枝对林木生长影响角度展开研究,重点就修枝对材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华北落叶松;修枝;节子;材质 量,对木材的光洁度,形成无节材等有促进作用,从而培育优良木材。 3.1修枝对节子的影响 修枝处理可以直接影响到节子的多少,以及活结、死结的分布。而节子分布的多与少直接关系到木材的质量。未经修枝处理的树干,里层和外层节子的数量相同;修枝可减少木材中的节子数量,经过修枝处理的树干,外层节子的数量明显少于里层节子的数量。树干里层和外层节子数量相同证明所有的节子从里到外贯通树干,外层节子数量减少说明部分节子不能贯通树干,长度变短。未经修枝处理的树干部分的节子贯通树干,经过修枝处理的树干部分中大部分节子不能贯通树干,长度变短。证明修枝可以减少树干中节子的长度。3.2修枝对木材含水率的影响 木材中的水分会影响木材的储存及加工利用,木材含水率过高或过低都可能使木材发生开裂、变形等问题。通过修枝处理减少落叶松单位面积内节子的数量,可以有效改善木材的含水率,提高落叶松材质和木材产品的稳定性。 3.3修枝对木材密度的影响 木材密度是木材性质的重要指标。就木材密度而言,节子的存在会导致木材密度分布不均匀,影响木材的力学性质、木材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工艺品质。因此,测定不同处理下树干有节和无节部分的华北落叶松木材密度,可以给木材的材性及加工利用提供重要参考。通过测定木材的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来分析修枝处理对华北落叶松木材材性的影响,初步估计木材质量,为华北落叶松木材的工艺和力学性能提供参考。不同处理下的华北落叶松木材气干密度和绝干密度均值有节部分大于无节部分,说明节子会导致木材密度分布不均,影响木材的力学性质以及木材产品的稳定性。因此,通过修枝处理减少单位面积内节子的数量,可以有效改善木材密度,提高木材质量。3.4修枝对木材化学性质的影响 木材是一种天然长成的有机高分子材料,主要由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和木材抽提物等组成。木材 塞罕坝位于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地处内蒙古 高原和冀北山地的过渡带,“塞罕”是蒙语,意为“美丽”;“坝”是汉语,意为“高岭”,平均海拔1500m 。植被类型是温带草原地带高原东部森林草原区与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地带燕山山地落叶阔叶林温性针叶林区的交错带。气候特点是:冬季酷寒干燥,夏季凉爽无暑热,春秋两季多风沙。年平均气温为-1.5~2℃,极端最低气温达到-43.3℃,无霜期为67~128d ,年降水量是380~560mm 。 1 研究目的与意义 华北落叶松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树干通直,节少,材质坚韧,具有一定的耐腐性,20世纪60年代以来作为冀北山地速生丰产林的主要造林树种,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坝上地区形成了百万亩的人工林,具有阻挡内蒙古高原浑善达克沙地沙尘暴南侵、涵蓄水源、净化水质的作用,成为京、津、冀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但由于长期以来造林树种单一,重造轻管,在营林技术上缺乏创新,严重影响了林木的生长和木材质量。本文旨在通过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修枝对落叶松生长的影响,包括节子数量、木材密度等因子,为了解修枝对华北落叶松木材质量的影响提供参考依据。2有关修枝作用的研究 经过人工修枝,改善了林内光照等条件,有助于华北落叶松的生长,对林分群落各物种的优势度有提高作用。研究表明,修枝对树高的增长有促进作用。对于华北落叶松而言,修枝可以通过改善林木的干形来有效地改良木材质量,多年来林木的人工修枝技术已被广泛采用,在德国已经大量的实践于高质量木材生产的重要环节。北欧、日本的林学家早在20世纪70~80年代就研究了修枝对木材强度的影响。3修枝对华北落叶松材质的影响 修枝对林木生长状况的影响因树种、立地、修枝强度、修枝季节和林龄等而异。林木生长量主要表现在树高、胸径、材积增长量、生物量等方面。适当强度的修枝可以提高落叶松的林木生长速率。木材质量主要体现在尖削度和木材材性方面,通过修枝,减少了死结的 数 现代园艺2019年第4期 7 4〇

落叶松栽培技术论文

落叶松栽培技术论文 1落叶松栽培技术 1.1林地选择 落叶松具有较强的耐寒性,而且属于喜光的物种,所以在进行林地选择时,通常会选择在坡度较小的山坡或是雨水较多的低矮阴山坡在进行种植。在进行林地选择时,还需要对土壤酸碱度进行测定,以7~8之间最适宜。落叶松最喜爱在发育有白色菌丝的山地棕壤条件下生长。而且需要充足的阳光,在栽种时不能与阔叶林进行混交种植,以避免得不到充足的阳光照射,影响落叶松正常的生长。 1.2整地方法 选择好落叶松种植的林地后,在种植前需要对林地进行整理,通常整地宜在秋季及雨季进行,在种植前进行整地,这样整地后土壤较为疏松,具有良好的吸水性,可能为储备较多的水分,确保种植后的落叶松能够健康的生长。而且经过整后,可以提前解冻土壤,提高土壤的温度,有利于提高落叶松的成活率。 1.3育苗 首先,需要选择合理的育苗地在进行育苗地选择时,通常会选择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且灌溉条件较好的土地,而且土壤以中性或是微酸性为宜,育苗时会利用高床进行育苗,并提前做好土壤的消毒工作。其次,对种子进行处理在进行育苗前,需要按规定对种子进行处理,将种子进行沙藏,然后对其进行催芽,在催芽时需要对种子进行经常翻动,利用温水进行喷水确保种子时刻保持湿润度,然后五天后就可进行播种。再次,播种种子落叶松进行播种时通常宜选择在平均气温12℃左右时进行,当种子发芽率达到百分之五十左右时,播种时每亩地则需

要二十斤左右的种子即可,在种子播上后,需要利用木滚对其进行压实,然后再覆盖上沙,确保覆沙的厚度保持均匀性和一致性,在覆沙后则不宜再多浇水。最后,幼苗管理在落叶松幼苗时期需要做好管理工作,这对于落叶松的成活率及后期的生长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刚出苗的落叶松幼苗需要对其进行少量多次的浇水,水不能一次浇过多,每次浇完水后只要确保床面保持湿润度即可,而且床沟需要在每隔二天即进行一次浇灌。并且要随时防止苗木被病虫鸟所害。幼苗在生长初期比较脆弱,十分容易发病,加强管理十分重要。一旦发现幼苗出现侧根并有新梢长出时,便可对其进行适当的蹲苗。在这一时期,除了保证苗木所需水分和光照条件之外,还需要采取药物进行防治。在立枯病高发之后到速生期前这段时间,可以在适当锄草的基础上进行间苗。进行少量多次的追肥也是十分必要的,可以极大地促进幼苗的健康生长,提高幼苗的存活率。 1.4苗期管理 华北落叶松在繁育时可以采取播种、嫁接以及扦插等三种方式来进行,其中播种方式常用于落叶松的生产,嫁接和扦插主要用来进行落叶松品种的改良。落叶松出苗后要对其进行适当的管理,如除草、浇水和施肥等等。落叶松的除草工作要分三次进行,第一次要在播种后出苗前进行,然后依次间隔25天进行第二次和第三次除草剂的喷施。首次喷施除草剂的用量一般为 1.5g~2g,然后依次减半,如果天气比较干旱可以不进行第三次除草剂的喷施。幼苗刚扎根后要进行松土处理,松土前要进行适量的浇水,松土后再进行大量浇水。施肥一般在每年的6月和7月中旬进行,每亩可施加2.5kg的尿素,在苗木生长的后期还可以适当施加磷肥和钾肥,以提高林木的木质化。病虫害是林木生长过程中的主要病害,所以要定期喷洒1%浓度的波尔多液。由于栽培过程中采用的是播种方式,幼苗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