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第19课美术小记者》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11
第19课课题:美术小记者领域:综合,探索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指导学生学习简单的摄影知识2. 指导学生模仿记者进行采访活动,了解美术记者的工作内容和具体的工作流程。
3. 引导学生通过简单的策划,采访,编辑和展示活动,感受美术记者工作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难点:1. 是否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的各个过程,敢于进行拍摄和采访实践,并乐于与他人合作。
2. 是否能够掌握照相机的基本*作方法,拍出符合采访内容,有初步构图意识的作品。
3. 是否对资料整理,编辑,展示工作产生兴趣,能在某一环节中发挥自己的作用。
课前准备1. 教师准备必要的摄影和采访工具,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
2. 学生分组准备采访的内容以及相应的器材。
教学活动过程:第一节:活动一:做好分组采访的组织工作。
导入此课的内容,传授美术记者的工作过程和具体要求。
教师可先让学生欣赏一些图片文字展示的示范作品,激发学生强烈学习兴趣。
活动二:教师讲述简单的摄影知识,以清晰的演示说明怎样进行摄影,怎样进行采访活动。
要注意消除学生对摄影实践的惧怕心理。
要讲清照相机上常用部件的*作按钮的名称及功能,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和掌握。
可以让学生先模拟使用一下照相机。
活动三:教师组织学生分组,组员共同拟订采访内容及活动计划。
学生分组按计划进行采访和摄影活动。
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2札记:现在的孩子真是了不得,他们设计的问题很有深度,居然还有针对老师的“如果让你重新选择职业,你还会当老师吗?”可见他们对生活和社会的认识已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不能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了。
第二节活动一:按照计划内容对采访记录资料,照片资料进行整理编辑。
鼓励学生通过集体构思设计,选定喜爱的色彩和排版形式,利用各种材料工具,制作出一幅生动有趣的,图文并茂的主题性展示作品。
活动二:学生整理,教师指导。
在作业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地创意和制作。
作业完成后让学生进行互相评价,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
收拾与整理指导学生整理桌面,地面,保持教室环境整洁。
三年级上册美术教学设计第19课《美术小记者》人教新课标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美术小记者的基本概念,掌握简单的采访和记录技巧,能够独立完成一次简单的美术采访活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
教学内容1. 美术小记者的概念:介绍美术小记者的定义、工作内容和重要性。
2. 采访技巧:学习如何进行有效的采访,包括提问技巧、倾听技巧和记录技巧。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模拟的美术采访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美术小记者的工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掌握美术小记者的基本概念和采访技巧。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采访和记录,以及如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黑板、粉笔。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美术小记者的工作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新授:讲解美术小记者的概念、工作内容和重要性,以及采访技巧。
3. 实践操作:组织学生进行模拟的美术采访活动,让学生实际操作,体验美术小记者的工作。
板书设计1. 《美术小记者》2. 内容:包括美术小记者的概念、工作内容、重要性、采访技巧等。
作业设计1. 个人作业:让学生写一篇关于美术小记者的报道,包括采访对象、采访内容、采访感受等。
2. 小组作业:让学生分组进行一次实际的美术采访活动,采访对象可以是学校的美术老师或者其他美术工作者。
课后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美术小记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采访技巧,实践操作也提高了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如部分学生对采访技巧的掌握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加强。
此文档共包含2000字以内的教学内容,包括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共八部分内容。
第19课美术小记者第二课时(教案)人教版(2012)美术三年级上册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美术小记者的角色和职责,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采访、记录等方式,学会用美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他们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美术小记者的角色和职责2. 观察力的培养3. 表达力的培养4. 创造力的培养5. 团队协作精神的培养6. 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的提高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用美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并将观察到的内容用适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介绍美术小记者的角色和职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新课:讲解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方法,引导学生学会用美术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观察、采访、记录等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4. 总结提升: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提高他们的表达力和创造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评价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学生实践成果: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包括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的运用。
3. 学生团队协作精神:评价学生在分组实践中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课堂活动。
2. 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他们的观察力、表达力和创造力。
3.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他们未来的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成为一名优秀的美术小记者,用他们的眼睛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用他们的双手去创造美好的未来。
同时,我们也希望他们能够在团队协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和社交技巧,为我国美术事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美术小记者》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了解美术小记者的基本概念和职责,掌握简单的绘画技巧和构图知识,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在于让学生掌握绘画基础知识和技能,如线条的运用、色彩的搭配以及画面的构图。
教学难点则在于如何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场景和事物进行创造性地表达,并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三、教学准备为确保本课时的教学顺利进行,需要准备的教学资源包括:美术教材、画笔、颜料、纸张等绘画工具;多媒体教学资源如幻灯片、图片等用于展示和引导学生观察;以及教学白板或黑板用于板书讲解。
同时,教师需提前熟悉教材内容,准备好教学课件和教案。
在授课时,教师应当运用富有激情和生动活泼的语言,引导学生进入知识的海洋。
通过提问、讨论、互动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考能力。
同时,教师还需密切关注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堂进度。
在课堂结束时,教师应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布置适当的作业,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白板或黑板进行实时的知识演示或操作,这样能够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学习内容。
除此之外,课后教师还需要对学生的作业进行批改和反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从而为他们提供更有针对性的辅导。
同时,教师还应定期与同事进行教研活动,分享教学经验,提升教学质量。
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也能让教师不断成长和进步。
四、教学过程:在《美术小记者》小学美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将按照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采用创新性的教学方法,以实现教学目标。
本课时的教学过程将分为以下几个环节:(一)导入新课首先,我们将通过一段引人入胜的动画视频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视频内容为小记者们如何用画笔记录生活中的美好瞬间。
视频结束后,教师将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探讨他们在生活中观察到的一些有趣的景象,引导学生意识到绘画不仅是一种表达,也是记录和传递信息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