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方案-河套学院
- 格式:pdf
- 大小:209.47 KB
- 文档页数:10
河套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细则
河套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细则
河套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细则
河套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细则
河套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细则
河套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细则
河套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细则
河套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细则
河套大学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分解细则。
2022年5月第21期May 2022No.21教育教学论坛EDUCATION AND TEACHING FORUM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下导师制现状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宋晓晴,杨开昌(河套学院 外语语言文学系,内蒙古 巴彦淖尔 015000)[摘 要] 导师制是新建本科院校学分制下一种行之有效的教育培养模式。
但是在实际推行过程中遇到了思想观念、管理制度、导师质量和数量、评价机制及学生自身等方面诸多困难。
通过借鉴国内外知名大学导师制实施的成功经验,探讨破解这些问题的办法和对策,旨在为同类院校导师制的顺利推行提供有益帮助和借鉴。
[关键词] 导师制;新建本科院校;问题;对策[基金项目] 2018年度河套学院学分制改革专项研究重点立项课题“学分制下导师制度研究”(HTXYJX18006)[作者简介] 宋晓晴(1966—),女,河北大名人,英语课程与教学论教育学硕士,河套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授,主要从事英语课程与教学论、英国文学、翻译研究;杨开昌(1977—),男,内蒙古五原人,文学硕士,河套学院外国语言文学系教师,主要从事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2)21-0033-04 [收稿日期] 2021-12-07河套学院2012年升本,开始实行学分制,2016年开始试行导师制。
学院为了推行学分制下的导师制,在各个层面开展了大量调查研究论证,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思想认识不到位、管理制度有待完善、导师质量和数量有待提高和增加、评价机制有待健全等,学生自身也存在很多问题。
这些问题急需解决。
作为新建本科院校,为了找到一条最适合我院教育教学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路径,学院开展了一系列课题专项研究,如人才培养模式研究、实践教学体系研究、学分制研究和导师制研究等。
希望通过这些课题研究,总结河套学院2016年以来导师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找到解决方法和对策,打开思路,探寻更好的人才培养管理模式。
一、方案背景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对专业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
为了满足社会对各类专业人才的需求,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竞争力,我校特制定本专项人才培养方案。
二、培养目标1. 培养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
2. 培养学生在专业知识、实践技能、综合素质等方面达到一定水平,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
3. 培养学生在国内外就业市场上具有竞争力,能够为社会创造价值的人才。
三、培养原则1. 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学生全面发展。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3. 坚持产学研结合,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4. 坚持开放办学,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
四、培养方案1. 专业设置与调整:根据市场需求,设置与产业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并适时调整专业结构。
2. 课程体系改革:构建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为导向的课程体系,优化课程结构,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3. 教学方法改革: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
4. 实践教学环节:加强实验室、实训基地、实习基地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5. 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能力,引进和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师资力量。
6. 国际化办学: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提高学生的国际竞争力。
7. 就业指导与服务:加强就业指导,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五、实施保障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专项人才培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加大经费投入,确保专项人才培养工作的顺利实施。
3. 完善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
4. 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专项人才培养氛围。
六、预期效果通过本专项人才培养方案的实施,我校将培养出一批适应社会需求、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技术应用型人才,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和竞争力,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计算机教学与教育信息化本栏目责任编辑:王力应用型本科“3+1”办学模式实践与思考——以河套学院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云计算方向)为例折如义,段红义(河套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系,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摘要:该文以应用型本科办学模式为主题,以“3+1”办学模式的实践过程为案例,较为详细地研究了应用型本科办学模式、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设置、教学与管理,以及实训实习与就业。
对“3+1”办学模式进行深度思考与总结,为该办学模式在教育教学新形势下继续实践与探索,积极创建应用型本科,提供了较为新鲜的参考案例。
关键词:办学模式;人才培养;应用型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0-0095-02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众所周知,教育部于2014年3月已经明确高等教育的改革方向,全国普通本科高等院校1200所院校中,将有600多所逐步向应用型大学转变,转型的大学本科院校正好占高校总数的50%。
应用型本科指以应用型为办学定位,而不是以科研为办学定位的本科院校。
应用型本科教育对于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要,以及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我院于2014年设立了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恰逢高等教育新一轮改革之元年。
如何办好这样一个应用型的理工科专业,是学院管理者及专业教师急需要面对的一个新问题,这既是机遇,同时也是严峻的挑战。
经过几年的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此就办学实践过程与大家共同分享与研讨。
1办学模式应用型本科重在培养学生对知识与技术的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培养到了用人单位伸手就能干的实用人才。
于是经过反复的市场需求调研,从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入手进行系统性的设计,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设定办学模式为校企合作的“3+1”办学模式。
学生在经过三年基础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在第四年的专业实践学习过程中,结合用人企业的需求,制定出符合企业要求的教学内容和培养方案,并和企业合作,安排学生到企业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和学习。
河套学院人才培养方案部系(章):艺术系专业:音乐教育年级: 2016级修业年限:三年制定日期:2016年 7月7日2016音乐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具有科学与人文基本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音乐教育理论及教育方法,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能在文艺团体、教育系统、文艺研究单位及社会文化管理部门从事音乐教学、音乐表演、音乐研究、艺术实践创新及文化管理等方面工作的专业技能型人才。
二、基本学制专业标准修业年限为三年,学分制条件下弹性学制为二至四年。
三、招生对象普通高中毕业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或其他四、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一)音乐教育专业服务面向1.素质结构要求(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具有社会主义觉悟和爱国、守法、诚实、敬业的思想道德品质。
(2)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理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具有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3)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体魄,达到教育部规定的《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身心健康。
2.知识结构与能力要求(1)掌握音乐学科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音乐教育理论及教育方法。
(2)对自然与人文科学基础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3)掌握音乐和音乐教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
(4)具备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
(5)有一定的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
(6)具有获取、运用、创新知识的基本能力并自觉开发学科和自身的潜能。
(7)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并具有一定的应用能力。
(8)具有较高的艺术鉴赏能力和艺术创新思维。
(9)掌握一门外语,达到国家相应的要求。
五、专业课程体系音乐教育专业通过职业岗位能力分析,明确了学生的职业能力结构,并以此进行了课程结构的分析与调整,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观念及课程体系,构建以教学能力为主线,以提高学生素质为方向,以音乐应用技能为支撑的新型的课程体系,从而培养学生从事教学、音乐组织、管理的相关职业能力,实现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目的。
以河套学院为例探索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作者:李敏邢立峰来源:《读与写·教育教学版》2016年第02期摘要:为了顺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缩小高等院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新建本科院校将逐步向职业教育转型,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
学科建设是高等院校发展的源头,如何搞好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学科建设成为了新升本院校重点思考的问题。
本文以河套学院为例,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角度提出了学科建设方面的几点建议。
关键词:学科建设新升本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2-0071-021 引言2014年3月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上的讲话中指出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将逐步转型做现代职业教育。
近年来,学术界对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给予了特别关注,学者们从不同层面、不同维度进行了大量研究,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观点,并产生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为新建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了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1]。
2012年河套学院成功升本,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唯一的一所普通本科高校。
对于一个刚升本的地方高校来说,无论从师资、人才这样的软条件看,还是从基础设施、实验设备这样的硬条件看,都处于薄弱状态。
如何快速地发展学科建设,培养出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成为了学校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 学科建设是应用型本科院校发展的重点应用型本科院校的特点就是“应用”,要求以体现时代精神和社会发展要求的人才观、质量观和教育观为先导。
为了切合社会发展的新趋势、新要求,缩小学校人才培养和用人单位实际需求之间的差距,为社会输送高素质人才,新建本科院校都应抓住机遇向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转型。
作为本科院校的新生力量,河套学院要想成功向应用型本科院校转型,就必须在学科建设中积极改革实践,找到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建设道路。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摘要:河套学院作为内蒙古自治区西部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确立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定位,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势在必行,学院以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为突破口,确定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突出应用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采取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但是在模式实施过程中,也存在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与实践脱离、产教融合深度不够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实施人才培养模式的保障措施。
关键词:地方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9)39-0157-02收稿日期:2018-12-01基金项目:河套学院教学研究项目“新建地方本科院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河套学院为例”(HTXYJZ17005)作者简介:郝兵(1976-),男(汉族),河套学院,副教授,学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计算机应用;郑颖莉(1978-),女(汉族),河套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民俗旅游。
河套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85年的河套大学,2000年原巴彦淖尔盟教育学院、巴彦淖尔盟师范学校并入河套大学,2004年原巴彦淖尔盟广播电视大学、巴彦淖尔盟财贸职工中专学校、巴彦淖尔盟卫生学校、巴彦淖尔盟农牧学校、内蒙古临河水利学校并入河套大学,2012年由教育部批准,河套大学升格为普通本科学校,同时更名为“河套学院”,成为一所新建地方本科院校,确定了“立足内蒙古自治区西部,面向全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多科性大学”的办学定位。
为了适应学院升本后的新需要、新形势,结合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实际,2016年开始实行本科“3+1”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适合学院特点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课程体系,完善实践教学机制,强化教学质量监控,不断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水平。
一、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探索1.明确应用型本科教育人才培养目标。
河套学院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根据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基础理论扎实,知识面宽,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能够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随着科学的发展,家长越来越重视孩子的早期培养,希望孩子通过接受早期教育能够早日成才。
目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发展远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突出的矛盾体现在人民群众渴望接受优质的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优质资源严重匮乏,具体表现为幼儿“入园难、入园贵”。
2010年国家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要在未来10年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加大对学前教育政策、资金、师资等方面的投入。
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如何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且具有创新精神的幼教人才,是作者深入思考的问题。
本文通过深入幼教一线对学前教育专业背景、人才需求和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分析,希望为专业定位提供科学依据,培养出具有本专业特色的优秀的幼教人才。
一、学前教育专业行业背景1.国家政策背景2010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基础教育是国家教育体系的基础,学前教育是基础的基础。
学前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习惯养成、智力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将在这十年中重点建设学前教育,提出“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到2020年,普及学前一年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5%,基本普及学前两年教育,有条件的地区普及学前三年教育。
重视0至3岁婴幼儿教育。
”《纲要》中反映出:我国2009年学前一年毛入学率为74%(95%),两年毛入学率为65%(80%),三年毛入学率仅为50.9%(70%)。
为了贯彻落实《纲要》的精神,积极发展学前教育,2010年11月21日国务院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国十条”把学前教育摆在国计民生的重要位置,突出强调了它的教育属性和社会公益属性,明确指出,学前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重要的社会公益事业。
河套学院关于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的指导性意见(讨论稿)人才培养方案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合格人才的总体设计和实施方案;是落实学院办学指导思想,体现办学定位,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确保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是安排教学内容,组织教学过程,配置教学资源的纲领性文件。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7]2号)等文件精神,为了进一步深化教学改革,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就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优化课程结构,更新教学内容,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努力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二、基本原则(一)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原则正确处理知识、能力和素质之间的关系,根据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明确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与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及基本素质的培养。
采取多种形式加强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使学生通过学习提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交流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逐步构建可适应终身教育及社会发展变化需要的知识、能力结构和基本素质。
(二)充分体现整体优化原则优化课程结构,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专业教育与职业教育要有机结合,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的教学活动要形成有机整体,从注重知识传授向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转变。
合理增减课程门数或适当减少课堂讲授时数,增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空间,增强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三)理论联系实际,强化实践教学原则要从人才培养目标出发,遵循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原则,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充分发挥实践教学环节在整体培养目标中的作用。
2018年第35期(总第311期)教育界/ EDUCATION CIRCLE育人之道▲美国著名的学前教育方案“开端计划(Head Start Program)”的研究表明,学前儿童早期如能接受良好的、恰当的学前期教育,这些儿童在“认知、语言和思维操作等各方面都发展得更好”,而且这些儿童的认知能力、学习能力一直会对其成年后产生长期的、积极的、持续的影响。
另外,儿童能否形成正确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强烈的学习动机,与学前期所受的教育质量也有明显的关系,对个体的认知发展和终身学习产生重大影响。
2010年《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把发展学前教育摆在重要的位置;办好学前教育,关系亿万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关系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要多种途径加强幼儿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学前教育师资培养培训体系。
“全面二孩”政策于2016年正式实施,西南大学教育政策研究所进行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从2019年开始社会对学前教育的质量和需求等方面出现大幅度增长,2021年新增学龄人口将达到峰值1500万人左右,是我国学前教育办学压力最大的一年,之后逐渐回落。
预计2021年,全国幼儿园缺口近11万所,幼儿教师和保育员缺口将会超过300万。
基于此,近年来各高校学前教育专业均在扩招,学前教育专业在校人数激增,但是如何才能培养出“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与幼儿园实现“无缝对接”,是高校学前教育专业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一、“创新性应用型人才”的内涵应用型人才主要是面向生产、市场及社会生活一线的具有一定创新性特征的人才。
这样的应用型人才应该是指:是一种具有深厚、扎实的相关方面知识的人才,通识教育知识广博和学科基础教育知识厚实;是一种适用、高效的处理问题的能力的人才,具备在社会实践和生产实践一线承担一定的工作能力,并且具有一定的潜力,能够推动工作进一步发展;是一种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才,有着自觉的创新创业意识、一定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强烈的创新创业追求;是一种高水平高素质的人才,具有高远的人生追求、良好的思想品德、健康的人格构成、优质的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
巴彦淖尔市职业技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机电教研室2013年8月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参与人员专业负责人:刘海军撰写人:刘海军批准:祁敏参与人员:祁敏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教学副校长刘海军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教研室主任王瑞忠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专业带头人庞东煜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骨干教师王晓燕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骨干教师郭世伟河套学院机电系教授包达赖河套学院机电系教授王建飞巴彦淖尔市职教中心主任卢金保内蒙古黄河铬盐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目录一、专业名称及代码 (1)二、招生对象 (1)三、学习年限 (1)四、培养目标 (1)五、职业范围 (1)六、人才规格 (1)(一)素质要求 (1)(二)知识要求 (2)(三)能力要求 (2)(四)职业资格证书要求 (3)七、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 (4)(一)维修电工方向 (4)(二)机械加工方向 (4)八、教学进程与课程设置 (7)(一)课程设置 (8)(二)教学进程表 (11)九、部分专业课程简介 (12)十、教材选用 (15)十一、考核与毕业条件 (17)(一)考核依据 (17)(二)毕业条件 (17)十二、教学团队保障 (18)(一)师资队伍配置要求 (18)(二)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要求 (20)(三)教师专业实践能力要求 (20)十三、实训室配置基本概况 (20)十四、专业建设委员会论证意见 (24)巴彦淖尔职业技术学校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一、专业名称及代码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
代码:051600二、招生对象初中毕业生。
三、学习年限三年。
四、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爱岗敬业精神,有责任意识和创新意识,面向机电设备制造行业,根据该行业相关岗位(群)需求而设置,培养具有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专业实操技能,具有较强的机电设备操作、机电产品加工、组装、调试、维护及机电产品售后服务的专业实践能力,适应现代生产需要的机电设备安装与维修产业中,国家职业资格中级工技能人才。
河套学院人才培养方案系部(章):艺术系专业:学前教育专业方向:年级:2016级修业年限:3年制定日期:2016年7 月11日2016级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专业代码:660214一、培养目标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掌握较系统的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具有较强的保育能力、活动设计与组织能力,反思与自我发展能力,善于沟通与合作,勇于创新,身心健康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适合在幼儿教育机构从事教学、管理及科研工作。
二、基本学制学前教育属师范类专业,修业年限为三年,实行弹性学制,但最长不超过五年,最短不得低于两年。
三、招生对象以普通高中毕业生和职高学生为主要招生对象。
四、服务面向与人才培养规格(一)学前教育专业服务面向学前教育毕业生可以胜任的技术岗位群包括:①各类幼儿园教师;②教育行政部门、少年宫、少工委、社区中的儿童工作者;③儿童读物编辑及儿童广播与电视节目编导。
(二)人才培养规格1.基本素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学前教育专业;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则;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爱岗敬业、遵纪守法、团结合作的品质和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及职业道德;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体魄。
2.基础知识具有较扎实的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基本理论;系统掌握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具有独立的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及开拓精神。
3.职业能力(1)具有一定乐理知识,掌握钢琴、歌唱、舞蹈、绘画、制作玩教具等技能技巧;具有向学前儿童进行弹、唱、跳、画、表演等综合艺术教育的能力。
(2)掌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
具有教研、科研的实施方案设计及操作能力。
(3)掌握观察幼儿和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
(4)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
(5)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6)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4.综合素质(1)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应用型地方院校农学专业课系列课程教学改革的设想收稿日期:2018-09-20资助项目:河套学院院级项目(HYZY201707)作者简介:赵斌(1978-),男,副教授,河套学院,研究方向:作物高产生理生态。
高等学校应当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开展文化传承创新、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国际交流合作,这不仅明确了高等学校的主要任务,而且对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授学生以“渔”,而不是授学生以“鱼”。
河套学院作为一所西部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农学专业是河套学院重点专业,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设定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为其他院校培养科学研究人才,主要为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打基础,这一层次要求学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培养一定的科学研究思维;第二层次是应用型人才,也是我们农学专业重点的培养目标,毕业的学生掌握基础的农艺知识,学习能力强,善于沟通,能够发现、分析并解决问题;第三层次是具有本科教育的知识基础,但不从事涉农工作的人,这类学生具有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精神,毕业后主要从事相关的技术与设计、推广与开发、经营与管理工作。
河套学院的办学理念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因此,农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以应用型为主,兼顾其他两个层次。
一、根据人才培养目标,修订人才培养方案一直以来,河套学院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是从高职高专演化而来,在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框架下,教师和学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都明显感到原来的课程体系达不到人才培养要求。
根据教育部对地方本科院校服务地方的要求,有必要对目前的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降低强理论弱实践的前基本要求,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
为此,农学专业缩减了专业课理论教学学时,增加了大量的实践教学。
以作物栽培学为例,作物栽培学分为总论和各论两部分,以前的人才培养方案理论教学学时为108学时,实验学时为24学时,现修改为理论学时48学时,实验学时48学时,教师引导下,强调学生自学和学习过程考核。
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田春燕
【期刊名称】《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
【年(卷),期】2018(000)011
【摘要】随着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院校转型,转型高校人才培养方案的制订和实施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但受认识上的分歧以及应用型高校评价指标体系的制约,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难以从实质上体现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征,有必要建立适应不同专业人才发展的培养规格、课程体系、人才培养模式以及保证人才培养方案实施的教师队伍.
【总页数】6页(P135-140)
【作者】田春燕
【作者单位】河套学院, 内蒙古巴彦淖尔01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8.4
【相关文献】
1.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J], 田春燕;
2.应用型本科院校\"五位一体\"人才培养方案构建研究 [J], 吴巍
3.应用型本科院校汽车服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广西科技师范学院为例 [J], 蓝民华; 董亮; 王晓洋; 周朝兵; 张万盛
4.应用型本科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探讨——以福建省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为例 [J], 郑秋莲
5.新工科背景下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研究--以北京交通大学海滨学院为例 [J], 代伟业;姜启龙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