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1 基极电位进一步提高,进 入良好的导通状态;
负半周,VB下降,V1截止,V2 基极电位进一步降低,进入
良好的导通状态。从而克服
死区电压的影响,去掉交越
失真。
+UCC
R1 V1
V1
B
UL
ui V2
iL
R2
V2 RL
-UCC
两管导通时间均比半个周期大一些的工作方式称为
“甲乙类放大” 。
HOME
甲乙类放大的波形关系:
b ib V1
V2
ic1 1ib ,
ib2
e
ie1
(1
1)ib ,
ic2 2ib2 ,
e
ic ic1 ic2 1 2 (1 1) ib
HOME
方式二:
e
e
b ib V1 V2
ic c
ib b
c ic
复合管构成方式很多。不论哪种等效方式,等效 后晶体管的性能确定均如下:
Po 18.1 55.7%
PU 32.5
HOME
(2) 在最大输出功率时,最大输出电压为24V。
Pom
1
U
2 CC
2 RL
1 24 36W 28
PUm
2
U
2 CC
RL
2 242
8
45.8W
PV = PU – Po= 45.8 - 36 = 9.8W (此时两管的功耗并
电压,又要输出大电流。 2。两者都放大信号,但前者要输出大电流,所以 对器件要求高,即耐压高,电流大,包括对三极 管,电阻,电容等。 2。后者对电源转换效率要求不高,因为输出功率 较小,所以电源本身功耗不大,一般可以不考虑 功率损耗。而前者对电源要求高,电路设计中要 提高能量转换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