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三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讲解部分)
- 格式:pdf
- 大小:660.56 KB
- 文档页数:4
专题03 病句修改【课内知识点总结】一、病句修改知识(一)病句的定义病句,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凡是违反语法结构规律或客观事理的句子都是病句,前者叫语法错误,后者叫逻辑错误。
(二)初中常见病句类型一、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2.关联词使用不当。
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一般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
)3.意思表达不当。
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
(“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
)4.词性误用。
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
)5.大词小用。
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事业”应改为“工作”。
)二、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
如:他的音容笑貌经常回响在我的脑海中。
(主语“音容笑貌”不能“回响”应改为“出现”。
)2.动宾搭配不当。
如:为了推行农村医疗合作,各镇各村都建立了农民档案工作。
(动词“建立”与“工作”不搭配,可将“工作”删去。
)3.主宾搭配不当。
如:夏天的青岛是一个旅游的好季节。
(主语“青岛”与宾语“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
)4.修饰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
如:他在学术研究方面花了很大心血。
(“很大”与“心血”不搭配,应该为“很多”。
)5.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除非你肯答应我们的条件,我们就能帮助你实现梦想。
(“除非”与“才”连用。
)三、语序不当1.动作的先后顺序不当。
(常考知识点)如:全校学生认真讨论和学习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内容。
(“学习”和“讨论”应交换顺序。
)2.关联词的位置不当。
如: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如果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那么关联词放在主语后面,如果两句话的主语不同,关联词则放在主语的前面。
备战2024年中考语文精选题集(天津专用)专题03 病句的辨识1.(2023·天津·统考中考真题)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人工智能引领技术创新。
②从人脸识别到自动驾驶,人工智能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发挥着作用。
③随着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提速,使更多潜在应用场景不断涌现。
④智能制造、智能供应链等为人工智能的应用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答案】C【详解】考查病句修改。
C.第③句既有“随着”又有“使”,导致句子没有主语,去掉任意一个即可。
故选C。
2.(2023·天津·统考模拟预测)下面语段标序号的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②吸收人类其他文明的优秀成果,③确立文化自主的意识与文化创新的精神,④自觉地创造我们自己的、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文化,是中华文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所在。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答案】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第④句“自觉地创造我们自己的、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的文化,是中华文明能否复兴的关键所在”一面对两面,应将“能否”去掉;故选D。
3.(2023·天津南开·统考三模)下面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一枚贝壳,遗落在海里是那么平淡无奇,可一旦遇到懂它的人,就会焕发出意想不到的光彩。
②中国出土的第一条“龙”——仰韶文化的蚌龙,就是用贝壳堆起来的。
贝雕,是自然的鬼斧神工与人类的奇思妙想完美结合之作。
③大连贝雕历史悠久。
2019年,大连贝雕入选辽宁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
④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连贝雕必将迎来新的辉煌。
A.第①句B.第②句C.第③句D.第④句【答案】DD.④句“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大连贝雕必将迎来新的辉煌”成分残缺,缺少主语,可将“随着”或“使”删去;故选D。
4.(2023·天津红桥·统考三模)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①国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高居当年春节档电影票房排行榜首位。
期末复习专题三病句专题语序不当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不管网络游戏是以软件的形式出现,还是以某种数字化的形式、在线的形式或者其他任何形式出现,载体及传播方式都只具有一种技术的属性,改变不了它所承载的文化内容的本质。
B.了解沙尘暴,认识沙尘暴,是为了从科学的角度达到对沙尘暴进行预防的目的。
C.为了维护房价数据的“稳定”,部分一线城市对高价房暂停发放预售许可证,使高价房无法入市销售,低价房源则加大入市力度,从而拉低了新房的平均成交价格。
D.我们一定能在大运之际展现出古老文明大国的风范,那时我们的城市不仅会变得更加美丽,每一个人也会更讲文明。
【答案】C【解析】A项,语序不当,应该将“网络游戏”移到句首的“不管”之前。
B项,语序不当,“了解沙尘暴,认识沙尘暴”应为“认识沙尘暴,了解沙尘暴”。
D项,关联词语“不仅”的位置不当,应把“不仅”调到“我们的城市”前面。
搭配不当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法律职业培训基地由省司法厅和南海大学合作建立,是全国首家有效联合政府行政职能和高校教育资源而成立的培训机构。
B.宗璞笔下的战争没有刀光剑影,却烙下了深重的精神印痕,并带有一种柔性的温馨气息。
那种浸入骨髓的文化质感,在阅读中竟令人犹如置身于《红楼梦》的情境之中。
C.父母对孩子监护管理的缺失是造成青少年流浪乞讨的根本原因。
所以,能否进一步完善未成年人的监护制度,是解决青少年流浪乞讨问题的重要途径。
D.据中科院动物研究所初步鉴定,这头金色牦牛是世界上新发现的一种野生动物,并命名为“金丝牦牛”。
【答案】B【解析】A项,主宾搭配不当,“基地”与“机构”不搭配。
C项,搭配不当,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
D项,主谓搭配不当,“并命名为‘金丝牦牛’”,主语不是“金色牦牛”而是“人”,应改为“被命名为‘金丝牦牛’”。
搭配不当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一些家长期望通过使用补品、保健品来提高和增长孩子的智力的做法,是子女教育中的一个误区。
专题0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一、病句的主要类型(一)搭配不当1.主谓搭配不当例:他一进教室,同学们的眼睛都集中到他的身上。
解析:句中主语“眼睛”与谓语“集中”搭配不当。
“眼睛”不能“集中”,应改为“目光”。
2.动宾搭配不当例:英雄们把红旗和胜利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解析:句中动宾搭配不当,“红旗”可以插,“胜利”怎么插?应改为“英雄们把胜利的红旗插上了敌人的阵地”。
3.主宾搭配不当例:冬天的上海是美丽的季节。
解析:本句提取主干为“上海是季节”,“冬天”是“季节”,“上海”不是“季节”,应改为“上海的冬天是美丽的季节”。
4.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例:我们有一双聪明能干的手,什么造不出来?解析:本句属于修饰语和中心语搭配不当。
“聪明”不能修饰“手”,应把“聪明”改为“灵巧”。
5.一面与两面搭配不当。
例:摄影作品拍得好坏,诗歌写得有味无味,是由一个人的思想、艺术修养决定的。
解析:句中“思想、艺术修养”的含义是确定的,意思是“有思想、艺术修养”,只能与前面的“拍得好”、“写得有味”意思搭配。
这个句子要做到前后搭配,需要在“思想、艺术修养”后加“高低”一词。
(二)用词不当1.感情色彩不当。
如:他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含贬义,可改为“学习”)2.关联词使用不当。
如:只要坚持下去,我们才能取得成功。
(关联词语一般成对使用,“只要”一般与“就”搭配,“只有”与“才”搭配。
)3.意思表达不当。
如:他这个人,性格直爽,为人忠厚,说起话来信口开河。
(“信口开河”意为“随口乱说一气”,此处误用为“快言直语”。
)4.词性误用。
如:从大量统计资料来看,吸烟能导致癌症是无可疑问的。
(“疑问”是名词,应改为“置疑”。
)5.大词小用。
如:每个老师日常从事的事业,是平凡而又伟大的。
(“事业”应改为“工作”。
)(三)语序不当1.名词修饰语次序不当例:在新中国的建设事业中,他们发挥着无穷的蕴藏着的力量。
解析:“无穷的”应紧靠“力量”。
积累与运用专题03 病句辨析与修改 (2)【课标要求】 (2)【考查重点】 (2)【主要题型】 (2)【命题趋势】 (2) (2)考点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3) (3)考法一病句辨析基础选择 (3)考法二基础知识综合考查 (5)考法三在综合性学习题块中考查 (6) (9)知识点一病句的辨析 (9)【考向分析】 (9)【方法提炼】病句辨析九大诀窍 (9)知识点二病句的修改 (11)【考向分析】 (11)【方法提炼】病句的六大类型 (11) (12)一、选择题 (13)二、基础知识综合 (15)三、综合性学习 (17)【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应根据语文运用的实际需要,从所遇到的具体语言实例出发进行指导和点拨。
指导与点拨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与表达,形成一定的语言应用能力和良好的语感。
从中考命题的角度来看,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卷中对语法的考查一般以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为主,以此检测学生综合运用语文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运用水平。
因此有必要对这一语文知识点做以详细讲解。
【考查重点】1.近几年全国各地中考病句修改题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在中考试卷中很大可能会将修改病句与综合性学习融为一体,以修改材料中的病句为主。
2.命题要求能针对句病,在不改变句意的情况下,进行恰当修改。
重点考查病句的以下六种类型: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主要题型】其题型主要有两种。
一是病句的判断,多以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呈现,这是一种比较传统的考查题型。
其命题方式主要有两种:①判断句子是否有语病;①判断对病句的分析与修改是否正确。
它面广量大,以思维见长,是近年中考中常见的热点题型,也是最易失分的题目。
二是病句的修改,一般以主观题的形式出现,通常要求考生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难度更大。
近几年部分地区把病句的修改融入语段综合或者综合性学习题块进行综合考查。
【命题趋势】1.以能力立意,综合考查考生的语法知识和语感能力。
专题03 句与修改病句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不仅唐诗涌现出了许多才华横溢的诗人,而且还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B. 《中华文明之美》开播以来深受观众喜爱的原因是其新颖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造成的。
C. 为了提高节目的文化水平,《朗读者》邀请文化艺术界专家参与了节目的录制与策划。
D. 2016年美国“玫瑰公主”在加州帕萨迪纳评选揭晓,17岁华裔女孩刘瑞麒入选。
2.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A. 这个单位连续发生事故,我们不能不说他们在安全防范上没有漏洞。
B. 谁能否定努力钻研科学技术是没有用的呢?C. 有明确的学习目的和顽强的学习毅力,就不难不取得好的成绩。
D. 他连续三天无故旷课,我们能不指出他不遵守学校纪律吗?3.下列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防止禽流感蔓延到我市,工作人员日夜巡查。
B. 通过这次读书交流活动,使同学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得到了较大提高。
C.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定响应团委“为希望工程献爱心”的号召。
D. 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是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4.对句式的类型和句式的变换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既然你知道不是他,为什么这样胡说八道?”这是反问句,改为陈述句是:“既然你知道不是他,就不该这样胡说八道。
”B. “我也正是这么想呀!”这是祈使句,改为陈述句是:“我也正是这样想的。
”C. “这无可疑了。
”这是陈述句,改为感叹句是:“这有什么可疑的呢?”D. “后来大家都不再说话。
”这是否定句,可以改为双重否定句:“后来大家没有一个不说话。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学习雷锋,奉献爱心”的主题班会活动,使同学们有了很大的触动。
B. 中国足球能否走向世界,关键在于我们的足球队伍要具有崇高的足球精神。
C.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D. 中学生经常上网吧的问题,已经引起了广大班主任老师和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