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g决定了喷油泵每循环供油量Δg
- 格式:ppt
- 大小:3.01 MB
- 文档页数:112
汽车柴油机维修理论题库一、概念题25题1.备燃期:指从喷汕始点A到燃烧始点B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2.速燃期:燃烧始点B到汽缸内产生最高压力点C之间所对应的曲轴转角。
3.缓燃期:指从最高压力点C到最髙温度点D为止的曲轴转角。
4.后燃期:指从最高温度点D到燃料燃饶终止〔E点〕的曲轴转角。
5.涡流室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的一种,发动机处于紧缩行程时,空气被挤入其中,产生强烈的涡流运动,随后燃汕喷入,迅速混合、燃烧。
6.预燃室式燃烧室:分隔式燃烧室的一种,发动机处于紧缩行程时,空气被挤入其中,产生不规那么的紊流运动,随后燃油喷入,迅速混合、燃烧。
7.柴油机的供油提早角:由喷油泵泵油到活塞抵达上止点,这段时刻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 柴油机的喷油提早角:由喷油器的喷油始点到活塞抵达上止点,这段时刻内曲轴所转过的角度。
9.柱塞的有效行程:喷油泵实际供油时期,柱塞所走过的行程。
10.柴油机的“飞车〞:柴油机转速失去操纵,转速愈来愈高的一种故障现象。
11.两速调速器:通过操纵供油疑,能稳固发动机怠速和防止发动机超速,所有中间转速范用内那么由驾驶员操纵的一种机械式调速器。
12.全速调速器:能操纵从怠速到最高限制转速范用内任何转速下供汕量的一种调速器。
13.涡轮增压:通过废气带动涡轮旋转,从而使与涡轮刚性连接的泵轮旋转,对进气进行加压的一种技术。
14.EGR: 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废气再循环,是一种通过引入尾气进入汽缸,降低汽缸内最高温度而减少NOx排放的一种技术。
15.IQA码:Injector Quantity Adjustment,喷油器质量调整码,它被标在每一个电控柴汕机喷油器上,使ECU 能依照每一个喷油器的特性而周密调整喷油量。
16.CRS: Common Rail System,高压共轨系统。
是电控柴汕机的一种燃油系统,髙压泵将燃油压至一一起的轨道,再通过柴轨道将燃油分派至各缸喷油器。
《船舶柴油机》课程复习题教材:船舶柴油机. 朱建元主编.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4一.概念题(180小题)1.由于柴油的粘度大、蒸发性差、要形成可燃混合气必须采用高压喷射的方式。
2.分隔式燃烧室的经济性比直喷式燃烧室差。
3. 闭式循环冷却系统中使用的冷却水,一般的江水、河水不可以使用。
4. 冷却水通过散热器的循环称为大循环。
5.柴油机的过量空气系数一定大于1。
6. 废气涡轮增压器中的喷嘴环属于涡轮部分,而不属于压气机部分。
7. 轻柴油的牌号是以其凝点温度命名的。
8. 有效燃油消耗率为发动机单位时间所作有效功所消耗的燃油质量。
9. 低速船用主机的启动方式为压缩空气启动方式10.发动机润滑方式是压力润滑、飞溅润滑和油脂润滑相结合的润滑方式。
11.两速式调速器的作用是稳定最低转速,限制最高转速。
12.船舶柴油机正常的冷却水出口温度范围为70~80℃。
13.调速器通过调节油量来控制转速。
14.对于全速调速器,发动机的转速取决于调速手柄的位置。
15.随着转速的提高,最佳供油提前角应该增大。
16. 内燃机的排量是指所有气缸工作容积总和。
17. 已知发动机标定工况的有效功率P e =92kW 、转速n=5800r/min ,则该工况发动机的转矩Me 为 151(N •m )。
18. 机体的底平面位于曲轴轴线平面以下为龙门式机体。
19.发动机的外特性是指发动机全负荷的速度特性。
20.四行程发动机的配气凸轮轴转速是曲轴转速的21。
21.气门间隙是指发动机在冷态下,当气门处于关闭状态时,气门与传动件之间的间隙。
22.发动机的标定功率有15min 功率、1h 功率、12h 功率、持续功率,其中船用主机的标定功率为持续功率。
23.设气缸工作容积为S V ,燃烧室容积为c V ,气缸总容积a V ,则压缩比 的概念是C CS V VV+=ε。
24.已知发动机的有效燃油消耗率g e=300g/(kW•h),耗油量G f=22.2kg/h,有效功率P e(kW)为74.0(kW)。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考试题库(含答案)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考试题库(含答案)⼀、名词解释(每题3分)第1单元基础知识1.压缩⽐:⽓缸总容积与燃烧室容积的⽐值。
2.发动机的⼯作循环:发动机每次将热能转变为机械能的过程。
3.活塞环端隙:活塞环装⼊汽缸后,开⼝之间的间隙。
4. 上⽌点:活塞的最⾼位置。
5.下⽌点:活塞的最低位置。
6. 活塞⾏程:活塞上下⽌点之间的距离。
7.⽓缸⼯作容积:活塞由上⽌点向下⽌点运动时,所让出的空间容积。
8.⽓缸总容积:活塞处于下⽌点时,活塞上部的空间容积。
9.燃烧室容积:活塞处于上⽌点时,或塞上部的空间容积。
10.发动机排量:发动机所有⽓缸的⼯作容积之和。
11. 四冲程发动机:曲轴转两周,发动机完成⼀个⼯作循环。
第3单元配⽓机构1. 充⽓效率:实际进⼊⽓缸的新鲜充量与理论上进⼊汽缸的新鲜充量之⽐。
2. ⽓门间隙:⽓门杆与摇臂之间的间隙。
3. 配⽓相位:⽤曲轴转⾓表⽰进、排⽓门的开闭时刻和开启持续时间。
4. ⽓门重叠:在排⽓终了和进⽓刚开始时,活塞处于上⽌点附近时刻,进、排⽓门同时开启,此种现象称为⽓门重叠5.密封⼲涉⾓:⽓门座锥⾓⼩于⽓门锥⾓0.5-1度。
6. 进⽓持续⾓:从进⽓门打开到进⽓门关闭,曲轴转过的⾓度。
7. 进⽓提前⾓:从进⽓门打开到活塞处于上⽌点时,曲轴转过的⾓度。
8. 排⽓迟后⾓:从活塞处于上⽌点到排⽓门关闭时,曲轴转过的⾓度。
第6单元汽油机1.过量空⽓系数:实际供给的空⽓质量与理论上燃料完全燃烧时所需要的空⽓质量之⽐。
2.空燃⽐:空⽓质量与燃油质量之⽐。
第7单元柴油机1. 喷油泵速度特性:喷油量随转速变化的关系。
2. 柴油机供油提前⾓:喷油泵第⼀缸柱塞开始供油时,该缸活塞距上⽌点的曲轴转⾓。
⼆、判断题(每题1分)第2单元曲柄连杆机构1. 活塞在⽓缸内作匀速直线运动。
(×)2. 多缸发动机的曲轴肯定是全⽀承曲轴。
(×)3. 活塞在⼯作中受热膨胀,其变形量裙部⼤于头部。
汽车构造上陈家瑞第3版复习资料1、对于往复活塞式内燃机,曲轴每转两圈,活塞往复运动四次,完成进气、压缩、作功、排气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内燃机。
如果曲轴每转一圈,活塞往复运动两次,完成一个工作循环的称为二冲程内燃机。
2、气缸总容积(V a)等于气缸工作容积(V h)与燃烧室容积之和(V c),即V a = V h+ V c 。
压缩比(ε)等于气缸总容积和燃烧室容积之比,ε= V a/ V c=( V h+ V c)/ V c=1+ V h/ V c3、示功图:气缸内气体压力随曲轴转角或气缸容积变化的曲线图。
(可用示功器在试验中直接测得的)示功图的作用:由示功图可以得到许多重要数据,如气缸内气体的瞬时压力和温度,最高爆发压力,着火时刻,燃烧终点,燃烧规律等,它们是分析内燃机工作过程好坏的原始数据。
4、内燃机的总体构造,主要由以下几部分组成:机体、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燃油供给系、点火系、润滑系、冷却系、起动装置。
5、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动力性能指标、经济性能指标、运行性能指标。
6、柴油机调速特性:在调速器起作用时,柴油机的性能指标随转速或负荷变化的关系。
有两级式调速器和全程式调速器两种。
一般汽车上用二级式。
工程机械、矿山机械等用柴油机一般装用全程式。
(1)两级式调速器的调速特性:由于调速器的作用,使速度特性的两端得到调整。
转速变化时,扭矩曲线急剧变化。
中间部分按速度特性变化。
(2)全程式调速器:由于调速器的作用,柴油机的转矩和燃油消耗率曲线得到了改造,它不仅能限制超速和保持怠速稳定,而且能自动保持在选定的任何速度下稳定工作。
7、曲柄连杆机构受的力:主要有气压力P,往复惯性力P j,旋转离心力P c和摩擦力F。
如图1。
注:只有在需要画分力时才需参照图2、图3、图4。
(1)气体压力P在每个工作循环的四个行程中始终存在。
但进气行程和排气行程中气体压力较作功和压缩行程中的气体压力要小得多,对部件影响不大,故我们只讨论作功和压缩行程中的气体压力。
挖掘机驾驶专业知识测试试卷1.按1-2-4-3顺序工作的发动机,当1缸压缩到上止点时,2缸活塞处于( )行程下止点位置。
[单选题] *A.进气(正确答案)B.压缩C.作功D.排气2.锥形环与气缸壁是线接触,接触压力大,有利于密封、布油和磨合,但传热性能差,不易作( )气环使用。
[单选题] *A.第二道B.第三道C.第一道(正确答案)D.以上都不对3.气门烧损与变形现象主要发生在( )。
[单选题] *A.进气门B.排气门(正确答案)C.进排气门处均有D.不一定4.对于非增压的发动机来讲,充气系数η值总是( )。
[单选题] *A.大于1B.小于1(正确答案)C.等于1D.大于等于15.进、排气门在压缩上止点时( )。
[单选题] *A.进气门开,排气门关B.排气门开,进气门关C.进、排气门全关(正确答案)D.进、排气门全开6.柱塞喷油泵每循环供油量的多少,取决于( )。
[单选题] *A.喷油泵凸轮轴升程的大小B.柱塞有效行程的长短(正确答案)C.喷油泵出油阀弹簧张力的大小D.柱塞行程的长短7.柱塞式喷油泵通过滚轮体的调整螺钉或调整垫块可以( )。
[单选题] *A.改变喷油泵各分泵的供油提前角(正确答案)B.改变喷油泵的供油压力C.改变喷油泵的循环供油量D.改变各分泵的有效行程8、现在一般轮式工程机械采用( )轮胎。
[单选题] *A. 低压(正确答案)B. 高压C. 低压高压混合D. 无所谓9、离合器踏板的自由行程过大()造成离合器的传力性能下降。
[单选题] *A. 会B. 不会(正确答案)C. 看情况D. 没有关系10、工程机械底盘由( )四大系统组成。
[单选题] *A.传动系、悬架、车桥、制动系B.传动系、车轮、悬架、转向系C.变速器、传动轴、转向系、制动系D.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正确答案)11、机械传动系由 ( )等组成。
[单选题] *A.离合器、变速器、冷却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B.离合器、变速器、启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C.离合器、变速器、万向传动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正确答案) D.离合器、变速器、电子控制装置、主减速器、差速器、半轴12、开业庆典的邀请函应提前( )天发送。
单项选择题1. 喷油器开始喷油时的喷油压力取决于(D)。
A.喷油器的喷孔数B.喷油器的喷孔大小C.高压油腔中的燃油压力D.调压弹簧的预紧力2. 按1-2-4-3顺序工作的发动机,当一缸处于做功行程时,四缸处于(A)。
A.进气行程B.压缩行程C.做功行程D.排气行程3. 曲轴箱通风的主要目的是(B)。
A.排出水和汽油B.排出漏入曲轴箱中的可燃混和气与废气C.排出漏入曲轴箱中的水蒸气D.冷却润滑油4. 机油泵常用的形式有(A)。
A.齿轮式与转子式B.膜片式与活塞式C.齿轮式与膜片式D.转子式与活塞式5. 断电器凸轮的凸角数与发动机气缸数的关系一般应为(C )。
A.1:6B.1:2C.1:1D.不一定6. 过量空气系数小于1的混合气为(C)。
A.理论混合气B.功率混合气C.浓混合气D.稀混合气7. V型发动机全支承曲轴的曲拐数等于( B )。
A.气缸数B.气缸数的一半C.气缸数的一半加1D.气缸数加18. 在简单化油器中,随着节气门开度的增大,可燃混合气的浓度(B)。
A.变稀B.加浓C.不变D.不一定9. 膜片式汽油泵供油量的大小取决于(C)。
A.膜片弹簧张力的大小B.摇臂摆动的大小C.膜片上行量的大小D.膜片下行量的大小10.发动机润滑系中润滑油的正常油温为( D )。
A.40~50℃B.50~70℃C.70~90℃D.大于95℃11. 按车轮的运动方式分,烛式独立悬架其车轮的运动轨迹是(C)。
A.车轮在横向平面内摆动B.车轮在纵向平面内摆动C.车轮沿主销移动D.车轮在斜向平面侧摆动12. 对于最大设计车速<100km/h的汽车,其方向盘自由行程量应为(D)。
A.≤1°B.≤5°C.≤10°D.≤15°13. 下列哪个不是机械转向系转向沉重故障的原因( D )。
A.转向节与主销配合过紧或缺油B.转向节止推轴承缺油或损坏C.主销后倾过大、主销内倾过大或前轮负外倾D.转向器主、从动部分的啮合调整得太松14. 转向轮绕着什么摆动(B)A.转向节B.主销C.前梁D.车架15. 关于盘式制动器和鼓式制动器对比,对鼓式制动器的优点说法正确的是(D)。
1.工质的热力状态:在工程热力学中,把实现热能与机械能相互转换饿工作物质2.工质的状态参数:说明工质所处状态的物理量。
压力、比容、温度为状态参数。
3.定容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用于内能的增加;定压过程中气体吸收的热量用于内能的增加,对外输出功。
4.工作循环:理论循环:1〕工质为理想气体,比热容为定值。
2〕系统是闭口系统,工质与外界无质量交换不计进、排气过程及其流动损失。
3〕工质的压缩和膨胀过程均为绝热过程,不计缸壁传热。
4〕燃烧过程为外界高温热源以等容过程,等压过程向工质加热、排气过程用等容放热过程代替。
可逆循环5.循环热效率:这是评定理论循环的经济性的指标,它等于转变为循环净功的热量与每循环加给工质的总热量之比,即说明每循环加给工质的热量利用程度。
6.影响因素分析:a)压缩比:随着压缩比的增大,三种循环的〔〕和〔〕都提高。
b)绝热指数:随着绝热指数增大,三种循环的〔〕都将提高。
7.四冲程发动机是由曲轴旋转两圈完成一个实际循环,分进气、压缩、燃烧、排气。
8.实际循环,压缩过程是一个复杂的多变过程,有热交换,漏气损失。
理论循环中,假定膨胀过程是绝热过程,故实际的膨胀过程是一个变指数的多变膨胀过程。
9.换气损失:换气存在造成损失,排气门提前开启。
11、动力性指标、经济性指标、运转性能指标2、指示指标是用指示功、平均指示压力和指示功率来评定循环动力性;即做功能力,用循环热效率及燃油消耗率来评定循环经济性。
3、以工质在气缸内对活塞做功为根底的指标,称发动机指示指标。
4、工质在气缸内完成一个实际循环对活塞所做的有用功,称指示功。
5、pi值越高,那么同样的大小的气缸工作容积发出的指示功越多,气缸工作容积的利用程度越高,pi是衡量实际循环动力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
6、有效指标是以曲轴对外输出的功率为根底的性能指标称发动机有效指标。
7、发动机单位气缸工作容积输出的有效功,称平均有效压力。
8、〔1〕发动机内部运动件的摩擦损失;〔2〕驱动水泵、机油泵、燃油泵、风扇、发动机;〔3〕从气缸去除废气和向气缸填充新气引起的泵气损失9、影响机械效率的因素:〔1〕转速,发动机转速增加时,机械效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