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第四章[1]
- 格式:ppt
- 大小:694.50 KB
- 文档页数:69
注册会计师考试/备考辅导2016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知识点:《审计》第四章(1)审计抽样基本理论知识:1.审计抽样的适用的范围(1)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通常不涉及审计抽样。
(2)控制测试:①当控制的运行留下轨迹时,注册会计师可以考虑使用审计抽样实施控制测试;②对于未留下运行轨迹的控制,注册会计师通常实施询问、观察等审计程序,以获取有关控制运行有效性的审计证据,此时不涉及审计抽样。
(3)实质性程序:①在实施细节测试时,注册会计师可以使用审计抽样获取审计证据,以验证有关财务报表金额的一项或多项认定(如应收账款的存在性),或对某些金额作出独立估计(如陈旧存货的价值);②在实施实质性分析程序时,注册会计师不宜使用审计抽样。
2.抽样风险与(由抽样引起的风险)非抽样风险只要有抽样就存在抽样风险,抽样风险与样本量成反向关系。
控制抽样风险的途径就是控制样本规模。
样本量越大,抽样风险越低。
(1)控制测试时的抽样风险①信赖过度风险,是指根据样本推断的控制有效性“高于”实际,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低于”实际水平,从而影响审计“效果”。
②信赖不足风险,是指根据样本推断的控制有效性“低于”实际,评估的重大错报风险“高于”实际水平,从而影响审计“效率”。
(2)细节测试时的抽样风险①误受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不存在而实际上存在的风险,从而影响审计“效果”。
②误拒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推断某一重大错报存在而实际上不存在的风险,从而影响审计“效率”。
只要使用了审计抽样,抽样风险总会存在。
非抽样风险是指由于某些与样本规模无关的因素而导致注册会计师得出错误结论的可能性。
非抽样风险是由“人为错误”造成的,因而可以降低、消除或防范。
非抽样风险“不能量化”,但可通过采取适当的质量控制政策和程序,对审计工作进行适当的指导、监督和复核,以及对注册会计师实务的适当改进,可以将非抽样风险降至可以接受的水平。
注册会计师也可以通过仔细设计其审计程序尽量降低非抽样风险。
审计学第四版课本习题答案第一章:审计概述1. 审计的定义是什么?答案:审计是指由独立第三方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系统、客观的检查和评估,以确定这些报表是否公正地反映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2. 审计的目的有哪些?答案:审计的主要目的包括提供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保证、帮助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做出经济决策、促进企业的合规性以及提高企业的透明度。
第二章:审计标准与职业道德1. 审计师应遵循哪些职业道德准则?答案:审计师应遵循的职业道德准则包括诚信、客观性、专业能力和谨慎、保密性以及独立性。
2. 审计标准是如何制定的?答案:审计标准通常由专业审计机构制定,它们包括审计程序、审计证据的获取和评估方法等,旨在确保审计工作的质量和一致性。
第三章:审计计划与风险评估1. 审计计划包括哪些内容?答案:审计计划通常包括审计目标、审计范围、审计方法、审计时间表以及审计资源的分配。
2. 风险评估在审计中扮演什么角色?答案:风险评估是审计过程中的关键步骤,它帮助审计师识别和评估可能影响财务报表准确性的潜在风险,从而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
第四章:审计证据与审计程序1. 什么是审计证据?答案:审计证据是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收集并用以支持审计结论的所有信息。
2. 审计程序有哪些类型?答案:审计程序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和重新计算等,每种程序都有其特定的目的和应用场景。
第五章:财务报表审计1. 财务报表审计的主要步骤是什么?答案:财务报表审计的主要步骤包括理解被审计单位的业务环境、评估内部控制、进行实质性测试以及形成审计意见。
2. 如何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答案:评估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通常包括了解和测试控制活动、评估控制风险以及确定所需的审计证据。
第六章:审计报告1. 审计报告的类型有哪些?答案:审计报告的类型包括无保留意见、保留意见、否定意见和无法表示意见。
2. 审计报告中应包含哪些内容?答案:审计报告应包含审计师的独立性声明、对财务报表的审计意见、对内部控制的评价以及可能的强调事项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