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
- 格式:doc
- 大小:58.01 KB
- 文档页数:10
中医养生与儿童养生中医养生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和疾病预防。
儿童时期是人体生长和发育的关键阶段,因此,中医养生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中医养生原理在儿童养生中的应用,包括饮食调理、保健按摩和适宜运动。
饮食调理在中医养生中,食物被视为调理身体的重要因素之一。
对于儿童来说,均衡的饮食对于其身心健康至关重要。
根据中医理论,儿童养生应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的原则。
这意味着儿童的饮食应包含谷类、水果、畜禽肉、蔬菜等五大类食物,以提供全面的营养。
此外,中医养生强调根据儿童的体质和季节特点来调整饮食。
比如,夏季儿童容易出现食欲不振,中医建议给予清热解毒的食物,如冬瓜、绿豆等。
同时,中医认为儿童的饮食应以温热为主,因为儿童的消化系统发育尚不完善,需要通过温热的食物来促进消化吸收。
保健按摩中医养生中,按摩被视为一种有效的保健手段。
对于儿童来说,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有助于健康成长。
常见的儿童保健按摩包括推拿、穴位按摩和拍打等。
推拿是通过按压、揉捏等手法刺激特定部位,以调整气血、调理脏腑功能。
对于小儿,推拿能够平喘开窍、消积导滞、健脾开胃等。
穴位按摩是针对特定穴位进行按摩刺激,如迎香穴、足三里等,以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拍打则是通过拍打身体表面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对于儿童来说有助于排除体内湿邪,提高新陈代谢和免疫功能。
适宜运动运动对于儿童的身体发育和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强调选择适宜的运动方式和时间,以促进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健康成长。
根据中医养生理论,幼儿宜进行柔和舒展的运动,如太极拳、瑜伽等。
这些运动可以舒缓肌肉和骨骼,促进气血运行,有益于儿童的身心健康。
此外,户外活动也被认为对儿童的养生效果良好,如参与集体游戏、跳绳等。
然而,中医养生也提醒儿童运动应注意适度。
过度运动对于儿童发育也有可能带来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儿童运动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气候情况进行合理安排,避免过度运动导致的体力消耗过大或者损伤。
中医行业的儿童保健与中医养生中医是我国历史悠久的独特医学体系,它注重维护人体的整体平衡和健康。
在儿童保健和养生方面,中医具有独特的理论和疗法,并且备受人们的喜爱和推崇。
本文将探讨中医在儿童保健和养生方面的应用,以及相关的理论和疗法。
1. 中医儿童保健理论中医认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身体虚弱,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干扰。
因此,中医强调从生活习惯、饮食、情绪调节等多方面进行儿童保健。
其中,最关键的是调养儿童的脏腑和气血。
2. 中医儿童保健方法(1)食疗:中医食疗是通过合理搭配食材,达到调理身体的效果。
在儿童保健中,食疗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例如,对于脾胃不好的儿童,可以适当给予温热食物,如糯米粥、鸡汤等;对于易患感冒的儿童,可以多摄入一些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如橙子、柠檬等。
(2)按摩:按摩是中医常用的一种治疗手段,对于儿童也同样适用。
通过按摩特定的穴位和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免疫力,改善睡眠质量等。
但是,在给儿童按摩时应注意力度轻柔,并避免按摩过程中的过度刺激。
(3)中药疗法:中药作为中医的核心疗法,在儿童保健和养生中也占据重要地位。
在使用中药治疗儿童疾病时,应遵循医生的建议,并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病情来进行合理搭配。
同时,应注意中药的用量和用药时间,以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
3. 中医儿童养生方法(1)合理起居:儿童的起居习惯对于身体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养生注重合理起居,儿童应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熬夜和长时间过度疲劳。
(2)情绪调节:中医认为,情绪对于健康的影响极为重要。
儿童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于身体的发育和养生至关重要。
家长应与儿童建立良好的沟通,关注他们的情感需求,并指导他们正确应对各种情绪。
(3)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和免疫力,促进身体的健康发展。
中医养生提倡儿童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跑步、游泳、太极等。
但是,要注意运动的强度和时间,以免对儿童身体造成不良影响。
中医与儿童健康中医学作为中国传统医学的瑰宝,已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它涵盖了丰富的理论体系和治疗方法,可以维护和促进人体的健康。
对于儿童来说,中医学的应用也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探讨中医如何对儿童健康产生积极影响,并介绍一些常用的中医治疗方法。
一、中医理论与儿童健康中医学拥有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最重要的概念是“阴阳”和“五行”。
儿童的生长发育与成人存在差异,他们的生理特点通常以“阳明体质”为主,即欢快活泼、阳光向上。
根据中医理论,在儿童发病时,通常是由于体内的阴阳失衡导致的。
因此,中医治疗的首要目标就是调整体内的阴阳平衡,促进儿童的健康发展。
二、中医在儿童常见病中的应用1.感冒和发热:儿童感冒和发热是最常见的疾病之一。
中医认为,感冒是由于外邪侵袭体内,导致体内的阴阳失衡。
在治疗感冒时,中医常采用草药煎剂或穴位按摩的方法,以驱散体内的寒邪,并缓解儿童的症状。
2.腹泻:腹泻在儿童中也很常见,中医治疗腹泻注重调整脾胃功能,改善消化系统的吸收能力。
常用的中药治疗包括黄连、白术等,可以减轻儿童的腹泻症状,并促进肠道的康复。
3.哮喘: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儿童尤其容易受到影响。
中医认为,哮喘是由于体内的气机失调而引起的。
中医的治疗方法包括草药调理、穴位按摩和气功锻炼等,可以缓解儿童哮喘的症状,并提高肺部功能。
三、中医预防措施和健康养生除了针对疾病的治疗,中医也注重从预防的角度来维护儿童的健康。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中医预防措施和健康养生方法:1.合理膳食:中医强调饮食的调养,建议儿童合理搭配膳食,增加体内营养物质的平衡。
例如,儿童应该适量摄入优质蛋白质、蔬菜水果等,避免过多食用冷饮和油腻食物。
2.适度运动:中医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强儿童的体质和免疫功能。
适合儿童的运动包括跳绳、游泳和太极拳等,可以选择根据儿童的兴趣和年龄来进行。
3.情绪调节:中医注重情绪对健康的影响,建议家长和教师关注儿童的情绪变化,及时进行适当的调解和安抚。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儿童保健与治疗中医药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被广泛运用于各个年龄段的人群中,其中也包括了儿童。
中医药在儿童保健与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和应用价值。
在本文中,将探讨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在儿童保健与治疗方面的应用与挑战。
一、儿童保健儿童保健是中医药的重要领域之一,它强调全面健康的培养和维护。
中医药注重平衡人体阴阳,调整气血,从而保证儿童身体的健康与稳定发育。
在儿童保健中,中医药运用了多种疗法,包括草药疗法、针灸疗法、推拿按摩等。
这些疗法不仅具有疗效明显的特点,而且无副作用,适用范围广。
此外,中医药还注重食疗,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特点,合理安排饮食,改善体质,增强免疫力,促进儿童健康发育。
二、儿童治疗中医药在儿童治疗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
在传统中药中,有许多针对儿童疾病的经验方剂,如小儿感冒、腹泻、发热等常见病。
这些方剂经过长期实践验证,安全有效,深受家长信任。
同时,中医药还注重治疗疾病的根源,强调平衡整体身体功能,改善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
因此,中医药治疗儿童疾病不仅可以缓解症状,还可以提高儿童的整体抵抗力,降低反复感染的风险。
然而,儿童中医药保健与治疗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中医药的个体化特点使得将其应用于儿童身上变得复杂。
儿童的生理特点与成人不同,中医医师需要综合考虑儿童的体质、发育阶段、病症特点等因素进行治疗。
此外,儿童对药物的反应性也较为敏感,在使用中药时应特别注意剂量和使用方法。
另外,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也给中医药在儿童保健与治疗中带来了挑战。
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许多家长更倾向于选择西医药进行治疗,这使得传统中医药在儿童领域面临竞争与替代的局面。
在面对这些挑战的同时,中医行业需要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在儿童保健与治疗中的应用。
首先,需要加强对中医药在儿童领域的研究与创新。
通过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探索出更适合儿童的治疗方法和方剂,提高中医药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
其次,需要加强中医药的推广与普及工作。
中医药少儿保健知识摘要:一、中医药少儿保健的重要性1.少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2.中医药在少儿保健中的优势和特点二、中医药少儿保健的主要方法1.饮食调理2.起居调理3.情志调理4.运动锻炼三、常见少儿疾病的中医药防治1.呼吸道疾病2.消化道疾病3.生长发育问题4.免疫力低下四、中医药少儿保健的注意事项1.遵循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的原则2.注重个体差异,辨证施治3.合理使用中药,避免药物滥用正文:中医药少儿保健知识一、中医药少儿保健的重要性少儿时期是人体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许多器官、系统都在这个阶段完成发育。
因此,对少儿进行有效的保健,对于他们的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
中医药以其独特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少儿保健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二、中医药少儿保健的主要方法1.饮食调理合理的饮食结构对少儿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生长发育需求,合理安排膳食,保证营养的均衡摄入。
同时,要注意控制孩子的饮食偏好,避免偏食、挑食,确保各种营养成分的摄取。
2.起居调理良好的作息习惯对少儿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家长应帮助孩子养成早睡早起、规律作息的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时间。
此外,要注意根据气候变化调整孩子的衣物,防止受凉或过热。
3.情志调理情志因素对少儿生长发育也有很大影响。
家长应关注孩子的心理需求,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引导他们保持乐观、积极的心态。
此外,要合理安排孩子的学习和生活,避免过度压力。
4.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锻炼对少儿的健康成长非常有益。
家长应鼓励孩子多参加户外活动,如游泳、跑步、骑自行车等,以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同时,要注意运动量的适度,避免过度运动导致损伤。
三、常见少儿疾病的中医药防治1.呼吸道疾病呼吸道疾病是少儿时期的常见病、多发病。
中医药在防治呼吸道疾病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如对于感冒、咳嗽等病症,可通过中药、针灸、拔罐等方法进行治疗。
2.消化道疾病消化系统疾病也是少儿时期的常见病。
中医行业中的中医药儿童保健与治疗中医药在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一直以来被广泛应用于保健和治疗领域。
对于儿童的保健和治疗,中医药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探讨中医行业中,中医药在儿童保健与治疗方面的应用。
一、中医药儿童保健的重要性中医药儿童保健注重预防为主,强调身体的整体平衡。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身体处于发育状态,比成人更加脆弱。
中医药在儿童保健中,通过调理五脏六腑,平衡阴阳,达到健康促进和疾病预防的目的。
儿童常见的保健需求包括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促进生长发育、预防常见疾病等。
中医药注重个体化的治疗方法,可以根据儿童的体质和特点,采取针灸、中药、按摩等疗法,提高儿童的免疫力,增强体质。
二、中医药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1. 食疗调理中医药强调中风饮食的保健作用。
教授儿童适当选择食物,合理搭配膳食,可以增强消化能力,增加营养摄入,改善儿童的营养状况。
例如,多食用具有滋阴养肺作用的食物,有助于预防儿童呼吸系统疾病。
2. 中药汤剂中药通过调理人体的阴阳气血,以及脏腑功能的协调,可以改善儿童体质,增强免疫力,提高抗病能力。
中医药常用于儿童的常见病,如感冒、咳嗽、腹泻等,通过中药汤剂的服用来调理病情。
3. 针灸疗法针灸疗法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儿童保健与治疗同样适用。
通过针灸的手法刺激穴位,调节经络气血,改善儿童的身体状态。
例如,针灸可以用于治疗小儿脾胃虚弱、注意力不集中等问题,达到促进生长发育的效果。
三、中医药在儿童疾病治疗中的应用1. 中药治疗中医药对于儿童常见疾病,如发热、咳嗽、腹泻等有很好的疗效。
中药采用纯天然的植物、动物材料,副作用较小,适合儿童使用。
中药可以调理人体的阴阳气血,增强免疫力,促进康复。
2. 推拿按摩疗法推拿按摩疗法是中医药中常用的治疗方法之一,对于儿童的某些疾病也有良好的疗效。
通过推拿按摩,可以调理经络气血,达到疏通经脉、舒缓肌肉紧张的功效。
例如,推拿按摩可用于治疗小儿腹痛、失眠等问题。
中医养生对儿童健康的养护一、中医养生与儿童健康的关系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强调身心平衡和预防疾病的方法。
而对于儿童来说,良好的养生习惯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关键。
中医养生以其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为儿童提供有效的健康保障。
二、儿童的生长发育阶段与中医调理1. 早期发育阶段在0-3岁这个早期发育阶段,儿童处于身体迅速成长和器官发育成熟的时期。
根据中医理论,此时应注重脾胃功能调理。
脾胃功能好不仅有利于消化吸收,也有助于保持肠道菌群平衡和增强免疫力。
饮食上可以多给予粳米、小米等容易消化吸收营养且温补性质较好的食物。
2. 学龄前期当儿童进入学龄前期(3-6岁)时,他们开始接触外部环境,免疫系统的发育也进入关键阶段。
中医强调在此期间加强脾胃养护和气血调理,以提高机体免疫力。
注意饮食的多样化和合理搭配,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物等富含营养的食物。
同时,通过按摩穴位、艾灸、拔罐等传统疗法可以促进气血循环和身体代谢。
3. 学龄期学龄期(7-12岁)是儿童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
中医认为,在这个阶段应注重心脾和肝气的平衡。
情绪上的波动容易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所以家长应引导孩子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并合理安排学习时间与休息时间。
此外,在运动方面可以选择适合孩子年龄和体质的运动方式,如太极拳、游泳等。
三、中医草药在儿童养生中的应用1. 防治呼吸道疾病儿童较为常见的疾病之一是呼吸道感染,中医草药在防治这类疾病方面有着显著的效果。
例如,夏桑菊花饮可以清火而解毒;连翘、金银花可以消肿散毒;板蓝根、黄芩可以抗病毒等。
适量使用这些中草药,有助于增强儿童体质和提高抵抗力。
2. 健脾益胃养好脾胃对于儿童的健康至关重要。
中医认为,脾胃功能好不仅能保证身体的正常生长发育,还能增强机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化。
常用的补益中草药如人参、山药、白术等都有良好的健脾益胃作用。
3. 调节情绪和提升注意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常常面临学习压力、情绪变化等问题。
中医药少儿保健知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家长们越来越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
中医药作为一种天然、绿色的保健方法,在我国少儿保健领域具有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优势。
本文将从中医药少儿保健的基本原则、具体方法、预防常见病以及家长在孩子保健中的作用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广大家长和孩子提供实用的中医药保健知识。
一、引言少儿时期是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是孩子未来成长的基石。
中医药注重整体观念和个体化治疗,遵循自然规律,有利于少儿身心健康的全面发展。
二、中医药少儿保健的基本原则1.饮食调养:食物是人体获取营养和能量的主要来源。
家长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需求,合理搭配膳食,保证营养均衡。
2.起居有常:养成规律的作息习惯,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孩子的生长发育。
3.情志调节: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引导他们学会调节情绪,保持心情舒畅。
4.体育锻炼:鼓励孩子参加适当的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
三、中医药少儿保健的具体方法1.食疗保健a.常用食疗食材:如红枣、枸杞、山药、蜂蜜等,具有滋补养生、增强体质的作用。
b.食疗方剂举例:如核桃仁粥、蜂蜜柚子茶等,可调理孩子的脾胃、肺脏等功能。
2.中医药保健穴位a.少儿常用保健穴位:如足三里、膻中、神阙等,可增强免疫力、调节内分泌等。
b.穴位按摩与刺激方法:家长可学会简单的穴位按摩,定期为孩子进行按摩,以达到保健目的。
3.中医养生功法a.少儿适用养生功法:如五禽戏、八段锦等,可增强孩子的体质。
b.养生功法练习要领:家长可引导孩子养成锻炼的习惯,适时进行养生功法练习。
四、中医药预防少儿常见病的方法1.预防感冒:适当服用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药,提高孩子的抵抗力。
2.预防消化不良:调节饮食结构,适当服用山楂、陈皮等中药,帮助消化。
3.预防近视:注意用眼卫生,适量服用明目中药,如决明子、枸杞等。
4.预防口腔疾病:保持口腔卫生,服用中药漱口液等。
五、家长在少儿保健中的作用1.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家长应为孩子创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
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发布时间:2007-4-0410:06作者:刘逢军教授来源:网络字体:小中大|上一篇下一篇|打印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2006-10-09刘逢军教授点击:1794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我们今天讲课是题目是少儿保健与中医养生,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作为中医保健、中医养生的学者经过了大约十年左右的观察,发现现在的儿童保健的的确确是我们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我今年53岁,我记得我上小学的时候,一个班里,50多人,大概有一个戴眼镜或者是一个班里一个戴眼镜的都没有。
那个时候,凡是小孩戴眼镜的在学校里就这么几个,可是现在一个班里只有一个或两个不戴眼镜的。
这说明什么呢?问题非常严重,中医讲:“百脉皆朝于目”,就是眼睛这一圈,它和身上的百脉都联系在一起的。
所以当小孩的时候,眼睛就开始弱视,这标志着这个小孩他整体的身体状况是处于弱势,这个事情可以说是不得了了。
中央电视台一个著名的节目主持人,有一次到我这里来聊天,他说他主持了一个关于忧郁症的节目。
他说现在据统计,青少年全国的忧郁症是三千万。
我呢,临床的机会比较多,一个礼拜至少看大概700人左右,礼拜五专家门诊、礼拜五下午专家门诊、礼拜六上午专家门诊。
我的专家号呢,一下午半天挂300人,那么礼拜一上午这600个号一抢而空,下午来基本上就挂不到,我还留了50个号照顾外地坐火车、飞机来的。
我呢,至少要看700个人,那么在这700个人当中,小孩占了四分之一。
所以我就感觉到儿童的保健牵扯到祖国的未来,今天讲课的目的:跟国家科技部门已经作了这个准备,要搞一个对比。
也就是说,我们的孩子,60个孩子在同龄人中,选30个孩子比较矮的,学习成绩比较差的,精力不集中、多动的,那么经过中医养生调养,调了六个月以后,会发生什么变化,从十年来的临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实际呢?这又回到了我们辩证唯物主义的一个最根本的观点: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有一个平衡的物质身体,他就可以产生一个平衡的精神状态。
如果我们不关注这个物质身体,单纯的强调它的精神的反作用,那是什么?那是唯心主义。
我们想一想,我们的生活当中是否经常犯这样的错误,这个孩子做小动作啊,这个孩子不听话啊,要进行纪律教育啊。
我们所做的大部分就是这样,我们有谁考虑过这个孩子他是物质身体失衡了,当物质身体是失衡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他的精神对物质的反作用是有限的,他不能控制他的精神。
有的时候,我看到一些家长带着孩子来看病,我都心酸啊,为什么呢?小倒霉蛋!他本身他的物质身体失衡了,学校老师批,家里家长打、骂,倒霉死了。
因为他是一种失衡的,一种病态。
当我们看到的一些孩子成长起来了,从心眼里高兴。
有些母亲带着孩子来的时候都是在腋下这么高,过几个月后一下子有他妈这么高了,家长也高兴,孩子也高兴。
所以呢,就跟科技部门同志在聊天的时候,大家都感到这是一个工程,这是一个事关系到我们祖国的下一代身心状况的大事,所以准备搞科学列项,这个事情搞了十年了,它已经是成功的了。
但科学毕竟是严谨的,是要数据的,光说这个好、那个好,那只是一个一般的说法。
必须是在同一个学校,为什么在在同一个学校呢?因为在同一个学校,教育是一样的,能对比出在同等教育情况下的学习成绩。
他必须在同一个地方,因为同一个地方的人、饮食都是一样的,基本上都差不多,水土都差不多,所以身高身矮才能对比出来。
那么通过数据,最后来认定这种方法是不是一种科学的方法。
下面我就讲一讲我们少年儿童经常出现的一些症状。
一种大家比较熟悉的叫精力不集中或者严重一点下个结论叫多动症。
这种情况现代医学把它划在精神一类的问题,主要的方法是给孩子吃镇静药物。
这个可千万要不得,他可不是精神上的问题,你给孩子吃多动症的这种精神类的药物,这跟我们睡不着觉吃安眠药差不多,控制他兴奋,那么也就是说接近于治疗病一类的药物。
这孩子如果吃上几年,孩子的大脑将来就会有问题。
那么我就解释一下,为什么会多动呢?凡是多动的孩子,凡是精力不集中的孩子,晚上有一个特点,踹被子、盗汗。
他为什么踹被子盗汗会引起多动呢?中医讲,汗为心之液,在内为血,在外为汗,也就是说,汗是血液的一部分。
我们在22000倍的显微镜下看血液的运行情况,血液里主要的是血里面的营养液,大概有1/2—2/3的红血球,百分之几的白血球。
只要是在小指头上,拿针扎一下挤出一点血,放在显微镜下去看一下,看得很清楚,红血球象乒乓球那么大,白血球怎样吃病毒,让它慢慢消化看得清清楚楚。
如果说一个孩子晚上睡觉的时候要出汗,这叫盗汗,汗被别人偷走了,或者说血被别人偷走了。
盗汗,孩子出点汗没有问题,出汗了就擦一擦,如果孩子出的满脸是血都害怕了,得赶紧上医院,出汗不要紧,没事,实际上出了汗就是出血,人的血管啊,一看实际上是个封闭的管子,实际血管是透气的,它象筛子网一样能张能合,也就是说当孩子出现了这种肝肾失常的时候,血管的管壁就开了,开了以后呢,血里的营养液就开始往外跑,从血道转到汗道出来了。
如果孩子晚上睡觉时象水洗似的一样,汗多象水洗的一样,实际上血里的大量营养液就渗出,但是那个筛子眼呢,它把谁挡住了,把红血球给挡住了,把比红血球小的液体渗了出来,所以小孩晚上盗汗你一摸是粘的,当孩子的汗也就是血变成了汗走掉以后呢,人就出现了燥。
中医讲:叫什么呢?叫做阴阳,阳是动的,阴是静的。
天为阳,地为阴,天气变化快,白云啊,大风啊,闪电,雷鸣啦,阳是动的;阴是静的,大地非常静,如果大地要不静,那就要地震啦。
所以,血是阴性的,气是阳性的。
当孩子晚上大量的盗汗,营养液走出去以后,这种阴性的东西减少,这个时候孩子他叫阴不制阳,那就出现了多动。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要注意,当孩子最近开始精力不集中,晚上睡觉盗汗,踹被子了,那你就要知道孩子现在是阴虚内热,这是我们见的第一种现象。
--------------------------------------------------------------------------------第二种现象是易怒孩子发脾气。
你说一句,他说两句,烦!这种情况是什么呢?这种情况是当人体内的这种润滑物质急剧地减少,细胞在运动的时候出现了摩擦,摩擦生热。
人体不容易啊,人体细胞它是每时每刻都在运动,在运动的过程当中,它需要润滑。
谁润滑呀,实际上就是我们,以肾为代表的这个循环系统产生的这个大量的润滑剂,也就是血中的营养液,它起的润滑作用,当这种润滑液跑掉的时候,细胞运动的摩擦力开始增大,增大了以后,它就热。
中医讲,热入心经,热的时候往哪儿跑呢?往心里面跑。
中医讲的心和西医不一样,中医讲的心是狭义的心,心,就在这(用手指着自己的心)。
但你别忘了,我们经常讲心里想,不是在这心里想(用手指着自己的心),实际上是脑子在想(用手指着自己的脑袋),大脑在想。
中医讲的心,实际上是广义的心,心脏和大脑。
那么热入心经,热跑到心里以后,心必然会焦躁。
所以我们经常看孩子到商场以后闹,烦!给吃个冰棍以后安静下来,为什么呢?这就讲到中医的五味,什么叫五味呢?酸辣苦甜咸,甜的,它是补脾胃气、降心和小肠气的,也就是说他热了,我们也是热、烦,吃点冰激凌,心就定了。
为什么呢?它进去以后把心里的热坼掉了,那小孩为什么要吃冷饮呢?他就是热,热入心经,他就闹,所以这种易怒,它的根源在于晚上睡觉的时候盗汗。
我们懂得这个道理以后,就不会再怪小孩,当孩子闹起来之后,煽他两个嘴巴,踢一脚,没必要了,你知道这孩子肯定是晚上睡觉的时候出现了踹被子、盗汗的情况。
第三种情况就是发育迟缓。
在同龄人当中,这孩子总是长不高。
我曾经遇到一个孩子,说来也是挺令人感动的。
孩子只要是发育迟缓的,都是脊胸,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端肩,这个孩子必然发育迟缓。
凡是这样的孩子、家长的遗传,个高个矮的遗传只是一方面而已,只能占30%,那70%就在这孩子晚上睡觉肯定出现了盗汗,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那么孩子有个生长的拔节期。
黄帝内经讲:男16、女14(虚岁)开始成熟。
也就是在虚岁以前,他都是拔节期,象庄稼似的,长了这么高以后,过了拔节期,不在长了,在拔节期的时候,你给他施肥才管用,过了拔节期就不管用了。
秋收的时候,再给高粱、玉米上肥,没有用了,关键是在拔节期。
人的一生的拔节期是男16,女14。
一年的拔节期,哪个季节最好,一年的拔节期是春分到秋分,到了秋分以后,这孩子就象外面的树一样不再长了。
那么一天的拔节期是什么时候呢?是晚上9点到凌晨5点,所以,孩子要长个子的话,要记住这三个拔节期。
一个是男16岁,女14岁,这是一生;一年是春分到秋分;一天是亥初(晚上9点)到卯初(凌晨5点),掌握好了这三个拔节期,这男孩怎么地也要长到一米七五到一米八,女孩怎么地也是一米六五到一米七,这是正常的发育。
看到一些孩子刚来调的时候,端着肩,一看孩子,真是可怜。
过了四五个月,看到孩子们一下子都舒展开了,心里很高兴。
有的家长说:要记住刘爷爷,是刘爷爷让你长高的,心里总有一种民族的自豪感。
--------------------------------------------------------------------------------第四种情况是弱视。
孩子弱视,说到底就是肝气不足。
肝,这个器官,现代医学也逐渐认识到它和眼睛是有关系的。
在2000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我们中国的先哲,医圣、药圣讲得非常清楚,肝开窍于目,只要是眼睛有问题,你别折腾眼睛,一定要找到它的根源。
这好象是汽车的灯不亮了,灯不亮了,你不要光去看灯,你要看电瓶有没有电,肝就相当于眼睛的电池,眼睛相当于汽车的灯泡。
我们最近也正在和权威的眼科机构在合作。
我曾经遇到一个大学生,在北京的报子上看到,有一个18岁的大学生,小伙子很进步,一年级就入了党,到二年级时、到三年级的时候,1.5的眼睛,突然降到0.04,0.04意味着什么呢?0.04只有光感。
在北京几家最权威的眼科医院看,看了以后,没有别的办法,只能是全盲。
为什么呢?说是视神经炎,接眼球后面的电缆烂了,叫视神经炎,配眼镜是没有用的,他不是镜片的问题,是整个神经系统发生了炎症。
结论就是全盲。
我看到报子以后,约了他来调,调了大概是一年左右吧,眼睛恢复到1.2,他休学两年又上学了,现在早已毕业了,毕业分配到一个大公司,现在也当了领导。
所以人的眼睛和肝肾都是非常密切的。
中医讲,肾为肝之母,肝肾同源。
凡是弱视的孩子,你们得观察一下,晚上睡觉时,必然是踹被子盗汗。
本来是给眼睛的东西,结果随着汗走掉了,所以那个小孩的眼睛呢,一般地来讲,小学一、二年级发现弱视以后,一定要注意调肝调肾,到了晚上不盗汗的时候,这个时候弱视的发展就停顿了,完了以后,慢慢往前拉,它是这样一个过程。
--------------------------------------------------------------------------------第五种情况是遗尿好多孩子包括女孩子晚上尿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