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语言二级公共基础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83.00 KB
- 文档页数:13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202X年计算机二级C语言公共基础知识点及考点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是针对C语言编程能力的一种测试,主要考察考生对C语言的基本知识、语法、数据类型、流程控制、函数、数组、指针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以下是一些公共的基础知识点及考点:1. C语言基础知识- C语言的历史和特点- C语言的编译过程- C语言的注释规则- C语言的标识符和关键字2. 数据类型- 基本数据类型:整型、浮点型、字符型- 枚举类型- 派生数据类型:数组、结构体、共用体、指针3. 运算符和表达式- 算术运算符- 关系运算符- 逻辑运算符- 位运算符- 赋值运算符- 条件运算符4. 控制语句和流程控制- if语句第1页/共2页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 switch语句- for循环- while循环- do-while循环- break和continue语句5. 数组和字符串-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使用- 字符串的定义和操作6. 函数和库函数- 函数的定义和调用- 函数的参数传递- 函数的返回值- 库函数的调用7. 指针和动态内存分配- 指针的定义和使用- 指针与数组的关系- 指针作为函数参数- 动态内存分配:malloc、calloc、realloc、free以上是计算机二级C语言考试的一些公共基础知识点及考点。
考生需要熟练掌握这些知识,并通过练习题和实际编程项目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此外,还建议考生了解编程规范和常见错误,加强编码规范和错误调试能力。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4种)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2(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n=0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二级公共基础附220题祥解二级公共基础知识新大纲基本要求1,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2,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3, 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4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5,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考试内容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1, 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2,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除运算.4, 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5, 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6, 树的基本概念;二*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7, 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二,程序设计基础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2, 结构化程序设计.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三,软件工程基础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声明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2,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3,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4, 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 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四,数据库设计基础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数据模型,实体练习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2, 关系代数运算,包括几何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公共基础知识总结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1)平均性态分析(2)最坏情况复杂性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如果额外空间量相对于问题规模来说是常数,则称该算法是原地工作的。
计算机二级C语言的二级共公基础知识教程第一章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和操作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第1章数据结构与算法经过对部分考生的调查以及对近年真题的总结分析,笔试部分经常考查的是算法复杂度、数据结构的概念、栈、二叉树的遍历、二分法查找,读者应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详细重点学习知识点:1.算法的概念、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逻辑结构及物理结构的定义3.栈的定义及其运算、线性链表的存储方式4.树与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完全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遍历5.二分查找法6.冒泡排序法1.1算法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考试链接:考点1在笔试考试中考核的几率为30%,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了解算法中对数据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基本要素:(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一个算法由两种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以下4类: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和数据传输。
(2)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
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考点2 算法复杂度考试链接:考点2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70%,主要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识记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
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同一个算法用不同的语言实现,或者用不同的编译程序进行编译,或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效率均不同。
这表明使用绝对的时间单位衡量算法的效率是不合适的。
撇开这些与计算机硬件、软件有关的因素,可以认为一个特定算法"运行工作量”的大小,只依赖于问题的规模(通常用整数n表示),它是问题规模的函数。
数据结构与算法经过对部分考生的调查以及对近年真题的总结分析,笔试部分经常考查的是算法复杂度、数据结构的概念、栈、二叉树的遍历、二分法查找,读者应对此部分进行重点学习。
详细重点学习知识点:1.算法的概念、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2.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逻辑结构及物理结构的定义3.栈的定义及其运算、线性链表的存储方式4.树与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基本性质、完全二叉树的概念、二叉树的遍历5.二分查找法6.冒泡排序法算法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考试链接:考点1在笔试考试中考核的几率为30%,主要是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了解算法中对数据的基本运算。
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
1.算法的基本特征:可行性、确定性、有穷性、拥有足够的情报。
2.算法的基本要素:(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一个算法由两种基本要素组成: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以下4类: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和数据传输。
(2)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
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
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考点2 算法复杂度考试链接:考点2在笔试考试中,是一个经常考查的内容,在笔试考试中出现的几率为70%,主要是以选择的形式出现,分值为2分,此考点为重点识记内容,读者还应该识记算法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的概念。
1.算法的时间复杂度算法的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同一个算法用不同的语言实现,或者用不同的编译程序进行编译,或者在不同的计算机上运行,效率均不同。
这表明使用绝对的时间单位衡量算法的效率是不合适的。
撇开这些与计算机硬件、软件有关的因素,可以认为一个特定算法"运行工作量"的大小,只依赖于问题的规模(通常用整数n表示),它是问题规模的函数。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作为必考内容出现,出题形式为选择题前10道,占考试总分的10%。
考试其它比重:1、C语言程序的结构占总分1%2、数据类型及其运算占总分4%3、选择结构程序设计占比分的3%4、循环结构占比分的5%5、数组的定义和引用占比分的5%6、函数占比分的5%7、编译预处理占比分1%8、指针占比分的5%9、结构体占比分的3%10、位运算占比分的2%11、文件操作占比分的2%考试方式上机考试,时长120分钟单选题40分(含公共基础10分),操作题60分(包括程序填空题、程序修改题、程序设计题)第一部分 C语言知识复习资料第一章 C语言基本知识(90分)【考点1】C程序用C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C语言源程序,源程序文件的后缀名为“.c”。
源程序经编译后生成后缀名为“.obj”的目标文件,再把目标文件与各种库函数连接起来,生成“.exe”可执行文件。
C语言有三种基本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考点2】main函数又称主函数,是C程序的入口.main后面跟一对小括号和一对花括号,花括号括起来的部分称为main函数的函数体.一个C程序从main函数开始执行,到main函数体执行完结束,而不论main函数在整个程序中的位置如何。
每一个程序有且仅有一个main函数,其他函数都是为main函数服务的。
【考点3】存储形式计算机在电脑中保存数据是采用二进制形式,由0或1构成的二进制称为位(bit),八个位构成一个字节(Byte),1个Byte=8个bit。
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转化为十进制采用乘法,十进制转化为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采用除法.数据的存放位置就是它的地址。
【考点4】注释是对程序的说明,可出现在程序中任意合适的地方,注释从“/*"开始到最近一个“*/”结束,其间任何内容都不会被计算机执行,注释不可以嵌套。
【考点5】书写格式每条语句的后面必须有一个分号,分号是语句的一部分。
一行内可写多条语句,一个语句可写在多行上。
全国计算机二级C语言(完整复习资料)考试题型(1)选择。
——40(40个)(2)程序填空。
——18(1个)(3)程序改错。
——18(1个)(4)程序编程。
——24(1个)考试时间3.30-4.3120min 无纸化考试进制之间的转换二进制与八进制之间的联系:二进制八进制000 0001 1010 2011 3100 4101 5110 6111 7 如00100000则000 100 000(二进制) 0 4 0(八进制)十进制转二进制:除2取余法二进制转十进制:2的幂次法八进制转十进制:除8取余法附录很重要!!尤其是红色字体的。
附录A 常用字符与ASCII代码对照表(这个记048,065,097三个就好)ASCⅡ值字符ASCⅡ值字符ASCⅡ值字符ASCⅡ值字符000 NUL037 %074 J111 O001 SOH038 &075 K112 p002 STX039 ‘076 L113 q003 ETX040 (077 M114 r004 EOT041 )078 N115 s005 END042 *079 O116 t006 ACK043 +080 P117 u007 BEL044 ,081 Q118 v008 BS045 -082 R119 w009 HT046 。
083 S120 x010 LF047 /084 T121 y011 VT048 0085 U122 z012 FF049 1086 V123 {013 CR050 2087 W124 |014 SO051 3088 X125 }015 SI052 4089 Y126 ~016 DLE053 5090 Z017 DC1054 6091 [018 DC2055 7092 \019 DC3056 8093 ]020 DC4057 9094 ^021 NAK058 :095 _022 SYN059 ;096 ,023 ETB060 < 097 a024 CAN061 =098 b025 EM062 > 099 c026 SUB063 ?100 d027 ESC064 @101 eASCⅡ值字符ASCⅡ值字符ASCⅡ值字符ASCⅡ值字符028 FS065 A102 f029 GS066 B103 g030 RS067 C104 h031 US068 D105 i032 (space)069 E106 j033 !070 F107 k034 “071 G108 l035 #072 H109 m036 $073 I110 n附录B C语言中的关键字auto break case char const continue default do double elseenum extern float for gotoif int long register returnshort signed sizeof static structswitch typedef union unsigned voidvolatile while附录C 运算符和结合性优先级运算符含义要求运算对象的个数结合方向1 ( ) 圆括号自左至右[ ] 下标运算符->指向结构体成员运算符·结构体成员运算符2! 逻辑非运算符1(单目运算符)自右至左~ 按位取反运算符++ 自增运算符--自减运算符-负号运算符(类型) 类型转换运算符* 指针运算符& 取地址运算符优先级运算符含义要求运算对象的个数结合方向sizeof 长度运算符3 * 乘法运算符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 除法运算符% 求余运算符4 + 加法运算符 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减法运算符5 << 左移运算符 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 右移运算符6 < <= > >= 关系运算符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7 == 等于运算符 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 不等于运算符8 & 按位与运算符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9 ∧按位异或运算符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10 | 按位或运算符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11 && 逻辑与运算符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12 | | 逻辑或运算符2(双目运算符)自左至右13 ? : 条件运算符3(三目运算符)自右至左15 , 逗号运算符(顺序求值运算符)自左至右说明:(1)同一优先级的运算符,运算次序由结合方向决定。
2级C公共基础知识总结1.数据结构与算法1.1 算法算法:是指解题方案的准确而完整的描述。
算法不等于程序,也不等计算机方法,程序的编制不可能优于算法的设计。
算法的基本特征: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下终止。
特征包括:(1)可行性;(2)确定性,算法中每一步骤都必须有明确定义,不充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不允许有多义性;(3)有穷性,算法必须能在有限的时间内做完,即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后终止,包括合理的执行时间的含义;(4)拥有足够的情报。
算法的基本要素:一是对数据对象的运算和操作;二是算法的控制结构。
指令系统: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
基本运算包括:算术运算、逻辑运算、关系运算、数据传输。
算法的控制结构:顺序结构、选择结构、循环结构。
算法基本设计方法:列举法、归纳法、递推、递归、减斗递推技术、回溯法。
算法复杂度: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算法空间复杂度。
算法时间复杂度是指执行算法所需要的计算工作量。
算法空间复杂度是指执行这个算法所需要的内存空间。
1.2 数据结构的基本基本概念数据结构研究的三个方面:(1)数据集合中各数据元素之间所固有的逻辑关系,即数据的逻辑结构;(2)在对数据进行处理时,各数据元素在计算机中的存储关系,即数据的存储结构;(3)对各种数据结构进行的运算。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有关联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数据的逻辑结构包含:(1)表示数据元素的信息;(2)表示各数据元素之间的前后件关系。
数据的存储结构有顺序、链接、索引等。
线性结构条件:(1)有且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一个前件,也最多有一个后件。
非线性结构:不满足线性结构条件的数据结构。
1.3 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线性表是由一组数据元素构成,数据元素的位置只取决于自己的序号,元素之间的相对位置是线性的。
在复杂线性表中,由若干项数据元素组成的数据元素称为记录,而由多个记录构成的线性表又称为文件。
非空线性表的结构特征:(1)且只有一个根结点a1,它无前件;(2)有且只有一个终端结点an,它无后件;(3)除根结点与终端结点外,其他所有结点有且只有一个前件,也有且只有一个后件。
结点个数n称为线性表的长度,当n=0时,称为空表。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具有以下两个基本特点:(1)线性表中所有元素的所占的存储空间是连续的;(2)线性表中各数据元素在存储空间中是按逻辑顺序依次存放的。
ai的存储地址为:ADR(ai)=ADR(a1)+(i-1)k,,ADR(a1)为第一个元素的地址,k代表每个元素占的字节数。
顺序表的运算:插入、删除。
(详见14--16页)1.4 栈和队列栈是限定在一端进行插入与删除的线性表,允许插入与删除的一端称为栈顶,不允许插入与删除的另一端称为栈栈按照“先进后出”(FILO)或“后进先出”(LIFO)组织数据,栈具有记忆作用。
用top表示栈顶位置,用bottom 表示栈底。
栈的基本运算:(1)插入元素称为入栈运算;(2)删除元素称为退栈运算;(3)读栈顶元素是将栈顶元素赋给一个指定的变量,此时指针无变化。
队列是指允许在一端(队尾)进入插入,而在另一端(队头)进行删除的线性表。
Rear指针指向队尾,front指针指向队头。
队列是“先进行出”(FIFO)或“后进后出”(LILO)的线性表。
队列运算包括(1)入队运算:从队尾插入一个元素;(2)退队运算:从队头删除一个元素。
循环队列:s=0表示队列空,s=1且front=rear表示队列满1.5 线性链表数据结构中的每一个结点对应于一个存储单元,这种存储单元称为存储结点,简称结点。
结点由两部分组成:(1)用于存储数据元素值,称为数据域;(2)用于存放指针,称为指针域,用于指向前一个或后一个结点。
在链式存储结构中,存储数据结构的存储空间可以不连续,各数据结点的存储顺序与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可以不一致,而数据元素之间的逻辑关系是由指针域来确定的。
链式存储方式即可用于表示线性结构,也可用于表示非线性结构。
线性链表,HEAD称为头指针,HEAD=NULL(或0)称为空表,如果是两指针:左指针(Llink)指向前件结点,右指针(Rlink)指向后件结点。
线性链表的基本运算:查找、插入、删除。
1.6 树与二叉树树是一种简单的非线性结构,所有元素之间具有明显的层次特性。
在树结构中,每一个结点只有一个前件,称为父结点,没有前件的结点只有一个,称为树的根结点,简称树的根。
每一个结点可以有多个后件,称为该结点的子结点。
没有后件的结点称为叶子结点。
在树结构中,一个结点所拥有的后件的个数称为该结点的度,所有结点中最大的度称为树的度。
树的最大层次称为树的深度。
二叉树的特点:(1)非空二叉树只有一个根结点;(2)每一个结点最多有两棵子树,且分别称为该结点的左子树与右子树。
二叉树的基本性质:(1)在二叉树的第k层上,最多有2^(k-1) (k≥1)个结点;(2)深度为m的二叉树最多有(2^m)-1个结点;(3)度为0的结点(即叶子结点)总是比度为2的结点多一个;(4)具有n个结点的二叉树,其深度至少为[log2n]+1,其中[log2n]表示取log2n的整数部分;(5)具有n个结点的完全二叉树的深度为[log2n]+1;(6)设完全二叉树共有n个结点。
如果从根结点开始,按层序(每一层从左到右)用自然数1,2,….n给结点进行编号(k=1,2….n),有以下结论:①若k=1,则该结点为根结点,它没有父结点;若k>1,则该结点的父结点编号为INT(k/2);②若2k≤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左子结点编号为2k;否则该结点无左子结点(也无右子结点);③若2k+1≤n,则编号为k的结点的右子结点编号为2k+1;否则该结点无右子结点。
满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所有结点有两个子结点,则k层上有2k-1个结点深度为m的满二叉树有2m-1个结点。
完全二叉树是指除最后一层外,每一层上的结点数均达到最大值,在最后一层上只缺少右边的若干结点。
二叉树存储结构采用链式存储结构,对于满二叉树与完全二叉树可以按层序进行顺序存储。
二叉树的遍历:(1)前序遍历(DLR),首先访问根结点,然后遍历左子树,最后遍历右子树;(2)中序遍历(LDR),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根结点,最后遍历右子树;(3)后序遍历(LRD)首先遍历左子树,然后访问遍历右子树,最后访问根结点。
1.7 查找技术顺序查找的使用情况:(1)线性表为无序表;(2)表采用链式存储结构。
1.8 排序技术排序是指将一个无序序列整理成按值非递减顺序排列的有序序列。
交换类排序法:(1)冒泡排序法,需要比较的次数为n(n-1)/2;(2)快速排序法。
插入类排序法:(1)简单插入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2)希尔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1.5)次比较。
选择类排序法:(1)简单选择排序法, 最坏情况需要n(n-1)/2次比较;(2)堆排序法,最坏情况需要O(nlog2n)次比较。
第二章程序设计基础2.1 程序设计设计方法和风格如何形成良好的程序设计风格1、源程序文档化;2、数据说明的方法;3、语句的结构;4、输入和输出。
注释分序言性注释和功能性注释,语句结构清晰第一、效率第二。
2.2 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的四条原则是:1. 自顶向下;2. 逐步求精;3.模块化;4.限制使用goto语句。
结构化程序的基本结构和特点:(1)顺序结构:一种简单的程序设计,最基本、最常用的结构;(2)选择结构:又称分支结构,包括简单选择和多分支选择结构,可根据条件,判断应该选择哪一条分支来执行相应的语句序列;(3)循环结构:可根据给定条件,判断是否需要重复执行某一相同程序段。
2.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以60年代末挪威奥斯陆大学和挪威计算机中心研制的SIMULA语言为标志。
面向对象方法的优点:(1)与人类习惯的思维方法一致;(2)稳定性好;(3)可重用性好;(4)易于开发大型软件产品;(5)可维护性好。
对象是面向对象方法中最基本的概念,可以用来表示客观世界中的任何实体,对象是实体的抽象。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中的对象是系统中用来描述客观事物的一个实体,是构成系统的一个基本单位,由一组表示其静态特征的属性和它可执行的一组操作组成。
属性即对象所包含的信息,操作描述了对象执行的功能,操作也称为方法或服务。
对象的基本特点:(1)标识惟一性;(2)分类性;(3)多态性;(4)封装性;(5)模块独立性好。
类是指具有共同属性、共同方法的对象的集合。
所以类是对象的抽象,对象是对应类的一个实例。
消息是一个实例与另一个实例之间传递的信息。
消息的组成包括(1)接收消息的对象的名称;(2)消息标识符,也称消息名;(3)零个或多个参数。
继承是指能够直接获得已有的性质和特征,而不必重复定义他们。
继承分单继承和多重继承。
单继承指一个类只允许有一个父类,多重继承指一个类允许有多个父类。
多态性是指同样的消息被不同的对象接受时可导致完全不同的行动的现象第三章软件工程基础3.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计算机软件是包括程序、数据及相关文档的完整集合。
软件的特点包括:(1)软件是一种逻辑实体;(2)软件的生产与硬件不同,它没有明显的制作过程;(4)软件的开发、运行对计算机系统具有依赖性,受计算机系统的限制,这导致了软件移植的问题;(5)软件复杂性高,成本昂贵;(6)软件开发涉及诸多的社会因素。
软件按功能分为应用软件、系统软件、支撑软件(或工具软件)。
软件危机主要表现在成本、质量、生产率等问题。
软件工程是应用于计算机软件的定义、开发和维护的一整套方法、工具、文档、实践标准和工序。
软件工程包括3个要素:方法、工具和过程。
软件工程过程是把软件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包含4种基本活动:(1)P——软件规格说明;(2)D——软件开发;(3)C——软件确认;(4)A——软件演进。
软件周期:软件产品从提出、实现、使用维护到停止使用退役的过程。
软件生命周期三个阶段:软件定义、软件开发、运行维护,主要活动阶段是:(1)可行性研究与计划制定;(2)需求分析;(3)软件设计;(4)软件实现;(5)软件测试;(6)运行和维护。
软件工程的目标和与原则:目标:在给定成本、进度的前提下,开发出具有有效性、可靠性、可理解性、可维护性、可重用性、可适应性、可移植性、可追踪性和可互操作性且满足用户需求的产品。
基本目标:付出较低的开发成本;达到要求的软件功能;取得较好的软件性能;开发软件易于移植;需要较低的费用;能按时完成开发,及时交付使用。
基本原则:抽象、信息隐蔽、模块化、局部化、确定性、一致性、完备性和可验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