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 格式:doc
- 大小:22.00 KB
- 文档页数:2
知识点回顾:一、质量守恒定律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利用质量守恒定律紧扣六不变:微观角度: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变宏观角度:元素的__________、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___不变两个一定改变:物质的__________、元素的__________可能改变:分子总数3、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实验,如果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必须在密闭容器中进行。
考点一: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和质量不变,由此可以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元素。
例1.某化合物密封加热完全分解后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的元素是( )A、O、H、CB、N、H、OC、N、O、HD、C、H、O、N考点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推断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化学式。
例2. 物质X和B2能发生下列反应:2X + B2= 2 AB3,则X的化学式是()A AB2 B A2B2C AB3D A2B3考点三:已知某反应物或生成物质量,根据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质量比,可求出生成物或反应物的质量。
例3. 3 g镁在3 g氧气中燃烧可生成氧化镁的质量为()A.小于6 gB.大于6 gC.等于6 gD.以上都可能例4.A+B=C+D生成物C和D的质量比为1 : 3,若反应物A与B在反应中消耗2.4克。
则生成物中C的质量为____克,D的质量为_____克。
二、化学方程式书写与计算1、书写化学方程式的两个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书写步骤:“1写2配3标注”①在式子的左、右两边写出反应物、生成物②配平化学方程式③标明化学反应发生的条件,把短线改为等号。
“注意气体、沉淀符号”。
3、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就是从量的方面来研究物质变化的一种重要的方法,其计算步骤和方法,一般分为以下几步:①设未知量,未知量不带单位,常用X表示②根据题意确定反应物与生成物,写出并配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在有关物质化学式下面写出相对分子质量并代入已知量和所设未知量④列比例式求解⑤写出答案例5. 写出下列化学方程式(1)高温煅烧石灰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反应是______反应(选填“吸热”或“放热”)。
化学方程式与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知识梳理】è考点一:质量守恒定律:1. 质量守恒定律是指在化学反应中,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综合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解释:从微观上看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分子里的原子重新组合成生成物分子的过程。
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没有变化。
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3.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①求某个化学反应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②推断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组成(化学式)。
③判断反应物是否全部参加了反应。
4. 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不变——(宏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元素的种类和质量。
一定不变——(微观)原子的种类、数目、质量。
一定改变——(宏观)物质的种类。
一定改变——(微观)分子的种类。
可能改变——分子总数。
[温馨提示]:质量守恒的理解要注意“化学反应”和“参加”这两个词。
首先,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变化,不适用于物理变化。
其次,之所以强调“参加”,是因为某物质未必全部参加反应。
如2g氢气和8g氧气反应只生成9g水,因为只有1g氢气参加了反应。
考点二: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 化学方程式的意义n 质的方面:表明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n 量的方面:①各物质间反应时的微粒个数比;②各物质间反应时的质量比。
质量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与化学计量数乘积的比。
所求质量比不用约分。
3. 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意义):以下面的方程式为例2H2 + O2= 2H2O4 :32 :36n 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
n 每2个氢分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个水分子。
n 每4份质量的氢气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恰好完全反应,生成36份质量的水。
4.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①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②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第六节化学方程式质量守恒及方程式配平方法【基础知识】1.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式表示不同物质之间化学反应的式子。
如:Mg在氧气中燃烧镁+氧气点燃氧化镁写成化学方程式为:2Mg+O2 点燃MgOC 在氧气中燃烧: C+O2点燃CO2注意事项:①常温常压下可以进行的反应,不必写条件;②既有催化剂又有其它反应条件时,一律把催化剂写在上面。
③如反应物无气体参与,而生成物有气体,则需在生成气体右边加上向上箭头。
④生成符号,用箭头(与国外一致),但之前的等号与箭头表示的意义一样。
2.质量守恒定律:又称物质不灭定律,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物各物质质量总和。
例:2NaOH + CO2→Na2CO3 + H2O80g + 44g =106g + 18g这个结论是化学家实验得到的结果。
实质上我们可以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推导出这个定律:原子的定义(化学反应中的最小微粒) 化学反应中原子种类和数目守恒组成新分子的原子和原来的分子中的原子种类数目相同新分子质量=原来分子质量。
3.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思考:化学方程式:2NaOH + CO2→Na2CO3 + H2O为什么不写成:NaOH + CO2→Na2CO3 + H2O 质量不守恒除了不满足守恒,也不能用未配平的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因此在写好化学方程式之后必须配平!4.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精选例题】例1 : 120g氢氧化钠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纯碱(Na2CO3)多少克?分析: 由题意知NaOH为不足量,而CO2过量,所以用NaOH计算。
(想想为什么?)解法一:式量计算法:写出方程式: 2NaOH + CO2→ Na2CO3 + H2O80 106120 X由方程式可得:=解得X= 159(g)解法二:物质的量计算法:2NaOH + CO2→ Na2CO3 + H2O2mol 1mol 1mol 2mol由方程式知:反应的NaOH和Na2CO3物质的量之比为2:1参加反应的NaOH为120/40=3(mol),于是得,生成的Na2CO3为1.5mol。
《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教案1教学目标1.在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基础上,使学生掌握有关反应物、生成物的计算。
2.进一步认识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3.掌握解题格式,培养解计算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由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计算另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的质量。
2.解题的格式规范化。
教学过程学习内容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的步骤和方法【学习指导】阅读课本第102-103页的有关内容,完成下列填空。
1.化学方程式计算的依据是质量守恒定律,计算的关键是根据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准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
2.利用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步骤:(1)设未知量;(2)正确地写出化学方程式;(3)写出有关物质的化学计量数与相对分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未知量;(4)列出比例式;(5)求解;(6)简明地写出答案。
简记为“设、写、算、列、求、答”。
【讨论交流】1.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列比例式的依据是什么?2.利用化学方程式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温馨点拨】1.列比例式,实际体现了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实际质量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中的各物质相对质量之比。
2.(1)化学式必须书写正确;(2)化学方程式必须配平;(3)找准题意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名师归纳】1.利用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所用已知量和待求的未知量都是纯净物的质量。
2.所设的未知量不要带单位。
在解题过程中涉及的具体质量都要带上单位,不管在列比例式时或最后的计算结果都不要漏掉单位。
另外单位要一致,不一致的要进行单位换算。
3.有关物质的量要写在对应物质的下面,相对分子质量一定要注意乘上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如果遗漏,必然导致计算结果的错误。
4.求解时要先约分,结果除不尽的可保留两位小数,带单位。
【反馈练习】1.在M+RO22N的反应中,RO2为氧化物,相对分子质量是44。
已知1.2gM完全反应生成5.6gN。
下列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D)A.R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B.N的相对分子质量是28C.参加反应的RO2质量为4.4gD.2.4g M与5g RO2反应生成7.4gN2.在化学反应2A+B2===2AB中,A与B2反应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现将6 g A和8 g B2充分反应,则生成AB的质量是(C)A.9gB.11gC.12gD.14g3.电解36克水,可得到氧气多少克?32克4.6 g铁跟足量的稀硫酸起反应,可制得氢气多少克?(Fe+H2SO4===FeSO4+H2↑)0.21克5.已知反应:2A+B===C+D,A与B反应的质量比为4∶3,若A与B 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C和D共2.8g,则消耗的反应物B为1.2g。
一、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2.理解:二、化学反应方程式1.定义:用化学式来表示化学变化过程的式子,叫做化学反应方程式。
2.书写⑴两个原则:一是必须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绝不能凭空设想随意臆造事实上不存在的物质和化学反应)二是必须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两边的各原子的数目必须相等) ⑵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和方法:A .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
在式子的左边写反应物,反应物和反应物之间用“+”相连,右边写生成物,生成物之间用“+”相连。
中间画一短线。
例: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B .配平化学方程式:所谓配平就是使化学方程式两边的每一种原子的总个数是相等的。
让我们来把这两个方程式配平:C .注明反应条件:有一些生成物需要加状态符号,并把单横线改成等号。
条件为加热的用“△”表示。
注:这里的状态符号添加有一定的规则:当反应物中没有气体物质而生成物中有气态物质时,在该项气体后加上一个表示气体的状态符号“↑”,同样,当反应在溶液中进行时,生成物中有固体质量守恒定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物质(如沉淀)出现的时候就应该加上一个状态符号“↓”3.关于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重点:关注解题格式举例说明(2010北京中考34题)汽车尾气系统中使用催化转化器,可降低CO、NO等有毒气体的排放,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2CO+2NO2CO2+N2,当有5.6gCO被转化时,计算同时被转化的NO的质量。
解:设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x。
答:被转化的NO的质量为6g【例1】有关质量守恒定律基本概念的考察⑴下列事实:①铁制品生锈后,其质量增加;②湿衣服晾干后,质量比湿的时候减少③石灰水放在敞口的容器内,其质量增加;④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实验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固体质量小;⑤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氢气与8g氧气反应,应生成10g水;⑥水结冰前后,质量保持不变;⑦36g水通电完全分解,可得到2g的氢气;⑧100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有30g过氧化氢和70g水;⑨1.2g碳与3.2g氧气反可生成4.4g二氧化碳。
第一单元 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的简单计算
【知识网络构建】
1、质量守恒定律
(1)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2)实质(为什么守恒):从分子—原子观点看,化学变化实质上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反应物)发生了原子间的重新组合,才使反应物变成生成物。
在一切化学变化中,反应前后元素(原子)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原子的质量也,所以,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总质量等于反应后所有生成物的总质量。
2、化学方程式
3、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
一般步骤:
①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②找出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③找出已知量和未知量的关系;④对含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必须换算成其纯量,然后再进行计算。
为什么?
(2)
①已知反应物质量求生成物质量;②已知生成物质量求反应物质量;③已知一种反应物质量求另
二、典型例题
例题1、某化合物X 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X + 5O 2 = 4CO 2 + 2H 2O 试确定X 的化学式。
思考:反应后生成了几种物质?这些物质各是由什么元素组成?分别有多少个原子?反应前后各元素的原子个数有什么关系?
例题2、含杂质10%的锌(杂质不参加反应)10g,与足量的硫酸反应,可生成多少克氢气?同时生成多少克硫酸锌?(注意解题步骤和格式) 定义:用 表示 的式
书写原则:①以客观事实为依据 ②遵守 定律
①写 等号左边写 ,右边写 。
②配
依据: 方法:观察法、最小公倍数法和奇偶数法 化
学
方程
式 表示反应物与生成物各物质间的质量 。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 书写步骤 注明点燃、加热“△”、高温等反应条件 注明生成物沉淀号“↓”和气体逸出号“↑” 表示意义
③标
读法
④等 将短线改为等号
△
思考:该题涉及的化学方程式为,10g可直接代入方程式计算吗?怎样将其换算为纯锌的质量?
三、过关检测
1、化学反应前后,肯定没有变化的是( ) 肯定有变化的是( )可能发生变化的是( )
A 、原子个数
B 、分子个数
C 、元素种类
D 、物质的总质量
E 、物质的种类
F 、原子的核电荷数
2、在化学反应A+ B = C+ 2D 中,9.8gA 和8gB 完全反应生成14.2gC ,同时得到D 的质量是( )
A 、9.8g
B 、3.6g
C 、7.2g
D 、14.4
3、烧杯中盛有稀盐酸,现向烧杯中加入一小块铁片,待铁片消失后,烧杯中物质的质量与原有的稀盐酸相比( )。
若铁片有剩余,烧杯中溶液的质量与原有的稀盐酸相比( )
A 、变小
B 变大
C 、不变
D 、变化难以判断 4、在化学反应X 2O 3 + 3CO = 2X + 3CO 2中,若CO 和X 的质量比为3:4,那么X 2O 3的化学式可能是。
5、在反应X + 2Y = R + 2M 中,已知R 和M 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22:9,当1.6gX 与Y 完全反应后生成4.4gR ,则在反应中Y 和M 的质量比为( )
A 、 16:9
B 、 23:9
C 、 32:9
D 、 46:
9
6、锌和氧化锌粉末的混合物34.1g,通入足量的氢气,在高温下使氧化锌全部还原,将所得的全部固体加入20%的稀硫酸245g,恰好完全反应,求原混合物中锌和氧化锌各多少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