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新冠病毒防控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2
六年级复课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安全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提高防范意识。
3.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共同维护校园安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疫情防控方法、团队合作。
2.难点:疫情防控方法的实际操作。
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以新冠病毒疫情为背景,引导学生关注疫情发展,激发学习兴趣。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新冠病毒吗?它有哪些传播途径?2.新冠病毒基本知识(1)讲解新冠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症状等。
(2)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了解新冠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3.疫情防控方法(1)讲解佩戴口罩的正确方法,让学生现场演示。
(2)讲解勤洗手的重要性,教授正确的洗手方法。
(3)讲解保持社交距离的意义,让学生模拟保持1米距离的场景。
(4)讲解教室、宿舍、食堂等场所的疫情防控措施。
4.团队合作(1)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中开展疫情防控?5.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疫情防控演练,包括佩戴口罩、测量体温、保持社交距离等。
(2)教师点评学生表现,指出不足之处,并提出改进措施。
(1)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的认识和收获。
四、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讨论积极性和实践操作能力。
2.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资源1.疫情防控知识PPT2.新冠病毒相关视频3.口罩、洗手液等疫情防控物资六、教学反思1.在讲解新冠病毒基本知识时,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兴趣,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图片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在实践操作环节,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能掌握正确的疫情防控方法。
3.在团队合作环节,应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意,提出更多实用的疫情防控措施。
4.课堂教学时间有限,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疫情防控知识,是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思考的问题。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认识到疫情防控教育的重要性,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为学生的安全保驾护航。
开学第一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专题》新冠肺炎开学第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掌握预防新冠肺炎的正确方法。
2.培养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3.引导学生关注时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国家荣誉感。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疫情防控意识。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提高自我防护能力。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新冠肺炎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关注疫情动态。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新冠肺炎是什么吗?它是如何传播的?2.新冠肺炎基本知识(1)教师讲解新冠肺炎的病原体、传播途径、症状、潜伏期等基本知识。
(2)引导学生了解我国在新冠肺炎防控方面取得的成果。
3.预防新冠肺炎的方法(1)教师讲解预防新冠肺炎的“三件宝”: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
(2)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洗手方法、佩戴口罩的方法。
4.疫情防控意识(1)教师讲述疫情防控的重要性,强调每个人都是疫情防控的一份子。
(2)引导学生关注疫情防控动态,自觉遵守疫情防控规定。
5.互动环节(1)分组讨论:如何在学校生活中做好疫情防控?6.视频观看播放疫情防控宣传视频,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新冠肺炎防控知识。
7.小结与作业(2)布置作业:结合所学内容,写一篇关于疫情防控的感悟。
四、课后延伸1.组织学生参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活动,提高实践能力。
2.开展疫情防控主题班会,加强学生的疫情防控意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预防方法以及疫情防控意识,使学生掌握了疫情防控的基本技能,提高了自我防护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互动环节,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增强了课堂氛围。
同时,通过视频观看,使学生对疫情防控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但在课后延伸方面还需加强,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难点补充:1.教学重点补充:新冠肺炎的基本知识讲解时,引入具体案例,如疫情爆发初期的武汉抗疫故事,让学生了解病毒的危害性和防疫工作的艰巨性。
疫情期间开学第一课教案三篇
教案一
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疫情期间的学校安全规定和应对措施,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应对能力。
教学内容:
1. 学校疫情期间的安全规定和措施
2. 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知识
3. 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过程:
1. 初步了解学生对疫情期间学校安全规定和个人防护知识的了解情况。
2. 介绍学校疫情期间的安全规定和措施,包括学校的消毒防护工作、学生的课间活动和用餐安排等。
3. 授课讲解疫情期间的个人防护知识,包括正确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4. 组织学生进行应急疏散演练,让学生了解如何在紧急情况下有序撤离。
5. 学生讨论总结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进行小结。
教学反思:
3. 带领学生进行口罩正确佩戴、手部卫生等个人防护知识的学习和实践操作。
4. 演练学校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施,包括疏散逃生、自救互救等。
1. 调查了解学生对疫情防控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分享一些相关的真实案例。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对学校疫情期间的安全规定和个人防护知识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提高了应对疫情的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
学生通过互动讨论和实际操作,更加深刻地理解了知识,提高了课堂的参与度和学习效果。
2023年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9篇【篇1】2023年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样子、危害和传播途径。
2.掌握预防冠状病毒方法,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感受病毒传播的强大力度,激发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冠状病毒等图片、金粉、喷壶活动过程一、问题导入,引出冠状病毒1.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假期时人们的变化。
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假期都是怎么过的,有没有经常出玩耍呢?(幼:没有)是呆在家里的时间多一点,还是出去玩的时间多呢?(幼: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一点)师:你出去的时候有没有发现我们周围的人们有什么变化呢?(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图片来提醒幼儿)师总结:小朋友们发现,人们出去的时候都带上了五颜六色口罩;进入超市的时候有穿着白色衣服,戴着眼睛的阿姨量体温;公园里出来玩的小朋友也少了2.引导幼儿思考:人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为什么不能经常出门玩耍,为什么出去了还要戴口罩,量体温;引出冠状病毒。
师:这是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群坏家伙。
这群坏家伙来自一个叫病毒的大家庭,有时候小朋友们身体不舒服,有可能是病毒和它的同伴在我们的体内里捣乱。
(教师可出示病毒图片)3.教师出示冠状病毒图片,引导幼儿认识冠状病毒。
师:(1)这次出现在我们生活中的病毒就是它们。
你们看它们有几只手?(幼:两只)它们手里拿的是什么啊?(幼:皇冠)它们有几只脚呢?(幼:八只)(2)这些病毒竟然有八只脚,小朋友们觉得这些病毒的脚像什么呢?(幼:像花瓣)(3)大人们把这花瓣叫花冠,所以这些病毒就叫长得像花冠的病毒――冠状病毒。
二、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危害和传播途径,掌握预防的方法1.教师讲述冠状病毒的危害。
师:冠状病毒是一群坏家伙,它们会悄悄溜进不注意卫生的小朋友的身体里,让小朋友咳嗽、发烧,感觉到不舒服,然后这个小朋友就生病了。
2.通过游戏,初步了解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和预防方法。
游戏1:喷嚏雨玩法:(1)师:有时,病毒也会藏在小朋友们的口水里,我们打喷嚏或咳嗽时,嘴巴里的口水就会喷出来。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新冠的症状、病毒的传播有哪些途径。
2.了解日常防护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做好防护。
【教学重难点】:1.如何预防新冠。
2.新冠的症状表现及新冠的预防方法。
【教学准备】:1.收集整理关于预防新冠的知识、图片、视频。
2.多媒体课件。
【教育主题】:一、课题导入孩子们,这个假期大家己经感受到了和往年的不一样,爱动的我们被爸爸妈妈告知:“不能出门”。
那是因为一种病毒破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他的名字叫“新冠”。
二、活动过程(一)关于新冠的事例通报(二)从事例中引导学生认识什么是新冠?新冠全称为流行性感冒,是新型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新冠有甲、乙、丙三型。
(三)新冠与普通感冒有什么不同及如何传播的呢?新冠与普通感冒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而我们平时讲的感冒,多是指普通感冒,俗称“伤风”,其特征是:病因复杂多样,包括多种病毒、支原体和少数细菌等,都可以引起感冒。
感冒每次发病可由不同的病原引起,所以有些人一段时间内可以反复多次患感冒,但一次新冠流行通常为同一种病毒引起,患过新冠或注射过新冠疫苗的人通常短期内不会反复患新冠。
在症状方面,新冠常表现为严重的呼吸道症状并容易引起一些并发症,而普通感冒症状轻微,多以咽痛、咳嗽、鼻塞等呼吸道症状为主。
普通感冒的病原多达百余种,无法控制疫苗进行特异性的预防;新冠可根据引起的病毒的种型,注射相应的疫苗得到有效预防。
新冠的传染源主要是病人和隐性感染者,新冠以空气飞沫直接传播为主,也可通过被污染的物品通过手间接传播。
人群对新冠普遍易感,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对同一型的新冠,免疫力可维持较久,对同一亚型的变种间也有交免疫力。
由于新冠不断发生变异,故可引起反复感染发病。
新冠全年均可发病,以冬春季节多风。
(四)新冠如何预防?(讨论式讲解)新冠为乙类法定报告的传染病。
隔离病人是减少传播的有效途径,隔离期为1周。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主要从三个部分给学生普及防疫知识。
一、认识新冠1.什么是新冠。
2.新冠的传染源是什么。
3.新冠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4.新冠的主要症状是什么。
二、个人防护1.勤洗手,保持手卫生。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
3.做好通风和清洁。
4.正确佩戴口罩。
5.每日进行自我健康监测。
6.住校学生有哪些注意事项。
7.在学校就餐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8.课间休息时应注意什么。
9.应如何做好心理调适。
三、健康防护知识1.如何正确选择和佩戴口罩。
2.注意事项。
3.用完的口罩怎么处理。
4.如何正确洗手。
5.注意隐身健康卫生。
6.加强体育锻炼,做好防护自检。
7.注意防寒保暖,及时增减衣物。
8.勤给常用物品消毒。
在此期间,老师们还播放了一些疫情期间的感人视频,钟南山、李兰娟、刘志明、黄文军等一个个熟悉的面孔再次出现在同学们面前,此时此刻,班会中已经融入了感动、爱国、敬仰、热情等等情怀。
同学们纷纷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应该共同携手,对抗疫情,努力学习,为生活营造出不一样的氛围,争做有用之才。
2023年春季开学第一课疫情防控主题班会教案一、班会背景自疫情爆发以来,全国各地上下一心地抗击疫情。
在这样的特殊时期,同学们除了静静呆在家里居家、外出戴好口罩、回家及时洗手,除了完成学习、勤于锻炼之外,是否在这个特殊的假期里好好思考过一一生命的意义是什么?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生命存在的最大危险是什么?二、班会主题《生命教育》三、班会对象XX班级全体学生四、班会目标1.科学认识病毒,不恐慌、不畏惧,做好健康防护。
给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导向,引导学生尊重、崇敬一线抗疫人员,对他们的付出给予认同及感谢。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场“战疫”,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树立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通过这次疫情,让学生思考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什么?生命存在的最大危险是什么?了解生命之间的休戚与共,既珍惜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
疫情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疫情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精选9篇)疫情开学第一课安全教案篇1活动目的:1.通过活动,让学生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学会判断是否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并知道在现在的情形下如何预防病毒感染和配合长辈、学校、社区等的工作。
2.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安全常识、自护知识,树立自护意识。
3.活动中学生通过自己参与和体验,学习到自我能为他人、社会、国家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从而养成良好的品德,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活动准备:PPT课件。
活动过程:一、导入新课:2020年初的这场始料未及的疫情和这个特殊的春节假期,让我们宅在家里,让好友相会变成视频聊天,亲朋相聚变成隔空拜年。
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学会判断感染症状,并知道在现在的情形下如何预防病毒感染,配合长辈、学校、社区等的工作,学习自我保护的方法。
二、活动一:认识新冠病毒(一)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出示课件,老师:冠状病毒分为α、β、γ三个属,是一类主要引起呼吸道、肠道疾病的病原体。
这类病毒颗粒的表面有许多规则排列的突起,整个病毒颗粒就像一顶帝王的皇冠,因此得名“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仅感染脊椎动物,如人、鼠、猪、猫、犬、狼、鸡、牛、禽类。
目前已知的感染人的冠状病毒有6种,其中4种在人群中较为常见,致病性较低,一般仅引起类似普通感冒的轻微呼吸道症状;另外的2种是我们熟知的SARS冠状病毒和MERS冠状病毒。
此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就是家族中的老七了,与SARS病毒属于同一家族。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是指2019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导致的肺炎。
2020年2月11日,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在瑞士日内瓦宣布,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命名为“COVID-19”。
(二)病毒进入人体的途径老师:既然病毒那么可怕,我们要想预防病毒的入侵,首先就需要了解病毒是如何进入人体的,其入侵途径主要有以下几种常见方式:1.直接传播:是指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呼出的气体近距离直接吸入导致的感染。
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第一课教案教案新冠病毒疫情防控第一课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包括病毒来源、传播途径和症状。
2.培养学生的个人防护意识,掌握正确的防护方法。
3.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疫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教学重点:1.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2.个人防护方法3.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教学难点:1.病毒传播途径的深入理解2.个人防护方法的正确应用3.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的培养教学准备:1.PPT课件2.教学视频3.宣传海报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利用PPT课件展示新冠病毒的图片和相关数据,引起学生的兴趣。
2.提问:你们对新冠病毒有什么了解?引发学生思考。
二、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10分钟)1.利用PPT课件讲解新冠病毒的来源、传播途径和症状。
2.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病毒的特点。
三、个人防护方法(10分钟)1.利用PPT课件讲解正确的个人防护方法,包括佩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
2.通过教学视频,让学生学习正确的防护方法。
四、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5分钟)1.利用PPT课件讲解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包括不恐慌、不信谣、不传谣等。
2.通过宣传海报,让学生了解社会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的重要性。
五、课堂小结(5分钟)1.利用PPT课件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2.提问:你们对新冠病毒有了哪些新的认识?引发学生思考。
六、课后作业(5分钟)1.利用PPT课件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PPT课件、教学视频和宣传海报等多种教学手段,让学生全面了解了新冠病毒的基本知识、个人防护方法和正确对待疫情的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启发学生的思考,培养学生的个人防护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课后作业的布置,旨在巩固学生的课堂学习成果,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个人防护方法”。
个人防护是预防新冠病毒传播的关键环节,对于学生来说,掌握正确的个人防护方法不仅能够保护自己,还能够保护家人和周围的人,从而有效地阻断病毒的传播链。
五年级开学安全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病毒的传播有哪些途径。
2.了解日常防护的重要性,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并做好防护。
3.注意食品安全、交通安全等安全问题。
二、学习过程:
(一)导入
孩子们这个假期大家已经感受到和往年不一样,爱动的我们被爸爸妈妈告知:“不能出门。
”到了开学的时间我们不能按时到校上课了。
那是因为一种病毒破坏了我们的正常生活。
他的名字叫“新型冠状病毒。
”
(二)了解新型冠状病毒的症状
新型冠状病毒引起的肺炎的主要症状为发热、干咳、乏力,主要是发热和呼吸道症状,如咽痛、咳嗽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感染会导致肺炎,出现呼吸困难、呼吸急促等表现,更严重时引发急性呼吸道综合症,肾衰竭甚至死亡。
(三)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传播)以及可能的气溶胶传播。
(四)如何防护
1、上下学尽量不坐公交车。
2、如果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一定要佩戴好口罩,尽量与他人保持一米远的距离。
3、尽量不乘电梯,如果楼层太高,必须带好口罩,不直接用手触摸电梯按钮。
4、人人关注教室,居室是否经常开窗,通风。
5、下课不在校园拉扯打闹,各项活动都尽量与他人保持至少一米距离。
6、随时保持手卫生。
减少接触公共场所的公共物品和部位;从公共场所返回、咳嗽手捂之后、饭前便后,用洗手液或香皂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不确定手是否清洁时,避免用手接触口鼻眼;打喷嚏或咳嗽时,用手肘衣服遮住口鼻。
7、提醒家人家庭成员不共用毛巾,保持家居、餐具清洁,勤晒衣被。
8、提醒家人不要接触、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即野味);尽量避免前往售卖活体动物(禽类、海产品、野生动物等)的市场。
9、提醒家人家里要备置体温计、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家用消毒用品、
等物资。
10、加强营养,锻炼身体,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五)戴口罩的详细方法
外出前往公共场所、就医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佩戴医用外科口罩或N95口罩。
戴口罩是阻断传播的有效手段。
应选择医用外科口罩,佩戴时,要将嘴、鼻、下颌完全包住,然后压紧鼻夹,使口罩与面部完全贴面。
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
浅色面为内,应该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属条(鼻夹)一端是口罩的上方。
要定期更换、不可戴反,更不能两面佩戴。
(六)结束语
疫情虽然可怕,但是我们做好个人的防护工作,锻炼好身体,相信我们一定会战胜病毒。
努力学习,长大后成为各行各业的精英,在祖国需要我们的时候,能够做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