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课程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1.98 MB
- 文档页数:17
《嵌入式》课程标准《嵌入式技术》课程教学标准目录一、课程名称二、适用专业三、必备基础知识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六、重点和难点七、内容及要求八、说明一、课程名称:嵌入式技术二、适用专业:电子测量与仪器三、必备基础知识低频电子线路、数字电子技术、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四、课程的地位和作用1、课程的地位:专业方向课程2、课程的作用学电子工程、通信工程等偏硬件专业出身的人,他们主要是搞硬件设计,有时要开发一些与硬件关系最密切的最底层软件,最初级的硬件驱动程序等。
五、主要教学内容描述1、嵌入式Linux系统开发:侧重开发环境搭建、内核原理、交叉编译等2、嵌入式Linux应用开发:侧重Linux应用编程、内核编译、系统调用。
3、嵌入式Linux驱动开发:侧重嵌入式Linux系统下的驱动开发、内核的深入分析。
六、重点和难点1、重点:Linux应用编程、内核编译、系统调用2、难点:嵌入式Linux系统下的驱动开发、内核的深入分析七、内容及要求模块一:嵌入式学习基础1、教学内容(1)Linux 基础(2)Shell 编程基础(3)Linux 下的 C 编程基础2、教学要求(1)掌握学学习嵌入式所必须的基本功(2)了解Linux 基础(3)理解Shell 编程基础3、教学手段及方法:多媒体、演示、讨论4、实训项目及要求(1)项目1:安装Linux操作系统内容:安装Linux操作系统、Linux启动过程详解要求:熟练使用Linux系统的基本命令目的:认识Linux系统的常用服务(2)项目2:Shell 编程内容:编写一个测试服务器是否连通的shell脚本程序、编写一个带有循环语句的shell脚本程序、编写一个目录菜单要求:熟悉Linux下的各种Shell、进行shell编程目的:掌握Shell 编程(3)项目3:Linux 下的 C 编程基础内容:编写Hello,World程序、调试一个有问题的程序、编写汉诺塔程序要求:熟悉Gcc编译器、Makefile规则目的:熟悉linux C语言环境模块二:嵌入式开发1、教学内容(1)嵌入式系统开发基础(2)嵌入式系统移植(3)嵌入式Linux 下串口通信(4)嵌入式系统中多进程程序设计(5)嵌入式Linux 网络编程2、教学要求(1)掌握学习嵌入式开发所必须的种种基本技能(2)了解嵌入式开发的基本技能(3)理解嵌入式系统概念3、教学手段及方法:多媒体、演示、讨论4、实训项目及要求(1)项目1:嵌入式系统移植内容:移植Linux2.6内核到ARM9开发板要求:了解移植的概念目的:能够移植Linux内核(2)项目2:Linux下串口通信内容:编写串口通信程序、编写多进程程序要求:熟悉进行串口通信、熟悉文件I/O目的:熟悉串行I/O的基本概念(3)项目3:Linux网络编程内容:使用socket 编写代理服务器、使用socket 编写路由器、编写一个运行在ARM平台的网络播放器、编写一个web服务器要求:了解嵌入式Linux网络体系结构目的:进行嵌入式Linux环境下的socket 编程模块三:项目实战1、教学内容(1)模拟宽带路由器(2)局域网电子点菜系统2、教学要求(1)掌握项目的功能要求(2)了解项目开发的特点(3)理解项目开发基本条件3、教学手段及方法:室外教学、校外实践、社会实践4、实训项目及要求(1)项目1:模拟宽带路由器内容:建立一个内置Web服务器,用NA T方式实现路由功能要求:网卡的半轮询工作模式、网络地址转换——NA T目的:实现一个基于Web管理的简单路由器(2)项目2:局域网电子点菜系统内容:具备与网内应用服务器提取菜单信息以及将客户点菜信息发往应用服务器要求:UDP通讯协议、嵌入式数据库与持久存储目的:实现一个基于UDP通讯的点菜系统八、说明1、建议使用教材和参考资料《嵌入式系统——体系结构、编程与设计》卡莫尔编,贾建斌,李化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模块学时分配理论、实践、写总结体会4、注意事项(1)教案编写本课程标准对教案的定义是指在本课程完成整体教学设计,确定课程学习项目及各项目组成模块明确的基础上,对每一模块的教学内容按每一教学单元(原则上是2学时为1教学单元)进行的教学方案设计,她包括对本模块学习目标、工作任务、能力要求及学习内容分解到本教学单元中的具体授课内容、课堂活动教学的组织方式与教学要求、课时建议等。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入门基础知识嵌入式软件工程师是一种高端的职业,他们的作用是制造、设计和开发最先进的嵌入式系统。
这些系统常常在一些设备上使用,如智能手机、电视机、电子设备和工业设备等等。
作为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以下是一些入门基础知识。
1. 学习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要首先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础知识,如处理器、微控制器、嵌入式操作系统等等。
这些基础知识是开发嵌入式系统所必须的。
2. 掌握编程语言作为一名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必须熟练掌握C和C ++等编程语言,这两种语言是嵌入式系统开发所必须的编程语言。
3. 熟悉电子电路知识为了能够设计和开发嵌入式系统,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还需要熟练掌握电子电路的知识。
这些知识包括数字电路、模拟电路、信号处理、嵌入式系统电路设计等等。
4. 掌握常用的开发工具开发嵌入式系统时,需要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如调试器、编译器、仿真器等等。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必须要掌握这些工具,以便在开发嵌入式系统时能够使用这些工具。
5. 学会如何进行测试和调试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测试和调试是非常重要的环节。
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必须要学会使用各种测试和调试工具,以便能够快速地找出问题并进行修复。
6. 掌握版本控制系统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版本控制系统是非常重要的。
这些系统可以让嵌入式软件工程师进行源代码管理,并且可以方便地协作开发项目。
总之,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基础知识,包括嵌入式系统基础知识、编程语言、电子电路知识、常用的开发工具、测试和调试以及版本控制系统等等。
掌握这些知识可以帮助嵌入式软件工程师在开发嵌入式系统时更加得心应手。
嵌入式简单课程设计教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掌握其组成和功能。
2. 学习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和常用指令。
3. 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
技能目标:1. 能够使用嵌入式开发环境,进行简单的程序编写和调试。
2. 学会使用嵌入式系统的输入输出接口,实现基本的功能控制。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问题解决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兴趣,激发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增强学生的责任心和自信心,使其在嵌入式学习过程中保持积极态度。
3. 培养学生遵守实验规程,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注重团队合作。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学科,结合理论教学和实验操作,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认识和实际操作能力。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基础,好奇心强,喜欢动手实践,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
教学要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实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有效评估。
二、教学内容1. 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组成、特点和应用领域,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嵌入式编程基础:讲解嵌入式编程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运算符和常用指令,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介绍嵌入式开发环境搭建、编译器使用和程序下载,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嵌入式系统输入输出接口:学习嵌入式系统的GPIO、中断、定时器等接口的使用,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嵌入式系统应用实例:分析典型的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如温度控制、智能家居等,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教学安排和进度:第一周:嵌入式系统基本概念第二周:嵌入式编程基础第三周: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第四周:嵌入式系统输入输出接口第五周:嵌入式系统应用实例及实验操作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安排,确保学生能够逐步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相关知识。
中山大学软件学院软件工程专业本科生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Profile for Undergraduates of Software Engineering最近更新/ Revision : 2009.06.11课程教学大纲模板之填写说明:1、软件学院的培养目标之一是“国际化”,同时为便于我院与国外高校的合作交流,课程描述的每一项目均需提供英文描述,关键项目和易产生歧义的项目同时采用中、英文撰写。
建议各位撰写人先参考几个国外高校的课程网站,以免英文专业术语出现太大偏差。
2、不同于其他非工科专业的课程描述,软件工程专业课程描述须给出每门课程实践环节的详细教学规格说明,譬如:课后作业(Written Assignments)与实验项目(Programming Assignments 或Projects)的安排; 实验课的时间、地点和授课方式;以及TA课外辅导实验的安排等。
独立设有实验课的课程,理论课与实验课合并为同一课程撰写单份课程描述。
所有课程的课程描述必须足够细致,使得学院可据此估算每门课程的教师与TA合计教学成本(含理论课与实验课)。
3、“课程编号”均采用“SE-”为前缀,后接3位阿拉伯数字(其中前1位表示开课年级,后2位表示序列号)。
课程描述撰写人首先起草课程编号,学院将最后统一编号。
4、“课程描述”中至少应给出课程简介、教学目标、主要知识点这三部分内容。
5、“教材”通常指定1本,特殊情况允许2本,但不宜再多;“教学参考书”通常不超过5本,指定太多相当于没有指定。
凡英文原版教材,请务必列出国内引进影印版的相关信息(未引进影印版的教材其可用性会有问题,不建议采用!)以及中译版的相关信息;每一教材信息请在出版社前注明出版社所在的城市,并且务必注明ISBN编号(10位ISBN采用1-3-5-1分隔,13位ISBN采用3-1-3-5-1分隔)。
6、“理论教学内容”请注明每一知识点的教学用时,并且注意合计学时应与总学时栏目中的理论环节学时数保持一致。
《嵌入式系统及应用》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嵌入式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在各个领域,如智能家居、汽车电子、医疗设备等。
对嵌入式系统的理解和掌握成为了现代工程技术人才必备的核心能力。
1.2 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为日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2.1 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定义、特点、分类和应用领域,培养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的整体认识。
2.2 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涵盖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基础知识、电路设计、单片机系统设计等内容,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硬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2.3 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包括嵌入式系统的嵌入式操作系统、驱动程序设计、实时操作系统等内容,使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软件设计的关键技术和方法。
2.4 嵌入式系统应用案例分析通过案例分析,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三、课程特色3.1 结合理论与实践本课程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操作相结合的教学方式,使学生既能够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又能够熟练掌握操作技能。
3.2 强调创新能力培养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课程设计和项目实践,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
3.3 实用性强本课程内容贴近实际工程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在工程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
四、教学方式4.1 理论授课以讲授和课堂讨论的方式,阐述嵌入式系统的基本理论和概念。
4.2 实验操作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4.3 项目实践结合实际项目,让学生团队合作,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估通过课堂作业、实验报告、小组项目和期末考试等方式,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和能力水平进行全面评估。
六、实习实训6.1 实习内容本课程要求学生参与相关嵌入式系统的实习实训,深入实际企业,了解企业对嵌入式系统人才的需求和工作环境。
《嵌入式技术及应用》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嵌入式技术是当前工业自动化、智能设备、物联网等领域中广泛应用的一种技术。
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嵌入式技术的概念、特点、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处理器、内存、外设、操作系统等方面的知识。
2.熟悉嵌入式系统的开发流程和方法,包括需求分析、系统设计、代码编写、测试、调试等环节。
3.能够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应用。
4.能够解决嵌入式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1.嵌入式系统概述: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特点、应用场景和发展趋势,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背景知识。
2.处理器和内存:介绍嵌入式系统常用的处理器类型(如ARM、MIPS、X86等),以及内存的种类和特点,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中的硬件基础。
3.外设接口:介绍嵌入式系统常用的外设接口(如USB、SPI、I2C、UART等),以及它们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中的外设接口技术。
4.操作系统:介绍嵌入式系统常用的操作系统(如Linux、QNX、uClinux等),以及它们的特点和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嵌入式系统中的操作系统技术。
5.开发环境:介绍嵌入式系统的开发环境(如IDE、编译器、调试器等),以及如何使用它们进行开发,让学生掌握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工具和环境。
6.应用开发:通过实例项目,让学生掌握如何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应用软件,实现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并掌握如何进行测试和调试。
7.问题解决: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在嵌入式系统开发中遇到的问题和故障,并掌握如何分析和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1.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嵌入式技术的原理和应用。
嵌入式系统课程大纲第一部分:课程简介嵌入式系统是现代科技领域中非常重要的一个分支。
本课程旨在介绍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并通过实际案例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本课程的大纲将详细介绍课程的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估方式。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方法;3. 熟悉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平台和工具;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模块一:嵌入式系统基础1. 嵌入式系统概述- 嵌入式系统定义和特点-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和发展趋势2. 嵌入式系统原理- 处理器架构和指令集- 内存和外设的访问方式- 中断和异常处理机制模块二:嵌入式系统设计1. 嵌入式系统设计流程- 系统需求分析- 系统架构设计- 硬件和软件设计- 系统验证和调试2. 嵌入式系统设计方法- 硬件描述语言(HDL)的应用- 硬件/软件协同设计方法- 电路板设计和布局模块三:嵌入式系统开发1.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和环境- 开发板和开发套件的选择和使用- 嵌入式操作系统的选择和配置- 开发和调试工具的使用2. 嵌入式软件开发- 嵌入式软件架构和设计- 嵌入式软件编程语言和工具- 驱动程序和应用软件的开发第四部分: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授课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相关概念和原理。
2. 实践操作:通过实验和项目实践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讨论互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案例分析,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4. 实例演示:通过真实的案例演示,展示嵌入式系统的应用和开发过程。
第五部分:评估方式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
2. 实验和项目报告:学生通过完成实验和项目,并撰写实验报告和项目报告来展示实践能力。
3. 期末考试:对学生对嵌入式系统相关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进行考核。
嵌入式系统编程与开发课程大纲一、课程简介嵌入式系统是指内嵌在设备或系统中,具有特定功能并与外部环境交互的计算机系统。
本课程旨在介绍嵌入式系统的编程和开发方法,培养学生在嵌入式系统领域的基本能力和专业知识。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的目标是使学生能够:1. 理解嵌入式系统的概念、原理和应用场景;2. 掌握嵌入式系统的编程语言、开发工具和方法;3. 熟悉嵌入式系统的硬件平台和接口技术;4. 能够进行简单的嵌入式系统设计、开发和测试。
三、课程大纲1. 嵌入式系统概述1.1 嵌入式系统的定义和特点1.2 嵌入式系统的应用领域2. 嵌入式系统硬件平台2.1 嵌入式处理器架构和选择2.2 嵌入式系统的外围设备和接口3. 嵌入式系统编程语言3.1 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3.2 C++语言在嵌入式系统中的应用4. 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及环境4.1 嵌入式系统开发环境搭建4.2 常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工具5.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流程5.1 嵌入式系统软件开发的基本流程 5.2 软件需求分析和规格说明5.3 软件设计和架构6. 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开发6.1 嵌入式系统驱动程序的概念和作用6.2 常见的外围设备驱动程序开发7.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实践7.1 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的基本方法7.2 常见的嵌入式系统应用开发案例8. 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8.1 嵌入式系统调试和测试的方法和技巧8.2 嵌入式系统软件测试的常用工具和技术9. 嵌入式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9.1 嵌入式系统的安全性需求和挑战9.2 嵌入式系统的可靠性设计和实施四、评估方式1. 平时成绩(出勤、作业、实验报告等)占40%2. 期中考试成绩占30%3. 期末项目成绩占30%五、教材与参考资料1. 教材:《嵌入式系统设计与开发》2. 参考资料:[1] 《嵌入式系统开发实战指南》[2] "Embedded Systems: Architecture, Programming and Design" by Raj Kamal六、教学团队本课程由经验丰富的嵌入式系统工程师和专家担任教师,具备相关行业背景和实践经验,能够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