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湖北高考理综试题B卷
- 格式:doc
- 大小:227.00 KB
- 文档页数:8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湖北卷)英语本试卷共12页,四大题,满分150分。
考试用时12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讲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I 听力(共两节,满分35分)无第二部分:词汇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分)第一节:多项选择(共1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10分)从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例:To make members of a team perform better,the trainer first of all to know their and weaknesses.A.strengthsB.benefitsC.technipuesD.values答案是A21.This restaurant has become popular for is wideof foods that suil all tastes and pockets .A.divisionB.areaC.rangeD.circle22.After the earthquake ,the first thing the local government did was to provide for t he homeless fam ilies.A.accommodationB.occupationC.equipmentD.furniure23.In this lecture , I can only give you a qurelyview of hov we can live life to the full and make some suggestions about the future.A.privateB.personalC.uniqueD.different24.Mistakes don’t just happen; they occur for a reason. find out the reason,and then making the mistake becomes .A.favourableB.preciousC.essentialD.worthwhile25.If find scrheone who looks like the suspect ,myreaction will be to tell the police .A.physicalB.immediateC.sensitiveD.sudden26.I wasn’t blaming anyone; I said errors like this corld be avoided .A.merelyB.mostlyC.rarelyD. nearly27.Duty is an act or a course of action bat pcopleyou to take by social customs law or religion.A.persuadeB.repuestC.instructD.expect28.Just as the clothes a person wears,the food he dats andthe friends with whom he spends his tine,his house his pesonality.A.resemmblesB.strengthensC. reflectsD.shapes29.Had she her promise, she would have made it to yale university.A.lookcu up toB.lived up toC.kept up withe up with30.It is illegal for a public official to ask people for gifts or money favors to them.A.in preference toB.in place ofC.in agreonent withD.in exchange for第二节:完形填空(共20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30分)阅读下面短文,从短文后所给各题的四个选项(A、B、C和D)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原子核AZ X与氘核21H反应生成一个α粒子和一个质子.由此可知A.A=2,Z=1 B. A=2,Z=2 C. A=3,Z=3 D. A=3,Z=2 15. 一简谐横波以4m/s的波速沿x轴正方向传播.已知t=0时的波形如图所示,则A.波的周期为1sB.x=0处的质点在t=0时向y轴负向运动C.x=0处的质点在t= 14s时速度为0D.x=0处的质点在t= 14s时速度值最大16. 如图,一绝热容器被隔板K隔开a 、 b两部分.已知a内有一定量的稀薄气体,b内为真空,抽开隔板K后,a内气体进入b,最终达到平衡状态.在此过程中A.气体对外界做功,内能减少B.气体不做功,内能不变C.气体压强变小,温度降低D.气体压强变小,温度不变17. 在雷雨云下沿竖直方向的电场强度为410V/m.已知一半径为1mm的雨滴在此电场中不会下落,取重力加速度大小为10m/2s,水的密度为310kg/3m.这雨滴携带的电荷量的最小值约为A.2⨯910-C D. 8⨯910-C10-C C. 6⨯910-C B. 4⨯918. 如图,空间某区域中有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水平,且垂直于纸面向里,磁场上边界b 和下边界d水平.在竖直面内有一矩形金属统一加线圈,线圈上下边的距离很短,下边水平.线圈从水平面a开始下落.已知磁场上下边界之间的距离大于水平面a、b之间的距离.若线圈下边刚通过水平面b、c(位于磁场中)和d时,线圈所受到的磁场力的大小分别为F、c F和d F,b则A.F>c F>b F B. c F<d F<b FdC.F>b F>d F D. c F<b F<d Fc19. 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不变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匀速上滑,直至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用I表示流过1原线圈的电流,I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2U表示灯泡两端的电2压,N表示灯泡消耗的电功率(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2电功率指平均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20.频率不同的两束单色光1和2 以相同的入射角从同一点射入一厚玻璃板后,其光路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单色光1的波长小于单色光2的波长B.在玻璃中单色光1的传播速度大于单色光2 的传播速度C.单色光1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小于单色光2通过玻璃板所需的时间D.单色光1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于单色光2从玻璃到空气的全反射临界角21.已知地球同步卫星离地面的高度约为地球半径的6倍.若某行星的平均密度为地球平均密度的一半,它的同步卫星距其表面的高度是其半径的2.5倍,则该行星的自转周期约为A.6小时 B. 12小时 C. 24小时 D. 36小时第II卷22.(5分)利用图中所示的装置可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实验中需要调整好仪器,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松开纸带,使重物下落.打点计时器会在纸带上打出一系列的小点.(1)为了测试中午下落的加速度,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A.天平B.秒表C.米尺(2)若实验中所得到的重物下落的加速度值小于当地的重物加速度值,而实验操作与数据处理均无错误,写出一个你认为可能引起此错误差的原因:——————.23.(13分)如图,一热敏电阻R T 放在控温容器M内:○A为毫安表,量程6mA,内阻为数十欧姆;E为直流电源,电动势约为3V,内阻很小;R为电阻箱,最大阻值为999.9Ω;S为开关.已知R T 在95℃时阻值为150Ω,在20℃时的阻值约为550Ω.现要求在降温过程中测量在95℃~20℃之间的多个温度下R T 的阻值.(1)在图中画出连线,完成实验原理电路图(2)完成下列实验步骤中的填空①依照实验原理电路图连线②调节控温容器M内的温度,使得R T 温度为95℃③将电阻箱调到适当的初值,以保证仪器安全④闭合开关.调节电阻箱,记录电流表的示数I0 ,并记录 .⑤将R T的温度降为T1(20℃<T1<95℃);调节电阻箱,使得电流表的读数,记录 .⑥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 T = .⑦逐步降低T1的数值,直至20℃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⑤⑥⑥温度为T1时热敏电阻的电阻值R T1=⑦逐步降低T1的数值,直至20°C为止;在每一温度下重复步骤⑤⑥24.(15)如图,MNP 为整直面内一固定轨道,其圆弧段MN与水平段NP相切于N、P端固定一竖直挡板.M相对于N的高度为h,NP长度为s.一木块自M端从静止开始沿轨道下滑,与挡板发生一次完全弹性碰撞后停止在水平轨道上某处.若在MN段的摩擦可忽略不计,物块与NP段轨道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求物块停止的地方与N点距离的可能值.25.(18分)小球A和B的质量分别为m A 和m B 且m A>>m B 在某高度处将A和B 先后从静止释放.小球A与水平地面碰撞后向上弹回,在释放处的下方与释放出距离为H的地方恰好与正在下落的小球B发生正幢,设所有碰撞都是弹性的,碰撞事件极短.求小球A、B碰撞后B上升的最大高度.26(21分)图中左边有一对平行金属板,两板相距为d,电压为V;两板之间有匀强磁场,磁场应强度大小为,方向平行于板面并垂直于纸面朝里.图中右边有一边长为a的正三角形区域EFG(EF边与金属板垂直),在此区域内及其边界上也有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垂直于纸面朝里.假设一系列电荷量为q的正离子沿平行于金属板面,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金属板之间,沿同一方向射出金属板之间的区域,并经EF边中点H射入磁场区域.不计重力(1)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甲到达磁场边界EG后,从边界EF穿出磁场,求离子甲的质量.(2)已知这些离子中的离子乙从EG边上的I点(图中未画出)穿出磁场,且GI长为3a,求离子乙的质量.4若这些离子中的最轻离子的质量等于离子甲质量的一半,而离子乙的质量是最大的,问磁场边界上什么区域内可能有离子到达.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S 32 Cu 64一、选择题6.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H++OH-===H2O表示的是 ( ) A.NH4Cl+NaOH NaCl+NH3↑+H2OB.Mg(OH)2+2HCl===MgCl2+2H2OC.NaOH+NaHCO3===Na2CO3+H2OD.NaOH+HNO3===NaNO3+H2O7.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 ℃,101 kPa):①C4H10(g)+O2(g)===4CO2(g)+5H2O(l) ΔH=-2 878 kJ·mol-1②C4H10(g)+O2(g)===4CO2(g)+5H2O(g) ΔH=-2 658 kJ·mol-1③C4H10(g)+O2(g)===4CO(g)+5H2O(l) ΔH=-1 746 kJ·mol-1④C4H10(g)+O2(g)===4CO(g)+5H2O(g) ΔH=-1 526 kJ·mol-1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 )A.-2 878 kJ·mol-1B.-2 658 kJ·mol -1C.-1 746 kJ·mol-1 D.-1 526 kJ·mol -18.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醋酸在醋酸钠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2的利用率9.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10.若(NH4)2SO4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SO2、N2、NH3和H2O,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原子数之比为( )A.1∶4 B.1∶2C.2∶1 D.4∶111.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 mL CH4和Ar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 mL O2,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 mL,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CH4和Ar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1∶4 B.1∶3C.1∶2 D.1∶112.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3、4、2(不考虑零族元素).下列关于这些元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X和其他三种元素均可形成至少2种的二元化合物B.W和X、Z两种元素分别形成的二元化合物中,均有直线形分子C.W、X和Y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碱性化合物D.Z和其他三种元素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其水溶液均呈酸性13.三位科学家因在烯烃复分解反应研究中的杰出贡献而荣获2005年度诺贝尔化学奖,烯烃复分解反应可示意如下:下列化合物中,经过烯烃复分解反应可以生成的是… ( )二、非选择题27.向2 L密闭容器中通入a mol气体A和b mol气体B,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x A(g)+y B(g) p C(g)+q D(g)已知:平均反应速率v C=v A;反应2 min时,A的浓度减少了,B的物质的量减少了 mol,有a mol D生成.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2 min内,v A=____________,v B=______________;(2)化学方程式中,x=________、y=______、p=________、q=________;(3)反应平衡时,D为2a mol,则B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4)如果只升高反应温度,其他反应条件不变,平衡时D为1.5a mol,则该反应的ΔH______0(填“>”“<”或“=”);(5)如果其他条件不变,将容器的容积变为1 L,进行同样的实验,则与上述反应比较:①反应速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②平衡时反应物的转化率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理由是_____________.28.A、B、C、D、E、F、G、H和I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气体,它们均由短周期元素组成,具有如下性质:①A、B、E、F、G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I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D、H不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色;②A和I相遇产生白色烟雾;③B和E都能使品红溶液褪色;④将红热的铜丝放入装有B的瓶中,瓶内充满棕黄色的烟;⑤将点燃的镁条放入装有F的瓶中,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瓶内壁附着黑色颗粒;⑥C和D相遇生成红棕色气体;⑦G在D中燃烧可以产生E和H2O;⑧将B和H在瓶中混合后于亮处放置几分钟,瓶内壁出现油状液滴并产生A.回答下列问题:(1)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②中烟雾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2)④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C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D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5)⑦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H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29.下图是一个用铂丝作电极,电解稀的MgSO4溶液的装置,电解液中加有中性红指示剂,此时溶液呈红色.(指示剂的pH变色范围:6.8~8.0,酸色—红色,碱色—黄色)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关于电解过程中电极附近溶液颜色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______(填编号);①A管溶液由红变黄②B管溶液由红变黄③A管溶液不变色④B 管溶液不变色(2)写出A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写出B管中发生反应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检验a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检验b管中气体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电解一段时间后,切断电源,将电解液倒入烧杯内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30.下图中A~J均为有机化合物,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环状化合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82,其中含碳87.80%,含氢12.20%.B的一氯代物仅有一种,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2)M是B的一种同分异构体,M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分子中所有的碳原子共平面,则M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3)由A生成D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由D生成E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4)G的分子式为C6H10O4,0.146 g G需用20 mL 0.100 mol·L-1 NaOH 溶液完全中和,J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则由G转化为J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子中含有两个碳碳双键,且两个双键之间有一个碳碳单键的烯烃与单烯烃可发生如下反应:则由E和A反应生成F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H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____,I中含有的官能团是________.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2卷)生物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和Aa的比例是A.1:1 B. 1:2 C. 2:1D. 3:15.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B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整合到细菌DNA上31.(10分)请回答下列问题:氮、磷、镁3种元素中,构成生命活动所需直接能源物质的元素是 ,构成细胞膜的元素是 .缺镁时植物叶片发黄,其原因是在提取叶绿体色素的过程中,研磨叶片通常需加少量二氧化硅、碳酸钙及适量丙酮.二氧化硅的作用是碳酸钙的作用是丙酮的作用是光反应中能把光能转换成电脑的叶绿素是少数处于特殊状态的(分)请回答:(1)葡萄糖由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需要蛋白的协助并消耗能量,小肠上皮细胞对葡萄糖的吸收属于的过程.(2)小肠上皮细胞中的葡萄糖浓度比血液中的高,葡萄糖由上皮细胞进入血液,驱动该转运过程的动力来自于(葡萄糖浓度差、ATP的分解).mg dL时,机体长时间运动时,(3)正常人体的血糖含量为80~120/血液不断被消耗,此时胰岛细胞分泌的增加,该分泌物可促进机体内的分解,使血糖含量维持在正常水平.mg dL时,部分葡萄糖随尿液排出体外.该过(4)当血糖浓度高于180/程影响肾脏对水的重吸收从而导致增多,此时收集尿液并加入班氏试剂,经加热后尿液颜色呈 .mg dL时,人会感觉头昏,其原因(5)当体内血糖浓度降至50/是 .33. (11分)人类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某患者家系的系谱图如图甲.已知某种方法能够使正常基因A显示一个条带,白化基因a则显示为不同的另一个条带.用该方法对上述家系中的每个个体进行分析,条带的有无及其位置标示为图乙.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1)条带代表基因.个体2~5的基因型分别为、、、和.(2)已知系谱图和图乙的实验结果都是正确的,根据遗传定律分析图甲和图乙,发现该家系中有一个体的条带表现与其父母不符,该个体与其父母的编号分别是、和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是.(3)仅根据图乙的个体基因型的信息,若不考虑突变因素,则个体与一个家系外的白化病患者结婚,生出一个白化病子女的概率为,其原因是.34.(12分)某种细菌体内某氨基酸X的生物合成途径如图:这种细菌的野生型能在基本培养基(满足野生型细菌生长的简单培养基)上生长,而由该种细菌野生型得到的两种突变型(甲、乙)都不能在基本培养基上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若添加中间产物2,则甲、乙都能生长;若添加中间产物,则乙能生长而甲不能生长.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甲能积累中间产物1, 而乙不能积累.请回答:根据上述资料可推论:甲中酶的功能丧失;乙中酶的功能丧失,甲和乙中酶的功能都正常.由野生型产生甲、乙这两种突变型的原因是野生型的(同一、不同)菌体中的不同发生了突变,从而导致不同酶的功能丧失.如果想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少量的X来生产中间产物1,则应选用(野生型、甲、乙). 将甲、乙混合接种于基本培养基上能长出少量菌落,再将这些菌落单个挑出分别接种在基本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上述混合培养时乙首先形成菌落,其原因是在发酵过程中,菌体中X含量过高时,其合成速率下降.若要保持其合成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改变菌体细胞膜的 ,使X排出菌体外.。
生物参考答案 1.B 2.D 3.A 4.A 5.C
31.答案:(每空2分)
(1)①③⑤
(2)③⑤
(3)②
(4)淋巴冈子
32.答案:(每空2分)
(1)低浓度C02
(2)叶肉细胞(或叶肉细胞和幼茎皮层细胞)
(3)作为还原剂和提供能量
NADP++H++2e- 酶
NADPH
33.答案:(除标示外,其他2分)
(1)2(1分) 5(1分)
(2)常 X aaXby 1/72 2/3(66.7%)
(3)两种眼色均可无论与哪种眼色果蝇交配,如果子代中雌雄果蝇数量比为1:1,
则是基因突变造成的,如果子代雌雄果蝇数量比为2:1,则是染色体缺失造成的。
34;答案:(除标示外,其他2分)
(1)培养皿中菌落数
(2)“清洗”应改为“灭菌” ‘
(3)单一变量、对照、科学性(任答两项,每项1分)
(4)①探究净化池塘水的最适氯浓度(或其他合理答案)
②在大于于5 g/L的范围继续设置浓度梯度进行实验。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注意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先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本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 1 C 12 N 14 O 16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先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A.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B.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C.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D.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2.下列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效应T细胞可以释放淋巴因子B.T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多种抗体C.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均属于免疫细胞D.一个效应B淋巴细胞只能产生一种抗体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草原生态系统比农田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复杂B.环境条件分布不均匀是形成群落水平结构的原因之一C.我国南方热带雨林中分解者的代谢活动比北方森林中的弱D.植物可通过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参与生态系统的碳循环4.已知某环境条件下某种动物的AA和Aa个体全部存活,aa个体在出生前会全部死亡,现该动物的一个大群体,只有AA.Aa 两种基因型,其比例为1:2.假设每对亲本只交配一次且成功受孕,均为单胎。
在上述环境条件下,理论上该群体随机交配产生的第一代中AA 和Aa 的比例是A .1:1 B. 1:2 C. 2:1 D. 3:15. 下列叙述符合基因工程概念的是A .B 淋巴细胞与肿瘤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中含有B 淋巴细胞中的抗体基因B .将人的干扰素基因重组到质粒后导入大肠杆菌,获得能产生人干扰素的菌株C .用紫外线照射青霉菌,使其DNA 发生改变,通过筛选获得青霉素高产菌株D .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噬菌体自行感染细菌后其DNA 整合到细菌DNA 上6. 下列反应中,可用离子方程式 H ++ OH - =2H O 表示的是 A . 432NH Cl+NaOH =NaCl+NH H O ∆↑+B.222Mg(OH)+HCl=MgCl +2H OC.3232NaOH+NaHCO =Na CO +H OD.332NaOH+HNO =NaNO +H O7. 下面均是正丁烷与氧气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25℃,101kPa ): ① 41022213C H (g)+O (g) = 4CO (g)+5H O(l) 2878kJ/mol 2H ∆=- ② 41022213C H (g)+O (g) = 4CO (g)+5H O(g) 2658kJ/mol 2H ∆=- ③ 410229C H (g)+O (g) = 4CO(g)+5H O(l) 1746kJ/mol 2H ∆=- ④ 410229C H (g)+O (g) = 4CO(g)+5H O(g) 1526kJ/mol 2H ∆=- 由此判断,正丁烷的燃烧热是A.-2878kJ/molB.-2658kJ/molC.-1746kJ/molD.-1526kJ/mol8. 在相同条件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氯气在饱和食盐水中的溶解度小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B .碘在碘化钾溶液中的溶解度大于在纯水中的溶解度C .醋酸在醋酸溶液中电离的程度大于在纯水中电离的程度D .工业上生产硫酸的过程中使用过量的空气可提高SO 2的利用率9. 相同体积.相同pH 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10. 若424()NH SO 在强热时分解的产物是2SO .2N .3NH 和2H O ,则该反应中化合价发生变化和未发生变化的N 原子数之比为A .1:4 B. 1:2 C. 2:1 D.4:111. 在一定的温度.压强下,向100mL 4CH 和Ar 的混合气体中通入400mL 2O ,点燃使其完全反应,最后在相同条件下得到干燥气体460mL ,则反应前混合气体中4CH 和Ar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4 B. 1:3 C. 1:2 D.1:112. 短周期元素W .X. Y. 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W .X. Y. Z 的最外层电子数与其电子层数的比值依次为2 .3. 4. 2(不考虑零族元素)。
2010年全国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全国1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Ⅰ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2页。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使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您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
请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请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涂黑。
如果需要更改答案,请先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第I卷共21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以下数据可供参考: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H1 C12 O16 P31 Cl35.5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过程中,不直接依赖细胞膜的流动性就能完成的是A.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C.mRNA与游离核糖体的结合D.植物体细胞杂交中原生质体融合2.光照条件下,给C3植物和C4植物叶片提供CO2,然后检测叶片中的C。
下列有关检测结果的叙述,错误的是A.从C3植物的淀粉和C4植物的葡萄糖中可检测到CB.从C3植物和C4植物呼吸过程产生的中间产物中可检测到CC.随光照强度增加,从C4植物叶片中可检测到含C的C4大量积累D.在C3植物叶肉组织和C4植物叶维管束鞘的C中可检测到C3.下列四种现象中,可以用右图表示的是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随时间的变化B.一个细胞周期中DNA含量随时间的变化C.条件适宜、底物充足时反应速率随酶量的变化D.在适宜条件下光合作用强度随CO2含量的变化4.关于在自然条件下,某随机交配种群中等位基因A、a 频率的叙述,错误的是A.在某种条件下两种基因的频率可以相等B.该种群基因频率的变化只与环境的选择作用有关C.一般来说,频率高的基因所控制的性状更适应环境D.持续选择条件下,一种基因的频率可以降为零5.右图是一个农业生态系统模式图,关于该系统的叙述,错误的是A.微生物也能利用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储存的能量B.沼气池中的微生物是沼气产生的关键,它们通过分解有机物质产生沼气C.将沼渣、沼液作为肥料还田,可以循环利用能量和养分D.采用多种途径利用农作物,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的能量利用效率6.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熔点:Si3N4SiI4NaClB.沸点:As3PH3NH3C.酸性:HClO 4H3PO4H2SO4D.碱性:Al(OH)3Mg(OH)2NaOH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Li2OB.将CO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钙和CaCO 3C.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3沉淀和HCl气体D.将NH3通入热的CuSO4溶液中能使Cu还原成Cu和N2气体8.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A.Fe(s) + 2Haq) → Fe2+aq) + H2g)B.Fe3+aq) + 3Claq) → FeCl3aq)C.Fe2+aq) + 2Claq) + 2HNO3aq) → Fe(NO32aq) + 2H2O(l) + 2Claq)D.Cu(s) + FeSO 4aq) → Fe(s) + CuSO 4aq)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某醋酸溶液的PH=a,将此溶液稀释1倍后,溶液的PH=b,则a>bB.在滴有酚酞溶液的氨水中,加入NH4Cl的溶液恰好无色,则此时溶液的PH>7C。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 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 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 .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楞次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C .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D .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仑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1F 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1l ;改用 大小为2F 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2l 。
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 簧的劲度系数为A .2121F F l l -- B.2121F F l l ++ C.2121F F l l +- D.2121F F l l -+16.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t υ-图象为正弦曲线。
从图中可以判断A .在10~t 时间内,外力做正功B .在10~t 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 .在2t 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 .在13~t t 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17.静电除尘器是目前普遍采用的一种高效除尘器。
某除尘器模型的收尘板是很长的条形金属板,图中直线ab 为该收尘板的横截面。
工作时收尘板带正电,其左侧的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粉尘带负电,在电场力作用下向收尘板运动,最后落在收尘板上。
若用粗黑曲线表示原来静止于P 点的带电粉尘颗粒的运动轨迹,下列4幅图中可能正确的是(忽略重力和空气阻力)18.如图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
当用与水平方向成060角的力1F 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030角的力2F 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若1F 和2F 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1B.21219.电源的效率η定义为外电路电阻消耗的功率与电源的总功率之比。
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生物局部评析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局部,共l5页。
时量150分钟,总分值300分。
一、选择题:此题共13小题,每题6分,共7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以下有关细胞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答案】D【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
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
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评析】此题考察了生物必修I中关于细胞的内容,讨论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以及细胞周期的内容,应该说考察的难度不高,非常适合作为高考的第一题。
不过个难度的试题处在高考中还是有点让人意外的。
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拟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 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 D.细胞的RNA含量【答案】B【解析】如果要检测是否是基因突变,那么就应该检测DNA的碱基序列是否发生了增添、缺失或者是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
【评析】这道题就是考了一下基因突变的定义:由于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引起的基因结构的改变,叫基因突变。
试题的难度很低,学生比拟容易做出答案,其实简单点考虑也很容易找到答案,测定DNA序列。
(1)从图乙可知,在两个不同浓度的生长素溶液中,茎段半边茎生长产生的弯曲角度可以相同,请根据生长素作用的特性,解释产生这种结果的原因,原因是____________。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5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23 Mg24 S32C135.5 K39 Ca40 Ni59 Cu64 Bal37 Lal3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O的参与。
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C.无氧呼吸不需要2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丁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成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Na O的电子式为A.CO为112L(标准状况) B.106g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2C.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C H Cl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8.分子式为362A.3种B.4种C.5种D.6种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A.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B.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C.由氯代环己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二溴丙烷D.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0.把500 mL 有2BaCl 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3 S 32 Cl35.5 K 39 Ca 40 Ni 59Cu 64 Ba 137 La 139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全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膜都具有流动性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不需要O2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4.水中氧含量随水温的升高而下降。
生活在寒温带湖泊中的某动物,其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与其生活的水温有关。
右图中能正确表示一定温度范围内该动物血液中血红蛋白含量随水温变化趋势的曲线是A.甲B.乙C.丙D.丙5.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可测得静息电位。
给予细胞一个适宜的刺激,膜两侧出现一个暂时性的电位变化,这种膜电位变化称为动作电位。
适当降低溶液S中的Na+浓度,测量该细胞的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可观察到A.静息电位值减小B.静息电位值增大C.动作电位峰值升高D.动作电位峰值降低6.在白花豌豆品种栽培园中,偶然发现了一株开红花的豌豆植株,推测该红花表现型的出现是花色基因突变的结果。
为了确定该推测是否正确。
应检测和比较红花植株与白花植株中A.花色基因的碱基组合B.花色基因的DNA序列C.细胞的DNA含量D.细胞的RNA含量7.下列各项表达中正确的是A.Na2O2的电子式为B .106g 的乙醇和丙醇混合液完全燃烧生成的CO 2为112L (标准状况)C .在氮原子中,质子数为7而中子数不一定为7D .Cl -的结构示意图为8.分子式为C 3H 6Cl 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9.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A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B .由甲苯硝化制对硝基甲苯:由甲苯氧化制苯甲酸 C .由氯代环已烷消去制环己烯:由丙烯加溴制1,2一二溴丙烷 D .由乙酸和乙醇制乙酸乙酯:由苯甲酸乙酯水解制苯甲酸和乙醇10.把500mL 含有BaCl 2和KCl 的混合溶液分成5等份,取一份加入含a mol 硫酸钠的溶液,恰好使钡离子完全沉淀;另取一份加入含 b mol 硝酸银的溶液,恰好使氯离子完全沉淀。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题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院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专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申报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题报告填写要求
1.开题报告作为毕业论文(设计)答辩委员会对学生答辩资格审查的依据材料之一。
此报告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由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工作前期内完成,经指导教师签署意见审查后生效。
2.开题报告内容必须按教务处统一设计的电子文档标准格式打印,禁止打印在其它纸上后剪贴,完成后应及时交给指导教师签署意见。
3.学生查阅资料的参考文献应在十篇及以上(不包括辞典、手册),开题报告的字数要在1000字以上。
4.有关年月日等日期的填写,应当按照国标GB/T 7408—94《数据元和交换格式、信息交换、日期和时间表示法》规定的要求,一律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如“2004年9月26日”或“2004-09-26”。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