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江口库区坡耕地柑桔园不同覆盖方式下地表径流氮磷流失特征_刘毅
- 格式:pdf
- 大小:1.58 MB
- 文档页数:5
坡面氮、磷流失特征分析及预测
王建中;刘凌
【期刊名称】《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7(035)004
【摘要】利用室内人工降雨系统和大型可变坡土槽,模拟了裸土坡地在不同的初始土壤营养物质量分数、径流量、坡度及植被覆盖率下的产污过程,分析了典型降雨过程中氮、磷质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以及径流中营养物质的流失规律.结果表明:径流中氮、磷质量浓度受表层土壤营养物的质量分数影响很大;氮、磷质量浓度在产流初期迅速下降,随后下降速度趋于平稳;在多数情况下,径流中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高于氨氮质量浓度,亚硝酸盐氮的质量浓度很低.在物理机理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氮、磷的污染负荷模型.
【总页数】5页(P359-363)
【作者】王建中;刘凌
【作者单位】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
京,210098;河海大学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江苏,南
京,21009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131.3
【相关文献】
1.石匣小区氮磷坡面流失特征研究 [J], 窦培谦;王晓燕;房孝铎;王丽华
2.冻融条件下土壤可蚀性对坡面氮磷流失的影响 [J], 成玉婷;李鹏;徐国策;李占斌;王添
3.人工模拟降雨条件下黄土坡面水-沙-氮磷流失特征 [J], 乔闪闪;吴磊;彭梦玲
4.前期土壤含水量对黄土坡面氮磷流失的影响及最优含水量的确定 [J], 王辉;王全九;邵明安
5.雨强和坡度对黄土坡面土壤侵蚀及氮磷流失的影响 [J], 张梦;李冬杰;周玥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华南植物园“拟南芥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基因HDA15在调控植物种子萌发中的应用”获发明专利1月9日获悉,由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刘勋成等科研人员完成的“拟南芥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基因HDA15在调控植物种子萌发中的应用”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授权。
该发明的拟南芥组蛋白脱乙酰化酶基因HDA15编码的HDA15是RPD3/HDA1亚家族的成员,其作为负调控因子参与了PHYB介导的光起始种子萌发过程。
超表达HDA15后抑制种子萌发,而HDA15的T-DNA插入突变体hda15种子具有高萌发率,HDA15基因在调控种子萌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该发明揭示了HDA15调控PHYB依赖调控种子萌发的机制,提供了HDA15在植物品种改良中的应用方向,对于培育高萌发率的转基因植物具有重要价值。
(来源:华南植物园)华南植物园“玉米OXS2基因家族、其编码蛋白及应用”获发明专利随着工业发展,越来越多土壤和水源受到重金属镉(Cadmium,Cd)的污染。
这种重金属,不但威胁着人类食品的安全,也影响着人类粮食的产量。
研究表明,当植物遭遇镉胁迫时,其光合效率、水分和营养吸收都会受到严重抑制,进而出现萎黄、难以生长等症状,甚至死亡。
可见,研究植物中耐镉胁迫的基因及其功能,对增加作物产量具有重大意义。
由于玉米是重要的粮食作物和饲料来源,也是我国种植面积最大的农作物,因此,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研究员区永祥、李勇青以及前博士生贺立龙在玉米中展开了相关研究。
他们在玉米中克隆了与耐胁迫相关的OXS2的两个同源基因:ZmOXS2b与ZmO2L1并进行了功能研究。
结果表明,这些基因的表达都受到镉胁迫的诱导,而且当它们在拟南芥中高表达时,可以特异地增强拟南芥对镉的耐受性,从而提高拟南芥在逆境下的生长能力(见图1)。
显然,ZmOXS2b 与ZmO2L1的应用将能大大提高作物对重金属胁迫的耐受性,在抗逆作物分子设计育种上有着巨大的价值。
相关专利于2019年7月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的授权。
不同栽培模式对氮磷钾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何铁光;秦芳;苏天明;苏利荣;张野;何永群;李忠义;胡钧铭;谢丽萍【期刊名称】《水土保持研究》【年(卷),期】2014(21)1【摘要】为了寻求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养分流失、减少环境污染的最佳种植模式,在广西丘陵坡耕地进行定位观测,研究广西主要经济作物、农民常规施肥和主要种植模式下的坡耕地养分径流流失特征,结果表明,木薯+玉米模式径流水中的总磷、总钾、硝态氮流失量最大,其次为总氮、铵态氮;木薯+花生模式径流水中的养分流失量除总磷(245.1g/hm2)最多外,其他养分流失量均较少,氮素流失以硝态氮为主,占总氮的50%以上。
产生径流量最多的模式是木薯+花生为60 974L/hm2,其次是甘蔗模式为58 583L/hm2,最少的模式是木薯+玉米为52 676L/hm2;木薯+玉米种植模式下作物吸收氮、磷、钾的量最多(7月13日),甘蔗吸收氮、磷、钾的量均是最多的(11月13日)。
三种种植模式中施肥量最大的是木薯+玉米,其次是木薯+花生,甘蔗是最少的。
养分氮、磷径流率最大的均为甘蔗单种模式,养分钾径流率最大的为木薯+玉米种植模式。
【总页数】6页(P95-99)【关键词】玉米;种植模式;养分;径流【作者】何铁光;秦芳;苏天明;苏利荣;张野;何永群;李忠义;胡钧铭;谢丽萍【作者单位】广西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研究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2.4【相关文献】1.不同养分管理措施下常年菜地磷、钾养分径流流失特征 [J], 李盟军;艾绍英;宁建凤;王荣辉;姚建武;余丹妮2.不同养分管理措施下常年菜地磷、钾养分径流流失特征 [J], 李盟军;艾绍英;宁建凤;王荣辉;姚建武;余丹妮;3.不同施肥模式对旱地土壤氮磷钾径流流失的影响 [J], 张晓龙;张玉平;高德才;荣湘民;刘强;宋海星4.不同缓释肥施用比例对桃树-大豆间作农田地表径流氮、磷流失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J], 丁志磊;李元;蒋翔;祖艳群5.不同耕作方式与秸秆还田对稻田氮磷养分径流流失的影响 [J], 朱利群;夏小江;胡清宇;胡乃娟;张政文;卞新民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丹江口库区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特点的研究的开题报告一、选题背景丹江口水库是国家重要的水源地之一,同样也是一个典型的人工化水库。
在水库建设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淹没,导致流域的生态系统遭到了破坏。
而丹江口库区也是我国的大豆生产基地之一,土地资源十分宝贵。
如何保护好流域的生态环境,同时满足大豆等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
其中土壤氮磷养分流失是生态环境和农业生产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二、研究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研究,探讨其特点,为该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及农业生产提出可行的建议。
三、研究内容1. 丹江口库区土壤养分现状的调查;2. 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监测和分析;3. 探讨丹江口库区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特点及影响因素;4. 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保护和治理措施。
四、研究方法及步骤1. 调查研究法:通过采集丹江口库区土壤样本及相应的数据,建立丹江口库区土壤养分现状的数据库;2. 监测法:采用现代化的监测手段,对丹江口库区的土壤氮磷养分流失进行监测;3. 统计分析法:使用统计学的方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4. 综合评价法:将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归类、综合评价,以评价丹江口库区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程度和发展趋势;5. 提出预防与治理措施: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保护丹江口库区生态环境的相应预防和治理措施。
五、研究意义通过本研究,可以了解丹江口库区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特点及影响因素,为该地区土地资源的保护提供参考。
同时,为生态环境保护、农业生产以及水库水质保护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经验。
六、预期结果通过对丹江口库区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研究,可以得到该地区土壤氮磷养分流失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同时,可以为全国的水库保护和农业生产提供理论和实践的经验。
七、参考文献1. 邓铁涛,杨志杰,陈列平,等. 水库磷的流失与水质的保护[J]. 湖北水利科技,2000,34(2):29-31;2. 冯树建,贾小龙,姜斌,等. 鄂冬成灌区氮磷流失特征与减量对策研究[J].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2004,23(4):784-787;3. 韩勇,李学森. 华北平原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氮磷流失及其防治[J]. 中国农学通报,2007,23(6):323-326;4. 王筱,路巧生,徐昆. 森林土壤氮磷流失的研究[J].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8,26(2):156-159;5. 鲜茜,徐新明. 滨海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调查与评价[J]. 土壤通报,2010,41(3):787-791。
土石山区不同农作方式下坡面径流氮素流失过程刘晓君;李占斌;宋晓强;同新奇;张铁钢;龙菲菲【期刊名称】《水土保持学报》【年(卷),期】2015(29)1【摘要】采用人工模拟降雨方法研究裸地(BL)、花生(PL)、50%裸地+50%花生(BP)、50%玉米+50%花生(CP)和秸秆覆盖(SC)5种农作方式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小区径流氮素流失规律。
结果表明:地表径流总量表现为裸地BL〉SC〉CP〉BP〉PL;随降雨时间延续,地表径流均呈不同程度增加趋势,其中BL小区增长速度最快,BP措施下出流时间最长(降雨后第6min),花生立地条件下每5min地表径流变化稳定在0.30-3.46L之间。
径流中氮素流失浓度表现为BP〉CP〉PL〉BL〉SC,随时间呈波动增加趋势,沿坡面由上至下表现为先减小后增加。
受农作方式的影响,氮素流失在时间、空间上变化规律不同;总氮、硝态氮流失浓度最大增幅分别可达45.54%和55.79%,流失量分别在15.90-110.81mg/m2和15.58-90.33mg/m2之间;径流中氮素浓度的变异性略大于对应的地表径流。
农作方式与硝态氮呈正相关,与总氮相关性不显著。
在鹦鹉沟小流域农田养分流失不容忽视,需进一步采取有效的水土保持措施。
秸秆覆盖措施既能有效保持土壤养分,又可保证入河径流量,是值得推荐的水保措施。
【总页数】7页(P80-85)【关键词】模拟降雨;农作方式;氮素流失;迁移过程【作者】刘晓君;李占斌;宋晓强;同新奇;张铁钢;龙菲菲【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水利部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西安理工大学西北旱区生态水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陕西省水土保持局【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157.1【相关文献】1.北方土石山区不同坡度的径流小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J], 林军;马文贵;张子雪2.北方土石山区不同农作方式下坡面径流氮素流失过程研究 [J], 安秉锋3.北方土石山区不同木本植物的径流小区水土流失规律研究 [J], 谭润民4.辽宁省浑河流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流失特征 [J], 周林飞;郝利朋;张玉龙5.模拟降雨条件下丹江鹦鹉沟小流域坡面径流氮素流失特征 [J], 彭圆圆;李占斌;李鹏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16年第18期本文DOI :10.16675/14-1065/f.2016.18.021不同农艺措施对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彭伟宁摘要: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农耕区域都属于季风区,这种分布状况,使得在暴雨条件下,由于雨水、径流的冲刷使得我国坡耕地的土壤受到严重侵蚀。
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区域的土地肥力下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
对此,需要相关部门加强多种农艺措施的实施,从而实现对于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有效控制。
关键词:农艺措施;坡耕地;水土流失;氮磷流失;控制措施文章编号:1004-7026(2016)18-0035-01中国图书分类号:S157.1文献标志码:A (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渔沃街道办事处山东菏泽274000)1试验方式为了更好的推动农艺措施对于坡耕地水土及氮磷流失的控制,笔者进行了相关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笔者设置了5个径流区,分别编号为T1、T2、T3、T4、T5,并于6月份对于该区域进行种植。
在这五个区域中,笔者在T1~T4四个区域中,以农艺措施以及植物篱的方式进行栽种。
其中T1种植玉米,施肥过程中主要采取平衡方法;而T2则种植玉米并间作黄豆,实行垄作法,在施肥方面主要采取普通方式施肥;T3区域主要种植玉米间作黄豆,仍以普通方式进行施肥作业;最后的T4区域主要种植玉米,并以普通方式进行施肥。
在实验过程中,为了形成实验对比、提高实验结果的科学性以及严谨性,笔者以T5为对照组,该区域主要种植玉米,并以普通方式施肥。
2结果与分析2.1侵蚀量与径流量事实上,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导致种植区域养分流失以及土壤流失等状况出现的最大推动力就是径流量。
对此,笔者在相关的实验过程中进行了相关的数据统计,具体内容见表1。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可以得知各区域因降雨而产生的侵蚀量以及径流量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其顺序为T1<T4<T3<T2<T5。
通过相关的分析可以得知,在实际的种植过程中通过平衡施肥的方式进行施肥作业,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坡地的泥沙侵蚀问题,除此之外,这种施肥方式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作物的生长,并促进作物在实际的生长过程中具有更强的抗蚀力以及拦蓄作用。
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性分析
罗文兵;洪林
【期刊名称】《灌溉排水学报》
【年(卷),期】2011(30)4
【摘要】为了了解不同的灌溉条件下水旱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性,开展水旱作物节水与传统灌溉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试验研究。
结果表明,不同作物类型对氮素流失影响显著,旱地铵态氮质量浓度低于水田,而硝态氮则高于水田;灌溉方式对氮素流失有一定的影响,但并不显著。
虽然节水灌溉农田地表径流氮素质量浓度较高,但由于排水总量大大减少,所以节灌农田氮素流失总量有所减少;降雨对氮素流失影响较为显著,总氮和硝态氮流失随着降雨强度的增加而增加;地形地貌的差异会对氮素流失产生一定影响,表现为下游水稻田块的铵态氮高于上游田块,而总氮和硝态氮则相反;不同生育期地表径流氮素质量浓度不明显。
【总页数】4页(P53-56)
【关键词】水旱作物;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性;节水灌溉
【作者】罗文兵;洪林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水资源与水电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143.1
【相关文献】
1.基于SWAT的不同农田灌溉模式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征 [J], 徐建新;杨书勤;陆建红;赵鹏
2.基于DRAINMOD的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动态模拟 [J], 洪林;罗文兵
3.自然降雨条件下农田地表径流氮素流失特征研究 [J], 李英俊;王克勤;宋维峰;郭圣浩;李太兴;李云蛟
4.辽宁省浑河流域不同施肥方式下农田氮素随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流失特征 [J], 周林飞;郝利朋;张玉龙
5.模拟降雨条件下农田裸地氮素随地表径流流失特征 [J], 王冉;童菊秀;李佳韵;杨瑞;李璧君;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