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下载】认罚超1000亿元奥迪CEO被逮捕,德国制造怎么了?
- 格式:doc
- 大小:25.50 KB
- 文档页数:3
德国汽车巨头涉嫌最大卡特尔案文/李忠东结成非法垄断联盟,欺骗消费者20多年德国《明镜》周刊不久前报道说,为了达到实现对消费者人为提高汽车价格、对供应商压低价格和消除竞争的目的,大众及其子公司奥迪以及保时捷、宝马、戴姆勒等德国主要汽车生产商自上世纪90年代起,曾以不同的工作组形式举行秘密会议,暗地里就技术、生产成本、供应商、零部件采购价格、发展策略甚至最近深陷丑闻的柴油车尾气处理系统达成一致。
这些企业结成非法的卡特尔垄断联盟,用以维持他们行业巨头的地位和强大的话语权。
他们为旗下柴油车的尾气排放制定了一套标准,并心照不宣地执行了多年。
早在去年夏天,为了查找大众汽车操控钢铁价格的证据,负责实施《反对限制竞争法》的德国联邦卡特尔局突击检查了大众公司的办公室,第一次发现德国车企之间存在非法垄断行为。
两周后,大众集团和戴姆勒公司先后向德国联邦卡特尔局主动提交准入审查的许可和坦白信,承认违反了反垄断法,希望能够借此尽量减轻惩罚。
《明镜》近日首次披露了坦白信的内容,说20多年来这些汽车生产商的200多名员工举行了60次以上的秘密集会,内容涉及汽油车、柴油车、刹车和变速器等各方面,借此制定汽车业潜规则,形成长期的卡特尔垄断。
这几家德国车企巨头几乎完美演绎了经济学教科书上的“垄断案例”,成为德国经济史上最大卡特尔案例之一。
卡特尔是资本主义国家中的垄断组织形式之一,由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联合组成。
卡特尔成员企业一方面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规定商品产量、确定商品价格等一个或几个方面达成协议形成垄断性的联合。
另一方面,又保持其在商品经济活动中的独立性。
卡特尔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规定销售市场范围的卡特尔;二是规定销售价格的卡特尔;三是规定参加卡特尔的企业所生产的各种商品的生产限额。
随着跨国公司的出现和发展,资本主义各国的大垄断组织之间建立起国际卡特尔,比国内卡特尔的规模和影响都大得多。
目前,这几家德国汽车企业深陷最大垄断丑闻。
明星舞台作者:来源:《汽车纵横》2018年第07期德国时间6月18日,大众集团旗下豪华品牌奥迪掌门人施泰德(Rupert Stadler)被捕,这也是迄今为止因“排放门”被指控的最高级别管理层。
慕尼黑当地检察官给出的解释是,之所以拘留施泰德是因其涉嫌隐瞒证据而阻碍当局对排放门事件的持续调查。
6月19日,奥迪股份公司监事会决定,任命布拉姆·肖特(Bram Schot)暂时担任公司管理董事会主席一职。
此决定立即生效。
目前,施泰德已要求公司监事会暂时免去其在奥迪股份公司管理董事会及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中担任的职务。
大众及奥迪监事会同意了施泰德暂时免去其职务的请求。
该决定暂时有效,直至此次拘留施泰德的原因得以澄清。
无论是之前美国检方正式起诉前任大众CEO文德恩,还是德国检方紧急批捕了奥迪一把手施泰德,都表明这场持续了三年之久的尾气排放作弊的调查迎来了最终的“收官阶段”,只不过,这场堪称大众集团有史以来最大丑闻似乎仍然有太多的疑团待解。
而施泰德遭到逮捕,对奥迪和大众而言,无疑是品牌再度遭到重创的艰难时刻。
营销老将布拉姆·肖特的火线接任也为奥迪“稳定军心”及未来发展起到了铺垫作用。
布拉姆·肖特,1961年7月12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毕业于布拉德福德大学,拥有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1986年,布拉姆·肖特入职荷兰银行担任管理培训生。
一年之后,加入梅赛德斯-奔驰公司,并成为执行管理项目的一员。
随后,他在荷兰梅赛德斯-奔驰公司担任多个职位,包括商用车销售经理助理、公司战略与规划主管、以及商用车部市场总监。
1998年,布拉姆·肖特成为戴姆勒克莱斯勒荷兰公司旗下梅赛德斯汽车集团的董事总经理。
2003年,出任戴姆勒克莱斯勒荷兰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06年到2011年,布拉姆·肖特担任戴姆勒克莱斯勒/梅赛德斯-奔驰意大利公司的总裁兼首席执行官。
2011年,布拉姆·肖特加入大众集团,负责集团销售部的战略项目。
马姚某某、嘉士伯(中国)啤酒工贸有限公司等行政案文章属性•【案由】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案号】(2023)最高法知行终42号•【审理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程序】二审•【裁判时间】2023.09.22正文马姚某某、嘉士伯(中国)啤酒工贸有限公司等行政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判决书(2023)最高法知行终42号上诉人(一审原告、无效宣告请求人):嘉士伯(中国)啤酒工贸有限公司。
住所地: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工业园××镇××路。
法定代表人:LeeCheeKong,该公司董事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张宇航,北京市万慧达(深圳)律师事务所律师。
委托诉讼代理人:姜立喆,北京市万慧达律师事务所律师。
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国家知识产权局。
住所地:北京市海淀区××路××号。
法定代表人:申长雨,该局局长。
委托诉讼代理人:吴佳,该局审查员。
委托诉讼代理人:徐可,该局审查员。
被上诉人(一审第三人、专利权人):马姚某某,男,1987年11月24日出生,回族,住云南省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镇××村委××组××号。
上诉人嘉士伯(中国)啤酒工贸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嘉士伯公司)与被上诉人国家知识产权局及一审第三人马姚某某外观设计专利权无效行政纠纷一案,涉及专利权人为马姚某某、名称为“啤酒罐”的外观设计专利(以下简称本专利)。
针对嘉士伯公司就本专利权提出的无效宣告请求,国家知识产权局作出第46751号无效宣告请求审查决定(以下简称被诉决定),维持本专利权有效;嘉士伯公司不服,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以下简称一审法院)提起诉讼。
一审法院于2022年6月28日作出(2021)京73行初2743号行政判决,判决驳回嘉士伯公司的诉讼请求;嘉士伯公司不服,向本院提起上诉。
吉利收购沃尔沃谈判【吉利收购沃尔沃案例】甲方谈判策划案商务谈判策划书----关于我吉利公司收购沃尔沃谈判第一章目录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谈判概述................................................................................................. ............... 2 谈判团队人员组成................................................................................................2 谈判项目背景介绍 (2)3.1双方公司背景:............................................................................................. ................ 2 3.2收购谈判背景:............................................................................................. ................ 3 第五章双方利益及优劣势分析 (3)4.1 我方核心利益................................................................................................. ............... 3 4.2对方核心利益................................................................................................. ................ 4 4.3 我方优势................................................................................................. ....................... 4 4.4 对方优势................................................................................................. ....................... 5 4.5 我方劣势................................................................................................. ....................... 5 4.6 对方劣势................................................................................................. ....................... 5 第六章谈判项目说明及其影响 (7)6.1后续资金投入................................................................................................. ................ 7 6.2融资................................................................................................. ................................ 7 6.3人事变动与工厂转移................................................................................................. .... 7 6.4涉足市场................................................................................................. ........................ 7 6.5股权................................................................................................. ................................ 8 6.6知识产权................................................................................................. ........................ 8 第七章谈判目标................................................................................................. (8)7.1最优期望目标................................................................................................. ................ 8 7.2可接受目标................................................................................................. .................... 8 7.3底线................................................................................................................................. 8 第八章谈判中的注意事项 (8)8.1美方文化背景................................................................................................. ................ 9 8.2礼仪等方面注意事项................................................................................................. .... 9 第九章谈判程序及策略................................................................................................. (9)9.1 开局................................................................................................. ............................... 9 9.2 中期阶段................................................................................................. (10)9.3休局阶段................................................................................................. ...................... 11 9.4最后谈判阶段................................................................................................. .............. 11 9.5谈判原则................................................................................................. . (11)第二章谈判概述谈判主题:我方吉利集团向福特公司收购其旗下沃尔沃公司的有关谈判,希望双方取得双赢,并取得长期合作关系。
第1篇一、背景介绍安踏(ANTA)是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之一,成立于1991年,总部位于福建省泉州市。
安踏以生产运动鞋、服装、配件等产品为主,产品线覆盖篮球、足球、跑步、户外等多个领域。
近年来,安踏在国内外市场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
二、案例概述2018年,一篇题为《安踏:道德伦理与法律的双重困境》的文章在网络上引发热议。
文章指出,安踏在产品生产、销售过程中存在道德伦理和法律问题,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 民工工资拖欠问题2. 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问题3.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三、案例分析1. 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安踏在发展过程中,曾因拖欠民工工资而引发争议。
2017年,有媒体报道称,安踏旗下的一家代工厂拖欠民工工资,导致数百名民工生活陷入困境。
这一事件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安踏也因此受到了舆论压力。
道德伦理角度:拖欠民工工资违背了道德伦理原则,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破坏了社会公平正义。
法律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明确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和劳动合同的约定,按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工资。
安踏拖欠民工工资,违反了法律规定。
2. 假冒伪劣产品销售问题近年来,安踏在销售过程中,被曝出存在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现象。
一些消费者购买到假冒安踏产品的经历,使安踏品牌形象受到严重影响。
道德伦理角度:销售假冒伪劣产品损害了消费者权益,违背了诚信原则,破坏了市场经济秩序。
法律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明确规定,禁止生产、销售假冒伪劣商品。
安踏销售假冒伪劣产品,违反了法律规定。
3. 知识产权侵权问题安踏在发展过程中,也曾涉嫌侵犯他人知识产权。
例如,2015年,安踏被指控抄袭某国际知名品牌的运动鞋款式。
虽然安踏否认了指控,但这一事件仍引起了公众对安踏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的质疑。
道德伦理角度: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违背了诚信原则,损害了创新成果,破坏了知识产权保护体系。
法律角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等法律法规对知识产权保护做出了明确规定。
西安德森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杨建军等民间借贷纠纷民事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法院】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山东省济南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2.02.25【案件字号】(2021)鲁01民终12249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魏希贵亓雪飞尹逊航【审理法官】魏希贵亓雪飞尹逊航【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西安德森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杨建军;崔健;济南中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孙笠【当事人】西安德森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杨建军崔健济南中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孙笠【当事人-个人】杨建军崔健孙笠【当事人-公司】西安德森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济南中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代理律师/律所】孙华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袁玉昆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宋鑫山东海扬律师事务所;王永礼山东海扬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律所】孙华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袁玉昆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宋鑫山东海扬律师事务所王永礼山东海扬律师事务所【代理律师】孙华袁玉昆宋鑫王永礼【代理律所】山东齐鲁律师事务所山东海扬律师事务所【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原告】西安德森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被告】杨建军;崔健;济南中森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孙笠【本院观点】本案二审争议焦点是:西安德森公司应否承担连带保证责任。
第一、西安德森公司虽对于《保证合同》中西安德森公司印章的真实性存在质疑,并申请对印章的真实性进行鉴定,但该《保证合同》中除加盖西安德森公司的印章之外,还有崔健作为法定代表人鉴字,而西安德森公司对《保证合同》中崔健的签字不存质疑,亦不申请鉴定,崔健签名的真实性依法足以认定,《保证合同》的真实性亦足以认定。
【权责关键词】无效撤销委托代理违约金支付违约金合同约定证据交换质证举证通知诉讼请求缺席判决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执行【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查明】本院查明的其他事实同一审审理查明的事实一致。
关注德国:织密治理贿赂大网近年来,德国私营公司不断有受贿丑闻曝光。
德国前宝马汽车公司采购经理冈瑟·林克收受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德科斯米尔集团90万欧元贿赂,被慕尼黑一家法院判处3年有期徒刑,罪名是在商业交易中严重腐败。
林克承认从该集团收取金钱,以提供内幕信息并影响新项目的决策过程,称他的本意是通过削减采购成本来帮助宝马推出新款微型汽车。
林克出庭时泣不成声,在法庭上向宝马汽车公司和他的家人道歉。
德科斯米尔集团成立于1958年,是一家德国汽车零部件供应商,该集团在4大洲22个国家运营58个站点,是布线系统和内饰系统高端市场领导者。
林克帮助德科斯米尔集团在一个财团中脱颖而出,击败了法雷奥的竞标。
法雷奥总部位于法国,致力于汽车零部件、系统、模块的设计、开发、生产及销售。
公司业务涉及原配套业务及售后业务,是世界领先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商。
林克已婚,有两个孩子,在宝马公司担任采购总监12年,年收入12万欧元(约合人民币89万元)。
检察官开始调查林克时,他的家乡、慕尼黑附近的兰茨胡特的税务官员,对他的护士妻子为减少夫妇俩的税款而提交的六位数咨询服务发票产生了怀疑。
在调查期间,另有两名宝马前经理和其他28名员工接受了警方的询问。
法官彼得·诺尔指出,林克虽然只是一个部门领导,但他能够解决问题。
这让那些希望从他身上获得优势的供应商对他特别感兴趣。
林克的前商业伙伴称他“专横”,知道他有能力败坏供应商的声誉。
这起案件的真正受害者是未能赢得合同的竞争供应商,林克的腐败使德科斯米尔集团后来无法竞标,不得不被另一家供应商取代。
在德国,由于行贿和受贿主体不同,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取回扣和好处的表现形式各异。
有的厂商代表在签订采购协议时滥用职权,向供应商索取贿赂,中饱私囊,损害他人和公司的利益。
有的公司经理利用职务之便巧立名目,为自己或第三者索取和收受回扣。
在1999年以前,德国非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收取回扣和好处的行为并不受德国法律的约束和制裁。
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臧一超民间借贷纠纷二审民事判决书【案由】民事合同、无因管理、不当得利纠纷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审理法院】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法院】山东省泰安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结日期】2020.04.16【案件字号】(2020)鲁09民终761号【审理程序】二审【审理法官】阎鹏朱峰邢友峰【审理法官】阎鹏朱峰邢友峰【文书类型】判决书【当事人】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臧一超【当事人】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臧一超【当事人-个人】臧一超【当事人-公司】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法院级别】中级人民法院【终审结果】二审维持原判二审改判【字号名称】民终字【原告】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被告】臧一超【本院观点】上诉人同创公司与被上诉人臧一超之间的借贷关系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权责关键词】撤销合同新证据诉讼请求维持原判发回重审【指导案例标记】0【指导案例排序】0【本院认为】本院认为,上诉人同创公司与被上诉人臧一超之间的借贷关系清楚,权利义务关系明确。
同创公司于2018年9月3日向臧一超借款100万元,后于2018年10月19日还款50万元,尚欠50万元,以上事实清楚,双方均予认可,一审法院予以确认,是正确的。
因该借款未约定还款期限,出借人可随时主张偿还,其提起一审诉讼主张上诉人还款,上诉人也确认了借款事实,一审法院予以认定,并无不妥。
上诉人现主张被上诉人“从未书面申请提款",不影响本案借款事实的认定,其上诉请求缺乏事实和法律依据,二审不予支持。
综上,一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审判程序合法,判决结果公正,应予以维持。
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判决如下【裁判结果】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二审案件受理费8800元,由上诉人山东同创汽车散热装置股份有限公司负担。
本判决为终审判决。
【更新时间】2021-10-23 14:51:15【一审法院查明】一审法院认定事实:2018年9月3日,被告因资金周转向原告借款100万元,被告向原告出具过桥储备金存单一份,内容为:“存款人:臧一超,存款时间:2018年9月3日,存款人身份证号:,存款金额:(大写)壹佰万元整¥1000000.00"。
张小只智能机械工业网
张小只机械知识库认罚超1000亿元奥迪CEO被逮捕,德国制造怎么了?
就在德国时间6月18日的临晨,奥迪的CEO施泰德在自己的家中被逮捕,而被捕的理由是调查员发现它可能正在隐藏或者销毁“柴油门”事件的相关证据!
同时,大众集团同意支付的“尾气门”事件相关罚金已经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事件起因
“作为对柴油门和奥迪车型调查的一部分,慕尼黑检察官办公室于2018年6月18日对鲁伯特·施泰德教授发出了逮捕令。
”慕尼黑检察官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指出。
对此,奥迪方面也确认了该消息属实,但该豪华汽车制造商同时补充道,“对于施泰德的案件而言,不乏无罪推定的可能性。
换言之,如果起诉方证据不足,该指控将无法成立。
德意志新闻社(DPA)在一篇报道中指出,施泰德被捕是因为检方担心他可能试图逃跑。
2015年9月,大众集团承认在旗下柴油车型上搭载非法关闭软件以符合美国排放标准,此次作弊事件引发了该公司历史上最大的信任危机,并加剧了整个汽车行业的监管力度。
而仅仅两个月后,作为大众汽车旗下的豪华品牌——奥迪也没能“独善其身”,该公司承认其搭载3.0升V6发动机的车型上安装了一种在美国被视为非法排放的装置,以允许汽车规避排放限制。
截至目前,大众已经拨出约300亿美元用于支付罚款、改装车辆以及与排放测试作弊相关的诉讼费用。
据慕尼黑检察官办公室统计,目前总共有20名奥迪“排放门”的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