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12 MB
- 文档页数:6
林果生产中的污染源及控制对策探讨林果生产在我国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但在生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源。
为了保护环境,保障人民生活,需要对林果生产中的污染源进行有效控制。
本文将探讨林果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源及控制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和政府部门提供参考。
一、林果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源1. 土壤污染:林果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用品会对土壤造成污染,长期使用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生存,从而对土壤生态系统造成破坏。
2. 水体污染:林果生产中喷洒的农药和化肥会随着雨水渗入地下水,或者通过河流、湖泊等水体流入水资源,导致水体污染,损害水生生态系统。
3. 大气污染:林果生产中的烟尘、氨气、硫酸气等气体排放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导致大气环境恶化。
1. 推广有机栽培:有机栽培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栽培方式,不使用化肥、农药等化学品,能够降低对土壤、水体和大气的污染。
推广有机栽培可有效减少林果生产中的污染源。
2. 合理施肥用药:在施肥用药过程中,应该根据土壤养分情况和作物需求量,科学合理地施用化肥和农药,避免过量使用导致土壤和水体污染。
3. 倡导生态健康种植方式:倡导采用生态健康种植方式,推广间作、套作、轮作等方式,减少单一作物的种植,增加生态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平衡。
这种种植方式可以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4. 沼气发电利用:对于林果生产中产生的有机废弃物,可以通过沼气发电技术进行资源化利用,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和对大气的污染。
5. 强化环境监测和治理:加强对林果生产环境的监测和治理力度,建立完善的环境保护体系,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确保生产过程中不出现环境污染。
三、结语林果生产是我国的重要农业产业,为社会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在生产过程中也会产生一定的污染源。
为了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我们必须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有效减少林果生产中的污染源。
通过推广有机栽培、合理施肥用药、倡导生态健康种植方式、沼气发电利用以及强化环境监测和治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减少林果生产中的污染源,保护环境,确保人民的生活质量。
林果生产中的污染源及控制对策探讨
林果生产是一项重要的农业产业,它也会带来一些环境污染问题。
本文将探讨林果生
产中的污染源及相应的控制对策。
林果生产中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是农药。
农民在种植果树过程中使用农药来控制病虫害,农药的使用会带来水源和土壤污染的风险。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
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减少对农药的依赖;二是加强农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农民使用
农药的合理性和安全性;三是加强对农药残留的监测和检测,确保果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林果生产中的污染源还包括农业废弃物的处理。
在果树收获后,产生大量的果皮、果肉和果核等废弃物,如果不加以处理,会引起环境污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
采取以下对策:一是建立废弃物的分类和回收利用机制,将果皮等可回收物料进行资源化
利用;二是研究和开发废弃物的处理技术,如堆肥和生物气化等,将果皮等有机废弃物转
化为有益的资源;三是加强对废弃物处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确保废弃物处理的安全和环保。
林果生产中存在农药、废弃物和水源污染等问题,但通过推广有机农业技术、加强农
药使用的管理和监督、建立废弃物回收利用机制、研发处理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
加强水资源管理等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林果生产中的污染问题,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
发展。
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研究目录一、内容综述 (2)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3)1.2 研究现状及问题 (4)1.3 研究目标与假设 (5)1.4 研究方法 (6)1.5 文献综述 (7)二、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风险分析 (9)2.1 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特点及风险类型 (10)2.1.1 种植环节风险 (11)2.1.2 收集加工环节风险 (12)2.1.3 物流环节风险 (13)2.1.4 perdagangan环节风险 (14)2.1.5 信息安全风险 (15)2.2 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 (17)三、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风险控制与防范机制 (18)3.1 全供应链风险共管机制 (20)3.1.1 成员责任与义务界定 (21)3.1.2 信息共享与协同管理平台构建 (22)3.1.3 风险共担与利益分配机制设计 (24)3.2 环节风险具体防控措施 (25)3.2.1 种植环节风险防范措施 (26)3.2.2 收集加工环节风险防范措施 (28)3.2.3 物流环节风险防范措施 (29)3.2.4 电子商务环节风险防范措施 (30)3.2.5 信息安全风险防范措施 (31)3.3 应急预案及决策支持系统 (32)四、案例研究及分析 (34)4.1 案例选择及介绍 (35)4.2 案例分析及风险控制措施 (36)4.3 经验总结及启示 (38)五、结论与展望 (38)5.1 研究结论 (40)5.2 未来研究方向 (41)六、参考书目 (43)七、附件 (44)一、内容综述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研究:这部分研究主要探讨了供应链风险管理的概念、原理和方法。
学者们从供应链风险识别、评估、预警和应对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理论探讨,为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的风险控制提供了理论基础。
农产品电商供应链风险评估模型研究:针对农产品电商供应链的特点,一些研究者构建了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型,用于量化评估供应链中的各类风险。
林果调研报告林果调研报告一、背景介绍林果是指在森林中生长的各类果树,包括苹果、梨、柿子等等。
林果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和保健品行业。
为了了解当前林果市场的状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撰写了本报告。
二、市场走势分析1.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对于天然健康的食品需求不断增加,林果作为健康食品的代表之一,市场需求一直保持良好的增长势头。
2. 消费结构升级,并注重品质:当今消费者对于林果的需求不再仅仅停留在口感上,更加注重品质、口感和营养价值的综合体验。
3. 自然环境的限制:林果的种植对于土壤质量、水源等自然环境要求较高,这给林果市场带来一定的供应压力。
尤其在一些生态敏感区域,政府严格控制林果的种植规模,以保护生态环境。
三、市场竞争形势分析1. 品牌竞争:随着市场需求增长,品牌竞争日益激烈。
一些知名品牌通过不断提升产品品质和品牌形象,赢得了消费者的认可和市场份额。
2. 价格竞争:价格一直是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
在同质化产品竞争激烈的情况下,一些企业通过压缩成本和提高生产效率,使得产品价格相对更具竞争力。
3. 渠道竞争:多渠道销售和网络销售成为了当前市场的主要销售方式。
传统的超市和专卖店销售渠道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但是随着电商平台的发展壮大,网络销售增速明显加快。
四、市场机遇与挑战1. 机遇:随着消费者对于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加,林果市场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机遇。
同时,农村地区对林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这将成为一个新的市场增长点。
2. 挑战:林果的种植面临气候、土壤、病虫害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制约,这给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带来一定的挑战。
此外,市场竞争激烈,产品的品质和服务质量等方面也给企业带来了压力。
五、市场发展建议1. 不断提升产品品质:林果企业应当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升产品品质和口感,以满足消费者不断提升的需求。
2. 多渠道销售:林果企业应当积极拓展销售渠道,结合线上线下的销售方式,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基于不确定性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研究摘要:农产品供应链是一个涉及多方参与、链条较长的复杂系统,受到许多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如自然灾害、气候变化、市场需求波动等。
为了有效管理供应链风险,保障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运行,需建立一套全面的风险管理机制。
本文分析了不确定性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并探讨了相应的风险管理策略。
一、不确定性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影响1. 自然灾害影响:农产品生产与自然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灾害如洪水、旱灾、冰雹等都会对农产品的种植、收获、加工和运输等环节造成严重影响,导致供应链中断或成本上升。
2. 气候变化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引发极端天气现象增多,影响农产品产量和质量,使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挑战。
3. 市场需求波动:农产品市场需求受多种因素影响,如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消费习惯改变等。
市场需求的波动会导致供需失衡,农产品供应链的稳定性受到冲击。
4. 价格波动:农产品价格波动较大,市场竞争激烈。
供应链中每一个环节的价格变动都会对利润产生重大影响,增加农产品供应链风险。
5. 物流问题:农产品运输需要跨越多个环节,包括生产、加工、分销等,物流环节中存在不确定性因素,如交通拥堵、运力不足等,都可能导致供应链延迟或中断。
二、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策略1. 多元化供应链:建立多元化的供应链网络,避免依赖单一供应商、单一渠道,分散供应风险。
2. 建立预警机制:通过监测气象信息、市场动态等,尽早发现潜在风险,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应对。
3. 提高信息共享:加强农产品供应链各环节之间的信息共享,包括供应商、生产者、加工者、分销商等,以提高信息透明度和沟通效率。
4. 强化合作伙伴关系:与供应链中的各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共同承担风险,提高供应链的稳定性。
5. 保险与金融工具:充分利用保险与金融工具来降低风险,如天气保险、保值贷款等,以减轻农产品供应链的经济压力。
6. 引入科技支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来提高农产品供应链的运作效率和准确性,如物联网、区块链等。
农产品供应链农户风险分析农产品供应链是指从农户种植或养殖农产品开始,到最终消费者购买农产品的整个过程。
农户是农产品供应链的起点,也是其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
在供应链中,农户面临着诸多的风险,这些风险可能导致农户的利益受损甚至无法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
对农户的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对于维护农户的合法权益、保障农产品供应链的顺畅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自然风险1. 天气灾害:农业生产极大程度依赖天气条件,恶劣的天气灾害如干旱、洪涝等都会对农产品的生长和产量产生直接影响。
2. 病虫害:农产品常常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对于农户而言,病虫害的发生不仅使得产量降低,还可能导致农产品的质量下降。
3. 植物遗传性问题:农产品的品种与质量受到植物遗传性问题的限制,若农户没有了解到这些问题,可能导致种植出的农产品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二、市场风险1. 农产品价格波动:农产品市场价格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季节性因素、市场需求变化、政策调整等,农产品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农户的收益。
2. 市场需求变化:市场需求的变化会导致农产品销售不畅,农户可能面临库存积压、价格下跌等问题。
3. 市场信息不对称:由于农户往往处于信息的弱势地位,对于市场信息的获取和了解有限,难以及时对市场进行反应和调整。
三、技术风险1. 农业技术的不熟悉:农户在种植和养殖过程中,若对农业技术不熟悉或掌握不到位,可能导致农产品产量下降、质量下降等问题。
2. 种植技术缺乏创新性:农户在种植过程中过于依赖传统种植技术,没有积极探索和采用新的农业技术,导致农产品的效益降低。
四、生产资金风险1. 资金不足:农户在进行农业生产过程中,资金的需求量较大,由于各种原因,农户可能面临资金不足的风险。
2. 资金使用不当:即使农户拥有足够的资金,若在农产品生产过程中资金的使用不当,可能导致生产效益降低甚至造成资金的浪费。
以上所列风险只是农户在农产品供应链中可能遇到的一些典型问题,实际上,农户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所面临的风险是多种多样的。
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技术研究第一章:前言农产品供应链是农业生产和销售的重要链条,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
但是,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天气灾害、病虫害、物流延误、市场波动等。
这些风险直接影响着农民的收益和社会的稳定性。
因此,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管理农产品供应链中的风险,已经成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重要问题。
第二章:农产品供应链风险分类及特点一、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分类农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可以分为以下几类:1. 农业生产风险:包括天气、病虫害、自然灾害等因素对农产品生产的影响。
2. 农产品质量风险:包括使用农药、化肥等对农产品质量的影响。
3. 物流风险:包括采收、仓储、运输等环节的延误、损失、质量变化,给农产品的销售和市场带来了风险。
4.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需求变化、售价波动、竞争激烈等因素对农产品销售的影响。
二、农产品供应链的特点1. 本地采购:农产品采购难以跨越地域,因此供应链中的采购环节非常重要。
2. 季节性波动: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具有季节性,这使得供应链管理更加困难。
3. 采收、加工难度大:农产品生产的过程涉及到采收和加工等环节,需要耗费较大的人力和物力。
4. 质量标准不一:不同地区、不同工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不一致,使得质量管理更加困难。
第三章:现有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手段现有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手段包括:1. 风险预测: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等手段,提前预知农产品生产和销售市场的风险。
2. 采收监测:通过对农产品采收、储存、运输等过程的监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3. 追溯体系:对农产品的生产和流通过程进行记录和追溯,可快速找到问题点,排查风险。
4. 风险分析:对农产品供应链的各个环节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点和应对策略。
第四章:未来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技术趋势未来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技术趋势可能包括以下几个方向:1. 区块链技术:应用区块链技术建立起完整的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系统,解决信息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农林牧渔产品批发的供应链管理挑战与解决方案概述:农林牧渔产品批发行业作为食品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从生产到消费环节的产品流通任务。
然而,由于农林牧渔产品的特殊性,如易腐性、季节性、品质要求等,使得供应链管理面临着一系列挑战。
本文将分析农林牧渔产品批发的供应链管理面临的挑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挑战一:产品保鲜农林牧渔产品通常具有易腐性,需要在采摘或屠宰后的短时间内进行储存和运输。
这就要求供应链管理在保证产品新鲜度的同时,要尽量减少损耗和浪费。
为此,可以采取以下解决方案:1.优化物流管理:完善的物流系统能够有效控制产品储存和运输过程中的温度、湿度等环境因素。
合理的仓储和运输设施能够延长产品的保鲜期,减少腐败和损耗。
2.技术支持:应用先进的冷链技术和包装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产品的保鲜期。
例如,通过使用保鲜膜、保鲜剂等包装材料,能够降低氧气、水分和细菌的渗透,延缓产品的腐败过程。
挑战二:季节性供应农林牧渔产品的供应通常是受季节和气候等因素的限制,这给供应链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在旺季,产品供应充足,但在淡季则面临供应不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可以考虑以下解决方案:1.多样化供应渠道:与不同地区的农户、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以获得稳定的供应。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供应合同和协议,与供应商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确保季节性产品的稳定供应。
2.产品储存和加工:对于季节性产品,可以采取储存和加工的方式,将产品转换成长期供应的产品。
例如,将季节性水果制作成果酱或果脯,将农产品加工成罐头等,以延长产品的上市期。
挑战三:质量管理农林牧渔产品的品质对于消费者来说非常重要,但由于产品的特殊性,质量管理面临很多挑战。
以下是一些解决方案:1.建立质量控制体系:建立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从原料采购、生产加工到产品销售等各个环节的质量控制措施。
严格把控产品质量,确保符合消费者的需求和标准。
2.加强供应商管理:与优质的农户、养殖户建立合作关系,选择合格的供应商和生产加工企业。
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改进与应用研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化的加速,农产品供应链的管理变得愈发复杂。
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中,存在着多种风险,如自然灾害、市场波动、物流问题等。
如何有效地管理这些风险,确保农产品的供应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农业产业链中的重要任务。
本文将介绍基于风险管理的模型,以及对该模型的改进和应用研究。
一、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是一种系统化的方法,用于评估、分析和管理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种风险。
该模型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风险识别:通过对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进行风险识别,确定可能出现的风险因素。
常见的风险因素包括天气灾害、病虫害、市场需求波动、采购和物流问题等。
2. 风险评估:对已识别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估,包括风险的概率、影响程度和持续时间等。
通过风险评估,可以确定各个风险因素对供应链的影响程度,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3. 风险应对: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策略。
常见的风险应对策略包括多样化供应商、建立备货库存、加强物流管理等。
风险应对策略的制定应综合考虑风险成本、供应能力和供应链的状况等因素。
4. 风险监控与控制:在实施风险应对策略后,需要进行风险监控与控制。
通过定期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措施的执行,可以及时发现和应对风险事件,确保供应链的稳定性。
二、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的改进传统的农产品供应链风险管理模型存在一些局限性,如缺乏可信的数据支持、风险评估的主观性和过于简化的风险应对措施等。
为了改进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需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进:1. 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的应用,可以准确地收集和分析农产品供应链中的各类数据,如气象数据、土壤数据、销售数据等。
同时,利用机器学习和数据挖掘算法,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预测和分析,辅助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的决策。
2. 风险评估的客观性:传统的风险评估方法往往依赖于专家判断和经验,容易受主观因素的影响。
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与管控方案一、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隐患在农业生产与消费供应链中,质量安全问题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随着农产品交易方式的变革和市场监管标准的提升,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隐患也不断显露出来。
以下将从源头到终端进行分析,探讨农产品供应链中存在的质量安全隐患。
1. 源头环节:土壤污染和植物保护剂残留农产品的种植环节存在土壤污染和植物保护剂残留等问题。
由于长期过度施用化肥和农药,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超标或者地下水受到污染。
此外,农民为了保证高产高收,可能会滥用农药并超过允许使用剂量,导致作物上残留有害物质。
2. 生产环节:加工处理不当和假冒伪劣在农产品供应链的生产环节,加工处理不当和假冒伪劣成为质量安全隐患之一。
一些食品加工企业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采用低质原料或者添加大量的食品添加剂。
此外,农产品市场上存在假冒伪劣、掺杂成分以及偷工减料的行为,严重威胁消费者健康。
3. 流通环节:包装腐败和运输损害农产品流通过程中的包装和运输环节也存在质量安全隐患。
一方面,一些不法商家为了降低成本常采用劣质包装材料,容易导致食品腐败或变质。
另一方面,在农产品运输过程中,恶劣的环境条件、违规操作以及长时间的运输等因素会导致商品破碎、变形、霉变等问题。
4. 销售环节:虚假宣传和售后服务不到位在销售环节中,虚假宣传和售后服务不到位可能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和身体健康问题。
虚假宣传是指商家通过夸大产品功效、虚构生产原料或忽略重要信息等方式误导消费者。
而售后服务不到位则包括如维权困难、退换货流程繁琐等问题,消费者在遇到问题时无法得到及时解决。
二、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管控方案为了保证农产品供应链中的质量安全,在政府、企业和消费者三方共同努力下,需要制定有效的管控方案。
以下是几种可行的质量安全管控方案:1. 源头环节:强化土壤监测和植物保护剂管理加强对农田土壤的监测,建立土壤环境数据库,实行动态监测与评估;加强对植物保护剂的管理与监督,并组织专家进行临床研究来确定安全使用水平。
第33卷第4期森林工程2017年7月F O R E S T E N G I N E E R I N G Vol. 33No. 4 July, 2017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王雅提,李洋*,马成林(东北林业大学工程技术学院,哈尔滨150040)摘要:野生林果供应链结构复杂且具有高风险性,为降低野生林果供应链运作风险、提高野生林果流通效率提升林产品贸易水平,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关系并构建内险控制仿真模型质量风险控制措施作用效果。
系统分析野生林果供应链结构,探究风险成因,绘制风险要素因果关系图,构建以风险、风险影响因素、风险控制、系统总风险为要素的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控制系统动力学模型,运用工具对模型进行仿真计算。
结果表明:增加风险控制投入比系数A,可降低总风险且总风险降低程度有所不同。
研究认为,风险控制能够降低系统总风险,其中,提升产品保管水平较其他措施更能显著降低系统总风险,据此提出风险控制的合理对策,旨在为深入研究林产品供应链风险控制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风险控制;系统动力学中图分类号:F 259. 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 -005X(2017)04-0103 -06Risk Analysis and Control of Wild Forest Fruit Supply ChainWang Yati, Li Yang*,Ma Chenglin(College of Engineering a n d T e c h n o l o g y,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150040)A b s t r a c t:W i l d forest fruit supply chain is c o m p l e x a n d has high risk. In order to reduce the risk a n d improve the circulation efficiency a n d forest products trade level, this paper analyzed wild forest fruit supply chain risk relationship based on system d ynamics theory,a n d simulated the effects of risk control measures. W i l d forest fruit supply chain w a s systematically analyzed a n d risk causal relationship diagram w a s constructed by exploring the causes of risk. T h e d y n a m i c m o d e l of risk m a n a g e m e n t system w a s built based on risk, factors of risk, risk control objects a n d overall system risk. T h e n,V e n s i m w a s used to simulate the model. Results s h o w e d that increasing the risk control input ratio coefficient could reduce the overall risk a n d the overall risk reduction w a s different. Research suggested that risk control could reduce the overall system risk. A m o n g t h e m,the promotion of product custody level than other m e a sures could significantly reduce the overall system risk. Therefore,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reasonable countermeasures of risk c o ntrol, w h i c h a i m e 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study of forest product supply chain risk control.K e y w o r d s:W i l d forest fruit supply c h a i n;risk;risk control;system d ynamics〇弓1言野生林果供应链的起点为野生林果培育地,终 点为消费者,中间为采摘公司、加工企业、物流公 司、超市或农贸市场。
多节点企业三级结构导致野 生林果供应链系统具有关系复杂性、不稳定性、市收稿日期:2016-12-29基金项目:中央髙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2572017CB05); 2017年中国物流学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研 究课题计划(2017CSLKT3 -029)第一作者简介:王雅提,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林产品供应链。
*通信作者:李洋,博士,副教授。
研究方向:林业物流。
E-mail:378918917@引文格式:王雅提,李洋,马成林.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分析与 控制研究[J].森林工程,2017, 33(4): 103 -108.场环境不易预测性等特点[1_2]。
因此,野生林果供 应链具有高风险性,为降低风险提高供应链运作效 率[3],可对其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张学文等通 过分析林产品流通效率,得出流通效率受政策、环 境影响明显的结论并提出应加强组织管理的建议[4];Iliopoulos等研究了与水果相关的供应链,得出其供应链容易受市场需求变化和供应链管理思 想普及程度的影响,建议应加强对与水果相关的供 应链进行创新管理[5] ;Macheka Lesley识别出香蕉 供应链风险并提出风险控制方法[6];程子涛等对农产品供应链风险评估的文献进行了综述,指出农 产品供应链风险的研究存在范围小、方法单一的不 足,提出应结合实际提供战略性策略的展望[7]。
现阶段关于林产品供应链风险的研究较少,尚未有 对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的相关研 究,为提高野生林果供应链流通效率,降低供应链图1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系统总因果关系Fig. 1 Wild forest fruit supply chain risk systemcasual loop diagram subsystem野生林果供应链系统结构表现为系统总因果关 系图,共包含两个子系统,分别如图2、图3所示。
(1)图2是一个负反馈系统,主要反映了风险 与风险控制的作用关系。
风险影响因素数量的增加 会促成风险的增加,从而导致野生林果供应链的总 风险增多,导致供应链效率降低,迫使节点企业对 风险控制投入的加大,对风险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 进行控制可以降低其影响作用,进而风险控制水平 得到提升,风险影响因素数量随之减少。
果风投。
>林链制比生应控人 野供险果系险林链风生应总野供统第4期王雅提等: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105的运作风险,以及微妙的合作风险。
应用系统动力学理论分析野生林果三级供应链结构并结合相关资料可以识别出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的影响因素[m ]:(1) 质量风险(&)。
野生林果多为鲜活的林产 品,新鲜的果实具有易腐性和易损性(F 12),鲜活的野生林果一旦变质或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未得到妥善的保管都将导致质量风险。
(2) 市场风险(F 2)。
由于野生林果供应链的运 作是以野生林果市场需求为导向的,供应链各环节 都需要准确的市场预测值来进行下一步的计划实 施。
随着国际贸易的往来,各币种之间汇率的变化 同样影响着市场变化趋势。
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21)和货币的波动()都会造成野生林果供应链 的市场风险。
(3) 信息风险(F 3)。
野生林果供应链具有信息 非对称性的特点,信息的传递速度(F 31)过慢会形 成延迟时间,造成信息延迟,信息延迟的后果是野 生林果供应商的销售预测值变化晚于销售商的销售 预测值的变化,而且P 2远大于A ,容易产生牛鞭 效应;信息的真实性(F 32)与否影响着销售预测值 与实际值的差异的大小;网络安全问题(F 33)也不 容忽视,可以造成信息风险。
(4) 环境风险(F 4)。
野生林果的采摘、收集受 森林环境的影响,采集完毕的林果产品的运输配送 过程同样受天气(心0、温度(心2)、路况(心3)等 自然因素影响,供应和需求地所属的国家或地区的 经济政策(F 42)也会影响野生林果的供应,这些都 是导致野生林果供应链环境风险的影响因素。
(5) 组织风险(F 5)。
较低的供应链思想(F 51) 理念将很容易造成各节点企业只关心企业内部利 益、只在意单一流程的运作,忽视整体利益,甚至 会损害供应链整体的利益。
完成野生林果供应链中 作业活动的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F 52)高低直接影 响到供应链有效衔接的效率。
(6) 运作风险(F 6)。
野生林果供应链涉及很多 环节,出库速率、配送速率低导致时间延迟会降低 流通效率(F 61),进而造成作业不顺畅;鲜活的野 生林果产品的供应需要专业的冷链运输来完成,如 果设施设备完善度(F 62)不佳会导致野生林果产品 腐蚀变质,导致产品在质量和数量上无法满足消费 者需求,造成的供应链运作风险。
(7) 合作风险(6)。
由于野生林果供应链涉及的节点企业众多,利益分配机制(F 71)不公时会影 响合作积极性,协作机制(^72)不完善很容易造成企业间关系不协调,供应商与销售商关系不稳定, 不良的道德问题和跨文化的沟通(F 73)不善可能导致合同未能按条款履行进而造成供应链节点企业间 的合作项目被迫终止、资源浪费等。
2.2风险因果关系分析系统动力学观点认为存在于系统内的众多变量具有因果联系,构成了该系统的结构,而正是这个 结构成为系统行为的根本性决定因素[14]。
根据图1野生林果供应链风险系统的因果关系绘制野生林 果供应链各个风险影响因素与风险之间具体的正负 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图中正号表明,箭头指向的变 量将随箭头源发的变量的增加而增加,减少而减 少;负号表示变量间取与此相反的关系),进而针对不同风险起源提出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