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 格式:doc
- 大小:35.00 KB
- 文档页数:6
关于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的思考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城市园林绿地的规划设计已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旨在将城市绿化与节能环保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在城市绿化建设中,应采用可持续的植物种植方式,避免使用化学药品和无机肥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应避免采用危害地下水的灌溉方式,而应采用收集雨水、灌溉系统等能源节约型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其次,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要充分考虑节能减排的问题。
在园林绿地规划设计中,应将光照、通风、热量等要素纳入设计因素,实现能源的高效利用。
同时,建筑与园林绿地之间的空间安排和转化应以能源效益和绿化效果为切入点,促进城市绿化和节能减排的协调发展。
第三,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强调人与自然的融合。
园林绿地既是城市居民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又是城市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以人为本,充分考虑城市居民的实际需求。
在设计中应将自然元素和文化元素有机结合起来,给人以深刻的体验和感受。
最后,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要注重整体性和创新性。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从整个城市的角度考虑,不仅要注重单一绿地建设,还要考虑如何使城市园林绿地系统化、整体化,将各种绿地元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形成统一的绿色生态系统。
同时,要注重创新性,不断推进绿化技术和管理的创新,为城市园林绿地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多的思路和选择。
总之,生态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人与自然融合、整体性和创新性等方面,实现城市绿化与节能环保的有机结合,促进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当前园林绿化建设的一个主要趋势。
在新时期,园林绿化建设不再只是简单的美化环境,更多的是要在构建美丽环境的同时尽量节约资源,保护生态平衡。
本文将就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进行探究,分析其特点、意义,以及如何在实际应用中进行落地。
一、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特点1. 资源节约: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在设计和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避免浪费。
例如在选材上尽量选择可再生材料,降低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同时在设计方面也注重合理规划,充分利用现有空间,避免过度开发。
2. 环保节能: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注重利用清洁能源和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尽量采取低碳、节能的方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生态平衡: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避免人为破坏和干预。
在建设过程中,尊重自然规律,保留原有植被,保护野生动物生存环境。
同时在规划设计上,注重生态平衡,保证园林绿化建设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
4. 长效节约: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不仅关注短期内的资源利用和环保效果,更加注重长期效益。
在园林建设、绿化管理中,采取可持续性措施,保证园林的长期健康发展,并减少后续的资源投入。
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是大势所趋,不仅符合环保理念,更能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强技术研发,加强宣传教育,形成合力,推动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实现。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城市会因为这种新型的园林绿化建设而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宜居。
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环保意识的觉醒,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逐渐成为城市规划和建设的重要内容。
园林绿化不仅美化了城市环境,也提高了居民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对环保和资源节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本文将就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进行探究,并分析其现状、面临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现状当前,我国的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就,城市绿地面积不断扩大,绿化质量不断提高,城市绿化景观日益丰富多彩。
大力推广新型绿色景观,引进国外的园林绿化技术和植物品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提高了城市绿化的品质和水平。
我国在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上制定了一系列的法规和政策,以促进园林绿化建设,提高城市生态环境的质量。
尽管我国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存在一定程度的同质化现象,部分地区存在过度依赖传统绿化植物品种的问题,导致绿化景观缺乏多样性和个性化。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还存在资源浪费和生态环境恶化的问题,一些地方为了追求绿化效果,铺设大量人工绿化和草坪,造成了水资源消耗和土地环境恶化的问题。
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还存在管理和维护不力的问题,一些地方重视绿化建设而忽视了后期的管理维护,导致绿化景观的寿命短、效果差。
在新时期,我国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方面将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
未来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发展将朝着智能化、生态化和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未来的园林绿化建设将更加注重新技术的应用和智能化管理,通过科技手段提高绿化建设的效率和质量。
未来的园林绿化建设将更加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管理,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未来的园林绿化建设将更加注重绿化景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创新绿化植物品种和景观设计,丰富城市绿化景观。
针对当前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面临的问题,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加强绿化植物品种的研发和引种工作,丰富城市绿化景观的多样性和个性化。
关于乌鲁木齐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摘要:本文分析了乌鲁木齐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继而讨论了关于其绿化建设的几点思考建议,希望有助于与之相仿的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建设。
关键词:乌鲁木齐节约型园林绿化绿化建设城市节约型园林绿地属于生态化的、可持续的绿地,简明扼要地讲,节约型园林绿地就是以最少的用水、用地、财政拨款,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最小干扰的绿化模式。
对于它的建设主要包含:统筹全社会对能源和资源的分配要求;最大限度保护及改善相关的自然生态环境;满足人们合理的精神与物质要求;最大限度发挥园林自身的环境效益;最大限度减少能源资源与人力的耗费。
因此,节约型园林不仅要协调好生态环境、资源、能源三者之间的关系,还要重视整体环境的管理以及园林的自然演变能力。
一、乌鲁木齐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一)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资源的匮乏坐落在中国大西北的乌鲁木齐市,同时也是亚欧大陆的腹地,属于大陆性温带半干旱气候。
市区被山包围着,属于半封闭式的盆地地形,加之长期处在逆温层,每年有接近一半的时间受到了采暖期的影响,这间接加重了大气污染对乌鲁木齐市的影响。
因此,绿化建设作为改善环境的重要举措,在乌鲁木齐市就显得尤其重要。
然而,从当前来看,乌鲁木齐市的绿化建设主要面临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的不足与浪费以及水资源严重的匮乏,这极大阻碍了绿化建设的开展。
乌鲁木齐市属于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它的人均淡水量只有全国人均淡水量的20%,此外它的用水量已经达到了西北地区水资源使用的极限标准,大约用了总量的70%。
可见,水资源的匮乏成为了制约绿地建设的主要矛盾,而绿化建设又是城市水资源合理利用的关键,这便加剧了绿化建设与水资源匮乏的矛盾。
而在土地资源方面,乌鲁木齐当前的绿地总面积严重不足,分布也完全不合理,服务的面积极小,更有甚者将绿化的土地继续占用。
荒山荒地过多,土壤质量贫瘠,有些已经严重戈壁化。
因此,乌鲁木齐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对于缓解资源的匮乏非常得重要。
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探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绿化建设愈发引起人们的重视。
在过去,园林绿化建设更加注重对植被的种植和绿地的规划,但随着资源环境的日益紧张和节约型社会的倡导,新时期的园林绿化建设也必须迎合节约型理念,实现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探究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原则、方法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意义1. 节约资源: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枯竭,人们不得不意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节约资源是一个重要目标。
通过采用节约型绿化设计和植物种植,可以减少对土地、水、肥料等资源的消耗。
2. 保护环境:园林绿化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净化空气、减少噪音、减缓城市热岛效应等。
而采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更有利于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平衡的形成。
3. 促进可持续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既可以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还能提高城市的整体绿化水平,从而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二、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原则1. 综合规划:要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贯彻节约原则,首先要进行全面综合规划,合理安排各种植被种植及绿地布局,确保绿化资源的最大利用。
2. 选用节约型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应当选择适宜当地气候条件、不需要大量水肥的植物,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3. 鼓励绿色施工:在绿化施工过程中,应采用节约型施工方法,如合理利用废弃物料、降低土地开垦度等,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
4. 坚持生态优先:园林绿化建设应当坚持生态优先的原则,注重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多采用自然生态修复和多样化植被种植方式。
三、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方法1. 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采用滴灌、雨水收集等节水技术,并配合合理的植被配置,降低对水资源的消耗。
2. 推广绿色建材:在园林绿化建设中,推广使用节能环保的绿色建材,如再生木材、再生砖等,减少资源浪费。
新时期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探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园林绿化建设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民生活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绿地面积逐渐减少,园林绿化建设所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为了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我认为新时期的园林绿化建设应注重节约型建设。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要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
在城市绿地规划中,要重视对土壤、水源、阳光等自然资源的利用。
在设计绿地时可以选择采用可再生材料,比如木材和竹子等,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
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确保它们能适应本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要进行科学的排水设计,合理利用雨水资源,减少对市政供水的需求。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要注重生态平衡。
园林绿化不仅是美化城市环境,更要达到保护生态系统的效果。
在园林设计中,要遵循生态原则,保持生物多样性,建立健康的生态系统。
可以选择多种植物相互搭配,形成自然的生态链,提供生物栖息地。
在绿化过程中,要尽可能减少对自然栖息地的破坏,保护动植物的生存环境。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要注重节能减排。
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要美化城市环境,还要减少环境污染。
在园林设施的建设中,要选择节能环保的材料和技术。
在照明设施的选择上可以采用LED灯具,减少能源消耗。
在水利设施的建设中,可以使用循环利用系统,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
还可以在绿地建设中增加公共交通设施,鼓励居民减少使用私家车,减少尾气排放。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要注重社会效益。
园林绿化不仅要美化城市环境,还能提供居民休闲健身的场所。
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要设计多功能的公共空间,满足居民的多样化需求。
在绿地中设置运动设施、休闲广场和儿童游乐设施,促进社交交流和身心健康。
还可以开展环保教育活动,提升居民的环保意识,共同参与和推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
新时期的园林绿化建设应注重节约型建设,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保持生态平衡,节能减排,提供社会效益。
只有以节约型为目标,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环境的追求,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
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思考摘要通过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方面问题的思考和分析,指出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具体措施与模式,以为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建设提供参考。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节水节能;废物再利用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用最少的地、水和成本,建设对周围生态环境干扰最少的园林绿化模式。
目前,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逐步受到大家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社会的重要载体。
通过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方面问题的思考和分析,笔者认为走节约型园林绿化之路要从以下4个方面努力。
1 以人为本,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以生态效益为主,是园林绿化坚持以人为本的本质要求,也是节约型园林绿化的第一要务。
节约型园林要求投入资源和能源最小化,产生的生态效益最大化,创造出最佳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人与自然统一和谐。
坚持把维持生态平衡、生态效益摆到首位,植物造景以生态环境为先。
尊重自然规律、展示自然魅力的园林绿化建设模式才会让人们既看到美丽,又感到亲切,充分享受到园林绿化带来的舒适、愉悦[1]。
园林绿化也是人文和大自然结合的一种载体,倡导设计的人性化、景观的简约化、配置的自然化、材料的生态化,反映着当代人的真正生活诉求,体现着当代人们生活所需要的“综艺大观”。
以人为本,进行园林绿化时,要追求生态效益的最大化。
2 节水节能,保护现有园林绿化成果我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能源相对匮乏,所以在园林绿化中更要提倡节水节能,在园林的规化设计、施工、养护等环节中力求节水节能,有效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探索高效节水节能措施。
例如可通过使用集水技术,注重雨水的回收利用。
灌溉时使用再生水,将水送到植物最需要的地方。
同时,减少运输、灌溉时的水分损失,如利用地膜覆盖减少水分蒸发、利用土工布减少水分渗透等,而且还要考虑引进抗旱性较强的种苗,这些措施都对解决干旱地区园林绿化问题都有重大的意义[2]。
严格保护现有绿化成果是实现园林绿化健康发展可持续发展的基础,绝不能以牺牲原生态环境为代价营造园林绿化。
园林园艺 || Landscape gardening 76建设节约型城市园林绿化是按照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循环与合理利用的原则,在城市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建设施工、养护管理、健康持续发展等各个环节中最大限度地节约各种资源,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以最低的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014年大同获得了国家园林城市的殊荣,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与城市自身的各种资源之间的矛盾也日益突出。
下面就如何建设节约型城市绿化,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谈谈自身的一些看法。
1、大同市的绿化现状大同市位于山西省北部,处京冀蒙三省区交界。
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受季风影响,春季干旱少雨、风沙大,夏季高温炎热,秋季凉爽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寒旱特征明显,年最短无霜期120天,年最少降雨量320毫米,蒸发量2000多毫米。
风沙大、降雨少、植被疏,生态较为脆弱。
2008年,紧紧围绕“转型发展、绿色崛起”的战略目标,我们结合大同市特殊的气候及地形地貌特征,本着节约型城市绿化的原则,坚持园林绿化可持续发展,从科学设计、节地、节水、节材4方面入手,大力实施节约型绿地建设,城市绿化的质和量均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2008年以来,全市城市绿化投资约50亿元,建成区新增绿化面积2000多万平米,建成区绿化覆盖率、绿地率和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分别达41.7%、36.88%和13.12平方米/人。
实现了对水资源、土地资源、主材资源等多种资源最大限度的节约。
1.1通过加强园林植物复层化的设计建设节约型绿地植物结构复层是指园林设计在选择植物时除了多品种、多类型、多样化外,还要注意植物层次之间的混配与结合,形成高低错落、疏密有致的复层植物群落和景观效果。
[1]在我市智家堡森林公园等许多新建公园及大型公共绿地建设中,应用乡土树种,乔、灌、草、花并重,构建出结构合理、层相复杂、层次分明的植物景观效果。
如增加了西府海棠、红王子锦带、四季丁香等,并增加作为地被的多年生花卉,五彩石竹、金光菊等,达到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冬有绿的新格局。
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论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们对生态环境需求的不断提高,园林绿化在城市建设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然而,在园林绿化的建设和养护过程中,资源的消耗和浪费现象也日益凸显。
因此,推行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已成为当务之急,这不仅有助于降低养护成本,提高资源利用效率,还能更好地实现园林绿化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一、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的内涵及意义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是指在保证园林绿化功能和景观效果的前提下,通过科学规划、合理设计、精心养护等手段,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消耗和浪费,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降低养护成本:通过合理选择植物品种、优化养护措施等,可以减少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投入,降低养护成本。
2、节约资源:减少水资源、土地资源、肥料、农药等的使用量,实现资源的节约和循环利用。
3、保护环境:减少养护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降低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促进生态平衡。
4、提升景观质量:科学合理的养护能够保持植物的健康生长,提升园林绿化的景观效果和生态功能。
二、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的原则1、生态优先原则:遵循自然规律,保护和利用好现有的生态环境,营造出近自然的植物群落和生态景观。
2、因地制宜原则:根据当地的气候、土壤、地形等自然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品种和养护方式,避免盲目引进和跟风。
3、资源节约原则:在养护过程中,注重水资源、土地资源、能源等的节约和高效利用,减少浪费。
4、科学养护原则:运用科学的养护技术和方法,提高养护质量和效率,降低养护成本。
三、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的技术措施1、植物选择与配置(1)优先选择乡土树种:乡土树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能够更好地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减少养护成本和资源消耗。
(2)合理配置植物群落:根据植物的生态习性和景观需求,构建多层次、多物种的植物群落,提高植物群落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
(3)选择节水耐旱植物:在干旱缺水地区,选择节水耐旱的植物品种,如仙人掌、景天科植物等,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浅析建设节约型园林的思路与对策关键词:建设节约型园林节地型园林绿化的建设是节约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内容,能够缓解人地矛盾,改善小气候环境,节约资源与能源;做到科学规划、合理使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有限的土地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功能和环境效益。
一、建设节约型园林的重要意义1.建设节约型园林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之一就是实现人与自然相和谐,推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
这一原则必然要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节约是城市园林发展的必由之路。
2.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
园林绿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一个城市绿地面积如果已经占到了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40%以上,那么它将发挥着重要的经济和社会功能。
要促进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文明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园林绿化自身必然要体现节约精神。
4.建设节约型园林是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要目标。
节约型园林要求充分利用现有绿地资源实现绿化生态效益的最大化,其中包含了以人为本的绿化建设各项要求,与建设宜居城市的要求完全一致。
二、节约型城市园林的现状自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的飞速发展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城市园林建设同时也拥有了强大的经济基础。
在现代城市园林建设的过程中暴露出来的问题也越来越明显。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园林的建设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从规划到设计,从设计到施工,再从施工到管理,这其中的每一步都对园林建设质量都非常重要。
目前的状况却是在建设的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就匆忙施工,甚至出现边施工边设计的情况,在有限的建设施工期里面,很难保证在施工的过程中不出现浪费的现象。
现在有不少的城市园林设计盲目的追求视觉效果,违背生态规律,没有根据建设时需要消耗的资源和能源进行节制,不但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同时也失去了原有设计的风采。
在国外,有很多城市园林的建设实践为我们实现节约型城市园林建设提供了宝贵的意见。
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思考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当前城市园林绿化工作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节约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笔者首先阐述了与节约型园林相关的概念,然后提出了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望能给困惑者提供一些帮助。
标签节约型;园林绿化;内涵;要求;建设措施城市园林绿化的快速发展极大地改善了城市环境,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其行业本身就是构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与节约型园林相关的概念1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关于节约型园林绿化,目前尚未形成公认的定义或概念。
就词义而言,节约型园林绿化,就是以最少的资源和资金投入,实现园林绿化最大的综合效益,促进城市园林绿化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从投入与产出的含义方面理解,节约型园林绿化是寻求以最少的人力、资源和能源投入,获取最大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的园林建设模式。
因此,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要在园林绿化建设中获得最佳的投入回报率。
就是说,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既要考虑园林绿化的各种产出,也要考虑建设运营中的各种投入,寻求最佳的投入产出比。
节约型园林绿化概念有很多不同的解释,总体上其内涵应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统筹全社会对资源与能源的利用要求;二是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三是最大限度地减少资源能源及人力消耗;四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园林的生态环境效益。
从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内涵可以看出,片面追求生态环境效益而忽视资源与能源消耗的园林绿化,片面强调局部环境改善而忽视整体环境恶化的园林绿化,片面追求视觉景观效果而忽视自然演变能力的园林绿化等,都不能称为节约型园林绿化。
2 节约型园林要求经济发展带来的巨大财富,为园林绿化建设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也为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环境问题的凸显,资源的紧缺,是园林绿化行业面临着的挑战。
满足人们合理的物质需求与精神需求,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效益与环境效益,以最合理的投入获得综合效益,节约自然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
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实践探析【摘要】节约型园林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健康生态系统,其设计理念和原则注重有效利用资源、降低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节约型园林的特点包括低维护成本、节水、节能,优势在于可持续性发展、生态环保。
应用案例包括利用自然植被覆盖物、雨水收集利用等。
养护管理策略则强调科学管理、精准施肥、健康监测等。
节约型园林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可持续性则是其核心所在,其有助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提高空气质量、减少垃圾污染等。
通过本文的探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实践价值和重要性。
【关键词】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实践、探析、设计理念、原则、特点、优势、应用案例、养护管理策略、环境影响、可持续性、结论。
1. 引言1.1 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实践探析节约型园林是指在园林设计和管理中,注重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理念和原则,以实现绿色、低碳、环保的目标。
在现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人们越来越关注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节约型园林的理念也因此受到了广泛关注和应用。
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合理的设计和管理,可以最大程度地节约资源、减少能耗,提高园林绿化的效益和可持续性。
节约型园林还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环境质量,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居住环境。
本文将就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实践经验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从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理念和原则、特点和优势,到在绿化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再到养护管理策略和对环境的影响及可持续性,全面解析节约型园林在绿化养护管理中的重要性和价值。
通过本文的探讨,希望能够为今后的绿化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节约型园林在城市绿化中的广泛应用和发展。
2. 正文2.1 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理念和原则:节约型园林设计的理念和原则是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核心部分。
节约型园林注重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减少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致力于打造生态环境友好、经济可持续的绿色空间。
2012年8月第22期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近年来,笔者非常关注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实践和成果,也确实看到了园林事业的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节约型规划与设计对于一座城市而言,养护管理资源是有限的。
怎样利用有限的人力、物力、财力管理好城市绿地,使城市绿地为市民提供高质量、高品位的休憩娱乐空间,同时起到美化城市的作用。
以前绿地规划设计中主要存在模纹、绿篱、草坪应用面积过大;植物搭配及选择不合理;绿地给水系统设计不合理、不完善等问题。
在规划设计同时充分考虑对绿地养护管理工作的影响。
避免由于设计因素而造成的养护资源浪费。
1.1减少模纹、绿篱,推广植物自然群落式栽植设计灌木的修剪工作使园林养护成本加大,绿地规划设计应减少模纹、绿篱,推广植物自然式栽植设计,通过选用无需修剪的灌木绿化植物材料,例如丁香、花石榴、火棘等,将这种无修剪灌木与自然式栽植设计的绿地景观相结合,减少规整修剪的绿篱、模纹设计,既可以节约养护成本,也可以形成很好的具有特色的绿化景观。
1.2草坪设计与草坪机械修剪无障碍设计草坪养护比较麻烦的就是修剪,所以绿地规划设计应减少草坪的使用或者以暖季型草坪代替冷季型草坪,从而减少草坪的修剪工作。
另外,因地形以及各种乔木,花灌木散布于草坪中造成的草坪修剪难度增加。
可在进行草坪设计时将机械修剪无障碍概念加入其中。
即将林地、灌丛及草地在布局上有所划分,小区域的分片分区域栽植,林地下可选用无需修剪的品种如白三叶,玉簪等,而草地因相对集中,可方便修剪。
2节约型植物资源与应用植物是节约型园林建设中最受重视的园林要素。
园林绿地中可以没有建筑、广场、水景、小品等等,但不能没有植物。
它是园林中必备的要素。
2.1乡土树种的应用乡土树种是表现城市个性的一种重要手段,因此在城市建设中充分利用乡土树种不仅可以使城市园林建设少走弯路,提高绿化效果,而且可以通过乡土树种的应用,展示城市绿化特色,表现城市风貌;同时,有些树种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可向人们传递文化信息,表现古老的历史文化的韵味。
景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管理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园林绿化成为城市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不仅美化了城市面貌,也为市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管理,成为了当前亟需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理念和实践、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策略和技术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理念和实践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理念是指在保持城市绿化质量的前提下,实现尽可能少的资源投入和环境污染。
在具体实践中,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科学规划:科学规划是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关键。
通过对城市绿地资源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城市发展的规划和需求,科学规划出合理的绿化布局和设计方案,从而有效节约资源和成本。
2.选择合适的植物:在园林绿化建设中,选择适应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植物是节约型绿化的基础。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还可以减少对土壤改良和肥料的投入。
3.合理搭配设计:在景观设计中,应该尽量减少对不必要的景观构造和装饰的使用,注重景观元素的整体搭配和节约利用,避免资源浪费。
4.节约型施工:在园林绿化建设的施工过程中,应该尽量减少对土地的破坏和对原有植被的破坏,采取合理的施工工艺和技术,降低对资源的浪费。
二、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的策略和技术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是指通过科学的管理策略和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城市绿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在实践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科学养护管理:科学的养护管理是实现节约型园林绿化养护的基础。
通过对绿化资源的评估和监测,制定科学的养护计划,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保证养护工作的高效率和低成本。
2.水资源节约:在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中,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是至关重要的。
采用雨水收集和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土壤保水和根系渗透的原理,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
3.绿化垃圾综合利用:在园林绿化养护过程中,产生的枝叶、落叶和修剪垃圾等可通过垃圾分类和综合利用,如堆肥、燃烧等方式进行处理,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与思考摘要:现如今,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增长,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环境恶劣和资源短缺已经越来越成为你限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障碍,人们的节约意识不断增强,园林绿化对于城市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基于此,本文主要对如何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规划设计展开探讨研究与分析。
关键词:节约、园林绿化、规划设计园林绿化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来使环境更加的美好,保证空气清新,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提高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
随着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绿色、均衡的节约型社会成为当今社会的主题,节约型园林建设应该贯彻到每一个细小的环节,用最少的资源创造最大的效益。
一、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意义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既有利于构造良好的城市环境,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资源的利用率,有利于城市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
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就需要因地制宜、科学合理地建设,探索出具有当地风格特色的园林,建设绿色节约型园林绿化已经成为园林发展的新趋势。
节约型园林绿化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能源的消耗,以更加合理地投入或者最大的效益,进而使园林绿化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我国的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促进城市绿化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改善城市的环境,构建和谐社会。
二、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存在的问题伴随着人类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建设绿色、节能的节约型园林是我们不断追求的目标,但是对于园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均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重视,有些城市片面追求城市的美观,盲目追风,不注重其他效益,导致资源的浪费。
存在的问题首先是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设计并没有得到充分的落实,从全国整体范围来看,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城市还是很少,另外使用的节约型技术还很落后。
其次是城市园林绿化规划定位上存在偏差,观念和认识上存在偏差,大搞形象主义,具有很大的利益化,片面强调美观效果,不注重城市绿色的宝贵资源,导致极大的浪费,耗费巨资。
对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思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绿化已经成为了城市规划和社区建设的关键环节。
然而,传统的园林绿化模式,不仅浪费资源,而且还有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灌溉水过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使用化学杀虫剂和除草剂,损害生态环境。
因此,需要倡导和实践节约型园林绿化,以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思考。
一、倡导低维护园林绿化理念现在的园林绿化主要采用的是高维护的公园、花园模式,这种形式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导致了养护成本高、水、电、气等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难题。
相对于高维护的花坛和草坪,选择低维护植物和园林绿地模式更加适合现代园林绿化。
低维护型园林绿化是指选择天然生长良好的植物,采用自然生态的设计思路,尽量减少人工干预,达到自我调节和自我更新的平衡,从源头上降低养护成本。
比如,在绿化道路和公共场所,可以采用植物种植方式,引入自然景观,同时避免过于密集、精细、高度维护。
这不仅可以增加自然气息,带来美丽的视觉感受,而且可以增加城市绿地的透气性和活力。
二、推广节水技术节约水资源是民生、环保、经济共问题,也是园林绿化建设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目前园林绿化的灌溉模式或多或少存在浪费的现象,需要寻找新技术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可以采用植物自然浇水的方式,使用雨水、废水和地下水等资源进行灌溉,应合理排放给排水,在建设水池、绿地时设置雨水回收入地下水源等措施。
在园林绿化工作中,应优先选择善耕慎用的植物和干旱适应强的植物,绿植搭配、控制种植密度,降低灌溉量。
在实际操作中,通过系统的技术改造和装备提升,可以提高园林绿化安全质量和节约水资源双重目的的效果。
三、注重绿地建设的生态效应在现代城市设计和规划中,绿地被赋予了多重作用。
绿地除了美化和调节城市环境,还承载着居民生态休闲和社区建设的功能。
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健康,绿地建设除了遵循“低维护、节水用地”的原则外,还需要注重环境保护、生态平衡等方面的问题。
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摘要】2005年10月11日,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建议》首次把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确定为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一项战略任务。
【关键词】园林绿化;实践思考;建设;节约
经济的高速发展为我们带来巨大财富的同时,也使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对资源的无限制的掠夺,使原材料、水、能源、土地等资源的极度短缺,从而制约了经济的发展。
园林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发展的重要部门,就完成国家环保、节能、降耗的强制性目标,具有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我们必须重视建设节约型园林,以及它对人类整个生命系统持续发展的战略意义。
1 节约型园林绿化的概念的提出。
2006年,国家建设部仇保兴副部长在全国节约型园林绿化现场会上指出,城市园林绿化工作要遵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发展道路,就必须以最少的用地、最少的用水、最少的资金投入、选择对周围生态环境最少干扰的绿化模式,以因地制宜为基本准则,为城市居民提供最高效的生态保障系统。
2.从节约型园林绿化分析我国城市园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2.1城市园林绿化定位上的问题:第一,过分强调城市园林绿化
的景观作用,忽视其生态作用。
第二,盲目追求国际或国内“一流” , 脱离城市自身实际。
第三,不切实际的奢侈化园林绿化。
第四,将城市园林绿化当作是“形象”和“政绩”工程。
第五,将文化标签强加于城市园林绿地。
2.2规划、设计理念上的问题。
城市规划层面。
由于未考虑绿化对环境的需求,将城市绿地设置在最不适合植物生长的区域,极大
地增加了绿化成本。
不考虑城市绿地布局的均衡性,绿化用地配置不合理,造成了城市资源和能量的浪费。
2城市设计层面。
当前,一些风景园林师将城市园林绿化纳入城市景观,认为园林景观=硬质
景观+亭台廊榭+雕塑造型+色块花草+树木,这种对园林景观的模式化认识,而造成了园林绿化建设项目的投资较大;其次,由于设计师缺乏对植物生理及生态特性的了解,盲目的大树进城、滥用草皮,严重影响了城市绿地的综合效果,而且造成了绿化成本的成倍增长;三是有些设计师不尊重地貌特征,摒弃城市绿化因地制宜、施法自然的原则,大量采用客土栽培,或大面积、大范围地改造地形,从而造成了绿化工程的费用增加,也对城市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
2.3管理体制及机制上的问题。
与国外城市园林绿化行业相比,我国存在着机械化程度低,行业内分工不完善以及工作效率不高等问题。
园林绿化行业整体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行业科技进步缓慢,科技水平不高,通过技术创新对绿化建设、养护、管理成本的推进力不大。
2.4技术措施中的问题。
土壤资源改造、利用和保护力度不够。
政府部门忽视城市建设中对可耕作层土壤的保护与回收利用,或缺乏有效管理机制与管理手段,致使大量经数百年形成的、富含有机质、适合植物生长的土壤被填埋和破坏,尽管造成的损失是隐性的,但计算起来其后果是令人震惊的。
2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
由于没有秉承可持续发展理念,喷灌、滴灌、渗灌等节水技术的运用较少,大部分城市及仍采用人工漫灌的粗放形式,同时受管网限制,很少
使用中水,有些城市一直采用自来水灌溉绿地。
3忽视对建筑材料的投资控制。
目前,城市园林绿化高档石材应用偏多,室外高档木材的使用率近几年也呈直线上升的趋势。
设计者错误地将使用价格昂贵的建筑材料作为评判城市园林绿化档次的标准,而放弃使用体现本地特色的材料,一味盲目追求豪华高档的材料。
3.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对策。
针对具体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措施,促进我国节约型园林的发展。
1树立良好正确的生态美学观,重视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中的节约型园林规划。
科学编制绿地系统规划,根据财力的具体情况量力而行,切勿不切实际地追新奇、豪华,而劳民伤财。
2加强管理,将建设节约型社会的理念贯穿于城市绿地建设管理的全过程。
在积极推进节约型绿化管理工作中,城市园林绿化工作应改革政府管理体制,按照权责统一的原则,理顺城市园林绿化管理体制,转变政府管理观念,推进体制创新,建立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技术规范,严格各项考核奖惩
措施。
应建立更加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化考核评价体系,除了绿地率、绿地覆盖率、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外,还应该有绿量指标、环境质量指标、绿地可进入性指标、城市绿地布局的平衡指标、绿地服务半径等考核内容,以提高城市绿地资源的利用率,引导城市园林绿化健
康发展。
3依靠科技进步和创新,着力提高城市园林绿化的综合效益
3.3.1合理选择植物种类,优化植物配置。
合理的植物配置不仅可以起到应有的景观价值及生态效益,而且可以减少管理费用。
2采用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全面建设节水集水绿地。
在大量选用乡土、耐旱型植物的同时,大力推广节水型灌溉方式,采用喷灌、微喷、滴灌、地下滴灌(sdi)等先进的节水技术,逐步将需要灌溉的绿地改造成为节水灌溉型绿地。
同时结合雨水及污水的回收利用。
3发展垂直绿化,增加城市绿量。
对于建筑密度大,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来说,发展垂直绿化无疑是一个增加城市绿量,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的有效措施。
4节约型园林绿化实践案例探讨
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一幢幢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有限的城市绿地空间往往被侵占,城市绿化的面积远远不能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
但是建筑之外水平方向上绿化空间的发展越来越困难,必须把更多的绿化空间引入到建筑空间,以立体绿化来增加城市绿
地面积的不足。
作为立体绿化中最主要的一种形式———屋顶花园,它的迅速发展以成为发展节约型园林绿化的必要趋势。
4.1项目概况。
项目基地是一栋位于城市中心商业区的复合式商业及住宅建筑。
其西北南侧均为大型商场,东侧为多层住宅。
项目建成后,将成为中心商业区乃至整个城市的地标。
4.2从节约型园林角度分析该屋顶花园特色:以绿为主,生态优先。
设计时首先将屋顶花园的生态特性优先考虑,着重体现其缓解城市“热岛”、蓄收雨水、降低噪音等生态作用,因此在设计上以大面积绿化种植,结合合理的铺装及小品形成对外展示,对内亲绿的舒适空间。
4.2.2新型建筑材料的应用。
在设计景观小品时,因地制宜,考虑到屋顶花园的承重能力及光照环境,使用白色轻钢及玻璃形成构架景观,精致的构架和散落在地面及水中的斑驳片影,带给人视觉上的丰富感受。
同时钢架质地轻盈,大大减少了对屋顶的局部荷载形成压力。
4.2.3水景处理
水是万物之灵,是园林设计的灵魂。
设计时运用虚实相生的设计手法,以真实的点式水景结合种植池内的白沙旱溪形成动静两种
水姿,在意境上突出水的灵动,同时降低了水景的造价及后期维护成本。
4.2.4覆土厚度及植物材料的选择
考虑到屋顶花园动静荷载等承重问题,种植土厚度不易过大,以免造成对土壤资源的浪费及不必要的荷载加固费用。
设计种植土厚度为600mm-1200mm,采用60%本地土+30%草炭土+10%糠灰的配比,使混配后的基质容重小于天然土壤的容重,大小孔隙比控制在1∶(1.5~4),ph值接近中性或微酸性。
5建成后管理意向。
屋顶花园建成后,其后期维护也必不可少。
这项包含了排水、防水及花卉养护类的工作应由具有园林绿化管理经验的人承担。
在日常管理工作中应注意不在屋顶花园中增设超出原设计范围的大型景物,同时包括避免进行机械维修时对原防水层及构造的破坏。
5结语
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节约型园林是当前园林
绿化行业贯彻科学发展观和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关键载体。
这是一项长期而全面的工作,既要从园林绿化建设的规划、设计、施工、养护、运营等各个环节抓起,又要有长期坚持不懈的思想准备,确保节约型园林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注:文章中涉及的公式和图表请用pdf格式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