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研究综述_韩立敏
- 格式:pdf
- 大小:633.70 KB
- 文档页数:6
片上多处理器体系结构中Cache一致性模型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及意义随着计算机体系结构的不断发展和多核处理器技术的普及,现代计算机系统中出现了许多面临Cache一致性问题的共享内存并发程序。
在这些并发程序中,多个处理器同时访问共享数据,并且对这些共享数据进行修改与更新,这就会产生Cache一致性问题,即多个处理器拥有自己的Cache,相互之间的缓存数据可能不一致,导致程序出错。
因此,研究Cache一致性问题是至关重要的。
目前,对于Cache一致性问题的解决方案已经有了很多研究,其中较为常见的方案是通过多个处理器之间的协议来维护Cache一致性。
这些协议可以保证在多个处理器并发访问同一块数据时,处理器之间的Cache中的数据保持一致。
二、研究内容本研究将深入研究片上多处理器体系结构中的Cache一致性问题,并通过设计实验并进行仿真验证,来探究不同Cache一致性协议下的性能表现。
具体而言,本研究将包括以下内容:1. 系统性能分析:通过对片上多处理器体系结构的性能分析,了解系统的主要瓶颈,以及不同处理器之间的通信方式。
2. Cache一致性协议设计:设计不同的Cache一致性协议,并对协议进行评估,以找到最佳的Cache一致性协议。
3. 实验设计和仿真验证:通过使用模拟器对设计的Cache一致性协议进行验证,来测试不同处理器之间的性能表现。
4. 结果分析:对比不同Cache一致性协议的性能表现,并分析其优缺点。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1. 文献综述:对相关文献进行详细的调研和分析,了解已有的研究成果和不足。
2. 系统性能分析:基于Simics模拟器搭建片上多处理器体系结构,对系统性能进行分析,从体系结构角度分析系统性能瓶颈。
3. Cache一致性协议设计:设计易于实现和优化的Cache一致性协议,并进行有效性和可扩展性分析。
4. 实验设计和仿真验证:利用gem5模拟器验证不同Cache一致性协议的性能表现。
多处理器Cache一致性分析[摘要]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人类对计算速度和计算规模的需求不断提高。
而单处理器计算机系统由于处理器运算性能受限于芯片速度极限和加工工艺极限,不可能无限提高。
于是超大规模并行处理系统应运而生。
但这也引入了一些在单处理器系统中没有出现的问题。
在系统中出现的多机存储信息的一致性问题便是当今国际上研究的热门问题之一。
为了缓和CPU与存储器之间的速度差距,在计算机系统的CPU与主存之间引入了cache。
但在多处理器系统中,由于多个处理器可能对同一数据块进行读写操作,当某个处理器对共享的数据块进行写操作时,其它处理器的cache中该数据块的副本将成为过时的数据。
如果不及时地通知相应的处理器,将导致错误的运行结果。
本文介绍了Cache的作用,Cache一致性问题的原因及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协议。
[关键字]Cache、Cache一致性、监听协议、基于目录的协议一、Cache简介和工作原理虽然CPU主频的提升会带动系统性能的改善,但系统性能的提高不仅仅取决于CPU,还与系统架构、指令结构、信息在各个部件之间的传送速度及存储部件的存取速度等因素有关,特别是与CPU/内存之间的存取速度有关。
若CPU工作速度较高,但内存存取速度相对较低,则造成CPU等待,降低处理速度,浪费CPU的能力。
如500MHz的PⅢ,一次指令执行时间为2ns,与其相配的内存(SDRAM)存取时间为10ns,比前者慢5倍,CPU和PC的性能怎么发挥出来?目前最好的方法是在慢速的DRAM和快速CPU之间插入一速度较快、容量较小的SRAM,起到缓冲作用;使CPU既可以以较快速度存取SRAM中的数据,又不使系统成本上升过高,这就是Cache法。
Cache的工作原理是基于程序访问的局部性。
对大量典型程序运行情况的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较短的时间间隔内,由程序产生的地址往往集中在存储器逻辑地址空间的很小范围内。
指令地址的分布本来就是连续的,再加上循环程序段和子程序段要重复执行多次。
一种多处理器下的cache一致性解决方案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计算机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应用范围的扩大,人们对计算机系统性能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系统的响应速度。
cache,是计算机系统中用于提高数据访问速度的一种高速缓存。
在多处理器系统中,由于各个处理器都可以同时访问cache并修改其中的数据,因此即便是同一份数据在不同的cache中存在多个副本,它们也应该保持一致性。
cache不一致性会导致程序错误和系统性能下降。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研究人员开发了cache一致性协议。
常见的处理器cache一致性协议有MSI、MESI、MOSI等。
它们通过控制cache的写入和读取来保证cache之间数据的一致性。
然而,这些协议的实现复杂,且随着系统规模和处理器数量增加,cache一致性问题变得更加困难。
因此,本研究将尝试设计一种更高效的多处理器下的cache一致性解决方案,以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目标如下:1. 分析现有cache一致性协议的实现方法和问题,探讨其不足之处;2. 设计一种高效的多处理器下的cache一致性解决方案,重点考虑解决现有协议的瓶颈问题;3. 实现所设计的cache一致性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和性能;4. 对所设计的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将采用以下方法和技术路线:1. 文献研究:对现有的cache一致性协议和解决方案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优缺点和不足之处;2. 系统设计:根据对现有协议的分析,设计高效的多处理器下的cache一致性解决方案;3. 系统实现:实现所设计的cache一致性解决方案,并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其正确性和性能;4. 优化改进:对所设计的解决方案进行优化和改进,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
四、研究意义和预期结果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 提高系统的性能和效率:通过设计更高效的cache一致性解决方案,可以大大提高多处理器系统的性能和效率;2. 推动cache一致性技术的发展:本研究所设计的解决方案可以为cache一致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3. 加深对cache一致性问题的理解:通过对cache一致性协议的分析和设计,可以更深入地理解cache一致性问题的本质和特点。
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协议关键技术研究黄安文;张民选【期刊名称】《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年(卷),期】2009(031)0z1【摘要】How to maintain the cache coherence becomes an intractable issue as the multi-core scales and communication mechanism between cores is complicated. After introducing the background of cache coherence in multi-core processor,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principles of traditional cache coherence protocols based on snooping, directory, Token and Hammer, respectively.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re discussed in detail.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s and potential challenges are explored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design of coherence protocol and on-chip interconnection, power-aware cache coherence policy, verification of coherence protocol, and fault-tolerant coherence protocol, respectively.%多核处理器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核间通信机制的日益复杂,使得Cache一致性维护变得更加困难.本文从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问题的产生背景出发,分析监听协议、目录协议、Token协议和Hammer协议的实现机制以及在多核环境中的优缺点,分别从一致性协议与片上互连结构协同设计、面向低功耗应用的协议优化策略、Cache一致性协议验证及容错机制等角度考虑,对未来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协议设计的发展趋势和技术挑战进行详细分析与讨论.【总页数】5页(P104-108)【作者】黄安文;张民选【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学院并行与分布处理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湖南,长沙,41007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302.1【相关文献】1.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的改进 [J], 刘柯2.用于多核同步优化的cache一致性协议设计 [J], 陈李维;张广飞;汪文祥;王焕东;李玲3.片上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协议优化研究综述 [J], 胡森森;计卫星;王一拙;陈旭;付文飞;石峰4.多核处理器及其Cache一致性机制 [J], 孙继科5.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的改进 [J], 刘柯;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多核处理器cashe一致性 (2)二.基于无锁机制的事务存储 (3)1.事务的基本概念 (3)2.实现流程-design (4)3.缓存状态 (5)4.事务行为 (5)5. 回退机制 (6)三.TCC模型 (6)1.编程模型 (6)2.TCC系统 (7)四.ASTM (7)1.背景 (7)2.STM设计 (8)2.1. 急迫申请与懒惰申请 (8)2.2.元数据结构 (8)2.3. 间接引用对象 (8)3.基本ASTM设计 (9)五.参考文献 (10)一.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由于后续章节要用到多处理器cashe一致性的协议,这里先简单阐述一下!维持多处理器cashe一致性的协议叫做cashe一致性协议。
而实现cashe一致性协议的关键就是要跟踪一个共享数据块的任何状态。
目前有两种协议,分别使用不同的技术来跟踪共享状态。
一种是基于目录的,一个物理内存中数据块的共享状态保存在一个位置,叫做目录。
另外一种就是snooping协议。
我们先来看看snooping协议的具体实现。
Snooping的做法是,每个cashe不仅保存着一份物理内存的拷贝,而且保存着数据块的共享状态的拷贝。
通过广播介质这些cashe可以被访问,所有的cashe控制器通过介质检测来决定自己是否拥有一份来自总线请求的数据块的拷贝。
目前多处理器普遍采用写无效协议来维持一致性的需求。
它的核心思想就是一个处理器在写数据之前必须确保它对该数据块的互斥访问。
如果一个读操作紧随一个写操作之后,由于写操作是互斥的,它在写之前必须对无效化所有该数据块在其它cashe上的拷贝,当读发生时,它获得一个读缺失而被迫去获取新的拷贝。
如果两个写操作试图对同一数据同时操作,那么只有一个获胜,获胜方使得其它处理器种的cashe拷贝无效化,其它操作要完成它的写操作必须先获得数据的新拷贝,也就是更新的数据的拷贝,因此写无效协议实际上实现了写的序列化。
实现写无效协议的关键是使用总线(bus),或者其它的广播介质来执行无效操作。
多处理器系统缓存一致性的分析
贺宁
【期刊名称】《电子工程师》
【年(卷),期】2007(33)2
【摘要】并行处理系统是处理器发展的主要趋势。
为了在访问时间上与高速的处理器相匹配,多处理器系统要使用高速缓存。
文中介绍了多处理器的两种结构———集中式共享存储结构和分布式存储结构;阐述了多处理器的高速缓存一致性问题以及解决方法,着重讨论了监听协议和目录协议。
监听协议又分为写无效协议和写更新协议,重点介绍了写更新协议。
分析比较了写更新协议和目录协议中高速缓存块的状态及状态之间的转换。
【总页数】4页(P46-48)
【关键词】多处理器系统;高速缓存;一致性协议
【作者】贺宁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微电子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02.1
【相关文献】
1.多处理器系统Cache一致性协议的探讨 [J], 林宏
2.基于P6总线的多处理器系统Cache一致性设计 [J], 张江陵;刘劲松;冯丹
3.异构多处理器系统Cache一致性解决方案 [J], 田芳;姜秀柱;王书芹;李娜
4.片内多处理器系统中存储器一致性的设计 [J], 郑昌陆;冉峰;陈章进;徐美华
5.多处理器高速缓存一致性分析与评价 [J], 刘妍; 王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面向国产高性能众核处理器的编程模型》篇一一、引言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高性能计算已成为众多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
众核处理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处理器架构,具有高并行度、高计算能力和低功耗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高性能计算领域。
然而,由于众核处理器的复杂性和异构性,其编程模型和开发难度也相对较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面向国产高性能众核处理器的编程模型,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二、众核处理器概述众核处理器是一种由多个处理器核心组成的处理器架构,其核心数量通常达到数百甚至数千个。
众核处理器的优点在于其高并行度和高计算能力,可以快速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计算任务。
然而,由于其复杂的架构和异构性,众核处理器的编程难度也相对较高。
三、国产高性能众核处理器的特点国产高性能众核处理器在架构、性能、功耗等方面具有独特的特点。
首先,其采用先进的制程技术,具有高集成度和低功耗的优势。
其次,其采用高效的并行计算架构,可以快速处理大规模数据和复杂计算任务。
此外,国产高性能众核处理器还具有可扩展性强、支持多种编程模型等优点,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四、面向国产高性能众核处理器的编程模型针对国产高性能众核处理器的特点,我们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编程模型,以便于开发人员快速编写并行程序并充分利用众核处理器的计算能力。
以下是面向国产高性能众核处理器的编程模型的设计思路:1. 任务并行化:将计算任务划分为多个子任务,每个子任务可以在一个处理器核心上独立执行。
这样可以充分利用众核处理器的并行计算能力,提高程序的执行效率。
2. 编程模型简化:为了降低开发难度,我们需要设计一种简洁的编程模型,使得开发人员能够快速上手并编写高效的并行程序。
例如,可以采用类似OpenMP的编程接口,使得开发人员能够方便地编写并行程序。
3. 内存管理优化:众核处理器的高并行度使得内存管理变得复杂。
我们需要设计一种高效的内存管理机制,以便于快速访问数据并减少内存访问延迟。
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技术综述摘要:本文介绍了实现多核处理器cache一致性的基本实现技术,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
根据存在的问题,介绍了几种最新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cache 一致性监听协议目录协议性能能耗1 基本实现技术:实现cache一致性的关键在于跟踪所有共享数据块的状态。
目前广泛采用的有以下2种协议,它们分别使用不同的技术跟踪共享数据:1.监听协议( Snooping)处理器在私有的缓存中保存共享数据的复本。
同时处理器对总线进行监听,如果总线上的请求与自己相关,则进行处理,否则忽略总线请求信号。
2.目录式(Directory based)使用目录来存放各节点cache中共享数据的信息,把cache一致性请求只发给存放有相应数据块的节点,从而支持cache的一致性。
下面分别就监听协议和目录协议做简单的介绍:1.1 监听协议监听协议通过总线监听机制实现cache和共享内存之间的数据一致性。
因为其可以通过内存的总线来查询cache的状态。
所以监听协议是目前多核处理器主要采用的一致性技术。
监听协议有两种。
一种称为写无效协议(write invalidate protocol) ,它在处理器写数据块之前通过总线广播使其它该数据的共享复本(主要存储在其它处理器的私有缓存中)变为无效,以保证该处理器能独占访问数据块,实现一致性。
另一种称为写更新(write update) ,它在处理器写入数据块时更新该数据块所有的副本。
因为在基于总线的多核处理器中总线和内存带宽是最紧张的资源,而写无效协议不会给总线和内存带来太大的压力,所以目前处理器实现主要都是应用写无效协议。
读请求:如果处理器在私有缓存中找到数据块,则读取数据块。
如果没有找到数据块,它向总线广播读缺失请求。
其它处理器监听到读缺失请求,则检查对应地址数据块状态:无效状态下,向总线发读缺失,总线向内存请求数据块;共享状态下,直接把数据发送给请求处理器;独占状态下,远端处理器节点把数据回写,状态改为共享,并将数据块发送给请求处理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