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矿工程原始地质编录方法及要求
- 格式:ppt
- 大小:1.70 MB
- 文档页数:48
工程勘察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常见问题及措施摘要:地质人员到现场对各种探、采工程所揭露的岩芯(包括岩屑、岩粉)进行观察,并对观察过程及所提示的地质现象进行真实、准确的记录,并用图表和文字将各种地质现象如实素描和记录下来的整套工作,称之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工作。
它是收集第一手地质资料最基本的方法,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
关键词:工程勘察;地质编录;采取率地质编录必须保证真实性,必须如实地客观地反映地质现象,不能随便加上主观的东西随便乱加,乱减地质现象。
内容要求简单、明了、说明问题,并尽量简化一些不必要的手续,避免内容重复。
可根据具体地质情况和要求而定,但一般情况下都要求为1∶50~1∶200。
二、地质原始编录的基本步骤1.编录前的准备工作(1)准备工作:在进行编录前,编录人员必须熟悉场地的基本地质特征,包括地层及分布状况,岩性组合特征,褶皱、断裂、矿带分布及特征等,了解钻孔施工设计任务书。
由总工程师召集全体编录人员,进行技术交底,统一地层岩性定名。
(2)编写钻孔设计书:编录人员会同探矿人员,根据地形地质图所布置的勘探孔位置,由测量人员放出钻孔位置后,编写钻孔设计书。
钻孔设计书包括:1)钻孔编号、设计孔深、钻孔方位、钻孔倾角;2)岩矿层分层起止孔深,深度精确到cm;3)各分层岩芯、矿芯、矿层顶底板岩芯等的采取率要满足规范要求;4)孔深校正(一般直孔每100m校正一次,斜孔50m校正一次,误差±1‰)。
2.钻孔地质编录(1)钻孔开钻前,编录人员要对钻机进行检查,校核孔位坐标、方位角,并随钻孔施工进度在钻探施工现场进行编录,在预见矿井段,编录人员要跟踪指导,保证钻探质量。
(2)检查岩芯顺序是否正确。
在施工现场,将岩芯箱依孔深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好,仔细检查岩芯长度及编号是否正确,岩矿芯摆放有无拉长现象。
发现岩矿芯顺序有颠倒的,应立即调整;发现破碎的岩矿芯有人为拉长现象时,应恢复到正常长度后重新丈量,并通知机长及当班记录员更正报表,并责令当事人做出书面检查。
(冶金行业)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1-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DZ/T0078—931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引用标准GB9649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仍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俩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且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且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仍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和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壹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地质编录的基本要求
为了保证地质编录的质量,根据实践的经验,地质编录工作必须满足以下的基本要求:
一、真实性
编录成果是否真实,是衡量地质编录资料质量好坏的首要标准。
编录要准确而客观地反映地质矿产实际。
原始地质编录要如实反映客观地质现象,不能随便加上主观臆测,更不能搞“回忆录”,实际材料与推想或结论应分开,不能相混。
综合地质编录必须建立在原始编录资料的基础上,尽可能做到真实反映地质矿产的客观实际情况。
二、及时性
地质编录是找矿勘探工作中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必须及时地、不间断地进行。
只有经常而及时地进行编录,才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总结规律,及时知道下一步工作,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
所以,编录工作应随着探矿工程和地质工作的进展及时进行,不得积压,及时提交地址成果。
三、统一性
地质编录是随着找矿勘探工作的开展而逐步进行的,是由许多人共同完成的,所以,只有统一的格式和表达方法才能为资料的加工整理和利用打下基础。
编录的统一性一般包括:统一岩石名称、统一标志层和地层划分标准、统一编录方法和要求、统一图例、图表格式和各种图件的比例尺,统一图幅和测网,统一工程编号和样品编号,等等,以保证编录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针对性
对于编录对象的描述、素描、照相、采样以及编制图件和表格,都必须根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编录中必须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固体矿产勘查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为了提高钻孔地质编录的质量,统一编录工作方法,特制定《钻孔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细则》。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细则的主题内容是从钻孔地质技术设计开始到钻孔结束所提交钻探地质资料等全过程的钻探地质编录工作,包括要求、方法、内容和管理等。
本细则适用于各种地质勘查钻孔(代号:ZK),包括冲击钻孔(代号:CHK)、采样钻孔(代号:CZ)、各种深度的机械岩心钻孔和中心采样钻孔(代号:CSR),对矿区内专门的水文地质钻孔(代号:SHK)、物探、工程地质钻孔、物探化探专用钻孔等,除按各专业需要按照有关标准编录外,应尽可能地按本细则要求进行编录。
2 引用标准本细则引用了《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程》(DZ/T0078-93)中的有关标准。
3 开钻前地质工作3.1 编制钻孔地质技术设计书根据设计剖面图及邻近已完成探矿工程的地质情况,绘制钻孔预想柱状图。
图上重点反映含矿层或矿化层、蚀变矿化、矿(层)体、断裂构造等主要“目的层”的预计深度,注明设计孔深、方位角、倾角等。
3.2 提出探矿技术和质量要求3.2.1 岩、矿心采取率及质量要求一般浮土、流砂层及表面覆盖物不计算采取率。
实际计算的固体岩层采取率要大于65%;矿层及其顶底板围岩3—5米的采取率要满足各类规范及设计要求。
如岩金矿矿层采取率要大于80%,在厚大矿体内,当采取率连续3—5米低于80%时,要查明原因,采取补救措施。
采取率的计算,应以真正的岩、矿心为准。
原始岩、矿心可包括碎块、碎砂等,切不可将岩粉、流砂、坍塌掉块等加在岩、矿心中计算。
破碎的岩、矿心计算采取率时,不得随意拉长、缩短。
从岩心管中取出岩(矿)心必须严守钻探操作规程,在敲打岩心管时,岩心管应斜放,且离地面不应超过20cm,落下的岩心必须及时按顺序摆好,严防岩矿心次序混乱,造成资料上的错误。
岩、矿心从岩心管中取出时要保证原始状态,取出后不得颠倒和错乱位置,严禁把全管岩、矿心堆在一起而不分先后顺序。
1-09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aDZ/T 0078—93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畴1.1 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治理。
1.2 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治理。
对有专门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按照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差不多内容3.1 原始地质编录是观看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看研究手段的记录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纳新的方法和手段。
3.2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看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状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按照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格式整饰。
采纳电子运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差不多要求4.1 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看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定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不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讲明资料。
4.2 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 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讲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 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编录中必须采纳《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规定的计量单位名称和符号。
数值要反映其精确程度,写出全部有效数位。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作者:-----------------------日期:第一章实测地质剖面的原始地质编录一、目的地质剖面又称地质断面,它是指沿某一个方向,显示在一定深度内地质构造情况的实际或推断的切(断)面。
地质剖面与地表或某一平面的交线,称地质剖面线。
表示地质剖面的图件,称为地质剖面图。
地质剖面图按与地层产状关系分为:垂直地层走向的地质剖面图称为横剖面图;平行岩层走向的剖面图称为纵剖面图;呈水平方向展布的剖面图称为水平断面图或中断地质图。
地质剖面图按表示的内容分为地层剖面图、侵入岩剖面图、火山岩剖面图、第四纪地质剖面图、构造剖面图等。
地质剖面图按精确程度分为实测剖面图,图切剖面图、随手剖面图等。
矿区实测地质剖面包括实测地质剖面和实测勘查线地质剖面。
下面着重介绍实测地质剖面,简述勘查线剖面。
㈠实测地质剖面地质剖面图是研究地层、岩体、构造及矿产的基础资料,根据地质剖面的资料划分填图单元,是地质填图工作的前提。
研究与测制地质剖面,是地质调查工作的主要方法之一。
实测地质剖面一般是在地质填图的初始阶段进行。
地质剖面一般是具综合性,表示各方面的地质内容,,有时由于需要,也只表示某一方面地质内容。
矿区实测勘查线剖面布设,要照顾到矿区各地段或相邻矿区,剖面线要垂直矿体走向,剖面应与勘查网度一致。
矿区勘查线剖面一般是一系列等间距、互相平行的直线,根据实际也可布置为放射状。
勘查线的地形剖面用仪器法测制,对剖面上的探矿工程(槽、井、坑、钻)位置和各种地质界线(如矿体界线、矿体顶底界线、重要断层线等)必须用仪器定位。
勘查线的端点要埋设水泥桩,水泥桩要编号,要测量座标(X、Y、Z)。
㈡实测勘查线剖面勘查线剖面主要反映矿区矿体与围岩之间的界线、矿体中各种自然类型矿石和各种工艺品级矿石之间的界线,各种构造界线;矿体的数量、规模、形态、分布、产状、厚度,构造对矿体的破坏和控制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行业标准DZ/T 0078—93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质矿产部1994—10—01实施1 主题内容和适用范围1.1本标准规定了固体矿产勘查中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内容、要求、方法和编录资料的管理。
1.2本标准适用于固体矿产勘查中的地质填图、探矿工程和采样的原始地质编录以及编录资料的管理。
对有特殊要求的矿种,主管部门可根据本标准制定相应的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2 引用标准GB 9649 地质矿产术语分类代码3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内容3.1原始地质编录是观察研究地质现象的现场记录和观察研究手段的记录。
这些地质现象,是指由天然的和人工的露头、岩心(粉)以及标本、样品所揭示的宏观的和微观的自然地质信息。
记录由原始编录人员选用适当的信息记录手段如数字、文字、图象、磁带、磁盘(光盘)等进行。
还要和国家信息系统的建设相适应,及时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
3.2原始地质编录工作包括现场编录和整理两个方面。
现场编录时,要认真地观察研究地质现象,采集标本、样品,测量地质体的位置、产状、形态等数据,并用适当的记录手段和方法进行编录。
整理是根据各种测量成果和对标本、样品的鉴定、测试成果对现场编录进行修正、补充和归纳、整理,编制必要的图表,并按规定格式整饰。
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原始编录时,还应及时将原始数据按规定格式存盘、入库。
4 原始地质编录工作的基本要求4.1原始地质编录必须真实、客观。
对地质现象要认真、细致、全面地观察研究,联系认识,准确地判断和记录。
编录中应明确区别开实际观测资料与推断解释资料。
4.2原始地质编录应随工作进展逐日或随施工进展及时进行。
4.3原始地质编录的图、表、文字说明必须互相吻合一致,整洁、美观、字迹规整,字体规范。
4.4原始地质编录要有各种必要的质量符合要求的测量,绘图工具和量具。
计量工具必须按有关国家标准定期检验,检验结果随原始地质编录上交。
手把手教你做编录:探槽、钻探、坑探探槽Coastean探槽原始地质编录一、槽探工程(一)工程布置及质量要求探槽是揭露地表地质体(矿体)的主要工程之一,主要用于矿(化)体、破碎蚀变带、异常浓集中心的揭露检查和己知矿(化)体的追索控制。
工作前期,工程布设可放稀间距,以对矿(化)体的宏观控制为目的。
随着工作进展,主矿带、主矿体分布地段,工程间距原则上应以探求相应级别资源量的勘查网度为准。
探槽布置在覆盖厚度不超过3米的地段,垂直于目标地质体长轴方向、岩层走向或总的构造线方向布置。
断面规格一般不硬性规定,要求槽底宽不得小于0.5—0.8米,深度一般不大于3m,进入新鲜基岩达到0.3—0.5米,以能看清楚产状为原则。
(二)探槽素描方法1、探槽的素描一般绘制一壁一底展开图。
一般南北向绘西壁,东西向绘北壁,北东向绘北西壁,北西向绘北东壁,素描图的摆放要求南端、南西端、西端、北西端置于图纸左侧作为起点。
如果探槽两壁地质现象相差较大时,则需绘制两壁一底。
2、图上槽壁置于槽底上方,当规定的素描槽壁缺失或无法素描时,描绘另一壁,素描图槽壁置于槽底下方,仍然满足素描图摆放要求。
3、编录人员到现场后,要首先对探槽内的地质现象作总体了解,对主要地质现象细心观察,统一认识,然后分工编录。
4、在探槽两头,分别钉上写有探槽编号的木桩,用皮尺拉好基线,基线要靠近素描的一壁,固定在两端木桩上,读出皮尺米距,用罗盘测量基线方位角与坡度角(若探槽方向及坡度变化较大时,应分段进行测量)。
为了使编录起始点与坐标测量点完全吻合,规定两头木桩均钉在编录时槽头处,木桩作为两端坐标点,两木桩间距即代表探槽实际长度。
5、根据基线的坡度角及长度,在方格纸上按比例尺轻轻画上基线(注上米距)及基线桩,若探槽坡度、走向变化较大而转换导线时,还要在图上标注转换点。
成图后基线不着墨,基线桩要保留并着墨,以便于检查作图质量。
6、用卷尺或有刻度的竹竿,沿着基线所示距离丈量地形、地质特征点(如槽壁地形线、分层界线、构造线、样品位置等)到皮尺的铅直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