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病毒苗木的培育
- 格式:ppt
- 大小:18.86 MB
- 文档页数:51
2023-11-05CATALOGUE 目录•黄龙病对柑桔的影响•培育无病柑桔苗的必要性•培育无黄龙病柑桔苗的技术和方法•培育无黄龙病柑桔苗的注意事项•无黄龙病柑桔苗的应用前景和市场潜力01黄龙病对柑桔的影响黄龙病感染导致柑桔果实品质下降,口感变差,影响市场销售。
品质下降产量下降种植难度增加黄龙病感染导致柑桔树死亡,产量大幅下降,经济损失严重。
黄龙病的存在使得柑桔种植的难度增加,需要更加精细的管理和防治措施。
03黄龙病的危害0201以柑桔木虱为媒介,黄龙病病毒通过昆虫叮咬柑桔树而传播。
昆虫传播直接接触染病的柑桔树或接触染病树的汁液,如修剪、采摘等农事活动。
接触传播带菌的苗木、接穗等也是黄龙病的传播途径之一。
苗木带菌黄龙病的传播途径防治柑桔木虱定期喷洒杀虫剂,消灭柑桔木虱,切断传播媒介。
黄龙病的防治措施选用抗病品种选择对黄龙病抵抗力较强的柑桔品种,从源头上预防病害的发生。
加强栽培管理定期修剪、清理果园,保持树体通风透光;合理施肥浇水,增强树势,提高树体抗病能力。
定期检测定期对柑桔果园进行检测,发现染病植株及时清理,防止病害扩散。
使用无病毒苗木培育和使用无病毒苗木,防止带菌植株传入。
02培育无病柑桔苗的必要性柑桔产业的发展现状柑桔产业在国内外市场有着巨大的需求,但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品种的增多,病害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黄龙病对柑桔产业的危害。
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为了保证柑桔产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必须采取措施控制病害,而培育无病柑桔苗是有效控制病害的方法之一,也是实现柑桔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保证柑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柑桔受病害侵染后,果实大小、形状、色泽等品质指标都会受到影响,同时病害还会导致树体早衰、产量下降等问题。
病害对品质和产量的影响通过培育无病柑桔苗,可以有效地避免病害对柑桔品质和产量的影响,提高果实的品质和产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培育无病苗的优势提高柑桔品质和产量农药使用现状为了防治病害,种植者不得不使用大量的农药,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葡萄无病毒苗木栽培技术摘要:针对葡萄苗木在栽培中成活率低的问题,主要从葡萄的栽植、肥水管理、架式与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4个方面论述了葡萄无病毒苗木栽培技术。
关键词:葡萄;无病毒苗木;栽培技术中图分类号:s6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7-0145-11 栽植1.1 园地的选择与准备葡萄是一种喜光植物,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它最适宜生长在通气良好,导热性强,疏松而有机质含量高的砂壤土中。
在栽植无病毒葡萄之前,应注意线虫的防治,因为葡萄扇叶病毒类除了嫁接传染外,土壤线虫是重要的传毒介体。
防除杂草或用土壤熏蒸剂消灭虫媒可切断线虫——病毒的生态环。
高浓度熏蒸能显著地减低土壤中病毒的侵染,栽植在无线虫的土壤中,或没有传毒虫媒的土壤中,可使葡萄整个生长期保持无病毒。
1.2 栽植方式和密度葡萄园多采用直行式栽植。
葡萄栽植株行距大小与品种特性、选用架式、地势、土质、气候有密切关系。
为了栽植丰产,常用较小的株行距。
在冬季比较寒冷的地区,需要在行间取土防寒,行距不能太小。
一般欧亚葡萄品种嫁接苗的株距1~1.5米,行距不宜小于4~5米。
1.3 品种与砧木的选择品种和砧木选择是发展葡萄无病毒栽培非常重要的一项工作。
不同品种和砧木对气候、土壤环境条件有不同的适应性。
品种和砧木选择不当,葡萄生长发育不良,产量下降,品质低劣,甚至造成全园毁灭。
在北方应选择抗寒、抗旱的葡萄品种,砧木多选择贝达,葡萄无病毒苗的砧木必须是种子繁殖的实生砧,如用枝条扦插繁殖,枝条必须是无病毒的,才能保持葡萄植株的无病毒。
2 肥水管理2.1 施肥葡萄是一种多年生的喜肥果树,只要合理施肥,才能保证植株正常生长,高产稳产。
2.1.1 基肥有机肥以秋末冬初土壤冻结之前施用较好,基肥中可施用部分磷肥,可促进有机质的腐熟,基肥施入多采用畦面两侧挖沟深施。
2.1.2 追肥追肥全年可分4次进行,即萌芽前、开花前、幼果期、上色期。
绿色植保柑橘检疫性病害的肆虐,给柑橘产业和人民生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产业恢复需要大量健壮、安全、可靠的苗木,而无病毒苗木则是拯救这一灾难的基础。
但是现阶段需求量的迅速增长,加之育苗者和需苗者对无病毒苗木的概念和病害防控知识知之甚少。
为降低育苗者和苗木购买者的风险,减少政府对苗木市场整治的支出,笔者就柑橘良种无病毒苗木繁育的相关知识与技术进行介绍,以供从业人员参照执行。
1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是无病毒苗木繁育的基础(图1)。
第一级为技术核心,将国内外优良品种资源无病毒化,并构建无病毒良种保存库、母本园和一级采穗圃;第二级为二级采穗圃,是扩繁的重要环节;第三级为各地良种苗木繁育苗圃。
这套体系功能齐全,分级设立,独立存在,保证了各个环节材料的安全,使繁育推广速度具有三级放大效应;其在病害检测效率、育苗质量、保障机制、推广模式等方面有革新性进步,是我国柑橘苗木繁育技术的典范;同时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柑橘嫁接苗》、农业行业标准《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规范》和《柑橘苗木脱毒技术规范》等标准和技术要求。
图1柑橘良种无病毒三级繁育体系示意图2柑橘无病毒容器苗木繁育技术2.1基本组成构件柑橘无病毒容器苗木繁育需要无病毒良种保存库、无病毒母本园(展示园)、砧木种子园、无病毒采穗圃、砧木苗繁殖圃和苗木繁育圃等几大功能区,简称为“一库两园三圃”。
具体要求和功能介绍如下。
2.1.1无病毒良种保存库田间优良母树或引进材料须经病害检测,无病的植株栽植在网室中隔离保存,每品种2~4株,有病的植株则进行病毒脱除后再进入良种库。
病害检测和脱毒对象包含柑橘黄龙病病原细菌(HLB)、裂皮病类病毒(CEV)、碎叶病毒(CTLV)、衰退病毒(CTV)引起的柚矮化病和甜橙茎陷点病的株系、温州蜜柑萎缩病(SDV)。
2.1.2无病毒母本园(展示园)用良种保存库的无病毒材料每个品种繁殖2~6株,根据不同品种,按株行距3米×4米或4米×5米定植在母本园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