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 格式:doc
- 大小:50.50 KB
- 文档页数:10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一、引言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企业并购在当今商业环境中变得越来越普遍。
企业并购是指两个或者多个企业通过合并或者收购来实现资源整合和增强市场竞争力的行为。
然而,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着各种财务风险,对于企业来说,了解并评估这些风险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进行详细分析。
二、财务风险分析1. 盈利能力风险企业并购后,合并或者收购双方的盈利能力可能会受到影响。
在并购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整合难点、文化冲突等,可能导致业绩下滑。
因此,在进行并购决策时,需要对双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财务报表分析、盈利预测等。
2. 偿债能力风险企业并购后,双方的债务状况可能会发生变化。
如果被收购方存在大量的债务,那末并购后的企业将面临较高的偿债压力。
此外,如果并购后企业的现金流不稳定,也会影响其偿债能力。
因此,在进行并购决策时,需要对双方企业的债务状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债务结构、债务偿还能力等。
3. 现金流风险现金流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指标之一。
企业并购后,现金流可能会受到影响。
例如,整合过程中可能需要支付大量的现金用于整合费用、人员调整等。
此外,如果并购后企业的销售额下降或者成本增加,也会对现金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进行并购决策时,需要对双方企业的现金流情况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现金流量表分析、现金流预测等。
4. 资产负债表风险企业并购后,资产负债表可能会发生变化。
被收购方的资产负债表可能存在隐性风险,如不良资产、无形资产价值下降等。
此外,整合过程中可能需要对资产进行重估,从而对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
因此,在进行并购决策时,需要对双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进行充分的评估,包括资产负债表分析、资产负债表重估等。
5. 税务风险企业并购涉及到大量的税务事项,包括资产转让、股权交易等。
在并购过程中,如果税务筹画不当,可能会导致税务风险的增加,如税务争议、税务处罚等。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控措施随着全球化经济的发展,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日益频繁。
企业并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企业的资源整合和战略调整,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与此企业并购也伴随着一系列的财务风险。
对于参与并购的企业而言,了解并购活动可能面临的财务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是至关重要的。
本文将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一、财务风险分析1. 资金风险资金风险是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首要风险。
并购活动通常需要巨额的资金支持,一旦资金链出现问题,整个并购活动可能面临失败风险。
资金风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资金来源风险:资金来源不确定会导致并购活动中途出现资金断裂的情况,从而影响交易的顺利进行。
(2)融资成本风险:为了筹集并购所需的资金,企业可能需要进行融资,而融资成本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企业的财务状况。
(3)资金利用风险:一旦并购完成后,如何有效地利用资金进行整合和运营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2. 盈利能力风险企业并购往往面临着盈利能力风险。
在进行并购前,企业往往会对目标企业进行盈利能力评估,但随着并购完成后,目标企业的盈利能力可能出现变化,甚至出现亏损情况。
盈利能力不稳定会给企业带来财务压力,进而影响整个并购活动的成败。
3. 资产负债风险资产负债风险是企业并购过程中的重要财务风险之一。
并购活动往往涉及到大量资产和负债的转移和整合,一旦处理不当,可能导致企业资产负债矛盾,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和发展。
4. 税务风险在进行企业并购时,税务风险也是需要引起企业重视的财务风险之一。
并购活动会涉及到税务政策、税负调整等问题,一旦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企业的经营成本,还可能引发税务纠纷和法律风险。
5. 汇率风险对于跨国并购的企业来说,在进行并购活动时,往往需要进行跨国资金流动,而汇率的不稳定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
一旦汇率波动较大,可能会对企业的成本和收益产生不利影响。
二、防控措施1. 强化资金管理针对资金风险,企业可以采取多种措施进行防范和控制。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企业并购是企业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但其中存在着众多财务风险。
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在进行企业并购时,必须进行充分的风险分析,并制定防控措施,保障企业并购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1. 资产负债表不平衡风险企业并购后,由于合并之前双方企业的规模和账簿体系的差异,容易出现资产负债表不平衡的现象。
尤其是在大规模的跨国并购中,不同国家的财务制度和会计处理方式的差异,更容易引起资产负债表的不平衡风险。
资产负债表不平衡会对企业的经营和融资产生重大影响,可能会引起大面积的财务风险,包括银行贷款条件变差、供应商信任度下降、股权激励计划变得无效等。
2. 流动资金风险企业并购后,流动资金的缺失可能会对企业的经营造成很大的影响。
如果企业并购后的流动资金不足,可能会导致企业无法及时支付员工工资,采购原材料,维持业务运营等;同时,流动资金的缺失也会导致企业难以获得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
缺少流动资金使得企业无法开展正常业务活动,从而为企业带来严重的财务损失和危机。
3. 财务报表信息不真实风险企业并购涉及到财务报表的整合和审核。
企业并购后,如果财务报表中的信息不真实,将会对企业产生重大影响。
虚假的财务报表会影响股东决策,降低投资者信心,对企业的市场声誉造成影响,同时也会面临监管机构的处罚和法律诉讼的风险,影响企业的形象和声誉。
二、防范措施及建议1.加强尽职调查,确保信息真实可靠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是必不可少的。
通过充分的尽职调查,可以获取到合作企业的历史财务状况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同时也可以进一步了解企业交易的风险和机会,并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细致的审核。
在尽职调查的同时,还应该尽可能地了解合法问题、税务问题和人力资源问题等,保证合并后的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是合法和有保障的。
2.加强财务管理,做好现金流预算加强企业财务管理,做好现金流预算,是防范企业财务风险的关键之一。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并购是一种常见的策略。
通过并购,企业可以实现快速扩张、占领更多市场份额、优化经营结构等目标。
然而,并购也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认真分析并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资产负债风险并购后,双方的资产负债表可能会混淆,从而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出现波动。
一些公司并购后,由于对被收购方的财务数据了解不全面或评估有误,使得企业局部资产负债出现问题。
此外,企业的各类交易或合作可能涉及各种合同和法律义务,未来的一些负担也可能对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产生影响。
二、经营风险并购可能改变企业的经营结构和管理体系,进而影响企业的运营和发展。
由于各种因素,包括业务整合、人员流动、资源合并等,可能会对业务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并购失败。
三、财务风险企业并购后,可能会面临财务风险,包括利润下降、现金流减少、财务成本上升等。
此外,合并的代价可能超过预算,或者出现其他不利因素,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
为防范财务风险,企业需要采取以下措施:一、做好尽职调查企业在进行并购之前,需要对目标企业的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法律、业务等。
尽职调查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购的风险,降低风险的发生和可能引发的财务和法律责任。
二、分析财务状况企业在并购前,应该对目标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了解其中存在的风险和人为的因素,从而为后续合并进行预警。
对目标企业的营收和利润进行分析,预测未来趋势,以及对目标企业固有的风险进行理解和认知,这些都需要在并购前进行分析和预测。
三、进行风险管理为降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企业需要采取风险管理措施,包括合理的投资组合、资产和负债结构、保险等。
企业可以在投资之前建立较为合理的风险管理机制,避免直接面对风险所导致的无力回天的情况。
考虑到并购风险的无常,风险管理策略应该防患于未然。
四、税务风险预防并购交易往往会涉及到很多税务问题,企业应该对并购涉及的各项税务问题进行了解和预先评估风险,以确保合规性和降低并购所面临的税负。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企业并购是指一个公司通过购买其他公司或企业的股权或资产来扩大自己的业务规模和市场份额。
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是一项重要的考虑因素,它指的是并购可能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造成的不利影响。
下面将介绍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
一、财务风险分析:1. 财务状况分析:对被并购公司的财务状况进行详细分析。
包括财务报表分析、财务比率分析等。
主要关注被并购公司的债务水平、盈利能力和现金流状况等。
2. 商誉风险分析:并购后,被并购公司的商誉可能存在风险。
商誉是指企业超过其净资产之外的资产价值,如果未来公司业绩未达预期,可能会导致商誉减值。
3. 税务风险分析:并购涉及到资产或股权转让,可能会触发相关税收。
需要对被并购公司的税务状况进行全面分析,确保并购过程中的税务合规性并规避不必要的税务风险。
二、财务风险防范措施:1. 尽职调查:在决定并购之前,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是必要的。
尽职调查包括对被并购公司的财务、商誉和税务状况进行全面排查,以确保并购的可行性和风险控制。
2. 合理定价:在并购过程中,对被并购公司的价值进行准确评估。
合理定价可以避免支付过高的溢价,减少财务压力,同时降低后续商誉减值的风险。
3. 风险管理:并购后的风险管理非常重要。
需要建立完善的财务管理制度和风险控制机制,加强财务数据监控和分析,及时发现并处理财务风险。
4. 定期评估:定期对并购后的风险进行评估和监控,发现和解决潜在的财务风险。
并购后可能需要进行重组和整合,需要及时调整并优化经营和财务战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财务风险。
5. 合规经营:在并购过程中,确保合规经营是非常重要的。
合规经营包括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规避潜在的税务风险,并定期进行财务审计,保证财务报告真实完整。
总结: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防范措施是确保并购顺利进行和保证公司经营稳定的关键步骤。
需要通过充分的尽职调查、合理定价和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来降低财务风险,同时注重合规经营,定期评估并调整战略,以最大程度地降低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过程中要注意哪些风险1.财务风险:在企业并购过程中,财务风险是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并购双方的资金状况、财务报表真实性以及财务指标的合理性都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
财务风险主要包括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不良、被并购企业的债务、未公开的财务问题等。
在这方面,应确保获得充分的财务信息,进行全面的财务分析,并在交易协议中确保适当的财务保障措施。
2.法律和合规风险:并购交易涉及到大量的法律文件和合同,因此法律和合规风险也是一个需要重视的方面。
在并购过程中,可能会面临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投资者关系争议等风险。
为了减少法律风险,必须进行全面的合规尽职调查,并确保合同和协议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此外,对于跨国并购,还需要考虑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差异和风险。
3.经营风险:并购后,整合两家企业的运营可能面临许多挑战和风险。
这包括管理风格和文化差异、员工动荡、供应链中断、客户流失等。
为了降低经营风险,需要进行充分的规划和准备,确保整合计划的顺利执行。
此外,还需要制定适当的沟通和变革管理策略,以便员工和利益相关方能够有效地接受并适应并购。
4.市场风险:并购可能导致市场反应,如股价波动和投资者不确定性增加。
市场风险有可能在合并公告前就产生,也有可能在并购完成后产生。
在并购过程中,应尽量减少不确定性,提前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和接触,以降低市场风险。
5.技术风险:如果在并购过程中涉及到技术转让或技术整合,那么技术风险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方面。
技术风险可能包括技术不匹配、技术转让困难、技术保密性问题等。
为了降低技术风险,需要进行全面的技术尽职调查,并制定适当的技术整合计划。
6.交易可行性风险:在并购过程中,也需要考虑交易的可行性风险。
这包括并购交易的商业可行性、盈利能力、增长潜力等方面的评估。
在进行并购交易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市场调研和商业尽职调查,以确保交易的可行性和成功的可能性。
总而言之,企业并购过程中涉及的风险非常复杂和多样化。
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与防范策略分析企业并购重组是企业发展中常见的一种战略选择,通过并购重组可以快速扩张市场规模、弥补自身不足、整合资源优势等,从而实现快速增长。
但是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也存在着各种财务风险,若不加以有效防范,将可能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对企业并购重组中的财务风险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防范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财务风险分析1. 财务结构风险在企业并购重组之后,原有的财务结构可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尤其是涉及到资产重组、债务重组等情况。
这将带来一定的财务结构风险,可能导致企业资金链断裂,甚至面临破产风险。
2. 财务信息不真实风险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出现财务信息不真实的情况是比较常见的,尤其是被收购方在披露财务信息时可能出现偏差。
若收购方未能及时识别和纠正这些问题,可能导致后续经营风险。
3. 税务风险企业并购重组往往伴随着较大的税务调整,如果涉及到资产交易、股权转让等,企业就存在较大的税务风险,一旦涉及到税务纠纷,将给企业带来巨大的财务负担。
4. 交易对手风险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与合作方的信用风险、交易对方履约能力风险等都是需要高度关注的事项。
在合作伙伴选择上需要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避免因交易对手风险带来的财务损失。
5. 财务监管风险在中国的财务监管环境尤其复杂,在企业并购重组中可能面临着极高的财务监管风险。
特别是在跨境并购重组中还需面对不同国家的财务监管体系,财务合规要求相对较高。
二、财务风险防范策略1. 加强尽职调查在企业并购重组之前,应对被收购方进行细致的尽职调查,充分了解被收购方的财务状况、财务信息真实性、纳税情况、交易对手情况等。
通过充分的尽职调查,可以尽可能的降低财务风险。
2. 设立专门并购风险管理团队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应设立专门的并购风险管理团队,负责对并购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监控和应对。
这样可以及时发现并解决各种潜在的财务风险。
3. 加强财务合规在企业并购重组过程中,应加强对财务合规的管理,规范财务报表编制、审计流程、资产评估程序等。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一、引言企业并购是指一个企业通过购买或合并其他企业来扩大规模、增强竞争力的行为。
然而,企业并购不仅带来了机遇,也伴随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本文将对企业并购过程中可能涉及的财务风险进行详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二、财务风险分析1. 市场风险企业并购过程中,市场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市场风险包括市场需求变化、竞争加剧、价格波动等。
在进行并购前,应对目标企业所在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和分析,评估市场的稳定性和发展潜力。
2. 资金风险并购涉及大量的资金投入,资金风险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
资金风险主要包括融资难度、融资成本上升、资金流动性不足等。
在进行并购前,应评估企业自身的融资能力和资金状况,确保有足够的资金支持并购活动。
3. 业绩风险并购后,目标企业的业绩是否能够达到预期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业绩风险包括目标企业的盈利能力、市场份额、产品质量等。
在进行并购前,应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详细分析,评估其业绩的可持续性和增长潜力。
4. 管理风险并购后,两个企业的管理层如何协调合作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因素。
管理风险包括文化差异、管理体系不匹配、员工流失等。
在进行并购前,应对目标企业的管理团队进行评估,确保两个企业的管理理念和风格相互契合。
5. 法律风险并购涉及到复杂的法律程序和合规要求,法律风险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法律风险包括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侵权、反垄断法违规等。
在进行并购前,应委托专业律师对目标企业的法律风险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确保并购过程的合法性和合规性。
三、应对策略1. 做好尽职调查在进行并购前,应对目标企业进行全面的尽职调查,包括财务状况、市场前景、法律风险等方面。
通过充分的调查和分析,准确评估并购的风险和机会,为决策提供依据。
2. 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在进行并购时,应制定合理的并购策略,明确目标和目的。
并购策略应与企业的发展战略相契合,确保并购的可持续发展和价值创造。
3. 建立风险管理体系企业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识别、评估、控制和监测等环节。
企业并购中的财务风险与应对措施一、企业并购:看似美好,实际却有不少“坑”大家应该都听说过“买卖不成仁义在”,可是企业并购可就没有那么简单了。
并购,看着是件大事,可能两家企业一拍即合,想着能“强强联手”,一方互补,另一方也能腾飞。
然而,现实却往往并不如我们所愿。
尤其是财务风险,简直比蜘蛛网还复杂。
最简单的来说,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就像是你在泡泡茶时不小心把茶叶放得太多,结果喝下去的味道苦得让你想吐。
怎么应对这些财务风险呢?得清楚风险来自哪里。
比如并购前后的资产评估,搞不好就会低估或者高估了资产的价值。
你买的可能是一堆“废铁”,或者别的企业根本就没你想象的那么有价值。
更有可能出现债务问题,尤其是当你并购的公司负担了巨额的负债,最后倒霉的往往是并购方。
二、企业并购中的常见财务风险1.估值不准确,买了“假货”别看你看了几本财务书,做了点功课,结果呢?并购后发现公司内部的一堆隐性问题。
比如说,你买的公司账面上看着利润丰厚,但如果你仔细一看,原来账面利润是被人为做出来的,资产也不是那么“高大上”。
尤其是当你并购了一个现金流紧张的公司,最后结果可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利润也就成了空谈。
所以啊,搞清楚资产和负债,评估好公司的实际价值,避免低估或高估,那才是硬道理。
2.债务危机,坑得很深我们都知道,债务对于公司来说可是一把双刃剑。
债务多了,可能就像是被一块大石头压着喘不过气。
并购时,万一买来的公司债务一大堆,原本看着很有前景的并购案,最后也可能变成“烫手山芋”。
这些债务可能是短期债务,也可能是长期的,那些所谓的“隐性债务”最是让人头疼。
你可能看不出来,但到时债务就像是个无形的麻烦,悄悄地埋伏着,随时可能引爆。
而这些债务,真不一定能通过合并后的盈利快速解决,可能会一拖再拖,最后还不如不并购。
3.税务风险,少不了的麻烦事儿税务问题,也常常是并购中最不容忽视的一环。
很多企业在进行并购前,可能并没有特别关注税务的处理。
可是税务问题可是重中之重,稍微不小心,企业可能就得为未缴的税款、滞纳金和罚款买单。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一、引言企业并购是指通过购买或者兼并其他企业来扩大自身规模、增加市场份额或者获取其他资源的行为。
然而,企业并购也伴有着一定的财务风险。
本文将对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进行分析,以匡助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做出理性的决策。
二、财务风险的定义与分类财务风险是指企业在经营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财务损失的可能性。
在企业并购中,财务风险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市场风险:包括行业竞争加剧、市场需求下降等因素,可能导致企业并购后市场份额减少,销售额下滑,从而影响企业盈利能力。
2. 资金风险:并购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如果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融资支持,可能导致资金链断裂,无法完成并购交易。
3. 财务状况风险:并购后,被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可能不如预期,如存在负债、亏损等情况,将对并购企业的财务状况产生负面影响。
4. 管理风险:并购后,两个企业的管理层可能存在合作难题,如文化差异、管理风格不同等,导致管理效率下降,进而影响企业的经营绩效。
三、财务风险的评估与控制为了降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企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 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在并购前,对被并购企业进行全面的财务和商业尽职调查,评估其财务状况、市场竞争力等关键指标,以减少后续风险。
2. 制定详细的并购计划:制定明确的并购目标和策略,明确资源整合的路径和方式,确保并购过程中的各项工作有序进行。
3. 确保充足的资金支持:在并购前,确保企业能够获得足够的资金支持,避免因资金不足导致并购失败。
4. 加强风险管理与控制: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风险,减少财务损失。
5. 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估体系:并购后,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并购效果进行监控和评估,及时调整并购策略。
四、案例分析以某公司并购案为例,该公司计划收购一家同行业的竞争对手。
在进行财务风险分析时,该公司首先进行了尽职调查,发现被并购企业存在较大的负债风险,但同时也具备较强的市场竞争力。
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研究—以联想收购IBM为例摘要:经济全球化下,市场经济发展逐渐完善,企业并购成为企业快速扩张的最主要的方式。
本文主要阐明了企业并购过程中存在的财务风险,以及相应的防范措施,最后再结合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的并购案例具体说明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
关键词: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防范一企业并购及其财务风险的含义并购指的是企业间兼并(Merger)与收购(Acquisition)的总称,国外的学者在研究中习惯把兼并与收购合在一起使用,简称并购(M&A)。
兼并,普遍解释为:两个或更多的独立企业合并形成一家企业,通常由占主导地位的企业吸收其他企业。
用公式表示为:甲+乙=甲,或甲+乙+丙+丁=甲。
甲企业的法定位置保留,而其它企业的被取消。
它又包括两个形式:吸收合并与新设合并。
吸收合并实际上就是上述真正的兼并,新合并的两家企业通过法律改革,调整现有的企业不再保留的法律地位,形成一个新的法人企业,即:甲+乙+丙+丁=戊。
收购(Acquisition),是指公司用现金,债券,股票,买一个或几个企业的资产或股票,从而获得对其它企业的控制权,其特点是,目标公司经营权转手,但目标公司法人地位不会消失。
收购可以进一步分为资产收购和股份收购。
资产收购指的是买方收购卖方的部分或全部资产,并承担部分或全部债务。
股份收购指的是买方间接或直接收购卖方的部分或所有的股票,将目标公司变为买方的一部分或全部的投资控股公司。
具体来说,企业并购指的是一个企业对其它企业的企业产权进行重组的自主商业活动,是企业实现扩张的一种重要形式,还是调整产业结构和优化资源分配的重要途径。
通常情况下,企业通过收购债权、控股、直接出资及其他手段,使用债券、股票、现金等其他的有价证券,来购买其他公司的股票或资产,获取实际控制权,使其它公司失去法人地位。
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伴随着企业并购一系列的行为所产生的,贯穿于企业并购投资战略的分析、调查、财务分析、价值的评估、融资和支付决策、并购整合等其他活动的过程中。
因此,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是并购中财务的调查、财务的分析、财务的评估、财务融资和支付及其他活动或决策形成的风险。
具体来说,并购的财务风险指的是由企业并购定价、融资支付和并购整合等其他各项财务决策和并购活动所引起的财务状况恶化或不确定性的财务成果损失,是并购预期的价值与价值实现严重的负偏离而导致企业的财务出现困境和危机。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并购的财务风险是一种价值风险,是各种企业并购风险在价值量上综合的反映,是贯穿于并购全过程的不确定性因素对预期的价值产生的负面效果和影响。
二企业并购面临的主要财务风险分析(一)企业并购定价风险企业并购过程中,并购定价主要涉及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与价格谈判。
其中,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是企业并购定价风险的关键。
1.目标企业价值评估风险。
一是财务报表方面,并购企业通过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来了解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信息,而目标企业为了私人目的,可能会利用会计政策、会计估计等其他会计方法,对其财务报表进行修改,隐瞒目标企业的真实会计信息,使得并购方难以准确估计目标企业的资产价值和盈利能力,这就容易导致并购方高估目标企业的价值;二是价值评估方面,企业价值评估方法有贴现现金流量法、内部收益率法、重置成本法和市盈率法等,中介机构可能为了私人利益对目标企业进行评估时,选择不恰当的评估方法,导致企业价值的评估结果失真;此外,资本市场是否完善,会直接影响评估参数的选择,进而不能真实反映目标企业的实际价值。
2.价格谈判风险。
主要是由并购双方处于信息不对称地位引起的,谈判技巧、经济实力、动机等都是引起价格谈判风险的因素。
一般而言,被收购方具有信息优势时,会抬高企业评估价值,处于信息劣势的收购方,会尽量压低企业评估价值,最终使得谈判价格接近企业实际价值。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企业并购融资风险是企业在并购时,为保证并购资金需求而进行融资,引起企业资本结构发生变化而带来的风险。
企业并购成本有购买价格、交易成本和并购后整合成本等,这就需要巨额资金来支持并购,而企业自有资金很难完成并购,这就需要借助融资来获取资金。
企业采用多种筹资方式时,就会引起融资结构风险。
企业融资方式有内部融资和外部融资。
1.内部融资。
企业采用现金支付方式以自有资金进行并购,使用自有资金进行并购,虽然会降低企业并构成本,但使用过多,就会影响企业的现金需求,使企业出现现金短缺现象,导致企业发生财务风险。
2.外部融资。
主要是通过发行股票、债券及信贷融资等。
股权融资虽然风险小,但资本成本高,这就使得公司控制权被分散;债券和信贷融资虽然资本成本低,但是,当企业经济效益出现下滑时,就会使得企业面临巨大的债务压力,带来债务风险,甚至会导致企业无力偿还债务而破产,增加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外部融资还需要考虑在当时的融资环境和融资工具下,能否及时取得足够的资金;资本结构的完善程度,也会影响金融工具的选择,进而影响企业并购资金保证。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企业并购支付风险是并购企业为完成目标企业的收购,采用某种方式支付对价带来的风险,主要是与资金流动性和股权稀释相关的资金。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有现金支付、股票支付、杠杆支付和混合支付等其他支付方式。
企业并购支付方式如若选择不恰当,则会给企业带来财务风险。
1.现金支付。
现金支付是最简便的并购方式,最大的好处就是能够快速控制目标企业,而这种支付方式并非是最佳的选择。
企业并购使用现金支付是一种很大的资金负担,会增加企业的现金压力,降低并购企业对外部环境变化的调整能力,产生资金流动性风险;也容易给企业增加债务负担,导致并购企业债务风险,甚至破产风险。
2.股票支付。
采用股票支付,并购企业就需要发行新股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并购企业的资金压力,获得税收价值;但新股的发行会增加并购企业的成本、稀释股权,同时减少了对目标企业的控制权。
3.杠杆支付。
采用杠杆支付,并购企业以较少的资金取得目标企业的控制权;并购企业收购目标企业后,目标企业未来现金净流量不稳定,目标企业出现高负债风险,增加了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整合的难度。
4.混合支付。
混合支付就是并购企业采用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券支付等多种方式组合支付,如果各种支付恰当搭配,各种支付方式可以相互补充、相互制约,克制彼此间的不足。
混合支付也并非不存在风险,企业资本结构很难达到最佳状态,多种支付方式同时使用容易出现间断性,企业并购后会增加财务整合的难度。
所以,不同的支付方式存在不同的风险,并购企业对支付方式的选择实质上就是在规避风险。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企业并购交易完成后,并购方需要对被并购企业进行战略整合、人力资源整合、财务整合、企业文化整合等,其中,财务整合是企业并购整合的核心环节。
当并购企业在整合期内,如若财务行为不当,会使潜在的财务风险发生,进而出现并构成本增加、资金短缺现象,阻碍企业的发展;整合期间并购双方可能会因财务制度、财务机构设置的不同发生矛盾,导致并购企业发生损失;并购企业内部,如若发生财务失误或行为监控不当,容易导致并购企业的财务风险发生。
三企业并购财务风险的防范措施(一)企业并购定价风险防范企业并购定价风险就是要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与在其基础上的价格谈判方面采取防范措施,而对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涉及财务报表风险与价值评估风险进行防范。
目标企业价值评估方面,并购企业对目标企业的财务报表要充分认识,对其财务报表进行详尽的审查与评价,规避因人为因素和使用不恰当的会计方法,使得目标企业会计信息失真。
此外,还应通过市场调查分析目标企业资产状况以及分析可能存在的财务陷阱;并购企业要完善价值评估方法体系,对目标企业的战略、企业文化、人力资源、财务、知识产权等进行详尽的审查与评价,合理估计与选择评估参数。
价格谈判方面,培养商务谈判人才,以便在谈判中占据优势,以较低的价格完成企业并购。
(二)企业并购融资风险防范企业并购融资就是要合理选择融资方式(例如,采用单一融资方式、混合融资方式等),控制融资风险,遵循融资成本最小化原则。
企业并购融资,应预算融资需求量,制定融资计划,采用多种融资渠道。
当并购企业拥有充裕资金时,将会降低融资数额,进而降低融资成本,这有利于优化企业并购融资结构;当并购企业选择融资方式时,要充分考虑资本结构,合理确定短长期融资比例、自有资金与负债比例,将负债有效地控制在偿债能力之内;当并购企业采用股票融资时,要充分考虑股权稀释问题。
(三)企业并购支付风险防范企业并购应选择合理的支付方式,支付方式不同,其带来的财务风险及风险转移或分散的作用也各不同。
每一种支付方式都存在一定的财务风险,只不过存在的风险可能是现在风险,也可能是潜在风险。
并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财务状况及目标企业的意向,可将现金支付、股票支付、债券支付等各种支付方式设计为不同的组合,分散单一支付方式存在的风险,并通过支付成本与支付边界分析,将所选择的支付组合存在的现在和潜在风险分散或消除,降低企业并构成本。
另外,并购企业应在并购前,对被并购企业的资金支付时间与数额等情况,编制资金预算表,可以有力降低并购企业资金支付压力与资金流动性风险,保证并购企业的资本结构合理,将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降到最低。
(四)企业并购财务整合风险防范企业并购交易完成后,为了实现企业规模经济与协同效应,构建新的企业核心与企业价值,并购企业必须将自身资源与所获得的目标企业资源进行整合,将其融为一体。
企业并购财务整合对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起关键作用。
企业并购后,应将低效资产剥离、优化组合,加强资金运营管理,实现资产整合与资源优化配置;企业并购后,公司财务应实施一体化管理,建立统一的财务管理制度与全面预算制度,以便及时获得目标企业的财务信息;企业并购后,对目标企业财务人员进行考核,也应对财务战略和企业文化等整合,建立可行的业绩评价考核机制,实现并购企业双方的同步发展。
四联想并购IBM财务风险案例分析(一)并购背景联想集团,全称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是中国目前最大的IT 企业。
其主要因为是生产和销售台式电脑、笔记本、手机、服务器和外设产品等。
联想集团目前年产量约500 万台,员工总数一万余人,1994 年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总市值为202 亿港元。
IBM,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个人电脑事业部主要从事笔记本、台式计算机、服务器、外设等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约有9500 名员工。
在IBM 总销售额中,个人电脑事业部的销售额约占10%。
在全球PC 市场上,IBM以5.2%的市场占有率排在戴尔和惠普之后,位居第三。
尽管如此,IBM个人电脑事业部的利润连续亏损,给IBM 利润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基于此,IBM 打算在全球范围内寻找合作伙伴,希望能够妥善处理其个人电脑业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