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畜牧平台让传统畜牧业更具“智慧”
- 格式:docx
- 大小:466.56 KB
- 文档页数:6
智慧畜牧实施方案智慧畜牧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畜牧业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以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当前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智慧畜牧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就智慧畜牧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信息化畜牧管理系统,包括畜牧大数据平台、智能畜舍监控系统等。
2.完善畜牧生产设施,提高畜舍环境控制能力,保障畜禽的生长和生产条件。
二、智能化养殖管理。
1.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畜牧生产全程监控,包括饲料投喂、环境温湿度控制、疾病预警等。
2.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畜牧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信息化营销渠道。
1.建立畜牧产品溯源系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2.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畜牧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智慧畜牧人才培养。
1.加强智慧畜牧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水平,适应畜牧业数字化发展的需求。
2.鼓励畜牧从业者学习和掌握新兴技术,推动智慧畜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五、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1.制定智慧畜牧发展相关政策,推动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加大对智慧畜牧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畜牧业者积极投入智慧畜牧建设。
六、智慧畜牧示范项目建设。
1.选取一些典型的智慧畜牧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和宣传,提高畜牧业数字化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组织畜牧业者参观学习,促进智慧畜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七、智慧畜牧产业联盟建设。
1.建立智慧畜牧产业联盟,整合资源,促进畜牧业数字化发展。
2.通过联盟合作,推动畜牧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总结。
智慧畜牧实施方案的落地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只有不断加大智慧畜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才能实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希望本文提出的智慧畜牧实施方案能够为畜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畜牧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畜牧业智能养殖系统解决方案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智能养殖系统也逐渐成为畜牧业的新趋势。
传统的养殖方式面临着人工成本高、效益低、环境污染等问题,而智能养殖系统则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本文将介绍一个畜牧业智能养殖系统的解决方案。
1.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智能监控系统首先,可以利用物联网技术建立一个智能监控系统。
通过在畜牧场内部设置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可以实时监测畜禽的生长环境、行为和健康状况等信息。
这些传感器可以测量空气温度、湿度、气体浓度等参数,以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
同时,还可以利用摄像头监控畜禽的行为,从而及时发现损伤、疾病或其他异常情况。
2.数据分析和预测通过收集和分析监测得到的数据,可以得出一些有价值的信息和规律。
例如,可以分析畜禽的饲料消耗情况和生长速度,从而调整饲料的配比;还可以根据历史数据预测畜禽的生长趋势和市场需求,以便合理安排养殖计划和销售策略。
3.智能饲喂系统智能饲喂系统可以根据畜禽的饥饿程度和生长需求,自动调整饲喂量和饲喂时间。
通过与上述数据分析和预测相结合,可以实现个体化的饲养方式,提高饲喂效率和生长速度。
4.智能疫苗注射系统疫苗是防止疾病传播和保障畜禽健康的重要手段。
而传统的注射方式存在效率低、注射不准确等问题。
利用智能疫苗注射系统,可以根据畜禽的体重和生长状况,自动计算剂量和注射时间,提高注射效率和准确性,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5.环境控制系统为了提高畜禽的生长效率和产品质量,畜牧场需要提供一个适宜的环境条件。
智能环境控制系统可以根据监测得到的数据,自动调整温度、湿度、通风等环境参数,提供一个舒适和稳定的生长环境。
6.数据共享和追溯系统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共享和追溯系统,可以实现养殖从业者、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之间的信息共享和互动。
养殖从业者可以将养殖过程和产品质量的相关信息录入系统中,政府监管部门和消费者可以通过扫码或查询系统,了解产品的生产过程和质量安全状况。
总之,畜牧业智能养殖系统可以通过物联网技术、数据分析和预测、智能饲喂系统、智能疫苗注射系统、环境控制系统等手段,解决人工成本高、效益低、环境污染等问题,实现养殖的智能化和可持续发展。
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能介绍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能介绍根据《浙江省畜牧业“⼗三五”规划》要求,全⾯建成畜牧兽医主体地理信息系统,联动建设畜牧兽医数据中⼼,全⾯提升各级畜牧兽医系统⾏业管理、监督执法和服务主体信息化⽔平;使畜牧业⽣产、加⼯、流通、监管等各环节将实现信息化。
由省畜牧局开发建设的《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业云平台》现已投⼊试运⾏,到2017年1⽉1⽇起全省正式投⼊使⽤。
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业云平台有“六⼤基本管理系统”组成,现简单介绍下这“六⼤基本管理系统”的功能。
1、养殖⽣产管理系统:系统分为规模场平台和监管机构平台,前者使⽤对象为规模场信息员,后者使⽤对象为乡镇防疫员、畜牧专管员。
系统由养殖场户管理、⽣产管理、防疫管理、报检出栏、⽆害化处理、投⼊品管理、统计分析、基础配置等模块组成,辅助养殖场信息员、乡镇防疫员开展属地养殖户管理、动物养殖档案、防疫、报检出栏、⽆害化处理等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管理,辅助畜牧专管员实时管控辖区内动物养殖⽣产情况。
2、动物防疫管理系统:系统分为规模场平台和监管机构平台,前者使⽤对象为规模场信息员,后者使⽤对象为乡镇防疫员、畜牧专管员。
系统由免疫管理、佩标管理、台账查询、统计分析、基础配置等模块组成,辅助养殖场信息员、乡镇防疫员开展属地免疫管理、佩标业务⼯作的信息化管理,辅助防疫专管员实时管控辖区内动物防疫情况。
3、动物检疫系统:系统分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两⼤模块。
系统由养殖场户的检疫申报、检疫受理、检疫⼯作记录、查验免疫信息、出具证明、台账查询、⼈员管理、证章管理等模块组成。
辅助检疫⼯作实⾏信息化管理。
4、⽆害化管理系统:使⽤对象为规模养殖场、病死动物收集点、⽆害化处理中⼼、⽣猪保险公司及各级监管机构。
系统由病死动物死亡登记、收集管理、移交管理、⽆害化处理记录、保险理赔等核⼼业务模块组成,辅助病死动物⽆害化处理⼯作与监管⼯作的信息化管理。
5、屠宰管理系统:使⽤对象为屠宰企业。
智慧畜牧业管理系统,手机云平台管理养殖场,科学饲养我国作为畜牧大国,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只能是畜牧大国而不是畜牧强国,存在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低、政府监管薄弱、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智能养殖技术的发展下,有望实现养殖业管理智能化,具有实质性意义,也是跨越性前进。
对于畜禽业来说,生产过程主要受养殖品种、饲料类型和质量、疫病、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噪音、光线、有害气体、C02浓度、硫化氢、氨、溶解氧、酸碱度、水温、氨氮等。
传统养殖方式多以个人经验,作为管理依据,且规模大的养殖场,需雇佣足够的人力进行清洁、喂料等作业。
4G/以太网"IFI智慧畜牧业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畜禽养殖管理办法,通过智能无线传感器在线采集畜禽舍养殖环境参数,并根据采集数据分析结果,远程控制相应设备,结合云平台的数据管理功能,实现科学养殖。
实时采集养殖场各种环境参数,并无线传输给云平台,实现科学养殖、检疫、增收的目标。
有线 无线C02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 聚英云除湿机 风机 开窗机 控制 取暖设备 采集智能监控柜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养鸡场 养牛场 养猪场养殖户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端的云平台,随时了解养殖场的实时状况,及时应对和处理一般性问题。
远程查看监控视频,开关养殖场内的窗户、水帘、开关、喂料、清粪等系统,为禽畜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组成部分:1、环境信息采集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空气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NH3、H2S)、等传感器)、网络视频、4G∕5G∕W1F1等网络传输技术,24小时在线采集养殖环境信息,监测频率可达一分钟一次,实现养殖舍内环境信号的自动检测、传输、接收。
根据现场需求不同,具体应用的传感器数量及类型,可灵活选配。
2、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对养殖舍内相关设备(除湿机、加热器、开窗机、红外灯、风机等)的控制,实现养殖舍内环境的集中、远程、联动控制。
3、历史数据管理基于云平台存储的历史数据,养殖场环境参数波动、饲料用量、饮用水量、各类兽药等等,查询任一时间段的记录,分析对比,导出下载为EXCe1格式,避免库存空缺或积压。
智慧畜牧可行性研究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智慧畜牧作为畜牧业的新兴领域,为传统畜牧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
智慧畜牧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动物养殖、饲养管理、疾病监测等多方面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提高了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质量,降低了养殖成本,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畜牧业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
但传统畜牧业在生产效率、产品质量、养殖成本等方面存在较大问题,迫切需要引入智慧技术进行改善。
因此,对智慧畜牧的可行性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推动我国畜牧业的创新发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智慧畜牧的可行性进行深入分析,探讨其在我国畜牧业中的应用前景和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为政府和企业在推进智慧畜牧领域的投资和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三、研究内容1. 智慧畜牧的概念与技术1.1 智慧畜牧的定义和特点1.2 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技术在智慧畜牧中的应用2. 智慧畜牧的可行性分析2.1 当前我国畜牧业存在的问题与需求2.2 智慧畜牧的优势与价值2.3 智慧畜牧在国外的成功案例3. 智慧畜牧的应用前景与市场机遇3.1 智慧畜牧的市场需求及发展趋势3.2 智慧畜牧的应用前景分析及市场规模预测4. 智慧畜牧的发展挑战与对策4.1 技术不成熟及标准规范问题4.2 成本与资金投入4.3 人才培养与政策支持5. 智慧畜牧的推广与实践5.1 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的合作与支持5.2 智慧畜牧的示范项目及实施方法5.3 智慧畜牧在畜牧业中的推广应用效果评估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案例分析、访谈调研等多种研究方法,全面了解智慧畜牧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为可行性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五、研究结果1. 智慧畜牧的概念与技术1.1 智慧畜牧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实现对畜牧生产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和监控,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1.2 物联网技术可实现对动物的实时位置监测、健康状况监测和饲料供给控制;大数据技术可通过数据分析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云计算技术可实现对大规模畜牧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人工智能技术可通过自动决策系统实时响应畜牧生产中出现的问题。
智慧畜牧养殖应用场景解决方案一、行业背景随着畜牧业产业的飞速发展,畜牧养殖规模化、专业化水平的不断提高。
改造和提升传统畜牧业、开拓创新现代智慧畜牧业,加快推进畜牧业的现代化、信息化建设已成为畜牧业发展越来越重要的因素。
二、解决方案要建设畜牧养殖的自动化和信息化,实现智慧畜牧养殖,首先要建立现场自动化设备以及监测设备与养殖管理平台的数据传输通道。
为此,科瑞兴业针对行业特点提供了基于4G/WiFi/Lora的无线组网方案和基于以太网/CAN/485的有线联网方案,实现生态畜牧养殖环境信息采集、设备的远程控制与智能化管理,为养殖户降低人工管理成本、能源消耗成本,提高了养殖效益。
1、养殖舍环境信息智能采集现场传感器通过WiFi/Lora等无线组网方式将采集的数据通过无线网关或工业路由器连接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公有云或客户自建的私有云平台(以下简称云平台)智能养殖管理平台,实现养殖舍内环境(温度、湿度、光照、有害气体(NH3、H2S)等指数)信号的自动检测和传输。
无线组网减少了布线,降低了施工难度。
2、养殖舍环境远程/自动控制通过云平台或者APP可对养殖舍内相关设备(除湿机、加热器、开窗机、红外灯、风机等)进行远程集中控制和联动控制。
3、智能养殖管理平台云平台实现对养殖舍采集信息的展示、存储、分析、管理;提供阈值设置、告警功能。
用户可通过PC机、手机远程登陆管理平台,掌控各养殖场的状况,对养殖场的生产经营实施监督和管理。
4、视频监控通过有人4G监控摄像机可实现随时查看现场动物的活动状况,减少人工现场巡查次数,提高了管理效率。
此外还可以对养殖场周边环境进行安防监视。
三、方案优势该方案能够帮助实现畜牧业的资源整合、数据共享以及业务协同,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提升生产经营企业科学化、高效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养殖环境24小时监控工作人员可远程监控各设备传感器所传递环境数据,并根据需要或系统建议进行管控。
智能养殖技术对畜牧业整体运营成本效益的提升目录一、智能监控与数据分析优化饲料配方 (2)二、智能养殖技术推动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 (4)三、智能养殖技术的概念解析 (7)四、智能养殖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现状 (9)五、结语 (12)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公开渠道或根据行业大模型生成,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智能养殖技术还能够实现精准饲养管理。
通过智能投喂系统,根据动物的生长阶段、健康状况及市场需求,精确计算饲料配方与投喂量,避免资源浪费,提高饲料转化率。
这不仅降低了饲料成本,还提高了动物的生长速度和品质,从而增加了经济效益。
由于实际养殖环境的复杂性和个体动物之间的差异性,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存在精准度不足的问题。
这可能导致养殖成本上升和生产效率降低。
因此,需要进一步提高监测设备的精准度和稳定性。
智能养殖技术是指利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实现对畜禽养殖全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改善畜禽生活质量的一种新型养殖模式。
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养殖技术已经在畜牧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智能养殖技术通过部署传感器和自动化控制系统,实时监测和调节养殖环境,如通风、加热、照明等系统,为动物创造最佳生长环境。
这不仅提高了动物的舒适度和生长速度,还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一、智能监控与数据分析优化饲料配方(一)智能监控实现精准饲养智能养殖技术通过集成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实现了对养殖环境的实时监控和管理。
这种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养殖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更重要的是,它优化了资源配置,特别是在饲料管理方面。
智能监控系统通过部署传感器、摄像头等设备,实时收集养殖现场的数据,包括动物的生长阶段、健康状况以及环境条件等。
这些数据被传输至云端,利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处理,从而为养殖者提供精确、科学的饲养管理建议。
智慧畜牧平台让传统畜牧业更具“智慧”
在市畜牧兽医局,工作人员只要轻轻点击一下电脑上的养殖生产信息管理平台,屏幕上立马出现了全市存栏205万余头(只)生猪、家禽、牛羊,共计出栏120万余头(只)生猪、牛羊耳标20万余只的信息。
管理者不用出门,就能实现动态监管。
随着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信息技术渗透到各个领域,新一代信息技术和现代畜牧业紧密联结、加快融合。
智慧畜牧,就是我市在省内率先将信息化手段应用于畜牧业生产、管理、服务等各个领域的一项创新。
从2010年开始,我市智慧畜牧业建设项目正式启动,截至目前,全市21个乡镇(街道)全面推行智慧畜牧业系统,各属地畜禽养殖户建立地理信息系统(GIS)和电子档案,实现了养殖全面信息化。
同时,积极推进生猪产地检疫AB证和屠宰检疫AB证电子出证系统,实现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全市24个动物检疫申报点全覆盖。
我市“智慧畜牧”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转身。
打造智慧畜牧业信息化网络
“智慧畜牧”是一项“智在技术,惠及多方”的政府实事工程。
按照宁波市智慧畜牧业建设的总体部署,我市农林部门坚持“政府主导、企业联动”的方针,根据智慧系统“养殖—屠宰”和“养殖—无害化处理”两条逻辑主线,以点促面,层层推进,已推广应用畜禽生产管理、物资管理、动物检疫、无害化处理、规模牧场生产管理、实验室管理等多个子系统,取得突破性成效。
据市畜牧兽医局介绍,目前,我市畜禽存出栏、强制免疫、耳标佩戴和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等信息基本能在一周内采集上传至智慧畜牧业系统,该局也能采取各项考核指标进度一月一通报的方式,督促系统数据及时更新。
这是我市全面推进智慧畜牧业建设的成效之一。
在打造智慧畜牧业信息化网络工作中,我市一方面推进畜禽养殖生产信息化,实现畜禽养殖生产信息化在猪、家禽、牛羊、兔等主要畜种上和养殖场点应用上实现全覆盖。
在本市5个检测点应用好畜禽生产价格信息监测系统,为养殖场及时掌握市场信息提供服务。
另一方面推进行政监管工作信息化。
结合政策性生猪保险与病死猪无害化集中处理联动,在1个动物无害化处理厂和30个病死动物无害化收集点推广应用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监管系统。
进一步优化屠宰行业管理,在3个生猪屠宰场强化应用,努力将畜禽屠宰环节“瘦肉精”等违禁物质残留检测及购销价格监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等信息纳入系统管理。
在年出栏3000头以上规模猪场开展出栏前自查自检以及3家万头规模养殖场推进兽药GUP信息
化管理。
完善智慧畜牧业信息化平台
“智慧畜牧”的发展建立在过硬技术的基础上,技术不过关,“智慧”无从谈起,因此其开发要以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为依托,以信息资源共享运用、信息技术高度集成为主要特征,全力发挥实时监控、视频、数字化生产和畜牧网上服务超市等功能,达到提升现代畜牧业智能化、装备化水平,以及提高行业产能和效率的目的。
做好电子档案收录工作。
组建市、镇、养殖场(企业)三位一体的电子档案收录团体,做好调研、资料收集和录入工作。
截至目前,智慧畜牧业系统共收录畜禽养殖户1771家(生猪814家、家禽734家,牛羊223家),饲料兽药生产经营企业14家,动物诊疗机构13家,生猪定点屠宰场3家;县、乡两级畜牧兽医工作人员128名。
2016年以来系统内我市生猪、家禽、牛羊共存栏205万余头(只),共计出栏120万余头(只),佩戴生猪、牛羊耳标20万余只。
做好摄像头安装工作。
今年完成30家规模养殖场的污染治理关键位置安装高清视频探头工作。
依托互联网技术与智慧畜牧业系统平台对接,破解养殖场储存、处理与排放污水污物全过程实时监管难题,实现畜禽养殖污染治理线上监管,另在首批美丽生态牧场场区的美丽生态风貌处安装摄像头,实现实时查看养殖情况,并充分展示美丽生态特色场区景观。
建立智慧畜牧业信息化机制
智慧畜牧不仅为传统畜牧业转型升级插上了信息化翅膀,也是我市提升畜牧从业者素质和创新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与畜产品安全监管机制的有效载体。
根据工作要求,我市成立了市智慧畜牧业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由市农林局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畜牧兽医局负责县级监管,各乡镇和街道由专人担任智慧畜牧系统管理员,实现了县级、乡镇管理员、乡镇“两员”和养殖户的逐级管理机制。
注重宣传,强化培训。
充分利用畜牧兽医工作会议、继续教育培训等机会,宣传智慧畜牧业建设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结合科技下乡、科技入户、农技推广等工作手段,重点宣传智慧畜牧业建设的成功做法和工作成效,使广大养殖户充分认识到智慧畜牧业建设不仅是政府部门的工作要求,更是企业实现自我管理,规范化、信息化、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同时,不定期举办智慧畜牧业应用平台技术培训班,组织各乡镇和街道系统管理员、畜牧兽医专管员以及各运用生产管理系统的牧场负责人、管理员等参加培训,使他们及时掌握平台新内容,确保系统正常运转。
督查考核,严抓落实。
我市把智慧畜牧业建设列入市畜牧兽医工作重点之一,建立督查考核制度,督促检查设备使用和系统平台应用情况,及时掌握设备使用率、耳标佩戴率、强制免疫率和产地检疫率等工作动态信息。
智慧畜牧解决方案
一、智慧畜牧概述:
我国是一个畜牧大国,在实现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低、政府监管薄弱、环境污染、行业数据资源分散等问题,阻碍了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托普云农针对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借助新一代物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面向各级畜牧监管部门提供养殖、防疫、检疫、屠宰、流通、分销、无害化处理、畜产品安全、重大疫病预警等在线监管服务,实现畜牧业的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面向畜牧业养殖经营主体提供畜禽智能养殖和畜产品分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助力现代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二、智慧畜牧解决目标;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整体提升畜牧生产经营企业科学化、高效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3、加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4、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数据,了解畜牧业发展态势,科学决策。
5、整合资源,形成畜牧业大数据中心,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三、智慧畜牧适用对象;
规模畜禽养殖企业、养殖场、家庭农场
畜牧主管部门
四、智慧畜牧业务应用;
1、智能养殖管理
环境监测、远程监控、智能控制、报警决策
2、动物产品分销追溯
分销凭证管理、标识管理、畜产品溯源管理
3、动物卫生监督管理
执法监督、证章管理、检疫防疫管理、屠宰管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4、动物流通监管
网上备案审批、产销联防、调运备案、检查站报验
5、畜牧生态环境监管
污染点视频监控、污水治理监测、污水巡查政治、治污设备调控
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GIS产业管理、免疫诊疗信息管理、疫病监测管理、疫病风险预警
7、畜牧产业GIS管理
规模养殖主体管理、饲料经营主体管理、兽医管理、诊疗机构管理
五、智慧畜牧典型案例;
浙江省数字畜牧平台浙江省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系统
浙江省种畜禽信息管理系统杭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预警信息系统杭州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杭州市动物及动物产品分销追溯管理系统
杭州市畜牧局实验中心检测管理系统杭州市宠物防疫管理系统
绍兴市畜禽产业管理系统湖州市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系统
温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预警系统温州市畜牧证章管理系统
丽水市动物防疫网格化管理系统温州鹿城区动物检疫管理系统
杭州创辉动物产品分销追溯系统衢州不老神家禽及产品追溯系统
桐庐沃德威先种猪智慧养殖管理系统临安赛诺养殖管理系统
出师表
两汉:诸葛亮
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
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
臣不胜受恩感激。
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