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能介绍
- 格式:docx
- 大小:456.78 KB
- 文档页数:4
智慧畜牧实施方案智慧畜牧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畜牧业生产过程进行全面监控和管理,以提高畜牧生产效率和质量。
在当前数字化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智慧畜牧已成为畜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本文将就智慧畜牧的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相关从业者提供参考。
一、基础设施建设。
1.建立信息化畜牧管理系统,包括畜牧大数据平台、智能畜舍监控系统等。
2.完善畜牧生产设施,提高畜舍环境控制能力,保障畜禽的生长和生产条件。
二、智能化养殖管理。
1.利用物联网技术,实现畜牧生产全程监控,包括饲料投喂、环境温湿度控制、疾病预警等。
2.应用人工智能技术,对畜牧生产数据进行分析和预测,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三、信息化营销渠道。
1.建立畜牧产品溯源系统,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安全保障,增强消费者信任度。
2.利用互联网平台,拓展畜牧产品的销售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四、智慧畜牧人才培养。
1.加强智慧畜牧技术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信息化技能水平,适应畜牧业数字化发展的需求。
2.鼓励畜牧从业者学习和掌握新兴技术,推动智慧畜牧技术的创新和应用。
五、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
1.制定智慧畜牧发展相关政策,推动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2.加大对智慧畜牧项目的资金支持,鼓励畜牧业者积极投入智慧畜牧建设。
六、智慧畜牧示范项目建设。
1.选取一些典型的智慧畜牧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和宣传,提高畜牧业数字化发展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2.组织畜牧业者参观学习,促进智慧畜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七、智慧畜牧产业联盟建设。
1.建立智慧畜牧产业联盟,整合资源,促进畜牧业数字化发展。
2.通过联盟合作,推动畜牧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提高整体竞争力。
总结。
智慧畜牧实施方案的落地需要政府、企业和科研机构等多方合作,共同推动畜牧业数字化转型升级。
只有不断加大智慧畜牧技术的应用和推广力度,才能实现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为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希望本文提出的智慧畜牧实施方案能够为畜牧业数字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参考,推动畜牧业实现更好更快的发展。
智慧畜牧系统简介范文设计方案智慧畜牧系统是一种基于先进科技和物联网技术的畜牧管理系统。
该系统通过传感器和智能设备的监测和控制,实现对畜牧场环境和动物行为的实时监测、数据采集、分析和决策,并能够通过云端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进行远程管理。
智慧畜牧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环境监测模块:该模块安装在畜牧场环境中,通过温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空气质量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环境参数。
例如,温湿度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畜舍的温度和湿度,光照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光照强度,空气质量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畜舍的空气质量,以保障畜牧场的舒适度和生产环境。
2. 动物监测模块:该模块安装在动物身上,通过动物定位传感器、体温传感器、体重传感器等监测设备实时监测动物的位置、体温、体重等参数。
例如,动物定位传感器可以追踪动物的位置,体温传感器可以监测动物的体温变化,体重传感器可以监测动物的体重变化,以实时了解动物的健康状况和行为习惯。
3. 数据采集与分析模块:该模块通过环境监测模块和动物监测模块收集的数据,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和挖掘。
例如,对温湿度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到畜舍的温湿度变化趋势,对动物体温数据进行分析可以推断动物是否有生病等。
同时,该模块还可以基于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动物健康模型,预测动物的未来健康变化。
4. 远程管理模块:该模块通过云端平台和移动应用程序,实现对智慧畜牧系统的远程管理和控制。
养殖场主或畜牧专家可以通过移动应用程序实时监测畜牧场环境和动物健康状况,并进行远程控制。
例如,可以通过远程控制系统调整养殖环境的温度和湿度,控制喂食器自动给动物喂食,提高养殖效率和动物健康度。
智慧畜牧系统的设计方案如下:1. 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根据畜牧场的实际需求和规模,选择可靠、稳定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
同时,根据设备的传输距离和功耗要求,选择合适的通信技术,如LoRaWAN、NB-IoT等。
2. 设计网络架构:建立畜牧场的物联网网络架构,确保传感器和监测设备的无线连接稳定可靠。
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能介绍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能介绍根据《浙江省畜牧业“⼗三五”规划》要求,全⾯建成畜牧兽医主体地理信息系统,联动建设畜牧兽医数据中⼼,全⾯提升各级畜牧兽医系统⾏业管理、监督执法和服务主体信息化⽔平;使畜牧业⽣产、加⼯、流通、监管等各环节将实现信息化。
由省畜牧局开发建设的《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业云平台》现已投⼊试运⾏,到2017年1⽉1⽇起全省正式投⼊使⽤。
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业云平台有“六⼤基本管理系统”组成,现简单介绍下这“六⼤基本管理系统”的功能。
1、养殖⽣产管理系统:系统分为规模场平台和监管机构平台,前者使⽤对象为规模场信息员,后者使⽤对象为乡镇防疫员、畜牧专管员。
系统由养殖场户管理、⽣产管理、防疫管理、报检出栏、⽆害化处理、投⼊品管理、统计分析、基础配置等模块组成,辅助养殖场信息员、乡镇防疫员开展属地养殖户管理、动物养殖档案、防疫、报检出栏、⽆害化处理等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管理,辅助畜牧专管员实时管控辖区内动物养殖⽣产情况。
2、动物防疫管理系统:系统分为规模场平台和监管机构平台,前者使⽤对象为规模场信息员,后者使⽤对象为乡镇防疫员、畜牧专管员。
系统由免疫管理、佩标管理、台账查询、统计分析、基础配置等模块组成,辅助养殖场信息员、乡镇防疫员开展属地免疫管理、佩标业务⼯作的信息化管理,辅助防疫专管员实时管控辖区内动物防疫情况。
3、动物检疫系统:系统分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两⼤模块。
系统由养殖场户的检疫申报、检疫受理、检疫⼯作记录、查验免疫信息、出具证明、台账查询、⼈员管理、证章管理等模块组成。
辅助检疫⼯作实⾏信息化管理。
4、⽆害化管理系统:使⽤对象为规模养殖场、病死动物收集点、⽆害化处理中⼼、⽣猪保险公司及各级监管机构。
系统由病死动物死亡登记、收集管理、移交管理、⽆害化处理记录、保险理赔等核⼼业务模块组成,辅助病死动物⽆害化处理⼯作与监管⼯作的信息化管理。
5、屠宰管理系统:使⽤对象为屠宰企业。
智慧畜牧业管理系统,手机云平台管理养殖场,科学饲养我国作为畜牧大国,畜牧业的科技含量并不高,只能是畜牧大国而不是畜牧强国,存在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低、政府监管薄弱、环境污染等问题。
在智能养殖技术的发展下,有望实现养殖业管理智能化,具有实质性意义,也是跨越性前进。
对于畜禽业来说,生产过程主要受养殖品种、饲料类型和质量、疫病、生长环境和管理水平等因素的影响。
主要是环境因素,包括温度、湿度、噪音、光线、有害气体、C02浓度、硫化氢、氨、溶解氧、酸碱度、水温、氨氮等。
传统养殖方式多以个人经验,作为管理依据,且规模大的养殖场,需雇佣足够的人力进行清洁、喂料等作业。
4G/以太网"IFI智慧畜牧业管理系统,利用物联网畜禽养殖管理办法,通过智能无线传感器在线采集畜禽舍养殖环境参数,并根据采集数据分析结果,远程控制相应设备,结合云平台的数据管理功能,实现科学养殖。
实时采集养殖场各种环境参数,并无线传输给云平台,实现科学养殖、检疫、增收的目标。
有线 无线C02传感器有害气体传感器 聚英云除湿机 风机 开窗机 控制 取暖设备 采集智能监控柜温湿度传感器光照度传感器养鸡场 养牛场 养猪场养殖户通过电脑或智能手机端的云平台,随时了解养殖场的实时状况,及时应对和处理一般性问题。
远程查看监控视频,开关养殖场内的窗户、水帘、开关、喂料、清粪等系统,为禽畜提供舒适的生长环境。
组成部分:1、环境信息采集系统通过无线传感器(空气温湿度、光照、有害气体(NH3、H2S)、等传感器)、网络视频、4G∕5G∕W1F1等网络传输技术,24小时在线采集养殖环境信息,监测频率可达一分钟一次,实现养殖舍内环境信号的自动检测、传输、接收。
根据现场需求不同,具体应用的传感器数量及类型,可灵活选配。
2、远程控制系统通过对养殖舍内相关设备(除湿机、加热器、开窗机、红外灯、风机等)的控制,实现养殖舍内环境的集中、远程、联动控制。
3、历史数据管理基于云平台存储的历史数据,养殖场环境参数波动、饲料用量、饮用水量、各类兽药等等,查询任一时间段的记录,分析对比,导出下载为EXCe1格式,避免库存空缺或积压。
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设计方案智慧畜牧管理系统是一种利用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算法等技术手段,对畜牧业进行智能化管理的系统。
通过采集和分析畜牧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数据,为畜牧业生产提供科学决策依据,提高养殖效益和产品质量。
以下是一个智慧畜牧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
一、系统架构智慧畜牧管理系统基于云计算和物联网技术构建。
系统主要包含以下模块: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数据分析模块、决策支持模块和用户界面模块。
1. 数据采集模块:通过传感器网络、视频监控等手段,实时采集畜牧业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数据,如气象数据、环境数据、养殖动物行为数据等。
2. 数据存储模块: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存储和管理,使用云端数据库进行数据的长期存储,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分析模块: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分析,提取关键指标和特征,进行数据挖掘和数据建模,生成模型和算法,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4. 决策支持模块:基于数据分析的结果,采用人工智能算法和模型,为畜牧业生产提供决策支持。
如提供养殖环境优化方案、饲养管理建议等。
5. 用户界面模块:为用户提供友好的界面,方便用户进行系统操作和查询。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器、手机等设备访问系统,并实时查看养殖过程中的数据和决策结果。
二、关键技术1. 物联网技术:通过采集传感器数据和视频数据实现对畜牧业生产环境和动物行为的监测,将采集到的数据传输到云端进行处理。
2. 大数据分析:对采集到的大量数据进行存储、预处理和分析,提取出关键指标和特征,为后续决策模型提供支持。
3. 人工智能算法:采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算法,构建养殖环境优化和动物饲养管理等模型,为决策支持提供依据。
4. 云计算技术:利用云端存储和计算能力,实现数据的长期存储、快速计算和分析,提高系统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三、功能模块1. 养殖环境监测:通过传感器网络实时监测养殖环境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参数,预警和处理异常情况,提供科学的养殖环境参数设定。
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论文设计方案智慧畜牧管理系统是将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于畜牧业的一种新型管理系统。
本文将针对智慧畜牧管理系统进行设计方案的讨论。
设计方案包括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架构设计和系统实施及应用。
一、需求分析智慧畜牧管理系统的目标是提高畜牧业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益,具体的需求包括:1. 实时监测:系统能够实时监测畜禽的生长状况、饮食情况和活动状态,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数据分析:系统能够对监测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科学的饲养建议和病虫害预警,帮助农民提高养殖技术水平。
3. 远程管理:系统能够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如远程喂食、远程调整光照、远程打开喷淋等功能。
4. 综合决策:系统能够根据不同畜禽的要求,自动调整环境参数,提高畜禽的生长效益。
二、系统架构设计智慧畜牧管理系统的架构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传输层和应用层。
1. 感知层:感知层负责采集和监测畜禽的各项生长、饮食和活动数据,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摄像头等传感器设备。
2. 网络传输层:网络传输层负责数据的传输和通信,将感知层采集到的数据传输给应用层,同时将远程控制指令传输给感知层设备。
3. 应用层:应用层是整个系统的核心,负责数据的存储、分析和展示,以及远程管理和决策。
应用层包括数据存储服务器、数据分析引擎、远程管理控制器和用户终端界面等模块。
三、系统实施及应用系统的实施和应用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1. 设备安装:在畜禽场内安装感知层设备,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摄像头等设备,并与网络传输层连接。
2. 数据采集:感知层设备开始采集和监测畜禽的各项数据,并通过网络传输层传输给应用层。
3. 数据分析:应用层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提供科学的饲养建议和病虫害预警。
4. 远程管理:应用层可以通过远程管理控制器实现远程监控和控制,如远程喂食、远程调整光照、远程打开喷淋等功能。
5. 数据展示:应用层将分析结果和管理信息展示在用户终端界面上,供农民和管理人员查看和操作。
数字化建设对畜牧业产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
浙江省在推进畜牧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高度重视畜牧业数字化建设,应用物联网、电子信息、大数据等技术,探索构建了浙江省智慧畜牧云平台,并全力推进大型猪场等主体的数字化管理体系建设,在畜牧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主要做法1.构建智慧畜牧云平台。
(1)研发应用调入动物及产品流通监管系统。
2007年首先研发并应用了调入动物及产品流通监管系统,将省外调入动物和动物产品的调运备案、报验、落地监管、风险管理、产品信息追溯等跨省调运动物和动物产品检疫监管工作全部纳入平台管理,2009年对系统进行升级完善并独立运行至2017年,当年在系统中调入备案约38万批次,检查站报验约26万批次。
(2)研发应用能繁母猪预警体系。
2009年,浙江省率先采用FRID 新技术应用于能繁母猪生产管理,建立能繁母猪电子档案;系统软件及网络平台可提供能繁母猪档案信息的登记、查询、统计,对配种、产仔等日常生产可实现网上管理。
同时,该系统也能为省市县各级畜牧、财政管理和保险等用户提供相应服务。
截至2012年年底,能繁母猪累计钉载电子耳标180.53万枚,当年更新信息127.61万条。
2014年后该系统停用。
(3)研发应用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
2011年开发应用了“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省级平台,2013年又在追溯系统基础上开发应用了“动物检疫电子出证”子系统,将检疫申报受理、检疫合格证明出具、检疫处理通知全部实行网络电子出具,并通过“动物标识及动物产品追溯系统平台”与牲畜耳标相关联,实现了检疫信息快速查询、统计、分析等。
该系统独立运行至2018年年初,2017年该系统核发电子检疫证明500余万份。
(4)集成应用智慧畜牧云平台。
2016年按全产业链整合,将畜禽养殖、强制免疫和投入品管理、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等17个业务工作纳入浙江省智慧畜牧云平台进行全链条数字化管理,实时采集并整合平台各子系统数据,实现了畜禽生产、调运、检疫、屠宰、无害化处理等关键环节大数据管理。
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能介绍
根据《浙江省畜牧业“十三五”规划》要求,全面建成畜牧兽医主体地理信息系统,联动建设畜牧兽医数据中心,全面提升各级畜牧兽医系统行业管理、监督执法和服务主体信息化水平;使畜牧业生产、加工、流通、监管等各环节将实现信息化。
由省畜牧局开发建设的《浙江省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业云平台》现已投入试运行,到2017年1月1日起全省正式投入使用。
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业云平台有“六大基本管理系统”组成,现简单介绍下这“六大基本管理系统”的功能。
1、养殖生产管理系统:系统分为规模场平台和监管机构平台,前者使用对象为规模场信息员,后者使用对象为乡镇防疫员、畜牧专管员。
系统由养殖场户管理、生产管理、防疫管理、报检出栏、无害化处理、投入品管理、统计分析、基础配置等模块组成,辅助养殖场信息员、乡镇防疫员开展属地养殖户管理、动物养殖档案、防疫、报检出栏、无害化处理等主要业务的信息化管理,辅助畜牧专管员实时管控辖区内动物养殖生产情况。
2、动物防疫管理系统:系统分为规模场平台和监管机构平台,前者使用对象为规模场信息员,后者使用对象为乡镇防疫员、畜牧专管员。
系统由免疫管理、佩标管理、台账查询、统计分析、基础配置等模块组成,辅助养殖场信息员、乡镇防疫员开展属地免疫管理、佩标业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辅助防疫专管员实时管控辖区内动物防疫情况。
3、动物检疫系统:系统分为产地检疫和屠宰检疫两大模块。
系统由养殖场户的检疫申报、检疫受理、检疫工作记录、查验免疫信息、出具证明、台账查询、人员管理、证章管理等模块组成。
辅助检疫工作实行信息化管理。
4、无害化管理系统:使用对象为规模养殖场、病死动物收集点、无害化处理中心、生猪保险公司及各级监管机构。
系统由病死动物死亡登记、收集管理、移交管理、无害化处理记录、保险理赔等核心业务模块组成,辅助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工作与监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5、屠宰管理系统:使用对象为屠宰企业。
系统由申报受理通知、准宰通知、检疫处理通知、库存统计、入场管理、待宰管理、宰后管理、无害化管理、统计分析等业务模块组成。
辅助屠宰工作与监管工作的信息化管理。
6、流通监管系统:将现使用的《动物及其产品流通监管系统》正式纳入云平台。
系统由网上备案、备案审批、未备案调入处理、目的地核查、监管检查、行政处罚、风险信息等核心业务模块组成。
辅助流通监管工作信息化管理。
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解决方案
一、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概述:
我国是一个畜牧大国,在实现畜牧业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企业生产管理水平低、政府监管薄弱、环境污染、行业数据资源分散等问题,阻碍了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
近年来,托普云农针对畜牧业的发展现状,借助新一代物联网和移动互联技术,面向各级畜牧监管部门提供养殖、防疫、检疫、屠宰、流通、分销、无害化处理、畜产品安全、重大疫病预警等在线监管服务,实现畜牧业的资源整合、数据共享和业务协同;面向畜牧业养殖经营主体提供畜禽智能养殖和畜产品分销溯源等信息化管理系统,助力现代畜牧产业转型升级。
二、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解决目标;
1、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
2、整体提升畜牧生产经营企业科学化、高效化、标准化管理水平。
3、加强动物重大疫病防控,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
4、掌握第一手的信息数据,了解畜牧业发展态势,科学决策。
5、整合资源,形成畜牧业大数据中心,形成信息共享机制,实现数据集中管理。
三、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适用对象;
规模畜禽养殖企业、养殖场、家庭农场
畜牧主管部门
四、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业务应用;
1、智能养殖管理
环境监测、远程监控、智能控制、报警决策
2、动物产品分销追溯
分销凭证管理、标识管理、畜产品溯源管理
3、动物卫生监督管理
执法监督、证章管理、检疫防疫管理、屠宰管理、病死动物无害化处理
4、动物流通监管
网上备案审批、产销联防、调运备案、检查站报验
5、畜牧生态环境监管
污染点视频监控、污水治理监测、污水巡查政治、治污设备调控
6、重大动物疫病防控
GIS产业管理、免疫诊疗信息管理、疫病监测管理、疫病风险预警
7、畜牧产业GIS管理
规模养殖主体管理、饲料经营主体管理、兽医管理、诊疗机构管理
五、智慧畜牧业云平台功典型案例;
浙江省数字畜牧平台浙江省动物及动物产品流通监管系统
浙江省种畜禽信息管理系统杭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预警信息系统杭州市动物卫生监督管理信息系统杭州市动物及动物产品分销追溯管理系统
杭州市畜牧局实验中心检测管理系统杭州市宠物防疫管理系统
绍兴市畜禽产业管理系统湖州市动物无害化处理管理系统
温州市重大动物疫病预警系统温州市畜牧证章管理系统
丽水市动物防疫网格化管理系统温州鹿城区动物检疫管理系统
杭州创辉动物产品分销追溯系统衢州不老神家禽及产品追溯系统
桐庐沃德威先种猪智慧养殖管理系统临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慧农业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
浙江托普云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潜心12年致力于中国农业信息化的发展,是以农业信息化为核心,智能硬件为基础,系统平台可集成,服务网络覆盖全国的农业信息化综合解决方案服务商,创新地将物联网、云计算等信息技术运用在了农业领域,助推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
托普云农智慧农业整体解决方案在政府职能端和产业应用端统筹规划,合理布局。
以省、市、县作为基点,建立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大田、水产、养殖、设施农业等监控系统,为三农问题建立了一套完善的技术解决方案。
拥有顶层设计-方案制定-实施应用-技术支撑全套服务的丰富经验。
目前已在全国上千家农业示范基地落地应用,上万套监测设备稳定运行中。
迄今已荣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0项、产品软件著作权70余项,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浙江省级院士工作站、省级企业研究院、全国传感器标准成员单位,拥有大量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和产品,公司始终立足农业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通过应用示范,探索农业物联网的产业化应用。
上市公司(股票代码:833692)、大品牌,质量信得过、售后有保障!。